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专题06 文学常识-2019年中考语文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

专题06 文学常识-2019年中考语文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

母题六:文学常识【母题来源】2019年中考广西柳州卷【母题原题】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也称“诗三百”,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关雎》《陈太丘与友期行》是其中的两篇。

C.古代祭祀的土地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用“社稷”代指国家。

D.古人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称谓: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答案】B【试题解析】A、C、D表述正确。

B项,《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故说《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诗经》的说法错误。

故选B。

【命题意图】本题考核文学常识,识记名著和基本的文体知识,注意积累记忆。

【考试方向】此考点主要考核识记中外著名作家的生活时代、字号、国别;了解文学体裁和文体知识;了解教材中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化常识。

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或连线题。

【得分要点】首先,要牢牢抓住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在此基础上适当向课外拓展。

其次,要抓住典型的文学样式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展开复习。

再次,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作家、作品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要从宏观上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概要识记。

让时间、国别、体裁穿针引线,将众多文学常识连成一体。

最后,我们还可将文学常识分成几块;形成小的系统来复习。

如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分类,形成四个小系统,掌握这几块知识。

另外,每一个作家,他的生活时代、代表作,也可以构成“扇面”进行复习。

还可以围绕教材,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体裁,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文学成就的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作品进行识记。

【母题1】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腊八节是阳历12月8日,这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B.“足下”的意思是“你”,可以称同辈,也可以称晚辈。

四川广安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化文学常识(含答案)

四川广安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化文学常识(含答案)

四川广安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化文学常识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他的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

B.《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林》第四十回。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水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作“阳”。

如“河阳”指黄河南岸,“汉阴”指汉水北岸。

D.古代称谓有谦辞和敬辞的区别。

谦辞如:家严、小店、拙见、寒舍;敬辞如:令爱、垂念、高朋、贵庚。

(2021四川广安)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剧本中的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

B.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

C.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先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进而歌颂“生命自身”的神奇和不朽,从悲观中发掘希望,在柔弱中寻觅刚强。

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小说《变色龙》。

(2020四川广安)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古人擅以花言志:东晋陶渊明喜菊,“采菊东篱下”表达的是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北宋周敦颐爱莲,“花之君子”表达的是对自己高洁品质的期许。

B.《屈原》《白杨礼赞》《我爱这土地》《白色龙》的体裁分别是戏剧、散文、诗歌、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郭沫若、茅盾、艾青、莫泊桑。

C.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笄礼。

人们又分别将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D.《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

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语文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

语文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

语文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

B. 在我国古代,“始龀”指孩童四五岁,“加冠”指男子十八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C.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作品有《飞鸟集》《新月集》等。

D. 对联,亦称“楹联”,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等特征,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答案】 B【解析】【分析】B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

“始龀”指孩童七八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

故答案为:B。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对联“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B. 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C. 古人常言“二十加冠、三十而立、四十知天命、五十不惑、六十耳顺”。

D.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范仲俺。

【答案】 B【解析】【分析】A错误,典故不是出自于“伯乐相马”,而是出自于《塞翁失马》。

C错误,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D错误,稼轩是辛弃疾。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第一期文化、文学常识、语法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第一期文化、文学常识、语法

2019年各省地市中考语文文化、文学常识、语法试题汇编(第一期)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5.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贾爷爷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七十岁了还不想着颐养天年,而是去山区兴办企业,带动当地人民脱贫致富。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从富春江两岸实施了“亮灯工程”,火树银花的夜景总是给游客带来惊喜。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愿远行求学的你,克服成长路上的困难,学业进步,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

D.在中秋佳节这个特殊日子,归国探亲的旅法华侨用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表达心情,是最恰当不过了。

【答案】B【解析】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现在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

不符合语境。

故选B。

6.根据下图,推测“杳”字的意思。

【答案】杳:日在木下,表示昏暗。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汉字的理解。

依据图画和字形,仿照其他的描述,“杳”是日在木下,说明已是黄昏。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A.谦辞:家君、在下、愚见、寒舍B.法国:莫泊桑、普希金、法布尔、都德C.小说:《儒林外史》、《水浒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D.律诗:《游山西村》、《春望》、《木兰诗》、《钱塘湖春行》【答案】A【解析】B:普希金:俄国,C:《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D:《木兰诗》是乐府古诗。

故选A。

湖南省衡阳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A.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花甲——六十周岁。

B.孟子,名轲,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周亚夫军细柳》两篇课文都是出自于这部史书。

【解析版】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文学常识(精排Word版)

【解析版】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文学常识(精排Word版)

【解析版】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文学常识(精排Word版)文学常识1.【2018·贵州黔南】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B.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而学者胡适在《我的母亲》中通过回忆母亲的教子方式来体现。

C..《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庄子》属于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D.《桃花源记》借虚构的故事寄托社会理想,《五柳先生传》用传记的形式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这两篇文章都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

A项中的《巴黎圣母院》《九三年》都不是莫泊桑的作品,《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九三年》是法国著名小说家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答案】A2.【2018·贵州铜仁】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与《大学》、《中庸》《春秋》并称为“四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C.《简爱》这一部作品,夏洛蒂·勃朗特以第一人称叙述,用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笔触成功地塑造了简爱一相貌平平、身份低微却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

