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综合习题答案
中财试题及答案

中财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货币的本质是:A. 一般等价物B. 价值符号C. 法定货币D. 交换媒介答案:A2. 货币的职能包括: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支付手段D. 所有以上答案:D3. 信用货币的发行量应以什么为依据?A. 国家财政收入B. 国家财政支出C.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D. 国家外汇储备答案:C4.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A. 货币随时间推移而增加的价值B. 货币随时间推移而减少的价值C. 货币随时间推移而保持不变的价值D. 货币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价值答案:A5.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不包括:A. 稳定物价B. 促进就业C. 经济增长D. 增加出口答案:D6. 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A. 货币供应量过多B. 货币需求量过少C. 货币流通速度过快D. 货币流通速度过慢答案:A7.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A.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 再贴现率C. 公开市场操作D. 所有以上答案:D8.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不包括:A. 利率渠道B. 信贷渠道C. 货币供应渠道D. 汇率渠道答案:C9. 财政政策的实施主体是:A. 中央银行B. 财政部C. 国家统计局D. 国家税务总局答案:B10. 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不包括:A. 税收B. 政府支出C. 政府债务D. 外汇储备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货币的职能?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答案:ABCD2.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A. 稳定物价B. 促进就业C. 经济增长D. 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货币政策工具?A.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 再贴现率C. 公开市场操作D. 利率控制答案:ABC4. 以下哪些属于财政政策的实施手段?A. 税收B. 政府支出C. 政府债务D. 货币发行答案:ABC5. 通货膨胀的影响包括:A. 货币购买力下降B. 投资增加C. 储蓄减少D. 收入分配不均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货币的流通速度越快,通货膨胀的压力越大。
中财一03至05任务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
)1.相关性和可靠性在会计信息诸质量特征的层次关系中属于(C)。
A.针对用户的质量B.会计信息的最高质量C.针对用户的首要质量 D.次要和交互作用的质量2.下列银行结算方式中,既适用于同城又适用于异地,且不受金额限制的是(B)。
A.银行本票结算方式B.委托收款结算方式C.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D.汇兑结算方式3.某企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年末―应收账款‖账户的借方余额为800000元,按0.4%提取坏账准备;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的借方余额为800元,该企业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是()元。
(B)A.3200B.4000C.3600 D.24004.A企业3月份分摊前―商品成本差异‖账户余额为50.5万元,―库存商品‖账户余额为82万元,全月商品销售收人为120万元,该月综合差价率是(D)。
A. 61.6%B. 132.9%C. 42%D. 25%5.利润分配表中的―净利润‖项目应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项目取得一致,它具体是指(B)。
A.―净利润‖项目的本月数和本年累计数B.―净利润‖项目的本月数C.―净利润‖项目的本年累计数D.本年累计数与本月数的相减数6.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是指(A)。
A.经济使用年限B.实际使用年限C. 物理使用年限D.无形损耗年限7.某企业承兑一张面额40万元、年利率9%、为期四个月的带息商业汇票,其票据利息应为(B )元。
A. 14040B. 12000C.14000 D. 102008.下列无形资产中,没有法定有效年限,且合同也难以规定受益年限的是(A)。
A.商誉B.专利权C.商标权 D.土地使用权9.商业汇票一经银行承兑,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承担的责任是(C)。
A.债务责任立即消失B.不确定C.依然承担最终付款责任 D.视具体情况而定10.某厂有设备一台,原值为3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5%,预计该设备可生产甲产品14250件,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应是(C)元。
中财习题集答案

中财习题集答案一、选择题1.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A)。
A. 核算与监督B. 计划与控制C. 分析与评价D. 决策与执行2.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C)。
A. 盈利能力B. 现金流量C. 财务状况D. 成本结构二、判断题1. 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为了统一会计核算方法,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正确)2. 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等于总资产减去总负债。
(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及时性等。
