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池的分类及性能参数
动力电池分类及使用情况

动力电池分类及使用情况一、铅酸电池它是目前电动汽车使用最为广泛的电池,据不完全统计,在已经生产的电动汽车上,使用铅酸蓄电池的比例占到90%,这主要得益于它的众多优点:发展历史悠久,技术较为成熟,比功率较大,循环寿命也可达800~1000次左右,且成本较低。
不过,铅酸电池比能量却很低,仅为40W·h/kg左右,快速充电技术也尚未成熟(一般慢充都在8小时以上),而且污染严重。
二、锂离子电池它的比能量和比功率都很高,可分别达150W·h/kg和1600W/kg,循环寿命长,约为1200次,而且充电时间较短,为2~4h,使用电压可达到4V,使用安全性也相对较好。
但是锂离子电池价格较高,快充放电性能差,存在过充、放电保护问题,影响了锂电池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三、镍氢电池镍氢电池目前主要应用于混合电动车,但性能不能满足目前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此类电动车需200公里以上的行驶里程,是镍氢电池提供的纯电动里程的10倍。
虽然燃料电池的性能很好,但是技术难度大。
按工作性质和储存方式可将电池分为4类:(1)一次电池,一次电池也称原电池,是指放电后不能用充电方法使它恢复到放电前状态的一类电池。
即一次电池只能使用一次。
常见的一次电池有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二氧化锰电池等。
(2)二次电池,二次电池也称蓄电池,电池放电后可用充电方法使活性物质恢复到放电以前状态,从而能够再次放电,充放电过程能重复。
常见的二次电池有镍镉电池,铅酸电池、金属氰化物镍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3)储备电池,储备电池也称激活电池,在储存期间,电解质和电极活性物质分离或电解质处于惰性状态,使用前注入电解质或通过其他方式使电池激活,电池立即开始工作。
常见的储备电池有锌银电池、热电池、镁氯化铜电池等。
(4)燃料电池,燃料电池也称为连续电池,电池中的电极材料是惰性的,是活性物质进行电化学反应的场所,而正、负极活性物质分别储存在电池体外,当活性物质连续不断地注入电池时,电池就能不断地输出电能。
介绍动力电池的类型、关键性能指标

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相信大家都对纯电动汽车的商家如数家珍,比如国外品牌比较出名的有特斯拉电动汽车、宝马i3等、国内新能源汽车有号称电动汽车领头羊的比亚迪纯电动汽车、还有吉利纯电动汽车及奇瑞电动汽车等。
但是,电动汽车最为关键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关于动力电池,由于内容比较多,我们这里先介绍动力电池的类型、关键性能指标以及三种典型动力电池。
1、动力电池的类型从系统的角度来说,电池分为化学电池、物理电池和生物电池三大类。
对于我们比较熟悉的化学电池,则是按正负极材料分为锌锰电池系列、镍镉镍氢系列、铅酸系列、锂电池系列等,也就是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目前车辆比较常用的动力电池。
另外,物理电池是利用光、热、物理吸附等物理能量发电的电池,如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飞轮电池等。
生物电池是利用生物化学反应发电的电池,如微生物电池、酶电池、生物太阳电池等。
2、动力电池的关键性能指标电池的性能指标主要有电压、容量、内阻、能量、功率、输出效率、自放电率、使用寿命等,根据电池种类不同,其性能指标也有差异。
这么多个性能指标,我们这里暂且介绍一下电压、容量、能量以及功率。
电压首先,我们介绍一下电池的电压,因为可以电池的电压的大小,判断我们的电池的电量状态。
所以电池电压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性能指标,那么电压分为端电压、开路电压、额定电压、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终止电压。
这么多电压我们看一下是什么意思。
那么工作电压与开路电压的关系又是什么呢?在电池放电工作状态下,当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时,需要克服电池的内阻所造成阻力,故工作电压总是低于开路电压,充电时则与之相反。
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工作电压在3.6V左右。
容量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所能放出的电量称为电池的容量。
常用单位为安培小时,它等于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
可以分为理论容量、实际容量、标称容量和额定容量等。
例如,锂离子电池规定在常温、恒流(1C)、恒压(4.2V)控制的充电条件下,充电3h、再以0.2C放电至2.75V时,所放出的电量为其额定容量。
电动汽车锂电池标准

电动汽车锂电池标准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动力来源,其质量和安全标准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保障电动汽车锂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规范锂电池的生产、使用和回收。
