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答案

合集下载

浅析时政新闻电视画面拍摄

浅析时政新闻电视画面拍摄

广告与品牌研究视觉艺术175NEWS CULTURE CONSTRUCTION 新闻文化建设浅析时政新闻电视画面拍摄郑育超摘要:时政电视新闻具有显著的严肃性、权威性以及引导性,在进行这种类型的新闻电视画面拍摄时,需要遵守特别的原则,如确保拍摄画面的稳定性、选取适宜的拍摄画面光线、及时抓拍,注重捕捉拍摄细节、确保拍摄画面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在进行会见类型以及会议类型的时政新闻电视画面拍摄时,也需要遵守相应的拍摄原则与注意事项。

关键词:时政;新闻电视;拍摄时政电视新闻在加强党和政府的政策与方针宣传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各个地区电视台特别重视的电视类型。

在时政电视新闻播放过程中,主要以党和国家最新的思想与政治活动宣传为重点,观众通过观看电视新闻,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最新思想与动态,明白现阶段的重大事件,是普通群众认知和学习国家方针政策、重要活动的关键途径。

和一般的电视新闻节目不同,时政新闻有着非常高的新闻价值,并拥有重大性、时效性等特征,是电视新闻领域的领军者。

电视新闻在播放中,是将声音以及图像有机结合,通过将两者整合传递给观众,其中包含了海量的信息资源。

然而,从现阶段我国电视台播放现状来看,尤其是市级、县级的新闻频道,播放画面效果并不理想,画面不标准、内容单一,缺乏内涵、画面语言表述不规范等问题屡有出现,不仅不能准确传达新闻信息,同时也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无法取得良好的播放效果。

一、时政电视新闻拍摄原则(一)确保拍摄画面的稳定性时政电视新闻是电视新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播放的主题比较正式,基调庄重,因此,需要保障电视新闻庄严性、权威性以及引导性等。

时政电视新闻摄像人员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在进行摄像过程中,首先需要保证摄像过程的平稳性,不可以产生明显的画面抖动现象[1]。

为了提高摄像画面的稳定性,摄像人员一般需要借助三脚架或者单脚架来辅助摄像,并在摄像过程中尽可能的降低移动次数,并以固定摄像镜头为主导,使拍摄完成的画面具有良好的品质。

新闻摄影技巧及要求

新闻摄影技巧及要求

新闻摄影技巧及要求1、技巧:(1)正确利用现场光(2)正确使用闪光灯对于能够任意调整角度的外置闪光灯来说,新闻摄影的工作中都会出现闪光灯投射在拍摄中心上时,造成拍摄主体的阴影产生或是过度曝光。

因此,为减少闪光灯在使用过程中的曝光过度现象,能够将拍摄主体把握得更加准确清晰,新闻拍摄工作应当经闪光灯进行相应的角度调整,并使其能够在反光板的配合作用下伸出。

若是光源经过天花板与反光板产生漫反射,可以在解决主体的过度曝光条件下,有效改善光照不均对新闻摄像的干扰影响。

如果拍摄工作的现场距离较小,可以在近距离的主体拍摄工作中调整至九十度,通过周边墙壁与天花板的反光着凉拍摄主体,从而使拍摄质量达到最佳。

(3)合理选择新闻摄影照片当前的新闻照片发稿工作中,都是将专题摄影、单幅照片、组照等进行发稿,其中使用最为普遍的发稿形式就是单幅照片,因此为使新闻摄影的照片质量得到提升,应当合理选择更有价值的新闻摄影作品。

新闻发布照片的使用应充分考虑拍摄人员的动作表情是否自然,能够更加清晰的展示出新闻事件的本质内涵,其画面的结构布局是否在合理的构图范围,照片自身是否具有一定的观赏效果等,真正保证新闻照片的发稿质量。

(4)适当调整摄影构图摄影的构图工作应当在工作中充分体现新闻照片的构图要求,并尽量突出画面中的主体与层次、画面之间的关系。

保证摄影画面的干净简洁,利用大光圈对杂乱的画面背景展开处理,从而对背景起到一定的虚化调整,才能够使照片的主题立意更为明确。

与此同时,保证画面中的生动性与有趣性,能够使读者一目了然的认识到新闻事件所反映的内容。

主体方面,新闻照片的拍摄应尽量保证一张画面表现同一视觉中心的原则,从而使新闻照片更具有表现力。

若是在新闻照片的拍摄中出现同一张照片数个视觉中心的问题,可利用摄影对象的距离变化或是镜头变焦,达到画面的取舍效果,从而更加突出画面的拍摄主体。

新闻摄影中会有许多视觉因素的干扰应向,因此若是没有在拍摄作品的过程中将艺术手法与摄影技巧高效融合,增加新闻摄影的构图研究,进而使摄影图片的感染力更加增强,突出新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新闻价值。

