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庄油田阜三段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特征

合集下载

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地层压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地层压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地层压力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张家垛油田是我国东部一个重要的油气田,阜三段是其中的主力油藏之一。

地层压力是石油地质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参数之一,对于油田的勘探、开发和生产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地层压力情况,在该油田的高效、安全开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地层压力情况,探讨其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研究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岩相古地理,揭示其地质历史和构造演化过程,为研究地层压力提供基础。

2. 研究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沉积作用、压实度和孔隙度等因素的影响,初步探讨地层压力的形成机理。

3. 通过分析冲击波法测压结果,揭示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地层压力分布规律,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4. 对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地层压力情况进行总结归纳,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对策,为该油田的高效、安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构造演化历史。

(2)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沉积作用、压实度和孔隙度等因素的影响。

(3)利用冲击波法测压技术,分析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地层压力分布规律。

(4)总结归纳研究结果,提出适用于该油田的管理措施和对策。

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实验室研究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地层压力情况。

具体方法如下:(1)采集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地质样品,进行岩相古地理分析和岩石力学试验,以初步揭示该油藏地层压力的形成机理。

(2)通过现场实测和实验室模拟等方法,获取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地层压力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探讨其分布规律和存在问题。

(3)参考相关文献和国内外油气田开发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研究结果,提出适用于该油田的管理措施和对策。

四、预期成果与进度安排1. 预期成果本文预期研究出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油藏的地层压力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总结归纳研究结果,提出适用于该油田的管理措施和对策。

高邮凹陷花庄油田阜三段成岩作用研究

高邮凹陷花庄油田阜三段成岩作用研究

薄片、 扫描 电镜等资料分析 , 对阜三段储层 的成岩作 用进行 了系统研究。识别 出 研 究区所经历的主
要成岩作用有压实、 胶结、 交代及溶蚀等 , 阜三段地层整体处于晚成岩 A阶段 。其 中压 实作用和胶结 作 用使 储 层 物性 遭 到 了破 坏 , 而溶 蚀作 用形 成 的次 生孔 隙 , 对储 层 物性 起 到 了明显 的改善 。深入 研
3 . 2 . 1 粘 土胶 结
研究 区粘 土矿 物 以绿 泥 石较 发 育 , 其次 为 高岭 石 、 伊 利石 。绿 泥石 产状 分 为孔 隙衬垫 和孔 隙 充填 2 种, 以 孑 L 隙衬 垫 为主 , 在 扫描 电镜下 , 绿 泥 石衬 垫体 呈 针 叶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集合体 , 向孑 L 隙中心生长 , 缩小了孑 L 隙直径 。
由石 英 、 长 石及 岩 屑 和少 量 的云母 、 重矿 物 组成 。其 中
石 英 含量 为 5 5 % ̄7 2 %, 长石 含量 为 1 5 % ̄2 0 %, 岩 屑含
量为 1 3 %- -3 0 %。砂 岩 多属 细粉 砂 岩及 粉砂 岩 , 成 分成
碎 屑颗粒 和充 填次 生溶 蚀孔 隙 , 形成 时 间较 晚 。
1 区域 地质概 况
构造带东部 , 总体结构呈南断北 超的箕状断 陷结 构 ( 图1 ) 。地层 由上至下分别为第四系东台组 、 第三系盐
城组 、 三垛 组 、 戴南组 、 阜宁组 、 白垩 系 泰 州 组 , 主要 含 油层 系 为阜 宁组 。研 究 区阜 段 砂岩 类 型 以粉 砂岩 为 主, 主要发 育 三角洲 前缘 和前 i 角洲亚 相 。
西部探 矿 工程
2 0 1 4 年第 3 期

[2017年整理]苏北盆地区域概况

[2017年整理]苏北盆地区域概况

]第一章区域地质背景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是古近系阜宁组( E1f ) 碎屑岩沉降深度最大的一个凹陷。

阜一段和阜三段砂岩是该凹陷油气勘探的主力储层。

由于位于高邮凹陷南部深埋的阜宁组砂岩储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 储层变得致密, 有效储集空间主要由次生孔隙组成, 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 如何在致密储层中寻找次生高孔隙发育带和可能的岩性圈闭, 已成为当前在高邮凹陷阜宁组中进一步进行油气勘探的难点与突破点。

