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pptx
合集下载
药物分析: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分析ppt课件

4. 羟苯乙酯:加热水解生成的对羟基 苯甲酸与硝酸汞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 硝酸,硝酸氧化对羟基苯甲酸生成醌型 结构的化合物,显红色。(反应式)
C O O C H 2 5 C O O H C O O
H g O H O H O H 2
四、重氮化-偶合反应
贝诺酯:酸水解后,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重氮 盐与碱性β -萘酚偶合生成橙红色沉淀。
§ 3、特殊杂质检查 一、阿司匹林中特殊杂质检查 1、合成工艺
O N a C O 2
O N a
O N a C O O H
C O O N aH
O N a C O O H ( C H C O ) O 3 2
C O O H O C O C H 3
C H C O O H 3
2、检查
(1)溶液的澄清度(控制酚类等杂质):
药物分析: 芳 酸及其酯类药物 分析
O C O C H 3 C O O N H C O C H 3
贝诺酯
COONa
COOH
OH
O O C
OH
NH2
对氨基水杨酸钠
双水杨酯
(二) 理化性质 1. 熔点 2. UV,IR特征 3.溶解行为 4.酸性:受苯环、羧基、取代基影 响(游离羧基可用氢氧化钠滴定) OH 取代基为吸电子基团,↑ C O 取代基为给电子基团,↓
原理:水杨酸结构中酚羟基与高铁 盐反应生成紫堇色,而阿司匹林则无 易炭化物:检查被硫酸炭化呈色低分子有机杂
(3)
质。
二、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1、合成工艺与间氨基酚杂质的产生
N H 2 O H C O O N a C O 2 H O 2 H O [ O ] O H O N H 2 [ O ] O H O H O O H H O O H N 2 O H O N H 2
【全版】药物分析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推荐PPT

三.羟苯乙酯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四.甲芬那酸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性,以标准碱滴定液直接滴定。 杂质来源:①未反应完全的原料间氨基酚 少数为液体(水杨酸甲酯、苯甲酸苄酯)
▲适其用它 于芳阿酸斯匹林片五剂 .氯贝丁酯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检查方法: ①双相滴定法(ChP2000) ②防止酯水解。 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具有酸性,可以与碱成盐。 对氨基水杨酸钠具有芳伯氨基结构,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试液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与碱性β—萘酚偶合产生橙红 色沉淀。 (一) 直接滴定法 药用芳酸pKa在3~6之间。
3
2
②HPLC(USP24)
——亚硝酸钠滴定法
检查碳酸钠试液C中O不O溶物Na
一、阿斯匹林中的杂质检查
COOH
三.羟苯乙酯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少数为液体(水杨酸甲酯、苯甲酸苄酯)
OH 性,以标准碱滴定液直接滴定。
2
+ H2SO4
2
OH + Na2SO4
2CH3COONa +H2SO4
2CH3COOH +Na2SO4
五.分解产物的反应 六.紫外光谱法 七.红外光谱法
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
一、阿斯匹林中的杂质检查 1、 炽灼残渣 2、 重金属 3、易碳化物
4、溶液的澄清度检查: 检查碳酸钠试液中不溶物
酚类(如苯酚) 醋酸苯酯 水杨酸苯酯 乙酰水杨酸苯酯
杂质在碳酸钠试液中不溶,而阿斯匹林溶 于碳酸钠试液。
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 典型药物分类与理化性质
一、分类
根据结构分为: ▲水杨酸类 ▲苯甲酸类 ▲其它芳酸
1、水杨酸类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2021优秀PPT文档

C.以中性乙醇为溶剂,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中和后,加入
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在水浴上加热l5分钟,放冷,用硫酸滴定
液回滴
D.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醋酸盐缓冲液-乙腈(40∶60)为
