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第二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第二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第二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共4页,第1页) (本试卷共4页,第2页)

----------------------------------------------------上-----------------------------装-------------------------订-------------------------线----------------------------------

----------------------------------------------------下-----------------------------装-------------------------订-------------------------线----------------------------------

学 校

试 场

班 级

考 号

姓 名

2012-2013(上)姚家巷中学第二次月考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说明:本试卷共三道大题4页,满分100分,60分钟完成。

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45分)

1. 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

2.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3.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水 B.桥 C.人 D.地面

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中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5. 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m 用了4s ,跑完100m 用了12s ,该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 )

A 、6m/s

B 、8. 3m/s

C 、7. 15m/s

D 、7.75m/s

6.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用图像表示,在下图所示的各个图像中,可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7.静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如图所示,司机说他静止不动,路旁的孩子们却赞叹他走得快,下面是某同学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B.孩子们说乘客真快,是以路面为参照物 C.这一现象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D.这一现象说明研究物体运动必须选地面为参照物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根据v=s/t 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B.根据v=s/t 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

C.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D.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10、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 —t 图像如右图所示。经过6s ,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 A.甲在乙前面0.6m 处 B.甲在乙前面1.2m 处 C.乙在甲前面0.6m 处 D.乙在甲前面1.2m 处

11.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必须看到发令枪的烟火开始计时,若气温为15℃,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时间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相比,一定( )

A.少记了2.94s

B.多记了2.94s

C.少记了0.294s

D.多记了0.294s 12.右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A B C D

(本试卷共4页,第3页) (本试卷共4页,第4页)

----------------------------------------------------上

-----------------------------装

-------------------------

-------------------------

线

---------------------------------- ---------------------------------------------------- 下-----------------------------装

-------------------------

订-------------------------

线

----------------------------------

线 以 内 请

13.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3: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1:3,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9:5

B.3:2

C.2:3

D.5:9 14.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15. 如图所示,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6.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0 s ,他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4 m/s ,他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

17.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如图1所示,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_的(填“静止”或“运动”)。如果战斗机在3 s 内飞行了0.6 km ,则它的速度是_________m/s 。

18.坐在长途汽车上的乘客,看见前面的卡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自行车离他越来越远,若以卡车为参照物,自行车是________的,长途汽车是____ 的。 19.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

km/s ,已知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为1.5×108

km ,则太阳发出的光传播到地球需要_________s 。

20.如图2所示,是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它告诉汽车驾驶员,从现在起,车速不得超过___________。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经过________min 到达收费站。

21.“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判断的,“震耳欲聋”是指

声音的 大,“曲高和寡”中的“高”是指__ __高,楼道里挂牌常写着“慢步轻声”,“轻声”是指声音的____ ___要小。

22.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虑: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这是在_______处减弱噪声;在城市道路旁植树,这是在_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在工厂的工人戴噪声耳罩,这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三、计算题(23、24小题各8分,25小题9分,共25分) 23.一列长为120 m 的火车以31.2m/s 速度匀速通过一座大桥,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

用的时间是100 s ,求这座大桥长多少m ?

24.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 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3甲所示,则: (1)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 ; (2)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3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多少h ?

25. 一辆汽车向山崖开去,在离山崖710m 时司机按了一下喇叭,经过了4s 他听到

了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 试求:(1)当司机听到回声时离山崖多远?(2)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图1

