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简答

合集下载

鲁迅研究期末考试试题

鲁迅研究期末考试试题

鲁迅研究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立人2. 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哪一年?A. 1915年B. 1917年C. 1918年D. 1920年3.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创作的?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子夜》4. 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最终结局是什么?A. 成为革命英雄B. 被枪决C. 流亡海外D. 病逝5. 鲁迅在《热风》中提倡的文学创作主张是什么?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古典主义D. 现代主义6. 鲁迅的《朝花夕拾》属于哪种文学体裁?A. 小说B. 散文C. 诗歌D. 戏剧7. 下列哪篇作品是鲁迅的杂文?A. 《药》B. 《故乡》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 《孔乙己》8. 鲁迅的《坟》是在哪一年出版的?A. 1925年B. 1926年C. 1927年D. 1928年9. 鲁迅的《野草》中,哪篇作品被认为是其思想转变的标志?A. 《风筝》B. 《秋夜》C. 《雪》D. 《热风》10.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如何评价《红楼梦》?A. 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B. 封建社会的反叛C. 封建社会的颂歌D. 封建社会的批判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2. 分析《阿Q正传》中阿Q形象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3.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文学救国”的思想,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 以《狂人日记》为例,分析鲁迅如何运用文学手法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

四、材料分析题(共30分)阅读下列鲁迅的《药》片段,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主题思想。

(片段略)五、作文题(共70分)以“鲁迅与当代青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

纪念鲁迅先生练习题答案

纪念鲁迅先生练习题答案

纪念鲁迅先生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鲁迅先生的本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树强答案:A2. 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有哪些?A. 《呐喊》、《彷徨》B. 《朝花夕拾》、《故事新编》C. 《狂人日记》、《阿Q正传》D. 所有选项答案:D3. 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主要关注哪些主题?A. 社会现实B. 人性探讨C. 传统文化批判D. 所有选项答案:D4.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哪一部作品?A. 第一部白话文小说B. 第一部现代诗歌C. 第一部现代戏剧D. 第一部现代散文答案:A5.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中,阿Q的典型性格是什么?A. 自卑与自大B. 悲观与乐观C. 现实与理想D. 勇敢与懦弱答案:A二、填空题6.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批判性;启蒙性7. 鲁迅先生的《呐喊》是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包含了《狂人日记》、《孔乙己》等著名作品,这些作品都展现了鲁迅先生对封建社会的________。

答案:深刻批判8.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记录了鲁迅先生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他对________的深切感受。

答案: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不公9. 鲁迅先生在文学创作中,经常使用________手法,通过夸张、讽刺等手法揭露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答案:讽刺10. 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作家都受到了他的启发,继续在文学创作中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批判现实;探索人性三、简答题11. 简述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特点。

答案: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他的作品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弱点。

鲁迅先生善于运用讽刺和夸张的手法,通过具体而生动的人物形象,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鲁迅小说阅读高中试题

鲁迅小说阅读高中试题

鲁迅小说阅读高中试题一、选择题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小说?- A.《呐喊》- B.《彷徨》- C.《朝花夕拾》- D.《狂人日记》2. 在鲁迅的小说《药》中,主人公华老栓为了救治儿子的病,最终选择了什么方法?- A. 求医问药- B. 购买人血馒头- C. 拜神求佛- D. 放弃治疗二、填空题3. 鲁迅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______,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4. 在《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其面对失败和挫折时常用的心理安慰方式,其核心思想是“______”。

三、简答题5. 请简述鲁迅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形象特点。

四、论述题6. 鲁迅的《故乡》中,主人公对故乡的复杂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五、阅读理解阅读以下鲁迅小说《药》的节选,回答相关问题。

(节选内容)7. 节选中提到了“人血馒头”,请分析这一元素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8. 华老栓对儿子的关爱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B二、填空题3. 《狂人日记》4. “我胜利了”三、简答题5.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他的形象具有深刻的悲剧色彩。

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被人嘲笑的酒鬼,他的形象反映了旧社会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他虽然学识渊博,但因为社会的不公和自身的软弱,最终只能以卖字为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孔乙己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对知识分子的压迫。

四、论述题6. 在《故乡》中,鲁迅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对故乡的复杂情感。

一方面,主人公对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和怀念,故乡的自然风光和童年记忆让他感到温暖和亲切。

