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仿生
费斯托仿生水母结构

费斯托仿生水母结构费斯托仿生水母结构是一种模仿水母的设计结构,它能够模拟水母的游动和捕食方式。
这种结构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费斯托水母,一种生活在深海中的神奇生物。
仿生水母结构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一种高效的游动方式,同时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这种结构由一个中央的圆形顶部和伸出的触手组成。
触手上覆盖着柔软的细胞,这些细胞能够收缩和伸展,从而产生推进力。
仿生水母结构的中央部分由一个圆形的顶部构成,类似于水母的顶部。
这个顶部是由柔软而耐用的材料制成的,能够承受外界的压力和冲击。
在顶部的中央有一个孔,通过这个孔可以将水流引入结构内部。
水流通过顶部的孔进入结构内部后,会形成一个涡流,这个涡流会产生推进力,从而推动整个结构向前移动。
仿生水母结构的触手是由柔软的纤维组成的,这些纤维能够像水母的触手一样收缩和伸展。
触手上覆盖着细胞,这些细胞能够收缩和伸展,从而产生推进力。
当水流通过结构内部时,触手会收缩,从而推动整个结构向前移动。
当水流停止时,触手会伸展,从而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仿生水母结构的设计能够使结构具有高效的游动和捕食能力。
它能够通过调整触手的收缩和伸展来实现不同的游动方式,从而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
同时,这种结构还能够通过调整顶部的孔的大小和位置来控制水流的流动,从而实现更精确的游动和捕食。
费斯托仿生水母结构是一种模仿水母的设计结构,能够实现高效的游动和捕食能力。
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费斯托水母,通过模仿水母的游动和捕食方式,实现了一种高效的结构设计。
这种结构具有稳定性和耐久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
通过调整触手的收缩和伸展以及顶部孔的大小和位置,可以实现不同的游动和捕食方式。
这种仿生设计为人类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结构,拓宽了科学技术的应用领域。
海洋生物仿生学的例子

海洋生物仿生学的例子
以下是 8 条关于海洋生物仿生学的例子:
1. 你知道吗,潜艇的设计灵感就来自于鲸鱼!鲸鱼那庞大的身躯能在海洋中自由穿梭,我们不也仿照它做出了潜艇嘛,能在深深的海底来去自如,这多酷啊!
2. 哎呀,那飞机的外形设计其实跟海鸥也有着密切关系呢!海鸥在空中翱翔的身姿那么优美,我们的飞机不也向它学习,从而能在天空中飞得又稳又快吗?
3. 嘿,你瞧那泳衣上的鲨鱼皮纹理设计,这可是仿照鲨鱼的皮肤来的呀!鲨鱼在水里游得那么快,我们穿上这种泳衣,不也能在水中更加敏捷了吗?
4. 哇哦,荷叶那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竟然被用在了建筑物的自清洁表面上!就好像荷叶永远干净,我们的建筑也能保持整洁啦,这仿生学可真神奇啊!
5. 说起来,船底的防污涂料不就是借鉴了海豚的皮肤吗?海豚的皮肤能让它们免受海洋生物的附着,我们的船有了这种涂料不也能减少很多麻烦嘛?
6. 你想过没,那神奇的声呐系统其实跟蝙蝠的回声定位很像啊!蝙蝠能在黑暗中准确找到目标,我们利用声呐不也能探测深海的秘密嘛,多有意思!
7. 哎,章鱼那柔软的身体和灵活的触手,是不是也给了我们启发,让我们制造出了更灵活的机械臂呀!那简直像章鱼一样能在各种复杂环境中工作呢。
8. 可不是嘛,仿照水母的发光原理,我们都做出了能发光的材料呢!水母在黑暗中那么闪耀,我们的生活不也因为这而增添了很多光彩嘛!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海洋生物仿生学真的太神奇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惊喜和改变!。
十大颇具创意的海洋动物仿生设计