D.在元明清三代,小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西游记》等多部长篇小说。

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

A项说《红楼梦》“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期广阔的社会现实”是错误的,应是“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B项中的《春秋》不属于“四书”的范畴,“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D项中的《聊斋志异》为文言短篇小说集,不属于长篇小说。

2019年中考语文按考点分类汇编 含解析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专题

2019年中考语文按考点分类汇编 含解析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专题

2019年中考语文按考点分类汇编含解析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专题常州: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A.《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歌颂了取经人百折不挠的精神。

B.取经成功,观音菩萨授唐僧为“金蝉子”,孙悟空为“金身罗汉”,猪八戒为“天蓬元帅”,沙僧为“斗战胜佛”。

C.宋江怒杀阎婆惜之后,被发配到江州,一日乘酒兴写下“反诗”,因此被抓,下到死囚牢中,最后梁山好汉劫了法场,救出宋江。

D.鲁达打死镇关西后东奔西逃,智真长老收留了他,赐他法名“智深”,为了更好地保护他,智真长老又将他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

E.格列佛为利立浦特王国立下了大功,但后来得罪了皇帝,皇帝坚持要将他砍头,还对他用可耻手段扑灭寝宫大火的事怀恨在心。

2.BD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学名著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名著阅读要求细读,把握主要人物、牢记关键情节,尤其是某些重要的细节,似是而非是很难猜对的。

B项中如来授唐僧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沙僧为“金身罗汉”。

D项中智真长老将智深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不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他,而是因为大闹了五台山,没办法再收留了。

无锡:5.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汤姆,索亚历险记》“铁钳甲虫戏弄小狗”的故事中,汤姆觉得去教堂做礼拜若能碰到点新鲜事儿还是挺有趣的。

B.《范爱农》一文中的范爱农和鲁迅是同乡,都在日本留过学,但他们在对徐锡麟等人被杀要不要打电报到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时持不同意见。

C.《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受阻于火焰山,土地交代了此山的来历,说是当年大圣“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

D.《水浒传》塑造的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最为典型,他曾因误入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途中大闹野猪林,最终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3分)当下宋江看视A,虽然不死,已成废人。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超级大汇编(172套):专题9 文学常识、名著导读、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超级大汇编(172套):专题9  文学常识、名著导读、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超级大汇编文学常识、名著导读、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结合考查:162个试题(一)名著导读:108个试题1 (安徽省·2019)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从文体看《安徒生童话》是童话集,《朝花夕拾》是集,《繁星·春水》是集。

(2)《水浒》中,梁山泊先后有三任寨主,晁盖之前是,晁盖之后是。

答案:(1) 散文,诗歌。

(2) 王纶,宋江。

2(安顺市·2019)8 、《水浒》中的鲁智深疾恶如仇,侠肝义胆,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人物形象。

他性格中既有粗鲁莽撞的一面,也有粗中有细的一面。

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选择其中一面用简洁的文字写出相关情节。

(3 分)答:答案:8、例如粗鲁莽撞的一面:①潘家酒楼上,因金氏父女啼哭,打搅了饮酒兴致,鲁智深怒将碟儿盏儿摔到楼板上。

②听到金氏父女受到欺辱,鲁智深怒火中烧,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

⑧店小二不放金氏父女走,鲁智深大怒,一掌打得店小二吐血,再一拳打落店小儿两个门牙。

粗中有细的一面:①担心店小二拦截金氏父女,鲁智深掇条凳子坐在店中两个时辰,以拖延时间让金氏父女远走他乡。

②鲁智深发觉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后,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以麻痹围观的人,趁机脱身。

3(北海市·2019)6.下列文段出自《水浒传》,它属于下列情节的一项是()(2分)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

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

”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

”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

”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故乡》都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

B. 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C. 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D.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

就算我没有同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辛弃疾。

【答案】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对作者、作品、出处等内容做到了如指掌,平时对课文的文学常识进行积累。

A.错误。

《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出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故答案为:A【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2.下列各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我的叔叔于勒》以一个小孩的视角展开故事,以儿童的善良、纯真,折射出成人世界的世态炎凉、虚伪冷酷。

B.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C.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共分上下两片,上片问“月”,创造了一种神话般的美丽境界;下片问“天”,表达了作者苏轼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D. 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以细腻的笔触写了“我”在少年时代的一段生活经历,表达了“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答案】 D【解析】【分析】D.“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错误,应是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及留恋。

故答案为:D【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各省地市中考语文文化、文学常识、语法试题汇编2019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战国策》是西汉左丘明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史书。

B.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驳论文,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

D. 《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法国作家莫泊桑都德。

【答案】A【解析】A.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

湖北省黄冈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6.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从内心深处里他一直很不喜欢《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电视节目。

”这个句子中的“从内心深处里”充当状语。

B. “阳光明媚”“差得很远”“除恶扫黑”“敬畏生命”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左传》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作。

D.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答案】C【解析】C错误,《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所作。

湖北省荆门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5.下列有关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 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C.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