图2

图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2019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尽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6.80cm B.1.80cm C.7.80cm D.1.8cm 2.下列属于噪声的是() A.上课时,老师的讲课声 B.上课时,学校大喇叭里传出的优美的歌声 C.音乐厅里众多乐器演奏的交响乐 D.舞台上口技演员模仿的风雨声 3.国庆60周年阅兵时,一架加油机和两架受油机组成的编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模拟空中加油.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广场上的受检官兵 B.天安门城楼 C.受油机D.蓝天上的白云 4.“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 A.光的传播速度太快 B.光发生了反射现象 C.光发生了折射现象 D.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5.关于物质的熔化,正确的是() A.晶体在熔点熔化时需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下降 B.晶体在熔点熔化时需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C.晶体在熔点熔化时需不断吸热,温度却不再升高 D.晶体在熔点熔化时不需再吸热,温度也不再升高 6.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室外也会直接变干,俗称“冻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升华 C.液化 D.汽化 7.对密度定义式ρ=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8.“地面的水_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__成小水滴或___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____.”对于引号中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 A.汽化液化凝固云B.蒸发液化凝华雨 C.蒸发液化凝华云D.蒸发凝华液化雨 9.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正确的是()A.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 一、填空题:(共26分) 1.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现象.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看到的是鱼的(选填"实像"或"虚像")序号语句 物理知识示例镜花水月 光的反射1海市蜃楼2立竿见影 2.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语句蕴含了物理知识。请在下表中填写所列语句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3.如图所示,平面镜M和铅笔P都竖直在桌面上。若平面镜沿箭头方向转60°,那么铅笔在镜中的像转过的角度是___________。 4.一束光线与水平放置平面镜成40°角,这束光线的反射角为________,入射光线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 5.一束光从空气射向透明物质,发生反射与折射,若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是1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是110°,则入射角的大小是,折射角的大小是。 6.小刚家有一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他为了研究凸透镜规律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镜头对太阳光的作用,因镜头是一个 __________,所以它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 (2)用镜头当作放大镜使用,来观察地上的蚂蚁,镜头距蚂蚁的距离 __________50mm时,能看到蚂蚁正立、放大的_________像. (3)把镜头还原装回相机,小刚在拍一颗桃树的像时,桃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4)拍完桃树的像后,小刚想拍一朵较大的桃花的像,则小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次月考试题

初中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度(上)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八年级数学试卷 (注: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用120分钟完成。)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 ...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 ...的注意事项。 一、选择题:(本大题 12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 A、 B、C、D 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题号右侧正确答案所对应的方框涂黑。 1.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2.给出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4,5B.8,6,15C.13,12,25D.7,2,3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4 2 8a a a= ÷B.a2?a3=a5C.(﹣a3 )4=a7 D.(ab2 )3=ab6 4.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5,另一边长是10,则周长为() A. 15 B. 20 C. 20或25 D. 25 5.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BAC=12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线段DE=1cm,则BC的 长度为() A.8cm B.4cm C.6cm D.10cm 6.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三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形状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C.两边和一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两角及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7.如图,△ABC≌△EBD,∠E=50°,∠D=62°,则∠ABC的度数是() A.68°B.62°C.60°D.50° 8.把黑色三角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其中第①个图案中有1个黑色三角形,第②个图案中有3个黑色三角形,第③个图案中有6个黑色三角形,…,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⑤个图案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为()A.10 B.15 C.18 D.21 (第5题图)( 第7题图) ( 第8题图) 9.若2 ,3= =y x a a则y x a-2等于()A.3 B.11 C. D.7 10. 若p为常数,且(x2+px)(﹣3x+1)乘积中不含x2项,则p的值为() A.p=0B. 3 1 = p C . p=﹣3D.p=﹣1 11.如图,点E,F分别是线段AB,BD的中点,BD:DC=4:5,DEF ?的面积为3,则ABC ?的面积() A 24 B 27 C 28 D 30 12.如图,在ABC ?中,AC=BC, 0 90 = ∠ACB,AD平分BAC ∠,与BC相交于F, AD BE⊥,交AC延长线于E,且垂足为D,H是AB边的中点,连接CH与AD相交于点G,则下列结论:①AF=BE,②AF=2BD,③AG=BD,④AC+CF=AB ⑤AHG S ACG S? = ?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第11题图) ( 第12题图) 二、填空题:(本大题 6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24 分)请将每小题的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中对应的横线上。 13.计算:(π﹣1)0+|﹣2|=. 14.八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a,b)与点N(3,﹣1)关于x轴对称,则ab的值是. 16. 已知x﹣y=1,x2+y2=9,求xy=___________ 17.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点D落在点G处,EF为折痕。若AB=8, AD=4,四边形ECGF的面积_______。 18.如图,ABC ?的面积为3 8,AB=5,AC=6,点P是AD上任意一点,0 30 = ∠BAD,则AP CP 2 1 +的最小值为_______. ( 第17题图) ( 第18题图)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9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在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__ 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冲程。 2.用电压表测电压时,某同学使用的是0~15V 的量程,却误在0~3V 的量程中读成了2.4V ,则实际测得的电压应是_________V 。 3.白天,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水的内能(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这是通过的方法改变了水的内能。 4.当你用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你对桶所做的功是;如果桶掉进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桶里带着一些水,这时你对桶做的功是。(填“总功”、“有用功”或“额外功”) 5.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小朋友用50N 的水平推力推重为100N 的箱子,在10s 内前进了10m ,则这个小朋友对木箱做的功为J ,重力对木箱做的功为J 。 6.装满水的洒水车,在平直的马路上一边洒水,一边匀速前行,在它洒水的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7.有人说:“某汽油机比柴油机效率低”,这句话的意思是:汽油机用来做的能量跟燃料所放出的能量的比值比柴油机(填“大”或“小”) 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请把每题选项填写在答题卡中。)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选项 8.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浪费电能。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还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个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智能化”,这种“智能”电路正确的是( ) 9.把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学校班级姓名 ···························密· ·····························封···························线·······························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在飞机旁边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 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拱桥倒影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钢笔错位 D.树林间的光线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乐音,不可能 是噪声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一般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 是谁 4.夏天扇扇子,会使人感到凉快的原因是() A.使人体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B.加快人体的血液循环 C.加快人体周围的空气流动,使人身上的汗蒸发加快 D.通过扇扇子这种运动,使心灵平静,心静自然凉 5.要使人的眼睛看到物体,其必要条件是() A.物体是光源 B.物体上有光射入眼睛 C.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D.只有白天才能看到物体 6.如下图所示,A、B、C、D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7.如右图所示,蜡烛的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此像的特点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二、填空题(8—15小题每空1分,16小题6分,共30分) 8.请你为下列的长度填上适当的单位:地球的半径为6.4×103;人正常步 行时,一步长约0.6 ;学生课桌的长度是60.0 。 9.伽利略在教堂参加劳动时,发现了悬挂着的吊灯在摆动时具有性, 根据这一性质制成了测量时间的钟表,现在人们常用的计时工具有、 等。 10.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200g水倒掉150g,剩下水的密度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1.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_____,但 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家用液化 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1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在气体中要,而声音在15℃空气 中传播的速度是 m/s;声音在真空中 (选填“能”或“不能”)传 播。 13.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声音的哪一个特征?“你的声音真好听”是指 声音的;“雷声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小孩尖叫声刺 耳”是指声音的。 14.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 比旁边的字_______(选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 镜,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射现象的结果。 15.一块冰熔化成水时,它的质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体积较大的是球;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 球,质量较小的是是球。 16.完成下列各图的光路图: 三、实验题(共18分) 17.(8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分)0 1 2 3 4 5 6 7 8 温度(℃)90℃92℃94℃96℃98℃99℃99℃96℃99℃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 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热,但温度。 (2)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由表可知,水的沸点是℃。

