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典型地质构造课程期末总结

贵州典型地质构造课程期末总结

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貌

沉积在海底、湖底的水平或稍有倾斜的地壳运动的力,离开了原来的位置,开始上升、下降,发生倾斜或弯曲,井发生断裂,这叫做构造运动。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貌可分为:水平岩层组成的地貌、倾斜岩层组成的地貌、褶皱岩层组成的地貌和断层作用形成的地貌等。

水平岩层构成的地貌——水平山

原始岩层一般是水平的、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的影响。岩层产出状态、发生多样的变化。有的岩层虽然经过地壳运动使其位置发生了变化,但仍保持水平状态,由这样的水平岩层组成的地貌,多见于中新生.代地层分布区。

倾斜岩层组成的地貌——倾斜山

当地壳运动不仅使岩层形成时的上下位置发生变化,而且改变了岩层的水平状态,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时,称为倾斜岩层。倾斜岩层往往是褶曲的一翼,断层的一盘或者是不均匀抬升或下降所引起。倘若岩层受到强烈地壳运动可使岩层直立。

褶皱岩层组成的地貌——褶皱山

地壳运动可以把岩层挤成各式各样的弯曲。岩层被挤压形成的一个弯

曲叫褶曲,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褶皱。褶曲的基本类型有两种:背斜和向斜。一般说来,背斜是向上拱起的弯曲,向斜是向下的弯曲。岩层受挤压变形,形态十分复杂,规模一般都很大,分布有一定的区域性、方向性。我国的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等大山脉都是褶皱断块山。

褶皱形成的时候,背斜是向上拱起的弯曲,原生形态表现尤为突出的山脊;向斜是向下弯曲的原生形态表现为谷地。但在褶皱形成以后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地貌可发生变化,或被均夷为平坦地面,有时还可形成背斜构成谷地,向斜构成高地。

断层山

岩层或岩体受力后发生变形,当所受力超过岩石本身的抗压强度时就会破坏岩石的连续完整性而发生破裂,形成断裂构造。

岩层断裂后,如果两侧岩块没有发生显著的位移称为裂隙。裂隙就是岩石中的裂缝。

贵州典型地质构造课程期末总结

贵州典型地质构造课程期末总结 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貌 沉积在海底、湖底的水平或稍有倾斜的地壳运动的力,离开了原来的位置,开始上升、下降,发生倾斜或弯曲,井发生断裂,这叫做构造运动。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貌可分为:水平岩层组成的地貌、倾斜岩层组成的地貌、褶皱岩层组成的地貌和断层作用形成的地貌等。 水平岩层构成的地貌——水平山 原始岩层一般是水平的、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的影响。岩层产出状态、发生多样的变化。有的岩层虽然经过地壳运动使其位置发生了变化,但仍保持水平状态,由这样的水平岩层组成的地貌,多见于中新生.代地层分布区。 倾斜岩层组成的地貌——倾斜山 当地壳运动不仅使岩层形成时的上下位置发生变化,而且改变了岩层的水平状态,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时,称为倾斜岩层。倾斜岩层往往是褶曲的一翼,断层的一盘或者是不均匀抬升或下降所引起。倘若岩层受到强烈地壳运动可使岩层直立。 褶皱岩层组成的地貌——褶皱山 地壳运动可以把岩层挤成各式各样的弯曲。岩层被挤压形成的一个弯

曲叫褶曲,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褶皱。褶曲的基本类型有两种:背斜和向斜。一般说来,背斜是向上拱起的弯曲,向斜是向下的弯曲。岩层受挤压变形,形态十分复杂,规模一般都很大,分布有一定的区域性、方向性。我国的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等大山脉都是褶皱断块山。 褶皱形成的时候,背斜是向上拱起的弯曲,原生形态表现尤为突出的山脊;向斜是向下弯曲的原生形态表现为谷地。但在褶皱形成以后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地貌可发生变化,或被均夷为平坦地面,有时还可形成背斜构成谷地,向斜构成高地。 断层山 岩层或岩体受力后发生变形,当所受力超过岩石本身的抗压强度时就会破坏岩石的连续完整性而发生破裂,形成断裂构造。 岩层断裂后,如果两侧岩块没有发生显著的位移称为裂隙。裂隙就是岩石中的裂缝。

构造地质学复习总结

一、绪论 1.构造地质学 1)定义: 2)研究对象 3)研究内容 4)研究意义 5)从两方面描述对地质构造的研究 二、地质体的产状及接触关系 (一)地质体及地质体产状 1.地质体 2.地质体类型:原生构造、次生构造 3.产状 4.地质体的产状:面状构造、线状构造 5.面状构造的产状及表示方法 6.线状构造的产状及表示方法 (二)层状地质体的产状及其露头界线 1.水平、倾斜岩层 2.倾斜岩层的厚度及埋深 3.倾斜岩层的露头界线(V字型法则) 相同相反、同大相反、同小相同 4.倾斜岩层的基本特征 (三)岩层岩体的接触关系 1.整合接触(关系、特征、形成) 2.平行不整合(关系、特征、形成) 3.角度不整合(关系、特征、形成) 4.角度不整合的形成 5.不整合研究的意义 6.侵入接触关系 7.沉积接触关系 三、原生构造 (一)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 1.岩层: 2.岩层面: 3.层理: 4.结构: (二)利用原生的沉积构造鉴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三)岩浆岩的原生构造 四、断层

