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白鹳天然巢址与人工巢址选择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笼养东方白鹳的繁殖生态研究

笼养东方白鹳的繁殖生态研究

笼养东方白鹳的繁殖生态研究
马战;张茂金
【期刊名称】《山东林业科技》
【年(卷),期】2000(000)004
【摘要】主要描述并分析了笼养东方白鹳的营巢及产卵时间、试巢、整巢、异步孵化、育雏等五个繁殖生态现象,同时总结出管理对策。

【总页数】3页(P12-14)
【作者】马战;张茂金
【作者单位】济南动物园,济南;济南动物园,济南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65.35
【相关文献】
1.长沙笼养东方白鹳繁殖行为的初步研究 [J], 黎红辉;邬汇惠;林士超;郑彦
2.笼养东方白鹳繁殖行为观察 [J], 金光耀;王俊红;郭玉荣
3.笼养东方白鹳自然孵化与人工孵化及育雏的比较研究 [J], 李君;王俊莉;张丽敏;陈会艳;柴恭春;张涛
4.笼养东方白鹳繁殖育幼行为的初步研究 [J], 李君;王俊莉;陈会艳;张涛;张丽敏;柴恭春
5.笼养东方白鹳繁殖生态的初步观察 [J], 刘丽华;高照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幼儿园科学活动评估家乡的东方白鹳

幼儿园科学活动评估家乡的东方白鹳

幼儿园科学活动评估家乡的东方白鹳1. 简介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鹳科鹳属的大型候鸟。

它是我家乡独特的珍稀鸟类,栖息地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

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中,评估家乡的东方白鹳,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家乡的生态环境,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2. 外形特征东方白鹳身高约为120-140厘米,翼展达到220-250厘米,是大型的鸟类之一。

它的背部主要为白色,头部黑色,有长长的黑色嘴巴和灰色的脚。

成年东方白鹳的颈部有红色的斑点,这是区分成年和幼鸟的一个特征。

3. 生活习性东方白鹳主要栖息在湖泊、沼泽、湿地等水域环境中。

春季是东方白鹳迁徙的季节,它们会从南方迁徙到东北地区繁殖。

它们以鱼类、两栖动物、昆虫等为食,捕食技巧独特,常常在水中漫步觅食,令人赏心悦目。

东方白鹳在繁殖季节会选择树林中的高大树木或人类建筑物上筑巢。

它们会用草、树枝等搭建起一个大约1米直径的巢,巢内铺上嫩草和羽毛作为垫料。

雌雄双方会共同孵化蛋,一般孵化期为30-32天。

4. 保护现状东方白鹳是我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的濒危物种。

它的数量逐渐减少主要是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比如湖泊的垂钓、化工厂的废水排放等。

因此,保护东方白鹳的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家乡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东方白鹳。

政府在湖泊周围建设了保护区,并限制了人类活动的范围。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垂钓和排放废水等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

5. 科学活动评估通过评估家乡的东方白鹳,可以让幼儿园的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这个珍稀鸟类,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以下是一些科学活动的评估内容:5.1 观察活动安排孩子们观察家乡湖泊周围的保护区,观察东方白鹳的栖息环境和飞行状态。

孩子们可以观察东方白鹳的外形特征、栖息地特点等,并记录下来。

5.2 调查活动组织孩子们进行调查活动,了解东方白鹳的分布情况以及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做了哪些工作来保护这些鸟类。

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繁殖期觅食栖息地的利用

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繁殖期觅食栖息地的利用

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繁殖期觅食栖息地的利用段玉宝;田秀华;马建章;朱书玉;单凯【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5(35)8【摘要】2008和2009年3-6月,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采用定点观察、GPS 定位、样方调查和逐步判别分析等方法对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繁殖期觅食地的利用进行了研究.共测定了75个觅食利用样方和74个对照样方的14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东方白鹳繁殖期倾向于在明水面、芦苇沼泽和滩地中觅食,对草地和农田利用极少.偏向于食物丰富度较高的觅食点;对隐蔽级高低没有明显的偏好.对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进行比较,发现利用样方具有植被高度和植被盖度较低,觅食地水深相对较浅,距明水面、芦苇沼泽、树林等距离较近,距重度干扰源较远等特征.逐步判别分析表明,距芦苇沼泽距离、样方内水深、距重度干扰源距离、食物丰富度和明水面距离具有重要作用,由这5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在对繁殖季节东方白鹳觅食地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进行区分时,正确判别率可以达到95.5%.东方白鹳繁殖期觅食地的利用主要与水源、人为干扰和食物条件有关.【总页数】7页(P2628-2634)【作者】段玉宝;田秀华;马建章;朱书玉;单凯【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 150040;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 150040;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 150040;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营 257091;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营25709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的巢址利用 [J], 段玉宝;田秀华;朱书玉;丁鹏;单凯;卢小琴2.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繁殖研究 [J], 王立冬3.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的繁殖保育 [J], 周莉4.东方白鹳繁殖期能量收支对策 [J], 马雪峰;田秀华;黄海涛5.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繁殖情况监测与分析 [J], 连海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山雀巢地选择的比较研究

