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听力及言语障碍
请简述学前听障儿童言语与语言发展特点

请简述学前听障儿童言语与语言发展特点学前听障儿童言语与语言发展特点是指在学龄前阶段,听障儿童在言语和语言方面存在的一些特点和困难。
这些特点和困难是由于听力障碍所造成的,听障儿童与正常听力儿童在语言发展上存在较大差异。
以下是对学前听障儿童言语与语言发展特点的简述。
1.听力困难:学前听障儿童由于听力受限,难以接受和理解正常语言输入,因此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面临困难。
他们可能无法听到语音细节,导致对单词的发音和含义的理解存在困难。
2.语音发展落后:由于听力障碍,学前听障儿童可能无法准确听到和模仿语音的发音,无法获得正确的语音输入,从而导致他们的语音发展相对滞后。
3.语言能力差异:学前听障儿童的语言能力可能较正常听力儿童落后。
他们可能存在词汇量较少、语法结构错误、用词不准确等问题。
他们可能较难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并且可能难以理解和运用语言中的隐含信息。
4.语法困难:学前听障儿童可能存在语法结构错误的问题,例如错误使用冠词、时态等。
他们可能无法获得正常的语法输入,并且难以通过听觉方式来纠正自己的语法错误。
5.交流困难:由于听力困难和语言能力差异,学前听障儿童可能较难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他们可能无法理解他人的口头指令,无法参与到群体中的交流活动中,导致社交能力的受限。
6.阅读困难:学前听障儿童由于语言能力的不足,可能无法准确理解书面语言。
他们可能无法发展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限制了他们的学习和知识获取。
7.表达能力差:学前听障儿童可能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他们可能无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导致沟通的困难。
为了促进学前听障儿童言语与语言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供适当的听力辅助设备:例如助听器、植入式人工听觉装置等,帮助听障儿童获得更好的听力输入。
2.提供早期干预:在学前阶段即开始针对听障儿童的语言和听力训练,以加强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听力能力。
3.提供个性化的语言治疗:根据听障儿童的个体差异,针对其语言发展特点提供个性化的语言治疗方案,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语言能力。
对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对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教育,各种教育内容和方法被提出并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对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以期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一、教育内容1. 语言和沟通技能:听觉障碍儿童在语言和沟通方面存在困难,因此,教育内容中应包括有关语言和沟通技能的内容。
这包括手语、口语、听觉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语言进行沟通。
2. 学科知识:听觉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需要学习各种学科知识,如数学、科学、语文等。
教育内容中应包括相应的学科知识,并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如视觉辅助教学、手势教学等,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3. 社交技能: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听觉上的障碍,常常在社交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育内容中应包括有关社交技能的内容,如人际交往、合作、表达等方面的训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教育方法1. 多感官教学法:针对听觉障碍儿童的特点,教育方法中应采用多感官教学法。
这种方法通过刺激他们的视觉、触觉等其他感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图片、实物模型等视觉辅助材料,同时结合手势和触觉,使他们能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信息。
2. 个性化教学:由于听觉障碍儿童的个体差异较大,教育方法中应注重个性化教学。
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听觉障碍儿童,可以采用一对一的辅导方式,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3.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同样适用。
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学习,听觉障碍儿童能够在交流和合作中提高语言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够获得与其他同学一样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4. 创造性教学:创造性教学是培养听觉障碍儿童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绘画、手工制作、音乐等创造性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艺术和审美能力。
小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及解决方法

小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及解决方法听力障碍是小学生学习英语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还影响了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听力障碍的表现、原因和解决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听力障碍的表现听力障碍是指学生在听英语时无法理解所听内容,无法正确识别语音、语调和语意。
具体表现包括:听不懂英语对话和短文、无法跟上语速较快的英语听力材料、无法正确识别单词的发音和语调等。
这些障碍会导致学生在英语听力测试中得分较低,影响学生的英语成绩和自信心。
二、听力障碍的原因小学生英语听力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环境不足:小学生所处的英语学习环境往往缺乏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缺乏英语听说练习的机会,导致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2.语音基础薄弱:小学生的语音基础较为薄弱,对于音节、音调和单词的发音等概念缺乏了解,容易在听力测试中出现错误。
3.词汇量不足:小学生的词汇量相对较小,对于一些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记忆存在困难,导致在听力测试中难以理解所听内容。
4.语速过快:有些听力材料语速较快,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学生难以跟上语速,无法正确识别所听内容。
5.缺乏听力技巧:有些学生虽然能够听懂所听内容,但由于缺乏听力技巧,无法正确识别关键词、关键句和关键信息,导致得分较低。
三、解决方法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解决小学生英语听力障碍:1.创造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学校可以组织英语角、英语广播、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英语听说练习机会,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2.加强语音基础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语音基础教学,帮助学生了解音节、音调和单词的发音等概念,提高学生的发音准确性和辨音能力。
3.扩大词汇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英文故事、英文歌曲等材料,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4.控制听力材料难度:教师在选择听力材料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选择,控制材料的难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语速,正确识别所听内容。
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方法

