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生产流程图

合集下载

钢结构施工工艺及流程

钢结构施工工艺及流程

钢结构施工方案及流程1、钢柱、钢梁、制作制作工艺流程:放样→号料→切割→矫正、弯曲和边缘加工→制孔→组装→焊接→外观检查→抛湾除锈→涂装→涂装编号→构件验收。

(1)放样1)核对图纸的安装尺寸和孔距,以1:1的大样放出节点,核对各部分尺寸。

2)制作样板和样杆作为下料、弯制、铣、刨、制孔等加工的依据。

3)放样时,铣、刨的工件要考虑加工余量,焊接构件要按工艺要求预留焊接收缩余量。

断面高小于等于1000mm,且板厚小于等于25mm,四条纵焊缝每米收缩0.6mm,焊透梁高收缩1.0mm,每对加劲板焊缝,梁长度收缩0.3mm。

(2)号料1)检查核对材料,在材料上划出切割、铣、刨、弯曲、钻孔等加工位置,打冲孔及标出零件编号。

2)号料时应尽量做到合理用材。

(3)切割1)钢材下料时,柱、梁的板材用料采用气割,加劲板等零件采用机剪,支撑用料采用锯切;材料的切割线与号料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手工切割±2mm;自动、半自动切割±1.5mm;精密切割±1.0mm。

2)切割前应将钢板材表面切割区域内的铁锈、油污等清除干净,切割后,断面上不得有裂纹和大于1mm的铁棱,•并应清除边缘上的熔瘤和飞溅物等。

3)切割截面与钢材表面不垂直度应不大于钢板材厚度的10%,且不大于2mm。

4)机械剪切的零件,其剪切线与号料线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2.0mm;断口处的截面上不得有裂纹和大于1.0mm的缺棱,并应清除毛刺。

机械剪切的斜度不得大于2.0mm。

(4)矫正弯曲和边缘加工:1)普通碳素结构钢在高于-16摄氏度,可用冷矫正和冷弯曲。

2)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和损伤,表面划痕深度不能大于0.5mm。

3)钢材矫正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钢板厚度小于或等于14mm时,其允许偏差不大于或等于1.5mm。

钢板厚度大于或等于14mm时,其允许偏差不大于或等于1mm。

4)普通碳素结构钢,允许加热矫正,其加热温度严禁超过正火温度。

钢结构生产车间流程图(DOC 50页)

钢结构生产车间流程图(DOC 50页)

钢结构生产车间流程图材料进场(采购部)(XX部、物资部)验收接料(设计部、下料组、拆图人员)数空切割(半自动割,手工)数控直条切割机剪板机下料部较正质安部验收质安部验收钻孔接料(组立组)数控平面钻数控组立机摇臂钻,磁力钻一台电焊机,組立质安部验收埋伏焊焊接质安部埋弧焊机质安部验收矫正矫正机质安部验收喷沙除锈抛丸,手工总装电焊质安部重点验收焊接气保焊机质安部验收油漆组2台三相气泵质安部验收出货钢结构制作施工适用范围:适用于建筑钢结构的加工制作工序,包括工艺流程的选择、放样、号料、切割、矫正、成型、边缘加工、管球加工、制孔、摩擦面加工、端部加工、构件的组装、圆管构件加工和钢构件预拼装。

一、材料要求1.钢结构使用的钢材、焊接材料、涂装材料和紧固件等应具有质量证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标准的规定。

2.进厂的原材料,材料进场前应进行检验。

检验过程包括材质证明及材料标识和材料允许偏差的检验。

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当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值1/2,否则不得使用。

除必须有生产厂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外,并应按合同要求和有关现行标准在甲方、监理的见证下,进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样、检验和验收,做好检查记录。

并向甲方和监理提供检验报告。

3.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原材料有缺陷,必须经检查人员、主管技术人员研究处理。

4.材料代用应由制造单位事先提出附有材料证明书的申请书(技术核定单),向甲方和监理报审后,经设计单位确认后方可代用。

5.严禁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受潮结块或已熔烧过的焊剂以及生锈的焊丝。

用于栓钉焊的栓钉,其表面不得有影响使用的裂纹、条痕、凹痕和毛刺等缺陷。

6.焊接材料应集中管理,建立专用仓库,库内要干燥,通风良好。

7.螺栓应在干燥通风的室内存放。

高强度螺栓的入库验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的要求进行,严禁使用锈蚀、沾污、受潮、碰伤和混批的高强度螺栓。

