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2013)

合集下载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将经典的居住区规划组织理论、已经建成的居住区的规划特征及其使用的效果和当前居住区规划的实例及其规划方法等穿插在课程内容之中,并且将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知识以及房地产开发的分析等有机地结合在课程的传授之中,使学生在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经典理论和当今实际运用的动态发展形式。

2、调查及设计内容与要求(1)专业调查应结合课程设计选题,针对成都新居住区或旧居住区的居住环境、风貌特色、交通、旧城改造等方面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和定量化的调查分析,并将调查分析成果加工成为报告。

通过调查报告的撰写,初步掌握城市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2)认真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资料,分析城市上一层次规划对基地的要求,以及基地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提出相应规划说明、规划指标和设计图纸等。

(3)提出居住区规划的结构分析图,包括用地功能结构、道路系统及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和空间结构等(4)分析并提出居住区内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布局道路交通系统,确定道路平面曲线半径,结合其他要素并综合道路景观的效果,必要时设计出相应的道路断面图。

确定停车场的类型、规模和布局。

(停车位建议按不少于住户的40%配置)(5)选择或设计适宜的住房类型,设计适宜的住宅组群。

住宅应功能合理、朝向良好,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

住宅组群应合理,并富有特色。

住房建筑原则上以多层为主,建筑形式应贯彻与周围建筑协调一致、丰富美化城市景观要求的准则。

(6)分析并确定居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布置方式。

表达其平面组合体型和室外空间场地的设计构思。

公共建筑的配置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结合原公建设施一并考虑。

(7)绿化系统规划应层次分明,概念明确,与居住区功能和户外活动场地统筹考虑,必要时应提交相应的环境设计图。

绿化种植设计应与苏州的土壤和气候特征相适应。

(8)总体布局中应适当考虑电力、电讯、邮电、给排水、燃气等设施的布局。

城市规划设计-居住区设计任务书

城市规划设计-居住区设计任务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吴怀静、刘静霞、彭茜、宋海静、田伟丽、宋亚亭适用于2014级城乡规划专业1.课程设计题目:城市规划设计1(下):居住区规划设计2.立题目的和意义:本设计应该重视城市自然、人文特色的动态延续性,提高居住舒适性、安全性,加强空间领域限定、提高基地商业价值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重点塑造片区特色,深化完善景观系统,对片区内土地使用、空间形态、建筑形体、广场绿地、道路交通、环境小品及人文活动场所等进行详细安排与设计。

3.技术条件:基地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紧邻东风渠绿地,有良好的景观资源优势。

规划区北起东风路,南到规划明鸿路,西接规划路,东侧紧邻东峰听橹居住小区,总用面积约有8.3公顷。

依据上位规划该地块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可以兼容适当的商业服务设施。

设计要求符合国家、河南省及郑州市的有关法规、规范、规定,必须符合城乡规划部门的规划要点及符合建设单位的使用要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控制如下:(1)容积率: 3.5以下;(2)建筑高度不高于100米;(3)建筑密度: 25%以下;;(4)绿地率不小于30%;(5)建筑后退红线:主干道15米,次干道12米,支路8米。

4.设计要求:(1)总平面设计:合理布置总平面图,符合功能分区、空间组合、日照、通风、场地排水、安全疏散和环境景观的要求,满足建筑退让道路红线以及建筑间距要求;(2)道路交通设施设计:道路系统,应构架清楚,分级明确,与整体系统有机衔接,方便与外界的联系;(3)公共空间组织:通过对公共空间的平面和竖向形态,空间的主次、联系、方向、尺度和风格特征,空间的出入口、流线的研究,提出空间系统组织、功能布局、形态设计、景观组织、尺度控制、界面处理等方面的控制和引导要求;(4)建筑群体形态设计:建筑群体组合要综合考虑形态、造型、位置、尺度、体量、层次等因素;(5)景观设计:绿地应不低于30%的要求布置,并尽可能地增大绿地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包括垂直墙面、屋顶等,扩大绿化覆盖率,提高绿化质量;景观设计结合周边河渠道进行设计。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

