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有哪些
鲁迅经典文学作品

鲁迅经典文学作品都说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这确实是语文学习道路上的“三座大山”。
尤其是鲁迅先生的文章,虽然能读懂文章的表面意思,却始终没有办法理解语文老师所说的“内涵深刻,寓意深远”究竟是什么。
1.《呐喊》内容简介:《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收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等14篇作品。
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
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
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2.《彷徨》《彷徨》鲁迅先生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
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
《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
3.《故事新编》《故事新编》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鲁迅在1922年~1935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八篇。
这八篇小说分别是:《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
外加一篇《序言》。
此书主要以神话为题材,多数是在“博考文献”的基础上,“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
”4.《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鲁迅优秀作品简介

鲁迅优秀作品简介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杂文集:《野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8部。
人物名言诗句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题三义塔)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9、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评《史记》)言论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鲁迅说,许广平载于《欣慰的纪念》)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故乡》)5、哪里有天才,我是只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6、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7、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8、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9、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0、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1、以前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12、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鲁迅作品特点

这个问题无法笼统作答,因为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面涵盖比较广,每个文学体裁的侧重点不一样,所以其在表现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也是不同的,下面根据作品体裁来简单分析其在不同体裁领域所体现出的特点:1、鲁迅小说的特点鲁迅一生创作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
《呐喊》是鲁迅第一本小说集,反封建是其总主题,多数作品真实描写了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展示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剥削、掠夺、虐杀的生活图景,深刻揭示了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的毒害。
它的第一篇《狂人日记》,作品通过对狂人变态心理的描写,以象征、暗示手法揭示了一个“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吃人社会;作为中国的第一篇现代小说,它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
又如在《阿Q正传》中,小说塑造了一个在辛亥革命前后尚未觉悟的贫苦农民形象阿Q,描写了封建势力在革命前残酷剥削、压迫农民,在革命到来后又混进‘革命党’,镇压革命”,“从而深刻揭露封建势力凶残狡猾的反动本质,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收写于1924至1925年间的11篇小说。
它继续描写封建主义吃人的悲剧。
和《呐喊》不同的是,作品中的“不幸的人们”,主要是农村劳动妇女和新知识分子,他们对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的行动,但最后都以悲剧告终。
例如在小说《祝福》里,鲁迅并没有直接描写封建政权对祥林嫂的政治压迫,鲁四老爷也很难说就是反动政权的代表人物;而有些对祥林嫂的不幸命运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则又并不完全包含在四条绳索(毛泽东说:“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之中。
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正是这四条绳索的捆缚所造成的。
鲁迅的这两部小说除了阿Q和祥林嫂这两个典型的人物之外,也塑造了其它的典型人物,深入中国人性的弱点,极具代表性,这缘于《呐喊》、《彷徨》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使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
关于鲁迅的简介 鲁迅的作品有哪些

关于鲁迅的简介鲁迅的作品有哪些关于鲁迅的简介鲁迅的作品有哪些鲁迅的简介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笔名鲁迅,浙江绍兴人。
鲁迅1898年进南京水师学堂,次年转入铁路矿物学堂。
1902年到日本仙台学医。
1906年弃医从文,在东京参加光复会。
其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
1909年夏回国,在杭州、绍兴任教,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北京政府教育部佥事等职。
1918年初,鲁迅加入《新青年》杂志编辑部,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20年,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兼课。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 正传》。
1918年至1926年间,鲁迅先后支持和组织了语丝社和未名社等文学团体,出版《语丝》等刊物,主编《国民新报》的文艺副刊,并相继出版了《吶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八种文集。
1926年8月,鲁迅因支持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运动,被北京政府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
1927年1月到广州,后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
同年10月定居上海,研究翻译马克思文艺理论,先后编辑了《萌芽》等多种刊物,并提倡新兴木刻艺术。
从1928年起,陆续组织参加革命互济会、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组织,因而遭到国民党政府通缉。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鲁迅作品短篇名章《而已集》文选《鲁迅传略》《伪自由书》文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二心集》文选《阿Q正传》《白光》《端午节》《风波》《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彷徨》文集《祝福》《兄弟》《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坟》文集《题记》《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未有天才之前》。
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哪些作品?用简练的语言跟大家介绍一下。(450字)