地壳内部的岩层或岩体在应力作用下产生的面状破坏或面状流变带,其两侧的岩块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 分为:脆性断层、韧性断层 (一)断层几何要素和位移 1.断层面:相邻两部分岩块沿其滑动的破裂面 2.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 3.断层带:规模较大的断层经常是由一系列相互平行的破裂面组成一个带,在断 裂带内常夹有碎裂的岩块、岩片及各类断层岩,称为断层带 4.断盘:断层面两侧沿断层面发生位移的岩块 5.断层擦痕及表示 擦痕:断层的一个线状要素,是由断层两盘相互错动而产生,同时伴有阶步和 沟槽出现。断层活动的重要标志 (二)断层位移 断层两盘运动的总称 1.滑距: 2.断距: (三)断层的分类 1.几何分类 1)依据断层与褶皱轴的关系 纵断层: 横断层 斜断层 2)依据断层与切割地层关系 走向断层 倾向断层 斜交断层 顺层断层 3)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 正断层 逆断层 平移断层 2.成因分类 1)收缩(挤压)断层 2)伸展(拉伸)断层 3)走——滑断层 (四)断层的组合类型 1.地垒和地堑

地质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条痕为樱红色:赤铁矿;条痕为绿黑色:黄铁矿。立方解理:方铅矿。片理构造:板岩、片岩、千枚岩。酸性岩石:花岗斑岩。化学岩:泥灰岩。深成岩:闪长岩、橄榄岩、花岗岩。暗色造岩矿物:黑云母、辉石、角闪石。变质矿物:石榴子石。碳酸盐类:石灰岩类、白云岩类、泥灰岩类。硬度大于小刀:黄铁矿、正长石。具刀砍状溶沟:白云岩。 名词解释: 倒转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同,倾角并不等,一翼为正常层序,一翼为倒转层序(新在下老在上)的褶曲。 地台: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后不再发生褶皱变形的地区,称为地台。 生物层序律:生物演变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一方面,老地层所含生物越简单、原始、低级,新地层中则高级; 另一方面,不同时代地层含有不同类型化石及其组合,而在相同时期相同地理环境(原先海洋或陆地相通,即同一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地层,都含有相同的化石及其组合,这就是生物层序律 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粗、细、轻、重等各种碎屑本来是混杂在一起的,在沉积过程中却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叫做机械沉积分异作用。这种作用的结果使沉积物按照砾石→砂→粉砂→粘土的顺序,沿搬运的方向形成有规律的带状分布。 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岩石圈或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标准化石:在地质历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 特征显著, 数量多、分布广,对研究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的化石 地槽:是地壳上构造运动强烈活动的地带或地球上狭长的相对活动的凹陷地带 矽卡岩:由于中酸性的侵入体与碳酸岩相接触时,发生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1、侵入接触关系的标志 ①. 接触带上有接触变质的现象(围岩) ②. 接触带附近,侵入体中有围岩的捕虏体(末完全融化的围岩) ③. 侵入体切割(切穿)围岩层理 2、板块构造学说的核心思想 ①.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或称构造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 ②. 岩石圈被许多活动带如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大陆裂谷等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块体(板 块)。 ③. 整个岩石圈是由若干刚性板块拼合起来的圈层,板块内部是稳定的,而板块的边缘和接缝地带则是地 球表面的活动带,有强烈的构造运动、沉积作用、深成作用、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变质作用、地震活动, 又是极有利的成矿地带。 ④. 岩石圈板块的活动以水平运动占主导地位 3、中生代中国地史概况 ①. 印支运动结束南海北陆的局面,中国基本为大陆环境 ②. 燕山运动期从南北分异转向东西分异 ③. 大规模的岩浆侵入和喷发活动 ④. 西部地区古生代褶皱带强烈上升 1、煤的形成条件与阶段 ①湿热的气候条件—必须有大量的植物繁生,提供形成煤的物质来源 ②一定的沉积环境—植物遗体堆积后必须与空气隔绝,以免彻底的分解破坏 ③有节奏的地壳运动—使煤层反复堆积 2、野外判断断层存在的标志 ①断层面和断层带上的标志:擦痕、阶步、断层滑面、断层构造岩、构造透镜体 ②岩层上的标志:岩层的不连续、岩层的重复或缺失,加厚或变薄、岩层产状的变化 ③断层两侧的伴生构造标志:拖拉褶皱和伴生节理 ④断层的间接(地貌、水文、植被等)标志:断层三角面、温泉等 3、试从构造运动的角度简述地壳的演化 ①陆核的形成:AR中晚期 ②地台的形成:原地台(早元古代晚期) 古地台(中元古代晚期) ③联合古陆的形成:海西运动末(P) ④联合古陆的解体:老阿尔卑斯运动(T3)

