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分析_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分析_毕业论文

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分析_毕业论文

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分析目录摘要: (3)ABSTRACT (4)一、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及分析 (6)(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概况 (6)(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趋势 (6)1、应届毕业生不再吃香 (7)2、招聘信息量增多而有效信息量减少 (7)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义 (8)(一)大学生自主创业实现个人梦想 (8)(二)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提供提升自我的机会 (8)(三)实现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9)(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9)(五)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强有力措施 (9)(六)大学生自主创业营造高校创业氛围 (10)三、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 (10)(一)内在因素 (10)1、适应能力 (10)2、心理态度 (10)3、领导能力 (11)4、风险承担 (12)5、决策能力 (12)6、好奇与敏锐 (12)(二)外在因素 (12)1、资金因素 (12)2、项目因素 (13)3、家庭因素 (13)4、政策因素 (13)四、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决策和方法 (14)(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4)1、指导思想 (14)2、目标任务 (14)(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扶持体系 (15)1、设立创业专项资金 (15)2、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15)3、实行收费减免政策 (15)4、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16)5、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16)(三)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16)1、开展创业教育 (16)2、加强创业技能培训 (17)3、建立创业服务机构 (17)4、培育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17)(四)建立健全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组织保障体系 (18)1、加强组织领导 (18)2、加大宣传引导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摘要:历史在不断地延续和发展,劳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就业岗位是劳动力的载体。

就业问题就成了一个国家发展的最基本问题。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在当前经济形势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愈发成为了广大社会关注的焦点。

据估计,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名大学毕业生投身于创业行业,他们无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并非每一位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意愿,这是为什么呢?本文将从社会与个人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1. 政策环境的影响:政府的政策既可以促进也可以抑制大学生创业意愿。

如果政府出台有益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比如提供一定的创业资金或者税收减免等,那么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无疑会得到大幅提高。

相反,如果政府无法对创业者提供足够的资金或者保障,那么大学生创业的意愿很可能会遭受打击。

2. 社会认知的影响:传统的社会观念和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往往产生矛盾。

在国内,许多人仍然认为只有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家才能创造财富,而普通人创业一定会失败。

这种观念是不符合事实的,但是它影响着许多大学生以及其他人的创业意愿。

3. 社会信念的影响:现在的年轻人往往有着“自主创业”的信念,他们自行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且希望获得自主的发展。

但是,社会对于某些创业领域的看法可能并不一致,比如说,电商以及互联网等领域被认为是非常具有风险的领域,会让许多人远离。

二、个人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1. 教育背景与专业能力:教育背景以及专业知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够获得创业的成功,也会影响他们是否有创业意愿。

一些专业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比如说计算机、金融等专业的人更有可能在创业领域中获得成功。

2. 个人性格与心态:个人的性格以及情感状态也对创业意愿产生很大的影响。

自信,乐观以及冒险精神是创业者必备的品质,而性格内向、反应较迟钝的学生可能会更加抗拒创业的风险。

3. 家庭背景与社会支持:家庭条件以及社会支持在很多情况下也会影响一些年轻人是否要选择创业。

如果家庭富裕、有更多的资源支持,那么创业的风险相对会更小,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开始创业。

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创业政策的不断出台,大学生创业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选择。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展现出创业的意愿,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希望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现状随着社会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大学生创业意愿逐渐增强。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意识到创业的重要性,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就业机会。

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创业意愿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许多大学生表示愿意尝试创业,探索自己的创业梦想。

二、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1. 教育背景:大学生的教育背景是影响其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更容易具备创业的能力和素质,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创业提供有力支持。

2. 就业压力: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创业,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就业和发展。

3. 创业政策:政府对创新创业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这对大学生创业意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许多大学生受到政策的鼓励和支持,更加愿意尝试创业。

4. 创业导师: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得到一定的指导和支持,而创业导师可以为他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有了导师的帮助,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会更加坚定。

5. 创业风险:创业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

许多大学生在考虑创业时会担心失败的风险,这也是影响其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1. 教育背景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教育背景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通常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他们更容易在创业过程中取得成功。

此外,良好的教育背景还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有利于其创业项目的实施和发展。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调查研究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调查研究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调查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创业政策的不断出台,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热门话题之一。

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促进就业,还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然而,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高低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调查研究来分析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因素1. 教育背景:大学生创业意愿与个人的教育背景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容易具备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因此更有可能选择创业。

教育背景不仅包括学历水平,还包括专业背景和技能储备等方面。

2. 创业意识:个人的创业意识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

具有积极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更容易选择创业,他们愿意承担风险,追求自主创业的机会,具有较强的创业动力。

3. 个人性格特征:个人的性格特征也会对创业意愿产生影响。

乐观、自信、有冒险精神的大学生更容易选择创业,而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大学生则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就业。

二、家庭因素1. 家庭背景:家庭背景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对创业的支持程度、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创业经历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产生影响。

2. 家庭期望:家庭对大学生的期望也会影响其创业意愿。

一些家庭更希望大学生选择稳定的就业,而另一些家庭则更鼓励大学生勇于创业。

家庭的期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选择。

三、社会因素1. 就业形势: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就业市场供不应求,大学生更容易选择创业,希望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人生价值。