但另一方面,主人公也对故乡的落后和保守感到失望和无奈。

故乡的人们依然生活在封建的阴影下,缺乏进步和变革。

主人公的复杂情感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初中鲁迅作品试题及答案

初中鲁迅作品试题及答案

初中鲁迅作品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树强答案:A2.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哪部作品?A. 小说B. 散文C. 诗歌D. 戏剧答案:A3. 《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指什么?A. 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强B. 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弱C. 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D. 总是认为自己是错误的答案:A4. 鲁迅的《呐喊》中,哪篇小说讲述了一个青年因反抗封建礼教而遭受悲惨命运的故事?A. 《药》B. 《明天》C. 《孔乙己》D. 《祝福》答案:A5.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哪类作品?A. 小说集B. 散文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B6. 鲁迅在《故乡》中,通过哪个人物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A. 闰土B. 祥子C. 许三观D. 阿Q答案:A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哪篇作品?A. 小说B. 散文C. 诗歌D. 戏剧答案:B8. 鲁迅的《故事新编》中,哪篇作品以古代神话为背景,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A. 《女娲补天》B. 《精卫填海》C. 《后羿射日》D. 《夸父追日》答案:C9.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什么类型的作品集?A. 小说集B. 散文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A10. 《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A. 封建迷信B. 封建礼教C. 封建压迫D. 封建剥削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鲁迅在《______》中,通过祥子的形象,揭示了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答案:《骆驼祥子》2. 《______》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其中收录了《狂人日记》等作品。

答案:《呐喊》3. 鲁迅在《______》中,通过阿Q的形象,讽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陋习。

答案:《阿Q正传》4. 《______》是鲁迅的散文集,其中包含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作品。

答案:《朝花夕拾》5. 鲁迅在《______》中,通过闰土的形象,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鲁迅

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鲁迅

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鲁迅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鲁迅一、选择题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原名是: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立人答案:A2. 鲁迅的代表作《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的绰号是:A. 阿PB. 阿QC. 阿RD. 阿S答案:B3.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所著?A. 《狂人日记》B. 《呐喊》C. 《彷徨》D. 《红楼梦》答案:D4. 鲁迅的《药》一文中,主人公华老栓为儿子治病所买的药是:A. 人血馒头B. 人参C. 鹿茸D. 灵芝答案:A5. 鲁迅的文学创作主要反映了哪个时期中国社会的现实?A. 清朝末年B. 民国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新中国成立后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鲁迅的文学创作特点。

答:鲁迅的文学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深刻的社会批判、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和独特的讽刺手法。

他的作品多以揭示社会黑暗、批判封建残余和唤醒民众觉醒为主题,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形式多样,包括小说、散文、杂文等。

2. 鲁迅的《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何重要意义?答:《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它打破了文言文的传统束缚,开创了现代白话文小说的先河。

同时,该作品以“狂人”的视角,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启蒙意义。

三、论述题请结合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论述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答: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鲁迅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他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唤起了民众的觉醒。

其次,鲁迅的文学语言简练、生动,他的白话文小说打破了文言文的传统,推动了现代汉语的发展。

再次,鲁迅的文学创作形式多样,包括小说、散文、杂文等,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表现形式。

最后,鲁迅的文学思想具有启蒙性质,他提倡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学应该关注民生、反映现实,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小学生鲁迅读本练习题有答案

小学生鲁迅读本练习题有答案

小学生鲁迅读本练习题有答案一、选择题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请问,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立人2.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描写阿Q的形象,揭示了旧社会的种种弊端。

请问,阿Q的“精神胜利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总是自我安慰,逃避现实B. 总是幻想自己很富有C. 总是幻想自己很有权势D. 总是幻想自己很受人尊敬二、填空题1.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是鲁迅童年的乐园,而“三味书屋”则是他求学的地方。

这篇文章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向往和对______的厌倦。

2. 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他常被人嘲笑。

文章通过孔乙己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的______。

三、判断题1.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

(对/错)2. 鲁迅的作品《药》通过描写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反映了旧社会人们的愚昧和无知。

(对/错)四、简答题1. 请简述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2. 鲁迅的《故乡》中,主人公“我”对故乡的感情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A. 周树人2. 答案:A. 总是自我安慰,逃避现实二、填空题1. 答案:自由,束缚2. 答案:黑暗三、判断题1. 答案:对2. 答案:对四、简答题1.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是一个患有妄想症的人,他怀疑周围的人都在吃人,这种“吃人”实际上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隐喻。