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3nm,用外标法测定
下列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1.阿司匹林
2.布洛芬
3.布洛芬片
手动进样 清洗进样口
固相萃取小柱
2.布洛芬及其制剂的分析
丁基 Ibuprofen
CH3 CH CH2
CH3
芳基丙酸类
CH COOH CH3
方法一
鉴
UV:在265nm与273nm处 有最大吸收;在245nm与
271nm处有最小吸收;在
别 259nm处有一肩峰。
方法二 IR
与光谱集943图一致
片剂、胶囊:
鉴别
方法一
反
C OOH NaOH FeC l3
应
原
O
理 OOC
S N (C H 2C H 2C H 3)2 ·Fe
O
3
米黄色
方法二
NaOH
丙磺舒
SO32
共热熔融
SO42
冷却
HNO3 HCl
硫酸盐的鉴别
1、SO42 2、SO24
BaCl2
HCl or HNO3
白色
不溶
Pb(OAc)2
NH4Ac or NaOH 不溶
制剂的特殊杂质的检查
片剂、肠溶片:SA
要考虑辅料干扰:酒石酸、枸橼酸
(稳定剂) 同原料药
过滤不溶 性辅料
限度
原料药:0.1% 片剂:0.3% 肠溶片:1.5%
一般原料药检查的杂质,制剂不再检查
药物分析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PPT课件

结构与性质
01
02
03
结构特点
芳酸及其酯类具有苯环和 羧基的结构,具有特定的 电子分布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芳酸及其酯类通常具有较 高的熔点和沸点,难溶于 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芳酸具有酸性,可以与碱 反应生成盐,也可以发生 酯化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
药物中的芳酸及其酯类
药物合成
芳酸及其酯类在药物合成 中广泛应用,如某些抗生 素、抗炎药和抗肿瘤药物 的合成。
评估药物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 后的毒性反应,确定药物的安
全剂量范围。
长期毒性试验
观察药物在长期、反复或持续 摄入后对机体的影响,了解药 物对各组织器官的损害程度。
生殖和发育毒性试验
研究药物对生殖系统及胚胎发 育的影响,评估药物对妊娠期 和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
致突变和致癌性试验
检测药物是否具有潜在的致突 变、致畸和致癌作用,为药物 的研发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互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芳酸及其酯类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
与抗生素的联合使用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可以与抗生素联合使用,以增强抗生素的抗菌 效果,同时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与化疗药物的联合使用
将芳酸及其酯类药物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增强化疗药物的抗 肿瘤效果,并降低其毒副作用。
与生物制剂的联合使用
将芳酸及其酯类药物与生物制剂(如抗体、细胞因子等)联合使用, 可以提高生物制剂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其副作用。
合成特定结构药物
由于芳酸及其酯类具有特定的化学结构,可以用于合成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药物,如某些抗癌药物。
在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作为药物质量控制标准
在药物质量控制中,芳酸及其酯类可 以作为标准物质,用于药物的鉴别、 纯度检测和含量测定。
药物分析课件: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分析PPT课件

络合滴定法
利用络合反应原理,通过滴加络合剂与药物中的金属离子结 合,以消除干扰并准确测定药物含量。
高效液相色的分配平衡原理,通过色谱柱分离待测药 物,再通过检测器检测其含量。
应用
适用于分离和测定多种药物,尤其对于结构类似的药物分离效果更佳。
气相色谱法
原理
利用不同物质在气相中的吸附和扩散速度不同,通过色谱柱分离待测药物,再通 过检测器检测其含量。
盐酸丁卡因是一种长效 的局部麻醉药,主要用 于眼科手术和耳鼻喉科 手术。
