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总结:芳酸及其酯类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分类、结构与性质

熔点。 2.UV和IR特征吸收光谱:基于分子结构中具有苯环和特征基团。
一、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分类、结构与性质
三、其他芳酸类
(一)典型药物结构
CH3
Cl
O C COOC 2H5
CH3
氯贝丁酯(clofibrate)
一、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分类、结构与性质
CH3 CHCH2
CH3
CH COOH CH3
布洛芬(ibuprofen)
一、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分类、结构与性质
COOH NH
CH3 CH3
甲芬那酸(mefenamic acid)
一、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分类、结构与性质
(二)主要理化性质 1. 溶解性: 均为固体,有一定溶点。除钠盐溶于水,其余不溶。 2. UV和IR光谱特性:分子结构中具有苯环,有UV和IR特征吸收。 3. 具有酚羟基特性: 4.分解反应特性:苯甲酸钠分解为苯甲酸;丙磺舒分解为SO2 5. 酸性:苯甲酸、丙磺舒和甲芬那酸有游离的羧基 ,可用NaOH直接滴定 测定其含量。
COONa OH
NH2
对氨基水杨酸钠 (sodium aminosalicylate)
COOH O OH
OC
双水杨酯(salsalate)
一、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分类、结构与性质
OCOCH3 COO
NHCOCH3
贝诺酯(benorilate)
一、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分类、结构与性质
(二)主要理化性质 1.酸性 SA(PKa2.95)、ASA(PKa3.49)、双水杨酯均有酸性。 2. 溶解性: 均为固体,有一定溶点。除钠盐溶于水,其余不溶。 3. UV和IR光谱特性:分子结构中具有苯环,有UV和IR特征吸收。 4. 芳伯氨基和酚羟基特性: 5. 水解特性:ASA、双水杨酯及其制剂应检查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钠和贝
芳酸及其酯类

塑料和橡胶添加剂
部分芳酸酯类化合物可作为增 塑剂、稳定剂等添加剂应用于 塑料和橡胶制品中。
医药和农药
部分芳酸酯类化合物具有生物 活性,可作为药物或农药使用 。
其他领域
芳酸酯类化合物还可应用于涂 料、染料、食品添加剂等领域
。
03 芳酸及其酯类的生物活性
抗菌活性
抗菌活性
芳酸及其酯类化合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 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
实例1
以甲苯为原料,通过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优化反应条件如温度、 压力和氧化剂比例,提高产物的纯度和收率。
实例2
以苯乙烯为原料,通过氧化反应制备苯乙酸,优化催化剂种类和反 应条件,提高产物的选择性。
实例3
以苯乙烯和丙烯为原料,通过共聚反应制备苯丙酸,优化聚合条件 如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种类,提高产物的分子量和纯度。
05 芳酸及其酯类的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
酸碱滴定法
利用芳酸和碱反应进行滴定,通过消耗碱的量计 算芳酸含量。
氧化还原滴定法
利用芳酸还原性进行滴定,如重铬酸钾滴定法。
络合滴定法
利用络合反应进行滴定,如EDTA络合滴定法。
仪器分析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利用芳酸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利用色谱柱分离芳酸及其酯类,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法
适用于分析低沸点芳酸及其酯类,通过气相色谱柱分离和检测器 进行定量分析。
分析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适用范围
化学分析方法适用于大多数芳酸及其 酯类,仪器分析方法更适用于特定组 分的分析。
精度与准确性
仪器分析方法通常具有更高的精度和 准确性,但化学分析方法简单易行。