两种山雀巢地选择的比较研究

第13卷第2期吉 林 林 学 院 学 报V ol.13No.31997年7月JO U RNAL OF JIL IN FOR EST RY U N IV ERSIT YJul.1997*收稿日期:1996-12-11.修改稿收到日期:1997-03-03.两种山雀巢地选择的比较研究邓秋香(吉林林学院森林资源系,吉林市,132013)高 玮 赵 虹(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摘要 对大山雀(Par us maj or )和沼泽山雀(P.p alustris )巢地选择中17个生态因子作了比较研究.通过逐步判别分析得知:两种山雀在9个环境因子中都以平均树高(y 2)、中心上层植物盖度(y 4)和树种多样性(y 5)三个生态因子判别力最强,为主要环境因子;两种山崔在8个洞因子中都以洞口短径(x 2)、洞口内径(x 5)和洞底短径(x 8)三个生态因子判别力最强,为主要洞因子.在巢地选择中洞因子比环境因子相对重要(x 2=26.22>13.99).两种山雀巢地选择中的区别是:3个主要环境因子中,大山雀与沼泽山雀相比较差异极显著(f md =6.02>f 0.01);3个洞因子中沼泽山雀与大山雀相比较差异极显著(f md =6.02>f 0.01).关键词 大山雀,沼泽山雀,天然洞分类号 S959.7大山雀(Parus maj or )和沼泽山雀(P.p alustr is )是以天然树洞或啄木鸟的旧洞营巢的鸟类.因此,天然树洞或啄木鸟旧洞限制其巢地选择(Von Haartman,1957;Scott,1979;Stauffer and Best,1982;Raphael and White,1984;Cody,1985).我们于1994年4月~7月在山地次生林中对两种山雀巢地选择作了比较研究.1 研究区域和方法1.1 研究区域研究区域是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它位于吉林省东部,是长白山向西部过渡的丘陵地带(126 0 ~126 9 E,44 1 ~44 6 N).全区面积60km 2,海拔平均300m 左右.林木为次生阔叶混交林,多为30~50a.主要树种为蒙古栎(Quercus mongollica ),密度为131.52株/hm 2;其次为糠椴(T ilia mandshur ica ),密度为89.3株/hm 2;还有白柳(Salix p ierotii ),密度为53.6株/hm 2;黑桦(Betula dav ur ica );黄波罗(Phel -lodendron amurense )等14种乔木.平均树高(10 0.11)m ,平均胸径(18.4 0.35)cm .林下灌丛以刺玫蔷薇、榛为主,草本植物以菊科和禾本科为主.1.2 研究方法在自然保护区内,选择较典型的次生阔叶混交林样地120hm 2,做好标记.在样地内统计记录两种山雀的筑巢树洞和生境.1.2.1 筑巢树洞的确定从4月中旬至7月上旬繁殖期,具备下列行为之一者被确定为利用的树洞: 洞内有卵或雏; 成鸟孵卵或暖雏; 成鸟衔虫入洞喂雏。

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繁殖研究

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繁殖研究
较 优越 的芦 苇沼 泽 、 涂 湿地 等 区 域 。黄 河三 角洲 滩
3 自然 保 护 区 内繁 殖 的 东 方 白鹳统 计
表 1 历 年繁 殖 的 东方 白鹳 统 计 数 量
国家级 自然保 护 区地处 我 国山东省 东营 市黄河 人海 口, 面积 1 . 总 5 3×1 4 m。 0 h 。属 暖 温 带 季 风 性 气 候 区, 具有 明显 的 大陆 性 季 风气 候 特 点 。 区 内四季 分 明 , 平 均 气 温 1 . ℃ , 霜 期 1 6天 , 降 水 量 年 21 无 9 年
区以外最 大繁殖地 , 东方 白鹳在保护 区内 由候 鸟变为
留鸟。2 1 0 0年 中国野 生动物 保护协 会授 予 东营 市为 “ 中国东方 白鹳之 乡” 号 。黄 河三 角洲 自然 保 护在 称 保护这一 世界濒危物种方 面的重要地位更加 突出 。
1 繁 殖 生 境 及 地 点
东方 白鹳对环 境 的 选择 也 非 常 苛刻 , 般 选 择 一 在 没有 干扰 或干扰 较 小 , 物 丰 富而 且 生 态环 境 比 食
21 0 2年 第 3期
4 数 据 分 析
4 1 从长 期 的野 外 调 查来 看 , 2 0 . 从 0 3年 湿 地 恢 复 工 程 实施 以来 , 随着 生态 环境 的 改善 , 护 区东方 白 保 鹳繁 殖数量 逐 年增 多 , 实 了 自然 保 护 区 的生 态 环 证
山东 林业 科 技
21 0 2年第 3期
总 20期 0
S N O O E T Y S IN E A D T C O O Y HA D NG F R S R C E C N E HN L G
21 No 02 .3