新人教版八年级12月份月考物理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12月份月考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本卷共六页,总分85分,奖励分15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聪明的你,请选择一项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表格中(每小 题3分 共36分) 1、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 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 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麻城夏天最高气温约为60℃ D.一节初中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5h 2、我国古书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舟行而人不觉动”,这是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动”选择的参照物是 A .人本身 B .大舟 C .河岸 D .流水 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6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4、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A. 量程3m ,分度值1mm B. 量程10m ,分度值1dm C. 量程30cm ,分度值1mm D. 量程15cm ,分度值0.5mm 5、“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 .汽化和液化 B .汽化和升华 C .凝固和凝华 D .凝固和熔化 6、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 .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 .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 .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7、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2020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班级姓名考号 提醒:1、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含1-7题,1-6题每题3分,7题10分,共28分)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3分) A. 震悚(sǒnɡ)荒谬(miù)溃退(kuì) 锐不可当(dànɡ) B. 要塞(sāi)尴尬(ɡān)惊骇(hài) 歼灭(jiān) C.炽热(zhì)瞥见(piē)诘责(jié)差使(chāi ) D.文绉绉(zhōu)屏息(bǐng)仲裁(zhòng) 踌躇(chóu) 2. 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锐不可挡抑扬顿挫待人接物匿名 B、张惶失措荡然无存永垂不朽懊丧 C、眼花缭乱名副其实粗制滥造凛冽 D、锲而不舍振耳欲聋丰功伟绩管辖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在我国历史的曾出现过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 B、他的事迹在学校里早被传得家喻户晓了 C、在他杂乱无章的房间里,我终于找到了那本册子。 D、她的衣着艳丽,十分惹人注目。 4.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梦游江南,;游走大漠,;探访名山,;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 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 A. ③①④② B. ②④③①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④③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 A.赤潮已成为世界性的一种公害,很多地区和国家发生都很频繁。 B.中国读者通过《时间简史》这本书了解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 C.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6、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呐喊》。

