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沉积岩的野外鉴定

合集下载

常见沉积岩的鉴定实验报告

常见沉积岩的鉴定实验报告

常见沉积岩的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二、实验目的通过对沉积岩特征的认识加深对沉积岩生成条件的了解。

三、实验仪器、设备沉积岩标本,小刀,放大镜四、实验原理1沉积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沉积岩中的特有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粘土矿物、石膏、硬石膏、赤铁矿、褐铁矿、玉髓、蛋白石等。

2沉积岩的结构沉积岩的结构指沉积岩颗粒的性质、大小、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有以下两类结构:(1)碎屑结构:按碎屑粒径大小可分为:砾状结构粒径>2mm砂状结构粒径2-0.05mm粉砂状结构粒径0.05-0.005mm泥状结构<0.005mm(2)非碎屑结构:岩石中的颗粒由化学沉积作用或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形成。

3沉积岩的构造(在野外观察比较好)指沉积岩形成时所生成的岩石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形式。

主要有:(1)层理:沉积岩的成层性。

是由岩石不同部分的颜色、矿物成分、碎屑(或沉积物颗粒)的特征及结构等所表现出的差异而引起的。

分为平行层理.交错层理(2)递变层理:同一层内碎屑颗粒粒径向上逐渐变细。

(3)波痕:层面呈波状起伏。

(4)泥裂:由岩层表面垂直向下的多边形裂缝。

裂缝向下呈楔形尖灭。

四、常见沉积岩(1)砾岩、角砾岩砾状结构。

碎屑为圆形或次圆形者为砾岩,碎屑为棱角形或半棱角形者为角砾岩。

(2)-(6)砂岩砂状结构。

碎屑成分常为石英、长石、白云母、岩屑及生物碎屑。

岩石颜色多样,随碎屑成分与填隙物成分而异。

如富含粘土者颜色较暗;含铁质者为紫红色;碎屑为石英,胶结物为SiO2者呈灰白色;碎屑富含钾长石者显灰红色。

砂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分为粗粒砂岩(粒径2-0.5mm),中粒砂岩(粒径0.5-0.25mm),细粒砂岩(粒径0.25-0.05mm)。

砂岩按照碎屑成分可分为:石英砂岩(石英含量75%-95%)一般磨圆度高,分选好,颜色浅;长石砂岩(石英含量<75%,长石含量>25%)磨圆较差,分选中或差,浅红到浅灰。

岩屑砂岩(石英含量<75%,岩屑含量>25%)磨圆差,分选差,颜色深。

沉积岩薄片鉴定报告

沉积岩薄片鉴定报告

沉积岩薄片鉴定报告一、样品信息:样品名称:沉积岩样品编号:XXX-XXX采样地点:XXX采样时间:XXXX年X月X日二、鉴定目的:本次鉴定旨在通过对沉积岩薄片的观察、测量和分析,明确该沉积岩的岩石成分、岩石结构、岩石组织等性质,并据此判断其岩石类型、分析沉积环境等地质信息。

三、鉴定方法及仪器:鉴定方法:野外采样、薄片制备、显微镜观测、测量和分析鉴定仪器:显微镜、摄影设备、标本夹等四、鉴定结果:1.泥岩:该沉积岩薄片呈黄灰色,呈均质细粒质,颗粒间无孔隙。

显微镜下可见粒度细小的石英砂粒,呈无光泽。

岩石结构为层状结构,各层之间接触良好。

岩石组织为均质细粒质,微结构中包含的颗粒间无孔隙或孔隙极小。

根据显微镜下的观察,泥岩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

2.砂岩:该沉积岩薄片呈灰黄色,呈均质颗粒状,颗粒间有少量孔隙。

显微镜下可见不同颜色的石英砂粒,部分砂粒呈圆形或半圆形,有少量角砾石粒。

岩石结构为层状结构,各层之间接触良好。

岩石组织为均质颗粒状,微结构中包含的颗粒间有少量孔隙。

根据显微镜下的观察,砂岩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和长石。

3.石灰岩:该沉积岩薄片呈灰白色,呈均质细粒质,颗粒间无孔隙。

显微镜下可见颗粒细小、均匀分布的方解石晶体,呈无光泽。

岩石结构为均质细粒质,各颗粒之间接触良好。

岩石组织中无孔隙。

根据显微镜下的观察,石灰岩的主要矿物组成为方解石。

五、鉴定结论:根据对样品的观察、测量和分析,鉴定结果如下:1.泥岩:该沉积岩属于泥岩,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