我读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
我读过鲁迅先生的多部作品,其中最为经典和脍炙人口的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和《呐喊》。
这些作品以犀利的笔锋和深刻的洞察力展现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狂人日记》通过一个疯子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荒谬,呈现了一个个令人发指的思想和行为,有力地抨击了愚昧和压迫。
《阿Q正传》以一个懦弱的底层小人物阿Q为主角,嘲讽了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和人性的软弱。
通过描写阿Q的自欺欺人和卑劣的行径,展示了社会背后的无情和对弱者的漠视。
《呐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的名篇《孔乙己》、《药》等作品,以尖锐的笔触和强烈的表现力,剖析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冷漠。
鲁迅先生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他深入触及社会问题的核心,以犀利的锋芒展现了人性的各种扭曲与丑恶。
他的作品常常启迪读者的思考,引发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通过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痛苦和教训,也看到了自己所处的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
鲁迅先生的作品让我深受触动和启发,激发了我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
他的文字犀利而直接,既有力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又给予我们对改变和进步的希望。
无论是他的小说还是散文,都是深思熟虑、发人深省的精品,令人难忘。
鲁迅作品文学常识

鲁迅作品文学常识鲁迅作品文学常识1.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包括原名、出生地、职务、代表作)答案: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
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记《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
2、请背《渔歌子》、《己亥杂诗》答案: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关于巴金的文学常识(包括原名、出生地、职务、代表作)答案: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灭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有短、中、长篇小说。
《短文两篇》选自《龙.虎.狗》。
4、关于郭沫若的文学常识(包括原名、出生地、职务、代表作)答案: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为笔名。
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
《天上的街市》《净夜》选自《郭沫若全集》。
5、请问唐宋八大家都是谁?答案::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6. 一门父子三词客是谁?答案: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7.四史都是什么?《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8. 南宋四大家都是谁?答案: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9. 边塞诗人都有谁?答案:高适、岑参、王昌龄10. 唐宗、宋祖、秦皇、汉武都是谁?答案: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1. 谁是中国吝啬鬼的典型?答案:严监生12. 元曲四大家都是谁?答案: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鲁迅散文诗作品

《鲁迅散文诗作品》一、《野草》:《野草》那可真是一部超级厉害的散文诗作品集!它就像一个神秘的花园,里面长满了各种奇奇怪怪却又充满魅力的植物。
比如说《秋夜》里那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哇,这种写法真的太独特了!感觉就像作者在慢慢地带着我们走进他那个有点孤独又充满思考的世界。
我和同学讨论的时候,同学就说:“这写得好奇怪啊,为啥不直接说有两株枣树呢?”我笑着回答:“这就是鲁迅的厉害之处呀,这样写让我们更能感受到那种氛围,好像作者在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有点寂寞又有点倔强。
”《野草》里的每一篇都像是一个小小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其中的深意。
你读过《野草》里的其他篇章吗?二、《风筝》:《风筝》这篇散文诗也很有意思哦!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己曾经的一些过错和成长。
文章里写了作者小时候对弟弟放风筝的行为进行了制止,长大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那种愧疚和反思真的很深刻。
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也会不经意地伤害到身边的人,等长大了才明白过来。
我记得有一次和哥哥聊天,我就提到了这篇文章,我说:“哥,你看《风筝》里写的,有时候我们真的不懂别人的快乐,还去破坏,等明白过来就晚了。
”哥哥点头说:“是啊,所以我们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别人的爱好。
”这篇散文诗让我们懂得了要珍惜亲情,也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
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三、《雪》:哇哦,《雪》这篇简直太美了!鲁迅把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描写得栩栩如生,就像两个不同性格的人。
南方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像一个温柔的少女;北方的雪“如粉,如沙”,“蓬勃地奋飞”,像一个勇敢的战士。
我读的时候,感觉自己好像置身于两个不同的世界。
有一次在冬天,我们这里下了一场雪,我就想起了这篇文章,我对朋友说:“你看这雪,有点像鲁迅笔下南方的雪,软软的,很滋润的感觉。
”朋友笑着说:“哈哈,那北方的雪肯定更壮观啦!”这篇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雪的不同魅力,也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悟。
《祝 福》鲁迅