初二物理第三次月考试题

初二物理第三次月考试题 汽车在 _______ 时,乘员由于 ________ 而撞伤。 2、 如图所示,用 30N 的力把重20N 的的砖块压在墙壁上。砖和墙的接触面 积是100 cm 2,则砖对墙的压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对墙的压强是 ________ Pa 。 3、 由于异龙湖四周山坡上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使得异龙湖水中的 含沙量增加,这相当于液体的密度 __________ 了。因此在同等深度的情况下,异 龙湖水对坝堤的 _______ 增加,从而使坝堤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了,如果湖 水的平均深度为 10米,距离湖底 6米的压强是 ____________ 帕。(p 水=1.0 X 103kg/m3) 4、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动力 F 的力 七 臂是线段 ____ ,阻力G 的力臂是线段 ________ 。 严、 5、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 ________ ;物 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 _________ 。 6、 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一个 是 ___________ ,另一个是 _______ ;如果F 浮<G ,则物体 ______________ ;如果F 浮=6,则物体 __________ ;如果F 浮〉G ,则物体 ______________ 。 7、 重12N 的合金块,用弹簧秤悬挂后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上示数为 8N ,则合金块所受 浮力大小为 ______ N ,合金的体积为 _________ m3,该合金的密度为 ________ k g/ m3. 8、 如图所示杠杆在重物 G 和拉力F1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果用 拉力F2代替F1,并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状态不变, F1 ______ F 2。 (填 “〉”、“ =”、“V”)。 9、 如图四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及质量,在力 F 水平向右的作用下, 物体m 恰能匀速运动,若m = 2.5kg , F = 3N ,则物体移动时受到地 面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____ N 。 10、 有①理发剪刀,②镊子,③道钉撬,④钓鱼杆,⑤瓶盖起子, ⑥定滑轮,⑦动滑轮,⑧天平,⑨老虎钳等工具。在它们工作时, 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费力杠杆的 有 ___________ ,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_____________ 。 11、 某人以2米/秒的速度向平面镜运动了 4米,则像的运动速度为 ___________ 米/秒,像相对人的 速度为 _______ 。 12、 当光线在某透明介质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折射现象时, 入射角为30 °,折射角为45 °,贝U 光线是从 ___________ 射向 ______________ 。 二、选择题 1?把三个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铜、铁、铝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 ,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的是(). 一、填空题 1、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 姓名: ______________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高速行驶的

山西省太原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太原五中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点燃的生日蜡烛B.璀璨宝石 C.奥运圣火 D.初升太阳 2.下列短语所反映的情景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凿壁偷光 3.如图所示的四个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屏幕上的“手影”B. 树荫下的“光斑” C. 沙漠中的“海市蜃楼”D. 树在水中的“倒影” 4.关于光的反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垂直入射到镜面上时反射角为90° B.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增加10°,则反射角减小10° D.光的传播速度不发生改变 5.如图,某同学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图中的()