分析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通过紫外检测器进行检 测。流动相为甲醇-水 (20:80),检测波长 为276nm。
结果与讨论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 度和准确度,可用于盐 酸丁卡因注射液的质量 控制和含量测定。
05 药物分析中的问题与挑战
药物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方法选择
不同的药物需要特定的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方 法是关键。
灵敏度与特异性
大多数方法在灵敏度和特异性之间存在权衡,难 以同时满足。
样本处理
复杂的样本处理过程可能导致药物成分的损失或 污染。
药物分析实验技术的挑战
仪器维护与校准
确保仪器性能稳定,需要定期维护和校准。
实验操作规范
药物应用领域
01
02
03
疼痛治疗
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 如头痛、关节痛和肌肉痛 等。
发热治疗
用于治疗发热和感染引起 的发热症状。
炎症治疗
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 节炎和痛风等。
02 药物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法
酸碱滴定法
利用酸碱滴定原理,通过滴加标准酸或碱溶液来确定药物的 含量。
分类
利用络合反应原理,通过滴加络合剂与药物中的金属离子结 合,以消除干扰并准确测定药物含量。
高效液相色的分配平衡原理,通过色谱柱分离待测药 物,再通过检测器检测其含量。
应用
适用于分离和测定多种药物,尤其对于结构类似的药物分离效果更佳。
气相色谱法
原理
利用不同物质在气相中的吸附和扩散速度不同,通过色谱柱分离待测药物,再通 过检测器检测其含量。
盐酸丁卡因是一种长效 的局部麻醉药,主要用 于眼科手术和耳鼻喉科 手术。
分析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通过紫外检测器进行检 测。流动相为甲醇-水 (20:80),检测波长 为276nm。
结果与讨论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 度和准确度,可用于盐 酸丁卡因注射液的质量 控制和含量测定。
05 药物分析中的问题与挑战
药物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方法选择
不同的药物需要特定的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方 法是关键。
灵敏度与特异性
大多数方法在灵敏度和特异性之间存在权衡,难 以同时满足。
样本处理
复杂的样本处理过程可能导致药物成分的损失或 污染。
药物分析实验技术的挑战
仪器维护与校准
确保仪器性能稳定,需要定期维护和校准。
实验操作规范
药物应用领域
01
02
03
疼痛治疗
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 如头痛、关节痛和肌肉痛 等。
发热治疗
用于治疗发热和感染引起 的发热症状。
炎症治疗
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 节炎和痛风等。
02 药物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法
酸碱滴定法
利用酸碱滴定原理,通过滴加标准酸或碱溶液来确定药物的 含量。
分类
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三、其他芳酸类 (一)典型药物
CH3 CHCH2 CH3
Cl
CH COOH 布洛芬
CH3
CH3 O C COOC2H5 氯贝丁酯
CH3
(二) 主要性质
布洛芬为苯乙酸衍生物,酸性较弱用于鉴别。
氯贝丁酯为苯氧基丙酸酯衍生物,易水解, 可用两步滴定法测含量,羟肟酸铁反应鉴别。 具有特征紫外和红外吸收,用于鉴别。
滴定液(0.1mo1/L)相当于18.02mg的C9H8O4。
第一步 中和
酒石酸
枸 水橼 杨+酸 酸 NaOH
醋酸
COH OCO CH 3
+NaOH
钠盐 +H2O
CONa OCO CH 3
+H2O
第二步 水解后剩余滴定
水解:
CO ONa
CO ONa
OCC O3H
OH
+NaOH
(定量过 ©量)?
+C3H CO ONa
② 优点:简便、快速 缺点:酯键水解干扰(不断搅拌、快
速滴定) 酸性杂质干扰(如水杨酸)
③ 适用范围:不能用于含水杨酸过高或 制剂分析,只能用于合格原料药的含量测 定
(二) 水解后剩余滴定法 酯的一 般含量测定方法 阿司匹林
水解:
剩余滴定: 2NaOH(过量)+H2SO4
=Na2SO4+2H2O
苯甲酸及钠盐的中性溶液与三氯化铁试剂反 应生成赭色沉淀;含硫的苯磺舒受热分解成亚 硫酸盐。这些性质可用于鉴别。
二 水杨酸类
(一)典型药物
COOH OH
COOH OCOCH3
水杨酸(pKa2.98) 阿司匹林(pKa3.49)
COONa OH
NH2 对氨基水杨酸钠?
