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含义及属性

道德的含义及属性

一、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中的一种调整形式,它是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点、规范和原则的总和。它以人们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式为特点调整人们的内心意愿和行为,因此,它是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保证实行的。

道德的内容并不来自于自然或神,也不是来源于抽象的人性,虽然道德在社会中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但它的内容归根到底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来自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社会关系。

一定的道德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通过调整人们的内心意愿和外部行为,调整一定的利益关系,维护自己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主要是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对于道德的内容,我们可以依次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价值,即善、美、正义、光荣、公正等内容,这是道德中最高层次的内容,这也是评价人们意愿和行为的最高标准。当然,这些价值都有相应的附属理论的证明和支持。

原则,这是仅次于价值的评价标准,它体现价值内容,但又更具体化。比如,为人应当诚实,这就是一个原则。人为什么要诚实呢?从道德上说,因为这是善的、美的和正义的等等。这一原则的正当性

是在价值中得到证明的。

规则,这是评价人们行为和内心活动的最直接标准,它又是原则的具体化。比如,不要说谎,这就是一个规则。人为什么不要说谎呢?因为道德原则要求人们诚实,说谎是不诚实的。在这里,规则延伸了原则。

感觉和态度,这个层面已经直接与人们的内心活动以及行为相联系,它是人们对道德价值、原则、规则的感性认识,或者说它是人们道德情感层面的东西。前面三层次作为调整形式还可以说相对独立于主体之外,而感觉和态度则是与主体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这种感觉和态度又构成道德体系的一个部分,因为没有人们一定的道德情感,一定的道德价值、原则、规则就没法在社会中存在。就大众来说,人们对一定的善、美、正义、光荣、公正等的追求和偏好,并不是基于对关于它们的深奥理论有明确的理解(这些理解和说明通常是道德学家的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情感层面的感觉和态度,而这种感觉和态度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起来的,而不都是通过系统的道德理论教育培养起来的。这一层面构成了社会道德舆论和日常道德观点的基础。

在以上内容中,道德的价值评价具有重要的功能,对此我们在法与道德冲突部分中还会讨论。人们通常将道德与习惯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讨论,这对于研究法与这两者的关系恐怕并无好处。其实道德与习惯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价值评价方面。习惯通常是一种稳定的行为偏好,或一种习以为常的行为模式,它本身并无价值评价内容。所

以,违反习惯的行为,被视为异常行为或行为怪异;违反道德的行为,则被视为品行有问题的行为,是不公正或不正当的行为。比如,人们问一个习惯行为“为什么这么做?”其回答通常是:“别人都这么做”,或者“人们历来都这么做”。如果问一个道德行为“为什么这么做?”其回答通常是:“不这么做是不公正的或不正当的”。当然,现在很多的习惯规则与道德规则混同在一起,这是导致人们不区分两者的原因。但是从研究和处理法与两者的关系来说,对道德和习惯做出区分还是有意义的。

道德有各种类型。在阶级社会中,就存在着统治阶级道德和被统治阶级道德。统治阶级的道德是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的道德,被统治阶级的道德作为一个整体形态在最根本的内容上是与统治阶级道德对立的。这种根本对立在被统治阶级起来造反发布造反宣言时表现得最清晰,比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所表达的北美资产阶级对英国统治的道德批判,共产党宣言所表达的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道德批判,都深刻和明显地表现了这种不同阶级的道德对立。但是,在道德内容方面,统治阶级的道德和被统治阶级的道德并不是截然分开并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的,相反,它们的一些内容混同在一起,特别是在道德规范层囱,有些规范就是同一的,比如,尊老爱幼,并不是工人阶级就尊老爱幼,资产阶级的道德就是以虐待老幼为荣。两个阶级的道德中都有这种规范,只不过其适用的范围和程度各有不同。

就调整范围来说,可分为社会普遍道德和职业道德。社会普遍道德是调整所有社会成员人际关系的道德,还有人将这一部分道德进一

步分为公德和家庭道德,或者分为公德和私德。公德是调整公共生活领域人际关系的道德,比如,我们的“五爱”规则,尊重公序良俗的规则,都是公德规则。私德指调整私人生活领域人际关系的道德,比如爱自己的亲人,关照自己的朋友等调整家庭成员间或朋友间纯私人关系方面的道德规则。职业道德是调整特定职业内部人际关系以及职业所及的外部人际关系的道德。这种道德表现出对一定职业的特别要求。比如,医生的职业道德要求救死扶伤,那怕在执业时面对自己仇人,还是要履行救死扶伤的责任;律师职业道德要求依法尽自己所能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特别在刑事案件中更是这样,尽管律师也憎恨犯罪,但还是要尽心尽力为被告辩护。

二、道德的属性

道德作为由一定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式和社会调整形式,具有以下属性:

物质制约性和历史性。物质制约性指道德的根本内容和性质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最主要地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道德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个部分,它还受上层建筑中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习惯、宗教、文化等,因此,经济基础相同的社会,其道德在根本性质上相同,但内容也还存在多样性和差别。物质制约性决定了道德的历史性,即它的内容和性质都是历史的,有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就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经济基础的历史发展和变更,道德的内容和性质也相应发展和变更。道德的物质制约性以及上层建筑中其他因素的相互影响,还决定了道德的历史继承性,即后一社会形

态的道德可以继承前一社会形态道德的合理内容。比如,剥削阶级社会的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程度的同质性,因而后一社会的道德可以继承前一社会的一些道德内容;而资本主义道德中也包含着一些可供社会主义道德继承的内容,比如一些人文主义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凝结着人类文明的成果。

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这是因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取自己的伦理观念。”当然,我们在认识这一问题时也要看到,道德有阶级性,并不是意味道德只有阶级性,只有差别和对立。对此我们前面已有所提及。

民族性。道德具有民族性,指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道德,或者说道德具有民族的特点。比如,中华民族道德中特别注重“均”、重“同”、重“和”,注重集体(由家到国),这与西方一些民族的道德有所不同。道德民族性的形成,主要由于道德除受经济基础制约外,还受本民族风俗习惯、宗教、文化、哲学等上层建筑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促使和保证了道德发展的稳定性,促进和保证了道德与这些文化因素的亲合。同时,道德本身也还有历史继承性,这也保证了道德中民族性的形成。

人类共同性。道德的人类共同性不是指人类有亘古不变的道德,而是指人类社会共同体有共同的道德内容,比如尊重人的尊严与平等、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强盛的民族不能欺凌落后弱小民族等方面

的原则和规则。人类社会共同体是在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环保等各领域交往日益密切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经过各民族的努力,这个共同体正在形成和发展。而此前,各民族各社会相对隔绝,各民族各社会虽有一些相同的规则,但在调整范围上不是共同的规则,即不是调整人类共同事务的规则。尽管目前这个共同体的发展还有很多矛盾和冲突,但作为人类文明和智慧结晶的共同规则正在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过程中形成并发挥作用,其中一些重要规则还被表达在国际法文件当中。

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一)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特殊本质: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的本质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科学。一个比较完整的伦理学体系,一般都应该包含两大部分:规范道德和理论伦理(道德哲学)。前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应当怎样做。后者则是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一般说来,道德信条体现在一定的风尚习俗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能说出几条道德箴言,从现实生活中将它们整理归类并不难,问题在于这些箴言和信条的依据。所以后者才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人们不仅需要了解人的行为怎样才符合道德,而且还要进一步了解道德何以成为道德。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二)道德的功能 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社会意识形态,而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对于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又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一积极的促进作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对这种能动作用的夸大或贬低乃至否认都是错误的。因此,要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 一种是“道德决定论”(或称“道德万能论”)。 “道德决定论”者片面夸大道德的作用,认为道德决定一切,只要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孟子说过:“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把道德的作用看成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根本所在。荀子亦有相类似的看法,他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理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所谓的“礼”是最高的道德原则。显然,荀子把“礼”看作是修身、成事、治国之根本。欧洲十九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夸大道德的作用。他们否认阶级斗争,试图用道德的手段,特别是用“爱”的说教,一方面劝导富人于穷人仁慈,为人类作出牺牲;另一方面劝导穷人忍让,在物质利益上知足,空想“爱”能化干戈为玉帛、阶级对抗的社会能得以改造,社会主义理想蓝图就会变成现实,这种观点显然是唯心主义的。

道德的含义

道德的含义 2007年07月15日星期日 17:32 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这一概念说明,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 道德一词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 “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始,千百年来.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 二、道德的作用:人们之所以重视道德,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人都是社会中的人,离开社会,人就无法生存。人一出生,便生活在家庭和社会里,便和别人发生这种或那种联系。“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这句话,就说明了个人如果离开别人帮助就无法成长和生存。人来到世界上,总要和别人发生关系。在家里要处理好与父母、兄弟、姐妹及夫妻的关系,在学校要处理好和老师、同学、工友们的关系,参加工作后要处理好和单位领导、同事二客户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上要处理好和朋友、亲戚等的关系。这些关系里面就包含着许多复杂的道德关系。能处理好这些关系,就能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欢乐和幸福,处理不好就会带来烦恼和痛苦。在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除道德规范外,还有法律、规章制度等。前者靠人加强道德修养,靠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后者则是由国家凭借强制力量来保证实施。但强制力量不可能消除所有社会生活中的消极现象。有些大家公