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真实、准确;相关性要求信息对决策有用;可理解性要求信息清晰、易于理解;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间的信息可以相互比较;及时性要求信息能够及时提供给用户。
2. 什么是财务报表分析?其目的是什么?财务报表分析是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系统性研究,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其目的是帮助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经济决策。
四、计算题1. 某公司本年度销售收入为500万元,销售成本为300万元,管理费用为50万元,财务费用为20万元,投资收益为10万元,请计算该公司的净利润。
净利润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投资收益净利润 = 500 - 300 - 50 - 20 + 10 = 140万元2. 如果上述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率为25%,请计算该公司应缴纳的所得税额。
所得税额 = 净利润× 所得税率所得税额= 140 × 25% = 35万元五、案例分析题1. 某公司计划进行一项新的投资项目,预计初始投资为1000万元,项目寿命为5年,每年预计产生净现金流入为300万元。
请使用净现值法对该投资项目进行评估。
首先,计算每年的净现值,然后将其折现到初始投资时点。
假设折现率为10%,计算公式为:\[ NPV = \sum_{t=1}^{n} \frac{CF_t}{(1+r)^t} - I_0 \] 其中,\( CF_t \) 是第t年的净现金流入,\( r \) 是折现率,\( I_0 \) 是初始投资额。
中财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各章综合业务练习第二章货币资金:1.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年1月发生以下与原材料相关的业务:(1)申请取得银行本票一张,面值120万元。
(2)用上述银行本票结算购入乙材料一批,买价100万元,增值税率17%。
A公司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原材料。
(3)用转账支票支付上述材料运杂费0.5万元。
(4)上述甲材料验收入库,计划成本105万元。
(5)多余的银行本票存款3万元已经退回A公司开户银行。
(6)生产产品领用甲材料一批,计划成本80万元。
(7)将多余的甲材料100公斤出售,售价500元/公斤,增值税率17% ,收到转账支票。
(8)按计划成本45000元结转销售甲材料成本。
要求:编制A公司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
答案: (1),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 1 200 000贷:银行存款 1 200 000(2) 借:材料采购 1 0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170 000贷: 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 1 170 000(3) 借:材料采购 5 000贷:银行存款 5 000(4) 借:原材料1050 000贷:材料采购1005 000材料成本差异45 000(5)借:银行存款30 00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30 000(6)借;生产成本800 000贷:原材料800 000(7)借:银行存款58 500贷:其他业务收入5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8 500(8)借:其他业务成本45 000贷:原材料45 0002.P 公司2013年10月8日将一般存款户存款3000万元转入证券专户。
10月15日,用上述专户资金购买A公司股票400万股,P 公司决定将上述股票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买价6元/股,相关税费10万元。
2013年2月31日,A股票市价5.3元/股。
2014年2月15日,A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0.2元/股。
2014年3月1日A公司支付上述现金股利。
中财综合习题答案

1.甲公司采用实际成本法对期末存货和发出存货进行计价,2011年3月A材料的收、发、结存情况如下:要求: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
1先进先出法发出存货成本=800×10+600×11+300×12=18200期末成本=8000+13800-18200=3600加权平均法平均单价=21800/2000=10.9发出成本=1700×10.9=18530期末成本=21800-18530=3270移动加权平均法3.10平均单价=14600/1400=10.433.18平均单价=(14600-12516+7200)/800=11.6发出成本=1200×10.43+500×11.6=12516+5800=18316期末成本=21800-18316=34842. 假定甲企业为建造厂房发生的一般借款有:(1)2010年12月1日借款300万元,年利率6%,期限3年。
(2)2011年4月1日借款600万元,年利率9%,期限5年。
2011年1月1日厂房开工建造,当年发生的建造支出均由一般借款支出,主要包括: (1)2011年1月1日,存款支付工程款300万元。
(2)2011年4月1日,存款支付工程款240万元。
(3)201年8月1日,存款支付工程款120万元。
工程于2011年12月31日完工并交付使用。
要求:按年计算2011年度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资本化率、利息总额、利息资本化金额和费用化金额.2011年度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300+240*9/12+120*5/12=530资本化率=(300×6%+600×9%×9/12)/(300+600×9/12)=58.5/750=7.8%利息总额、=58.5利息资本化金额=530×7.8%=41.34费用化金额=58.5-41.34=17.163.甲公司2008年1月3日购入某公司于2008年1月1日发行的三年期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中财综合习题答案