狂人的形象和行为,象征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2. 《故乡》中,主人公“我”对故乡有着复杂的感情。

一方面,他怀念故乡的自然风光和童年时光;另一方面,他感到故乡的落后和封闭,对故乡的现实感到失望。

这种复杂的感情,反映了鲁迅对旧社会的批判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鲁迅《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

鲁迅《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

鲁迅《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创作的()A. 小说集B. 散文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B2. 以下哪篇散文不属于《朝花夕拾》?()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 《藤野先生》C. 《社戏》D. 《狗·猫·鼠》答案:C3.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起童年时代的老师是()A. 谢觉哉B. 蔡元培C. 陈独秀D. 胡适答案:A二、填空题1. 《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起自己在_______里的童年生活。

答案:百草园2.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称自己的老师寿镜吾为“_______”。

答案:先生3. 《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一篇,描述了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答案:藤野先生三、判断题1. 《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一篇,讲述了鲁迅先生对狗和猫的喜爱。

()答案:错误2.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起自己在私塾里的学习生活,对老师寿镜吾充满敬意。

()答案:正确3. 《朝花夕拾》中的《社戏》一篇,讲述了鲁迅先生童年时在农村看社戏的情景。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要概括《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先生童年时代在百草园的生活,以及后来进入三味书屋学习的过程。

这篇文章寓意着童年时代的美好时光,以及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请简要分析《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一篇中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情感。

答案:在《藤野先生》一篇中,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充满敬意和感激之情。

他认为藤野先生是一位严谨、认真、关爱学生的好老师,对鲁迅先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请谈谈你对《朝花夕拾》中《狗·猫·鼠》一篇的理解。

答案:《狗·猫·鼠》一篇通过讲述狗和猫的故事,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美丑。

鲁迅先生以狗和猫为象征,批判了社会的黑暗面,同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小学生鲁迅读本测试题

小学生鲁迅读本测试题

小学生鲁迅读本测试题题目一:选择题1.鲁迅是中国的哪位伟大作家? A. 杨绛 B. 郭沫若 C. 鲁迅 D. 莫言2.鲁迅的代表作品是哪本小说? A. 《狂人日记》 B. 《红楼梦》 C. 《围城》 D. 《平凡的世界》3.鲁迅的小说以揭露社会的什么问题而著名? A. 家庭矛盾 B. 教育问题C. 社会不公D. 贫富差距4.鲁迅是哪个时期的作家? A. 明代 B. 清代 C. 民国时期 D. 当代5.鲁迅以哪种文体闻名? A. 诗歌 B. 散文 C. 小说 D. 戏剧题目二:简答题1.鲁迅的作品对中国文学有何影响?2.请简要介绍一下鲁迅的《狂人日记》。

3.鲁迅的作品中常常批判的是哪些社会现象?4.鲁迅为何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参考答案选择题1. C2. A3. C4. C5. B简答题1.鲁迅的作品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现实的黑暗面,对封建礼教、旧文化、官僚腐败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生动而富有感染力,激发了许多后来作家的创作灵感。

鲁迅的作品使中国文学迈入现代,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被认为是一部揭示旧文化和封建礼教的犀利讽刺小说。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叙述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对社会现象的不满。

主人公通过记录自己的日记来表达自己对官僚主义、封建婚姻制度、旧教育等问题的不满和批判。

小说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生动的描写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格局,对作者之后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3.鲁迅的作品常常批判社会现象,特别是旧文化、封建礼教和官僚腐败等问题。

他通过小说、散文等形式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对封建家庭枷锁、旧教育制度和人与人之间的压迫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批判,呼吁人们要追求自由、平等和尊严的生活。