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方法一、当前听障儿童语言康复中的主要问题首先,缺乏主动性是当前听障儿童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直接影响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质量的关键所在。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为方面。
部分听障儿童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缺乏积极的配合行为和基本的沟通意识,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外界环境和学习目标,导致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整体实施存在不协调、不合理的现象。
第二,语言方面。
受限于身体机能,部分听障儿童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上存在孤立化的表现,在训练过程中,儿童难以敞开心扉,也无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第三,练习方面。
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部分听障儿童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方面存在懈怠、不主动的情况,这就会影响到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实效性。
其次,缺乏创新性是目前开展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另一个问题,也是教师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其一,部分教师在对听障儿童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时仍以传统思路为主,缺乏主观性思考,导致听障儿童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缺乏有效的体验和感受。
其二,部分教师未能从听障儿童的实际情况入手,也未能采取多样化的训练计划对听障儿童进行训练和引导,进而影响了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效果和参与训练的热情与兴趣。
其三,部分教师在教具的运用和训练方案的设计以及实施方面较为保守,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开拓品质,这也是阻碍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关键因素。
二、促进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方法怎样以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为轴心,全力优化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方法,保证优质、高效地对听障儿童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是康复教师现阶段需要重点探讨的一个问题。
不管是听障儿童还是具备正常听说能力的儿童,对他们进行教育或者训练都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耐心的工作。
特别是针对听障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灵更加敏感,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耐心,并且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听障幼儿特点

听障幼儿特点
听障幼儿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和沟通障碍:由于听力受损,听障幼儿在语言和沟通方面的发展会受到影响。
他们可能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理解和使用语言,也无法通过正常的语音方式进行交流。
2. 认知和学习能力受限:听障幼儿的认知和学习能力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他们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也可能在处理复杂问题时遇到困难。
3. 情绪和行为问题:由于沟通困难和认知受限,听障幼儿可能会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如易怒、焦虑、抑郁等。
他们也可能会表现出社交障碍,难以与同龄人交流和互动。
4. 教育和康复需求:听障幼儿需要特殊的教育和康复服务,如听力辅助设备、语言训练、心理治疗等。
他们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在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听障幼儿的情况都是独特的,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对于听障幼儿的教育和康复,应该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培建目标

-----------------------------------精品考试资料---------------------学资学习网-----------------------------------听觉能力培建目标1:声音的有无及声源定向教学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环境相关且熟悉的,有意义的不同频率和振幅的声源。
例:自然声、玩具声、家用电子设备声、人体声、语声、音乐、歌曲等目标2:闭合水平感受声音差异教学内容1:差异较大的自然声例:“电话”声、“敲门”声教学内容2:时长、频率、振幅等各方面差异不同的语音模仿声。
例:各种动物叫声,表示时长喵喵喵、嘎嘎嘎;表示频率叽叽叽、汪汪汪;表示振幅喵~(大声)、喵~(小声)教学内容3:说话声:男、女声,小孩声。
目标3:闭合水平超音段音位辨听教学内容:辨听被模仿的各种交通工具或动物玩具的叫声。
目标4:闭合水平音节数量不同词语的辨听教学内容:双音节词—单音节词三音节词—双音节词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例:1 / 11孩子熟悉并已经理解自己“名字”声与别人“名字”声目标5:闭合水平音节数量相同差异较大语音辨听教学内容:孩子熟悉并已经理解多音节词汇发音例:大老虎—小山羊—猫头鹰—白毛巾目标6:闭合水平单音节词汇辨听教学内容1:韵母辨听教学内容2:声母辨听教学内容3:同声母、同韵尾但不同元音的词例如:攀pün-喷pyn琴qín-裙qún甜tián-团tuán钟zhōnɡ-筝zhyn ɡ(a-e;a-i;a-u;e-i;e-u)n;ng (in-un;in-?n;ian-?an;ian-uan;?an-uan)教学内容4:韵尾相同单音节词辨听(-n;-ng)。
例:针zhyn-林lín铃ling-红hóng教学内容5:辨别单元音、复元音+鼻音韵尾例:拔-白a-ai;a-ao;a-ang;e-en;e-eng;i-ia;i-iu;i-iao;i-ian;(i-iang;i-ing;i-iong;u-ua;u-uai;u-ui;u-un;u-uo;?-?an;?-?n)教学内容6:辨别有相同元音或韵尾,但声母不同的音。
简述学前听障儿童言语与语言发展特点