2.砂岩:该沉积岩属于砂岩,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和长石。

3.石灰岩:该沉积岩属于石灰岩,主要矿物组成为方解石。

六、鉴定分析:1.根据鉴定结果,可以判断该地区存在泥岩、砂岩和石灰岩三种沉积岩类型。

不同类型的沉积岩可能具有不同的形成环境和地质背景,有助于深入研究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和演化历史。

2.泥岩与砂岩可能存在着侵蚀过程,通过砂岩中的角砾石粒可以推测该地区可能存在着山地侵蚀作用。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岩石是地球表面的主要物质组成部分之一,其种类繁多,其中最主要的三大类岩石为火山岩、沉积岩和岩浆岩。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这些岩石时,需要注意其外貌特征、颜色、质地、结晶程度、矿物组成等方面,以便准确鉴定其种类。

以下分别介绍如何进行这三类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

一、火山岩的野外观察和描述火山岩是由火山活动产生的岩石,分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多种类型。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玄武岩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1. 外貌特征:玄武岩色泽深浅不一,大多呈黑灰色或暗绿色。

质地致密坚硬,有时呈毛细结构,切割面有光泽。

2. 结晶程度:玄武岩为深成岩,具有颗粒状的结晶,但结晶程度一般较低。

3. 矿物组成:玄武岩主要由斜长石、黑云母、辉长岩、磁铁矿等矿物组成,这些矿物一般肉眼可见。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安山岩时,也可从上述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

安山岩形成于中酸性岩浆,与玄武岩相比,其颜色较浅,通常为灰色或棕灰色。

其质地也比玄武岩稍微细腻,有时呈流纹状结构。

安山岩的矿物组成较为复杂,主要有镁铁质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矿物。

1. 外貌特征:流纹岩表面常有米粒状或半球形凸起,由于形状类似牛乳突起而得名。

颜色一般呈浅灰色或黄灰色,质地坚硬。

2. 结晶程度:流纹岩的晶体一般很小,肉眼很难看到。

其基质由细小的熔岩组成,直径约为0.1毫米至3毫米,成团状的熔岩通常有多种颜色和形态。

沉积岩是由地层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主要类型有砂岩、泥岩、灰岩等。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这些岩石时,需要注意其颜色、粒度、质地、厚度以及沉积环境等方面。

1. 砂岩的野外观察和描述:砂岩由石英砂颗粒累积而成,颜色和质地均较不均匀。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砂岩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a. 粒度大小:砂岩的砂粒大小差异较大,范围从0.063毫米到2毫米不等。

b. 粒度成分:由于砂岩主要由石英砂组成,因此其质地较细,切割面常有光泽。

工程地质实验 常见沉积岩的认识和鉴定

工程地质实验 常见沉积岩的认识和鉴定

工程地质实验常见沉积岩的认识和鉴定工程地质实验是对地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和分析的一种实验方法。

在工程地质实验中,沉积岩是不可避免的研究对象。

沉积岩是由沉积物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和固结形成的岩石,其成分和结构特征决定了其力学性质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常见沉积岩的认识和鉴定方法。

一、粘土质沉积岩粘土质沉积岩是由粘土颗粒在水中沉积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粘土质沉积岩有泥岩、粘土质砂岩、粘土质灰岩等。

其特点是颗粒细小、颜色深浅不一、形成厚度大、抗压强度低、易溶解并有一定的膨胀性。

鉴定方法:1.颜色:粘土质沉积岩的颜色通常为灰褐色、灰色或淡黄色。

其中灰色是泥岩的常见颜色,淡黄色是粘土质灰岩的常见颜色。

2.形成厚度:粘土质沉积岩形成厚度较大,也是其破坏方式的重要特征。

3.均质度:粘土质沉积岩的颗粒细小,通常表现为均匀的均质结构。

4.溶解性:粘土质沉积岩容易溶解,这点可以用10%的盐酸溶液来测试。

二、砂状沉积岩砂状沉积岩是由石英砂颗粒在水中沉积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砂状沉积岩有砂岩、石英砂岩等。