建筑策划——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Architectural programming——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design task book[摘要]通过本次居住区规划设计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步骤、相关规范与技术要求;培养调查分析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掌握居住环境规划设计构思和建筑群体空间的设计的一般内容和表达方法;综合提高对建筑群体及外部空间环境的功能、造型、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分析、设计构思及设计意图表达能力和专业素质;以市场化及功能化为导向,掌握住宅建筑设计的原理和一般方法;树立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观念,加强人、建筑、环境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

[Abstract]Through the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ster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s,the method steps,specification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training survey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the ability to think;master the living 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design ideas and building groups space design generaland expression;Integrated to improve building groups and external space environment,modeling,technical and economic evaluation,analysis,design ideas and design intent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qualities;into market-oriented and functional-oriented, grasp the principle of residential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generalmethod;establish the overall concept of human settlement construction,strengthen the people,architecture, environmental harmony and unity of design concepts.[关键词]居住区组合规划、CBD商业圈、消费观念、社区环境、社区结构[Key words]Portfolio planning of residential areas、CBD business circle、Consumer attitudes、Community environment、Community structure目标地区建筑策划项目概述用地范围及面积。

居住区设计任务书

居住区设计任务书

居住区设计任务书第一篇:居住区设计任务书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任务书2某居住区用地平坦,周围大多为居住及配套用地。

该小区用地19721m ,规划居住1874人,建筑密度23%,容积率为2.2,绿地率为30%,住宅平均层数为10层。

小区中,一号楼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二号楼为零居和一居室,两栋楼底层为商业配套。

七号楼、八号楼和五号楼楼层较低,户型较大,居住标准比较高。

三四五号楼南侧为消防通道,小区设有5200 m2的地下车库,其顶板距离地面1.5米。

由于小区位于某市文教科研区的重要地段,住户大多为年轻的知识阶层,整体建筑风格比较简洁明快,景观设计的风格应与建筑相统一,要求简洁、现代,应充分反映出住户的审美取向。

小区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居民休息、活动、交往的需要,设置适当的设施和场地。

同时,该区段地价昂贵,寸土寸金,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土地,既要通过设计提升小区品质,又要注意设计的实用性。

一设计要求:景观设计应满足居民多种户外活动要求;景观布局应适当考虑日照等因素;可以根据设计意图,调整原图中机动车停车位的位置,但保持原有数量不变。

在保持小区消防通道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弱化消防通道的线性形态。

小区景观设计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以及消防规范中对绿地的相关要求;小区景观设计应符合国家无障碍强制性规范。

二设计深度:1.设计总平面图比例1:3002. 主要节点或能反映设计意图的主要区块的剖面2个,比例1:100-1:200,标出关键部位相对标高3. 鸟瞰或者局部透视效果图若干4.简要的设计说明所有图排布在2-3张A1图纸上,平面表达方式建议为电脑线稿,手工上色三计划安排第一次:布置作业,调查第二次:调查讨论,设计一草,要求确定功能布局和基本景观结构第三次二草,方案深入修改第四次三草,方案深入修改,直至定稿第五次正图绘制四交图时间:1月1日上午第二篇:居住小区设计任务书居住小区详细规划与设计任务书2011-2012学年第2学期(城规09班适用)一、教学目的1、培养为大众建设具有良好的生态和健全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居住环境规划设计观念,加强人、建筑、环境统一的整体概念,探索21世纪的人居环境。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书正文1: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书一、前言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书是为了确保小区规划设计工作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准确表达规划设计需求,明确设计目标,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二、概述本项目旨在对xxx小区进行规划设计,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建筑布局、绿化环境等方面的规划。

设计目标是建造一个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提供便利的生活设施和社区服务,满足居民的各项需求。

三、规划需求1.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实地勘察和区域发展规划,确定土地利用范围,合理安排住宅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功能区的位置和面积比例。

2.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内部道路网,包括主干道、支路、人行步道等,合理规划车辆和行人交通流线,确保交通安全和顺畅。