鲁迅先生的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 提》,包括《藤野先生》、《从百草原到 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范爱农》等回忆性散文。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而已集》、 《二心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 等。
关于《彷徨》及《祝福》
A.鲁迅此时的思想状况:由呐喊到彷徨 B.1924年前后的历史
衣着打扮
脸色
白头绳,乌裙,蓝 脸色青黄,但 夹袄,月白背心 两颊还是红的
眼睛
顺着眼
精神状态
年轻耐劳 生机还旺
再到 鲁镇
仍然头上扎着白 头绳,乌裙,蓝 夹袄,月白背心
顺着眼,眼角
脸色青黄,只 上带些泪痕, 形容憔悴 是两颊上已经 眼光也没有先 极端痛苦
消失了血色。 前那样精神了
死前 相遇
头发全白,全不像 四十上下的人提着 竹篮,······下端开 了裂;她分明已经 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色
——鲁迅
找眼睛
论特点
▪ 初到鲁镇—— 顺着眼
安分
▪ 再到鲁镇 ——
顺着眼,
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眼角带着泪痕
▪ 讲阿毛故事—— 直着眼
精神有些麻木
▪ 捐 门 槛—— 分外有神
又有希望
▪ 不让祝福—— 失神、窈陷 再受打击
▪ 行 乞—— 眼珠间或一轮 麻木
▪ 问有无灵魂—— 忽然发光
一丝希望
(3)比较它们的异同,思考其用意
(4)总结小说中人物描写的作用:
表现人物的质朴、善良、温顺与勤劳, 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人物命运的变化,揭示 了人物一步一步被逼向灭亡的过程. 总起 来看,几次描写概括了祥林嫂半生悲惨的 历史,通过鲜明的对照深刻表明祥林嫂 的悲惨遭遇并不是固有的,而是因为外 在的客观因素(封建专制、迷信落后的 客观环境)造成的,揭露了封建思想对 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通过前后对比, 使人物形象的悲惨命运更为突出更为逼 真,主题思想更为鲜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 鲁迅作品鲁迅作品
短篇名章
《而已集》文选《鲁迅传略》《伪自由书》文选《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二心集》文选《阿Q正传》《白光》
《端午节》
《风波》
《故乡》
《孔乙己》
《狂人日记》《明天》
《社戏》
《头发的故事》《兔和猫》
《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
《彷徨》文集《祝福》
《兄弟》
《在酒楼上》《伤逝》
《离婚》
《孤独者》
《高老夫子》《示众》
《长明灯》
《肥皂》
《幸福的家庭》《坟》文集
《题记》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胡须》
《论照相之类》
《看镜有感》
《灯下漫笔》
《春末闲谈》
《论“*的!”》
《杂忆》
《从胡须说到牙齿》
《寡妇主义》
《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写在…坟‟后面》
结集出版:
鲁迅作品集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瞿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1952,开明
《鲁迅小说集》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韬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吴元坎辑,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
(1一2卷)1956-1958,中青
鲁迅的作品深受喜爱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
《鲁迅佚文集》197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一1980,文物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鲁迅全集卷一(坟热风呐喊)
鲁迅全集卷二(彷徨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编)
鲁迅全集卷三(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
鲁迅全集卷四(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
鲁迅全集卷五(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鲁迅全集卷六(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鲁迅全集卷七(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鲁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遗补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