钢结构施工全过程ppt课件

钢结构施工全过程ppt课件

PART 04
钢结构现场安装施工
REPORTING
基础验收及处理
基础验收
检查基础的尺寸、标高、轴线等是否符合设 计要求,以及基础的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设 计要求。
基础处理
对于不合格的基础,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打磨 、修补等,以确保基础的平整度和强度。
预埋件安装
按照设计要求,在基础上安装预埋件,如地 脚螺栓、支撑钢板等,以便后续钢结构的安 装。
构件检查
检查梁、板等构件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是否符合设 计要求。
构件吊装
使用吊车将梁、板等构件吊起,调整其位置和角度,然后 将其缓慢降落到预定位置。
构件连接
使用高强螺栓、焊接等方式将梁、板等构件与钢柱连接在 一起,形成完整的钢结构框架。同时,需要使用测量仪器 检查连接精度和稳定性。
PART 05
根据钢结构的耐火极限要求,选择相应的防火涂料,如超薄型防火涂料、薄型防火涂料、厚型防火涂料等。
涂装要求
在涂装防火涂料前,需对钢结构表面进行除锈、除油处理,确保表面干净、干燥。涂装时应按照涂料厂家提供的 施工工艺进行,确保涂层厚度均匀、满足设计要求。
防腐防火验收标准
防腐验收标准
涂层应完整、无气泡、无裂纹、无脱落现象;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附着力良好,用划格法测试 时,涂层不脱落。
钢柱安装就位
钢柱检查
检查钢柱的尺寸、弯曲度、扭曲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以及钢柱的表面是否有锈蚀、损伤等问题。
01
钢柱吊装
使用吊车将钢柱吊起,调整钢柱的垂直 度和位置,然后将其缓慢降落到基础上基础紧密连接 ,并使用测量仪器检查钢柱的垂直度 和位置精度。
梁、板等构件安装连接
VS
验收内容

钢结构七大生产流程

钢结构七大生产流程

钢结构七大生产流程钢结构七大生产流程钢结构制作施工工艺适用于建筑钢结构的加工制作工序,包括工艺流程的选择、放样、号料、切割、矫正、成型、边缘加工、管球加工、制孔、摩擦面加工、端部加工、构件的组装、圆管构件加工和钢构件预拼装。

1材料要求1.1.1钢结构使用的钢材、焊接材料、涂装材料和紧固件等应具有质量证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标准的规定。

1.1.2进厂的原材料,除必须有生产厂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外,并应按合同要求和有关现行标准在甲方、监理的见证下,进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样、检验和验收,做好检查记录。

并向甲方和监理提供检验报告。

1.1.3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原材料有缺陷,必须经检查人员、主管技术人员研究处理。

1.1.4材料代用应由制造单位事先提出附有材料证明书的申请书(技术核定单),向甲方和监理报审后,经设计单位确认后方可代用。

1.1.5严禁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受潮结块或已熔烧过的焊剂以及生锈的焊丝。

用于栓钉焊的栓钉,其表面不得有影响使用的裂纹、条痕、凹痕和毛刺等缺陷。

1.1.6焊接材料应集中管理,建立专用仓库,库内要干燥,通风良好。

1.1.7螺栓应在干燥通风的室内存放。

高强度螺栓的入库验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的要求进行,严禁使用锈蚀、沾污、受潮、碰伤和混批的高强度螺栓。

1.1.8涂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存放在专门的仓库内,不得使用过期、变质、结块失效的涂料。

2主要机具1.2.1主要机具钢结构生产长用工具。

3作业条件1.3.1完成施工详图,并经原设计人员签字认可。

1.3.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等各种技术准备工作已经准备就绪。

1.3.3各种工艺评定试验及工艺性能试验和材料采购计划已完成。

1.3.4主要材料已进厂。

1.3.5各种机械设备调试验收合格。

1.3.6所有生产工人都进行了施工前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的上岗证书。

4操作工艺1.4.1工艺流程1.4.2操作工艺1放样、号料1)熟悉施工图,发现有疑问之处,应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解决。