十大颇具创意的海洋动物仿生设计源于海洋动物形体特征的仿生设计有很多,科学家通过对特殊而又具有代表性海洋动物形体特征的分析与研究,寻找海洋动物独具的美感因素与合理适应大自然的奥秘所在,并将这些自然界中的合理因素运用仿生设计学引入到日常的设计与生活中。
下面是十大颇具创意的海洋动物仿生设计。
鱼形汽车研究人员从鱼类身上获得了灵感,将鱼类“避免碰撞”、“同排移动”和“靠近同伴”三种行为规则应用于驾驶操控上,开发了一种智能化概念汽车“EPORO”。
该技术模仿鱼群在前行时绕开障碍物的同时避免互相碰撞的活动模式,使得该款概念车能够在车流中穿梭自如。
和现在马路上带着噪音呼啸而过的汽车不同,当EPORO在马路上行驶时,会自动按照行进方向编组,同路线的汽车既互相跟随,又保持一个合理的间距,而且,当前方出现障碍物时,还会自动规避。
简言之,这是些既不会堵车,也不会撞车的汽车。
水中污染物的仿生机器鱼这种机器鱼体长约50厘米,高15厘米,宽12厘米,身上装备有探测传感器,可以自动监测河水中的多种污染物,如轮船泄漏的燃油或其它化学物等,并利用GPS装置将数据适时传给研究人员。
这种机器鱼是科学家们根据仿生学原理设计制造的,它们游动起来酷似真正的鲤鱼,身体在发动机的推动下来回摆动,并用鳍和尾来改变它们的游动方向,其游动速度可达每秒半米。
这些机器鱼充电一次就能在水中持续游动24小时。
机器鱼“嗅出”一片水域中的有害物质时,它们就通过wi-fi无线连接彼此交流数据,然后适时向研究人员和环保部门发出警报。
台湾生化实验大楼仿照鹦鹉螺外形设计鹦鹉螺贝壳是大自然最完美的形状之一。
自然界里,鹦鹉螺壳内部形成一连串相互连锁的完美螺旋对生规律、质地为珍珠质的小室,如此大自然奇迹的外壳里却隐藏着丑陋的头足类软体动物。
台湾生化实验大楼群由两幢大小互异、类似鹦鹉螺外壳的实验室大楼所组成。
两幢生化实验大楼内部为处理极端危险病毒研究的先进实验室,其外以象征完美形体与精密技术的外壳所包覆。
仿生学的例子大全

仿生学的例子大全1、苍蝇讨厌的苍蝇,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试试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水母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3、源于“叶”的灵感3.1 叶形的启示相传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450-500年)的鲁国工匠鲁班,在上山伐木途中,手指被茅草划破,他仔细观察发现,原来茅草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锯齿,于是受到启发。
经反复实践,制成人类史上第一架带有锯齿的木工锯。
3.2 叶脉的启示浮水植物王莲有“水中花王”之称。
一个体重35kg 的人坐在上面也不会下沉。
原来王莲圆形叶片的直径可达1~2.5m,背面有许多相互交错的叶脉骨架结构,里面还有气室使得叶子稳定地浮在水面。
受叶脉支撑作用的启发,英国著名建筑师约瑟,以钢铁和玻璃为建材,设计了一座顶棚跨度很大的展览大厅──“水晶宫”,它既轻巧、雄伟又经济耐用,不仅成就了1851年的第一届世博会,也为近现代功能主义建筑构建了雏形。
3.3 叶序的启示德国波恩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莲叶上有许多非常微小的绒毛和蜡质凸起物。
这种粗糙的叶片是干净的,而表面光滑的叶片反而需要清洗。
模仿莲叶的自净原理,人们开发出具有防污功能的自净涂层产品,其表面会形成类似茶叶的凹凸形貌,构筑一层疏水层。
这样一来,灰尘颗粒只好在涂层表面“悬空而立”,并最终在风雨冲刷下“一扫而净”。
此外,叶面形状也启迪了人们的思维。
椰子树很高,叶片巨大,但每遇飓风和暴雨也很少被折断。
研究发现,椰子叶面呈“之”字形,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
据此,建筑师设计出了结构薄、面积大的楼房顶棚、薄状石棉板等。
4、源于“茎”的灵感4.1 节与节间的启示禾本科植物竹子,其竹节处有横隔相连,与竹身构成一个整体,这对中空细长的竹竿的刚度和稳定性,可以协调变形,共同参与抗弯作用,这对于中空细长的竹竿的刚度和稳定性很有意义。
仿生学举15个例子.

