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1180
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探讨与预防措施

化学因素
酸碱类化学物质
电镀工艺中常用的强酸、强碱等 化学物质,如硫酸、氢氧化钠等 ,对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具有
刺激和腐蚀作用。
重金属
电镀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铬、镍 、锌等,可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进 入人体,对肝、肾等器官造成损害 。
有机溶剂
电镀前处理和后处理过程中使用的 有机溶剂,如汽油、煤油等,具有 挥发性,长期接触可引起中毒。
工程技术措施
改进生产工艺
采用低毒或无毒的电镀原料,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
加强通风排毒
安装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确保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符合国家 卫生标准。
自动化与密闭化生产
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和密闭化生产设备,减少工人接触有害物质的机 会。
操作规程与培训教育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01
建立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人正确、安全地操作电镀设
危害程度
急性中毒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等症 状,严重者可导致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
加强电镀液的管理和使用,定期检测电镀液中有毒有害物 质的含量;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配 备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慢性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01
事故原因
长期接触电镀液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铅、汞、镉等,可引起慢性中毒
预防措施制定
根据评估结果,针对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包 括工程技术措施、操作规程、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等方面。
企业实施指导
为企业提供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的实施指导,包括方案制定 、设备选型和操作培训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发展,电镀行业将越来越多地应用智能化技术,如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操作和智能传感 器等,减少人工操作和化学物质接触,降低职业病危害。
电镀厂生产过程对人体的危害的预防(2篇)

电镀厂生产过程对人体的危害的预防电镀厂有很多种技术,化学镍、镀合金、贵金属电镀、镀铬工艺、镀镍、镀铜工艺、镀锡、镀锌等等,关键是看你厂使用的是哪种工艺,要区别对待。
电镀铬过程排放物中有六价铬,是致癌物质,对人体有害。
电镀镀层中含有的镍(Ni)元素易引发皮肤癌等。
电镀生产过程中对人体的危害电镀生产中要大量使用强酸,强碱,盐类和有机溶剂等化学药品,在作业过程中会散发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如安全管理工作做得不好,极易发生中毒,灼伤,以致燃烧爆炸事故。
另一方面,电镀车间工作场地潮湿,设备易受腐蚀,也容易导致触电事故。
目前,除少数大厂的电镀车间外,大多数从事电镀的厂点,规模都较小,设备也简陋,缺少机械装备,劳动防护条件差;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
因此,电镀生产安全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已经成为电镀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
A粉尘危害大多数五金工件在电镀前都必须经过打磨,机械抛光等;另外,为了除去铸件,锻件或热处理后零件表面的熔渣,型砂,氧化皮及其它杂质,还需要进行喷砂处理。
这些作业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可能含有硅,铬,铝,铁,铜和麻布等的粉尘,这些粉尘会给作业工人带来严重的职业危害灾爆炸电镀生产中经常使用有机溶剂对工件进行脱脂除油,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汽油,煤油,丙酮,苯类,三氯乙烯和四氯化碳等;此外,还使用脱漆剂脱除旧涂层,使用罩光(封闭)漆对镀层进行封闭等,脱漆剂中含有大量的二氯甲烷和其他机溶剂,罩光(封闭)漆中也含有多种有机溶剂。
汽油,煤油,苯类和其它一些有机溶剂的闪点很低,在空气中很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下限时一遇火花等点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三氯乙烯和二氯甲烷,虽不易燃烧,但都是有毒易挥发的液体,其蒸气与空气也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还有,部分电镀厂要用到锅炉或反应釜等,它们是压力容器,如使用不当也会发生爆炸事故大多数有机溶剂有毒,如三氯乙烯具有麻醉性,能使人窒息,受紫外线照射会分解出剧毒的光气和强腐蚀性的氯化氢。
电镀行业有哪些职业危害因素?