甲公司用于产品生产的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为100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率为4%。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要求: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并编制第三年的折旧分录第一年折旧额=100000×40%=40000元第二年折旧额=(100000-40000)×40%=24000元第三年折旧额=(100000-40000-24000)×40%=14400元第四年折旧额=(100000-40000-24000-14400-4000)/2=8800元第五年折旧额=(100000-40000-24000-14400-4000)/2=8800元分录:借:制造费用 14400贷:累计折旧144002010年1月1日,甲公司以41730.8元购入乙公司面值40,000元,票面利率6%,5年期债券一批,每年1月5日支付利息,到期一次还本,甲公司持有至到期,实际利率r = 5%。
请甲公司每年的利息调整数并编制到期收回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的分录。
07年利息调整=40000×6%-41730.8×5%=313.46元08年利息调整=40000×6%-41417.34×5%=329.13元09年利息调整=40000×6%-41088.21×5%=345.59元10年利息调整=40000×6%-40742.62×5%=362.87元11年利息调整=41730.8-40000-(313.46+329.13+345.59+362.87)=379.75元分录:借:银行存款 424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40000应收利息2400甲公司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某月L材料的消耗(计划成本)为: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2,600,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250,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50,000元。
甲公司该月月初结存L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0,000元,成本差异为超支30,740元;当月入库L材料的计划成本3,200,000元,成本差异为节约200,000元。
中财总复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不属于其他货币资金的是( D )A. 银行汇票存款B. 外埠存款C. 信用卡存款D. 有价证券2、在企业的现金清查中,经检查仍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长款,经批准后应计入( D )A. 财务费用B. 销售费用C. 管理费用D. 营业外收入3、预收账款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预收账款”科目,而将预收账款记入( B )。
A. “应收账款”科目的借方B. “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C. “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D. “应付账款”科目的贷方4、C企业2011年年末坏账准备借方余额1000元,2012年1月末,应收账款借方余额68 000元,当月发生坏账损失1 500元,按应收账款余额的2%计提坏账准备,则该企业1月末坏账准备的余额为( B )A. 借方2 500元B. 贷方1360元C. 贷方1 500元D. 借方1 140元5、企业出租包装物的成本应计入(A)A. 其他业务成本B. 营业外支出C. 销售费用D. 管理费用6、甲公司购入某上市公司发行的期限为3年债券,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甲公司准备并有能力持有至到期,甲公司应将该项投资划分为( B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持有至到期投资C.贷款及应收款项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7、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通过( D )科目核算。
A.营业外支出B.公允价值变动损益C.投资收益D.资本公积8、对出租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时,其摊销的价值应计入( B )。
A.管理费用 B.其他业务成本C.营业外支出 D.销售费用9、企业在转销已经确认的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时,应贷记的会计科目是( B )。
A.其他业务收入 B.营业外收入C.盈余公积 D.资本公积10、企业缴纳的税金中不通过“管理费用”账户核算的是( B )。
A.房产税 B.城市维护建设税C.车船税 D.印花税11、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之一是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这里的很可能是指( B )。
安大《中财》作业答案(全)

借:银行存款 107460(实得数)
借:财务费用 540(差额)
贷:应收票据108000(票面值)
(2)带追索权
贴现时2009.8.11
借:银行存款 107460
借:短期借款—利息调整540
贷:短期借款—本金108000
2、带息票据
到期值=30000+30000×4%×4÷12=30400(元)
贷:应付票据 6786
4、借:预付账款-W工厂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5、借:在途物资 48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16
贷:银行存款 5616
6、借:原材料 5684(490*11.6)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16(方法二:+进项税额转出20)
贷:在途物资 5800
同时:借:其他应收款——运输部门 136
习题一
货币资金的核算
1、借:库存现金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2、借:其他应收账——王某 8000
贷:库存现金 8000
3、借:银行存款 234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
4、借:管理费用——市内交通费 800
贷:库存现金 800
5、借:其他货币资金 18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61.5
贷:预付账款 1111.5
补付时:借:预付账款 111.5
贷:银行存款 111.5
同时:借:原材料——乙 1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50
贷:材料采购——乙 950