3.建筑布局规划确定住宅建筑的总体布局、楼间距离、楼高、楼型等参数,确保充分利用用地,并考虑采光、通风、私密性等因素。

4.绿化环境规划规划公共绿地、景观区域、花坛、草坪等绿化设施,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

四、设计1.编制住宅小区详细规划方案,包括总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等,并附带规划说明书。

2.设计小区内部道路路线、标准和规格,提出道路交通流量计算方法和交通组织方案。

3.设计住宅建筑的布局和立面风格,考虑建筑空间布局、景观连通性、视觉效果等因素。

4.设计绿化环境,包括公共绿地规划、植被种植、景观照明等方面,提供详细的绿化方案。

五、拆解1.土地利用规划1.1 确定土地利用范围和面积1.2 划分各功能区的位置和面积比例2.道路交通规划2.1 设计内部道路网的位置和布局2.2 确定道路的宽度和车辆通行规则2.3 规划行人步道和非机动车道3.建筑布局规划3.1 确定住宅建筑的总体布局3.2 设计楼间距、楼高、楼型等参数3.3 考虑采光、通风和私密性等因素4.绿化环境规划4.1 规划公共绿地的位置和面积4.2 设计景观区域、花坛、草坪等绿化设施4.3 提供绿化方案,包括植被种植、景观照明等六、进度安排1.启动和组织章程制定2.资料收集和分析3.初步方案设计和评审4.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5.最终方案的制定和报批六、附件无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市规划法:规定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和规划编制程序等。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任务书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概况1)项目位置基地位于温州市瓯海区,北侧为三垟大道,西侧为温瑞大道,南临水面,东为会所,基地现为停车场,场地平整。

2)占地面积地块规划用地红线红线面积19308平方米,详见附图。

3)地块周边状况西侧为主干道,街道噪音、污尘较大;东北角为三垟湿地大门,仿古牌楼形式;东面为坡屋顶会所;南侧为水面及湿地。

4)其它场地少许水面填平,基地需与场地外会所相联系。

2.项目优劣势分析优势1)地形优势2)主题概念优势3)周边生态环境景观优势4)周边公交系统及配套设施优势劣势1)地形劣势2)环境影响劣势3)周边不良景观劣势4)周边公交系统及配套设施劣势二、项目定位与开发理念1.客户定位高收入阶层与单身公司白领。

2.主题定位安全、舒适、卫生、富有时尚气息和地域特征。

三、项目技术经济指标1.技术经济指标:占地面积:19308㎡拟建建筑面积:42500㎡其中:住宅:38600㎡商业:4000㎡会所:200㎡停车场(库):不计容建筑容积率:<2.2建筑密度:小于30%车位数:0.5泊/户绿化率:大于30%2.户型配置(1)三室两厅建筑面积 130平方米占总户数30%(2)两室两厅建筑面积 90平方米占总户数40%(3)两室一厅或一室一厅(单身公寓)建筑面积 60㎡占总户数30%(4)所有户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保证房间全部自然通风、采光,三室户保证两间卧室朝南,两室户和一室户保证一个居住单元朝南。

(5)考虑住宅间的遮挡问题,日照间距保证1.0H,建筑密度小于30%,容积率控制在1.8-2.2之间,绿地率大于30%,停车位大于50%户数。

(6)设计手法灵活,宜有新意,体现当前住宅发展趋势。

平面设计应充分考虑日照、通风、采光、节能等问题。

3.配套设施住宅沿街可设一层对外商店,层高4米;会所对内开放,供居民休息、娱乐、健身等用;物业管理用房约为住宅面积的0.4%;设垃圾站1个。

2013-2014详规设计任务书

2013-2014详规设计任务书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适用、2、3)一、学习目的通过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掌握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程序、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与综合设计的能力。

广泛了解国内外优秀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手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学习。

做到技术合理,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的住宅组群、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系统、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化环境。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居住环境的社会、经济、历史空间艺术的内涵,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创新力,对地方文化、居住模式、生态环境等深层次问题有所探索和创意。