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巢址生境选择初探

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巢址生境选择初探

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巢址生境选择初探
李彦杰;李晓民;黄贤志
【期刊名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东方白鹳最大的繁殖地,每年繁殖数量在20对以上;通过观察法、GPS定位法、样方法对洪河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的8个天然巢及其巢址生境选择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显示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1.837%,得出影响东方白鹳筑巢的主要因子:巢位置、巢距地面高、筑巢树直径、巢处、树种、巢高、巢长短径、距觅食地和干扰源距离周围乔木的大小及数量.
【总页数】2页(P92-93)
【作者】李彦杰;李晓民;黄贤志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江西省上犹县林业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8.12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洪河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巢址选择 [J], 王健;李晓民
2.洪河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巢址选择与种群恢复研究 [J], 王健;李晓民;程岭;朱宝光;刘玉琴
3.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的巢址利用 [J], 段玉宝;田秀华;朱书玉;丁鹏;单凯;卢小琴
4.基于东方白鹳生境的洪河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J], 金晓敏;李颖;付波霖;殷书柏;杨高;;;;;;;;
5.基于东方白鹳生境的洪河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J], 金晓敏;李颖;付波霖;殷书柏;杨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方白鹳保护研究

东方白鹳保护研究

东方白鹳保护研究作者:朵华吕芳来源:《北方环境》2011年第04期摘要:东方白鹳属鹳形目鹳科鹳属的大型涉禽,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同时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国际濒危物种。

文章阐述了对白鹤的保护研究。

关键词:白鹤;保护;研究中图分类号:X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370(2011)04-0097-021 生态特征及习性东方白鹳属鹳形目鹳科鹳属的大型涉禽,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同时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国际濒危物种[1-3]。

东方白鹳全长约120cm。

体羽白色,眼周红色,前颈下部有饰物。

肩舆、翅覆羽、飞羽。

黑色,具光泽。

嘴长而粗壮,黑色。

腿脚红色。

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吃鱼、蛙、昆虫等。

性宁静而机警,飞行和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

东方白鹳三月份开始进入繁殖期,通常在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筑巢,每窝产3-5枚白色卵,由雌雄个体轮流孵化30天左右完成幼体孵化3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白色。

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30天。

2 分布及数量东方白鹳的繁殖地主要位于我国东北和内蒙古,在俄罗斯远东也有分布;越冬地包括长江中下游、河北、天津及山东等省份。

主要越冬地在江苏的洪泽湖、盐城、邵伯湖、高邮湖;上海的崇明岛;安徽升金湖;江西鄱阳湖;湖北龙感湖和洪湖;天津团泊洼和东七里海等地[4-6]。

有时也远到四川、贵州、福建、广东、香港和台湾越冬。

估计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在3000只以上。

其分布与筑巢树及湿地的分布状况和面积大小相关,同时会随着人类对湿地的改造和环境的变迁而发生相应的变化[7]。

在江河冲积处形成的平原上,由于遍布低洼沼泽,为东方白鹳提供了丰富的水草和鱼饵,这些充足的食物资源为它们的繁殖和迁徙停歇创造了适宜的生存条件。

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巢址生境选择初探

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巢址生境选择初探

n it et oa igst a d dsa c ofrgn i . n e
Ke r s C c na b y i n ; e t ee t n p i cp o o e t n l ss y wo d : io i o ca a n s s l c o ; rn i a c mp n n ay i i l a
国 土 与 自 然 资 源 研 究