钢结构工程施工流程控制图

钢结构工程施工流程控制图

向班组交底(李冬林、付展飞 )
取样送检(魏组峰பைடு நூலகம்胡文学)
按技术交底及制作工艺要求制作(付展飞) 项目质安部验收(成文生、胡文学、魏组峰) 按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进行安装(曾赟、龙建军)
班组自检并做好自检记录(曾赟、龙建军)
专业工长检查验收(龙建军)
技术组复核(李勤、李冬林)
项目质安部验收(成文生、胡文学)
报甲方、监理(隐蔽)验收(张云)
交接到下道工序(曾赟、龙建军)
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责任人:张 云
熟悉施工图纸、下料排板图(李冬林、付展飞) 编制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质量通病纠正预防措施(李冬林、付展飞 )
材料计划(李冬林)
钢结构部负责人审核(张 云)
原材料进场、验收(彭启文)
报项目部技术组审批(李 勤)
进行半成品标识(付展飞)
项目质安部验收(成文生、胡文学、魏组峰)
做好上道工序的交接工作 (付展飞)。
做好安装作业条件的准备(曾赟、龙建军)
按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进行安装(曾赟、龙建军)
班组自检并做好自检记录(曾赟、龙建军)
专业工长检查验收(龙建军)
技术组技术复核(李勤、李冬林)
项目质安部验收(成文生、胡文学)
钢结构工程施工流程控制图
责任人:张 云
熟悉施工图纸、下料排板图(李冬林、付展飞) 编制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质量通病纠正预防措施(李冬林、付展飞)
材料计划(李冬林)
钢结构部负责人审核(张云)
原材料进场、验收(彭启文)
报项目部技术组审批(李勤)
向班组交底(李冬林、付展飞)
取样送检(魏组峰、胡文学)
按技术交底及制作工艺要求制作(付展飞)

钢结构制作加工的流程,你一定要看看

钢结构制作加工的流程,你一定要看看

钢结构制作加工的流程,你一定要看看钢结构制作加工的流程一、准备阶段1.1 确定项目要求1.2 制定施工计划1.3 完善施工设计1.4 确定施工材料二、生产准备2.1 订购所需钢材及附件2.2 检查钢材质量与数量2.3 组织机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2.4 建立生产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三、加工工艺3.1 制作构件图纸3.2 钢材切割3.3 钢材成型和冷弯3.4 钢材焊接3.5 表面处理和防腐蚀四、组装与安装4.1 钢构件的装配4.2 检查和调整构件尺寸4.3 安装和固定构件4.4 进行构件的整体调试五、验收和保养5.1 进行结构安全验收5.2 缺陷处理和修补5.3 制定保养措施和计划5.4 进行定期保养和检查六、项目总结6.1 梳理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6.2 归档项目相关文件和资料6.3 编写项目总结报告附件:施工计划、构件图纸、钢材质量报告、组装记录、保养计划、项目总结报告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合同法:规定了合同的有效性、履行、违约、修订等相关法律规定。

2.建筑安全法: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责任等进行法律规定。

3.劳动法:关于劳动者权益、工资、休假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4.建筑法规:包括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设计施工一体化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

钢结构制作加工的详细流程一、项目准备阶段1.1 确定项目需求,包括设计图纸和草图等。

1.2 编制施工计划,明确施工目标和工期要求。

1.3 进行现场勘察,确定施工环境和条件。

1.4 确定钢结构的使用材料和规格。

二、生产准备2.1 订购所需的钢材和附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2.2 检查所订购的钢材和附件,确保数量和规格无误。

2.3 安装和调试机械设备,如切割机、焊接机等。

2.4 做好生产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三、加工工艺3.1 根据设计图纸制作构件图纸,进行详细的加工计划。

3.2 进行钢材的切割工作,确保尺寸和角度准确无误。

3.3 进行钢材的冷弯和成型工作,确保构件形状完整。

钢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完整版)

钢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完整版)