储层成岩作用的研究是储层孔隙发育与分布研究的基础[ 1] 。

成岩作用是一个复杂过程, 它可能没有一个确定的规律可循, 而且在一个沉积体系中的作用常常是不均匀的, 但总的成岩变化趋势是使岩石的组合方式向着成分和组构更加稳定和平衡的方向发展[ 2] 。

为此, 沉积岩( 物) 在整个成岩作用阶段会发生一系列矿物成分上的变化和岩石组构上的调整。

储层的成岩变化直接控制着孔隙的存在、形成、发展和变化。

压实作用造成孔高邮凹陷位于苏北盆地南缘( 图 1) , 东西长约 100 km, 南北宽约 20 ~ 32 km, 面积 2 670 km2。

中、新生界沉积厚度达到 7 km, 是苏北盆地沉降最大的一个凹陷。

隙减少, 胶结作用使孔隙被充填, 而溶解作用又会扩大孔隙[ 3] 。

这些作用在成岩过程中反复多次进行, 并受埋藏深度、成岩温度、地层压力、地质年代、岩石的原始成分和组构, 以及油气水的运移和构造断裂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与控制[ 4] 。

因此, 在综合上述地质参数条件下进行高邮凹陷阜宁组储层成岩相研究与区带的划分, 合理解释油气储集空间形成机理和有利孔隙发育区带, 为进一步寻找阜宁组中地层岩性油气藏提供储层地质依据。

高邮凹陷是在晚白垩世仪征运动和古新世末期吴堡运动期间, 由于断块差异沉降而形成的一个自南向北依次为南部断阶带、中央深洼带、北部斜坡带箕状断陷湖盆。

高邮凹陷古近系地层自下而上为阜宁组、戴南组、三垛组和盐城组。

其中阜宁组与下伏泰州组呈假整合- 整合接触, 与上覆戴南组呈假整合接触, 根据大套岩性组合自下而上分为 4 段( 表1 ) 。

阜新盆地沙海组三段浅层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阜新盆地沙海组三段浅层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阜新盆地沙海组三段浅层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阜新盆地沙海组三段浅层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针对阜新盆地浅层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在对8口井砂岩储层测试数据的分析基础上,研究了沙海组三段砂岩储层物性和沉积-成岩特征.认为阜新盆地沙海组三段砂岩储层为浅层致密砂岩储层,埋深<1500 m,孔隙度<10%,渗透率<1×10-3μm2;成岩作用控制沙海组三段砂岩的物性特征,沙海组三段砂岩主要经历压实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和碳酸盐溶解作用,成岩阶段主要处于晚成岩A期.从而指出沙海组三段浅层致密砂岩储层适合储集来自周围气源岩生成的天然气,是盆地浅层致密砂岩气的有利勘探层位.
作者:刘远征罗红刘欣 LIU Yuan-zheng LUO Hong LIU Xin 作者单位:刘远征,LIU Yuan-zheng(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郑州,450011)
罗红,LUO Hong(重庆川东南地质大队,重庆,401329)
刘欣,LIU Xin(河南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450003)
刊名:地质找矿论丛ISTIC英文刊名:CONTRIBUTIONS TO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RESEARCH 年,卷(期):2008 23(1) 分类号:P618.130.21 关键词:阜新盆地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