2. 社会风气:社会对创业的态度和风气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如果社会对创业持积极、鼓励的态度,大学生更容易受到鼓舞,选择创业的可能性会增加。

四、政策因素1. 政策支持:政府对创业提供的政策支持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

政府出台的创业扶持政策、创业补贴政策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产生积极的影响。

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的产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家庭因素是其中之一。

家庭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愿产生着深远影响。

家庭的经济状况、教育背景、父母的职业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愿。

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往往更容易产生创业意愿,因为他们可以借助家庭资源获得更多创业机会。

另外,父母的职业也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中从事创业或经商的父母会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正向的影响。

其次,教育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

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内容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愿密切相关。

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可以影响学生对就业创业的认识和态度。

如果高校更加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学生的创业意愿很可能会增强。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就业指导和实习机会也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产生影响。

如果高校能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和实习机会,学生在面对就业创业压力时会更有信心和动力。

第三,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

社会环境和社会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社会环境对于创业者有利,创业成功的案例得到了广泛宣传和认可,那么学生的创业意愿会大增。

相反,如果社会环境对于创业者不利,存在着创业失败的负面案例,那么学生的创业意愿可能会降低。

此外,个人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

个人的职业规划、创业能力和个性特点都会对就业创业意愿产生影响。

有些学生天生具备创新能力和冒险精神,更容易选择创业道路。

而有些学生更倾向于求稳就业,对创业意愿较低。

个人的职业规划也会影响就业创业意愿,如果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有信心实现目标,他们就会更有动力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研究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研究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创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的选择。

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新成果。

本文将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

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的原因1. 就业压力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压力。

自主创业成为了一种摆脱就业困境的选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2. 创业梦想许多高校毕业生怀揣着创业梦想步入社会,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追求。

3. 创新意识现代社会对创新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创新意识,更容易将创业想法付诸实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1. 教育背景高校毕业生的教育背景对其自主创业意愿有着重要影响。

受过良好教育的毕业生更具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更容易选择自主创业。

2. 就业环境就业环境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愿。

如果就业市场供求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压力大,那么选择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3. 政策支持政府对创业者提供的政策支持也是影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

各种创业扶持政策的出台,能够激发毕业生的创业热情,降低创业风险。

三、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创业形式未来,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形式将更加多元化,不仅有传统的实体创业,还会有线上创业、平台创业等新兴形式,满足不同毕业生的创业需求。

2. 创业教育的普及随着创业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将更早接触到创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日后的创业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3. 创业生态的完善未来,随着创业生态的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环境将更加优越,创业资源更加丰富,创业成功的机会也将大大增加。

总结起来,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这条道路。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创业意愿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因为年轻人的创业行动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家庭背景、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首先,家庭背景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环境和家庭观念对于一个人的创业意愿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家庭具有创新和创业的氛围,家长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潜力,乐于接受风险,那么大学生在创业意愿上可能会更加积极。

相反,如果家庭观念较为传统,对于大学生创业持保守态度,可能会抑制他们的创业意愿。

其次,学校教育对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学校应提供创业教育的机会和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创业课程、组织创业比赛和实践活动,提供创业指导和资源支持,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同时,学校的创业氛围和成功案例的宣传也可以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积极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大学生创业意愿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创业政策和创业环境的良好与否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具有直接影响。

如果社会对创业提供充分的支持和鼓励,提供创业资金、减税政策、市场开放等优惠条件,大学生创业意愿将会提高。

另外,创业成功故事和角色模型的宣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培养也具有积极作用。

同时,个人因素也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重要影响。

个人的性格特点、能力和经验等因素会影响创业意愿的形成与发展。

拥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抗压能力、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的个人更可能有较高的创业意愿。

在个人能力方面,大学专业背景和技能培养也是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创业方向相关,并且在大学期间有相关实践经验和技能培养,那么他们可能会更积极地投身于创业行动。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家庭背景、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等都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产生重要的影响。

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和鼓励,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大学,是一个孕育梦想和创新的摇篮,许多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就憧憬着可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踏上创业之路。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大学生们纷纷追逐创业梦想呢?本文将就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展开探讨。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动因1.激发内在激情大学生面对着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未来,内心充满了对生活、事业的向往和渴望。

创业被视作一种挑战和机遇,激发了大学生内在的创业激情,使他们愿意踏出舒适区,勇敢尝试。

2.追求个人价值实现大学生在追求个人成长的也期待能够通过创业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创业能够让大学生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实现自我实现和使命感,这种价值追求激励着他们踏上创业之路。

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1.教育背景与家庭环境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往往受到其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更具创业胆识和能力,而家庭对创业的支持和鼓励也会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2.经济压力和机会感知面对日益增长的生活压力,大学生们渴望通过创业实现财务自由和成功。

对市场机会的感知和洞察也会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他们希望抓住机遇,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3.创业教育与社会认知大学生是否接受过创业教育,以及社会对创业的认知和支持程度,都会对其创业意愿产生深远影响。