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分析-PPT精选文档

三、杂质检查
2、游离水杨酸----特殊杂质 (1)来源: ①生产过程乙酰化不完全 ②贮存不当水解而产生的水杨酸 (2)检查原理:阿司匹林+硫酸铁铵 水杨酸+硫酸铁铵 紫堇色 与一定量水杨酸对照液生成的色泽比较,不得 更深。
(二)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特殊杂质-间氨基酚 • 利用药物与杂质在乙醚中的溶解性差异。 分离后,取杂质所在的乙醚层,加适量水, 进行双相酸碱滴定法检查。
C O O N a + H C l C O O H + N a C l
水层 有机层 4、测定方法: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 有机相:乙醚 反应产物苯甲酸溶于此相 • 滴定剂为盐酸(0.1mol/l) 指示液:甲基橙 • 注意:边滴边振摇,使反应产物苯甲酸随时 溶于乙醚层,使反应进行到底。 • 终点判断:在水层第二次呈现持续的橙红色 即为终点。
2)方法: • 滴定液:NaOH(0.1mol/l) • 溶剂:中性乙醇 • 指示液:酚酞
2、二步酸碱滴定法 (1)适用范围:阿司匹林片剂 • 采用本法原因: ①消除片剂中稳定剂干扰(枸橼酸或酒石酸) ②消除水解产物干扰:阿司匹林片在贮存过程水 解产生水杨酸和醋酸 (2)测定:第一步:中和 精密称取片粉 酚酞指示剂 迅速滴至粉红色 加中性乙醇溶解 NaOH滴定液 • 酒石酸等稳定剂
• 反应式如下:
C O O N a O C O C H 2 N a O H 3 + ( 过 量 )
C O O N a O H + C H C O O N a 3
每1ml NaOH(0.1mol/l)相当于18.02mg的 C9H8O4 (3)含量计算: • 标示量:表示制剂中各成分含量的理论值。 • 一般用标示量的百分值来控制制剂含量。 公式:标示量%=实际测得含量 ×100% 标示量
药物分析 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教研室
COOH OCOCH3 2NaOH
COONa OH CH3COONa H2O
bB
aA
2NaOH H2SO4
Na2SO4 2H2O
剩余滴定时消耗酸量
V(ml)
同时做空白试验,消耗酸量 V0(ml)
Ch.P 00羟苯乙酯的Assay亦采用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教研室
反应物质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 cC+dD aA+bB
COOH
白色
O R C OH O R C O C N H N N C (DCC) N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教研室
布洛芬
O R O C C N H
H2NOH
N
O R C N H 紫色
Fe/3 O
Fe3+ R
O C N H OH O C
H N N H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教研室
⊙重氮化偶合反应
具体方法见芳香胺类药物的鉴别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教研室
供 试 品
对 照 品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教研室
判断:供试品中所含杂质斑点
不得超过相应的杂质对照斑点。 优点:同一物质,同一 Rf 值比 较,准确度高、直观性强。
缺点:需要杂质对照品。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教研室
b.高低浓度对比法
方法:
S 供试品溶液 稀释 一定量供试品溶液 对照溶液
⊙氧化反应
(O) 甲芬那酸+H2SO4 K2Cr2O7
深蓝色 随即变为棕绿色
△
黄色并产生绿色荧光
⊙异羟肟酸铁反应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教研室
CH3 Cl O C CH3
CH3 O Cl O C CH3 Fe3+ H+ C NHOK+C2H5OH+H2O+KC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对照法):通过与一定量水杨酸对照液 生成的色泽比较,从而控制游离水杨酸的限量。
3.易碳化物的检查 检查易被硫酸碳化的小分子有机杂质
二、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一). 杂质来源 ①未反应完全的原料间氨基酚 ②对氨基水杨酸钠遇热受潮生成间