9 ・ 2
T RI OR & NA UR ES ER T Y T AL R 0URC S S UD E T Y
2 1 . 0 0NO 1
文章编号:0 3 7 5 ( 1 )1 09 一 1 10 - 8 3 00 . 7 得 出影响东方 白鹳 筑巢的主要 因子 : 1 3 %, 8 巢位置、 巢距地 面高、 筑巢树直径 、 巢处、 树种 、 巢高、 巢长短径、 距觅食地和干扰 源距 离 周
围 乔木 的 大 小及数 量 。
关键词 : 东方 白鹳 ; 巢址生境选择 ; 主成分分析
Ree r h o et g st n ie m e tslcin O io i o ca a s a c n n i - i e vr n n ee t fC c n a b y in s n e O
文献标识码: A
黑龙江洪河 自然保 护区东方 白鹤巢址生境选择初探
李彦杰 l 李晓民 黄 贤志 21 北 业 学 生 物 源 院 黑 江 哈 滨 10: 江 省 犹 林 局 , , (东 林 大 野 动 资 学 , 龙 尔 54 2 西 上 县 业 ) . 00 .
摘要 :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 自然保护 区是我 国东方 白鹳 最大的繁 殖地 , 每年繁殖数量在 2 以上 ; 0对 通过观察 法、 P G S定位法、 样方法对洪 河 自然保护 区东方白鹳的 8个天然巢及其巢址生境选择进行 了初 步调查研究 ;通过主成分分析显示前 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t a t s r c :T e s e s lcin o r f ila d n tr ln s f h r na h t tr a u v y d i a u e r s re : Z a h i ee t fat ca n au a e t o e o i tlw i so k w s s r e e n 3 n t r e e v s t o i i s t e e h- l n , Ho g e a d X n k i u f m r h t y 2 0 n 0 9, w t oa f2 e t. s l h w d t a d f rn e og n h n i g ah r Ma c o Ma , 0 8 a d 2 0 o i a ttlo 4 n s Re u t s o e h t i ee c s h s s wee sg i c n o a tr :v g tt n tp ,sa i t ft e n s b s r inf a tfr fco s i 4 e eai e tb l y o h e t a e,n s a e tp o y i e t s y e,a d dsa c r m h r s a d a b n itn e f o tef et n - o n y i w t tp ie ds rmi ae mo e h w d t a a i t fn t r l n r f il e t w r it g ih d man y b a ・ l s h a s i se w s ic i nt d l o e h t b t so au a d a i ca s e e dsi u s e i l y4 fc s h a a t i n s n tt n f l wig o d r n s b s y e dsa c mo g n ss os i ol n r e : e t a e tp , itn e a n e t ,d sa c o h oe ta d sa i t fte n s b s , w t o i n ef m te fr s n tb l y o e t a e t r i h i a hn a c r c f 1 7 . r cp lc mp n n n l s n i ae a e t ee t nwa n u n e yf u i co si h l w c u a y o . % P n i a o o e t ay i id c t d t t s lc i sif e c d b r 9 i a s h n s o l o man f tr t ef l ・ a n oo i go d r o d,s f t , fg t ec i g a d n s a e n r e :fo aey a o th n n e t s . f b Ke r s:Or n a w i t r y wo d i tl h t so k;Ne t i ee t n;S e wi i r n t n l ss P ic p l o o n n n lss e e s st sl ci e o tp s d s i e c mia e a ay i ; r i a mp e t ay i n c a
o re t lW hie S o k fO in a t t r
D a u a Ta ih a L a j WagH in S i ini g u nY b o i X u u n i ni Y e n a ig h X al n j a
( otes F rs y U i ri N rhat oet nv s y,H ri r e t a bn,10 4 5 0 0,C ia) hn
野 生动物 C i s J rao W li 21 , 1() 8 — 5 h e u lf il n e o n df 00 3 2 : 2 8 e
东 方 白鹳 天 然巢 址 与人 工巢 址 选择 比较研 究
段 玉宝 田秀 华 李 彦 杰 王 海京 史 贤 亮
( 北 林 业 大 学 ,哈 尔 滨 ,104 ) 东 50 0
中图分 类号 :Q 5. 9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 2 (00 2— 8 0 00— 17 2 1 )0 02— 4
Co a a i e S u y o ieS lcin o t ca n t r lNe t mp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 t d fS t ee to fAri i l d Na u a ss v i f a
间距 、距 树 林 距 离 、 巢基 牢 固 度 ,正确 率 达 9 . % 。 主 成 分分 析 表 明 ,影 响 巢 址选 择 的 主要 因子 有 4种 ,依 次 为 食 17 物 因 子 、安 全 因 子 、取 材 因子 、巢基 因子 。 关 键词 :东 方 白鹳 ;巢 址 选 择 ;逐 步 判 别 分 析 ;主成 分 分 析
摘要 :20 0 8和 20 的 3~ 0 9年 5月 ,对扎 龙、洪河、兴 凯湖 3个 自然保 护区东方 白鹳的巢址选择进行 了研 究,共测量 2 4个巢址 。研究表明 ,人工巢和天然巢在植被类型、巢基牢 固度、巢基 类型及距树林距离等因子上差异显著 ,逐步 判别分析表 明在 区分天然巢和人工巢址生境方面有 4个因子 发挥重要作用 ,依照贡献值大小依次 是 :巢基 类型 、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