其特征是颜色淡黄、麻灰色或灰白色,质地坚硬,抗压强度较高,并且易破碎。

1.颜色:砂状沉积岩的颜色通常为淡黄、灰白色或麻灰色。

2.颗粒大小:砂状沉积岩的颗粒大小一般在0.0625-2mm之间,石英晶体的结构形态有规则的六面体或八面体结构。

3.具有颗粒形态:砂状沉积岩有很强的颗粒形态特征,沉积岩中的砂粒常在横切面呈现典型的相互联系的斜向层理。

三、碳酸盐岩2.质地:碳酸盐岩的质地较坚硬,抗压性能较强,不易破碎。

3.化学性质:碳酸盐岩不溶解于盐酸,这是其鉴别特征之一。

浅粒岩野外描述

浅粒岩野外描述

浅粒岩,一种常见的沉积岩,以其独特的特征和多样的形成环境,在野外考察中总是能吸引地质学家的目光。

以下是对浅粒岩在野外的详细描述。

浅粒岩的颜色通常呈现为浅灰、灰白或浅红色,这是由于其中所含的矿物成分和颗粒大小的不同所导致的。

在野外,当阳光照射在浅粒岩表面时,岩石会呈现出一种细腻的光泽,仿佛被轻轻打磨过一般。

浅粒岩的纹理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其颗粒结构紧密,颗粒大小通常在毫米级别,这使得岩石表面呈现出一种细腻的纹理。

在野外,这种纹理给人一种温和而均匀的感觉,仿佛是大自然的细致雕琢。

除了颜色和纹理外,浅粒岩的硬度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一般来说,浅粒岩的硬度适中,既不太硬也不太软,这使得它在野外易于观察和描述。

当用手触摸时,可以感受到其坚硬而细腻的质地。

在野外,浅粒岩常常与其他岩石共生,形成多种多样的地貌景观。

例如,在某些河流沿岸,浅粒岩可能会形成陡峭的河岸或平缓的河滩。

在这些地方,浅粒岩的颜色、纹理和硬度都成为了构成地貌景观的重要元素。

此外,浅粒岩的形成环境也是其野外描述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它通常形成于河流、湖泊等沉积环境中,是由河流搬运的砂粒在湖泊或河流中沉积并经过压实作用而形成的。

因此,在野外考察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浅粒岩的产状、与其他岩石的关系以及周围的地形地貌来推断其形成环境。

综上所述,浅粒岩在野外呈现出独特的颜色和纹理,具有适中的硬度,并与其他岩石共同构成了多样的地貌景观。

通过对其野外特征的描述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种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和地质环境。

沉积岩野外鉴定

沉积岩野外鉴定
沉积岩的构造通常都是宏观的。
原生沉积构造与次生沉积构造
沉积构造的类型极为复杂,描述性、成因性或分类 性术语极多,其中,在沉积作用中或在沉积物固结 之前形成的构造称为原生沉积构造(Primary sedimentary structure),在沉积物固结之后形成 的构造称为次生沉积构造(Secondary sedimentary structure)。

侵蚀面构造
造 曝露成因构 造 1、 干 裂 2、 雨 痕 3、 冰 雹 痕 4、 泡 沫 痕 5、 流 痕
化学成因构 造
1、 结 核 2、 缝 合 线 3、 叠 锥 4、 晶 体 印 痕 5、 成 岩 层 理
生物成因构 造
1、 生 物 生 长 构造 2、 叠 层 构 造 3、 生 物 遗 迹 构造
物理成因 层理构造 冲刷构造 泥裂、雨痕、雹痕
表 11-1 常见的沉积构造类型
生物成因
化学成因生物扰动构造源自晶痕和假晶叠层构造
鸟眼构造
结核构造
复合成因
沉积构造的分类
物理成因构
流动成因构 同生变形构


一 、层 理 构 造
1、 块 状 层 理 2、 韵 律 层 理 3、 粒 序 层 理 4、 水 平 层 理 5、 平 行 层 理 6、 波 状 层 理 7、 交 错 层 理 二 、层 面 构 造
化学成分
总体说,沉积岩与岩浆岩的主要化学成分十分接近,但有如下差异:
1). 沉积岩中Fe2O3>FeO,而岩浆岩中Fe2O3<FeO 2). 碱金属、碱土金属含量,沉积岩<岩浆岩; 而CaO例外,在沉积岩中高,与生物、生物化学作用有关
3). K2O与Na2O含量,沉积岩中一般K2O>Na2O,岩浆岩中一般 K2O<Na2O 原因是:粘土矿物吸附K, 含K矿物,如白云母,水云母在地表稳 定,而Na进入海水,不易形成沉积矿物