贵州区域地质构造

贵州区域地质构造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地处华南山地和四川盆地之间,地理位置 独特。贵州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包含了许多著名的地质构造,如盆地、山地、断裂带等。本文将探讨贵州区域地质构造的特点及其对该 地区的地质历史和地质资源的影响。 一、地形地貌特点 贵州地处于中国大陆板块的交汇边缘,长期以来受到华南板块、四 川盆地、青藏高原和东南沿海平原的构造活动的影响。因此,贵州的 地形地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整体上,贵州的地势由东南向西北 逐渐升高,山地与盆地交错分布。其主要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 台地、盆地和峡谷等。 1. 山地:贵州的山地分布广泛,包括了云贵高原和贵州黔南山地等。云贵高原是中国的主要山地之一,由赛里木湖、黄果树等山脉组成。 贵州黔南山地则位于云贵高原南部,地势较为陡峭,属典型的喀斯特 地貌。 2. 丘陵:贵州的丘陵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带,地势相对较低,交通便利。丘陵地区的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3. 台地:贵州的台地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如黔西南、毕节等地。 台地地势平坦,多为草原和农田,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区。

4. 盆地:贵州的盆地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地区,如遵义盆地、贵阳盆 地等。这些盆地由构造运动形成,地势相对较低,土壤肥沃,适宜农 业发展。 5. 峡谷:贵州的峡谷众多,如九龙洞峡谷、龙宫峡谷等。这些峡谷 是由于河流侵蚀形成的,地貌陡峭,风景秀丽。 二、地质构造特点 贵州地区的地质构造主要由华南特提斯古构造和陆缘构造两部分组成。华南特提斯古构造是由华南、三江和扬子板块的碰撞形成的。贵 州地区主要的地质构造单元包括了了贵阳古构造、抱远古构造、阿荣 古构造等。 1. 贵阳古构造:贵阳古构造位于贵州西南部,是地质构造中一个重 要的构造单元。其由华南特提斯古构造影响形成,地势较高,是该地 区的山地地形主要展示。 2. 抱远古构造:抱远古构造位于贵州东南部,是华南特提斯古构造 在该地区的另一个重要构造单元。其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包括了断裂、褶皱等多种地质现象。 3. 阿荣古构造:阿荣古构造位于贵州北部,是一个重要的构造单元。其地质构造主要表现为断裂、岩溶等现象,是贵州重要的地质资源区。 三、地质历史与地质资源

贵州地质构造.

贵州地质构造 贵州位于华南板块内,处于东亚中生代造山与阿尔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带之间,横跨扬子陆块和南华活动带两个大地构造单元。在已知1400Ma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了武陵、雪峰、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山等5个阶段。雪峰运动奠定了扬子陆块的基底,广西运动使黔东南地区褶皱隆起与扬子陆块熔为一体,以后又经历了裂陷作用、俯冲作用,燕山运动奠定了现今构造的基本格局。多次造山作用的地应力场在变化多端的地应力条件下,形成了挤压型、直扭型和旋扭型三类构造型式,交织成一幅复杂多变的应变图象。其特点是:(1贵州的地质构造属板内构造,构造的主体为薄皮构造。(2变形不十分强烈,在贵州发育最完整、最广泛的构造样式是侏罗山式褶皱带。 都匀运动:原地矿部第八普查大队(1980命名,系指发生在贵州中部及南部,奥陶纪末到志留纪初之间的一次地壳运动。该运动的表现是:在毕节-遵义-湄潭-铜仁连线与贵阳-施秉联线之间的贵州中部地区,普遍缺失上奥陶统中上部,下志留统中上部与下伏奥陶系不同层位呈假整合,在不少地区如贵阳乌当附近可见到志留系底部的砾岩层或含砾粘土岩嵌覆于呈数米起伏的间断面上。在黔南地区下志留统中部超覆于奥陶系的不同层位之上,其间缺失地层达数百米,志留系底部常见底砾岩,部分地区见风化壳。这是一次大面积的抬升运动。 独山抬升:王约1994年命名,系指独山地区中泥盆统独山组鸡窝寨段与下伏宋家桥段之间的抬升运动。在该区独山组鸡窝寨段之底有风化残积的褐铁矿层,其上为底砾岩。另外,根据遗迹化石组合在区域上的对比,可以确认独山组宋家桥段上部受到不同程度风化剥蚀。鸡窝寨段底部直覆在凸凹不平的基底上。所有这些都表明在独山组宋家桥段沉积之后,地壳有一次极为广泛而明显的上升运动。 黔桂运动:赵金科等(1959年命名,原指广西栖霞组与马坪组之间的假整合。在贵州除部分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马坪组与其上覆的梁山组、栖霞组为假整合,故沿用此名。根据我国最新公布的地质年表,这次运动发生在中、下二叠统之间。 碧痕运动:林树基(1994命名。命名地点在晴隆碧痕营。在那里早更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都格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分析 (1)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都格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分析 摘要: 都格井田位于杨梅树向斜北翼,北东为马龙向斜,南西为妥倮向斜。井田内地表发现断层2条,钻孔内发现落差小于30m的断点33点,主要以中—小型断层为主,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中等。由于该井田受杨梅树向斜等褶皱影响,裂隙及小断层发育,对煤矿生产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分析,成因分析,结论 0 前言 都格井田位于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城西南部的鸡场乡、都格乡、发耳乡。井田范围为不规则多边形,面积52.17km2。设计生产能力300万t/a。从2011年开始动工建设以来,矿井建设进度低。影响矿井建设进度的因素很多,但其地质构造是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分析研究矿井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展布规律,对于今后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区域构造特征 1.1本井田属六盘水煤田,六盘水煤田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扬子陆块(Ⅰ级)黔北隆起(Ⅱ级)六盘水断陷(Ⅲ级)。 1.2六盘水断陷:北东和南东分别以紫云—垭都断裂和黄泥河—