道德的含义及属性

道德的含义及属性 一、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中的一种调整形式,它是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点、规范和原则的总和。它以人们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式为特点调整人们的内心意愿和行为,因此,它是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保证实行的。 道德的内容并不来自于自然或神,也不是来源于抽象的人性,虽然道德在社会中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但它的内容归根到底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来自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社会关系。 一定的道德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通过调整人们的内心意愿和外部行为,调整一定的利益关系,维护自己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主要是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对于道德的内容,我们可以依次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价值,即善、美、正义、光荣、公正等内容,这是道德中最高层次的内容,这也是评价人们意愿和行为的最高标准。当然,这些价值都有相应的附属理论的证明和支持。 原则,这是仅次于价值的评价标准,它体现价值内容,但又更具体化。比如,为人应当诚实,这就是一个原则。人为什么要诚实呢?从道德上说,因为这是善的、美的和正义的等等。这一原则的正当性

是在价值中得到证明的。 规则,这是评价人们行为和内心活动的最直接标准,它又是原则的具体化。比如,不要说谎,这就是一个规则。人为什么不要说谎呢?因为道德原则要求人们诚实,说谎是不诚实的。在这里,规则延伸了原则。 感觉和态度,这个层面已经直接与人们的内心活动以及行为相联系,它是人们对道德价值、原则、规则的感性认识,或者说它是人们道德情感层面的东西。前面三层次作为调整形式还可以说相对独立于主体之外,而感觉和态度则是与主体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这种感觉和态度又构成道德体系的一个部分,因为没有人们一定的道德情感,一定的道德价值、原则、规则就没法在社会中存在。就大众来说,人们对一定的善、美、正义、光荣、公正等的追求和偏好,并不是基于对关于它们的深奥理论有明确的理解(这些理解和说明通常是道德学家的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情感层面的感觉和态度,而这种感觉和态度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起来的,而不都是通过系统的道德理论教育培养起来的。这一层面构成了社会道德舆论和日常道德观点的基础。 在以上内容中,道德的价值评价具有重要的功能,对此我们在法与道德冲突部分中还会讨论。人们通常将道德与习惯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讨论,这对于研究法与这两者的关系恐怕并无好处。其实道德与习惯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价值评价方面。习惯通常是一种稳定的行为偏好,或一种习以为常的行为模式,它本身并无价值评价内容。所

道德的含义

一、道德的含义 道德作为一种概念最早是荀子提出的。他在《荀子劝学》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说,礼是封建规章制度的根本依据,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规范,所以求学问以达礼为止境,按“礼”的要求去为人处世,也就达到了最高的道德境界。现在我们讲的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和调节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理和规则。 如在公共场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禁止随地吐痰”、“禁止大声喧哗”等标语,但真正遵守的人都是靠自觉。就是说道德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方式是非强制性的,如在乘坐公交车时,我们大力提倡给老弱病残让座,如果某年轻人不让做的话,就会招致别人的鄙视和唾弃,但谁也不能强制他让座。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为人民服务,伟大而平凡,高尚而普通,它并非高不可攀、远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的。对于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要求可能是完全一样的,对于不同层次的人们应该有不同的要求。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是为人民服务;同志间、师生间、同学间

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济困也是为人民富。 无论能力大小、职务高低,每个人都能够通过不同形式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 2.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集体利益的发展,本身就包含着每个人利益的增加。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难免会发生矛盾,这种矛盾是可以缓和的、化解的,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 3.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唉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艰苦创业,勤奋工作。 4.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道德活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公共场所活动的领域,二是职业活动的领域,三是家庭生活的领域。对应的就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众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在保持社会稳定方面有着更加突出的作用,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第一章道德概述

第一章道德概述 第一章道德概述 一、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不公正、光荣与耻辱的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吴祖谋主编《法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二版)P31 道德——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有时也指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境界、善恶评价,甚至用来泛指风尚习俗和道德教育活动。 教材关于道德的解释没有提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似有不妥。如关于“虐待动物”“污染环境”等行为的谴责。 教材P33解释“社会公德”时则提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材P194:“科技道德是调节人们所从事的科技活动与自然界、科技工作者与社会以及科技工作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是在科学活动中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道德的三层含义(P1~2) 1.是由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的思想关系 社会关系:1、物质关系(主要是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2、思想关系(P1) 2.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自律、他律 3.是社会中各种道德现象的总和道德的基本构成(三个成分)(P2) (1)道德活动现象:道德行为、道德教育、道德评价、道德修养等 (2)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观念、道德信念、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理论等 (3)道德规范:从道德角度提出的行为准则和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等。

二、道德的特点(P3~5) 1.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2.对社会经济具有能动作用 3.具有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于经济关系 (1)道德的变化同经济关系的变化并不同步 经济关系的实质就是劳动占有关系(劳动成果的分配关系)和劳动交往关系。财产关系是劳动占有关系的基本关系,物质利益交换关系(如商品经济交易关系)是劳动交往关系在经济领域的体现。——《经济关系总论》(网文) (2)道德相对独立地直接与上层建筑的其它成分发生关系和作用教材:“与上层建筑和其它成分发生关系”——不好理解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 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等。 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 (3)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历史(属最重要的表现)见下“道德观的历史沿革” 4.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1)不同阶级有不同的道德标准 (2)统治阶级的道德是占统治地位的道德(主流道德?) (3)经济利益上对立的阶级在道德上也是对立的 5.道德具有多层次性 道德体系:一般指道德规范体系。道德的规范现象是广泛的、多种多样的。根据其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大致可分为原则、规范以及道