氨基酚,再被氧化成二苯醌型化合物
(二)检查 1.双相滴定法及原理 利用对氨基水杨酸钠不溶于乙醚,间氨基 酚溶于乙醚的性质,用乙醚提取后,在乙醚 中加水适量及指示剂后,用盐酸滴定,滴定 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控制盐酸滴定液体积 以控制间氨基酚限量。该方法胃双相滴定法, 生成的盐酸盐不溶于乙醚而转入水相。
九、高效液相色谱法
利用其高的分离效能,消除辅料的干扰, 供试品色谱图中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主 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
一、阿司匹林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一). 杂质来源 原料残存或水杨酸脱羧(酚类); 副反应产物(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乙 酰水杨酸苯酯); 乙酰化不完全或水解产物(水杨酸及其氧 化产物)
苯甲酸及钠盐的中性溶液与三氯化铁试剂反 应生成赭色沉淀;含硫的苯磺舒受热分解成亚 硫酸盐。这些性质可用于鉴别。
二 水杨酸类 (一)典型药物
贝诺酯
F
COOH
F
OH
二氟尼柳
(二)主要性质 基本结构为邻羟基苯甲酸,由于邻位的羟
基取代,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争强了羧基中氧 氢键的极性,使其酸性较苯甲酸增强。可采 用酸碱滴定法测含量。
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指分子结构中含有取代苯基的一类羧酸化 合物,主要包括苯甲酸类、水杨酸类(邻羟 基苯甲酸类)及苯乙酸等芳酸类
多为固体,具有一定的熔点。除钠盐溶于 水外,一般难溶于水,而溶于乙醇、乙醚等 有机溶剂,但含游离羧基的药物可溶于氢氧 化钠溶液。
羧酸 芳酸
一、典型药物的分类与性质 二、鉴别试验 三、特殊杂质检查 四、含量测定
第一节 典型药物的分类及性质
一 苯甲酸类 (一)典型药物
丙磺舒
COOH
CH3 CH3
NH
甲芬那酸
(二)主要性质
结构中羧基与苯基直接相连,具较强的酸 性,可用于含量测定。Ch.P(2005)以乙醇为溶 剂,用氢氧化钠直接滴定含量。
结构中的苯基及其取代基,具紫外和红外吸 收光谱, Ch.P(2005)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
氯贝丁酯为苯氧基丙酸酯衍生物,易水解, 可用两步滴定法测含量,羟肟酸铁反应鉴别。 具有特征紫外和红外吸收,用于鉴别。
第二节 鉴别试验
根据芳酸类药物性质,采用的鉴别方 法有:显色反应、沉淀反应、以及红外、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色谱法。
一、FeCl3反应(呈色反应 ) 1. 具酚羟基或水解后能产生酚羟基
苯甲酸(钠) FeCl3 碱性或中性赭色
丙磺舒 NaOH 钠盐 pH 5.0~6.0 FeCl3 米黄色
3. 异羟肟酸铁反应
氯贝丁酯 KOH乙醇饱和溶液 盐酸羟胺乙醇饱和溶液 异羟肟酸盐 FeCl3 弱酸性 紫色异羟肟酸铁
二、重氮化—偶合反应 芳香第一胺类鉴别反应 具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 的药物
E1% 1cm
=730~760
氯贝丁酯: max=226nm;288nm
羟苯乙酯: max=259nm
丙磺舒: max=249nm ;A=0.67
布洛芬: max=265nm~ 273nm
甲酚那酸: max=279nm~350
七、红外分光光度法
3000
2000 1800 1600
1000 800
υO-H 3100~2500 cm-1
水杨酸酯类药物水解生成游离水杨酸,游离 水杨酸受热易脱羧降解生成酚类。 Ch.P(2005) 收载的该类药物规定检查游离水杨酸及酚类杂质。
三、其他芳酸类 (一)典型药物
CH3 CHCH2 CH3
CH COOH CH3
布洛芬
氯贝丁酯
(二) 主要性质
布洛芬为苯乙酸衍生物,酸性较弱,溶于 中性乙醇,可用氢氧化钠滴定含量。具有特征 紫外和红外吸收,用于鉴别。
橙红色沉淀
三、水解反应
阿司匹林 Na 2CO3 水杨酸钠 醋酸钠 稀硫酸水杨酸(白色 ) 醋酸臭气
双水杨酯 NaOH 稀盐酸 水杨酸白色 (测定熔点), 可溶于醋酸铵
分离沉淀物,可溶于醋酸铵;于100105℃干燥后,熔点为156-161 ℃
四、分解产物反应
苯甲酸盐
苯甲酸钠 H2SO4 苯甲酸
生成的苯甲酸在试管壁上凝成 白色升华物