潘家庄断裂为界,与北东侧的遵义断拱分开。泥盆至石炭纪期间拉张沉陷,致使泥盆至石炭纪的沉积厚度较大。紫云—垭都断裂两侧地层的明显分化,表明其在海西期仍有较强的活动性。见下图。 井田内岩浆岩为峨嵋山玄武岩组,平均厚度达400m左右。其岩性下部为灰绿色玄武岩及拉斑玄武岩;中部为浅灰及绿灰色泥质粉砂

岩、粉砂岩、泥岩、凝灰岩及细砂岩组成,夹薄煤层;上部为深灰、紫红、暗绿色的火山角砾岩及凝灰岩,顶部20m左右为凝灰岩及少量玄武岩。峨嵋山玄武岩组厚度较大,层位稳定,全井田均有分布,对含煤地层沉积起到填平补齐作用,提供了良好的聚煤场所,为龙潭组含煤地层提供了良好的沉积基底;峨嵋山玄武岩组对含煤地层的分布、沉积岩性、岩相及含煤性等有一定影响,但对含煤地层无破坏作用,对煤的变质无影响。 井田内主要以中—小型正断层为主,岩石风化程度较高,裂隙十分发育,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中等。井田深部的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组和其下伏的下二叠统茅口组呈不整合接触,茅口组灰岩为强含水层,其上覆峨嵋山玄武岩在煤系地层与茅口灰岩之间形成一道天然的隔水层,对煤矿采矿及防治水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井田地质构造特征 井田位于杨梅树向斜北翼,杨梅树向斜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复式向斜,北东为马龙向斜,南西为妥倮向斜。地层倾角,北盘江以东地层倾角15-35°,北盘江以西8-15°;全井田平均20°。井田内地表发现断层2条,钻孔内发现落差小于30m的断点33点,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 2.1褶曲 马龙向斜:轴向近东西,长约8km,宽约4km,北翼地层倾角较陡30-45°,南翼地层倾角较缓10-25°。 妥倮向斜:位于井田中南部,轴向近南北,走向N端NE—SW向,

