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第一学期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初二语文期末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2018年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语文2018.1注意事项:1.本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2.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0分)①最爱湖东行不足。
(___《钱塘湖春行》)②烟笼寒水月笼沙。
(___《定风波》)③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___在玉壶。
(___《登鹳雀楼》)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___《江南春》)⑤大漠___,___似钩。
(___《登鹳雀楼》)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___。
(___《正气歌》)⑦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___《登鹳雀楼》)___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___《行路难》)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___《登飞来山》)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___《望月怀远》)2.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B.深谙(ān)万籁(lài)俱寂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B.我国政府有坚定的反腐决心,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也要将腐败分子缉拿归案。
4.下列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___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___。
___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寝:睡5.名著阅读(6分)①选出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3分)B.___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___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___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D.这部长篇小说是著名作家___在病榻上艰难写成的。
他当时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这部小说一经出版,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___最后的著作是他最喜欢的英国小说。
他非常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
___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是他在某人的墓地上的内心独白。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要塞.(sài)翘.首(qiào)殚.精竭虑(dān)B.窒.息(zhì)踌躇.(chú)坦荡如砥.(d ì)C.濒.临(bīn)嶙.峋(lín)重峦叠嶂.(zhàng)D.喧嚣.(xiāo)遒劲.(jìn)络绎.不绝(y ì)2.下面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藤野先生》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有小说《朝花夕拾》等。
B.《饮酒》是一组七言古诗,共20首。
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
C.《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代文学家。
D.《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等。
4.李清照的《渔家傲》中①“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②词中的“谩”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3分)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1分)6.《三峡》中最后一句故渔者歌曰:“□□□□□□□,□□□□□□□。
”(2分)7.孟子认为真的大丈夫应该做到:□□□□□,□□□□□,□□□□□。
(3分)二、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5分)1(甲)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10分)8.本文的作者孟轲,战国时期,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1分)9.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舜发.于畎亩之中()②空乏..其身()③人恒.过()④而后喻.()10.开篇列举六位历史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列举他们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2分)12.《朱子语类》中说:“人须从贫困艰苦中做来,方坚牢。
”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此句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3分)(乙)阅读《孙叔敖为楚令尹》一文,回答问题。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测试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2019·江西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除了银河系的星星以外,河外星系里还有无数的星星,真是不胜枚举。
B . 新年晚会的节目十分精彩,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 . 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在实验室检测中,免疫有效率可达100%。
B . 经过阿富汗和伊拉克两次战争,美国得出无须依靠大型军事基地也可以打赢一场战争。
C . 今年以来,随着国产儿童动画图书《哪吒传奇》的全套上市,《哈利·波特》这部风靡全球的少儿读物在中国少儿图书界的霸主地位被终结。
D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35亿元左右。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9八下·温州期中) 古诗文名句积累。
(1)中国人取地名常从古诗词中汲取灵感,请补全以下表格中对应的诗文名句。
(2)写信时借用古人诗句往往能含蓄深沉地传达情感。