A.B.C.D. 6.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 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A. B. C. D. 7.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霓虹灯的灯光五颜六色 B.电视机的彩色画面五彩缤纷 C.黑板“反光” D.雨后彩虹遥挂天际 8.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 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 A.平板玻璃 B.平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 9.如图是小阳利用家里的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他观察到的像的情况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10.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A.奔涌/投奔 ? ?蛮横/飞来横祸 ? ? 包扎/安营扎寨 ?? B.矗立/伫立 ? ?砂砾/众口係金 ? ? 强迫/强词夺理 ?? C.苍劲/刚劲 ??担负/担惊受怕 ?? 边塞/敷衍塞责 ?9 D.缭绕/瞭望 . ?绚丽/徇私枉法 ? ? 缝补/天衣无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雷洋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 ? ? ? B.端午节如期而至,糸陵江上美轮美奂的龙舟大赛成为炎炎夏H里广安人民关 ? ? ?? 注的焦点。 C.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 ?? ? D.由于他入木三分的启发,我对人生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 ? ?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 C.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税臺没有过时,所以仍需要成人时时反思。 D.虽然人生的幕布徐徐拉开,但在少年的眼里,世界和未来都是崭新的充满吸引力的。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B.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如图所示的几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2、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功率越大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 B .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做功越快 D .机械做功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3、如图所示,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 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 2断开,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 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比较合理的电路图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 热水比冷水含有的热量多 C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 D.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热值越大 5.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3 V ,电路中各元件连接正确且完好,电流表、电压表接入量程合理,R1和R2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1和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示数为3 V ,电流表有示数 B .只断开开关S1后,电压表示数变为0,电流表示数变为0 C .只断开开关S2后,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D .开关S1、S2都断开后,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6.如图所示电路,两个灯泡L 1、L 2串联,闭合开关S ,灯L 1发光,灯L 2不发光。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 .电源电压较低 B .灯L 2发生了断路 C .灯L 2发生了短路 D .灯L 2的实际功率很小 7.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U -I 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的阻值都是不变的 B .当乙两端电压为2 V 时,R 乙=5 Ω C .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 A 时,电源电压为2 V D .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 V 时,电路总功率 为1.2 W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8、为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某企业引进静电除尘设备,治理生产中的空气污染.启动静电除尘设备,混浊空气进入除尘腔即被电离成离子和电子,由于异种电荷互相 ,其中的电子会向设备的阳极板(带正电)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上 (选填“正”或“负”)电荷,带了电的尘粒继续运动,碰到阳极板失去电性,在 的作用下,落向底部的集尘板。 第10题 9.如图2所示,滑雪运动员从最高处 A 点加速下滑到最低处 B 点的过程中,运动员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10.小明家的电能表上月底的示数为 ,本月底的示数如图4所示,则他家本月 消耗电能________kW ·h 。如果电费为0.5元/度,这个月他家应交的电费为________元。小明将一个电风扇单独接入电路中,10 min 内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了32次,此过程中电风扇消耗电能________kW ·h ,其功率为______W 。 A.踢出去的足球 B.学生背着书包在 C.女孩把一箱 D.司机推汽车汽 在草地上滚动 水平路面上行走 报刊搬起来 车却纹丝不动 图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评价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______;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 _______。 2.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耳朵的。 3. 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_______运动。 4. 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所看到的都是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5. 如图1所示,“40”表示__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______min 。 40 西大桥 8km 图1 6.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 处,则像距离人_______m 远;如果此人以1m/s 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 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______m 。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s 内通过的路程是40m ,后2s 内的通过路程是20m ,这个物体后2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4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 8. 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 3,质量是6750kg ,则它的密度是 ,这种金属可能是 ;若将金属块截去2/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 9.空瓶质量为5kg ,瓶内装满水后为17kg ,若换上酒精,整个瓶子可装的酒精比装水少 kg 。 10.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 30角从A 物质射到B 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 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 1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 12. 用质量相等的O ℃的水和O ℃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4. 用图3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53)

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力就不存在 B.一个物体受力,同时一定有另外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C.马拉车向前,同时车也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 D.从空中下降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针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小军进行了下列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文具盒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和桌面压力的作用 B.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因为文具盒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不具有惯性 4.下述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火车启动时,从静止变为运动 B.在地面上滚动的小球,速度逐渐变小 C.重物被吊车沿直线向上匀速吊起 D.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 5.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D.重力和下滑力 6.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那么宇宙飞船将()A.立即静止B.减速飞行C.加速飞行D.匀速飞行

7.利用身边的物品可以进行许多科学实验.小明用饮料罐代替小车,文件夹当成斜面,探究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关于本实验,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饮料罐从相同高度滚下,是为了保证它刚滚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B.饮料罐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和接触面之间有摩擦 C.饮料罐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该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8.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会慢慢停下来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司机开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利用惯性提高成绩 9.小刚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桌,结果没有推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讲台桌不受摩擦力 B.推力与讲台桌的重力大小相等 C.推力小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 D.推力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10.甲乙丙三人比臂力,甲的体重最大,乙的手臂最粗,丙的手臂最长,三人使用同一个拉力器并且都把手臂伸直,三人中用力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一样大 11.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下列器材:a.用钉子做腿的小桌;b.海绵;c.砝码;d.木板;e.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f.装有沙的容器.某些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是() A.acf B.be C.bcd D.cde 12.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如图所示,已知F1=35N,方向向右,则