丙磺舒
丙磺舒
高温加热
发生SO
特臭
2
Hale Waihona Puke 丙磺舒 NaOH Na2SO3
HNO3
SO
2( 显硫酸盐反应)
4
五、氧化反应
甲芬那酸硫酸溶液 显黄色且有绿色荧光
六、紫外分光光度法
按照Ch.P(2005)的配制方法,各品种 的最大吸收及吸收度或吸收系数为:
贝诺酯: max=240nm
酯 υc=o 1760 cm-1
羧基υc=o 1690 cm-1
芳环υc-c 1610, 1485 cm-1
芳环邻二取代δC-H 750 cm-1
δO-H 920 cm-1
八、薄层色谱法
对于制剂的鉴别,由于辅料对某些鉴别 方法(如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干扰,可采用 TLC法进行鉴别,制剂的主斑点颜色与位置 与对照品的应一致。
(二). 检查
1. 溶液的澄清度
检查碳酸钠溶液中的不溶物。
检查的杂质:酚类醋酸苯酯,水杨 酸苯酯,乙酰水杨酸苯酯
原理:阿司匹林溶于碳酸钠溶液, 而杂质不溶。
方法:取阿司匹林样品0.50g,加热至 45℃的碳酸钠试液10ml溶解后,溶 液应澄清。
2. 水杨酸的检查
原理:有游离酚羟基,阿司匹林无。 在弱酸性溶液中水杨酸与高铁反应呈紫堇色。
的药物的呈色反应
Ar OH FeCl3 pH4~6 紫堇色铁配位化合物
阿司匹林加水煮沸,铁盐反应 紫堇色 二氟尼柳乙醇溶解,铁盐反应 深紫色 对氨基水杨酸钠加稀盐酸,铁盐反应 紫红色 双水杨酸酯稀溶液,铁盐反应 紫色 贝诺酯加氢氧化钠试液煮沸水解,加盐酸至微
酸性,铁盐反应 紫堇色
2. 苯甲酸盐与丙磺舒与三氯化铁试液 的呈色反应
Ch.P(2005)即以中性乙醇为溶剂,用氢氧化 钠滴定液测定水杨酸、阿司匹林、二氟尼柳 和水杨酸酯的含量。
对氨基水杨酸钠结构中含有游离的芳伯 氨基,可采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
贝诺酯的取代苯环在紫外光区的特征吸收 可供含量测定;其乙酰化芳伯氨基,经水解 后显芳香第一胺的鉴别反应。
本类药物在弱酸性溶液中可与三价铁离子生 成紫色配位化合物,作为本类药物的特征鉴别试 验,亦可用于水杨酸酯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
3.易碳化物的检查 检查易被硫酸碳化的小分子有机杂质
二、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一). 杂质来源 ①未反应完全的原料间氨基酚 ②对氨基水杨酸钠遇热受潮生成间
氨基酚,再被氧化成二苯醌型化合物
(二)检查 1.双相滴定法及原理 利用对氨基水杨酸钠不溶于乙醚,间氨基 酚溶于乙醚的性质,用乙醚提取后,在乙醚 中加水适量及指示剂后,用盐酸滴定,滴定 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控制盐酸滴定液体积 以控制间氨基酚限量。该方法胃双相滴定法, 生成的盐酸盐不溶于乙醚而转入水相。
九、高效液相色谱法
利用其高的分离效能,消除辅料的干扰, 供试品色谱图中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主 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
一、阿司匹林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一). 杂质来源 原料残存或水杨酸脱羧(酚类); 副反应产物(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乙 酰水杨酸苯酯); 乙酰化不完全或水解产物(水杨酸及其氧 化产物)
苯甲酸及钠盐的中性溶液与三氯化铁试剂反 应生成赭色沉淀;含硫的苯磺舒受热分解成亚 硫酸盐。这些性质可用于鉴别。
二 水杨酸类 (一)典型药物
贝诺酯
F
COOH
F
OH
二氟尼柳
(二)主要性质 基本结构为邻羟基苯甲酸,由于邻位的羟
基取代,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争强了羧基中氧 氢键的极性,使其酸性较苯甲酸增强。可采 用酸碱滴定法测含量。
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指分子结构中含有取代苯基的一类羧酸化 合物,主要包括苯甲酸类、水杨酸类(邻羟 基苯甲酸类)及苯乙酸等芳酸类
多为固体,具有一定的熔点。除钠盐溶于 水外,一般难溶于水,而溶于乙醇、乙醚等 有机溶剂,但含游离羧基的药物可溶于氢氧 化钠溶液。
羧酸 芳酸
一、典型药物的分类与性质 二、鉴别试验 三、特殊杂质检查 四、含量测定
第一节 典型药物的分类及性质
一 苯甲酸类 (一)典型药物
丙磺舒