贵州地质情况

贵州地质环境概况 贵州省简称贵或黔,地处祖国西南腹地,属云贵高原的一部分,或称贵州高原,从云贵高原向东南往湖南、广西的丘陵平原及向北往四川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面积17.6万km2。 一、贵州地势 基本轮廓由纬向三级阶梯与经向两面斜坡构成,处于我国青藏高原第一梯级到东部第三梯级丘陵平原过渡的第二梯级云贵高原的斜坡地带。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纬向形成三个阶梯,同时又处于我国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区,中部高,东、南、北低。经向形成两面斜坡,因而又成为高耸于四川盆地与湖南、广西丘陵间的高原山地。 贵州地势可分三个梯级(台面),海拔高程分别是,第一梯级(台面)在2900-2200m,由西部威宁、赫章、水城一带的高原组成;第二梯级(台面)海拔降到1500-1000m由贵州中部山原(黔北、黔南)丘原(黔中)组成;第三梯级(台面)海拔继续降到800-500m、由江口-镇远以东的低山丘陵组成。 西部第一梯级(台面)地势最高,为云南高原的延续部分,是贵州最典型的高原地貌,高原面大部保存较好,高原的边缘切割强烈,形成高中山。中部第二梯级是典型的山原和丘原分布区,其范围在遵义市以南、惠水以北、黔西以东、镇远以西的广大地区,南、北两大斜坡区则是山区分布区。东部第三梯级(台面)指松桃、铜仁、锦屏等地,是典型的低山丘陵与湖南丘陵区连成一片。 贵州地势起伏较大。最高点威宁韭菜坪海拔2900m,最低点都柳江出省处海拔137m,高差距2763m。但全省地势起伏状况各地有所不同,一般是大梯级和高原的中心部位、地形起伏小,河流切割浅,相对高度小,如处于第一梯级(台面)面的安顺、平坝、贵阳、遵义、湄潭、瓮安、麻江等地,以及处于第三梯级(台面)面的铜仁、玉屏、锦屏等到地,相对高度多在200m以下;但在梯级面的转变地带,高原边缘以及各大河流中、下游地区则地形起伏大,河流切割深,相对高差大,如地处高原北部的习水、桐梓、道真、沿河和高原南部的边缘的安龙、册亨、望谟、罗甸、荔波等地相对高差常达500-700m以上。局部隆起的山地则地势起伏更大,如梵净山雷公山龙头山等强烈隆起的断块山地,其相对高度可达700-1000m以上。 二、贵州地貌 主要为喀斯特和非喀斯特两大地貌类型,成因上表现为流水作用为主导剥蚀-侵蚀地貌系列和以岩溶作用为主导的溶蚀地貌系列。它们的形态各异,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全省不仅有高原、山原和山地,而且有丘陵、盆地(坝子)和河流峡谷、河流阶地、溶洞、洼地等不同类型的地貌。 在地貌上贵州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省份,据统计全省山地面积约占75.1%。丘陵面积约占23.6%,各种盆地(坝子)约占1.3%(全省习用数据为山地87%、丘陵占10%、平地占3%),可见山地地貌类型是贵州地貌第一大特征。这些山地有的是流水侵蚀而成;有的则是岩溶作用所致。不同成因的丘陵既分布于高原外缘和高原面上,也成片分布于东部地区,呈孤立状、垄岗状或丛聚状。盆地(坝子)形态多样、成因复杂,有挽近断裂形成的断陷盆地,流水侵蚀形成的河谷盆地和岩溶作用形成的溶蚀盆地。这些盆地散布于贵州各地不同高程上,其共同特征是规模不大,面积超过万亩者不到20个,所以没有平原和大型山间盆地是贵州地貌的第二个特征。 三、贵州气象 贵州地处副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中,雨热同季(期),属亚热带湿润季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

1、地质构造:组成地壳或岩石圈的岩层或岩体等,在内外地质动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变形 2、构造地质学:研究地壳上各级各类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演化及其与矿产分布、地震、工程稳定性、环境演化等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3、面状构造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走向:某一倾斜构造面和任意水平面的交线。倾向:在构造面上,沿倾斜面引出垂直走向线的直线,称倾斜线,倾斜现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向下倾斜一段的方位角倾角:构造面上的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4、方位角法:倾向+倾角(45°Z30°) 5、象限角法:走向+倾角+倾向(N30°E,45°SE) 6、线状构造产状要素:倾伏、侧伏。 7、倾伏:倾伏向+倾伏角,如:330°Z20°或N30°W,20° 8、侧伏:侧伏角+侧伏向/构造面产状,如:20°S/N30°E,45°SE。注意:学会将方位角换成象限角 9、水平岩层与倾斜岩层的区别:①水平岩层:老下新上,沟谷老,山脊新。倾斜岩层:在没有发生倒转的前提下,顺着岩层的倾向,岩层的时代由老到新排列;②水平岩层:地质界限随着地形等高线的弯曲而弯曲。倾斜岩层在野外和地形地质图上呈条带状分布,切割地形等高线;③水平岩层的厚度等于岩层顶面和底面的标高差;④水平岩层露头宽度的变化受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的影响。(地缓而宽大,地陡而窄小)。倾斜岩层:横穿沟谷的岩层倾角越大,岩层的条带越接近条带状,若岩层的倾角越小,则岩层越弯曲。 10、倾斜岩层的厚度:真厚度(h)=铅直厚度(H)X cos((真厚度永远小于或等于铅直厚度) 11视厚度(h'=铅直厚度(H)X cos((真厚度永远小于视厚度) 12、V字形法则:①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反时,岩层的界限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即“相反相同”但岩层界限弯曲的曲率小于地形等高线的曲率;②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同时,岩层的倾角大于地面坡度角时,岩层的露头界限与地向等高线成相反方向,即“相同相反”;③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同时,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度角时,岩层界限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即“相同相同”,岩层界限弯曲的曲率大于地形等高线的曲率。 13、平行不整合接触特征:1假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在大范围内彼此平行排列;2缺失部分地层有两种情况:一是缺失地层没有沉积,二是缺失地层沉积了,后经地壳上升被剥蚀掉了;3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之间有古生物间断;4在不整合面之上地层的底部常存在有由下部老地层组成的底砾岩;5在起伏不平的风化壳上,往往有特殊的风化残余矿产。 14、平行不整合接触形成过程:下降接受沉寂上升遭受剥蚀在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15、角度不整合形成过程:沉积盆地下降接受沉寂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发生褶皱、断裂, 往往有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相伴生,同时隆起上升遭受风化剥蚀在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角度不整合接触特征:1不整合面上下新老岩层之间的产状明显不同,两者呈角度接触;2不整合面上线新老岩层之间缺失某一时代的地层,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3在不整合面上常发育有底砾岩和古风化残余矿产;4由于长期的沉积间断,不整合面上线新老岩层的沉积条件发生变化,造成两套岩层的岩性和岩相明显差异;5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岩层的变形要比上覆的年轻地层相对强烈复杂,两套岩层中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往往明显不同。 16、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侵入接触和沉积接触。