简述学前听障儿童言语与语言发展特点学前听障儿童是指在3-5岁阶段,由于听觉障碍而对言语及语言发展受到影响的儿童。
他们的言语与语言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声音感知的困难:由于听力受限,学前听障儿童往往对声音的感知存在困难。
他们可能无法听到低音调或者轻微的声音,从而对语音的构成和语音片段的连贯性缺乏理解。
2.语音表达的障碍:学前听障儿童由于听觉受限,对于语音的产生和发声机制理解不够充分,因此常常无法正确地模仿和发出一些音素。
他们的语音表达可能不够准确,发音存在替换、省略、增加、畸变等问题。
3.语言理解的困难:由于听觉受限,学前听障儿童可能无法准确理解他人的语言表达。
他们对语言的声音、节奏和韵律理解不够充分,从而导致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较差,常常需要更多的重复和解释。
4.词汇量的不足:学前听障儿童在词汇的积累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由于听觉受限,无法通过自然环境和语言输入进行词汇的积累,导致词汇量相对较少。
这会影响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5.语法和句子结构的不完整:由于对语言的理解存在困难,学前听障儿童往往无法掌握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
他们的句子可能存在严重的语法错误,缺乏较复杂的句子结构,从而影响了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6.社交交流的障碍:学前听障儿童由于听觉受限,往往无法准确地感知他人的语言表达,导致在社交交流中存在障碍。
他们可能无法及时回应他人的问候或者意图,难以参与到群体讨论中,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在日常的教育和康复中,应该根据学前听障儿童的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克服语言困难,提升语言和沟通能力。
例如,可以采用手语、口形模仿和影像辅助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语音表达能力;同时,可以通过情境化教学和多模态输入方式,增加词汇积累和语法理解的机会;此外,建立积极的沟通环境,鼓励学前听障儿童参与交流和社交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听力障碍儿童语言训练方案