努力营造“人,居住环境与城市”协调发展的人类居住社区环境。

二、规划设计要求1.从城市总体布局着眼,统筹处理本区同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对规划设计地段的外部环境有合理认识,认真收集和分析现状基础资料的相关背景资料,分析规划基础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调查分析报告或现状分析图。

2.了解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根据心理学及行为学的基础理论,组织设计好居住小区的各项功能及组团空间。

确定小区人口规模和规划结构、用地分配,适当考虑小区用地近、远期开发的顺序性,妥善安排好小区各项功能要素,体现合理的功能系统、适宜的服务设施配套以及和谐的居住环境,突出规划设计主题。

3.分析并提出居住小区内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布局道路交通系统,选择安全、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有利于居住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

确定停车场合理规模、布局和布置类型。

4.选择或设计适宜的住宅类型,设计适宜的住宅组群。

住宅设计要求应具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

住宅组群布局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空间环境的创造等因素,考虑住宅节能,营造有地方特色的居住空间。

5.分析并确定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布置方式。

公共建筑的配套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结合原有公建设施并考虑其今后的发展,方便经营、使用和社区服务。

居住区(小区)规划设计课程任务书、指导书

居住区(小区)规划设计课程任务书、指导书

居住区(⼩区)规划设计课程任务书、指导书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任务书、指导书陈扶云编写⽬录⼀、居住组团设计任务书(⼀)1. 设计内容2. 图纸要求3.时间安排⼆、居住⼩区设计任务书(⼆)1. 设计课题2.建设⽤地3.设计条件4.设计成果5.时间安排三、居住组团规划设计课程指导书(⼀)1.设计步骤2. 图纸内容深度要求3.参考图集及资料四、居住区⼩区规划设计课程指导书(⼆)1.设计步骤4-1-1 构思4-1-2 进⾏结构分析图的设计4-1-2-1 ⽤地功能分区4-1-2-2 道路⽹布置4-1-2-3 绿化后组织4-1-3 住宅单元设计4-1-4 住宅组团布置4-1-1-1 住宅类型不同处理4-1-4-2 居住组团布置形式4-2 图纸内容深度要求4-2-1 功能分区4-2-2 住宅公建的布置4-2-3 效果图4-2-4 绿化规划图4-2-5 编写规划设计说明书4-2-5-1 规划意图4-2-5-2 有关指标4-3 参考图集及资料居住⼩区设计任务书(⼀)⼀、设计内容1、该居住⼩区为昌北开发区详细规划的第⼀期⼯程,占地⾯积为22公顷。

2、规划现状图(图⼀)3、第⼀期居住组团的⼏项技术经济指标要求:总⾯积为:22公顷总建筑⾯积为:264150平⽅⽶住宅建筑⾯积为:247500平⽅⽶公共建筑⾯积为:16650平⽅⽶居住⼈数:16042⼈居住户数:4583平均每户建筑⾯积为:54平⽅⽶住宅平均层数为:5层居住建筑⾯积密度:11250平⽅⽶/公顷居住建筑净密度:1200平⽅⽶/公顷⼈⼝⽑密度:729⼈/公顷平均每⼈绿化⾯积为:1.5平⽅⽶公共建筑指标:邮电、银⾏:1200平⽅⽶各类商店(菜场、饭店、修理、服务、粮店等):4200平⽅⽶托⼉所(1-2所):1200平⽅⽶幼⼉园(2所):2000平⽅⽶⼩学16班(1所):5200平⽅⽶卫⽣站:250平⽅⽶⽂化娱乐:1500平⽅⽶废旧物质回收站:800平⽅⽶会所:1800平⽅⽶合计:16650平⽅⽶⼆、图纸要求1.1/200住宅单元设计平、⽴、剖⾯图2.1/1000居住⼩区规划图3.居住⼩区中⼼鸟瞰图⼀张(表现图)4.结构分析图(⽤地功能分区、道路⽹布置)5.⼩游园平⾯设计图6.说明书(规划)三、时间安排:三个星期第⼀阶段:收集资料、现场踏勘、完成结构分析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
1.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步骤、相关规范与技术要求;培养调
查分析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2.掌握居住环境规划设计构思和建筑群体空间的设计的一般内容和表达方法;
综合提高对建筑群体及外部空间环境的功能、造型、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分析、设计构思及设计意图表达能力和专业素质;
3.以市场化及功能化为导向,掌握住宅建筑设计的原理和一般方法;
4.树立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观念,加强人、建筑、环境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
二、设计条件和控制指标
(一)技术经济指标
1.用地面积:78394平方米;
2.容积率:不大于
3.0;
3.建筑密度:不大于30%;
4.绿地率:不得小于30%;
5.建筑限高:60米;
6.停车位:1个/户,地面停车不得大于10%;
7.建筑后退红线:建筑退让滨河东路≥20米,退南解放东路红线≥20米,退东
侧、北侧道路≥15米
(二)总体布局要求
1. 场地内规划商业、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商业宜沿街布置。