仿生学举15个例子: 1。由令人讨厌的苍蝇,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 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3。电鱼与伏特电池; 4。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 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自然界中的自然物
你知道草和锯有什么联系呢? 锯-----草
利用自然物进行了模仿设计,像这种设 计称为仿生设计。
刚才的锯模仿草身上的什么特征呢?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仿生设计呢?
这是什么? 叫什么名字?
“鸟巢”
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你们觉的贝壳会给你什么灵感?
来看看世界级的设计大师们 是怎样仿生贝壳设计的?
5。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 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 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 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仿生设计仿自然物的 外形、结构、色彩、功能等
仿生设计应用的范围:
建筑设计、日用品设计、 玩具设计、服装设计、 图案设计等
洗脸盆塞 溺 水的人。
牙签盒: 跳芭蕾 的小人。
蜗 牛 沙 发
“叶子”沙发
灯具
猪笼草
利用喜欢的自然物某种特征 进行一件或多件日用品设计
一种仿生水母机器人的实现

一种仿生水母机器人的实现作者:高振帮李志刚梁拥成崔秀芳来源:《科技视界》2018年第06期【摘要】随着海洋保护与水下侦查的需要,水下机器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可以承担水下环境监测与生物生长鱼群迁移等等任务。
而水母是一种柔性生物,仅凭借对腔体大小改变可实现便捷的转向和定轨迹的行程行进。
但是目前的仿水母机器人游动稳定性差、方向不易控制。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水母机器人;稳定性;技术方案中图分类号:TB3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6-0262-002【Abstract】With the needs of marine protection and underwater detection, underwater robots have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people, and they can assume tasks such as under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biological growth fish migration. The jellyfish is a kind of flexible creature, and it can achieve convenient steering and fixed track travel only by changing the size of the chamber. However, the current swimming robots have poor stability and difficulty to control their orientation. Therefore, a new technical solution is needed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Key words】Jellyfish robot; Stability; Technical solutions0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Machine jellyfish”是festo公司[1-3]设计并研发的氦气动能源的两栖水母类机器人成果,旨在海况和空航领域,”Cyro”是美国Virginia Tech提出和开发一种依靠8块电机驱动8个机械臂的类水母“软”的机械臂型陆用机械水母,已在军民行业展开适当的范围的调试与运用。
一种仿生水母机器人的制作方法及专利技术