成岩相的形成、分类与定量评价方法

成岩相的形成、分类与定量评价方法

成岩相的形成、分类与定量评价方法邹才能;朱如凯;罗平;袁选俊;徐春春;杨华;陶士振;周慧;张响响;何东博;周川闽;王岚;王雪松;李富恒【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08(035)005【摘要】根据成岩作用和成岩相对储集层发育的控制作用及与储集层分布的关系,探讨成岩相的形成机理、划分方案与评价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和意义.针对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等扩容性成岩相,提出了有机酸性水溶解作用、自云石化等8种主要成岩作用机理.划分出9类扩容性成岩相和7类致密化成岩相,提出了反映岩性、成岩作用和孔渗性3个层次内容的"孔渗级别+岩石类型+成岩作用类型"的成岩相命名方案.在成岩相勘探评价中,强调根据沉积相、测井相、地震相和岩心薄片等综合定量预测,提出了"四个步骤"、"三图叠合"的评价方法和成图方式,根据不同成岩相类型的分布预测有利储集体、"甜点"、成岩圈闭及油气成藏.指出了成岩相的发展方向及成岩学的设想和思考.图16表6参31【总页数】15页(P526-540)【作者】邹才能;朱如凯;罗平;袁选俊;徐春春;杨华;陶士振;周慧;张响响;何东博;周川闽;王岚;王雪松;李富恒【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相关文献】1.基于孔隙分形特征的神木气田山西组成岩相定量分类 [J], 滕藤;金江宁;屈元基;李二洋;栗涵洁2.辽河坳陷中基性火成岩相分类及储集意义 [J], 黄玉龙;单俊峰;边伟华;顾国忠;冯玉辉;张斌;王璞珺3.济宁市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及定量半定量评价方法 [J], 贾德旺;刘东;郭泽华;路小慧;张文才;张俊业4.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形成现代化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答记者问 [J], 思雨5.刘峁塬地区C9储层成岩相分类定量评价研究 [J], 庄腾腾;姚征;曹培旺;于向前;李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藏描述第5章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结构精品PPT课件

油藏描述第5章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结构精品PPT课件

③塑性颗粒变形∶ 压实作用可使泥页岩岩屑、碳酸
岩岩屑等变形,压实作用强烈时,可 使之挤入孔隙中形成假杂基。在长期 的压应力作用下,一些脆性颗粒发生 塑性变形,晶格畸变,镜下形成波状 或带状消光。强度较弱的颗粒在压应 力作用下常被压扁、压弯。
④脆性变形∶ 刚性碎屑颗粒被压裂或
压碎。在下第三系砂岩薄片 中,常见石英产生菱面体解 理,长石和方解石产生裂缝, 而后又重新愈合。
KG =
D95 - D5
2.44(D75-D25)
峰值可分为6个等级:
很平坦 KG <0.67 平坦KG :0.67~0.9
中等(正整)KG :0.9~1·11 尖锐 KG :1.11~1.5 6
很尖锐 KG :1.56~3.00 非常尖锐 KG >3.00
二、碎屑颗粒的形态
包括圆度、球度及形状三方面。 1.圆度
1.机械压实作用 机械压实作用是沉积埋藏阶段在上覆重力
及静水压力下,碎屑颗粒紧密排列,软组分挤 入孔隙,水份排出,孔渗变差的作用,也是油 气藏储层最常见的一种成岩作用。
(1)机械压实作用痕迹 应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机械压实作用痕迹:
压实定向结构 紧密接触 塑性颗粒变形 脆性变形
①压实定向结构∶ 常见片状或伸长状颗粒长轴近平行
很稳定,不同类型母岩其重矿物的组成及含量不同,利用重 矿物的组合判断母岩成分,物源方向及沉积环境,划分和对 比地层。
第二节 成岩作用研究
一、碎屑岩的主要成岩作用 二、成岩阶段的划分方案 三、成岩阶段的划分
成岩作用研究
揭示储集层的成岩作用类型和特 征、成岩强度、成岩序列、成岩阶段 等。 ● 研究方法
(2)平均粒径
平均粒径(mz)=
D16+D50+D84

