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第八章 矿物质营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证生物膜的完整,磷脂是细胞膜不可缺少的成分 作为重要生命遗传物质DNA、RNA和酶结构成分,参
与许多生命活动过程,如蛋白质合成和动物产品生产
常见缺乏症
食欲降低,异食癖 生长减慢,生产力和饲料利用率下降 骨生长发育异常,已骨化的钙、磷也可能大量游离到
骨外,造成骨灰分降低、骨软化,严重的不能维持骨 的正常形态,从而影响其他生理功能
动物体内矿物元素含量约有4%、其中5/6存在 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1/6分布于身体的各个部位
动物体内矿物质元素存在形式多种多样,或与 蛋白质及氨基酸结合,或游离,或作为离子的组成 成分存在,都始终在血液、肌肉、骨骼、消化道、 体表等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包括必需、无害、有害三类
5
一、动物体内的矿物元素
动物营养学 第八章 矿物质营养
☞必需矿物元素的分布 ☞营养生理功能 ☞吸收代谢特点 ☞缺乏和中毒的危害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量元素 第三节 微量元素
第一节 概述
在高温下,动物或植物组织中的有机物质经 燃烧后,以CO2、H2O和氨形式释放,剩余物质 为无机物即灰分;从灰分中去掉杂质所剩余的部 分就是通常所说的矿物质
10
2. 必需矿物元素的分类
常量元素
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0.01% Ca、P、Na、K、Cl、Mg、S
微量元素
在动物体内含量低于0.01% Fe、Cu、Mn、Zn、I、Se、Mo、Co、Cr、F、Si、Be Al、 V、 Ni、Sn、As、Pb、Li、Br
3. 矿物元素在体内的含量与分布特点
生理有效区
生理稳定区
毒害区
缺乏
正常
中毒 死亡
A(最低需要量) B(最高需要量)
动物对矿物质元素剂量的反应模式
参与动物机体的构成 以离子形式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作为机体酶成分和激活剂,参与机体代谢 参与激素的结构组成、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功能
营养生理作用:参与机体构成和代谢,不是能源物质 需要量:较少、尤其是微量矿物元素 重要性:不亚于有机养分 代谢特点:可反复周转使用 需求具有地方特异性:受饲粮和土壤中元素含量影响
4. 矿物质元素代谢
体内矿物元素主要以蛋白质 及氨基酸相结合的形式存在 ,也有以游离状态存在
动态平衡,在体内不断地进 行着吸收和排出、沉积和分 解——矿物质的周转代谢
血液在矿物元素周转中起重 要作用
二、矿物元素的利用率
净利用效率:以矿物元素在体内收支平衡为基础,测定 两组矿物质沉积量
净利用率 = (B2-B1) / (I2-I1) × 100% I1 、I2为待评定元素的摄入量, B1、B2为待评定元
血液中钙几乎都存在于血浆中 血磷含量较高,一般在0.35~0.45mg/ml之间,主要以
H2PO4- 的形式存在于血细胞内,而在血浆中含量极少
钙:类激素活性的维生素D3 ,钙结合蛋白质,异 化扩散吸收;少量以螯合形式或游离形式吸收
磷:吸收以离子态为主,可能存在异化扩散 十二指肠吸收 主要经粪排泄
动物矿物元素的来源:饮水、饲料 、空气 土壤和水对植物饲料中的矿物元素影响大 保证饮水中的硒、砷、铅、汞、氟等微量元素不
要超标 饲料矿物元素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常量元素
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元素 钙、磷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于骨中
结晶型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 非晶型化合物,主要含Ca3(PO4)2、CaCO3和Mg3(PO4)2
按无脂空体重基础表示,各元素在动物体含量接近 电解质类元素含量从胚胎期到成熟的不同阶段稳定 不同组织器官依其功能而含量不同,即存在组织分
布特异性
某些微量元素对于一定的组织和器官具有亲和性 钼聚集于脑组织,锌和铬在脑垂体中,碘在甲状腺中,
铁在血红细胞中,氟、铅、锶聚集于骨中,铜大部分集 中于肝脏等等
甲状旁腺素 降钙素 活性维生素D3(1, 25–(OH)2 – D3)
代谢
作为动物体结构组成物质参与骨骼和牙齿的组成,起 支持保护作用
通过钙控制神经传递物质释放,调节神经兴奋性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使Ca2+进入
细胞内触发肌Hale Waihona Puke Baidu收缩
激活多种酶的活性 促进胰岛素、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固醇,甚至唾液
1. 必需矿物元素 对动物体具有特殊功能,且是动物体内进行正常
生理过程和体内代谢所必需的(饲喂纯和日粮判断)
必需微量元素具备的特点
普通存在于动物体各组织,每个动物体含量相对稳定; 对各物种动物的基本生理功能是共同的、且具有确切的
生理和代谢作用; 必需由外界供给,缺乏出现异常、添加异常现象消失; 必需矿物元素的两面性(营养作用、毒害作用)。
典型的钙、磷缺乏症:佝偻病、骨疏松症和产后瘫痪
维生素D 来源 钙、磷之间或与其他营养和非营养素之间的平衡 过量
饲粮钙磷比率
一般 1~2:1 容忍比率
反刍动物 7:1
马科
5:1
猪及家禽 3:1 年龄愈轻,耐性愈小
溶解度 钙、磷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
在肠道大量存在铁、铝和镁 过量脂肪酸,大量草酸和植酸乳糖
钙磷本身的影响
动态平衡
不同种类动物钙代谢强度不同 随年龄增加周转代谢率降低,每天周转代谢的钙量
可达吸收钙量的4~5倍 周转代谢强度大:1头23kg猪23g/天中仅13%净沉积
钙、磷代谢的调节
素的沉积量(摄入-排泄) 相对利用率:以动物效应为标识,用待测元素的效应与
所选含同样元素的标准物效应比较而得 相对利用率 = M / M0 × 100% 净吸收率:用同位素方法来测出粪中排出内源矿物元素 净吸收率 = ( I - C1+ C0) / I × 100%
三、自然界中矿物元素与动物的关系
等的分泌
钙还具有自身营养调节功能,在外源钙供给不足时, 沉积钙(特别是骨骼中)可大量分解供代谢循环需要
与钙一起参与骨骼和牙齿结构组成,保证骨骼和牙齿的 结构完整
参与体内能量代谢,是ATP和磷酸肌酸的组成成分,这 两种物质是重要的供能、贮能物质,也是底物磷酸化的 重要参加者
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以磷脂的方式促进脂类物质和脂 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