道德的含义及特点

道德的含义及特点

定义: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 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 调整人们之间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两个定语+一个标准+一个规范) 如何理解? 第一,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经济关系是最根本的社会存在。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必然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具体地说,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类型的道德;经济关系改变了,道德会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道德又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具有其他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所不具备的社会功能(如非强制性),并且它从原始社会产生之后,就一

第三,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调整人们之 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道德对人的行为的善恶评价是运用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特别是人们的良心)等方式,并通过指导、评价、示范、激励、沟通或制约、限制等途径、诉诸人们的良心和个人的觉悟,来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及交往中的行为,及至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行为。 道德的这种特点,不象法律那样具有强制性,而是靠说服教育,靠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来实现的。 第四,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类是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关

系;一类是社会集体与社会集体之间的关系。在这三类关系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有的还是宗教关系。 这些复杂关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矛盾,并集中表现为利益上的矛盾。矛盾的解决,除了运用政治、法律、经济等手段之外,还需要用道德手段加以调整或约束。道德在调节各种利益关系中,主要的特点是要求个人对自己的利益加以必要的节制,即做出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 二.道德的特点 第一,道德调节的自律性 提倡“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说服,劝阻,示范 第二,道德调节的稳定性 道德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 化,具有历史变异性。同时,它又有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 的特殊的稳定性,变化的速度较慢。

全面理解道德和道德教育(全文)

全面理解道德和道德教育(全文) 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因为在理解上有偏狭,因而一直存在相当大的局限。道德本质上是人类的智慧,是作为最佳人类生存方式的实践智慧,是一种价值体系。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人成为“君子”,高级任务则是使人成为“圣贤”。道德教育的逻辑进程是一个人成为道德之人必须完成的总体结构图,而其实际进程则是走完这一路程的具体路线图。 我国长期以来对道德的理解比较偏狭,其结果导致了受教育者所理解的道德不正确,甚至导致了受教育者对道德反感、抵触。因此,有必要对道德及其教育含义加以澄清,使道德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全面理解道德和道德教育,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道德教育。 一、道德的本质和内涵 在我国,关于道德的主导观点认为道德是调整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别的行为规范总和,而道德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意识中的一种特别规范体系。这种观点的实质在于把道德理解为行为规范,与其他的行为规范(如法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诉诸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的非制度化的内在规范。这种规范论认为道德是行为规范并没有错,但问题在于道德不只是行为规范,且其本质不是规范。 道德是什么?道德是人类借以更好地生存的智慧,因而它是人类的生存方式,是智慧的生存方式。一个人可以邪恶、欺骗、

奸诈、忘恩负义地生活在世界上,醉心于感官欲望的满足;也可以善良、诚实、正直、感恩地生活在世界上,追求人格的完善和崇高。前一种人有坏品质、坏人格,后一种人有好品质、好人格。当人类个体普遍具有好品质、好人格时,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和世界便是好社会、好世界,人类的共同家园便是好生态、好自然,人类就过上了好生活。 然而,无论是从本性上看还是从历史中看,人类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具有好品质、好人格,相反常常会走向其反面。人类之所以需要道德,就是因为道德可以使人类拥有好品质、好人格,从而幸免人类过上坏生活。道德所谋求的就是好生活。正因为如此,在人类历史上,道德虽屡遭破坏甚至被边缘化,但不可能持续地、永久地被摒弃。道德是与人类相伴随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规定性,是人类应有的生存方式。 作为人类智慧生存方式的道德不只是一种行为规范,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价值体系,其中包括行为规范。 首先,人的认识存在着善恶问题,这即是道德认识问题。道德涉及对什么是道德的(善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恶的)以及什么是最高的善(至善)的认识,这就是道德价值问题。对什么是善的、什么是至善的不同认识,就形成了不同的善恶观。善恶观就是道德价值观,它是人们进行道德推断、道德评价和道德x 择的依据,规定着人们对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至善的看法,因而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个人和社会的道德状况。

道德的解释名词

道德的解释名词 道德( Moral)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规范,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在阶级社会中,它是衡量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美好心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道德有不同的内容。 道德常常作为法律和制度的补充规范和保障系统,体现为不同的法律部门或规范体系。因此,研究道德,应与其他法律部门一样,既要注重其对法律的补充性,也要注重其对法律的保障性。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既有鲜明的政治性,又有很强的社会性。同时,它又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与社会发展的具体状况密切相关。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住事物质的方面,即抓住事物的本质;但人们又必须认识到人类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自身所具有的特定社会属性,即抓住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如果没有对道德的认识和把握,就谈不上人们的自我完善。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才能形成较为稳定的、反映着社会道德要求的道德观念。道德又是对人们行为的善恶评价标准。每一种道德现象的产生,都有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道德的核心问题,即对善恶的认识、判断和选择,表明了道德与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道德与法律共同构成维护社会秩序的有机整体。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同社会

