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厂家米非司酮片的人体药动学比较

合集下载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对比研究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对比研究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对比研究【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研究。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6例。

两组患者入组后均由同一组具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在月经周期第1d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片,每次10mg,每天1次。

观察组给药剂量为每次5mg,每天1次,连续6个月。

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65%,与对照组的9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两侧子宫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均明显升高,两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与阻力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1%(P<0.05)。

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不同剂量疗效及对患者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但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关键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对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活性的内膜细胞在子宫内膜外种植而形成的妇科病 [1]。

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良性病变,但因子宫内膜具有类似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及种植能力,且该病主要有慢性盆腔痛、不孕等临床表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米非司酮为新型抗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黄体酮受体有高亲和性,长期服用对于子宫内膜的发育和成熟有阻滞作用而使宫内膜萎缩继而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效果[2]。

但目前对于米非司酮的用药剂量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以期为该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研究。

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263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3例、130例。

观察组通过小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促卵泡性腺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促黄体生成素(LH)比较,P>0.05。

但治疗后两组子宫肌瘤体积对比,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子宫肌瘤经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可减小患者子宫肌瘤的体积,控制不良反应情况。

【关键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子宫肌瘤;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8-0121-02子宫肌瘤,属于临床方面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为良性肿瘤的范畴内。

一般情况下,多于女性盆腔部位发病[1]。

临床主要表现:子宫出血、流产和盆腔压痛等,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对患者的生育功能、身体健康构成直接的威胁。

临床方面多通过手术、药物的方式治疗,实行药物治疗研究人员认为子宫肌瘤和机体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有一定联系。

而米非司酮,属于新型的抗孕激素类药物,当前被临床方面所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中,现进行具体的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263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3例、130例。

观察组年龄区间24~56(40.6±4.4)岁;病程区间3~8(5.5±0.7)个月。

对照组年龄区间22~54(38.9±4.2)岁;病程区间2~10(6.5±0.8)个月。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1.2.1对照组通过大剂量的米非司酮(生产厂家: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633)治疗,每日25mg,治疗时间为90d,且90d为一个疗程。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观察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观察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观察【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方法采用投硬币的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妇科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结合临床相关资料,展开分析,每组实验样本为20例,大剂量组给予患者米非司酮 25mg/d治疗,小剂量组给予患者米非司酮12.5mg/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瘤体体积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相对于大剂量组的治疗效果,小剂量组无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相对于大剂量组的瘤体体积,小剂量组治疗3个月的较少,P<0.05;相对于大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剂量组的较少,P<0.05,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给予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低剂量的米非司酮(12.5mg/d)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临床指导意义显著。

【关键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一种多发于临床妇科病的疾病,育龄期间患有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1]。

子宫肌瘤患者若在患病期间受孕,体内的肌瘤会产生很大的刺激,使得患者的生产风险不断的加大。

子宫肌瘤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疾病伴随妊娠期发病[2]。

针对上述问题,本次研究就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采用投硬币的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妇科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结合临床相关资料,展开分析,每组研究对象为20例。

大剂量组患者的最大年龄是38岁,最小年龄是20岁,平均(62.6±7.4)岁,病程范围2~16个月,平均病程(8.8±3.1)个月。

小剂量组患者的最大年龄是37岁,最小年龄是21岁,平均(63.5±8.5)岁。

病程范围1~19个月,平均病程(9.2±4.1)个月。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在知情的情况下签署手术同意书。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