药物分析: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药物分析: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分类及各自特点:苯甲酸类:羧基与苯环相连,具有较强的酸性,可用于含量测定;水杨酸类:邻羟基苯甲酸结构,羟基与羧基形成分子内氢键,增强了羧基中氢氧键的极性,使酸性增强,当邻位羟基被酰化后酸性下降,但任强于苯甲酸;其他芳酸类:酸性最弱。
鉴别实验:与铁盐反应:水杨酸及其盐类—紫色配位化合物,苯甲酸盐的中性或碱性溶液—碱式苯甲酸铁盐的赭色沉淀,丙磺舒—黄色铁盐沉淀;重氮化-偶合反应:芳伯氨基,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试液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再与碱性B-萘酚偶合成橙红色沉淀;氧化反应:甲芬酸钠的硫酸溶液,加热后显黄色,并有绿色荧光,与重铬酸盐试液反应,呈深蓝色,随即变为棕绿色分解产物的反应:苯甲酸盐可分解为苯甲酸升华物,在试管内壁凝成白色物,含硫的药物高温加热时,可发生二氧化硫的特臭特殊杂质检查:阿司匹林中特殊杂质的检查:溶液的澄清度:检查碳酸钠试液中的不溶物,如未反应的酚类或脱羧副反应生成的苯酚,方法:取阿司匹林样品0.5g,加温热至约45度的碳酸钠试液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水杨酸:水杨酸在弱酸性溶液中与高铁盐反应呈紫堇色,而阿司匹林结构无游离酚羟基,不发生该反应。
方法:取本品0.1g,加乙醇10ml溶解后,加冷水适量使成50ml,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1ml,摇匀,30s内如显色,与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其限量为1%易炭化物:检查易被硫酸炭化呈色的低分子有机杂质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特殊杂质的检查:双相滴定法:间氨基酚易溶于乙醚,而对氨基酚水杨酸钠不溶于乙醚的特性,用乙醚提取分离杂质后,乙醚提取液中加入适量水和指示剂后,用盐酸滴定液滴定,以消耗一定量盐酸滴定液来控制限量。
该法为双相滴定法,所生成的盐酸盐在乙醚中不溶,而转于水相中。
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酸碱滴定法:直接滴定法:简单,但专属性差,易受阿司匹林的降解产物水杨酸及醋酸的干扰,故不适用于水杨酸含量较高的样品测定。
芳酸及其酯类

芳酸及其酯类酚羟基的鉴别试验:三氯化铁反应。
具有酚羟基的药物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成紫堇⾊铁配位化合物。
芳伯氨基的鉴别试验:重氮化-偶合反应。
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试液进⾏重氮化反应,⽣成的重氮盐与碱性β-萘酚偶合产⽣橙红⾊沉淀。
阿司匹林的鉴别:三氯化铁反应。
加热⽔解后与三氯化铁反应,显紫⾊堇⾊。
⽔解反应。
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加热⽔解,得⽔杨酸钠及醋酸钠,加过量的稀硫酸酸化后,⽔杨酸⽩⾊沉淀析出,并产⽣醋酸的臭⽓。
红外吸收光谱。
对氨基⽔杨酸的鉴别:三氯化铁反应。
加稀盐酸呈酸性后反应,呈紫红⾊。
重氮化-偶合反应。
见上⾯。
红外吸收光谱。
阿司匹林的检查项⽬:除"炽灼残渣"和"重⾦属"外,还有以下特殊检查项⽬。
溶液的澄清度:检查碳酸钠试液中不溶物。
杂质不溶于碳酸钠溶液,⽽阿司匹林可溶,可控制杂质。
⽔杨酸:原料限量0.1%,⽚剂限量0.3%,肠溶⽚限量1.5%,栓剂限量1.0%(⾼效液相⾊谱法)。
易炭化物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 原料药:直接滴定法。
以⽔为溶剂。
指⽰剂:酚酞。
⽚剂和肠溶⽚:两步滴定法。
第⼀步:中和。
第⼆步:⽔解与测定。
计算:供试品中阿司匹林的含量,由⽔解时消耗的碱量计算。
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8.02mg的C9H8O4.栓剂:⾼效液相⾊谱法。
对氨基⽔杨酸钠中的特殊杂质:间氨基酚。
含量测定:亚硝酸钠滴定法(重氮化法)。
永停法指⽰终点。
苯甲酸钠的鉴别:三氯化铁反应。
苯甲酸的碱性⽔溶液或苯甲酸钠的中性溶液,与三氯化铁试液⽣成碱式苯甲酸铁盐的赭⾊沉淀。
分解产物的反应。
苯甲酸盐可分解成苯甲酸升华物,分解产物可⽤于鉴别。
指⽰剂:甲基橙。
滴定液:盐酸(0.5mol/L)。
有机溶剂:⼄醚。
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72.06mg的C7H5NaO2.氯贝丁酯的鉴别:羟肟酸铁反应。
氯贝丁酯分⼦中具有酯结构,与盐酸羟胺及三氯化铁作⽤,形成有⾊的异羟肟酸铁,显紫⾊。
药物分析考点总结

1. 2.