COOH
CH3 CH3
NH
甲芬那酸
(二)主要性质
结构中羧基与苯基直接相连,具较强的酸 性,可用于含量测定。Ch.P(2005)以乙醇为溶 剂,用氢氧化钠直接滴定含量。
结构中的苯基及其取代基,具紫外和红外吸 收光谱, Ch.P(2005)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
氯贝丁酯为苯氧基丙酸酯衍生物,易水解, 可用两步滴定法测含量,羟肟酸铁反应鉴别。 具有特征紫外和红外吸收,用于鉴别。
第二节 鉴别试验
根据芳酸类药物性质,采用的鉴别方 法有:显色反应、沉淀反应、以及红外、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色谱法。
一、FeCl3反应(呈色反应 ) 1. 具酚羟基或水解后能产生酚羟基
苯甲酸(钠) FeCl3 碱性或中性赭色
丙磺舒 NaOH 钠盐 pH 5.0~6.0 FeCl3 米黄色
3. 异羟肟酸铁反应
氯贝丁酯 KOH乙醇饱和溶液 盐酸羟胺乙醇饱和溶液 异羟肟酸盐 FeCl3 弱酸性 紫色异羟肟酸铁
二、重氮化—偶合反应 芳香第一胺类鉴别反应 具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 的药物
E1% 1cm
=730~760
氯贝丁酯: max=226nm;288nm
羟苯乙酯: max=259nm
丙磺舒: max=249nm ;A=0.67
布洛芬: max=265nm~ 273nm
甲酚那酸: max=279nm~350
七、红外分光光度法
3000
2000 1800 1600
1000 800
υO-H 3100~2500 cm-1
水杨酸酯类药物水解生成游离水杨酸,游离 水杨酸受热易脱羧降解生成酚类。 Ch.P(2005) 收载的该类药物规定检查游离水杨酸及酚类杂质。
三、其他芳酸类 (一)典型药物
CH3 CHCH2 CH3
CH COOH CH3
布洛芬
氯贝丁酯
(二) 主要性质
布洛芬为苯乙酸衍生物,酸性较弱,溶于 中性乙醇,可用氢氧化钠滴定含量。具有特征 紫外和红外吸收,用于鉴别。
橙红色沉淀
三、水解反应
阿司匹林 Na 2CO3 水杨酸钠 醋酸钠 稀硫酸水杨酸(白色 ) 醋酸臭气
双水杨酯 NaOH 稀盐酸 水杨酸白色 (测定熔点), 可溶于醋酸铵
分离沉淀物,可溶于醋酸铵;于100105℃干燥后,熔点为156-161 ℃
四、分解产物反应
苯甲酸盐
苯甲酸钠 H2SO4 苯甲酸
生成的苯甲酸在试管壁上凝成 白色升华物
丙磺舒
丙磺舒
高温加热
发生SO
特臭
2
Hale Waihona Puke 丙磺舒 NaOH Na2SO3
HNO3
SO
2( 显硫酸盐反应)
4
五、氧化反应
甲芬那酸硫酸溶液 显黄色且有绿色荧光
六、紫外分光光度法
按照Ch.P(2005)的配制方法,各品种 的最大吸收及吸收度或吸收系数为:
贝诺酯: max=240nm
酯 υc=o 1760 cm-1
羧基υc=o 1690 cm-1
芳环υc-c 1610, 1485 cm-1
芳环邻二取代δC-H 750 cm-1
δO-H 920 cm-1
八、薄层色谱法
对于制剂的鉴别,由于辅料对某些鉴别 方法(如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干扰,可采用 TLC法进行鉴别,制剂的主斑点颜色与位置 与对照品的应一致。
(二). 检查
1. 溶液的澄清度
检查碳酸钠溶液中的不溶物。
检查的杂质:酚类醋酸苯酯,水杨 酸苯酯,乙酰水杨酸苯酯
原理:阿司匹林溶于碳酸钠溶液, 而杂质不溶。
方法:取阿司匹林样品0.50g,加热至 45℃的碳酸钠试液10ml溶解后,溶 液应澄清。
2. 水杨酸的检查
原理:有游离酚羟基,阿司匹林无。 在弱酸性溶液中水杨酸与高铁反应呈紫堇色。
的药物的呈色反应
Ar OH FeCl3 pH4~6 紫堇色铁配位化合物
阿司匹林加水煮沸,铁盐反应 紫堇色 二氟尼柳乙醇溶解,铁盐反应 深紫色 对氨基水杨酸钠加稀盐酸,铁盐反应 紫红色 双水杨酸酯稀溶液,铁盐反应 紫色 贝诺酯加氢氧化钠试液煮沸水解,加盐酸至微
酸性,铁盐反应 紫堇色
2. 苯甲酸盐与丙磺舒与三氯化铁试液 的呈色反应
Ch.P(2005)即以中性乙醇为溶剂,用氢氧化 钠滴定液测定水杨酸、阿司匹林、二氟尼柳 和水杨酸酯的含量。
对氨基水杨酸钠结构中含有游离的芳伯 氨基,可采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
贝诺酯的取代苯环在紫外光区的特征吸收 可供含量测定;其乙酰化芳伯氨基,经水解 后显芳香第一胺的鉴别反应。
本类药物在弱酸性溶液中可与三价铁离子生 成紫色配位化合物,作为本类药物的特征鉴别试 验,亦可用于水杨酸酯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