的道德水平、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各不相同,道德水平的差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道德的形成和巩固同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同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与否也密切相关。良好的社会风气、健康的社会舆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都依赖于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发展。道德既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历史继承性,也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伦理学科,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下,受到特定的社会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影响。

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

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 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从目前所承认的人性来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 道德的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人格与从业者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是从业者道德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了解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的内涵和结构,有助于我们把握职业道德人格的结构。 所谓职业道德行为,就是从业者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伦理学称作伦理行为,它包括道德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

道德在黑格尔哲学中的含义

道德在黑格尔哲学中的含义 道德在黑格尔哲学中的含义 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道德和德性几乎在同一种意义上使用,道德是在与感性幸福或感性偏好相比拟中显现出它的优势和光荣,总体上,道德是具有普遍价值的东西或普遍命令的属性。黑格尔对于道德的定义,抛弃了康德这种理性的应当诉求,从精神和意志的角度来对道德进展诠释。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将道德置于精神开展的阶段上,即伦理教化道德的第三个阶段;在?法哲学原理?中,将道德置于意志规定的阶段上,即抽象法道德伦理的第二阶段。由此,黑格尔对于道德的定义就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道德是对其自身确定性的精神 精神作为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根基,它的本质就其简单的存在来说,是一种纯粹的意识和某个特定的自我意识[1]〔315〕,即精神既是一种纯粹的意识,同时也是某种特定的自我意识。在意识演绎的逻辑中经历了意识、自我意识、理性和精神,从中可以看出精神是处于演绎的高级阶段。理性与精神的区别在于:当理性之确信其自身即是一实在在在这一确定性已上升为真理性,亦即理性已意识到它的自身即是它的世界、它的世界即是它的自身时,理性就成为了精神[2〔1〕。即理性可以将自己实现出来,到达知行合一就成为了精神。精神自身的属性是什么,黑格尔认为精神既然是实体,而且是普遍的、自身同一的、永久不变的本质,那么它就是一切个人的行动的不可动摇和不可消除的根据地和出发点,而且是一切个人的目的和目的,因为它是一切自我意识所思维的自在物[2〔3〕。精神就是自在自为的实体和个别性与普遍性统一的本质,成为了一切人行动根据地和目的。精神精神之所以是精神,只是由于它在那里存在着,由于它把它的定在提升为思想并从而提升为绝对的树立对立面的活动,并且从这种树立对立面的活动中回复自身,而这种回复正就是通过树立对立面的活动和在这种活动本身中进展的就作为知识的纯粹的普遍性〔这种知识就是自我意识〕[2〔300〕。即精神就是可以将自身实现出来,并且也可以在对立面中回复到自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身的本质性。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道德及其与法的关系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道德及其与法的关系 道德的含义: 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比较 法治 德治 区别 属性 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 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 功能和地位 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德治则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从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联系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紧密结合,缺一不可。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维护、实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律保障;社会主义德治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使其自觉纳入法律规范中去 法律和道德的差别: 比较方面 法律 道德 产生

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人类社会产生后约定俗成的 表现形式不同 用严格的文字表述,明确具体 存在于认识和舆论中,不成文,概括而笼统 实现方式不同 以国家强制力保证贯彻 依靠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们的觉悟实施 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人们与法律相关的行为 涉及人们的思想、品格、言语、动机及一切行为 道德与法律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1)二者都是重要的社会行为规范,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 (2)二者的调控范围交叉渗透。二者的交叉与渗透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道德观念与 法律意识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二是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二者的调控范围有所 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要求和倡导的行为。反言之,许多道德观念也 体现在法律之中,许多道德问题是可以诉求法律解决的。 (3)二者的社会功能互补。在现代社会中,法律的他律约束作用与道德的自律教化作用,只有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才能达到建设社会文明的良好成果。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内容 角度 要求 爱国守法 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道德经中的道和德的含义

道德经中的道和德的含义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品。其中,道 和德是道德经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它们的含义和相互关系对于理解道德经的思想体系至关重要。作为一个资深学者,我在长期研究中逐渐领悟到了道和德的深层含义,下面将就此展开论述。 一、道的含义 道在道德经中被视为宇宙的根本原则和运行规律。道的含义可以从多个角度来 解读。首先,道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它不受人为干预,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一切事物的根基。其次,道是一种无形无象的存在,超越了人类的感官和理性认知。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道,但可以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来揣摩和感悟道的存在。最后,道是一种绝对的真理和价值,它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不受个体和历史的局限。 道的含义还可以从道德层面来解读。在道德经中,道被视为一种正确的行为准 则和道德规范。遵循道的教诲,人们可以实现内心的和谐、社会的和平以及自然的平衡。道引导人们追求无为而治、无欲而达的境界,强调谦逊、宽容、自律和无私的品质。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们可以与道相合,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德的含义 德是道德经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个体或社会中具备的道德品质和美德。德的含义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首先,德是指个体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个体应该追求道德的完美,培养高尚的品质,如诚实、正直、宽容、谦虚等。通过修身养性,个体可以与道相合,实现内心的和谐和道德的自由。

