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9年级化学上册11水分子的变化

合集下载

九年级新鲁教版化学上册运动的水分子知识点

九年级新鲁教版化学上册运动的水分子知识点

九年级新鲁教版化学上册运动的水分子知识点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 ,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分享了运动的水分子知识点 ,希望对待大家有帮助 ,预祝大家新学期学习顺利。

1、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的变化。

水在发生三态变化时 ,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 ,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

属于物理变化。

2、当水分子获得能量 ,运动加快 ,分子间隔变大 ,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所以这个过程吸收热量。

3、当水分子失去能量 ,运动减慢 ,分子间隔变小 ,水由液变为固态。

所以这个过程是释放热量。

4、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根本粒子 ,它们是由原子构成的。

5、分子的特征: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相互之间有间隔 ,存在着相互作用 ,自身有能量③总在不断的运动④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6、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以下现象(1)墙外开花墙内可以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之间有间隔 ,存在相互作用。

(3)夏天晾的衣服比冬天容易干是因为夏季温度比冬季高 ,水分子能量高 ,运动速度快 ,所以挣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能力大。

(4)湿衣服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比晾在不流通的地方干的快。

因为:流通的空气中 ,水分子运动的快 ,水分子能很快的脱离衣服的束缚进入到空气中 ,衣服就干的比拟快。

课后练习1.一定量的水 ,当它由固态变成液态 ,再由液态变成气态 ,水分子的_________和________不会发生变化 ,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以下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3.水变成水蒸气是( )A.水的微粒发生了变化B.发生了化学变化C.水的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水的微粒由静止变成了运动4.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是( )A.气态B.液态 C .固态 D.三态均有5.0 ℃的水继续冷却 ,结成冰后 ,分子间的间隔( )A.不变B.增大C.减小D.不能确定6.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三态变化 ,主要原因是( )A.构成水的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构成水的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C.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D.水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7.2019年中国沈阳园艺博览会正在举办之中 ,你如果走进世博会的百花园 ,浓郁的花香就会扑面而来 ,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很小D.分子可以再分8.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枯燥 ,这种现象说明( )A.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9.在加压条件下 ,25m3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由原子构成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4.在水蒸发的过程中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课件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课件

B.氧原子
C.氧原子和氢分子
D.氢原子
2、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的事实 是(C )
A.闻酒精的气味 C.电解水
B.水受热蒸发 D.塑料受热变软
3、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⑴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逐渐减少,受热后 减少的更快。
水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运动,如果受热,水会减 少的更快是因为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产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分为原子, 原子不变,但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 分子与原子的区分: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四、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ຫໍສະໝຸດ 课堂检测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 )
A.水分子
水的三态变化改变的是分子
之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 而分子本身没有(填“有”或“没有”) 产生变化,如果往水中通直流电, 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一、水的分解
1、电解水的现象: 电极上有气体产生,管内液面降落,
负极产生的气体约为正极的2倍;
液面降落较多(负极产生)的气体点
燃能燃烧,
氢气
液面降落较少(正极产生)的气体能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
2、电解水的表达式:
水 通电
通电
H2O
氢气 + 氧气 H2 + O2
3、分解反应:
二、水的合成
1、氢气燃烧的现象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 壁出现水雾 ,烧杯变烫(放热)。 2、氢气燃烧的表达式
氢气 + 氧气 点燃 3、氢能源的优点
点燃

水分子的变化-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水分子的变化-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水分子的变化-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水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原因及规律2.掌握不同条件下水分子状态的名称、特征和变化情况3.利用化学方程式表达水分子的状态变化过程4.领会化学实验中的观察方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水的凝固、熔化、蒸发、沸腾、冷凝、汽化等状态变化的认识和表述2.水分子状态变化的原理和规律3.化学实验中对水的观察方法三、教学过程1. 热力学原理介绍(1)温度、热量和热的传递形式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的了解。

2. 水的不同状态及其变化(1)展示水在冰盘上的结晶现象,引出液体固化的概念,让学生认真观察结晶现象,分组讨论水的结晶规律、结晶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2)学生自行摸索、观察熔冰现象,老师引导让学生自行总结从冰盘中取出的冰的变化规律,概括出固液相变的实质是什么。

(3)带领学生观察热水、温水、冷水的表面沸腾现象,了解沸腾规律以及沸腾过程与加热温度之间的关系。

3. 归纳水分子状态的变化(1)老师用板书简要概括了水的6种状态,并介绍了各种状态之间相互转化的知识。

(2)老师请学生自己完成环境温度、加热、冷却、减压等条件下水的状态变化。

并引导学生用化学式来表示水的状态变化过程。

4. 实验:观察水的状态变化(1)老师现场舌尖舔一下平板上的水滴,同时让学生记录观察现象,围绕现象展开讨论。

(2)给出实验步骤和工具,让学生分组进行密闭容器内水的沸腾观察实验。

四、教学反馈1.教师在教学结束前给学生留出一定时间展开分组讨论和个人思考,并收集学生的态度和反馈,以此不断完善教学策略。

2.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能力、知识、态度、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反馈,让学生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水分子的变化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水分子的变化

