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剂是慢阻肺治疗基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与肺康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与肺康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为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
这一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对于慢阻肺的治疗,药物治疗和肺康复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药物治疗是慢阻肺管理的基础。
首先,支气管扩张剂是常用的一类药物。
它们能够舒张气道平滑肌,减轻气道狭窄,从而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
其中,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能够迅速起效,缓解急性症状;而长效的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则更适合长期控制病情。
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对于气道平滑肌也有较好的舒张作用,尤其适用于有吸烟史或气道高反应性的患者。
糖皮质激素在慢阻肺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对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此外,茶碱类药物也可以作为支气管扩张剂使用,但由于其治疗窗较窄,需要密切监测血药浓度,以避免中毒反应。
除了上述药物,联合用药在慢阻肺的治疗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例如,长效β₂受体激动剂与长效抗胆碱能药物的联合使用,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与糖皮质激素组成三联疗法,可以更好地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
然而,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肺康复在慢阻肺的综合管理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肺康复是一个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包括运动训练、呼吸训练、营养支持、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
运动训练是肺康复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则有助于增强上肢和下肢的肌肉力量,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呼吸训练也是肺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缩唇呼吸可以延长呼气时间,减少肺内残气量;腹式呼吸则能够增强膈肌的力量,提高呼吸效率。
慢阻肺有哪些治疗方法

慢阻肺有哪些治疗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肺部疾病,表现为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壁的结构改变和持续的气流受阻。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戒烟、氧气疗法和康复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物和免疫治疗等。
1. 戒烟:吸烟是导致COPD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因此,戒烟是治疗COPD的首要措施。
可以通过戒烟咨询、药物治疗(如尼古丁替代疗法或戒烟药物)、行为干预等方式帮助患者戒烟。
戒烟可以减缓病情的恶化,并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氧气疗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常伴有低氧血症。
氧气疗法可以提供额外的氧气,以增加血液中氧气的浓度。
氧气疗法主要通过氧气吸入器将氧气传送到肺部,从而改善氧合作用。
氧气疗法可以减轻呼吸困难、减少心脏负荷、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患者的寿命。
3.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COPD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功能。
康复治疗包括体育锻炼、营养指导、呼吸肌锻炼、心理支持和教育等方面。
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减轻呼吸困难、延缓疾病的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4. 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是治疗COPD的基本药物,可以通过扩张气道平滑肌,改善气道阻塞,并减轻呼吸困难。
支气管扩张剂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和短效抗胆碱药(SAMA)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吸入器或雾化器的方式给予,减少了对全身的不良反应,并提高了药物的有效性。
5. 抗炎药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慢性炎症起着重要的作用。
抗炎药物可以减轻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并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
常用的抗炎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吸入器或雾化器的方式给予,以减少全身不良反应。
6.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COPD的方法,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来改善疾病的症状和预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为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
这一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逐渐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一、慢阻肺的西医治疗1、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剂:这是慢阻肺治疗的核心药物,包括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福莫特罗)和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
它们能舒张气道平滑肌,减轻气流受限,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情较重、频繁急性加重的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可以有效控制炎症,改善肺功能。
茶碱类药物:具有舒张支气管和轻度抗炎作用,但使用时需要注意监测血药浓度,避免中毒。
2、氧疗长期家庭氧疗对于严重缺氧的慢阻肺患者非常重要。
通过鼻导管吸氧,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 90%以上,可以改善缺氧状态,减轻心肺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3、康复治疗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有助于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呼吸功能。
运动训练: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耐力。
4、预防急性加重接种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从而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风险。
避免危险因素:戒烟是最重要的措施,同时要避免暴露于有害气体和颗粒、预防呼吸道感染等。
二、慢阻肺的中医认识在中医理论中,慢阻肺属于“喘证”“肺胀”等范畴。
其发病多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外邪侵袭,导致肺气壅滞,痰瘀阻络。
1、病因病机外邪侵袭: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侵袭肺脏,导致肺气失宣,肃降失常。
痰浊内阻: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聚湿生痰,痰阻气道,影响肺气的宣降。
血瘀阻络:久病入络,肺气郁滞,血行不畅,形成瘀血,瘀血又可加重肺气的壅滞。
正气亏虚:久病耗伤正气,肺、脾、肾亏虚,气不摄纳,导致呼吸短促,动则尤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综合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它的主要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这与气道和肺泡的异常有关。
得了慢阻肺可不是小事,它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所以,了解和掌握慢阻肺的综合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谈谈药物治疗。
这可是慢阻肺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支气管扩张剂是常用的药物类型,包括β₂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等。
它们能舒张气道平滑肌,减轻气道狭窄,让患者呼吸更顺畅。
比如沙丁胺醇气雾剂,能在患者呼吸困难时迅速起效。
另外,糖皮质激素在某些情况下也会被使用,特别是对于病情较重或频繁急性加重的患者。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吸入、口服或静脉注射等方式给药。
除了药物,氧疗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对于存在严重低氧血症的患者,长期家庭氧疗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一般来说,每天吸氧时间要达到 15 个小时以上,氧流量和浓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呼吸康复训练同样不容忽视。
这包括呼吸肌训练、全身运动训练等。
呼吸肌训练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比如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
缩唇呼吸时,患者缓慢地用鼻子吸气,然后嘴唇缩成吹口哨的样子缓慢呼气,这样可以延长呼气时间,防止小气道过早陷闭。
腹式呼吸则是让患者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有助于增强膈肌的力量,改善呼吸功能。
全身运动训练比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以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耐力。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的饮食和营养也需要特别关注。
由于慢阻肺患者呼吸做功增加,能量消耗大,所以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肉、蛋类、蔬菜和水果等。
同时,要避免吃过于油腻、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呼吸道的负担。
戒烟是慢阻肺治疗中必须强调的一点。
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戒烟可以减缓病情的进展,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
对于已经戒烟的患者,还要避免二手烟的吸入。
治疗慢阻肺的常用支气管扩张剂有几类?