本文将就电动汽车锂电池标准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和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电动汽车锂电池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电池的性能参数、安全性能、环境适应性、生产工艺和回收利用等。
其中,电池的性能参数包括电池的容量、充放电性能、循环寿命等,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电池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其次,安全性能是电动汽车锂电池标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涉及到电池的过充、过放、短路、高温等情况下的安全性能要求。
环境适应性则是指电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和安全性能,如高温、低温、潮湿等条件下的表现。
生产工艺和回收利用则是指对电池生产过程和回收利用过程中的要求和规范,以确保电池的生产和回收过程符合环保和安全的要求。
其次,电动汽车锂电池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标准,可以规范电池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提高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和可靠性。
同时,标准的执行也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测,以确保电池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标准的制定还可以促进电动汽车锂电池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电动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我们需要重视电动汽车锂电池标准的国际化和统一化。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各国之间的标准差异可能会成为制约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障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国际间的标准合作与交流,推动电动汽车锂电池标准的国际统一,为电动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电动汽车锂电池标准对于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和执行标准,可以提高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国际间的标准合作与交流,推动电动汽车锂电池标准的国际统一,为电动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电动汽车电池的分类及性能参数

电动汽车电池的分类及性能参数引言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能源资源的关注,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电动汽车的心脏就是电池,电池的分类和性能参数对于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平安性以及可靠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电动汽车电池的分类及其性能参数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动汽车电池的分类根据电池的不同技术原理和材料组成,电动汽车电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铅酸电池铅酸电池是较早期应用于电动汽车的一种电池技术。
它采用铅板作为阳极,氧化铅作为阴极,中间的电解液为硫酸溶液。
铅酸电池具有本钱低、容量大的优势,但其能量密度较低,充放电效率不高,同时还存在着自放电较快、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2. 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动汽车电池技术之一。
它由锂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材料,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电解液为锂盐溶液构成。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自放电率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且没有记忆效应,是目前电动汽车市场上最常见的电池类型。
3. 镍氢电池镍氢电池是另一种常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
它由氢氧化镍作为正极材料,金属氢化物作为负极材料,电解液为钾羟磷酸溶液构成。
镍氢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高、环保无污染等特点,但其本钱较高,且容量衰减较快。