钢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完整版)一:钢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完整版)1. 前期准备1.1 调查阶段1.1.1 场地调查1.1.2 地质勘查1.1.3 设计要求评估1.1.4 方案确定1.2 施工准备1.2.1 材料准备1.2.2 设备准备1.2.3 人员组织1.2.4 施工计划制定2. 地基处理2.1 土地平整2.2 地基处理方案选择2.2.1 地基强化2.2.2 地基加固2.2.3 地基处理资料2.3 地基施工2.3.1 挖土施工2.3.2 固定地基处理材料2.3.3 地基处理验收3. 钢结构安装3.1 钢结构材料验收3.1.1 钢材验收3.1.2 连接件验收3.2 钢结构预制3.2.1 钢构件预制3.2.2 衔接件制造3.2.3 钢结构成品保护3.3 钢结构组装3.3.1 设备、工具准备 3.3.2 搭设起重设备 3.3.3 钢结构吊装3.3.4 钢结构定位3.3.5 钢结构连接3.4 焊接工艺3.4.1 焊接材料选择 3.4.2 焊接设备准备 3.4.3 焊接方法3.5 钢结构防腐3.5.1 防腐材料选择 3.5.2 防腐工艺流程3.5.3 防腐验收4. 装饰装修4.1 防火涂料施工4.2 玻璃幕墙安装4.3 室内装修4.3.1 空调安装4.3.2 墙面装修4.3.3 地面装修4.3.4 电气线路布置5. 竣工验收5.1 安全检查5.2 施工质量检查5.3 设备调试5.4 相关手续办理附件:1. 钢结构施工图纸2. 设计方案文件3. 钢材、连接件材质检测报告4. 地基处理验收报告5. 焊接工艺规程法律名词及注释:1. 土地平整:将工地土地表面进行整平处理,提供施工基础。

2. 地基强化:使用某种方法对地基进行强化,提高地基承载力。

3. 地基加固:使用某种方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增加地基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4. 施工计划制定: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施工工作时间和工序。

5. 防腐材料选择:选择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防腐材料。

钢结构制造与安装工艺流程图(推荐文档)

钢结构制造与安装工艺流程图(推荐文档)

原 材 料
施工详图
材料检查 材料矫直
表面预处理
图纸审核
放 样
号 料
划线钻孔 切割下料 坡口加工
主体组装
主体焊接
矫正与加工
总 装
焊 接
矫正与加工
精度检验
编制工艺文件
除 锈
涂 装
检 验
编 号
包装发运
无损检测
补 漆
交工验收
除 锈 江苏广业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工艺流程图
1、制作工艺流程示意图
2、安装工艺流程示意图
测量调整
图纸会审
施工组织设计
资料检查
钢构析原材料检
堆存内运
基础复测
垫板设置
单元组装
吊装就位 焊 接 其他连接
高强度螺栓连接
复测试验
检 验
补 漆 交工验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 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

2.此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办公室卫生的管理 二、定义
1.公共区域:包括办公室走道、会议室、卫生间,每天由行政文员进行清扫; 2.个人区域:包括个人办公桌及办公区域由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自行清扫。

1. 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保持公共区域及个人区域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2) 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
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

4) 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5) 保持卫生间、洗手池内无污垢,经常保持清洁,毛巾放在固定(或隐蔽)的地方。

6) 保持卫生工具用后及时清洁整理,保持清洁、摆放整齐。

7) 垃圾篓摆放紧靠卫生间并及时清理,无溢满现象。

钢 结 构 生 产 流 程 图
详图设计
剪板
原材料进厂验

原材料进厂验收标准
1、当钢材的表面有
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
1/2;
2、钢材表面的锈蚀
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
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
8923 规定的C 级及C 级以上; 3、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

制图放样 排板接料/切割落样 板材组对 埋弧焊
矫直
整形/装配
制孔
抛丸/打磨 涂装
成品出厂
焊接 接板焊缝与气割工艺要求规
定 1、焊缝要求一级、二级焊
缝不得有表面
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
陷。

且一级焊
缝不得有咬
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
陷。

2、钢材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
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1mm 的缺棱。

3、气割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板材组对H 型钢工艺要求规定 1、焊接H 型钢的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应小于200mm 。

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2 倍板宽;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 ,长度不应小于600mm 。