1. 2. 3. 4. 5.
1.银量法(原料,电位法指示终点) 2. HPLC(片)
玫瑰红色
苯巴比妥
3. 4.
丙二酰脲类的鉴别反应 铜盐紫,银盐白
巴 比 妥 类 药 物 的 分 析
6. 1. 制备衍生物测定熔点(加醋酸析出的结晶 mp.97℃ 2. 3. 4. 1. 与碘试液的反应 红外光谱法 丙二酰脲类的鉴别反应 制备衍生物测定熔点 (加稀盐酸酸析出的结晶 mp.157℃ -161 2. 3. 4. 与铜盐反应(绿色,含硫) 与醋酸铅试液的反应黑色硫化铅。 钠盐的鉴别 与硫酸铜试液的反应 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难溶性 的草绿色沉淀 2. 芳香第一胺的反应 生成橙黄至猩红沉淀 烯丙基,碘棕黄色消失。 1. 2.
1. 2. 3.
RP-HPLC 原料,甲睾酮为内标,峰面积 RP-HPLC 片 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 采用四氮唑比色法测定含 量 Ax Cr 100/Ar V 标示量 100%
2. 3. 4.
2,3――二氨基萘,UV)限度为 0.005%,二 氨基萘比色法 2.片:含量均匀度及溶出度测定(RP-HPLC)
2-
硫酸奎宁
3.
3.
4 红外光谱法 1. 2. Glu:碱性酒石酸铜(砖红色)、IR Glu inj 碱性酒石酸铜 1. Glu 含量测定 采用旋光法测定 加氨:加速葡萄糖的变旋平衡的到达 酸度、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 乙醇溶液的澄清度 (查糊精) 亚硫酸盐和可溶性淀粉 (碘试液黄色) 蛋白质 (加磺基水杨酸) 氯化物、硫酸盐、干燥、炽灼、钡盐、钙盐、 铁盐、重金属、砷盐、微生物 2. Glu inj:ph、重金属、5-羟甲基糠醛(uv) 无菌、内毒素
HPLC 原料、片)
左氧氟沙 星
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概述? ?COOH共同点:苯环、羧基R不同点:不同的取代基(如酚羟基、芳伯氨基等)包括:芳酸、芳酸酯、芳酸盐固体:具有一定的熔点?溶解性:除钠盐溶于水外,一般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含有游离羧酸的药物均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第一节典型药物分类与理化性质苯甲酸类??水杨酸类?其他芳酸类苯甲酸类(一)典型药物结构苯甲酸及其钠盐(benzoic acid)苯甲酸类(一)典型药物结构药用辅料,防腐剂羟苯乙酯(ethylparaben)苯甲酸类(一)典型药物结构抗痛风药丙磺舒(probenecid)苯甲酸类(一)典型药物结构解热镇痛非甾体抗炎药甲芬那酸(mefenamic acid)苯甲酸类(二)主要理化性质 1. 酸性:苯甲酸、丙磺舒和甲芬那酸有与苯环直接相连的游离羧基,具有较强的酸性。
2. UV和IR光谱特性:结构中的苯环及其取代基,具有UV和IR特征吸收。
3. 分解反应特性:丙磺舒受热可分解生成亚硫酸盐。
水杨酸类(一)典型药物结构消毒防腐药水杨酸(salicylic acid)水杨酸类(一)典型药物结构解热镇痛非甾体抗炎药,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aspirin)水杨酸类(一)典型药物结构抗结核病药对氨基水杨酸钠(sodium aminosalicylate)水杨酸类(一)典型药物结构消炎镇痛非甾体抗炎药双水杨酯(salsalate)水杨酸类(一)典型药物结构解热、消炎镇痛药贝诺酯(benorilate)水杨酸类(一)典型药物结构非甾体抗炎药二氟尼柳(diflunisal) 5-(2,4-二氟苯基)水杨酸水杨酸类(二)主要理化性质 1. 酸性:邻位羟基能与羧基形成分子内氢键,增强酸性;当邻位羟基被酰化后酸性下降,但仍强于苯甲酸。