治疗慢阻肺的常用支气管扩张剂有几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形式是慢阻肺(COPD)。
慢阻肺是一种呼吸道梗阻的疾病,其特征是气流受阻和呼气困难。
这种疾病主要由吸烟引起,也可能由长期暴露于有害气体或颗粒物,如空气污染、化学物质和尘埃等引起。
治疗慢阻肺的目标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延缓疾病的进展。
支气管扩张剂是治疗慢阻肺的常用药物,可通过扩张气道,减少阻塞,改善呼吸功能。
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主要分为两类: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和长效支气管扩张剂。
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和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通常通过激活β2受体来扩张支气管。
常见的SABA药物有沙丁胺醇(salbutamol)和特布他林(terbutaline)。
短效抗胆碱能药物通过抑制胆碱能受体来扩张支气管。
常见的SAMA药物有异丙托溴铵(ipratropium bromide)和托托露品(tiotropium bromide)。
长效支气管扩张剂主要包括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和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相似,但其效果持续时间更长。
常见的LABA药物有沙美特罗(salmeterol)和福莫特罗(formoterol)。
长效抗胆碱能药物与短效抗胆碱能药物相似,但其效果持续时间更长。
常见的LAMA药物有嗜铵胆碱能受体拮抗剂(anticholinergic muscarinic receptor antagonists)和苯扎氯铵(glycopyrronium bromide)。
此外,还有一类称为联合支气管扩张剂,是将LABA和LAMA药物联合使用。
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在疗效上可能更好,也常用于严重病例。
在治疗慢阻肺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的选择通常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症状的表现以及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
从2015GOLD更新看支舒剂在COPD治疗中的基石作用

1.Cheyne L, et al. Tiotropium versus ipratropium bromid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 9: CD009552. 2.Beier J,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clidinium bromide compared with placebo and tiotropium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to-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sults from a 6-week, randomized, controlled Phase IIIb study. COPD 2013; 10: 511 –22. 3.Kerwin E,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NVA237 versus placebo and tiotropium in patients with COPD: the GLOW2 study. Eur Respir J 2012 Nov; 40(5):1106-14
• GOLD 于2013-2015年再次更新。
• 发布于2013 年1 月和2014 年1 月的更新报告(在 上公布)基于2011 年的修订版,延续了其框架和中心内容,参考 了2011 年后完成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了一定的更新,更加强调 了COPD 的评估必须是基于患者的症状水平、未来急性加重风险、 肺功能异常严重程度的综合评估,以及对并发症的识别诊断。 • 2014 年更新版指南的主要变化是在原第6 章COPD 与并发症中增加 了关于支气管扩张的内容。并新增了第7 章,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 • GOLD2015更新延续了2014 版指南的总体框架,但增加了一些新的 信息和建议。这些新的内容,代表了COPD 管理和治疗的总体趋势。
慢阻肺最佳治疗方法

慢阻肺最佳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轻度慢阻肺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法是戒烟和进行规律的运动锻炼。
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诱因之一,戒烟对于疾病的控制和预防至关重要。
此外,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肺功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对于中度慢阻肺患者,药物治疗是最佳的选择。
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类固醇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
支气管扩张剂可以扩张气道,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而吸入类固醇可以减轻气道炎症,预防疾病的进展。
此外,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还可以选择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如黏液溶解剂、抗生素等。
最后,对于重度慢阻肺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法是氧疗和手术治疗。
氧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缺氧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对于一些合并肺大泡或肺囊性纤维化的患者,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
总之,针对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慢阻肺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法是不尽相同的。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在接
受治疗的同时,也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慢阻肺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如何选