良好的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社会认可和支持则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坚实基础。

大学生创业意愿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内在激情、个人价值实现、教育背景、经济压力、创业教育等都在共同塑造着他们的创业态度和行为。

只有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以上是关于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希望能为您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

大学生创业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是内在激情、外部环境和社会支持的综合结果,唯有充实自身、积极拓展视野、把握机遇,大学生们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分析目录摘要: (3)ABSTRACT (4)一、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及分析 (6)(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概况 (6)(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趋势 (6)1、应届毕业生不再吃香 (7)2、招聘信息量增多而有效信息量减少 (7)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义 (8)(一)大学生自主创业实现个人梦想 (8)(二)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提供提升自我的机会 (8)(三)实现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9)(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9)(五)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强有力措施 (9)(六)大学生自主创业营造高校创业氛围 (10)三、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 (10)(一)内在因素 (10)1、适应能力 (10)2、心理态度 (10)3、领导能力 (11)4、风险承担 (12)5、决策能力 (12)6、好奇与敏锐 (12)(二)外在因素 (12)1、资金因素 (12)2、项目因素 (13)3、家庭因素 (13)4、政策因素 (13)四、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决策和方法 (14)(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4)1、指导思想 (14)2、目标任务 (14)(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扶持体系 (15)1、设立创业专项资金 (15)2、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15)3、实行收费减免政策 (15)4、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16)5、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16)(三)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16)1、开展创业教育 (16)2、加强创业技能培训 (17)3、建立创业服务机构 (17)4、培育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17)(四)建立健全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组织保障体系 (18)1、加强组织领导 (18)2、加大宣传引导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摘要:历史在不断地延续和发展,劳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就业岗位是劳动力的载体。

就业问题就成了一个国家发展的最基本问题。

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

从农业手工业的分离,再到工商业的出现,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劳作方式和经营形势。

工种的细分导致了工作岗位的专业化,对职工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经济体制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以国家的宏观调控为主要调控机制。

人们所面对的矛盾不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而生产力的发展就离不开劳动力,劳动力呈现出多样性,其中所包涵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就业问题也就自然地凸显出来。

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大学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因为其拥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目光具有远瞻性。

但是由于近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和经济危机的到来,以及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国家政策的影响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加,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迫在眉睫。

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自主;创新Abstract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continue and, labor is the driving force fo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s the carrier of labor employment. The employment problem is the most basic problem of a country's development. China has a five thousand years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Apart from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dustry and commerce industry, gradually become diversified ways of working and business situation. Types of subdivision in professional jobs, to staff requirements are also continuously improv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economic system transformation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and with the public ownership as the main body, a variety of system of ownership and common development, to the country's macro-control is the main control mechanism. The contradictions of people face is no longer the class contradicti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s increasing ma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and the backward productive forces. While the productivity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labor, labor and diversity, the inclusion problem also is many and varied, the employment problem will confess but highlighted.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the most prominent problem is the one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core force i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because the basic knowledge which have excellent and innovative ability, attention has great foresight. But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and the economic crisis in recent years to come,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which exists in the employment process of college students problems and national policy lead to students' employment pressure is increasing, solving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s imminent. Encourage students independent ventur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fluencing factors; autonomy; restriction一、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及分析(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概况由于毕业生总人数连年以两位数增长率递增,市场需求增长率相对缓慢,加上有待就业或考研人群扩大等因素,初次就业率便逐年递减;教育部直属院校毕业生和其他部委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大致在同一水平,本科生的初次就业率在85%左右,而地方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就低得多,也就在50%左右,比部分院校要低30多个百分点;从学历层次来看,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仍然旺盛,本科生的需求大体持平,专科毕业生的需求明显不足;从就业市场需求的分布来看,需求量较多的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与电子工程、英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市场营销、土木建筑、生物工程等;需求量最大的专业不一定是签约率最高的专业,而一些特殊专业或行业性明显的专业就业率反而较高,一些时髦专业就业则显困难;以往热门、需求趋减的专业有会计审计等专业、市场营销类专业、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新闻传播类专业、外语类专业等;从各学科大类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来看,只有医学类专业就业率有增长趋势,其他学科大类毕业生就业率都有所降低。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趋势据调查分析社会工作岗位增加比例为36%而大学生毕业人数却增加了130%。

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338万,是扩招前的3倍;北京地区从6.6万人增加到15.4万人,是扩招前的2.3倍。

1、应届毕业生不再吃香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

一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每年招收的1000名员工中,只有40名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一印刷有限公司的代表说,“尽管我们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我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2、招聘信息量增多而有效信息量减少 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

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

据2011年2月召开的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公布的数据,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

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人数仍将继续增加。

下图为历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走势图:0100200300400500600700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历年大学生毕业人数280333413495559610631年份人数(万)系列1图二为大学生就业形势比重图大学生就业形势比重分析已与雇主签约单被取消, 1%已与雇主签约单被取消,18%已与雇主签约单被取消,81%1 2 3综上两幅图可以看出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上升,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