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的一些小知识
中国茶文化知识[Word文档]
![中国茶文化知识[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c5350f9dd3383c4bb4cd28c.png)
中国茶文化知识[Word文档]中国茶文化知识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中国茶文化知识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
那中国的茶文化知识你们又知道多少呢?下面给你们分享一些中国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阅读!中国茶文化知识1、茶文化知识之茶道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2、茶文化知识之茶德茶德是指茶自身所具备的美德。
茶有八德——康、乐、甘、香、和、清、敬、美。
“茶德”的概念自唐代从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丰富了这些国家的茶文化内涵。
3、茶文化知识之茶精神(茶道精神)当代中国茶思想或由于立场不同,或由于诉求对象互异,或由于理念差别,故旨趣相差甚远,如:中华茶艺业联谊会『静、美』;陆羽茶艺中心『美律、健康、养性、明伦』。
4、茶文化知识之茶联茶联是以茶为题材的,是茶文化的一种艺术兼书法形式的载体。
茶的对联,茶店对联,茶庄对联,茶文化对联,茶楼对联,茶馆对联,等等,都是茶联。
以茶为题材的对联,由来已久。
5、茶文化知识之茶书我国悠久的茶业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业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
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方志、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
6、茶文化知识之茶具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
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
关于茶文化基础知识有哪些

关于茶文化基础知识有哪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不但对经济起了很好的作用,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茶文化基础知识有哪些,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茶道入门基础知识一、认识中国茶茶道指的是泡茶规范,为发挥各类茶性优点,抑制不足之处,礼序中应遵循“和俭敬美”基本要义。
中国六大类茶叶的品种数以百计、千计,都能以相应的茶道礼序来表现。
二、认识和应用茶具要学习茶道,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种茶具及其功能。
茶道过程实践性很强,初学时不妨亲身使用茶具泡茶,来领略茶道乐趣。
三、基本手势学习泡茶时,手势对于泡茶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
传统茶道的礼序过程有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会有差异,而普及性大众茶礼则相对简约。
四、备器学习茶道,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
传统的泡茶工具分别有:茶壶、茶杯、茶匙、茶则、茶盏、公道杯、茶托、茶巾、盖碗、茶漏、茶盘、煮水器、茶针、茶荷、茶夹等等。
五、洁具煮水器中加水煮沸煮,然后注入各茶具中烫洗,这一步骤称为清洗器皿,即清洗茶具、温润器皿的意思。
六、泡茶泡茶,一共有6个步骤,分别为:1、置茶:把茶叶倒在茶则上,再使用茶匙量取适量的茶叶放到盖杯或茶壶里。
2、润泡:把煮沸的水倒到盖杯里,静待片刻后把盖杯里的茶汤倒掉,这第一泡茶叫“温润泡”,不作饮用。
4、正泡:重新往盖杯中注入沸水,冲泡。
不同的茶叶种类,冲泡沸水温度和时间也有所不同。
5、分杯:泡好茶后,再把盖杯中的茶汤,以顺时针方向平均倒入各个小茶杯里。
6、品茶:完成以上5个步骤之后,便可开始品茶。
品茶前不妨先观颜色,闻茶香,再细细品缀,体验各种情趣和奥妙之后。
茶文化的茶器简介品茶是一件十分讲究趣味与意境是事,好茶不单讲究茶与水本身,有时它们倒在其次,更重要的可能是茶器,环境,还有知己。
当然了,喝茶最讲究心境,如果心到了,再喧闹的场景,再粗糙的茶器,一个人也都能喝得自得其乐。
不过另一方面,选择清幽的环境,手中把玩一两件喜爱的茶器到底是件十分舒爽的事。
关于茶的基本知识大全

关于茶的基本知识大全
茶的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茶叶的分类: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青茶(乌龙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
其中,绿茶代表有蒸青绿茶如恩施玉露、煎茶,炒青绿茶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烘青绿茶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晒青绿茶如滇青、黔青等;红茶代表有正山小种、金骏眉、滇红、祁门红茶等;白茶代表有白毫银针、白牡丹、泉城红、泉城绿等;青茶(乌龙茶)代表有安溪铁观音、大红袍、凤凰单丛等;黄茶代表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等;黑茶代表有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等。
2. 茶叶的品质:名茶是外型秀丽,内质优异的茶叶,是茶叶中的珍品。
春茶因经过冬季的物质积累,营养成分丰富,且春季茶树芽叶细嫩内含物丰富,做出的茶品质也最好,所以价格相对较高。
3. 茶叶的存放:茶叶应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避免阳光直射。
4. 茶叶的冲泡:冲泡茶叶时,应使用80~90℃的热水,浸泡时间一般为3~5分钟。
5. 茶叶的功效:茶叶具有提神醒脑、利尿解乏、预防龋齿等功效。
其中绿茶富含茶多酚和儿茶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红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咖啡因,有助于提高代谢率,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白茶富含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乌龙茶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抗氧化等功效。
黄茶富含茶多酚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黑茶具有降脂减肥、调节代谢等多种功效。
以上是关于茶的基本知识,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茶文化。
茶叶小知识