水杨酸(pKa 2.95);二氟尼柳(pKa 2.9)苯甲酸(pKa 4.26)阿司匹林(pKa 3.49)水杨酸类(二)主要理化性质 2. UV和IR光谱特性 3. 芳伯氨基特性:对氨基水杨酸钠;亚硝酸钠滴定贝诺酯;乙酰化芳伯胺基(鉴别)4. 酚羟基特性:三价铁离子;紫色配合物鉴别;游离水杨酸检查水杨酸类(二)主要理化性质 5. 水解特性:水杨酸酯易水解生成游离水杨酸;游离水杨酸受热易脱羧降解生成酚类。
e第五章 芳酸及其酯类

The analysis of salicylic acids
Structure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Identification tests Specific impurity tests Assays
—Section 1
Structures
加热
100-105℃干燥
Hydrolysis reaction
Reaction of Aspirin with sodium carbonate when heating
Acetic acid
Heating Sodium salicylate Aspirin Sulfuric acid Sodium carbonate Hydrolysis Sodium acetate Salicylic acid (white)
COOH
6
OH
+ 4FeCl3
O C
O Fe O 2 3 Fe
+ 12HCl
pH 4-6 the minimum limit of detection :1μg.
水解反应
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
阿司匹林 碳酸钠
加热 水解
水杨酸钠 醋酸钠
+稀硫酸
醋酸 水杨酸 (白色)
水杨酸结晶
(m.p 156-161℃)
通常,制剂不再检查原料药物项目下的有 关杂质,但阿司匹林在制剂过程中又易水 解位水杨酸,因此,药典规定阿司匹林和 阿司匹林肠溶片均按上述比色法原理和类 同的方法控制杂质水杨酸的限量,限量分 别为0.3%和1.5%。而阿司匹林栓中游离水 杨酸的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其限量 为1.0%。
药物分析笔记: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杨酸类药物的分析 1、化学性质:对氨基⽔杨酸钠溶于⽔, 2、其他不溶 3、溶。
本类药物易⽔解,阿斯匹林检查⽔杨酸,对氨基⽔杨酸钠检查间氨基酚中间产物。
结构: 4、鉴别试验: (⼀)、三氯化铁反应:⽔杨酸及其盐:在PH4-6,与三氯化铁反应,阿——紫堇⾊;对——紫红⾊ . (⼆)、⽔解反应:阿司匹林与碳酸钠加热⽔解,加过量稀硫酸,析出⽔杨酸⽩⾊沉淀。
(三)、重氮化——偶合反应:对氨基⽔杨酸钠(具芳伯胺基)——橙红⾊沉淀。
(四)、红外吸收光谱:⽔杨酸、贝诺酯、对氨基⽔杨酸钠。
5、阿司匹林的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医学教育搜集整理] 检查: 1、溶液的澄清度:碳酸钠试液中的不溶物,碳酸钠试液中应澄清 . 2、⽔杨酸:⽔杨酸酚羟基与⾼铁盐作⽤⽣成紫堇⾊。
对⾊⽐较不得更深。
3、易炭化物:检查被硫酸化呈⾊的低分⼦有机杂质。
2000规定阿⽚(0.3%),阿肠溶⽚(1.5%)以⽐⾊法控制⽔杨酸量,阿栓中游离酸(1.0%)以⾼效液相。
含量测定: 1、中和法:直接滴定法(⽤⼄醇不溶剂)两步滴定法:⽤于⽚和肠溶⽚测定 2、⾼效液相⾊谱法:⽤于阿司匹林栓剂的含量测定。
6、对氨基⽔杨酸钠的特殊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 (1)间氨基酚杂质的产⽣及其检查⽅法:间氨基酚导致变⾊,有毒。
对x不溶于⼄醚,间x溶于⼄醚,两者分离,⽤HCL 滴定。
(2)含量测定:芳伯胺基, (3)酸性中⽤亚硝酸钠滴定法(重氮化法), (4)永停法指 (5)⽰终点。
苯甲酸类药物的分析 苯甲酸钠含量测定:与盐酸⽣成苯甲酸,双相滴定法:苯甲酸易溶于⽔,⽔液呈碱性,⽤⽔-⼄醚溶剂系统,⽤盐酸滴定。