用“________,________”(《诗经· 子衿》),能夸张地表达不见恋人时的焦灼;用“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能告诉友人真挚的情感能够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 (2018七下·温州期末)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无锡锡山区2021-2021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无锡锡山区2021-2021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内容预览:无锡锡山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二语文【注意事项】1.本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
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1.按照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①龟()裂②liàn()滟③褴lǚ( ) ④风靡( )一时2.按照课文默写句子(10分)①,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③海内存知已,。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④无限河山泪,。
(夏完淳《别云间》)⑤,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⑥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⑦,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⑧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⑨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2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B.皆若空游无所依(都)治水必躬亲(亲自)C.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语时了不悲(完全)D.其岸势犬牙差互(互相交错)非咨询不穷其致(贫穷)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 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顺利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C.她理所当然会得到优秀的成绩,因为她无时无刻不在努力着。
D.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减少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A.全校学生摆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了。
B.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C.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别离,恋恋不舍,大家期望能不期而遇在新的校园里。
D.许多人或许没有见过这两位在语言艺术上颇有造诣的电影配音演员,但一提起他们配音或朗诵的精彩片断,不少人至今耳熟能详。
2018 2019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带解析

2018 2019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带解析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12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8分。
1~3小题,7~8小题,每题2分:4~6小题,9~11小题,每题3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清将其答案标号填在下面表里。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kuì)要塞(sài)锐不可当(dǎng)B.悄然(qiāo)镌刻(juān)屏息敛声(liǎn)C.娴熟(xián)颓唐(tuí)殚精竭虑(dān)D.诘责(jié)酒肆(sī)深恶痛疾(wù)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燥热窒息沥青合颜悦色B.黝黑粗糙僵绳正襟危坐C.畸形劳禄匿名藏污纳垢D.慰勉教诲凄然为富不仁3.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借着语言这一通道,渺小的人可以走入广大的世界,。
语言丰富,则人生饱满;语言灵动,则人生优雅。
我国古代很多文人之所以过着风雅的人生,就在于。
因此,那些传世的诗词曲赋,多数不是文人枯守书斋的结果,而是时的即兴咏叹,这种风雅人生,至今还令许多人心向往之。
①他们的生活常与优雅的汉语为伴②短暂的生命可以留下永恒的声音③他们在茶楼叙旧、送别亲友或游山玩水A.③①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③②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
B.为了更好地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我们一定要做好引导学生学习先进人物。
C.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D.能否营造人人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关键是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含答案

全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全卷120分。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10分)3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荒芜./妩.媚义愤填膺./莺.歌燕舞呕心沥.血/销声匿.迹B.炽.热/敕.令忧心忡忡./耳聪.目明擎.天撼地/秦.晋之好C.遗骸./惊骇.花团锦簇./相形见绌.气冲斗.牛/斗.鸡走狗D.跋涉./威慑.窥伺./伺.机广袤.无垠/貌.合神离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谩骂蛊惑弄巧成拙不言而喻B.典藉糟粕稍纵既逝分道扬镳C.琐屑熟稔容光焕发世外桃园D.坦露妥贴人情事故首当其充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莫言从“内部”中国社会,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一起,令人震撼地挖掘了其中最隐秘的真实。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
③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代表的一大批平凡人物“舍生忘死”“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沉沦在冷漠与麻木中的人们: 善与美主宰着世界,恶与丑终将被A. 审视期待警醒B. 审查期盼唤醒C. 审查期待唤醒D. 审视期盼警醒4.(3分)下列括号中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沱江河沿岸乐观顽强充足的水分中华文明的摇篮(全是偏正短语)B.美丽勤劳潇洒善良强健(全是形容词)C.浅尝辄止貌合神离偃旗息鼓敷衍塞责(全是贬义词)D.蒲松龄,清代小说家。