初二英语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二英语试题及答案 注:1. 卷面分3分。 一、听力测试(25分) (一)录音中有五个句子,每个句子听两遍,然后选出每个句子的正确应答语。(10分) 1. A.I visited my aunt. B.Thank you. C.It was great. 2. A. No, she didn’t. B. Yes, she didn’t. C.Yes, he did. 3. A.A watch. B. Talk shows. C.Reading. 4. A.My school uniform. B.At school. C. On Monday. 5. A. It takes 25 minutes. B. How about you? C.I take a train. (二)录音中有五组对话和五个问题,听对话和问题两遍后,选出能回答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 6. A. Yes, I do. B.Yes, she does. C.No, she doesn’t. 7. A.In the classroom. B. In the garden. C.In the hallway. 8. A.He went to the beach. B. He visited her aunt. C. He was at home. 9. A.She takes a train. B.She drives a car. C.She takes a ship. 10. A.Yes, she did. B. No, she didn’t. C. We don’t know. (三)录音中有一段对话和五个问题,听对话和问题两遍后,选出能回答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 11. A.He takes the subway. B. He takes the bus. C.He gets to school on foot. 12. A. An hour. B.Two hours. C.Around thirty minutes. 13. A.She rides a bike. B.She takes a taxi. C.She walks. 14. A. Around two hours. B.Around five minutes. C.About twenty-five minutes. 15. A.Yes, she does. B.No, she doesn’t. C. We don’t know. (四)录音中有一篇短文,听短文两遍后,判断下列各句正(T)误(F)。 16. Jeff had a great vacation. 17. Jeff went across the USA by train. 18. The weather was cool in big cities. 19. Jeff loved the houses in the mountains very much. 20. The houses in the mountains were big and quiet. 二、单项填空(20分) 从每小题A、B、C、D中选出能填入句中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It’s interesting, but ________ difficult for me.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本题3分)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两个“凝成”所指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A.汽化升华B.液化凝华C.凝固凝华D.升华熔化 2.(本题3分)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1.5m,像变大B.2m,像变小C.3.6m,像不变D.4.4m,像不变 3.(本题3分)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 4.(本题3分)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因和近视眼矫正的是 A.乙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甲和丙 5.(本题3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山在水中的倒影 B .影子的形成 C .雨后的彩虹 D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6.(本题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 B.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 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信息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7.(本题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 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焦距可能是15cm B.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 C.蜡烛移到15cm刻度,要向右适当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D.保持蜡烛不动把凸透镜移到35cm刻度,光屏即使不动也可以重新出现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8.(本题3分)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0km=__________m;(2)2min10s=________s;(3)2m/s=________km/h。 9.(本题4分)(1)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3)如图是用停表测量校运动会上男子3000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____min____s。 10.(本题3分)舞台上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来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其原理是:喷撒干冰时,干冰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要_____(“吸收”、“放出”)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11.(本题3分)春天来了,福清市南岭镇大姆山草原上常呈现“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反射”)了绿光;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___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雨后我们还经常能看到天边出现彩虹,那是由于云中的水滴对太阳光产生了___________缘故。 12.(本题4分)我市“周周乐”广场文化活动中,演员为市民独奏了一曲《姑苏行》,优美的笛声是由空气柱________产生的;吹奏过程中,演奏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笛子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演员们在阵阵“烟雾”中翩翩起舞,这“烟雾”是由于向舞台喷洒的大量干冰粉末迅速______吸热,气温降低,致使水蒸气______(均填物态变化方式)而成的。 13.(本题2分)某同学对同一物体的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 17.82cm, 17.83cm,17.98cm, 17.81cm,17.81cm,这五次测量记录有记错了,则被测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_________cm,该同学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14.(本题4分)一个身高为1.6米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米处,则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米,像高 ____________米。人向镜走近时,镜中的像与人之间的距离_____________,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6分) 15(1).(本题4分)完成图1和图2中的光路图 (2).(本题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四、实验题(20分) 16.(本题7分)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 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的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 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按如图甲所示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_; (3) 读数时小明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乙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 (4) 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①由图象可知,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②若小明和小红所选水的质量分别为m1、m2,根据图象丙分析可知m1______m2(选填“>”、“<”或“=”); (5) 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热,温度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1、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 2、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强弱不同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以避免 4、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 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A.静止的B.由东向西运动 C.由西向东运动D.无法判断 5、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3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 A.9米/秒B.12米/秒C.4.5米/秒D.无法确定7、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A.与路程成正比B.与时间成正比 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8、.用力敲铜锣,铜锣发出声音,停止敲击,铜锣"余音未止",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手开始有点麻的感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余音未止"是回声的现象 B.有余音说明停止敲击,铜锣仍在振动 C.手感到"麻"与锣振动无关 D.锣声消失了,是手阻碍了声音的传播 9、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 12.36cm, 12.38cm, 12.34cm,则书宽度平均值是()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10、太阳、站在地面上的人、同步地球卫星,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静止,太阳和卫星运动 B、人、同步卫星和太阳都运 C.人、太阳和同步卫星都静止 D人和同步卫星静止、太阳运动 11、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是() A.离弦之箭 B.一日千里 C.姗姗来迟 D.风驰电掣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D.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13、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音打交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