4. 固态电池固态电池是一种较新的电动汽车电池技术。
它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液,具有高平安性、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的优点。
然而,固态电池技术仍在研发阶段,目前在商业化应用方面尚有一定的挑战。
二、电动汽车电池的性能参数对于电动汽车电池来说,以下几个性能参数是最为重要的:1. 能量密度能量密度指的是电池单元或系统储存的能量与其质量或体积之比。
能量密度决定了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长短,因此高能量密度是电池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较高,可以到达200-300Wh/kg。
2. 电池容量电池容量是指电池的可释放能量。
一般来说,电池容量越大,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越远。
电动汽车电池参数汇总说明

电动车主要电池
磷酸铁(钒)锂电池主要特性:
电池平台电压: 3.3V
放电低端电压: 2.5~2.8V
充电高端电压: 3.7~4.2V 主要生产厂家:
深圳雷天新能源公司
天空能源(洛阳)有限公司
湖北保康青山能源研究所
长春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车型与电池组装
代表案例:
1、特大容量
深圳雷天新能源公司
2、大容量
深圳雷天新能源公司
长春一汽客车有限公司
天空能源(洛阳)有限公司
大连易威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湖北保康青山能源研究所
广州穗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大型充电机:输出电压200~650V,电流200~300A 中型充电机:输出电压200~650V,电流100~200A 小型充电机:输出电压200~650V,电流100A以下
交流充电机:10KW,AC220V
3、中等容量
深圳雷天新能源公司
江苏益茂纯电动车有限公司
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4、小容量
东风襄樊旅行车有限公司(车载充电机)
江苏益茂纯电动车有限公司
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车载充电机)。
新能源汽车电池种类都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电池种类都有哪些?新能源汽车电池种类新能源汽车电池类型主要为: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超级电容器。
1、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广泛用作内燃机汽车的起动动力源。
它也是成熟的电动汽车蓄电池,它可靠性好、原材料易得、价格便宜。
2、镍氢蓄电池:镍氢蓄电池属于碱性电池,镍氢蓄电池循环使用寿命较长,无记忆效应,但价格较高。
3、锂离子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新型高电压、高能量密度的可充电电池,其独特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具有广泛的民用和国防应用的前景。
4、镍镉电池:镉电池镍镉电池的应用广泛程度仅次于铅酸蓄电池,其比能量可达55W·h/kg,比功率超过190W/kg。
可快速充电,循环使用寿命较长,是铅酸蓄电池的两倍多,可达到2000多次,但价格为铅酸蓄电池的4~5倍。
5、钠硫蓄电池:一个是比能量高。
其理论比能量为760W·h/kg,实际已大于100W·h/kg,是铅酸电池的3~4倍。
另一个是可大电流、高功率放电。
其放电电流密度一般可达200~300mA/mm2,并瞬时间可放出其3倍的固有能量。
再一个是充放电效率高。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一、电池的分类根据能量源的不同,电池包括物理电池、化学电池和生物电池三种类型。
当前新能源汽车领使用的通常都是化学电池,根据化学电池的性质,又可将其划分为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
一次电池是用完不支持重复充电的电池,如大家经常使用的锌锰干电池;二次电池又称蓄电池,是指在一次放电结束后,可以进行充电支持多次放电的电池,市面上的手机、充电宝、车用电池都是二次电池;燃料电池是指其正负极没有活性物质,需要外部进行持续补充活性材料的电池,例如,现有的氢燃料电池。
当前新能源汽车广泛应用的电池种类是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又可分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金属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二、动力电池的选择大多数汽车启动电源的蓄电池都是铅酸电池,正极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是纯铅,将硫酸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分类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分类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分类主要基于其化学成分和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铅酸电池:铅酸电池是最早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电