4、注意
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純度。防止氫氣不純, 點燃發生爆炸(驗純)。
5、化合反應
分解反應 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
化合反應
水通電分解的微觀示意圖
三、化學變化的實質: 水通電的微觀過程
舊分子
原子
新分子
水通電時,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兩個 氫原子重新組合成一個氫分子,兩個氧原子重新 組合成一個氧分子。
化 學 變 化 的 實 質
舊分子
原子
新分子
從分子變化角度解釋氫氣和氧氣化合成水的反應
舊分子
原子
新分子
氫分子分成兩個氫原子,氧分子分成兩個氧原子,兩 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重新組合成一個水分子。
三、化學變化的實質:
氫氣 + 氧氣 點燃 水 水 通電 氫氣 + 氧氣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分為原子, 原子不變,但重新組合,生成新的分子。 分子與原子的區別: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2、電解水的運算式:
水 通電
通電
H2O
氫氣 + 氧氣 H2 + O2
3、分解反應:
二、水的合成
1、氫氣燃燒的現象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燒杯內 壁出現水霧 ,燒杯變燙(放熱)。 2、氫氣燃燒的運算式
氫氣 + 氧氣 點燃 3、氫能源的優點
點燃
水 H2 + O2
H2O
(1)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2)產物是水,沒有污染
水的三態變化改變的是分子
之間的間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 而分子本身沒有(填“有”或“沒有”) 發生變化,如果往水中通直流電, 情況是否會有所不同呢?
一、水的分解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共14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共14张PPT)

, 氢分子
氧原重子新组为
, 氧分子
2、如何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中分子 本身化不学改变变化中
分子 破裂成,原原子子
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014年,中国科学家实现国际 首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氧气 和氢气。
氢 能 源 汽 车
氢气被称为21世纪的理想燃料, 在很多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上午7.11
微解
模拟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你能识破水的分身术吗?
1、微观上水分子如何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水分子先破为 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原重子新组为
③用 燃着的木条
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木条燃烧更旺
④用 燃着的木条
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
气体被点燃
结论
氧气 氢气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水分子的变化
点 水 成
杯 水 隐


Magic
1、水在此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水在此过程中变成水蒸气,发生了物理变化
2、你能从分子的角度破解隐身术吗?
水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隙改变
3、水的隐身术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电解 H2O
水电解器
操作
现象
①打开直流电源
正负极均产生气泡,负极快

鲁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水分子的变化_课件1

鲁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水分子的变化_课件1

氢气流吹肥皂泡实验
提问:你知道“神舟 九号”升空所用的燃 料是什么吗?
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绿色能源——氢能 优点:
1.原料来源广;
2.燃烧热值大; 3.生成物无污染; 4.资源可再生。
注意:氢气中混有空气或氧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
此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点燃氢气时发出尖
锐的爆鸣声表明气
体不纯,声音很小 则表示气体较纯。
C.电解水时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D.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实质的是( C A.分子运动加快

B.分子间的空隙变小
C.分子改变,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D.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分子之间去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 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可燃性、酸碱的腐蚀
性、氧气现出来的性质叫
颜色、状态、气味、 熔沸点、硬度、密度、 溶解性……
做物理性质。
课堂小结
水分子的变化
水的分解
水的合成
电解水
分解反应
氢气燃烧
化合反应
化学反应的实质
知能训练
1.在电解水实验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实验探究: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发
烫,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
实验结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氢气 + 氧气 H2 O2
点燃
水 H2O
思考:在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与氧气反应
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和构成分子的原子是否都发生 了变化?
水电解
氢气燃烧
总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
改变,分解为原子,而原子没有改变,只是重组为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水分子的变化》【说课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水分子的变化》【说课课件】

演示教学法 课件展示教学法 科学探究教学法
三、学法指导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设计思路 教学程序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接触微观粒子的机会比 较少,对于这种微观而又抽象的粒子难以想象, 因而如何让学生比较轻松地接受化学反应的微观 实质是本节课的关键。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 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水分子的变化》说课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设计思路
教学程序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设计思路 教学程序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水分子的运动原理基础上分析 水的分解与合成的实质——分子本身 发生了变化,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从而揭示化学变化的实质。通过实验 现象引出氢气和氧气,为以后学习二 者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设计思路 教学程序
知识与技能: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பைடு நூலகம்使学生认识水是由
氢、氧两种元素组成;2、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 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 原子不可再分;3、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 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并能对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设计思路
4、教学难点
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了解化学 变化中分子的变化,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突破口
利用水分子的比例模型, 让学生以小组为 单位对水分子模型进行拆分和重组。使学生在合 作探究中理解电解水的微观实质。
教学程序
二、教法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设计思路 教学程序
步骤二:
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 现象推导出结论——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元素和 氧元素组成的。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写 出表达式,了解分解反应的含义。

