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普陀区历史二模试卷

2017普陀区历史二模试卷
2017普陀区历史二模试卷

2016学年第二学期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以下成果,属于古代东方文明的是

A.汉穆拉比法典 B.荷马史诗

C.十二铜表法 D.玛雅文化

2.关于炎帝、黄帝传说的史料价值,说法准确的是

A.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可靠证据

B.与《史记》记载相互印证故可信

C.反映了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

D.在传播中经后人加工虚构无价值

3.具有“社会动荡中的大变革”“思想活跃的多元文化”特征的时代是A.殷商社会 B.春秋战国

C.秦汉帝国 D.宋元时期

4.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

C.文官体制D.科举制

5.以下历史事件,命名方式与众不同的是

A.孝文帝改革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6.强调集体议政重要性的中央行政机构是

A.秦朝的皇帝B.隋唐的三省

C.明朝的内阁D.清朝军机处

7.右图白底部分是某王朝的局部疆域图,该王

朝是

A.秦朝B.唐朝

C.元朝D.清朝

8.右图漫画反映当时我国对外贸易的特点是

A.闭关锁国

B.榷场贸易

C.丝路贸易

D.朝贡贸易

9.“17世纪40年代的政变使一个国王掉了脑袋,1688年政变使另一个国王失去了王位”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10.表明法国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了以君主意志为标志的封建特权的文献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解放黑奴宣言》

11.“在战争中联邦得到维护和改造,维护了合众国的存在”,材料中“战争”的领导者是A.华盛顿B.林肯C.罗斯福D.杜鲁门

12.“经济大萧条”“法西斯”“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些热词对应的时代是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

13.右图宣传画寓指

A.国际联盟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联合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4.历史上洋务运动有很多名称:“夷务”“自强新政”“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等。其中体现革命史观的是

A.夷务B.自强新政

C.洋务运动D.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15.规定在各通商口岸“得自由从事各种制造工业”,对中国经济带来致命伤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6.其“新”在于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的是

A.戊戌维新B.清末新政

C.新文化运动D.新中国成立

17.右图为“贪食小犬死不足惜”的时人漫画,反映的时局

A.护国运动

B.五四运动

C.改订新约

D.一二?九运动

18.“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歌曲颂扬的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19.“使人再一次感到建国二十二年以来的中国,总算回到了国际社会”,评价的是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D.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

20.二战后西欧国家逐步组建起一个经济联合体,希望通过它来避免重新爆发战争。它当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

C.马歇尔计划D.欧洲共同体

二、综合分析题(60分)

(一)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16分)

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自创立以来,不断随时势变化,也对古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

问题:

21.完成以下“儒家思想的发展流变”表格。(10分)

22.儒家文化对古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政治上形成了以⑥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统治;司法上,⑦成为古代法律的基本特征;北宋司马光的《⑧》等史书则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传统史学的观念影响。(6分)

(二)留美风波与近代中国(19分)

1872年,清政府派首批留学生赴美学习,并在美设留学事务所。1881年,事务所被撤销,百二十名留学生凄然返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

——曾国藩、李鸿章《奏选派幼童附美肄业办理章程折》(1871年)材料二:据(某赴美公使)奏称:“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先已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顿,亦觉防范难周,亟应将该局裁撤”。

——奕 《奏请撤回留美学生肄业学生折》(1881年)材料三:(时任耶鲁大学校长朴德手笔)总理衙门鉴:“贵国派遣之青年学生,自抵美以来,人人能善用其光阴,以研究学术。以故于各种科学之进步,成绩极佳。论其道德,尤无一人不优美高尚。”

——容闳《西学东渐记》问题:

23.留美风波发生期间,中国正在进行①,急需新式人才。美国则刚经过60年代的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在70年代进入③时期,科学技术突飞猛进。(6分)

24.材料一中选派学生赴美留学的目的是;材料二中要求撤回留美学生的原因是;材料三相较于材料二,其看法有何不同。(6分)

2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赴美留学被终止原因的看法?(7分)

(三)思想与时代(2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但丁、达芬奇等是15-16世纪这场思想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例如,但丁在代表作《神曲》中,将许多死去的教皇、主教和贪官污吏统统打入地狱,甚至在火窟中为当时的教皇预留了一个位置,而那些贤明的君主则都安置在天堂里。

材料二:17-18世纪,一批先进的思想家高举理性大旗,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例如,卢梭主张:“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

材料三:马克思、恩格斯在发表于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写道:“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问题:

26.材料一、二所涉及的思想运动,以及材料三所标志理论的名称分别是什么?(6分)27.简述上述三种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6分)

28.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思想与时代的关系?(13分)

普陀区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一)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16分)

21.①周公;②春秋(东周);③仁和礼;④董仲舒;⑤(南)宋(每格2分)

22.⑥君主;⑦援礼入法;⑧资治通鉴(每格2分)

(二) 留美风波与近代中国(19分)

23.①洋务运动;②南北战争(或内战);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每格2分)

24.为自强培养近代新式人才;沾染西方恶习,抛弃儒家传统;学生成绩优秀品德高尚。(每格2分)

25.观点3分,论述4分。可从保守势力的阻碍、动机与效果的偏差(超越“中体西用”的底线)等不同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成理,有论有据都可给分。

(三) 思想与时代(25分)

26.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启蒙运动(思想);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每格2分)

27.文艺复兴:西欧社会走出中世纪时期,反对教会专制腐败。(2分)

启蒙运动:早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2分)

科学社会主义:工业革命时期,反对资产阶级的压迫。(2分)

(大意正确,即可给分)

28.(13分)本问采用分项评分法。评分观察要素:观点2分,史实与材料4分,论述5分,组织2分。

视角参考:思想根植于时代、思想引领时代等。(言之成理均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