沉积岩的野外观察和描述

沉积岩的野外观察和描述

三、结构 二)碳酸盐岩的结构:指各组份部分的大小、形态、内部构造特征以及颗粒之间 的组合关系。常见的结构如下: 1、粒屑结构: 2、生物骨架结构 3、晶粒结构
1、粒屑结构:由波浪和流水作用而成的碳酸盐岩结构,类似于碎屑岩中碎屑颗粒。 由颗粒(内碎屑、骨粒、鲕粒及豆粒、团粒及团块)、泥晶基质、亮晶胶结物、 孔隙等四种结构组成。野外一般用水浸湿岩石新鲜断面,才能比较容量辩认。 主要类型有: 1)颗粒类型 (1)内碎屑:在沉积盆地内部形成的由弱固结或半固结的碳酸盐岩沉积物经岸流、 潮汐、波浪等作用剥蚀破碎并经过再沉积的碎屑。具塑性变形、呈棱角状或磨圆 状、一般内碎屑颗粒不切割内部颗粒。 砾屑:>2mm 砂屑: 2—0.06mm 粉屑: 0.06—0.03mm 微屑: 0.03—0.004mm 泥屑:<0.004mm 微屑和泥屑充填于颗粒之间,称为泥晶基质或灰泥杂基。 (2)生物碎屑(骨粒):无脊椎动物分泌的碳酸盐岩骨骼组分,一般具有完整的 生物形态。破碎的生物骨骼称骨屑。描述时作各种生物骨骼的含量外,应尽量分 辨各种生物的门类,用贝屑(腕足、软体动物)、介屑(介形虫)、虫屑(有孔 虫、蜓类)、棘屑(海百合、海胆)、藻屑(藻类)等进行描述。研究生物门类、 生态类型、生物的丰度和分异度、生物碎屑的大小、分选及磨圆度,以提供更多 的环标志。
3、碎屑颗粒表面特征:碎屑颗粒表面的各种磨光面、毛玻璃化及显微刻蚀痕迹。 如霜面、沙漠漆、冰川擦痕、各种刻蚀痕和撞击痕。 4、填隙物:胶结物和杂基 1)胶结物:含量<50%,对碎屑颗粒起胶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质。 钙质(碳酸盐)、铁质(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硅质(氧化硅) 2)杂基:与碎屑物一起机械沉积下来的起填隙作用的细粒物质。粒度小于 0.03mm的细粉砂、粘土物质和碳酸盐灰泥,也称泥质胶结物。 野外常用简单工具可辨认:硅质胶结较硬,可刻划小刀,铁质胶结常呈现红色、 棕褐色,钙质胶结滴HCI5%起泡,泥质胶结一般较疏松、可染手。 5、胶结类型和颗粒接触关系: 胶结类型: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混合式 颗粒接触类型:点接触、线(面)接触、弯曲缝合线接触。

白云质灰岩的野外描述

白云质灰岩的野外描述

白云质灰岩的野外描述白云质灰岩是一种常见的沉积岩,由于其特殊的成分和结构,使其在野外具有独特的特征和景观。

下面将从岩石的成因、特征、分布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白云质灰岩是一种由白云石和碳酸钙等主要矿物质组成的沉积岩。

它形成于远古海洋中,经历了漫长的沉积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海洋中的生物残骸、沉积物和溶解的矿物质逐渐积累,形成了这种特殊的岩石。

白云质灰岩具有细粒、均匀的颗粒结构,呈现出灰白色或淡黄色的颜色。

白云质灰岩在野外具有独特的特征。

首先是其明显的层状结构,由于沉积过程中的不断堆积和压实,使得岩层之间形成了清晰的界面。

这种层状结构给人一种纹理分明的感觉,非常美观。

其次是岩石表面常常有一种类似云朵般的纹理,这是由于岩石中的矿物质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的变化,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景观。

白云质灰岩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岸线附近。

在国内,它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等地。

由于其特殊的成分和结构,白云质灰岩在野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首先,它是研究地质历史和古地理的重要证据。

通过对岩石的形态、颜色、岩层等特征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到岩石形成的时代和环境。

其次,白云质灰岩还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

由于其坚硬、耐磨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刻等方面。

白云质灰岩还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它是一种碳酸盐岩,当岩石受到水的侵蚀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碳酸气体,对大气和水体的化学平衡产生影响。

其次,白云质灰岩在野外容易形成溶洞和地下河道。

由于岩石中的矿物质溶解,形成溶蚀作用,导致地表下的空洞和通道的形成。

这不仅对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和储存有重要意义,也为地下水动力学和水文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地条件。

白云质灰岩是一种常见的沉积岩,在野外具有独特的特征和景观。

它由白云石和碳酸钙等主要矿物质组成,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和类似云朵般的纹理。

白云质灰岩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岸线附近,对研究地质历史、古地理以及作为建筑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山集块岩
火山碎屑
碎屑结构
常为灰、黄、绿、红等,但多为浅色
碎屑一般大于100mm,砾石多为纺锤形,如火山弹堆积,一般没经流水搬运。胶结物多为火山灰及一些细小的碎屑
正常碎