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4分)二、(19分)5.(6分)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虽有至道,弗学,。
(2)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代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一词中,写潼关险要壮观的语句是,,。
无锡语文初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无锡语文初二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蹒跚(pán shān)B. 筵席(yán xí)C. 踌躇(chóu chú)D. 饕餮(tāo tiè)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C. 这种不正之风,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气馁。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A4.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5.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多此一举)B. 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C. 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D. 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关键之处用一两句话点明)答案:D6-10. 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滕王阁序》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_。
答案:王勃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3.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______。
答案:散文集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的名句,出自《______》。
答案:郑风·子衿5. 老舍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______》。
答案:骆驼祥子6-10. 略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指谁?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3分)答案:略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他”的性格特点?(4分)答案:略3.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2018-2019】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推荐word版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八年级第一学期就要结束,学生就要迎来期末测试,临考前多做一些语文试卷可以提高不少分数。
小编为大家力荐了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以及答案解析,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 溃退(kuì) 寒噤憎恶(è) 风雪载图B. 惊骇(hài) 绥靖拂晓(fú) 销声匿迹C. 琐屑(xiè) 震悚脂粉(zhǐ) 眼花缭乱D. 诘问(jié) 荒缪疟子(nüè) 触目伤怀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 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C. 这个进球来得太突然了,以至于里昂队球迷还无法反应过来,嘘声不见了,整个球场在这一秒鸦雀无声,沉默得有些诡异。
D. 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C.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D. 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虽然7136个传统村落正在网上公示,其中2555个已经正式进入国家保护的视野,听上去似乎是个不小的数字。
②在四处呐喊终于为几千个中国传统村落要了“名分”之后,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的担忧却丝毫没有减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法营运电动三轮车专项整治行动。当天,执法人员依法暂扣“小飞龙” 32 辆。东亭街
道办事处副主任薛志荣介绍,目前,东亭片区共有“小飞龙” 1300 多辆,严重影响了辖
区环境和交通秩序,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东亭街道将不定期开展联合整治,力争让
辖区内“小飞龙”不再横行。
A.锡山区东亭街道的警察与城管人员依法暂扣大量“小飞龙”。
(崔颢《黄鹤楼》)
④
▲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⑤
▲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
▲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⑦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感慨惆怅之情的名句是
▲
,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2 分)
①雕 l òu( )
②坦荡如 dǐ(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 不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它的邻居蟋蟀那里去借粮。
6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4 分)
一九三六年初,有一天他(王牧师)去拜访张学良,开门见山地说:“我是来向你
借飞机到红区去的。”张学良吃了一惊,跳起来瞪着眼睛说:“什么?你敢到这里来提
出这样的要求?你不知道凭这一点就可以把你押出去枪毙吗?” 文中的“红区”指的是 ▲ ?张学良最终同意了他的要求的原因有哪些?
▲
(2)最后一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请简要赏析。( 3 分)
▲