听力障碍儿童语言训练方案听力障碍儿童是指因各种原因而导致听力受损的儿童,在语言沟通方面会面临很大的困难。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专业语言训练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案。
1.听力训练通过听力训练,这些孩子可以逐步增强听力能力。
例如,在安静环境下向孩子播放单词和句子,在孩子能够识别单词和句子后,逐渐增加播放的难度和复杂程度。
2.口语训练对于听力障碍儿童来说,口语训练非常重要。
通过口语训练,这些孩子可以学会正确发音、流畅说话,并且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例如,教孩子学习拼读和音标,让孩子模仿正确的发音,多次练习,直到达到良好的效果。
3.阅读训练阅读训练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通过阅读,孩子可以学习更多的单词和语法结构,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可以利用各种有趣的图书、故事书、课堂材料和游戏等,激发孩子阅读兴趣。
4.语音训练语音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发音准确,流利地说话。
使用各种语音训练器材和软件或游戏,教孩子如何发音,如何正确使用声音表达意思等。
5.社交交际训练社交交际训练可以帮助儿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相互交流和合作关系。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对话等有趣的游戏,教孩子如何与他人交流,如何理解别人的意图,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6.大脑训练大脑训练是一种重要的训练方式。
它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并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例如,使用各种智力游戏和器材,如拼图、迷宫、数字和字母游戏等,以帮助孩子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总之,为了帮助听力障碍儿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案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好的语言训练方案应该包含多种训练方式,如听力、口语、阅读、语音、社交交际和大脑训练。
这些训练方式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逐步进行。
我们相信,在不断的训练和创新中,听力障碍儿童也可以像其他儿童一样快乐地成长,并且取得更大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
受限,在参与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
听力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的伤部,分较好耳 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 dB HL言之间语,声在无助
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
受限,在参与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能听到言
••
听力残疾四级:
语声但辨
适用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
•
视觉强化测听
测试要求:
(1)环境:隔声室符合听力测试要求 (2)设备:纯音听力计、扬声器、视 觉奖 励灯箱、脚踏板 (3)测试者:
2人参与,1人—诱导观察者
1人---测试者 具有小儿听力学基本知识和经验
视觉强化测听
测试前准备—训练受试儿建立条件化 给予估计阈上15—20dB刺激声 小而出现反应给予视觉奖励 训练2-3次至小儿理解
•
客观测听技术
中耳声导抗:声反射:一侧耳朵受到刺激 时,双侧镫骨肌都会收缩,以保护内耳, 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受刺激的耳朵为刺激 耳,用于测量中耳声导抗的耳朵为指示耳
耳声发射:一种产生与耳蜗,经听骨链及 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指这 种从外耳道记录的来自耳蜗内的弹性波能 量。 婴幼儿听力筛查的首选。
听觉则是人们能否听清、听懂声音的能力,是指 在具备听音能力的基础上,协调运用多种感官功 能、认知心理能力等,对声音进行综合处理的过 程
•
1、听觉器官的解剖图
•
•
2、听觉的形成
•
听力障碍的定义
听力障碍:整个听觉神经系统中的任何部 位发声结构或功能障碍均可导致不同程度 的听力损伤,又称为听力障碍
•
听力障碍的分类及病因
解剖学分类 :
1.传导性听觉障碍 (传音性听觉障碍)
从外耳、中耳到卵圆窗这一部分在听觉机制 上起的作用是传导声音
2.感觉神经性听觉障碍
由内耳到大脑中枢这一部分在听觉机制上起 的作用是感受声音
3.混合性听觉障碍
病变部位同时累及外耳、中耳、内耳或听神 经及听觉中枢
•
引起传导性听力损失的病损部位
分级 轻度 中度 中重度 重度 极重度
中中W国国WH听耳HO力聋O
残疾分分级级
12-10919098967180
听力障碍的治疗
视觉强化测听
正式测试过程 纯音测听法寻找阈值 佩戴耳机得出单耳听力或在声场中得出好 耳听力 向家长解释结果
视觉强化测听
注意事项 小儿年龄和能力的选择 环境的布置 吸引小儿所用玩具的选择及位置 给刺激声的时机 测试人员的密切配合 测试者和家长避免给小儿诱导
••
游戏测听
游戏测听是让小儿在游戏过程中完成测听的 一种方法;
听障儿童的听力与言语障碍
听觉是一种通过大脑皮层分析后获得声音感觉, 是具有传导声音作用的传音结构(外耳道、鼓膜 、中耳及中耳腔内的听骨链等)和具有感知声音 作用的感音器官(耳蜗、蜗神经、脑干听神经核 团、大脑皮层听区等)共同构成的听觉神经系统 协同完成
听力是人们听声音的能力,主要依赖完好的听觉 生理器官和完整的听觉传导通路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预防: 遗传性耳聋的预防 非遗传性耳聋的预防:孕期感染,新生儿黄
疸、新生儿窒息的治疗、耳毒性药物、突 发性聋的治疗,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听力 损失的预防
•
听力障碍的诊断与处理
听力普遍筛查技术:耳声发射,新生儿全 部要做,3-7d
听力普遍筛查技术模式
•
听力障碍的诊断
常用的听力检查 1. 客观测听技术 2. 主观听力测试技术
适用于2岁以上的儿童。
•
PA
•
PA
•
••
听力残疾一级:
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
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91 d几B 乎HL 听,在不无助 听设备帮助下,不能依靠听觉到进任行言何语声交流 音 ,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
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
••
听力残疾二级:
只能听
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到伤鞭,较炮好耳平 均听力损失在81-90 dB HL之声间,在无助
音不清
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
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 HL之间,在无
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
度受限,在参与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
听力损失dB HL
26-40 26-40 41-55 4二1-级60重听 56-70 6一1-级80重听 71-90 68二11--级8900聋 ≥ 91 >≥一8级901聋
•
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听觉感受器在接受外界刺激 声音后,中枢神经可以产生与外界刺激声相关的 生物电变化,这种电活动可以从脑电活动中提取 并记录,即为听觉诱发电位。常用的是听觉脑干 反应(ABR)、40Hz稳态诱发电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是由声音刺激 引起的神经冲动在 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电活动。 它不受被测者年龄,智力,文化,精神状态等主 观因素的影响,可以准确测定其客观听阈,又能 确定耳聋病变的位置,是早期发现的好方法
行为观察测听
测试程序: 选择小儿最佳的时间 采集病史,向家长解释测试意义和要求 测试者和小儿置合适位置 给刺激声观察小儿的反应 重复并随即使用无刺激声的对照方法 惊跳反应(Moro反射) 记录并解释测试结果
视觉强化测听
VRA是通过声刺激配合带光源的木偶进行视 觉强化训练形成条件反射后,仍用声、光、 木偶等配合测得小儿对声刺激产生反应阈值 的一种测听方法。
••
成都建站
引起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病损部位
••
成都建站
引起混合性听力损失的病损部位
••
成都建站
按听力损伤时间分类 先天性耳聋 后天性耳聋
•
听力障碍的预防
传导性耳聋的预防:防治感冒或急性鼻炎 的发声,或对急性中耳炎进行及时干预
•
行为观察测听
给予某一强度的声刺激后,在一定时间内来 观察婴幼儿是否产生了一个可察觉的行为反 应。这种评估婴幼儿听力的方法称行为观察 测听。
一般适用于6个月内的婴幼儿。
•
BOA
•
行为观察测听
刺激声的选择 经频率标定的发声玩具 便携式评估仪 电脑合成刺激声 给声的位置 刺激声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