的基线 资料 ,差异不具备 统计学意 义,可进行临床对 比研究 。 期妇女身上 ,青春期 女性 的患病几率非常小 ,该病 的发生与性激
1.2治疗方法 :①对 照组 :采用传统 治疗加用 12.5mg米非 司酮用 素的分泌有直接关系 。子宫肌瘤的临床特 征 :经量过多 、经期持
药 (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010633)治疗 ,每天服 续 延长 、腹部有包块 、白带增 多 、压迫 症状等【31,在治疗 过程中要
中 图分 类 号 :R737.33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672—8351(201 8 l09—0089常见病及 多发病口1。当身 治疗 ,两组子宫肌瘤体 积发生明显变化 ,与治疗前 比较 ,体积明 体 出现月经发生不规则变化 、腹部肿胀并伴有下坠感 ,白带量增 显减少 ,研究组减少 幅度更 大 ,与对照组治疗后 比较 ,差 异具有
缩小 ≤10%;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 )例数 与总例数 的 比值 究组血液卯泡刺激素(FSH)、促生成素(LH)、雌激素(E )以及 孕
肌瘤患者 94例为研究对 象 ,按人院登记簿分 为研究组 和对 照
组 ,每组 47例 ;对 照组年龄 32~53岁 ,平均 年龄 (41.5±2.8)岁 ;
病程 6—32个 月 ,平 均病程 (27.6+2.3)个月 。研究组 年龄 34~56
岁 ,平 均 年龄 (41.6±2.9)岁 ;病 程 6~30个月 ,平 均病 程 (28.3± 3 讨 论
2.7)个 月。所有患者未有家族遗传病史 ,且未 出现子宫内膜恶性
子宫肌瘤 为妇科 常见疾病 ,该病 的发病率较 高 ,年龄在 30—
病变 、机体 功能衰竭或存在精神疾 病。所有患者被 确诊为子 宫 50岁之间 的中年女 性是 主要发病人群 ,≤2O岁的女性发病几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

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12.5 mg,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片25 mg,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子宫肌瘤体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FSH、LH、E2、P 水平。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的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的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FSH、LH、E2、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FSH、LH、E2、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25 mg/(次·d)的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剂量,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小剂量组。

标签: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子宫肌瘤;治疗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又被称为子宫平滑肌瘤。

子宮肌瘤是妇科常见肿瘤,作为一种良性肿瘤其临床症状一般不典型,在临床治疗中,传统方法通常为手术治疗,但随着目前人们对治疗效果要求的提高及临床医疗研究的深入,为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保留其生育能力,在治疗过程中开始对药物进行广泛应用。

现在研究认为,子宫肌瘤的生长与机体的雌/孕激素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米非司酮作为新型的抗孕激素药物,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被用于治疗子宫肌瘤[1-2]。

本研究观察采取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85例,年龄27~56岁,平均(35.3±7.6)岁;病程2~11个月,平均(4.3±1.2)个月。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对照分析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对照分析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对照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1月期间来本院进行诊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随机对照的方式划分成为两组,即A组和B组,各有4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米非司酮治疗,但剂量不同,A组剂量为12.5mg,B组剂量为25.0mg,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孕酮、血清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子宫肌瘤体积和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孕酮、血清促卵泡速、雌二醇以及促黄体生成素对比均无显著差异,即P>0.05;和A组比较,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组间差异显著,即P<0.05。

结论: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时,小剂量和大剂量所获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是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小剂量明显要低,故在临床实践时尽量以小剂量药物治疗。

关键词:子宫肌瘤;剂量;米非司酮子宫肌瘤作为临床中的一种常见肿瘤,其症状表现并不是很明显,大量报道研究均表示,子宫肌瘤的生长和患者自身雌激素水平存在很大的关系[1]。

米非司酮作为一种新型抗孕激素,目前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且所获疗效也得到了广泛认可[2]。

本次研究选择了8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剂量的不同将其划分成A组和B组,现就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5年7月-2018年1月期间来本院进行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

选择标准:1)纳入标准:经过仪器检查和B超检查证实符合子宫肌瘤诊断标准;临床症状表现符合要求;均在知情下自愿参与研究。

2)排除标准:伴其他严重妇科疾病患者;并心脏、消化道以及肾脏等疾病患者;药物过敏史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有交流沟通障碍和语言障碍患者。

采取随机的方式将80例患者划分成两组,即A组和B组,各有40例。

A组患者年龄在23-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22±9.12岁;病程在3-11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4.39±1.25个月。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对比分析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对比分析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对比分析发表时间:2017-03-31T15:50:59.2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9期作者:骆大蓉[导读] 本文以我院近两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别给予了她们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药物进行治疗。