贵州大学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一、两个重要概念 (1)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或是工程建筑物所在的地质环境的各项因素。 岩土类型及性质 地质结构与构造 地形地貌 水文地质 工程动力地质作用 天然建筑材料 (2)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需要之间的对立统一。工程地质条件满足工程建筑物需要——不会产生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不满足工程建筑物需要——会产生工程地质问题 二、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 (1)地基承载力与变形问题 (2)地下硐室的围岩稳定性问题 (3)露天边坡稳定性问题 (4)坝基抗滑稳定性问题 (5)水库渗漏、库岸塌陷等问题 三、例题分析 【例】某土样经试验测得体积为,湿土质量为7烘干后,干 土质量为。若土粒的相对密度为,求该土样的含水量3、密 度P 、重度y 、干重度y 、孔隙比、饱和重度y 和有效重度丫' 【解答】 m 187-167m 187 3=—3x100%==11.98%p ===1.87g /cm 3 m 167V 100 s 167 y =P g =1.87x10=18.7kN /m 3y =p g=x10=16.7kN /m 3 dd 100 Z 66(1+°」19顿-1=0,593 G (1+3)p e=-s 3 p

1.87 四、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1)影响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密度。粒径级配。颗粒的矿物成分。粒径的形状。粘土颗粒表面的吸附水 膜 (2)影响岩石工程性质的因素 内部因素(岩石的地质特征) •矿物成分 •结构 •构造 外部因素 •水的作用 •风化作用 五、岩石的工程性质评述 (1)岩浆岩: 深成侵入岩具结晶结构,晶粒粗大均匀,力学强度高。一般是良好的建筑地基和天然建筑石材。但由于多种矿物结晶组成,抗风化能力较差。 浅成侵入岩特别是脉状岩体穿插于不同的岩石中,易蚀变风化,使其强度降低、透水性增大。喷出岩若具有气孔构造、流纹构造及发育有原生裂隙,透水性较大。多呈岩流状产出,岩体厚度小,岩相变化大,对地基均一性和稳定性影响大。 (2)岩浆岩不同于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判别标志 岩浆岩大部分为块状的结晶岩石,部分为玻璃质岩石。具有玻璃质的岩石一般是岩浆岩,只有极少数情况下,在强烈断裂带内才有玻化岩。岩浆岩中有一些特有的矿物和结构构造。霞石、白榴石、气孔、杏仁构造。岩浆岩体与围岩间一般都有明显的界线,呈各种各样的形态存在在于地层中,有的平行,有的切穿围岩的层理和片理。岩体中常含有围岩碎块(捕虏体),这些被捕虏的围岩碎块和围岩常遭受热变质作用。岩浆岩不显层理构造,但有时可见假层理。假层理通常由于岩浆层流造成,深成岩则是由于成分不同(结晶分异)造成。岩浆岩中没有任何生物遗迹。 (3)岩层按厚度分类: •块状层(); •厚层(一); •中厚层(一); •薄层(一)。 (4)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 o岩性o地质构造o气候o地形o地下水 (5)特殊土 3G r e 0.1198x2.66 0.593 =53.7% y'=y-y=20.4-10=10.4kN/m3satw y sat G+e s 1+e 2.66+0.593 1+0.593 x10=20.4kN/m3

【最新】工程地质课程总结

【最新】工程地质课程总结 工程地质课程是一门利用地球物理、地质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知识来解释工程项目所 面临的自然环境,以及地质带来的影响和风险,并制定有效的工程防护措施的学科。 工程地质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生物知识,还要让学生能够掌握地质宏观环境、地质 动力学、地形地貌等概念。而学习到的这些知识,将会极大地丰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使其具备能够识别和处理地质环境的能力,也能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从而能够 更好地判断周围确定的环境。 另外,工程地质也会传授学生如何正确地管理和维护地质资源。让学生能够深刻地了 解地球资源与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提升学生对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此外,工程地质还将传授学生科学知识及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工程项目规划和预测中的 技术。同时,还将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地质和环境科学为该项目作出科学有效的建议和报告。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能够清楚地分析出不同工程对当地环境、人口、经济发展以及多元 文化等综合性计算有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了解当地居民以及官方关于这些综合性计算的 观点,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工程筹划。 另外,工程地质课程还会教授学生如何准确判断地质条件,以及在确定技术设计方案时,如何正确对待技术及经济条件的综合考虑。同时,也会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机、信息技 术和先进的工程技术,参与地质实验、地质地理分析以及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研究等工作。 总的来说,工程地质课程旨在培养掌握科学理念、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处理过程以 及地质实践经验的能力,使学生系统掌握有关领域的科学基本知识,以准确判断和处理工 程项目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使学生从专业上更好地发挥工作效果。