慢阻肺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如何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气道阻塞和肺组织的永久性破坏。
该疾病主要由吸烟引起,但也可以由其他原因引起,如空气污染、室内煮炒、工业污染物和遗传因素等。
慢阻肺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在药物治疗中,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是两类重要的药物。
支气管扩张剂是慢阻肺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它能够通过放松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气道,减少呼吸道阻力,帮助患者更好地呼吸。
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支气管扩张剂可以分为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长效毫微米氨基苯骈增效剂。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是最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之一,它们通过激活β2-肾上腺素受体来扩张气道。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又分为短效和长效两类。
短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SABA)主要用于急性发作时的快速缓解,如氢中止啡复缇go,效果持续4-6小时。
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LABA)效果持续12小时以上,可用于长期治疗,防止病情加重,如舒利迭、福莫特罗等。
长效毫微米氨基苯骈增效剂是另一类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它们通过抑制黏液的分泌和促进纤毛活动,改善气道通畅。
长效毫微米氨基苯骈增效剂在慢阻肺的长期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沙美特罗、希托特罗等。
除了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也是COPD治疗的一种重要药物。
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抑制炎性细胞的活性,减少黏液的产生和气道炎症的发生,从而减少慢阻肺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糖皮质激素一般用于急性发作期,如预防哮喘严重发作,改善肺功能。
慢阻肺患者一般使用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和氟替卡松。
在选择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轻度慢阻肺患者可以首先使用短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进行短期缓解,如sabadill。
中度和重度患者可以同时使用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长效常微微米氨基苯骈增效剂,如舒利迭、特布他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扩张剂是慢阻肺治疗基石
自2001年《全球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阻肺,COPD)防治倡议》(以下简称“GOLD 指南”)首次公布后,GOLD指南不断进行更新和修订。
依据2014年1~12月的最新研究结果,今年1月,2015新版GOLD指南出炉。
在近日召开的GOLD Talks 中外专家分享会上,与会专家对新版GOLD指南进行了解读,并再次重申了支气管扩张剂在慢阻肺治疗中的关键地位。
支气管扩张剂居核心地位
北京同仁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孙永昌教授介绍,新版GOLD指南在慢阻肺的定义、诊断和管理等方面没有做重大的改动,但是在原基础上增加了更新内容。
其中,新增了WISDOM 研究的数据。
WISDOM研究证实,支气管扩张剂是慢阻肺治疗的基石,接受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治疗的重度慢阻肺患者,逐渐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并不会增加患者中至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
孙永昌表示,新版GOLD指南再次强调:支气管扩张剂是慢阻肺患者症状管理的核心,长效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方便,而且与短效支气管扩张剂相比,在持续缓解患者症状方面更加有效,同时可以减少患者急性发作和相关的住院次数,改善症状和健康状况。
据介绍,新版GOLD指南比较了各种抗胆碱药物的疗效特征:在长效抗胆碱药物中,阿地溴铵的作用至少可持续12小时,而噻托溴铵和格隆溴铵作用的持续时间可达24小时以上。
现有证据已证实,噻托溴铵可降低患者急性加重和相关住院风险,改善症状和健康状态(A类证据),同时有效提高患者肺康复治疗的效果(B类证据)。
一项大型研究则证实,噻托溴铵减少急性加重的疗效优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
而阿地溴铵和格隆溴铵对肺功能和呼吸困难方面的作用与噻托溴铵相似,在其他方面的证据则很少。
而对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与福莫特罗,新版GOLD指南新增了一项
系统性综述:有关沙美特罗和福莫特罗的26项研究表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能够减少慢阻肺症状急性加重和患者入院率。
孙永昌谈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也制定了我国的慢阻肺诊治指南,一般
4~5年修订一次,由于GOLD指南今年发生了变化,国内有关专家也计划着手修订工作,以符合慢阻肺诊治的最新国际进展。
“当然,对于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的一线地位,国内外的共识是一致的。
”孙永昌说。
但是,孙永昌也提醒,由于患病情况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差异,国内的指南还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要考虑到一些低收入慢阻肺患者的可负担性,而不可能完全照搬国际指南。
比如氨茶碱缓释制剂,虽然纳入了GOLD指南,因高剂量使用存在潜在毒副作用,在GOLD指南中并不重点推荐。
但该药对我国收入较低的患者来说,具有有效、便宜、依从性好的优点,还是可以推荐使用的。