(重庆市万州福康医院妇产科重庆万州 404000)【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

方法:以我院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

给予对照组米非司酮25mg/d治疗,给予观察组米非司酮12.5m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2.5mg/d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米非司酮;不同剂量;效果对比【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9-0113-02 本文以我院近两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别给予了她们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药物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明显的对比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40例,年龄32~52岁,平均年龄(39.5±3.1)岁,病程时间6d~7个月,平均病程时间(4.1±0.9)个月,其中单发性子宫肌瘤27例,多发性子宫肌瘤13例。

对照组患者40例,年龄33~54岁,平均年龄(40.2±3.7)岁,病程时间7d~8个月,平均病程时间(4.2±1.1)个月,其中原发性子宫肌瘤25例,多发性子宫肌瘤15例。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差异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差异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差异杨志娟【摘要】目的:探讨采用2种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2组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口服,1次/天,对照组给予剂量12.5 mg/d,观察组给予剂量25.0 mg/d,2组患者连续服用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性激素水平和治疗前比较明显较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更好,不仅性激素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期刊名称】《淮海医药》【年(卷),期】2018(036)005【总页数】3页(P511-513)【关键词】子宫肌瘤;米非司酮;剂量;治疗结果【作者】杨志娟【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2265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4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在妇科肿瘤中占据最高发生率,大约50%的患者表现出不同类型的临床症状[1]。

在入住医院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子宫肌瘤疾病患者极有可能出现盆腔压痛、子宫出血等症状表现,因而造成患者流产甚至不孕不育。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是针对子宫肌瘤的2种治疗方法。

子宫肌瘤依靠性激素生长,与卵巢雌激素和孕激素关系密切,在子宫肌瘤发展中,孕激素受体起协同作用,因此在临床上,主要从抗孕激素治疗方面入手[2]。

米非司酮属于抗孕激素药物,临床效果良好,在保守治疗中普遍应用,尤其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治疗[3]。