一种仿生水母机器人的制作方法1.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水下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仿生水母机器人,是一种通过伞体收缩舒张变形而进行运动的仿生水母机器人。
<b>背景技术:</b>2.中国海军的航迹越来越远,中国海军的阵容也越来越强。
针对目前的海上新格局,中国海军也需要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
传统的水下机器人通常使用螺旋桨作为主要动力设备,然而螺旋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噪声,从而很容易被水下监听设备发现。
此外,以螺旋桨为动力设备的水下机器人能耗大,很难实现长航时水下作业。
3.随着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水下机器人为海洋生物的研究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使得研究者们可以通过使用水下机器人对海洋生物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然而使用传统的水下机器人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其会对水下生物造成惊扰,从而无法观察到水下生物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此为,高速运转的螺旋桨很容易对水下生物造成伤害。
4.水下机器人对于考古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地壳变迁,有许多古老的国度沉入茫茫的大海,古老的文化也随之埋入深海。
此外,海底也存有各个时代的各类沉船,其中也蕴含着许多历史的秘密。
使用传统水下机器人进行勘探的时候,容易造成对文物的损坏。
<b>技术实现要素:</b>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仿生水母机器人,具有噪音小、隐蔽性好、能耗低等特点。
6.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头部部分、伞体部分、能源部分,头部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壳上部分和外壳下部分、固定板、单片机、环境感知模块、电源一,环境感知模块固定于固定板上,固定板安装于外壳上部分,所述电源一安装于外壳下部分的凹槽内,所述单片机安装于硬质外壳下部分;伞体部分包括与外壳下部分下端连接的固定架、等间距设置在固定架圆周方向上的六个伞体骨架机构、设置在伞体骨架外侧的弹性薄膜,每个伞体骨架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架上的舵机、三节骨架,相邻骨架通过齿轮机构以及主轴进行连接;能源部分包括与外壳下部分连接的硬质外壳、从下方插入硬质外壳内的固定内壳、设置在固定内壳内的电源二。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仿生水母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仿生水母机电学院:08-713班小组成员:2008071315张玉涛2008071329刘琦2008071302高爽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老师:***2010年7月10日哈尔滨工程大学目录1.设计简介......................................................11.1设计题目......................................................11.2设计目的......................................................11.3水母的生物模型研究 (1)1.4国内外研究成果 (2)2.设计方案 (4)2.1外部动力传递部分设计 (4)2.2主动力部分设计 (4)2.2.1方案一 (4)2.2.2方案二 (5)2.2.3方案三 (6)2.2.4方案四 (7)3.分析总结 (7)4.心得体会 (8)5.设计者及机构模型图片 (9)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简介:1、题目:《仿生水母》2、设计目的:I.我们国家海域辽阔,防御和侦察起来比较困难。
可将仿生水母安装上传感器或微型摄像头并将其投放到远海,进行侦查监控工作,并通过卫星将数据及时传送到陆地指挥部。
II.在仿生水母身上还可以装上次声波探测器,用于预报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到来。
III.在仿生水母上面加装搜索、救援装置,发生灾难时可进行水下搜救工作。
IV.目前常规动力推进存在噪声大、效率低等缺陷,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访水母动力推进器。
3、水母的生物模型研究:水母,是海洋中重要的大型浮游生物。
水母寿命很短,平均只有数个月的生命。
水母是无脊椎动物,属于腔肠动物门中的一员。
全世界的海洋中有超过两百种的水母,它们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水域里。
水母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直径有大有小,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感应器向它报告潜在障碍的大致位置,包括周围其他机器人水
母在哪里。
水母是如何发光的?
水母发光靠的是一种叫埃奎林的神奇的 蛋白质,这种蛋白质遇到钙离子就能发出 较强的蓝色光来。据科学家研究,每只水 母大约含有50微克的发光蛋白质,这说明 水母就是靠它发光的。水母会在白天吸收 光线,然后在夜间将其释放出来
水母的“耳朵”
• 水母触手中间的细柄上有一个小球,里面有 一 粒小小的听石,这是水母的“耳朵”。由海 浪和 空气磨擦而产生的次声波冲击听石,刺 激着周 围的神经感受器,使水母在风暴来临 之前的十 几个小时就能够得到信息,科学家 们曾经模拟 水母的声波发送器官做试验,结 果发现能在15小时之前测知海洋风暴的信息。 发明了水母风暴预测仪
水母的运动
• 水母通过收缩外壳挤压内腔的方 式,改变内腔体积,喷出腔内的水, 通过喷水推进的方式进行移动。水 母表皮中从顶端延伸到伞体末端的 肌肉纤维控制着内腔的收缩和扩张。 内腔扩张,水流慢慢吸入,充满内 腔;内腔迅速收缩,将水流挤出腔 体,水流喷出产生的推力使水母沿 身体轴向方向运动。火箭的运动原 理也正是如此。
触须包含软硬适度的“主心骨”,骨外面连着柔性的表面,表面
分成两个腔,压力可以分别调整,使整个触须向某个方向弯曲。
每根触须的顶端都有小鳍。受触须带动,小鳍像鱼尾那样划水,
推动水母机器人前进。
•
要做到在水中自如游荡并不容易,水中机器人配备了一系列
的传感器、功能颇强的通讯系统,还有基于机器人群体智能的控
制软件。压力传感器告诉水母当前所处的深度,精确到几毫米;
为什么水母看上去五颜六色?
• 科学家从发光蛋白质发现了发色团,这是只 有在发光分子中发现的结构要素一氨基吡嗪 环,在三 百五十毫微米波长处,发现有最大 的紫外线吸收,因此叫AF一350。再结合水 母自身细胞色素,所以我们看见的水母总是 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水母灯饰
• 以上是美国“惊奇水母”公司推出一款用 自然死亡的水母尸体和树脂做成的灯具。
水母仿生
组员:邵康忠 施伟伟
水母简介
• 水母(Jellyfish)是一种低等的海产 无脊椎浮游动物,肉食动物,在 分类学上隶属腔肠动物门。
• 水母分为两型∶自由游泳的水母 及营固着生活的种类(以柄栖附于 海草及其他物体上)。营固着生活 的形似水螅的种类构成十字5亿年前。水母的种类很多, 全世界大约有250种左右,直径 从1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常见 于各地的海洋中。
据悉,这款“水母”灯具的制作过程并不 复杂。“惊奇水母”公司先用液态氮把自 然死亡的水母尸体冷冻,再把冷冻的尸体 封入制作成卵形的透明树脂之中——这样 不仅能够防止尸体腐烂,还能保留水母在 黑暗中发光的特性。
• 或许将来节日里的彩灯就会被“仿水母” 灯饰取代
谢谢
水母机器人
• “水母”机器人是由德国费斯托公司所研制生产。它长有触角, 体内充满了氦气,在空中飘浮时就好象水中浮动的水母一样。 “空中水母”的灵活性与便捷性体现了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成果, 将在海底勘探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光明的应用前景、
•
机器水母的球形身体是个用激光烧结制成的密封舱。它长着
8根触须,这些仿生触须的构造取材于对鱼鳍功能的剖析。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