苏北盆地阜三段油气成藏规律

苏北盆地阜三段油气成藏规律

苏北盆地阜三段油气成藏规律周荔青;刘池洋;陆黄生;张淮【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04(026)002【摘要】阜三段成油气组合是苏北盆地近年增储上产的主要目的层系.该盆地阜二段中下部半咸水相优质烃源岩是阜三段成藏的主力烃源岩,有利储层则位于阜三段上砂组及阜三段下砂组的上部,与阜二段中下部烃源岩之间夹着厚层生烃能力极差的湖相泥岩,使其生储盖配套性较差,必须依靠断层沟通.受此控制,阜三段油气成藏具明显部位性,主要发育于继承性鼻状隆起带及同生断裂或大型晚期断裂附近.有利的构造格式类型、沉积体系与构造格局、圈闭体的有机配置则是形成阜三段油气藏的必备要素.阜三段油气成藏模式表明,在生储配置不利的区块,应重点围绕继承性隆起带及同生断层或大型晚期断层开展油气勘探.【总页数】7页(P187-193)【作者】周荔青;刘池洋;陆黄生;张淮【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地质系,陕西,西安,710069;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11;西北大学,地质系,陕西,西安,710069;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11;西北大学,地质系,陕西,西安,710069;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相关文献】1.苏北盆地海安凹陷阜三段成藏差异性分析 [J], 钱诗友2.苏北盆地海安凹陷曲塘次凹阜三段成藏条件分析 [J], 周韬3.苏北后生-同生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J], 刘玉瑞4.苏北盆地海安凹陷阜三段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J], 钱诗友;卢黎霞;程海生;杨立干5.苏北盆地大丰-兴化地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J], 左国平;屠小龙;夏九峰;徐美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邮凹陷花庄油田阜三段沉积相研究

高邮凹陷花庄油田阜三段沉积相研究

高邮凹陷花庄油田阜三段沉积相研究胡望水;江秋菊;李相明;秦迎春;芦玉花【摘要】对高邮凹陷花庄油田阜三段岩石类型、粒度分析、沉积构造特征和测井相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研究区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确定高邮凹陷花庄油田阜三段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 2种亚相,缺失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同等微相.在综合考虑研究区沉积背景及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模式,为寻找剩余油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年(卷),期】2011(008)003【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花庄油田;阜三段;沉积相;沉积模式【作者】胡望水;江秋菊;李相明;秦迎春;芦玉花【作者单位】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中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测井公司,河南,南阳,473132;中石化胜利油田油气勘探公司鲁明科研中心,山东,东营,2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高邮凹陷位于苏北盆地的东台坳陷中部,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约25~30km,呈北东向长条形分布,沉积厚达7000m的新生界地层,也是苏北盆地沉降最大的一个凹陷[1]。

高邮凹陷构造单元从南至北划分为南部断阶带、中央深凹带、北部斜坡带3个次级构造带[2]。

花庄油田阜三段为西北高东南低的单斜构造,单斜构造发育一系列东西走向的断层,主要依靠断层的局部弯曲与地层在断层的上升盘形成“新月形”构造(宽缓的断鼻构造),形成一系列复杂的断块。

花庄地区不同于一般的断块油田,具有含油断块多,含油层系多,各含油断块面积小且破碎的特点[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庄油田阜三段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特征
花庄油田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花庄油田具有丰富的
油气资源,其中阜三段储层是该油田的重要组成部分。

阜三段储层的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特
征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阜三段储层的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特征进行
深入探讨。

阜三段储层位于花庄油田的深部,由于受到了复杂的构造和地质条件的影响,该储层
具有较为复杂的成岩作用历史。

在成岩作用的过程中,储层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发生了
相应的变化,进而影响了储层的孔隙结构和流体运移特征。

了解阜三段储层的成岩作用及
成岩相特征,对于预测储层的物性参数、评价油气运移能力以及确定油气勘探开发方向都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来介绍阜三段储层的成岩作用。

阜三段储层主要是由砂岩和泥岩组成,其主
要的成岩作用包括溶解作用、胶结作用、颗粒改造作用等。

其中溶解作用是指在地质历史
过程中,地下水对储层岩石进行了溶解作用,导致储层孔隙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胶结作用
是指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储层岩石中的黏土矿物通过胶结作用形成了胶结物,填塞了孔隙
和裂缝,影响了储层的渗透性。

颗粒改造作用是指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储层岩石的颗粒发
生了改造和再沉积,形成了不同的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

通过对这些成岩作用的深入研究,可以了解到阜三段储层的成岩历史以及物性参数的演化规律。

阜三段储层的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特征对于花庄油田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深入了解阜三段储层的成岩作用和成岩相特征,有利于预测储层的物性参数、评价油
气运移能力,指导油气勘探开发布局和调整开发策略,对于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的效率和降
低勘探开发风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油气勘
探开发人员有所帮助,为花庄油田的油气勘探开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