合理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在慢阻肺的治疗中,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具有一定地位,比如在联合长效支气管
扩张剂的基础上,能够降低1秒用力呼气量(FEV1)<60%的患者急性加重频率(A类证据)。
既往的研究还表明,在一些患者中,撤除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加重。
因此,在慢阻肺治疗中过度、长期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现象成为全球问题。
WISDOM研究的第一作者、德国波恩大学的HelgoMagnussen教授表示:“在
全球范围内,70%多的慢阻肺患者都在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而作为慢阻肺基础用药的支气管扩张剂,使用率只有50%左右。
”
然而,纳入新版GOLD指南的WISDOM研究则证实,接受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治
疗的重度慢阻肺患者,在3个月内逐步撤除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治疗组与继续应用组相比,不增加患者中至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
常规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并不影响慢阻肺患者的长期FEV1或死亡率(A类证据)。
HelgoMagnussen在会上和大家分享了WISDOM研究结果,该研究是一项双盲、平行对
照研究,在20个国家210个中心进行,试验中逾2400名患者接受了噻托溴铵、沙美特罗以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结果于2014年9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结果表明:在研究前12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组从250微克减少到100微克,对比不撤除激素组,肺功能降低没有差异;从
12~18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组从100微克撤到0微克,对比不撤除激素组,肺功能虽然降低了38毫升,但是相比基线值981毫升,也只下降了不到4%;而从18~52周,完全撤离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组肺功能多下降了5毫升,与没有撤离激素组下降的斜率几乎一致,肺功能保持平稳。
WISDOM研究的第一临床终点是观察患者急性加重的发生而非肺功能下降,虽然4%的激素撤除组肺功能轻微下降,但两组并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即并没有在临床上增加急性加重的发生次数。
HelgoMagnussen强调,该研究结果为临床稳定期重度以上慢阻肺患者能否从三联治疗减为二联治疗提供了证据支持。
对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有顾虑或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的患者,可考虑在3~4个月内逐步停用,但需同时应用两种长效支气管扩张剂。
HelgoMagnussen 认为,推荐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预防急性发作的作用,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单药治疗的效果劣于与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联合使用。
由于存在口腔念珠菌病、声嘶和皮肤挫伤等较高发生率的副作用,非使用指征患者不应长期治疗。
长期治疗仅用于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控制不佳的重度、极重度及急性加重频繁发作的慢阻肺患者。
在具体治疗中,如何权衡保留与撤除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利弊,还需综合考虑,仔细斟酌。
孙永昌也表示,学术界对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争议仍在继续,该药的临床适应证还不够清晰、具体,治疗的获益/风险有待进一步明确,如何识别哪些患者能够从中获益也未确定。
有些慢阻肺患者该用,却使用不足;而有些患者不需要,却过度使用。
这些距GOLD指南的治疗建议尚存在距离。
“在慢阻肺治疗用药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长期以来一直将支气管扩张剂视为治疗核心与关键,虽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占据一定地位,但应仔细权衡利弊,合理使用。
”孙永昌强调。
他又指出,“合理使用”即是通过病情的综合分析,来判断哪些患者可能会从中获益,比如慢阻肺合并哮喘的患者,或者过敏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吸入激素的使用,但要密切观察疗效和副作用,一旦出现问题及时撤药。
呼吸科医生应遵循相关指南,对慢阻肺患者进行A、B、C、D四象限综合评估和治疗,提高规范诊疗水平。
延伸阅读
慢阻肺诊治的两个误区
误区一:擅自停药
孙永昌分析:很多慢阻肺患者在咳嗽、呼吸困难加重后,去医院就诊,用药症状好转后就把药停掉。
还有些患者一开始用药效果很好,但一两年后药效不如以前,也把药停掉了。
这都是不正确的。
慢阻肺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一样,是一个慢性病,因此应像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一样长期用药。
如果不用药,一年可能需要住院2~3次,甚至更多,每一次住院就意味着疾病加重;如果能坚持用药,则可以减少住院次数。
慢阻肺的治疗存在“天花板效应”,即使用一段时间后再继续用药,可能不会达到更好疗效。
但我们要认识到,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减轻患者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并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和运动耐量。
虽然慢阻肺在缓慢发展,但是药物的使用可以让其症状不明显,比如噻托溴铵连续使用三四年,依然能持续改善肺功能,停用弊大于利。
误区二:仅仅依靠药物
孙永昌认为:慢阻肺的防治需要综合管理,药物治疗只是疾病综合管理的手段之一,而康复管理、疾病预防等都是重要内容。
比如,有些慢阻肺患者一活动就喘,就越来越不愿活动,这是不对的。
我们鼓励病人体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进行锻
炼。
比如,慢阻肺患者必须戒烟,在流感季节鼓励接种流感疫苗,通过这些预防措施来减少住院次数。
此外,我们还
应当加强患者教育,让患者了解慢阻肺的疾病特点等知识,具有处理疾病变化的应急能力,进而学会与这个疾病共同生存,这些都属于疾病综合管理的范畴,而不仅仅只是单用药物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