(整理)贵州地质概况

贵州地质概况 贵州位于华南板块,跨上扬子陆块、江南造山带和右江造山带3个次级大地构造单元。由于漫长地质历史岁月壳幔作用和板块运动,发生了多种地质事件,铸就了贵州复杂纷繁的地质图像,并以“沉积岩王国”、“古生物宝库”著称于世。具有地层发育齐全、碳酸盐岩广布、沉积类型多样、古生物化石丰富、岩浆活动微弱、变质作用单一、薄皮构造典型、地壳相对稳定等特点。 (1)地层 本省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蓟县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厚约30000m。地层的生物地理区系多样,寒武系至中三叠统以古地中海区生物群为主,次为澳大利亚太平洋区生物群;上二叠统则为华夏植物群;三叠系(海相)属特提斯-扬子动物群。地层的组份较为复杂,中元古界为海相火山-沉积岩系,中部发育有枕状玄武岩。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和南华系以陆源硅质碎屑岩为主兼有火山碎屑岩及少量火山岩;震旦系则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及陆源细屑岩。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次为硅质陆源碎屑岩;志留系下统主要为硅质陆源碎屑岩兼夹生物碳酸盐岩。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和下中二叠统均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夹硅质陆源碎屑岩;上二叠统贵州西部为峨眉山玄武岩及陆源碎屑含煤岩系,东部和南部则为海相碳酸盐岩。中生界扬子区三叠系下统至上统下部为海相碳酸盐岩,右江区以陆源碎屑浊积岩为主;上统中上部则为陆相硅质碎屑岩;侏罗系至白垩系下统为紫红色碎屑岩;上白垩统则以紫红色粗屑沉积为主。新生界古近系为紫红色砂砾岩;新近系则为含砾泥岩及粘土岩;第四系为多种成因类型的砂、泥、砾及钙华等堆积物。 (2)岩浆岩 贵州的岩浆岩分布较零星且面积不大,但岩类复杂、期次较多。中元古代在梵净山区以海相枕状玄武岩为主,并有同源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岩床,以及末期花岗岩。新元古代早期九万大山区海相玄武岩、同源的镁铁质岩岩墙,以及过铝花岗岩。早古生代中晚期在黔东有偏碱性超镁铁质岩。晚二叠世贵州西部为大陆溢流拉斑玄武岩及同源辉绿岩床。中生代中晚期在黔西南为偏碱性超铁镁质岩。 (3)变质岩 贵州的变质岩以区域变质岩为主,这些浅变质岩的主体属低绿片岩相,是构

地质地貌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地质地貌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地质地貌专业实习总结篇一 一、实习概况 1、实习目的与任务 地质地貌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我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野外考察实习使我们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认识,锻炼了我们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 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合理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2、实习概况 (1)实习地点(其一):贵州关岭花江大峡谷 花江大峡谷: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南,安顺市西部,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城西南面。东北与镇宁县接壤,西南以北盘江为界和晴隆、兴仁、贞丰三县相邻。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西北起岗乌镇的毛草坪,东南至板

贵乡的三江口。全长79公里,平均宽3.8公里,面积300平方公里。共分为5个景区,即夹山景区、铁索桥景区、下瓜寨景区、盘江桥景区和古生物化石景区。 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主峰旧屋基大坡海拔1850米,景区最低点是北盘江和打邦河的交汇合处,海拔仅370米。山高、峡深、水急、壮美的自然景观与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久远的海百合、龙化石构成“雄奇、宏大、险峻、神秘”的鲜明特色,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碳酸岩石出露分布广泛,岩溶面积92%。岩溶极为发育,形态类型多样,峰林、峰丛、孤峰、石林、溶洞、溶丘、瀑布、暗流、伏流、洼地、漏斗、奇石和千姿百态的钙质一应俱全,形成贵州喀斯特地貌类型最为齐全的的亚热带岩溶景观博物馆。 (2)实习单位: (3)实习时间: (4)实习器材;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皮尺等 (5)指导老师:莫世江教授、丁卫红老师等 (6)实习分组:09地理(1)班第一组 (7)实习路线;毕节学院——安顺市——黄果树瀑布——关岭县城——关岭国家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兴义市——万峰林——石林——织金洞——毕节学院 二、实习内容花江大峡谷地质地貌概况