砾岩,
角砾岩
岩屑,其次为矿物碎屑
碎屑结构,呈浑圆状和棱角状
常由胶结物的具体成分所决定
50%以上的碎屑大于2mm,胶结物有钙质、石膏、粘土、二氧化硅、铁的含水氧化物、地沥青
硅华
蛋白石
灰白或带棕色,有时带珠状光泽
从温泉及间歇泉沉积出来的一种蛋白石沉积物,松散。
形态多呈孔状,致密块状,钟乳状等
主要为蒙脱石
泥质结构
白色,淡黄色,淡绿化
化学成分不稳定,含较多的MgO、CaO,加酸气泡,有滑感,水侵后强烈膨胀
页岩
高岭土,石英,云母,绿泥石及其它云母矿物
泥质结构粉砂泥质结构砂泥质结构
有浅绿,淡灰,浅黑,浅黄,褐,浅红色
有土味,无光泽,呈致密状,具有沿层理面分裂成薄片或页片的性质。加HCL强烈起泡的为钙质页岩;坚硬致密的为硅质页岩;呈黑色不污手的为黑页岩;黑色能污手的为碳质页岩;不污手,用刀片刮之可成为连续的刨花状,用火烧之有煤油气味的为油页岩
杂砂岩
基性喷出岩,凝灰质岩,千枚岩,砂页等岩屑,呈棱角状的石英颗粒含量小于60%,长石30%-20%,含少量云母
砂状结构
暗色
胶结物主要是粘土物质,分选不好,碎屑的磨圆度差
粗砂岩
石英为主
砂状结构
颗粒直径2~2.5mm,颗粒均匀
细砂岩
石英为主
砂状结构
颗粒直径0.25~0.05mm,颗粒均匀
粉砂岩
石英为主
常见沉积岩的野外鉴定
分类
岩石名称
物质成分
结构
颜色
其它特征

山碎Biblioteka 屑岩类凝灰岩熔岩或围岩的碎块,常含有矿物晶体,如石英、长石、云母等
碎屑结构
常为紫红
灰绿等色
火山碎屑物,小于2mm,外貌很像细砂岩,但颜色不同
火山角砾岩
熔岩角砾
碎屑结构
常为灰、黄、绿、红等色
一般为2~100mm,为棱角状,无任何分选性,为凝灰质胶结,常与火山岩共生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
泥灰岩
粘土与石灰质的混合物,碳酸钙多在50%以上
隐晶质结构微粒结构
白色,浅黄,浅褐,浅红,浅绿,黑杂色
加稀盐酸起跑,反映后残留下有泥点,有粘土味,易风化
石灰岩
方解石为主
结晶粒状结构,生物结构,碎屑结构,鲕状结构
白色,浅黄,浅灰色等
产状呈层状,遇HCL起泡。
按成因与结构特点可分为生物灰岩,碎屑灰岩,化学石灰岩等
砂状结构
颗粒直径0.05~0.005mm,碎屑多为棱角状,胶结物多为胶体物质,常具有薄的水平层理,很少具有斜层理
粘土岩类
高岭石粘土
主要为高岭石(90%)以上,其它还混入黄铁矿、菱铁矿、石英、长石等
泥质结构
缅状结构
白色,淡灰色,淡黄色
致密状,性脆,有滑感,加水成可塑
蒙脱石粘土(又叫膨润土、膨土岩、斑脱岩、漂白土)
石英砂岩
石英,少量的长石及碎石
砂状结构
白色
碎屑的磨圆度及分选性较好,胶结物大部分为硅质,有些碳酸盐、铁质、磷酸盐
长石砂岩
主要由长石(30%)和石英(30%~60%),还有细晶岩、花岗岩、页岩与纷砂岩屑等
砂状结构
灰白色,浅黄色,肉红色等
碎屑呈棱角状和圆棱状,中等分选度,胶结物常为钙质或氧化铁,有时为粘土质胶结,而氧化硅少
白云岩
白云石为主
隐晶质结构,生物结构,碎屑结构
白色,黄色,浅褐色,灰色浅绿色,黑色
遇冷盐酸不起跑或微起跑
硅藻土
由硅藻类及部分放射虫类的骨骼和海绵骨针组成
生物结构
白色,浅黄色
岩石质轻,多孔,胶结不紧,具粗糙感而无粘性和可塑性
隧石
由蛋白石,玉髓,石英等组成
隐晶质结构
颜色多种
致密、坚硬,用钢铁敲击则生火花,破裂后呈贝状断口,有带状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