中国茶叶文化博大精深,连外国人都说“一茶一时间,一叶一乾坤”。
提高知识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持续学习和不耻下问,现在我们就来说说这些茶的小知识,绝对靠谱实用。
1、饭后马上喝茶不能消食,反而会影响消化。
2、普洱生茶陈放多久也不会变成熟茶,熟茶是工艺不是岁月。
3、所有的茶不是越新鲜越好,要退了火气或者寒气才养人。
4、Blacktea不是黑茶,是红茶。
5、菊花茶是花,不是茶。
6、不要相信第一道茶对身体有益的,洗洗更健康。
7、喝茶不会导致钙流失,恰恰相反适量饮茶有利于钙的吸收。
8、洞庭碧螺春产自江苏洞庭山,而不是湖南洞庭湖。
9、安吉白茶属绿茶类,而不是白茶。
10、大红袍属于乌龙茶,而不是红茶。
11、茉莉花茶不是有花的才好,毕竟是茶不是花。
12、君山银针属黄茶类,而不是白茶。
13、乌龙茶就是青茶,它再乌也是青的。
14、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是黄茶,而不是绿茶。
15、抹茶是特殊工艺的茶粉,不是磨碎的绿茶。
16、陈年普洱茶可以很值钱,但不一定是大树茶。
17、云南月光白是白茶,不是普洱茶。
18、通常讲的六安茶,不是绿茶的六安瓜片,是黑茶。
19、纯料大树茶不等于没有拼配,拼配是绝对的,纯料是相对的。
20、普洱茶不是越老越值钱,100年前的垃圾,放到今天还是垃圾。
关于茶叶小知识

关于茶叶⼩知识 茶叶性味⽢,苦,微寒,是我国传统的天然保健饮料。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茶叶⼩知识,希望⼤家喜欢! 茶叶⼩知识 ⼈们已经发现茶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达500多种,其中主要成分有咖啡碱、茶多酚、蛋⽩质、氨基酸、糖类、维⽣素、脂质、有机酸等有机化合物,还含有钾、钠、镁、铜等28种⽆机营养元素,各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组合⽐例⼗分协调。
适度饮茶对⼈体有⼀定的医疗保健作⽤。
它能提精神、去疲劳、助消化、能消炎杀菌、防治肠道传染病,能防暑降温,解渴⽣津。
市场上销售的茶叶产品种类繁多,按商品茶的分类和加⼯,我国市场上销售的茶叶有七类: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紧压茶、普洱茶和黄茶。
所有这些茶叶都是⽤茶树的鲜叶、嫩芽和嫩枝加⼯⽽成,加⼯⽅法不同,加⼯出的茶叶类别也就不同。
1、红茶有两种:⼀种是条型茶⼜叫⼯夫红茶,包括政和⼯夫和坦洋⼯夫;⼀种是红碎茶。
分为4个⼯序:萎凋、揉捻、发酵和⼲燥。
2、绿茶加⼯分为3个⼯序:即杀青、揉捻、⼲燥。
3、黄茶加⼯分为杀青、揉捻、闷黄、⼲燥四道⼯序,闷黄⼯序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序,如果没有闷黄这道⼯序,就称不上黄茶。
4、普洱茶是已经经过初步加⼯的绿茶,主要产于云南省,普洱散茶的加⼯关键是发酵。
普洱茶加⼯完成后,味道不苦不涩,咖啡碱可以由4%升⾼到5.5%左右。
5、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它主要产于福建省的武夷⼭地区,其次是福建的闽南,再就是⼴东省的潮汕地区。
乌龙茶的采制⽅法与红茶、绿茶⼤不相同,有以下⼏⽅⾯要求:(1)茶叶不能采摘过早过嫩;(2)乌龙茶必须在阳光下进⾏晒青;(3)采取“摇青”与“凉青”相结合的“做青”技术,使茶叶达到半发酵的程度;(4)乌龙茶的烘焙技术特别讲究。
6、花茶是选⽤上等茶叶做茶坯,和浓郁芬芳的鲜花拌合窨制⽽成,它既有花⾹,⼜有茶⾹。
7、紧压茶是将散茶蒸青揉捻后放⼊模型中压制成形,外形端正匀整,便于运输,汤⾊红浓明亮,叶底褐红。
消费者选购茶叶的注意事项 ⼀、正确选购新茶,辨认陈茶。
茶的80个知识点