其次,德也可以指社会的道德风尚和社会伦理。社会应该倡导公正、公平、公 共利益和社会和谐。在社会层面,德的实践需要依靠整体的努力和共同的价值观。只有当社会大多数成员都具备高尚的德行,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稳定和繁荣。 道和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道是德的根源和指导,德是道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体和社会才能与道相合,实现全面的发展。在道德经中,道和德的关系被视为一种有机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在当代社会,道德经中的道和德的含义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日益复 杂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我们需要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只有通过追求道德的完美,培养高尚的品质,我们才能在个体和社会层面实现和谐、稳定和繁荣。同时,我们也需要倡导社会的道德风尚,建立公正、公平、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综上所述,道德经中的道和德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它们的含义和相互关系 对于理解道德经的思想体系至关重要。道是宇宙的根本原则和运行规律,也是一种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德是个体和社会中具备的道德品质和美德,它是道的具体体现和实践。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可以与道相合,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当代社会,我们需要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追求道德的完美,培养高尚的品质,倡导社会的道德风尚,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名词解释超小版

一章 道德: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 总。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 征。 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是指个体心理现象的形式、结构体。 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它是指对于行为规范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 道德情感:是直接地与人所具有的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它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一般成为品德的情感特征。 道德信念:指坚信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与动力性的观念。 道德评价:指运用道德准则对别人或对自己的行为、品质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 德育目标:是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设想或规定。 最近发展区: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前者是指现在已经具有的发展水平,后者是指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水平。 品德测评:是测评者采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和工具,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测评对象在某一时期内主要活动领域中的品德特征信息,并针对某一测评目标体系作出定性或定量的价值评判、分析,由此反映个体品德状况的一种教育活动。定性测评法:是测评者依据被测评者的品德表现信息,对照评定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要求作出选择判断,从而形成一个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形式表达的关于被评者思想品德状况的鉴定。 总体印象法:又称整体印象评判法。是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情况的随意了解,及业已形成的总体印象进行价值性判断的一种方法。 评语鉴定法: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的观察与了解,参照有关标准内容(如评定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地作出个人鉴定意见。 写实法:又称记实法,就是实事求是地把品德行为的表现记录下来,客观地反映事情的本来面目,作为品德测评的依据。 等级测评法:又叫操行等级评定法、品德考核评等法,即按照一定标准对被测评者的品德水平和状况予以总括性的等级评定,以显示品德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二章 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 道德:就是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准则的总和。 对偶故事法:通过讲述包含着道德价值内容的故事,它们以对偶道德故事为主,成对出现,根据儿童对不同问题的回答,判断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方法。 道德两难故事法:是指一个故事提出两个相互冲突而难以抉择的价值问题,让儿童听完故事之后,回答一系列的问题,以判断其道德发展的水平。 前道德阶段:儿童不懂得规则的含义,常不按规则行事或以自我为中心判断是非和胜负,还没有形成真正的道德概念。 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阶段。 自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自己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阶段。 动机决定论:即判断行为时,不只考虑到行为后果,还考虑到行为的动机和意图。 模仿学习:以效仿榜样的行为方式而进行的学习。 替代强化:在观察榜样和同伴行为时,榜样和同伴所受到的强化影响儿童去表现这种行为的过程。 自我强化:儿童通过观察学习或直接经验系统地习得社会所传递的行为标准、逐渐建立起自己内部的道德准则时,就会自行依照这个准则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判断后进行强化的过程。 社会性:指社会中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典型心理和行为特征。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掌握该社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该社会文化的人格,承担一定角色的过程。 发展任务:人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与该阶段年龄特征相符的心理行为特征,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标准。 移情:就是对事情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能力。 道德内化:个体接受外在的道德并将之变为自己的一部分的过程。 自觉纪律:一种出自内心要求的纪律,是在个体对于纪律认识和自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而不是依靠外力强制的。伦理道德:一种以自律为形式、遵守道德准则和运用道德信念来调节行为的道德品质。 道德观念:人对道德活动中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的反映,或者说是对伦理的内在主观反映。独立性:即皮亚杰的自律,也就是服从自己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原则。 自觉性:即目的性,也就是按照自己道德动机去行动,以符合某种伦理的要求。 道德信念:是坚定的道德认知,它是在已有道德观念和道德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同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密切联系的一种道德认知。 第三章 道德认识是对于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一般成为品德的理智特征。 道德评价是道德认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德评价一般包含两类问题:一类是指个体对别人行为的是非、对错的道德判断和推理,另一类是关于个体觉知到或意识到 自己行为的善恶。 道德观念反映着人们在道德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 处理这种关系的行为准则。道德观念表现为一种应当的思 想形式,其中包含着特殊的道德论证和价值判断。 道德信念是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在个体意识中根 深蒂固的观念。