电镀行业有哪些职业危害因素?电镀生产需使用腐蚀品、氧化剂、毒害品和易燃液体等危险化学品,大量的电气设备还会引起火灾和触电。
笔者在此对电镀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一、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 中毒有毒物质能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3个途径进入人体,可能造成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1.1 氰化物中毒在电镀铜、锌、银、金、铜合金和退镀中,氰化钠、氰化钾、氰化亚铜、氰化锌、氰化银钾和氰化金钾等氰化物被广泛使用。
氰化物颗粒、粉末及含量溶液,遇酸或受潮会分解产生更易致人中毒的氰化氢气体。
若含氰镀槽的布置、含氰废水的排放和通风管路待存在缺陷,可能会产生氰化氢。
例如:含氰镀槽与酸铜槽、酸洗槽、铬槽等酸性物质的距离过近;含氰污水与酸性废水混合排入;含氰废气与酸雾共用一套通风装置;零件表面的酸性物质未清洗干净就进入含氰镀槽,以上情况均会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从而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氰化钠和氰化亚铜的溶解过程属络合反应,若操作不慎,放出的热量将会使溶液温度急剧升高,甚至沸腾,分解产生氰化氢和氰气,并可能造成含氰溶液外溢。
含量镀槽的工作温度过高和电流密度过大也会导致氰化物分解和扩散。
因为氰化物使用不当、通风不良和管理不善,导致作业场所产生大量氰化氢气体,造成人员急性中毒,最终酿成伤亡事故。
如2003年10月,浙江温州某刀具公司发生了一起中毒事故,该公司在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检修时,检修人员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进入深达4.5m的还原反应池内,发生中毒,由于盲目施救,先后有5人进入池内,最终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导致事故扩大化。
事后检测发现:池内氰化氢等气体的浓度严重超标。
1.2 有机溶剂中毒电镀生产有时需要使用三氯乙烯、汽油、煤油、二甲苯、酒精、天那水、二氯甲烷(用于退漆剂)、油漆、电泳漆和油墨等有机溶剂。
使用时有机溶剂大量挥发,人体吸入后会引起中毒。
如三氰乙烯在清洗槽内呈蒸气状态,若冷却不足或零件带出,会在空气中达到较高沈度,直接影响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警示】深圳一电镀作业员工中毒身亡附最全电镀作业危险分析及预防措施

【警示】深圳一电镀作业员工中毒身亡附最全电镀作业危险分析及预防措施事故警示5月2日22时,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共和第三工业区创隆实业(深圳)有限公司发生一单员工中毒事故,该公司一员工在二楼电镀车间底铜缸处作业时,疑因中毒呕吐,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该公司主要经营从事表壳、表带、首饰、眼镜框、眼镜、工艺品及其它日用五金制品的电镀和加工业务。
(信息来源:深圳市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生产事故预警信息2016年第4号文件)电镀企业又发生事故,安博士曾在有限空间事故警示中也曾提到一起,电镀企业发生事故的概率之所以这么高跟电镀企业本身的工艺、使用危险化学品种类多和作业环境差是密不可分的,电镀企业的工艺原理是什么?电镀企业都有哪些危险危害因素?电镀企业都用到什么设备?电镀企业预防事故都有哪些好的安全对策和措施?电镀工作业都有哪些风险和注意事项?接下来,安博士会逐一给大家介绍!电镀加工中涉及最广的是镀锌,镀铜、镍、铬,其中镀锌占45~50%,镀铜、镍、铬占30%,氧化铝和阳极化膜占15%,电子产品镀铅/锡、金约占5%。
电镀原理:借助外界直流电的作用,使被镀导电体的表面沉积一金属或合金层的方法,称为电镀。
基本电镀工艺主要为:镀前准备(检验、抛磨、绝缘处理)—上挂具(篮筐)—前处理(化学除油、电解除油、酸除锈、预处理、中和、活化、预镀等)—电镀或氧化或化学镀—后处理(清洗、钝化、着色、封闭、中和、烘干等)前处理:电镀前的所有工序统称为前处理,目的是修整工件表面,去除工件表面的油脂,锈皮,氧化膜等,为后面镀层沉积提供所需的电镀表面.前处理主要影响到外观结合力,据统计,60%的电镀不良品由于前处理不良所造成.前处理的方式有:喷砂、磨光、抛光、热浸脱脂、超音波脱脂、电脱脂、酸洗活化等。
电镀:在工件表面得到所需镀层的过程,是电镀的核心程序。
后处理:电镀后对镀层进行各种处理以增强镀层的各种性能。
如耐腐蚀性、抗变色能力、可焊性等。
后处理的方式有:钝化、中和、着色、防变色、封孔等电镀分类电镀分为挂镀、滚镀、连续镀和刷镀等方式,主要与待镀件的尺寸和批量有关。
浙江省某电镀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与分析