池之一。
它由铅、二氧化铅、硫酸和水等材料组成,具有成本低、电压稳定、维护简单等优点。
但铅酸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充电速度较慢,且对环境有一定污染。
2.镍镉电池:镍镉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二次电池,由镍和镉两种元素组成。
它
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放电率,能够提供较大的电流输出,因此常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但镍镉电池含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有一定影响。
3.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高能量密度、高电压、长寿命的二次电池,
由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移动实现充放电。
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较长的寿命、较低的自放电率、环保等优点,是当前电动汽车电池的主流选择。
4.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的装
置。
它由燃料、氧化剂、电极和电解质等组成,具有高效、环保、高能量密度等优点。
燃料电池的燃料可以是氢气、甲烷、乙醇等,氧化剂可以是氧气、空气等。
以上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主要分类,不同类型的电池各有其优缺点,选择适合的电池类型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权衡。
动力电池的基本参数及含义

动力电池的基本参数及含义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储能系统等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其基本参数包括:
1. 能量密度(能量 per unit volume):能量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动力电池储存的能量。
通常以毫安时/克(mAh/g)作为能量密度的测量单位。
能量密度越高,电池储存的能量就越多。
2. 电压:动力电池的电压是衡量其能量储存能力的重要参数。
通常,动力电池的电压范围在
3.6-6.0V之间。
3. 电流:动力电池的电流是衡量其供电能力的重要参数。
通常,动力电池的电流范围在10A-50A之间。
4. 循环寿命:循环寿命是指动力电池能够充放电的次数。
通常,动力电池的循环寿命可以达到数万次。
5. 安全性: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储存过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等方面。
动力电池必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才能够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交通工具中。
6. 成本:动力电池的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由于动力电池的储存能量巨大,因此其制造和生产成本较高,需要企业进行大量的研发和生产工作,才能够保证动力电池的市场竞争力。
除了以上基本参数外,动力电池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参数,如重量、体积、尺寸、电池管理系统(BMS)等。
这些参数对于动力电池的设计、制造和使用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储能系统等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其基
本参数和含义对于保障交通工具的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汽车电池的分类及性能参数发布时间:2010年8月5日来源:中国有色网一、概述电动汽车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1873年戴维逊研制成功电动汽车,开创了电动汽车的先河。
严格意义的电动汽车是与燃油汽车相对应的,包括电动货车、客车、轿车等,但不包括用于工厂、货站、码头传送物件的电瓶车。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全球性两大突出问题。
世界石油储量日益减少,而燃油汽车是石油消耗的大户。
为了确保必须使用石油作原料的化工部门的石油供应,寻找替代能源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
与此同时,城市交通噪声和汽车排放污染也日益严重。
据统计,全球汽车保有量已愈六亿,其中,绝大部分是燃油汽车,汽车排放污染占人类向大气排放污染的42%,因此,研制低(无)排放的新型交通工具势在必行。
进入21世纪后,电动汽车的研制已在全世界范围兴起。