8、借:材料采购——乙 54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公司用于产品生产的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为100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率为4%。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要求: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并编制第三年的折旧分录第一年折旧额=100000×40%=40000元第二年折旧额=(100000-40000)×40%=24000元第三年折旧额=(100000-40000-24000)×40%=14400元第四年折旧额=(100000-40000-24000-14400-4000)/2=8800元第五年折旧额=(100000-40000-24000-14400-4000)/2=8800元分录:借:制造费用14400贷:累计折旧144002010年1月1日,甲公司以41730.8元购入乙公司面值40,000元,票面利率6%,5年期债券一批,每年1月5日支付利息,到期一次还本,甲公司持有至到期,实际利率r = 5%。
请甲公司每年的利息调整数并编制到期收回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的分录。
07年利息调整=40000×6%-41730.8×5%=313.46元08年利息调整=40000×6%-41417.34×5%=329.13元09年利息调整=40000×6%-41088.21×5%=345.59元10年利息调整=40000×6%-40742.62×5%=362.87元11年利息调整=41730.8-40000-(313.46+329.13+345.59+362.87)=379.75元分录:借:银行存款424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40000应收利息2400甲公司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某月L材料的消耗(计划成本)为: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2,600,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250,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50,000元。
甲公司该月月初结存L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0,000元,成本差异为超支30,740元;当月入库L材料的计划成本3,200,000元,成本差异为节约200,000元。
请计算甲公司材料成本差异率、各个部门领用的材料应负担的差异,编制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的分录。
材料成本差异率=(30740-200000)/(1000000+3200000)=-4.03%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差异=2600000×(-4.03%)=-10478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材料的差异=250000×(-4.03%)=-10075元企业管理部门领用材料的差异=50000×(-4.03%)=-2015元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的分录为:借:材料成本差异——L材料116 870贷:生产成本104 780制造费用10 075管理费用 2 0152010年1月1日,甲公司以9500元购买了一项债券,面值11000元。
年限5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票面利率可收得固定利息收入400元。
每年1月5日支付利息,到期一次还本,该债券实际利率为6.96%。
请计算甲公司每年的利息调整数,编制购入时分录。
07年利息调整=9500×6.96%-400=261.2元08年利息调整=9761.2×6.96%-400=279.38元09年利息调整=10040.58×6.96%-400=298.82元10年利息调整=10339.4×6.96%-400=319.62元11年利息调整=10638.22×6.96%-400=341.87元购入时分录: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1000贷:银行存款95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500某企业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000元,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3‰;第二年发生了坏账损失12000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400000元;第三年,已经冲销的上年应收账款10000元又收回,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600000元。
要求:(1)计算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应提、补提或者冲回多提的坏账准备(2)编制第一年记提坏账的分录第一年应提=2000000×3‰=6000元第二年补提=2400000×3‰+12000-6000=13200元第三年冲回=7200+100×3‰=9400元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6000贷:坏账准备6000甲公司于10月31日销售产品一批给乙公司,销售收入20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乙公司签发一带息银行承兑汇票给甲公司,期限为90天,票面利率为9%。
11月30日因资金周转需要,甲公司将该票据向银行贴现,贴现率为10%。
贴现所得款项已存入银行。
要求:计算到期值、贴现天数、贴现息、贴现净额,并编制甲公司贴现会计分录。
(7分)到期值=234000×(1+9%×90/360)=239265元贴现天数=60天贴现息=239265×10%×60/360=3987.75元贴现净额=239265-3987.75=235277.25元分录:借:银行存款235 277.25贷:应收票据234 000财务费用 1 277.25丙公司于9月10日销售产品一批给丁公司,销售收入20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丁公司签发一带息银行承兑汇票给丙公司,期限为60天,票面利率为9%。
9月20日因资金周转需要,丙公司将该票据向银行贴现,贴现率为12%。
贴现所得款项已存入银行。
要求:计算到期值、贴现天数、贴现息、贴现净额,并编制丙公司贴现会计分录。