浙江省某电镀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与分析电镀生产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生产过程,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职业病危害。
本文将对浙江省电镀生产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以帮助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首先,浙江省电镀生产项目涉及到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包括有害物质中毒、物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威胁以及职业心理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等。
有害物质中毒是电镀生产中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之一、电镀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剂中含有重金属如铬、镉、铜等,这些重金属在高温、高压、酸碱等条件下很容易释放出来,并且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
例如,铬化合物可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鼻咽癌等,镉可导致骨质疏松症和肾脏损害等。
因此,必须要求工人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加强通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从根本上减少对有害物质的接触。
其次,电镀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电力和化学药剂会产生一定的物理因素,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例如,电镀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对操作人员的皮肤造成灼伤;电流的存在也带来了与电击有关的安全风险。
此外,电镀过程中产生的酸碱溶液会对皮肤和眼睛造成腐蚀。
因此,必须加强对操作人员的防护培训,提醒他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因工作引起的身体不适。
最后,电镀生产项目的工作环境往往存在一定的职业心理压力,如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工作时间的不规律以及噪音、震动等不良环境因素。
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工人出现疲劳、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因此,需要加强对工人心理健康的关注,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并规范工作时间和强度,改善工作环境。
综上所述,浙江省电镀生产项目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
为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必须加强对有害物质的防护,加强对工人的防护培训,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
只有全面落实相关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才能确保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

铬鼻病、铬疮、皮肤癌、肺癌 肺癌和鼻咽癌
氰化物中毒 苯中毒等
污水处理池、环保 处理塔、电镀槽受
限空间作业
缺氧、氰化氢、硫化 氢等
急性硫化氢、氰化氢中毒
①长期接触高强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
②长期接触铬酸(盐)引起 的鼻中隔穿孔
第10页
③长期接触酸雾引起的牙酸蚀 病
④化学性皮肤烧伤
第12页
⑤三氯乙烯中毒
Thanks!
谢谢聆 听
共同学习相互提高
硫酸铜、硫酸镍、 氯化镍、铬酸、氢 化亚铜、氰化钠
涂装、干燥等
各类油漆、 涂料
二、电镀不同岗位常见职业中毒和职业病
岗位
危害因素
可导致的职业病
前处理研磨
噪声
职业性耳聋
前处理除锈
盐酸、硫酸等
牙酸腐病、化学性灼伤等
前处理脱脂三氯乙烯 Nhomakorabea三氯乙烯中毒、药疹样皮炎
电镀 后处理涂装
铬酸(六价铬) 可溶镍化合物
氰化物 苯等有机溶剂
三氯乙烯使用岗位
⑥慢性苯中毒病人:以再生障碍性贫血 或白血病为主要表现
三、急 性 中 毒 案 例
①2019年10月某 电镀车间短时氰 化氢浓度急升造 成7人昏迷。
②2019年4月某电镀生产区域 H2S浓度骤增,造成1死2昏迷。
四、企业需提供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
1、 职业病危害申报 2、 职业危害培训、告知与警示 3、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职业健康监护 4、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装备)建设 5、 职业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6、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机构建设
①重点强化机械抽风和通风
②防酸性气体:对于盐酸等防护使用防酸性气体呼 吸防护用品
③ 应急设备
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探讨与预防措施

,
汇报人: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3 电 镀 行 业 职 业 病 危
害案例分析
05 电 镀 行 业 职 业 病 危 害治理建议
02 电 镀 行 业 职 业 病 危 害概述
04 电 镀 行 业 职 业 病 危 害预防措施
06 电 镀 行 业 职 业 病 危 害研究展望
案例二:某电镀企业发生职业病事故
事故概述:某电镀企业发生一起职业病事故,多名员工出现中毒症状
事故原因:由于生产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导致员工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事故后果:多名员工中毒,需要接受紧急治疗,企业面临重大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
预防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完善防护设施
案例三:某电镀企业工人健康状况调查
Part One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电镀行业职业病危 害概述
职业病危害种类
皮肤接触性危害:电镀过程中接触到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物质可能引起 皮肤过敏、炎症等。
呼吸道吸入性危害:电镀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粉尘等可能被吸入肺部, 引起呼吸道疾病。
眼部危害:电镀过程中飞溅的液体和气体可能对眼睛造成刺激和伤害。
险。
推广自动化、 智能化生产, 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加强技术研发 和创新,探索 更加环保、安 全的电镀技术。
建立技术升级 改造的激励机 制,鼓励企业
加大投入。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应加大对 电镀行业职业 病危害治理的 投入,提供必 要的资金支持。
建立健全电镀 行业职业病防 治法律法规, 明确企业与政
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 护档案
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 测与评价
电镀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告知卡