4.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鲁迅的作品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束缚,创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使中国文学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简述百花文学的特征。
取材的范围大大扩大。(2分)主题开掘较深,有新意。(2分)表现方式、叙述结构、叙述角度的多样化尝试。(2
3.简述郭小川对诗歌文体形式的探索。
自由体的尝试,楼梯式诗歌体式的尝试。(3分)民歌体的尝试。新辞赋体的尝试。(3分
2.京派小说的风格特色。
京派小说表现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1分)浓厚的传奇色彩。神鬼巫术、奇风异域、浪漫爱情、原始民风构成极富地域色彩的故事。(3分)抒情性。京派小说具有静观自得,圆融平和的美学追求,主观抒情重于客观再现。(3分)悲剧性。“微笑的悲剧”,对自然人性的关注,关注人物的悲剧命运。具有拓展性。(3分)
3.简述百花文学的特征。
取材的范围大大扩大。(2分)主题开掘较深,有新意。(2分)表现方式、叙述结构、叙述角度的多样化尝试。(2
1.简述《故事新编》的艺术特征。
《故事新编》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历史史实,使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严肃与滑稽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油滑”手法,(4分)鲁迅在借鉴传统二丑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油滑”写法。(2分)
答: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要点:(1)逻辑性;(2)形象性;(3)讽刺性;(4)抒情性;(5)多样性;(6)常用曲笔。
7.鲁迅的比较文学实践,具有哪些作用与意义?
答:鲁迅企望通过翻译的作品来唤醒和激发中国人民的斗争意识,体现出一位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思想。,所以他的比较文学实践《摩罗诗力说》是鲁迅站在被压迫人民的立场上,为中国介绍控欧洲积极浪漫主义文艺思想,文艺作品的第一篇论文。
鲁迅简答题
1.鲁迅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有哪几个突出的方面?.
答:艺术格局的丰富多彩、简洁深厚,悲喜剧交融,白描传神。
2.《野草》中哪些篇章体现了鲁迅的这种态度,他又是怎样揭示奴才性格的核心的?
答:主要有《复仇》、《求乞者》等。以讽刺的笔触,揭示其苟活的人生,对中庸哲学的否定。
3.鲁迅的悲喜剧观有哪些特点?
1.简析米湘诗歌的创作内涵。
(1)对大自然的摹形传神,代表作《夏天》;(2)对艺术的刻意追求,代表作《草莽集》;(3)对人性的深刻体悟,代表作《石门集》。
2.简析七月派小说的整体风格。
(1)挖掘生活本相的复杂内蕴;(2)重视主观体验,创作中燃烧着热情的火焰;(3)总体风格沉郁悲凉。
3.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可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17. “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象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说明鲁迅这段话所包含的美学内容。
答:(1)说明在阶级社会里,由于存在着阶级压迫和阶级剥消,存在着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因而在爱憎美丑的认识上,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立。(2)说明属于不同思想体系的人,也不可能有共同的美感,共同的“喜怒哀乐。
答:鲁迅将“人生有价值”的观念引入对悲剧和喜剧的认识之中,使“悲剧”、“喜剧”与有“价值”意义的内涵相联系。鲁迅揭示了悲剧就是要以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的悲愤感来感动读者、观众的心,激发他们强烈的爱憎情感,而喜剧则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使人们在诙谐、幽默中认识人生、认识社会。
4.哲理与诗情是鲁迅杂文艺术的一大特点,,大致可以分成哪几类,各类的特点是什么?
15.简述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意义。
答:从祥林嫂的悲剧中,不只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残酷地钳制着劳动者的命运,并且还戕害人的精神,把人变得迟钝、麻木和愚昧。
16.《影的告别》如何表现作者的内心矛盾?
答:现实生产中形影相随,不能分开。鲁迅在《影的告别》中巧妙地构想出影形告别的场景,从影的告别词可见,它既想决别,又对形留恋,但最后是决绝而去。影和形的告别象征着鲁迅一个自我向另一个自我的诀别。“影”的形象是鲁迅内心思想矛盾的化身,“影”的告别词也正是鲁迅当时内心矛盾的坦露。