米非司酮常用剂量范围为5~50 mg/d,其中应用最多的2个剂量为12.5 mg/d和25 mg/d。

因此本组也选取12.5 mg/d和25 mg/d 2个剂量为对比剂量,观察分析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17 ·
1 材 料 1.1 仪器 岛津10AT 型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包括 LC-10AT 泵,SPD-10A 紫 外 检 测 器,SIL-20A 自 动 进 样 器 ,LC-Solution 色 谱 工 作 站 ;高 速 离 心 机 (美 国 Abbott公司);XW-80A 型旋涡混合器(上海精科 实 业 有 限 公 司 );PK514BP 超 声 清 洗 器 (德 国 BAΜDEL);梅特勒-托利多 AX-205Delta Range电 子天平(瑞士梅特勒公司);BHW-IV 型电热恒温水 温 箱 (北 京 医 疗 设 备 厂 )。 1.2 药 品 与 试 剂 市 售 4 个 厂 家 米 非 司 酮 片 剂 ,分 别为 A、B、C、D,规 格 25 mg/片。 米 非 司 酮 化 学 对 照 品 (批 号 10-ANR-166-1,Toronto Research Chemicals Inc.);氯雷他 定 化 学 对 照 品 (内 标,由 济 南诚创医药有限公 司,批 号 010406,纯 度:99.9%); 甲醇、乙 腈 均 为 色 谱 纯 (美 国 J.T.Baker公 司 );醋 酸乙 酯 (色 谱 纯,美 国 Fisher Scientific公 司);三 乙 胺(色谱 纯,美 国 TEDIA 公 司 );娃 哈 哈 饮 用 纯 净 水 ;空 白 血 浆 由 齐 鲁 医 院 血 库 提 供 。
图 1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图 A.空白血浆;B.空白血 浆 加 米 非 司 酮 (1μg·mL-1)和 内 标;C.19 号 受 试 者 口 服 米 非 司 酮 片 75 mg 后0.5h的 血 浆 样 品 加 内 标
Fig 1 HPLC chromatograms A.blank plasma;B.blank plasma spiked with mifepristone (1μg· mL-1)and IS;C.plasma of subject No.19 0.5hafter administra-
米非 司 酮 (mifepristone)为 受 体 水 平 抗 孕 激 素 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法国 Roussel-Uclaf公司首 先研发出的一种炔诺酮衍生物 。 [1] 米非司酮作为 与 激素受体学说和近代分子生物学同期发展的药物, 具 有 抗 孕 酮 、抗 糖 皮 质 醇 、抗 雄 激 素 特 性 及 抗 肿 瘤 等 作 用 ,临 床 上 广 泛 用 于 终 止 妊 娠 、紧 急 避 孕 及 治 疗 子 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 。 [2-3]
2 方 法 与 结 果 2.1 色 谱 条 件 色 谱 柱:WondaSil TM C18 柱 (5 μm,4.6mm×250mm),柱温:25 ℃;流动相:甲醇- 乙腈-水-三乙胺 (25∶47∶28∶0.1),超 声 脱 气,流 速 1 mL·min-1,检 测 波 长 :290nm,进 样 量 :20μL。 2.2 溶 液 的 制 备 2.2.1 米非司酮对 照 品 溶 液 精 密 称 取 米 非 司 酮 对照品0.0 050g,用 甲 醇 溶 解 定 容 至 50 mL,配 成 100μg·mL-1米 非 司 酮 母 液;然 后 依 次 稀 释 为 80, 50,5,1.25μg·mL-1的 米 非 司 酮 工 作 液 。 2.2.2 内 标 溶 液 精 密 称 取 氯 雷 他 定 标 准 品 0.0 250g,用甲醇溶解定容至25 mL,配成1.00 mg ·mL-1内 标 母 液。 取 母 液 适 量 用 甲 醇 稀 释 至50.0 μg·mL-1工 作 液 备 用 。 2.3 血浆样 品 处 理 取 血 浆 样 品 500μL,加 内 标 溶液 (50 μg·mL-1 )50 μL,混 匀,加 入 醋 酸 乙 酯 4mL,涡 旋 混 合3min,5 000r·min-1 离 心10min, 取醋酸乙酯层于40 ℃水浴氮气吹干,以100μL甲醇 复 溶 ,取20μL样 品 进 样 分 析 。 2.4 方 法 学 研 究 2.4.1 方 法 专 属 性 分 别 对 空 白 血 浆 样 品 、米 非 司 酮和内标溶液、空白 血 浆 加 入 米 非 司 酮 溶 液 和 内 标 溶液以及受试者血浆样品进行处理并测定。所得色 谱图如图1所示,米 非 司 酮 和 氯 雷 他 定 的 保 留 时 间 分别约为8.7 min 和10.7 min,血 浆 杂 质 不 干 扰 米 非司酮和内标的测定。
目前,已 知 我 国 有 米 非 司 酮 原 料 生 产 企 业 20
家 ,制 剂 生 产 企 业 7 家 ,制 剂 类 型 包 括 片 剂 、胶 丸 剂 、 胶囊剂及复方制 剂,其 中 多 以 片 剂 为 主。 由 于 可 能 存 在 制 剂 工 艺 、原 料 来 源 的 不 同 ,不 同 厂 家 相 同 制 剂 可能存在体内过程的不同及生物等效性差异。本研 究通过对 A、B、C、D 4 个 不 同 厂 家 生 产 的 米 非 司 酮 片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比较可为评价其 制剂质量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Pharmacokinetics of four preparations of mifepese volunteers
DONG Rui-qian1,TENG Yan-ni 2,XU Yan-hua1,GUO Rui-chen2(1.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Centre of Jinan,