电镀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告知卡电镀作业是一项常见的制造业工作,产品通常需要镀上一层金属膜以提高表面质量和耐腐蚀性能。
然而,电镀作业是一项危险的工作,由于工艺、化学剂和设备,可能对工人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必须对电镀作业岗位潜在的职业危害进行充分告知。
化学品危害:在电镀作业中,许多化学品被使用。
例如,在电镀过程中,需要使用硫酸和鹰嘴豆酸等强酸以去除表面氧化层。
这些酸具有剧烈的腐蚀性,可能造成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等部位的损伤。
同时还需要使用氢氟酸等腐蚀性极强的化学剂,这种危害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眼睛和皮肤有严重的损伤。
在使用这些化学品的过程中,必须认真遵循操作规程,穿戴好防护设备,严格控制化学品使用、存储和处理程序。
机械伤害危害:电镀作业中还会用到一些机械设备,例如磨光机和铣床等。
接近这些旋转和移动设备时,必须小心谨慎。
操作时应注意身体不要靠近旋转部件,并夹持保护工件。
特别是在摆放大型材料或操作附件时,应寻找有经验的同事或使用起重设备来降低伤害风险。
电离辐射:在电镀过程中,需要使用静电设备,这些设备会产生电磁场和电离辐射。
在操作这些设备时,必须佩戴防辐射服和其他必要的防护设备来减少放射性物质的暴露。
氧气缺乏和有害气体:在某些情况下,电镀作业会用到各种有害气体。
例如,在清理过程中,可以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蒸气。
如果没有恰当的通风系统,可能会导致缺氧和有害气体的积累,从而对工人造成危险。
在电镀作业中,必须使用气体检测仪来监测有害气体,并遵循通风要求。
电镀作业是一项危险的工作,需要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
在电镀作业岗位,对潜在的职业危害进行充分告知可以帮助工人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通过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穿戴必要的防护设备及设备的定期检查及保养,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危害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装、干燥等
各类油漆、 涂料
二、电镀不同岗位常见职业中毒和职业病
岗位
危害因素
可导致的职业病
前处理研磨
噪声
职业性耳聋
前处理除锈
盐酸、硫酸等
牙酸腐病、化学性灼伤等
前处理脱脂
三氯乙烯
三氯乙烯中毒、药疹样皮炎
电镀 后处理涂装
铬酸(六价铬) 可溶镍化合物
氰化物 苯等有机溶剂
铬鼻病、铬疮、皮肤癌、肺癌 肺癌和鼻咽癌
①重点强化机械抽风和通风
②防酸性气体:对于盐酸等防护使用防酸性气体呼 吸防护用品
③ 应急设备
防 化 学 腐 蚀 : 应 急 喷 淋 洗 眼 器 (宜选用符合ANSI Z358.1标准的 设备,工人在应急情况下10s内到 达);药品:小苏打、硼酸等。
防氰化物中毒:有毒气体报警器; 药品:硫代硫酸钠等。
氰化物中毒 苯中毒等
污水处理池、环保 缺氧、氰化氢、硫化
处理塔、电镀槽受
氢等
限空间作业
急性硫化氢、氰化氢中毒
①长期接触高强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
②长期接触铬酸(盐)引起 的鼻中隔穿孔
第9页
③长期接触酸雾引起的牙酸蚀 病
④化学性皮肤烧伤
第11页
⑤三氯乙烯中毒
三氯乙烯使用岗位
⑥慢性苯中毒病人:以再生障碍性贫血 或白血病为主要表现
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 与基本职业卫生要求
公众号小E安全
一、前 言
定义:只要有电镀设备以及 电镀制程的行业都可以称为 电镀行业。
镀件
电镀工艺流程示意图:
研磨、抛光、 脱脂及除锈等
研磨剂、抛光 要的金属镀层
硫酸铜、硫酸镍、 氯化镍、铬酸、氢 化亚铜、氰化钠
三、急 性 中 毒 案 例
①2007年10月 某电镀车间短时 氰化氢浓度急升 造成7人昏迷。
年4月某电镀生产区域 骤增,造成1死2昏迷。
四、企业需提供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
1、 职业病危害申报 2、 职业危害培训、告知与警示 3、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职业健康监护 4、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装备)建设 5、 职业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6、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机构建设
④ 工人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在车间 吸烟、进餐。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