茶的80个知识点1、用什么样的茶具泡茶最好?现在通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主要是紫砂器)、玻璃、塑料。
在冲泡普洱、红茶和黑茶时我们一般选用陶器,因为从品茶的角度来看,以瓷器和陶器最好,其保温性好,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观,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但冲泡绿茶特别是碧螺春和银针时我一般用玻璃茶具,玻璃茶具可见杯中轻雾漂渺、澄清碧绿及朵朵茶芽之美态。
至于搪瓷、塑料茶具,虽有轻便、耐用之优点,但一般为了解渴而临时使用。
2、水质对泡茶有影响吗?水的种类很多,性质是不同的,各种水因所含溶解物质的不同,对泡出茶汤品质的影响也不同。
茶具有天然、纯正的特点,如果用水不当会给你带来很多喝茶的遗憾。
陆羽的《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激勿食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
” 这说明用泉水泡茶最好,泉水要慢慢流出,而且含钙和镁化合物最少的是最好的泉水。
江水泡茶一般是不理想的,井水又不如江水。
至于雨水,一般比较纯。
但下雨的时间不同,水质也不同,秋雨为上,梅雨次之,雷雨最差。
3、水的温度和泡茶时间怎样才算最好呢?4、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
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如银针和毛尖不能用100 C的沸水冲泡,一般80 C为宜。
泡饮普洱、各种老茶则用100 C沸水冲泡为宜。
4、茶叶应该怎样存放?茶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能保证茶叶长时间不变质。
但最好的保存条件是在室温、避光、无异味的环境中保存。
如果茶叶含水量较高或已受潮的,可以经80 °C左右烘干或炒干摊凉后再贮藏。
茶叶数量较多的可以分0.25-0.5公斤一份用白纸包好,放入干燥的罐、坛中,底层可中间放些干燥剂,干燥剂的种类可依茶类和取材方便而定。
贮存绿茶可用块状未潮解的石灰,红茶和普洱茶可以用干燥木炭,有条件的也可用变色硅胶。
罐、坛口盖多层草纸并压紧,以防潮湿空气进入。
如果茶叶数量不多,也可用纸包好后,再用两层聚乙烯食品袋包装密封好,放在饼干箱里盖紧箱为了避免茶叶吸收异味,切忌将茶叶与有严重异味的物质放在一起,诸如樟脑丸、香皂、香水、香烟等都不宜与茶叶混放。
茶艺小故事小知识

茶艺小故事小知识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茶艺中,人们不仅可以品尝到美味的茶汤,还可以感受到茶文化的深厚底蕴。
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些茶艺小故事和小知识。
一、茶艺小故事1. 茶艺起源茶艺起源于中国,据传说,茶艺最早是由中国唐代的一位僧人发明的。
这位僧人在修行中发现,喝茶可以提神醒脑,于是他开始研究如何泡出一杯好茶。
他发明了茶具和泡茶的方法,从而开创了茶艺。
2. 茶艺与礼仪茶艺不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一种礼仪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艺被视为一种高雅的礼仪,它代表了主人的热情和尊重。
在茶艺中,主人要先向客人敬茶,客人再向主人敬茶,这是一种互相尊重的表现。
3. 茶艺与情感茶艺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在茶艺中,人们可以通过泡茶、品茶、赏茶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茶艺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温馨、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情感。
二、茶艺小知识1. 茶叶的保存茶叶的保存非常重要,如果保存不当,茶叶会失去香味和营养成分。
一般来说,茶叶应该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避免受潮、受阳光直射和异味污染。
2. 泡茶的水温泡茶的水温非常重要,不同种类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水温。
一般来说,绿茶需要80℃左右的水温,红茶需要100℃左右的水温,白茶需要90℃左右的水温,乌龙茶需要90℃左右的水温。
3. 泡茶的时间泡茶的时间也非常重要,不同种类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时间。
一般来说,绿茶需要1-2分钟的时间,红茶需要3-5分钟的时间,白茶需要2-3分钟的时间,乌龙茶需要2-3分钟的时间。
4. 茶具的选择茶具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不同种类的茶具适用于不同种类的茶叶。
一般来说,瓷器适用于绿茶、白茶、黄茶、花茶等清香型茶叶,紫砂壶适用于乌龙茶、红茶等浓香型茶叶,玻璃杯适用于花茶、果茶等。
茶艺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通过学习茶艺,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享受到茶文化带来的美好生活。
茶文化基本知识课件

