CPK管理办法(doc_5)

CPK管理办法(doc_5)
CPK管理办法(doc_5)

一、 目的: 為了分析研究和控制制程能力, 及時瞭解制程的不足, 從而去分析原因, 提出

改善對策, 以使制程得到控制和制程能力得以提高.

二、 範圍: 公司所有產品均屬之

三、 權責: 品保課主辦、生產課及各相關單位協辦 四、 定義:

(一)、 CPK: 綜合制程能力指數, 其值越大, 制程能力越高, 品質越穩定, (二)、 USL: 規格值上限 (Upper specification Limit) (三)、 LSL: 規格值下限 (Lower Specification Limit) (四)、CP 工序能力。 (五)、LOT 每一批量。

(六)、Xbar 樣本的平均值;Xbar=∑X i /n 。

(七)、S 樣本標準差;S = ∑(X i -Xbar)/n 。

五、作業內容:

(一)、制程能力分析的時機:

依我司目前實際情況,本規定的實施時機為: 1、客戶要求之寸法。

2、工程設計部門規定之重要寸法。 3.关键工序与关键设备参数

n

i 2

n

i

4、新機台新機種投入時,承認合格後由品保課檢查組算出並將結果彙報設計開

發部和廠長。

5、品保課或其他部門認爲需要做的經品保課確認可時。

(二)、制程能力分析計算之方法:

1、分析CPK參數的選取:

(1)、當有需要時, 由設開部(或營業課)會同品保課,生產課等相關單

位和人員召開會議,會議必須規定該產品所要管制的品質特性,

通常我們都會選取重要尺寸進行管制來分析制程能力。

(2)、新機台新機種投入時,承認合格後由品保課直接算出各種要寸法的CP/CPK值並報告設計開發部和廠長,當數據偏小時按正常流程分析。

2、資料的收集:

(1)、隨機選取30~100個樣本, 量測出你所要管制的品質特性值, 分別

記錄在案; 並計算出樣本資料的平均數Xbar, 標準差S或直接將

資料登錄設定好的EXCEL文檔中。

(2)、根據資料找到你所要管制的品質特性的USL和LSL。

(三)、計算方法:

1、原則上將測定DATA輸入設定好的表格後將會自動算出CP 和CPK。

2、因品質特性值有三種形式:

單邊上限(如某尺寸標示為-----50.00 Max)、單邊下限(如某尺寸標示

為-----50.00 Min)、和 ((如某尺寸標示為-----50.00±1.00), 所以有

三種大同小異的計算公式

(1)、單邊上限之計算公式

代入上述計算得到的Xbar 和S 得到之資料,

就可算出該產品的CPK 值.

(2

)、單邊下限之計算公式

代入上述計算得到的Xbar

和S 得到之資料, 就可算出該產品的CPK 值. (3)、 雙邊之計算公式

CPK=MIN{CPU,CPL}

=

七、處置

以工序能力判斷工序能力後,應採取適當的處置對策,使工序能力保持在合理的水準。

3S

Xbar-LSL

CPK =

(一)、CPK≥1.67 時的處置。

·提高產品品質要求。

·在征得客戶同意下可適當降低設備、工裝的精度要求,降低成本。

(二)、1.67>CPK≥1.33 時的處置。

·簡化品質檢驗工作。如改全檢為抽檢或降低檢查頻率。

(三)、1.33>CPK≥1.00時的處置。

·對工序進行控制和監督,及時發現異常波動。

·按正常的檢驗方式檢驗。

(四)、1.00>CPK≥0.67時的處置。

·分析工序能力不足的原因,通過PDCA迴圈制定改善措施。

·用戶認可的前提下,適當考慮放寬公差範圍。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提高工裝精度。

·嚴格品質檢驗加強不合格品管理。

(五)、CPK<0.67時的處置

·一般應停止生產,找出原因,提高工序能力。

·實施全數檢查。

八、.記錄表單

《CPK評估表》

九、制程能力分析流程(見附圖)

十、附註:本辦法經廠長核准後實施,修訂或廢止時亦同。

附圖

權責單位

相關部門

設計開發部/品保課

品保課

品保課

品保課/生產課/設計開發部

生產課

生產課

生產課

流程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