这种道德信念可预先决定人的行动,使其 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与一贯性,从而成为道德认识形成 中的关键因素。 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 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当认 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 个体就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 态度定势指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 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 心倾向性。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 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 学习。 替代强化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 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价值观价值观是价值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关于事物 具有不同价值的看法、观点或观念体系。 价值澄清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 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 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四章 道德情感是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 德行为的一种爱憎或好恶的情绪态度体验,它是一个人根 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处理相互道德关系和评价自己或他 人的行为时所体验到的心理活动。 情操情操是道德情感发展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在 这个阶段,人的道德情感从自在同一状态经过自身分裂状 态进到更高层面的自为同一状态。 移情移情是指当看到他人的某种情绪时,通过推人至己 的想象,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和心理感受的一种能 力。 人格人格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所呈现的诸种特 质的综合规定,是个人道德品格、人生价值、个性追求的 总和,体现着个体的道德品质和生活态度。 直觉的道德情感是一种由情境直接引起的,自觉意识性 较低的情感体验。 想象性的道德情感是一个人想象到某些有道德意义的人 或事物的形象时所激发起某种自觉的情感体验 伦理的道德情感是个体把道德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结 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一种对道德要求和意义有较深刻认 识的最概括和自觉的道德情感体验。 情感激活是指通过审美教育引导或激活主体能够自由地 表现自己的情感,抑或与对象进行自由而和谐的感应交流, 从而达到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满足; 情感净化则是指通过审美教育使主体的情感具有美好的 人性的内容,获得人的情感的全面性、敏感性、纯洁性与 深刻性,并有益于完整人格的建构。 第五章 道德行为指“受一定道德意识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有 利或有害于他人的行为”。它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最 终表现,也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有意识的道德行为指在个体有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行 为。 无意识的道德行为指在个体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做出 的,是个体在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甚至事后也不一定 知道的情况下做出的道德行为。 主动的道德行为指个体做出道德行为时有明确的目的、 计划,而且是个体积极主动地进行的。 被动的道德行为指个体没有相关的意愿,是在外部的压 力下不得不做出的。 “志功合一”式的道德行为指个体不仅有外在的道德表 现,而且具备了适当的动机。行为者的外在表现和内部主 观世界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其内部深层次价值观的体现。 投机钻营式的道德行为指个体缺乏正当的行为动机,或 怀有不正当的动机,为达到某种其他目的而做出的道德行 为。这种道德行为是为了达到别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具有很大的功利性。 亲社会行为又称积极性社会行为或利他行为,指个体帮 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 享、合作、捐献、援助等等。 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指有目的、有意 图的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状况及破坏其它目标 (如物体、社会规范等)的行为,因此意图伤害是攻击行 为的关键属性,这种攻击行为既可以是肉体的、言语的, 也可以是象征形式的。在中小学生中攻击行为是一种不受 欢迎却经常发生的行为。 服从指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和避免惩罚而遵 从某种道德行为或要求。 同化指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 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一致。 内化指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入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把 这些新观点和新思想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坚定并 稳固地形成一定的行为。 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不需要外在监督和自己意志努力 即可实现的道德行为。 第六章知识点 同伴是指在社会地位上平等、身心发展水平比较接 近的个体,也可以理解为能够在一起活动、能够产生社会 互动的个体。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 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 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 种人际关系。 友谊是两个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较为持 久稳定的双向关系,而非简单的喜欢和依恋的关系。它以 信任为基础,以亲密性支持为情感特征。 同伴群体关系它是儿童之间自发产生的,具有共同目 标、共同行为准则,有相同的兴趣,经常共同参加某些活 动的群体关系。 垂直关系是指那些比儿童拥有更多知识和更大权利的 成人(主要包括父母和教师)与儿童之间形成的关系。 水平关系是指儿童与那些跟他处于相同认知水平和具 有相同社会权利的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 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借助于言语或非言语手段而实现 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它既包括人与人之间 醒悟是指品德不良的学生在教育或良好环境的影响下,意 识到继续坚持道德过错的危害性,开始产生改正过错的愿 望或意向。 转变是指品德不良的学生在醒悟的前提下,行动上开始 有了改邪归正的表现。在这个阶段有时也可能旧病复发, 出现倒退,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出现了反复。 自新是指学生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全 新的态度对待生活。 集体荣誉感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集体成员的一种尊严的 情感,它促使人们珍视集体荣誉,根据集体的要求和利益 行动,养成集体主义精神。 氛围调整法是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从而使学生养成良 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 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 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 阳性强化法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 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 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 活动引导法学校通过开展各种积极健康的活动以促进 和引导品德不良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第十章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 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 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 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学生根据一定的目标,自觉主动 地把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 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 的能力。 