摊破浣溪沙
天雨新晴孙使君宴客双石堂遣官奴试小龙茶 毛滂
日照门前千万峰,晴飙先扫冻云空。 谁作素涛翻玉手,小团龙。 定国精明过少壮,次公烦碎本雍容。 听讼阴中苔自绿,舞衣红。
茶筅
茶糊糊
日本茶道用具
3、明泡:
过程:茶→参加沸水→冲泡→饮茶水〔留渣〕。 做法:茶汤与茶渣别离开来,饮茶留渣,不再强制喝
2.茶菜:主要用作为去腥、膻的配料,添加量约为 3-5%。
例如:碧螺炸虾仁、红茶东坡菠萝煲、龙井清蒸 鲫鱼、凌螺羊肉扣等。
3.茶羹: 以茶点缀羹饮。
〔二〕茶饮
1.液体茶饮料:用纯洁水提取茶叶,并采现代消毒灭菌技术,灌装上市。 饮用方便、快捷,消费面较广,男女老少皆有。 2.速溶茶:用纯洁水提取茶叶固溶物,经浓缩、提纯、枯燥等工艺,制 成细粉末,即冲即饮。 3.配方保健茶:除茶叶为主分外,还配以花、中草药等,一起泡饮。 4.泡饮茶:用沸水冲泡茶叶,饮汁留渣。 5.待客茶:客来泡茶,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奇新茶?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那么上清矣。 温饮那么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那么茶借火气而升散,又 兼解酒食之毒。
茶的利 用
茶叶利用方式的几种演变: 1.药用→2.食用→3.饮用→4.送礼、收藏
1、药用:
唐代,?三皇本纪?:神农氏“始尝百叶,始有医药〞。 神农氏发现茶,作药用,生嚼内服,清热,外敷消炎
解毒。 古人又将茶作祭品,是药用观点的反映。
2、食用:
古人打猎肉食多,从生嚼茶叶到煮食茶叶, 古人发现茶叶可助消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的知识
茶叶基本成份: 儿茶素类:俗称"茶单宁",是茶叶特有成份,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
咖啡因:带有苦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
矿物质: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
二,茶叶基本成份之功能:
儿茶素类: 俗称"茶单宁",是茶叶特有成份,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
在茶汤中可与咖啡因结合而缓和咖啡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
具抗氧化、抗突然异变、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等功效。
咖啡因:带有苦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
红茶茶汤中,与多无酚类结合成为复合物;茶汤冷后形成乳化现象。
茶中特有的儿茶素类及其氧化缩和物可使除中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减缓而持续,故喝茶可使长途开车的人保持头脑清醒及较有耐力.
矿物质: 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
茶汤中阳离子含量较多而阴离子较少,属于碱性食品。
可帮助体液维持碱性,保持健康.
1,钾:促进血钠排除。
血钠含量高,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多饮茶可防止高血压。
2,氟:具有防止蛀牙的功效。
3,锰:具有抗氧化及防止老化之功效,增强免疫功能,并有助于钙的利用。
因不溶于热水,可磨成茶粉食用。
维生素:
1,类胡萝卜素:在人体可转换为维生素,但要和茶未一起饮咽才可补充。
2,B群维生素及维生素C:为水溶性,可由饮茶中获取。
其他机能成份:
1,黄酮醇类具增强微血管壁消除口臭功效
2,皂素抗癌。
抗炎症功效。
3,胺基酪酸于制茶过程中强迫茶叶进行无氧呼吸而产生,称佳叶龙茶可以防高血压。
茶叶的选购不是易事,要想得到好茶叶,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如各类茶叶的等级标准,价格与行情,以及茶叶的审评、检验方法等。
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是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使得判断茶叶的品质更加不易。
这里粗略介绍一下鉴别干茶的方法。
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
- 1.嫩度
嫩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
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如龙井之“光、扁、平、直”)。
此外,还可以从茶叶有无锋苗去鉴别。
锋苗好,白毫显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
如果原料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条也无锋苗和白毫。
但是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因各种茶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如极好的狮峰龙井是体表无茸毛的。
再者,茸毛容易假冒,人工做上去的很多。
芽叶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断依据,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
针等“茸毛类”茶。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因为芽心是生长不完善的部分,内含成份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
所以不应单纯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 2.条索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
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
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以杭州地区绿茶条索标准为例: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细紧有锋苗紧细尚有锋苗尚紧实尚紧稍松粗松可见,以紧、实、有锋苗为上。
- 3.色泽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
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
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茶叶的色泽还和茶树的产地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
如高山绿茶,色泽绿而略带黄,鲜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泽深绿有光。
制茶过程中,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