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实习报告

篇一:乌当实习报告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教学实习的目的及任务 一.实习目的 乌当实习是我院地质类专业为学生准备的最重要的、历时最长的一次基础地质实习。是在学完《普通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地史学》、《古生物学》、《岩溶学》、《岩石学简明教程》、《矿物学简明教程》等专业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次野外地质综合教学实习。 二.实习任务 1.学会地层剖面的实测; 2.学会绘制地层剖面图及柱状图; 3.掌握野外地质填图的方法及测制1︰25000乌当教学区地质图; 4.学会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提交一份“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测量报告”。 第二节实习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 一.实习区行政划分 贵州大学乌当教学实习基地,位于贵阳市北东约16㎞,行政区划属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所辖。实习区范围北起新庄--乌当--赵家庄一线,南抵写字崖--小关口山腰--大关口山腰;西起小谷农冲--大对门一线,东达苗天大麻窝--新河。地理坐标:东经106°45′00″~106°50′30″,北纬26°35′00″~26°40′00″。 二.地貌类型 三.交通 区委、区政府所在地距贵阳市中心7公里,距贵阳国际机场8公里,距贵阳火车站10公里,贵遵、贵黄、东北绕城高速公路贯境而过,贵开路、航天路等城市一级主干道纵贯新天城区南北,测区内有水东路、贵乌公路与市区相连,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详见“乌当教学实习区交通位置图1:240000”。 四.气象条件 五.水系 测区内的主要河流为:南明河、鱼洞河、月亮河,在来仙阁一带,汇集于北东方向流入乌江,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南明河支流。 六.人文

东风镇人口约3万,有汉、苗、布依等民族,其中以汉族为主,主要分布在乌当坝子上,少数民族多分布在条件较差山地。区内因在建设经济开发区,经济较发达,但人的文化素质较差。 七.经济 乌当区是西部大开发国家重点建设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带中心城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坐落其中。实习区原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玉米、土豆、蔬菜等,现在主要经济农作物为桔子、板栗、杨梅、樱桃等。原是贵阳蔬菜基地之一,现在在建设乐湾国际。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较快,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工业方面以乡镇企业及私人企业为主,近年来新建一批现代高薪企业如药厂、光学仪器、管材、花卉苗圃等,这些极大地刺激了对农副产品、交通运输等行业的需求,使种植业、交通运输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八.实习区内旅游乌当区自然风景优美、人文景观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别具一格。实习区内旅游业极为发达,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景观和观光农业连接起来,主要有风景区有情人谷、渔洞峡、来仙阁等。 第三节实习区的地质调查史 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有许多著名地质学家如丁文江、王曰伦、乐森璕、蒋溶等曾先后到此作个调查。1944年,李四光教授对该地 区第四纪冰川进行了系统研究,著有《贵州高原冰川之遗迹》一文。乐森璕、蒋溶及罗绳教授曾在贵阳附近作过详细调查并有《贵阳附近地质旅行指南》及《贵阳附近地质构造》等文发表。解放后,特别是自1956年以来,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逐渐展开,先后有不少单位来此调查。虽然各单位工作的任务和目的不尽一致,但都注意到地质工作的基础--地层,在区内发育颇好,分别测制了不少剖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对该地区地层系统的建立作出了贡献。贵州省区调队在开展《1:20万贵阳市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对本地区剖面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研究。其后,地质系的师生和其他调查研究人员在实习和科研过程中,在地层划分对比、古生物特征、岩相古地理、地质构造特征、油气储层特征和本地区地热资源研究等方面,不断丰富和完善了乌当实习基地的地质内容。 第四节本次实习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量 一.工作方法 1.收集本地区地质资料。 2.地质踏勘。 3.测制地质剖面。 4.建立区域地层层序。 5.野外地质填图。 a.穿越法。 b.追溯法。

地质实习总结模板5篇

地质实习总结模板5篇 地质实习总结模板5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以下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地质实习总结模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地质实习总结模板1 20__年7月9日20__年7月14日,我们在兴文石海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这一次实习其内容是: 土木工程上在野外地址工作的基本方法。 鉴别和观察常见演示,矿物特性及工程性质。 理解掌握地层年代和岩性的特性。 掌握断层的类型及野外识别的特征。 掌握褶皱的野外识别。 熟练的使用罗盘,和岩层产状三要素的测定。 观察常见的地址现象,地下水的补给,运动,排泄规律。 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学》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在通往公路沿线所见地貌类型较多,主要是以岩溶地貌,和重力地貌为主。兴文石海位于四川兴文县中城镇南30公里处。因奇石林立、洞壑连襟而得名。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地址构造是川南褶皱带东西构造体系,位于华蓥山断裂带西南部份镇雄穹隆构造之北,珙长背斜东段末端,区内断裂,褶皱极为发育,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其次为近南北向,东西向。

构造地质学实习心得

构造地质学实习心得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构造地质学实习心得 构造地质学实习心得5篇 作为地质学的实习工作者,为了能够记录下来自己的内心想法以及工作经历,可以采取书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来记录。对于心得,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构造地质学实习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 构造地质学实习心得【篇1】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