其他芳酸类药物的分析 1、化学结构与鉴别试验: 氯贝丁酯分⼦中酯结构与盐酸羟胺及三氯化铁作⽤,形成有⾊异羟肟酸铁,显紫⾊。
紫外特征吸收和红外光谱均可 . 2、杂质检查:中间产物对氯苯氧异丁酸, 3、控制酸度 (1)酸度:制备 (2)中盐酸硫酸。
(3)对氯酚:合成起始材料对氯酚, (4)⽤⽓相⾊谱法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芳酸及其酯类酚羟基的鉴别试验:三氯化铁反应。
具有酚羟基的药物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铁配位化合物。
芳伯氨基的鉴别试验:重氮化-偶合反应。
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试液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与碱性β-萘酚偶合产生橙红色沉淀。
阿司匹林的鉴别:三氯化铁反应。
加热水解后与三氯化铁反应,显紫色堇色。
水解反应。
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得水杨酸钠及醋酸钠,加过量的稀硫酸酸化后,水杨酸白色沉淀析出,并产生醋酸的臭气。
红外吸收光谱。
对氨基水杨酸的鉴别:三氯化铁反应。
加稀盐酸呈酸性后反应,呈紫红色。
重氮化-偶合反应。
见上面。
红外吸收光谱。
阿司匹林的检查项目:除“炽灼残渣”和“重金属”外,还有以下特殊检查项目。
溶液的澄清度:检查碳酸钠试液中不溶物。
杂质不溶于碳酸钠溶液,而阿司匹林可溶,可控制杂质。
水杨酸:原料限量0.1%,片剂限量0.3%,肠溶片限量1.5%,栓剂限量1.0%(高效液相色谱法)。
易炭化物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
原料药:直接滴定法。
以水为溶剂。
指示剂:酚酞。
片剂和肠溶片:两步滴定法。
第一步:中和。
第二步:水解与测定。
计算:供试品中阿司匹林的含量,由水解时消耗的碱量计算。
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8.02mg的C9H8O4.栓剂: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的特殊杂质:间氨基酚。
含量测定:亚硝酸钠滴定法(重氮化法)。
永停法指示终点。
苯甲酸钠的鉴别:三氯化铁反应。
苯甲酸的碱性水溶液或苯甲酸钠的中性溶液,与三氯化铁试液生成碱式苯甲酸铁盐的赭色沉淀。
分解产物的反应。
苯甲酸盐可分解成苯甲酸升华物,分解产物可用于鉴别。
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双相滴定法。
利帽郊姿崮苋芤河谢 芗恋男灾剩 谒 嘀屑尤胗胨 幌嗷烊艿挠谢 芗粒 ⒅糜诜忠郝┒分薪 械味ǚ从Γ 味ü 讨胁 谋郊姿岵欢陷腿∪胗谢 芗敛阒校 跎俦郊姿嵩谒 械呐ǘ龋 沟味ǚ从ν耆 盏闱逦 笨山档捅郊姿岬睦虢狻?
指示剂:甲基橙。
滴定液:盐酸(0.5mol/L)。
有机溶剂:乙醚。
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72.06mg的C7H5NaO2.氯贝丁酯的鉴别:羟肟酸铁反应。
氯贝丁酯分子中具有酯结构,与盐酸羟胺及三氯化铁作用,形成有色的异羟肟酸铁,显紫色。
氯贝丁酯的杂质检查:酸度、对氯酚(限度为0.0025%)、挥发性杂质。
氯贝丁酯的含量测定:两步滴定法。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加热回流水解,生成对氯苯氧异丁酸钠和乙醇,成语的氢氧化钠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构用空白试验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