3.简析《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
曾树生受新思潮影响,是追求自由的新女性。她身上又保留着许多传统型妇女的特征。是一个多层次的、性格丰富复杂的女性形象
2.简析《围城》的思想意蕴。
(1)社会批判层面。(2)文化批判层面。(3)形而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面。
3.简析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
(1)文体形式的新探索。(3分)(2)诗歌意境的新开拓。(3分)
18.鲁迅关于唐、宋传奇两者区别的看法。
答:传奇小说,到唐亡时就绝了。至宋朝,虽然也有了传奇的,但就大不相同。因为唐人大抵描写时事;而宋人则多讲古事。唐人小说少教训;而宋则极多教训。
19.简述鲁迅对《聊斋志异》艺术上的评说。
答:鲁迅认为《聊斋志异》艺术上特色有二:一是描写详细而委曲,用笔变幻而熟达;二是说妖鬼多具人情,通世故,使人觉得可亲,并不觉得可怕。缺点是“用古典太多”,使人不容易看下去。
8.鲁迅是怎样概括白描艺术手法的?其要点又是什么?
答:鲁迅尤其重视运用白描手法。鲁迅曾给白描下了一个精到的蜀说:“‘白描’却没有秘决。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作文秘决》,《南腔北调集》)“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9.鲁迅对悲剧的认识是什么内容?请简要说明鲁迅的悲剧观。
12.鲁迅在创作《野草》象征主义表现艺术的手法
答:象征手法的运用使《野草》大放异彩。《野草》正是以各种具有物质感的意象,赋予鲜明的象征主义色彩,从而独特地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情感或寄寓某种哲理性的思考。其途径有以下几种:其一,自然景物的象征;其二,突出自然景物或者某种事物的自然特征,从而引申、阐发其精神实质;其三,直接诉诸于人和事,赋予某些人物或故事以象征的意义。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使《野草。中不少篇章能够以短小的篇幅而取得含蓄凝练、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1)老派市民形象,因循守旧,诚实忠厚;(2)新派市民形象,追逐新潮,苟且怯懦;
(3)理想市民形象,质朴善良,富有民族气节;(4)城市贫民形象,生活悲惨,发人深省。
2.简述戴望舒诗歌的抒情特征。
细腻幽婉是其主要特征,深受西方象征派影响,致力于精微的辨析。(2分)借鉴传统诗歌的白描、联想,开拓了诗境。(2分)使诗歌意蕴丰富,意象真实而轻盈,从而表现了细腻幽婉的情感
答:两大类。第一类的特点是叙述与抒情相互渗透,第二类是以说理为主,理中见情,在哲理的诗化中做到情理交融。
5.创作《野草》时,鲁迅正处在世界观矛盾而复杂的时期,思想变化有哪些特点?
答:1)揭露社会的黑暗和病态;(2)歌颂韧性战斗精神;(3)严于解剖自我,真诚坦露心胸。
6.鲁迅的杂文创作有哪些艺术特色?请简要说明之。
简答题
1.简述王蒙小说的语言风格。
他杂取百家之长,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一)鲜明的主观色彩。(2分)(二)杂文般的随意性。(2·)(三)急促的节奏感。(2分)
2.简析闻一多诗歌的艺术个性。
(1)注重诗境的绘画美,(2分)强调诗歌创作的音乐美和建筑美,(2分)语言的凝练、形象的奇险。(2分)
10.鲁迅在杂文《坟·写在〈坟〉后记》中提到,“中间物”概念的内涵指的是什么?
答: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
11.鲁迅在“五四”时期写的“随感录”有哪些特点?
答:尖锐而深刻、巧妙而生动的独特个性。
13.对于讽刺艺术的论述,鲁迅提出了哪些精辟的观点?
答:其一,夸张;其二,反语;其三,摹拟;其四,谐趣。
14.鲁迅杂文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有哪几个突出的方面?
答:鲁迅的杂文展示着“时代的眉目”,是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值得后人认真研读的一代“诗史”。首先,鲁迅的杂文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的主要动向和重大的历史事件。其次,鲁迅的杂文中活现着一批栩栩如生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再次,鲁迅的杂文形象地描绘了许多社会世象和心态。
20.简析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他们以“看”的共同爱好聚合成一个有荒诞意味的群体,鉴赏、玩味、吞噬被看者的灵魂和肉体,显出凶狠的本性。(3分)看客在赏玩别人的同时,也作为客体为别人赏玩,看客者形象寄托了鲁迅对灵魂麻木者的鞭挞与愤怒。
答:鲁迅的悲剧观。鲁迅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首先,鲁迅认为,悲剧反映的对象是实体性的,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着的。其次,鲁迅指出悲剧是一个“毁灭”的过程,毁灭的对象是“人生有价值的东西”。鲁迅对悲剧的论述,涉及面广,他从以上对悲剧内容的美学特征的理解出发,还在许多方面对悲剧创作提出了一系列主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