2、焊接H 型钢的允许偏差(mm)见下表。

3、焊接连接制
作组装的允许偏
差(mm)见下表。

气割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零件宽度、长度 ±3.0 切割面平面度 0.05t ,且不应大于2.0
割纹深度 0.3 局部缺口深度 1.0
注:t 为切割面厚度。

焊接H 型钢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许偏差
截面高度h h <500 ±2.0
500<h <l000 ±3.0 H >1000 ±4.0 截面宽度b ±3.0 腹板中心偏移 2.0
翼缘板垂直度Δ b /100,且不应大于3.0 弯曲矢高(受压构件除外)
L /1000,且不应大于10.0 扭曲
h /250,且不应大于5.0
腹板局部平面度f
t <14 3.0 t ≥14
2.0
焊接连接制作组装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许偏差
对口错边Δ t /10,且不应大于3.0
间隙a ±1.0 搭接长度a ±5.0 缝隙Δ 1.5 高度h
±2.0
垂直度Δ b /100,且不应大于3.0
中心偏移e ±2.0 型钢错位
连接处 1
其他处
2 箱形截面高度h
±2.0 宽度b ±2.0
垂直度△
b/200,且不应大于3.0
矫直工艺要
求规定 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m ,且不应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1/2。

制孔孔距允许偏差(mm)
螺栓孔孔距范围 ≤500 501~1200 1201~3000 >3000 同一组内任意两
孔间距离
±1.0
±1.5


相邻两组的端孔
间距离
±1.5 ±2.0 ±2.5 ±3.0
注:1、在节点中连接板与一根杆件相连的所有螺栓孔为一组; 2、对接接头在拼接板一侧的螺栓孔为一组;
3、在两相邻节点或接头间的螺栓孔为一组,但不包括上述两
款所规定的螺栓孔;
4、受弯构件冀缘上的连接螺栓孔,每米长度范围内的螺栓孔为一组。

焊接工艺要求
规定 1、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

2、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
金属与母材间应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面留下切痕。

3、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

涂装工艺要求规定 喷漆处理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焊渣、焊疤、灰尘、油污、水和毛刺等。

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涂层干漆膜总厚度:室外应为150μm ,室内应为125μm ,其允许偏差为-25μm 。

每遍涂层干漆膜厚度的允许偏差为-5μm 。

构件表面不应误涂、漏涂,涂层不应脱皮和返锈等。

涂层应均匀、无明显皱皮、流坠、针眼和气泡等。

涂装完成后,构件的标志、标记和编号应清晰完整。

埋弧焊工艺要求规定
1、焊缝坡口及相邻的金属表面应清理干净,直至漏出金属光泽,其宽度为每侧20~30mm ;
2、坡口边缘上应无毛刺、氧化皮、熔渣,其它污物及深度大于1.5mm 的凹陷;
3、定位焊缝长度为40~80mm ,间距不大于300mm ,焊缝高度不大于3mm ,焊件两端的定位焊缝距端部的长度应不大于100mm ,定位焊缝须在首焊焊缝的背面;
4、待焊部位的定位焊缝对于不开坡口的对接接头,应尽可
能低而平;对于坡口内的定位
焊缝,其厚度应不超过坡口深
度或焊脚高度的2/3。

5、焊剂必须保持清洁和颗粒度符合要求(0.4~3mm),如焊剂重复使用,应在前次用完后将焊剂过筛,除去其中的尘土和细粉。

抛丸打磨工艺要求规定
1、钢材表面要求棱角圆滑,无毛刺,轴体无漏抛,同时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或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状的轻微色斑,显示均匀的金属光泽;
2、打磨出金属光泽、保证焊接区域没有氧化膜、打磨纹路
与焊缝方向平行且均匀、打磨深度不超过0.2mm ,且被打磨表面要求平滑;同时不伤母
材,以母材的被去除量不超过0.2mm 为标准;被打磨部分表
面纹路要求一致,沿焊缝方向,严禁无规律打磨。

机械剪切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零件宽度、长度 ±3.0 边缘缺棱 1.0 型钢端部垂直度
2.0
产品出厂工艺
要求 保证钢材表面油漆无脱落、无漏涂、无划痕、钢印号清晰可见。

2、保证吊装对构件表面无损伤,保证卸车便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