有吃粽子、赛龙舟、赏菊花等习俗。

D. 《礼记》,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选集。

《礼记》中的《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答案】D【解析】A. 正确应是:“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

B.正确应是: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

C. “赏菊花”是重阳节的习俗,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D.正确。

湖南省长沙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5.下刚关于节日习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吃”是节日习俗中一个亘古的话题: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B. “喝”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雄黄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C. 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的约定俗成的活动,元宵节赏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

D. 节日习俗常与传说故事相关联:寒食节的吃生食与介子推的传说说有关,中秋节的亲人团聚则与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的传说有关。

【答案】C【解析】A项错误,改为:“吃”是节日习俗中一个亘古的话题: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月饼,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B项错误,改为:“喝”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桂花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C项正确;D项错误,改为:节日习俗常与传说故事相关联:寒食节的吃生食与介子推的传说有关,中秋节的亲人团聚则与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关。

湖南省株洲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5.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朝花夕拾》描述往事,既有温情与童趣,又夹杂着犀利的批判。

B. 吴敬梓《儒林外史》主要写明清时期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 苏东坡的主要功绩是使词依附于音乐,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抒情工具。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解析】C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苏轼对词的功绩:一改宋词的婉约之风,开创了雄壮、豪放的词风,成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和领军人物。

而不是“使词依附于音乐,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抒情工具”。

2019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4.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中外小说中有一大批下层人物形象。

如《孔乙己》中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中虚荣势利、自私贪婪的小市民于勒。

B. 阅读游记,要读出作者的感受与思考。

余秋雨的《阳关雪》,记录阳关文化苦旅,抒发历史沧桑感;谢大光借《鼎湖山听泉》,表达于游山听泉中净化心灵、感悟人生之思。

C. 乡土、家国情怀深植人心。

余光中将乡愁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德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对国土沦丧的悲愤之情浓缩在了最后一节法语课中,引起无数共鸣。

D. 读古代典籍,获人生智慧。

无论是春秋时期的«论语»、战国时期的《礼记》,还是编年体史书《左传》,纪传体史书《史记》,都能从不同方面给予我们启发。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项错误,《我的叔叔于勒》中虚荣势利、自私贪婪的是菲利普夫妇,而不是于勒。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考试6.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

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故乡》均选自这个集子。

B.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

《爱莲说》《马说》同属这种文体。

C.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D.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简·爱》,作品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解析】A 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

《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2201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4.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

(1)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

画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张老师您好。

我校文学社拟邀请您于6月20日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报告。

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救,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

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希⑤见谅。

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2)在互动环节,张老师出了一个趣味题:在不考虑平仄的情况下,以“白浪河”为上联,最适合用作下联的一项是( )A.仰天山B.蓝宝石C.杨家埠D.青云山(3)张老师还提问了很多文学文化常识,同学们作了回答。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孟子》“一鼓作气”出自《左传》。

B.“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节”是符节,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C.“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意为家乡。

古时住宅旁常裁种桑树梓树,后用桑梓代指家乡。

D.“表”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臣下向帝王陈情言事,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答案】 (1)B (2)D (3)A【解析】试题分析:(1)①久闻大名: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

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

与语境不符,使用不得体。

②不吝赐救:是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运用得体。

③荣幸:光荣而且幸运。

运用得体。

④光临寒舍:具体用法就是在别人到自己家来的时候,为表谦虚和欢迎的客套语。

运用不得体。

⑤见谅:请求别人谅解。

运用得体。

⑥不耻下问: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

形容虚心求教。

适用对象错误,运用不得体。

据此,运用不得体的是①④⑥。

故答案为B。

(2)对联分上下两联,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白浪河”与“青云山”词性对应最恰当。

故答案为D。

(3)“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为政》,不是《孟子》。

故答案为A。

2019年枣庄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4.下面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家经典《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凝结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

B. 明清的科举制度中,全省的考试一般称为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参加的就是乡试。

C. 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塑造了一些足智多谋的军师形象,如《水浒传》中人称“智多星”的吴用、《三国志》中号称“卧龙”的诸葛亮。

D.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往往在最后突然揭示故事的谜底,呈现出人意料的结局,被称作欧·亨利式的结尾。

《礼物》一文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答案】C【解析】C:诸葛亮出自《三国演义》。

故选C。

四川省广安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6.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古人擅以花言志:东晋陶渊明喜菊,“采菊东篱下”表达的是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北宋周敦颐爱莲,“花之君子”表达的是对自己高洁品质的期许。

B. 《屈原》《白杨礼赞》《我爱这土地》《白色龙》的体裁分别是戏剧、散文、诗歌、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郭沫若、茅盾、艾青、莫泊桑。

C. 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笄礼。

人们又分别将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D.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

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B项错误,《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

2019届四川省自贡市初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6.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连线,有误的一项是()A.《射雕英雄传》——金庸——原名查良镛B.《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孟浩然——七言律诗C.《小石潭记》——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D.《格列佛游记》——乔纳森·斯威夫特——游记体小说【答案】B【解析】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的诗。

ACD.正确。

2019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其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都卓有建树。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曹氏三父子。

B. 《狼》选自《聊斋志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