(8分)到期值=234000×(1+9%×60/360)=237510元贴现天数=50天贴现息=237510×12%×50/360=3958.5元贴现净额=237510-3958.5=233551.5元分录:借:银行存款233551.5财务费用448.5贷:应收票据234 000某企业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000元,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3‰;第二年发生了坏账损失2000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200000元;第三年,已经冲销的上年应收账款1000元又收回,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600000元。
要求:计算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应提、补提或者冲回多提的坏账准备并编制第二年相关分录第一年应提=2000000×3‰=6000元第二年补提=2200000×3‰+2000-6000=2600元第三年补提=2600000×3‰-6600-1000=200元分录:借:坏账准备2000贷:应收账款2000借:资产减值损失2600贷:坏账准备2600某厂材料按照计划成本计价,8月初,原材料账户余额28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560元,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140000元,收入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7280元,8月份共发出材料134000元。
要求:列式计算下列项目,并编制分录。
材料成本差异率=(-560+7280)/(28000+140000)=4%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134000×4%=5360元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134000+5360=139360元发出材料的分录:借:生产成本134000贷:原材料134000结转差异的分录:借:生产成本5360贷:材料成本差异5360公司2010年3月1日从二级市场购入某公司股票10000股,每股市价11元,在初始确认时,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07年4月7日收到分配的现金股利,每股2元。
6月30日,股价下跌到每股10元。
12月31日,股价每股13元。
2011年3月8日以每股12元将该股票出售。
【要求】对公司取得、持有、出售该股票进行账务处理。
(答案以万元为单位)(1)2010年3月1日取得该股票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1贷:银行存款11(2)4月7日收到现金股利借:银行存款 2贷:投资收益 2(3)6月30日股价下跌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4)12月31日,股价每股13元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5)2011年3月8日出售股票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银行存款12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1——公允价值变动 2投资收益 1甲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为建造专用生产线筹集资金,有关资料如下:(1)2010年12月31日,委托证券公司以7 755万元的价格发行3年期分期付息公司债券,该债券面值为8 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5%,实际年利率为5.64%,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后按面值偿还。
(2)生产线建造工程采用出包方式,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动工,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当日全部支付给建造承包商,2012年12月31日所建造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3)假定各年度利息的实际支付日期均为下年度的1月10日,2014年1月10日支付2010年度利息,一并偿付面值。
(4)所有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收付。
要求:分别编制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债券发行、2011年12月31日、2013年12月31日年末确认债券利息以及2014年1月10日支付利息和面值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以万元为单位)2010年12月31日发行债券:借:银行存款7 755应付债券——利息调整245贷:应付债券——面值8 000②2011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借:在建工程437.38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77.38应付利息360③2013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借:财务费用445.87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85.87应付利息360④2014年1月10日付息还本:借:应付债券——面值8 000应付利息360贷:银行存款8 360甲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向银行借入80万元用于某项工程,期限3年,利率10%,合同规定每年末付息一次,到期支付本金,工程于2010年底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
要求:编制2010和2012年的会计分录1月1日借入时:借:银行存款800 000贷:长期借款800 000②该笔借款每年应付利息=800 000*10%=80 000(元)本年属于施工期,发生的借款利息应计入工程成本:借:在建工程80 000贷:应付利息80 000支付利息时借:应付利息80 000贷:银行存款80 000③12年因工程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利息作为财务费用处理,借款到期,甲公司偿还本金80万元和09年利息:借:财务费用80 000长期借款800 000贷:银行存款880 000某股份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1月份将税后利润56000万元,按80%的比例分配给投资者,该公司国家投资70%,长江公司投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