(三) (7 分) 人工智能时代,天气如何预报 ①国家气象中心推出了一个新的预报产品——网格预报,它被引进到我国的精细化 天气预报业务中。 ②网格预报就是把中国以及每个城市所在的区域分解成许多个 1 公里× 1 公里的网 格。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拿北京的预报来说, 原来的预报只是以南郊观象台这一个点的气温、降水等来代表整个城市的天气情况,但 通过开展网格化预报,北京的天气不再由一个定点来反映,北京的天气预报可以精细地 反映在整座城市每个不同的网格之中。网格化预报的精细程度不仅体现在空间上,还反 映在可以每天以更高频次更新和发布上。原来一天的天气预报只会涉及一种天气现象, 现在网格化预报可以做到全国范围内逐 3 小时预报。随时随地,公众都能了解到自己当 前所处的网格未来是什么样的天气。 ③在原先的预报产品中 , 公众接触较多的就是气温、风和天气现象这三个要素,而当 前的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四大类 18 个气象要素。 第一类是基本要素, 即气温、 降水、 风、 云量等。第二类是环境气象要素,包含雾、霾、沙尘暴、能见度等。第三类是灾害性天 气要素,包含短时强降水、雷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预报。第四类是海上气象要素,具 体体现为海上大风、海上能见度等预报。 ④与以前的天气预报相比,网格预报是精细定量的数字化预报。在方便公众获取更 精准的天气预报之余,还将有助于预报员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同时基于精细的 智能网格预报开展的地质灾害、暴雨洪涝、高温干旱等影响预报,准确率大大提高。 ⑤未来,气象部门还将发展智能预报技术,人工智能将与天气预报更深入地结合。 击败世界围棋排名第一人柯洁的 “阿尔法狗” 发展到现在, 已经脱离了靠大量棋谱来 “喂 养”的阶段,凭深度学习就能不断进步。围棋虽然内部机理比较复杂但规则相对简单, 而气象是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受影响的因素太多。比如降雨,即便水汽、湿度条件都满 足了,但大气没有抬升水汽无法凝结,空气中没有“凝结核”,雨滴也不会长大掉落地 面。因此,“智能”并不意味着预报员在这一过程中毫无“用武之地”。预报员的优势 在于丰富的经验和对关键天气形势的把握,在智能预报发展过程中,预报员多年的预报 经验可以用来“喂.养.”机器和模型。在灾害天气过程的预报服务中,预报员仍将发挥关 键作用。 12.阅读第②自然段,简要概括“网格预报”的优点(每点不超过 15 字)。( 2 分)
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作品。 B.《红星照耀中国》书名含义,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
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C.法布尔的《昆虫记》,从片断来说就是一部虫类的传记,从整体来说则是一首辉煌
的虫类抒情诗。
D.拉封丹在他的寓言中提到:蝉在寒冷到来之时,总是要经受饥饿之苦,总是要跑到
A.可以为师矣
B
.河曲智叟亡以应
C.以钱覆其口
D
.自以为大有所益
8.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有错误 的一项是( 2 分)
A. 魏文帝计划迁移冀州的十万户士卒家前往河南,但因遇到天旱蝗灾遭到大臣们的反
对。
B. 面对魏文帝的坚持,许多大臣都不敢劝谏,表明他们都是一味媚上,趋炎附势,立
场不坚定的奸邪之人。
②卿谓.我徙之非
谓: ▲
④陛下不以臣不.肖. 不肖: ▲
(1)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 ▲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
(二) (6 分) 送别
(明) 范澄 酒尽津鼓喧,风生浦帆乱。 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沙岸。
【注】津鼓:客船起行,鸣鼓催客。
11.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6 分) (1)简要分析诗歌第二句是如何来表现送别之情的?( 3 分)
无锡市锡山区 2018 年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二语文
2019 . 1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试卷满分为 110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 22 分) 1.根据课文默写。( 8 分)
①
▲
,志在千里。
②月下飞天镜,
▲
。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
▲
。
(曹操《龟虽寿》) (李白《渡荆门送别》)
B.锡山区东亭街道负责人介绍整治非法运营电动三轮车的情况。
C.锡山区东亭街道重拳出击,依法整治“小飞龙”。
D.东亭片区共有“小飞龙” 1300 多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6(1)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著作,是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
C.对于魏文帝的决定,辛毗坚持劝谏,甚至不顾臣子的礼节,拉住了魏文帝的衣服,
表明他是一位以国事为重的大臣。
D.辛毗的力争,虽然令魏文帝恼怒,但他能听取正确的意见,最终更改了原来的决定。
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①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 .河南 实: ▲
③诚.以为非也
诚: ▲
10. 翻译下列句子。 ( 4 分)
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 ! ” 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
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 ! ”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
食也,故臣不敢不力争。”帝乃徙其半。
【注】①辛毗:字佐治,三国时魏国侍中。②帝:魏文帝曹丕。③厕:安置。
7.下列句中的“以”与“作色以待之”中的“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
二、阅读与赏析(共 38 分)
(一)( 12 分) 辛毗 ①引裾
帝②欲徙冀州士盛。
侍中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 .待之,朝臣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
士卒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 .我徙之非邪?”毗曰:“诚.以为非也。”帝曰:“吾 不与卿议也。”毗曰: “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厕 ③之谋议之官,安能不与臣议邪!
A.硝烟弥漫,军号嘹亮,战士们呐喊着冲向山下敌营,气势锐不可.当...。
B.关晓彤面试成绩突出,在众多考生中鹤立.鸡.群..,十分引人注目。
C.卢沟桥上的那些石头狮子被雕刻得惟妙.惟.肖..,吸引了很多游客来观看。
D.母亲日常生活中极具责任心的言行对我起到了潜滋.暗.长..的作用。
4.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 错误 的一项是( 2 分)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 .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A. 过:错误
B.
衡:同“横”,梗塞 不顺
C.喻:了解、明白
D.
敌:匹敌
5.对下面这则消息内容概况 最恰当 的一项是( 2 分)
近日,锡山区东亭街道综治办联合城管中队、交警中队、东亭派出所,在辖区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