平行教育影响是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 来教育个人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 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 德育方法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品 德的方法。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 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任务、德育内容与受教育 者原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 矛盾。 信息的沟通和物质产品的交换,也包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情感联系。 价值澄清法也称价值辨析法,是价值辨析理论提出的 一种关于培养价值观的教育方法。它是指在别人的帮助下 进行价值观辨析。具体过程是个体在别人帮助下,对一系 列可供选择的方式进行考察,揭露并解决自己自己的价值 冲突,做出自由的价值选择,估价所作的选择,并按照体 现出本人的价值选择的方式行动。 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 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简单地说, 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空间观点采择是指从他人的物理角度看待一个情境事 件时知道他人是如何看待的,也就是说对处于不同于自己 空间位置的他人关于对某些事物的空间特性或空间关系的 反映的判断。 社会观点采择是指能够识别他人情感、态度和观念的 能力。它又分为认知观点采择和情感观点采择。 认知观点采择指对他人关于人、情境和事件的思考或 知识的推断,或指对他人关于某一事件或情境的思想或观 念的判断; 情感观点采择又称移情,是指对他人在某一情境中的 情感状态或情感反应的判断。 父母的教养方式指父母对子女教育、训练、哺育的社 会化方式,它包括教养态度和教养行为。 教养态度指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所持的知识、信念、 情绪及行为等倾向。 教养行为指父母在教养子女时所采取的实际行动。 合作指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促使某种 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和意 向。 竞争与合作相对立,它指不同个体为同一个目标展开 争夺,促使某种只有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或 意向。 第七章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关于自我的意识,是意识 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客体事物关系 进行认识时产生的意识活动,是个体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 的统一体。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 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是一种基于自我认识的情感体验,是人对自身 的态度,表现为是否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否满意和接纳自 我,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自傲、同情心、责任心 等形式。 自我监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自 己的心理和言行进行调节和控制,包括自主、自立、自制、 自律等形式。 生理我人对自己生理素质的意识。 心理我是人对自己智力、非智力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意 识。 社会我是个人对自己在社会人际关系中所扮演角色、所 占地位和所起作用的意识。 广义的自我教育指在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中, 受教育者为形成良好的品德,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发展智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养成健康体魄,形成正 确的审美观念、劳动意识和习惯而进行的一切活动。 狭义的自我教育指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受教育者在自我 意识的基础上,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标准,有意识、 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进行转化和控制, 它是个人在道德上的努力,是道德行为主体在其品德发展 中自觉能动性的表现。 第八章 1、世界观是人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人 对自然、人类社会、整个世界等一切现象的总的看法。 2、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是对人的生存价值和意 义的看法。 3、价值观是价值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关于事物具 有不同价值的看法、观点或观念体系。 4、个体自我意识的分化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把自我奉承了 “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个部分,或者说个体 既把自己看作为观察者,又把自己作为被观察者。 5、独立意向是指心理上产生的支配自我的独立感。随着 自我意识的增强、个性特征的日益发展,孩子在为人处事 以及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独立要求就越来越明显。 6、自学能力是指依靠自己力量,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自 觉地从事学习活动所具有的综合性能力。 7、操作能力是指完成学习活动、文化活动、专业训练和 生产活动中的实际动手能力。 8、适应能力是人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和时代的变迁而 改变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改变生产方式、管理方式、 行为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能力。它包 括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能力。 9、组织管理能力是指在组织群体活动时,能向着一个共 同的奋斗目标, 按照明确的计划,充分发挥每个人积极性 的能力, 协调进行工作,达到预期目的的能力。 10、创造能力是指用自己积累的丰富知识,在头脑中独 立地创造新形象,并做出发明的能力。 11、家庭环境是指直接的家庭境况。包括家庭的经济状 况、社会地位、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文化水 平、教育程度、相互关系等等。 12、学校环境是指学校的教职工、教育内容、校园文化、 校风、教风、学风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境况,主要包括校园 物质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和校园人际环境。 13、社会环境具体是指较大范围内环绕人的需求的各种 社会因素的综合,它由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 境构成。 第九章 问题行为指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游戏中,经常发 生的异常行为。它既不是躯体症状,也不是某种精神疾患 症状,而是指那些偏离了中小学生正常群体的行为,即正 常中小学生没有的一些不良行为,或者称作适应不良行为。 品德不良中小学生在明知道德规范与准则的情况下却故 意发生违反道德规范与准则的行为,如偷窃、流氓习性、 打架斗殴、惹事生非等属于品德不良行为。 网络成瘾是个体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 控,表现为过度的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 功能损害,它是一种与上网有关的包括病态行为和认知不 良的心理障碍,上网欲望难以抑制是网络成瘾者的核心心 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