Shandong Jinan 250001,China;2.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Shandong Jinan 25001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four different preparations of mifepristone tablets in healthy fe- male Chinese subjects.METHODS Forty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with ten in each group,given re- spectively a single oral dose of 75 mg of four different preparations of mifepristone tablets.A series of blood were collected in 96h.And mifepristone was extracted using ethyl acetate and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harma- cokinetics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by Drug and Statistical Software Version 2.0.RESULTS The pharmacokinetics parame- ters after a single dose of 75mg four preparations of mifepristone tablets were as follows:Cmax was (1.57±0.36)μg·mL-1, (1.7±0.7)μg·mL-1,(1.4±0.4)μg·mL-1 and (1.6±0.5)μg·mL-1;tmax was (0.70±0.26)h,(1.0±0.6)h,(1.0± 0.6)h and(0.80±0.35)h;t1/2 was(26.1±7.6)h,(26.7±5.2)h,(27.1±6.4)h and(28.9±7.4)h;AUC0-96 was(20.3 ±5.1)μg·mL-1·h,(20.5±6.4)μg·mL-1·h,(18.1±8.7)μg·mL-1·h and (20.7±7.4)μg·mL-1·h respectively.The rel- ative bioavailability of mifepristone tablet B,C,D to mifepristone tablet A was 101.1% 、89.4%and 101.8% .CONCLUS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four different preparations of mifepristone tablets in healthy female Chinese subjects. KEY WORDS:mifepristone;HPLC;pharmacokinetics;bioavailability
DOI:10.13286/ki.chinhosppharmacyj.2012.21.022
· 1716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年第32卷第21期 Chin Hosp Pharm J,2012Nov,Vol 32,No.21
不同厂家米非司酮片的人体药动学比较
董瑞谦1,滕艳妮2,俆延华1,郭 瑞 臣2 (1.济 南 市 妇 幼 保 健 院,山 东 济 南 250001;2.山 东 大 学 齐 鲁 医 院 临 床 药 理 研
[作者简介]董瑞谦,女,医学硕士,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妇产科、儿科临 床 药 理 学 研 究,电 话:0531-89029599,E-mail:dongruiqian@ 126.com [通 讯 作 者 ]郭 瑞 臣 ,男 ,教 授 ,E-mail:grc7636@126.com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年第32卷第21期 Chin Hosp Pharm J,2012Nov,Vol 32,No.21
究所,山东 济南 250012)
[摘要] 目的:进行 A、B、C、D 4厂家米非司酮片健康女性 受 试 者 体 内 的 药 动 学 比 较 研 究 。 方 法:40 名 健 康 女 性 受 试 者 随 机 分为4组,每组10人,分别服用4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米非司酮 片 75 mg,于 不 同 时 间 抽 取 肘 静 脉 血 ,经 液 液 萃 取,采 用 高 效 液 相色谱法测定米非司酮经时血浓度,DAS 2.0计 算 米 非 司 酮 药 动 学 参 数。 结 果:A、B、C、D 4 厂 家 米 非 司 酮 片 的 Cmax分 别 为 (1.57±0.36)μg·mL-1、(1.7±0.7)μg·mL-1、(1.4±0.4)μg·mL-1 和 (1.6±0.5)μg·mL-1;tmax分 别 为 (0.70±0.26)h、(1.0 ±0.6)h、(1.0±0.6)h 和 (0.80±0.35)h;t1/2 分 别 为 (26.1±7.6)h、(26.7±5.2)h、(27.1±6.4)h 和 (28.9±7.4)h;AUC0-96 分 别为(20.3±5.1)μg·mL-1·h、(20.5±6.4)μg·mL-1·h、(18.1±8.7)μg·mL-1·h 和 (20.7±7.4)μg·mL-1·h。以 A 厂 家 米 非 司酮片为参比,B、C、D 厂家米非司酮片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 为101.1%、89.4% 和101.8%。 结 论:所 选 择 A、B、C、D 4 厂 家 米 非司酮片人体药动学过程差异无显著性。 [关 键 词 ] 米 非 司 酮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药 动 学 ;生 物 利 用 度 [中 图 分 类 号 ]R969.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1-5213(2012)21-1716-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