水分子的变化课件—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水分子的变化课件—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可见,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被破坏 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水 通电
H2O
氢气 + 氧气
H2
O2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物质的化学反应
特征:一分为多 表达式:X →A+B+……
1、水的电解实验
<1>通 直流电 <2>氢氧化钠的作用:增强导电性 <3>正极为 氧气 ,负极为 氢气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一、水的分解
现象:
1.电极上产生无色的气体,正负电 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2.正极上产生无色的气体能使带火 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 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从微观角度分析水的分解
通 电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根据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请从宏观和微观两 个方面说出你获得的信息(3至4条)
A、泥水过滤得到泥和水 B、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C、石蜡和氧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氧化汞加热后变成汞和氧气
我发现: 判断分解反应的方法 : 1、化学变化 2、一种反应物多种生成物
水的合成
1、氢气的燃烧 实验现象: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 淡蓝色 火焰,烧杯壁上出现 水雾 ,用手触摸烧杯有 温热 的感觉。 文字表达式: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符号表达式: H2 + O2 点燃 H2O
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 <4>正极气体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5>负极气体的检验: 用燃着的木条,若气体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明
是氢气
<6>文字表达式: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符号表达式: H2O 通电 H2↑ + 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 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
做出假设: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
观察实验现象,想一想
1.通电后,电极 有什么现象?
2.正负两极产生 的气体体积比?
两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试管内液面出现高 度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
成的. B.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
质不同. C.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构成. D.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上得到的气体的体积比大
约是2:1.
2. 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C )
A.水结成冰
B.水蒸发
C.水被电解
D. 水汽化
三、水的合成
氢气可以被点燃,这是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 化学反应,反应的结果是不是生成水呢?
注意:氢气中混有空气或氧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 此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点燃氢气时发出尖 锐的爆鸣声表明气 体不纯,声音很小 则表示气体较纯。
1.氢气的燃烧
+
氢原子 氧原子
+
氧原子
氧原子
重新 组合
原子是化学变化 氧分子 中的最小微粒
氢原子+氢原子
氢分子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分子分解,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 过程。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通电
2H2O
2H2
O2
微观方面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3)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 (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一、水的分解
1.实验探究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探究目标: (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 (2)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理解 什么是化学变化。 (3)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提出问题: (1)水中通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 (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
收集资料:
(1)水的导电性很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在 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稀硫酸。
(2)为什么实际实验中,H2体积往往大于O2体积的2倍? 原因主要有: ① O2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H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②电极材料消耗了部分O2
(3)电源为直流电。
练一练
水通电分解生成两种物质分别是 氢气 和 氧气 , 二者的体积比为 2︰1 。说明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氧化汞加热后变成汞和氧气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和读法
水 通电 氧气
氢气 (分解反应)
(反应物)(反应条件) (生成物)
表示“生成” 表示“和” 读法: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
【探究讨论】 1.从物质的变化角度考虑,水的电解与水的蒸发有何不同? 提示:水电解的过程中,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两种新的物质, 故属于化学变化; 水蒸发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由于没有生成 新的物质,故属于物理变化。
V正,气体 : V负,气体 =1:2
3.通电后,产生 的气体为何气体? 如何检验?
检验气体: 正极: 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木条复燃, 说明是氧气。
负极: 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明 是氢气(负氢用谐音“父亲”记)。
【巧思妙计】实验现象可简单记忆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分解 分解
+
氢原子 氧原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 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交流与反思: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 的分子 没有(选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
只是分子间的
距离及分子的排列改方式变了;物
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的分子发生了改变,
变成了新的物质

分子
二、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
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C+……
跟踪练习:
下列变化属于判分断解反分应解吗反?应为什的么方? A、泥水过滤法得到:泥和1、水 化学变化 B、镁和氧气2生点、燃成一生物成种氧反化应镁物多种
提问:你知道“神舟 九号”升空所用的燃 料是什么吗?
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它是一个释放能量的 反应,所以人们把氢气作为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燃料。
绿色能源——氢能
优点: 1.原料来源广; 2.燃烧热值大; 3.生成物无污染; 4.资源可再生。
氢能源为什么没有被广泛使 用的原因
①易燃、易爆 ②难以液化 ③储存和运输不安全、不方便 ④制备氢气消耗电能大,成本 高
水电解
氢气燃烧
总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 改变,分解为原子,而原子没有改变,只是重组为新 的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四、化合反应:
点燃
氢气 + 氧气

点燃
(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宏观方面 (1)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应文字表达式:
通电 水 H2O
实验结论:
氢气 H2
+ 氧气 O2
(1)水由氢元素、氧元素元素组成。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注意事项】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 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3.通过水的分解与形成,了解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并能 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4.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H2O
我们已经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改变的是水分子的间隔和 水分子的排列方式。而“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 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未变,因为水没有变为其他的物质。 如果往水中通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烧杯壁凝结有水雾。用手触摸烧杯,手感到发烫;
结论:说明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 水,并放出热量。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H2
O2
H2O
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无色无味的气体。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在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则表示氢气较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