2. 规划结构应能较好地配合分期开发的思路及步骤,不少于两期开发的组团设计策略。

3. 场地内应考虑无障碍设计。

(三)项目定位
1. 项目定位为中高档楼盘
2. 建筑风格:不限
3. 功能定位:满足社区业主的居住需求,提供给业主一个安静的家与一个温馨
和谐的社区环境;
(四)户型要求
1. 鼓励多种户型设计,包含花园洋房、多层与电梯高层。

2. 户型比例:
四、设计内容
(一)、基地分析与规划要求
1.熟悉规划任务,明确设计重点、要点。

2. 学习基地分析的方法与内容,了解规划地段的环境特点,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分析小区用地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交通联系及基地现状的处理;
3.参观调研已建成居住区,搜集、查阅参考文献。

通过集体讨论分析,训练书面与口头表达与评述能力以及提高资料利用的能力。

(二) 、居住区总体布置
1.掌握居住区布局的各种手法,通过综合分析构思居住区总体布局结构与空间组织形式;
2.分析居民活动特点, 掌握小型室外活动场地设计的方法,进行绿化系统规划设计及其它室外活动场地规划布置,包括居住区中心绿地和住宅组群环境设计,如:儿童游戏场地、成年人游憩场地等。

3.掌握各种住宅布局手法,用于组织居住区空间。

(三)、交通组织
1.了解居住区交通组织的原则与方法,掌握居住区规划手法;分析并提出居住区内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进行道路系统规划
(四)、住宅选型与公建项目选择与设计
1.根据规划要求和当地条件,设计或查找适宜的住宅单元类型;探索适用、合理、创新的住宅设计途径。

(根据基地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住宅类型),
2.住宅设计要求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

3.选择公建项目并概算其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

4.确定居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布置方式等,表达其平面组合体形和空间
(五)、绘制图纸、编制说明书
1.熟悉居住区规划说明书的基本内容,编制居住区规划说明书。

2.熟悉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及用地平衡表的编制,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分析;
3.掌握城市规划图纸的绘制及规划方案表达的基本方法。

五、成果要求
1.图纸内容
(1)规划总平面图:1:1000(图纸应标明方位、比例、建筑层数、建筑使用的性质以及室外场地内容安排等。


(2)分析图:比例自定,(包括功能布局分析、道路交通分析、绿化系统及景观结构分析图等);
(3)住宅平面、立面图:1:300或1:200;
(4)1:50道路断面图。

(5)表现图:鸟瞰图及局部空间透视(比例自定)
2.文字
(1)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包括地理区位和工程概况介绍以及设计构思说明。

设计构思内容应包括:总体布局、规划结构、道路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公建系统、景观空间组织、住宅选型及住宅组群的规划布置、技术经济分析等。

要求:不少于500字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用地平衡表
3.其他
(1)统一A2图幅,手绘;每套图应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
(2)设计人和指导教师姓名(注于每页图纸右下角)
六、参考资料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
3.朱家瑾.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5.胡纹.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朱昌廉.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7.胡仁禄,周燕珉.居住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8.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七、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