我国在80年代初就开始研制电动汽车。
进入21世纪后,研制的步伐明显加快。
最近,国家发改委又投入大量资金组织研究开发。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电动汽车有:⑴比亚迪开发的双模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轿车;⑵东风汽车公司开发的以盘式永磁无刷电机为动力、以IGBT调速系统为控制、以动力蓄电池为能源的电动轿车;⑶北京重工研制的以22kW异步交流电动机为动力、以IGBT调速系统为控制、以482厂动力蓄电池为能源的电动客车;⑷清华大学研制的以22kW无刷电机为动力、以动力蓄电池为能源的16座电动面包车;⑸郑州华联电动车辆研究所研制的以10kW同步电动机为动力、以IGBT调速系统为控制、以蓄电池为能源的、过载能力4倍的电动轿车;⑹华南理工大学研制的EV6630、EV6600及EV6620电动轻型客车,其中,EV6630电动客车已在深圳投入试运行1万公里。
此外,一汽、上汽、广汽、长安等国内汽车企业也研制了自己的电动汽车。
二、电动汽车电池的分类⑴电池的分类电动汽车用电池为化学电源,它的分类方法很多。
按电解液分为:a. 碱性电池。
即电解液为碱性水溶液的电池;b. 酸性电池。
即电解液为酸性水溶液的电池;c. 中性电池。
即电解液为中性水溶液的电池;d. 有机电解质溶液电池。
即电解液为有机电解质溶液的电池。
按活性物质的存在方式分为:a. 活性物质保存在电极上。
可分为一次电池(非再生式,原电池)和二次电池(再生式,蓄电池);b. 活性物质连续供给电极。
可分为非再生燃料电池和再生燃料电池。
按电池的某些特点分为:a. 高容量电池;b. 免维护电池;c. 密封电池;d. 燃结式电池;e. 防爆电池;f. 扣式电池、矩形电池、圆柱形电池等。
尽管由于化学电源品种繁多,用途广泛,外形差别大,使上述分类方法难以统一,但习惯上按其工作性质及存贮方式不同,一般分为四类:a. 一次电池一次电池,又称“原电池”,即放电后不能用充电的方法使它复原的电池。
换言之,这种电池只能使用一次,放电后电池只能被遗弃了。
这类电池不能再充电的原因,或是电池反应本身不可逆,或是条件限制使可逆反应很难进行。
如:锌锰干电池 Zn│NH4Cl·ZnCl2│MnO2(C)锌汞电池 Zn│KOH│HgO银锌电池 Zn│KOH│Ag2Ob. 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又称“蓄电池”,即放电后又可用充电的方法使活性物质复原而能再次放电,且可反复多次循环使用的一类电池。
这类电池实际上是一个化学能量贮存装置,用直流电将电池充足,这时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电池中,放电时,化学能再转换为电能。
如:铅酸电池 Pb│H2SO4│PbO2镍镉电池 Cd│KOH│NiOOH镍氢电池 H2│KOH│NiOOH锂离子电池 LiCoO2│有机溶剂│6C锌空气电池 Zn│KOH│O2(空气)c. 贮备电池贮备电池,又称“激活电池”,是正、负极活性物质和电解液不直接接触,使用前临时注入电解液或用其他方法使电池激活的一类电池。
这类电池的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化学变质或自放电,因与电解液的隔离而基本上被排除,从而使电池能长时间贮存。
如:镁银电池 Mg│MgCl2│AgCl钙热电池 Ca│LiCl-KCl│CaCrO4(Ni)铅高氯酸电池 Pb│HclO4│PbO2d.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又称“连续电池”,即只要活性物质连续地注入电池,就能长期不断地进行放电的一类电池。
它的特点是电池自身只是一个载体,可以把燃料电池看成一种需要电能时将反应物从外部送入电池的一种电池。
如:氢燃料电池 H2│KOH│O2肼空燃料电池 N2H4│KOH│O2(空气)必须指出,上述分类方法并不意味着某一种电池体系只能分属一次电池、二次电池、贮备电池或燃料电池。
恰相反,某一种电池体系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不同类型的电池。
如锌银电池,可以设计成一次电池,也可以设计成二次电池,或贮备电池。
三、电动汽车电池的性能参数化学电池品种繁多,性能各异。
常用以表征其性能的指标有:电性能、机械性能、贮存性能等,有时还包括使用性能和经济成本。
我们主要介绍其电性能和贮存性能。
电性能包括:电动势、额定电压、开路电压、工作电压、终止电压、充电电压、内阻、容量、比能量和比功率、贮存性能和自放电、寿命等。
贮存性能主要取决于电池的自放电大小。
⑴电动势电池的电动势,又称电池标准电压或理论电压,为电池断路时正负两极间的电位差。
电池的电动势可以从电池体系热力学函数自由能的变化计算而得。
⑵额定电压额定电压(或公称电压),系指该电化学体系的电池工作时公认的标准电压。
例如,锌锰干电池为1.5V,镍镉电池为1.2V,铅酸蓄电池为2V,锂离子电池为3.6V。
⑶开路电压电池的开路电压是无负荷情况下的电池电压。
开路电压不等于电池的电动势。
必须指出,电池的电动势是从热力学函数计算而得到的,而电池的开路电压则是实际测量出来的。
⑷工作电压系指电池在某负载下实际的放电电压,通常是指一个电压范围。
例如,铅酸蓄电池的工作电压在2V~1.8V;镍氢电池的工作电压在1.5V~1.1V;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在3.6V~2.75V。
⑸终止电压系指放电终止时的电压值,视负载和使用要求不同而异。
以铅酸蓄电池为例:电动势为2.1V,额定电压为2V,开路电压接近2.15V,工作电压为2V~1.8V,放电终止电压为1.8V~1.5V(放电终止电压根据放电率的不同,其终止电压也不同)。
⑹充电电压系指外电路直流电压对电池充电的电压。
一般的充电电压要大于电池的开路电压,通常在一定的范围内。
例如,镍镉电池的充电压在1.45V~1.5V;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压在4.1V~4.2V;铅酸蓄电池的充电压在2.25V~2.5V。
⑺内阻蓄电池的内阻包括:正负极板的电阻,电解液的电阻,隔板的电阻和连接体的电阻等。
a. 正负极板电阻目前普遍使用的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板为涂膏式,由铅锑合金或铅钙合金板栅架和活性物质两部分构成。
因此,极板电阻也由板栅电阻和活性物质电阻组成。
板栅在活性物质内层,充放电时,不会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它的电阻是板栅的固有电阻。
活性物质的电阻是随着电池充放电状态的不同而变化的。
当电池放电时,极板的活性物质转变为硫酸铅(PbSO4),硫酸铅含量越大,其电阻越大。
而电池充电时将硫酸铅还原为铅(Pb),硫酸铅含量越小,其电阻越小。
b. 电解液电阻电解液的电阻视其浓度不同而异。
在规定的浓度范围内一旦选定某一浓度后,电解液电阻将随充放电程度而变。
电池充电时,在极板活性物质还原的同时电解液浓度增加,其电阻下降;电池放电时,在极板活性物质硫酸化的同时电解液浓度下降,其电阻增加。
c. 隔板电阻隔板的电阻视其孔率而异,新电池的隔板电阻是趋于一个固定值,但随电池运行时间的延长,其电阻有所增加。
因为,电池在运行过程中有些铅渣和其他沉积物在隔板上,使得隔板孔率有所下降而增加了电阻。
d. 连接体电阻连接体包括单体电池串联时连接条等金属的固有电阻,电池极板间的连接电阻,以及正、负极板组成极群的连接体的金属电阻,若焊接和连接接触良好,连接体电阻可视为一固定电阻。
每只电池所呈现的内阻就是上述物体电阻的总和,电池内阻R与电动势、端电压及放电电流的关系:Rs=(E-Uf)÷If电池的内阻在放电过程中会逐渐增加,而在充电过程中则逐渐减小。
所以,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端电压也会因其内阻的变化而变动。
故端电压在放电时低于电池的电动势,充电时又高于电池的电动势。
⑻容量电池的容量单位为库仑(C)或安时(Ah)。
表征电池容量特性的专用术语有三个:a. 理论容量。
系指根据参加电化学反应的活性物质电化学当量数计算得到的电量。
通常,理论上1电化当量物质将放出1法拉第电量,即96500C或26.8Ah(1电化当量物质的量,等于活性物质的原子量或分子量除以反应的电子数)。
b. 额定容量。
系指在设计和生产电池时,规定或保证在指定放电条件下电池应该放出的最低限度的电量。
c. 实际容量。
系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即在一定的放电电流和温度下,电池在终止电压前所能放出的电量。
电池的实际容量通常比额定容量大10%~20%。
电池容量的大小,与正、负极上活性物质的数量和活性有关,也与电池的结构和制造工艺与电池的放电条件(电流、温度)有关。
影响电池容量因素的综合指标是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换言之,活性物质利用得越充分,电池给出的容量也就越高。
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可以定义为:利用率=(电池实际容量/电池理论容量)×100%或,利用率=(活性物质理论用量/活性物质实际用量)×100%。
⑼比能量和比功率电池的输出能量是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电池所能作出的电功,它等于电池的放电容量和电池平均工作电压的乘积,其单位常用瓦时(Wh)表示。
电池的比能量有两种。
一种叫重量比能量,用瓦时/千克(Wh/kg)表示;另一种叫体积比能量,用瓦时/升(Wh/L)表示。
比能量的物理意义是电池为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时所具有的有效电能量。
它的比较电池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
必须指出,单体电池和电池组的比能量是不一样的。
由于电池组合时总要有连接条、外部容器和内包装层等,故电池组的比能量总是小于单体电池的比能量。
电池的功率是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电池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输出的能量。
单位是瓦(W),或千瓦(kW)。
电池的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功率称为电池的比功率,它的单位是瓦/千克(W/kg)或瓦/升(W/L)。
如果一个电池的比功率较大,则表明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中给出的能量较多,即表示此电池能用较大的电流放电。
因此,电池的比功率也是评价电池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⑽贮存性能和自放电电池经过干贮存(不带电解液)或湿贮存(带电解液)一定时间后,其容量会自行降低,这个现象称自放电。
所谓“贮存性能”是指电池开路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温度、湿度)贮存一定时间后自放电的大小。
电池在贮存期间,虽然没有放出电能量,但是在电池内部总是存在着自放电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