新闻拍照注意点

新闻拍照注意点

拍照注意点1.构图的合理性,完整性。

这张图想表达什么,什么地方,在举办什么活动,人物是不是完整。

最好能让人一目了然,尤其是一些活动的照片(大型活动一般都有横幅,幕布或者广告牌之类的,记得一定要拍完整,宁可人物小一点。

横幅一定要拍正,不要有高低的。

像那种在大活二楼报告厅的活动,都要把横幅拍进去,这样作为存档资料才能清楚当时在举办什么活动)。

2.整张照片一定要注意处理好细节,掌握好抓拍时间。

不然因为一个小问题,也会导致照片不能用,尤其是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网络时代。

(比如说,招新,或者会议这种照片,千万不能用那些背后有人在玩手机,打瞌睡,吃东西的)3.注意整张照片上的人物表情,挑自然的时候抓拍。

4.有些照片可以因为我们相机比较一般的原因,光线的缘故,色调有问题,那后期可以稍微修一下。

5.筛选照片的时候一定要清楚,什么照片能用,什么不能用。

6.拍照的时候注意礼貌,不要挡住观众的视线,特别是有领导在的时候。

最后一点,招新或者交流会的时候,结束之后最好拍个集体照。

这样对存档,以后提供组织照片很有用。

一、什么是新闻摄影?新闻摄影有什么特点?1.新闻摄影?定义: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

摄影图片是新闻摄影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它主要依靠抓拍完成,其宗旨是说明事件,传播消息,引发影响等。

此外,新闻摄影一般都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以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过程。

含义:新闻摄影,就是用图片来反映新闻事件,告诉读者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了何事。

这就要求我们每位参与摄影的同志,在进行拍摄新闻图片之前进行必要的采访和准备。

做到提前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并根据新闻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物、什么事件、什么经过、什么结果等方面的不同,制定出简单的图片构思,才能把事件交代清楚、准确。

2.新闻摄影的特点:1、时效性。

新闻摄影必须体现一个“新”字,它所反映的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引人关注的新闻事实。

2、真实性。

(完整版)拍摄新闻照片应注意的问题

(完整版)拍摄新闻照片应注意的问题

拍摄新闻照片应注意的问题新闻照片,就是具有新闻价值的照片,是真实地反映社会热点问题、重要活动、重要会议、重大事故、领导考察、名人行踪、新生事物等情况的照片,要求主题鲜明、状态逼真、层次清楚、背景真实、构图完整、不作修饰,让人一看到照片就明白照片反映的内容和意义。

其实新闻照片不只是具有新闻的价值,同时还具有历史资料和证据资料的价值,因为多年以后如果需要说明当时的情况,照片的证明比文字的解说更具有说服力,更能让人相信其真实性。

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图象混浊或不清晰。

这是技术问题,主要是在按快门时手抖动或者没有对好焦距就按快门。

二是主题不够鲜明突出。

这是不懂拍照要求,不知该拍什么不该拍什么,拿着相机就乱按快门。

三是没抓到特色的画面。

这是不会抓特色画面出现的瞬间,以为只要把人物和景物照下来就行。

四是出现不该有的瑕疵。

这是缺乏审美水平,出现打瞌睡、揩鼻子、撒笑、转身等不该有的瑕疵。

五是取景不够端正完整。

这是不懂美学要求,出现人物身体残缺、会标歪斜不全,空间比例失调。

要避免以上问题其实也不难,只要做到熟悉相机操作、明白主题含义、懂得审美构图、善于抓住瞬间就可以了。

其中引起图象混浊或不清晰的问题,手抖动可以用双手持机或者使用三角架,尽量保持身体和手不摇晃;对焦问题需要以看到取景框中图象最清晰为准。

主题鲜明突出的问题,在拍摄前就要明白我们拍摄的意图是什么、需要怎样拍摄或拍摄什么图片才能表现我们的意图,只要清楚这个问题后就知道该拍什么和不该拍什么了。

抓特色画面问题,需要我们随时注意,首先找好最佳拍摄位置和角度,然后等特色场景出现时马上就按下快门,例如需要抓住领导握手、会场鼓掌、发奖接奖状、船舶靠岸、蓝球进圈、比赛开始、举酒碰杯、交换签字文本、剪彩下剪刀等精彩瞬间按下快门,有些场景动作的精彩瞬间非常短暂不到半秒钟就消失了,因此必须十分注意抢抓最佳拍摄时间。

例如拍摄女人需要认真注视在她们表情动作最好笑得最灿烂的那一瞬间按下快门,拍摄拔河需要在双方最用力或显示胜负的那一瞬间按下快门,拍摄发奖需要在发奖人将奖状交到领奖人手上的那一瞬间按下快门。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分析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分析

10、要坚持每天收看上级台时政新闻和本台新闻, 学习上级台记者的拍摄技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比自己新闻的不足。
11、关于盟市台时政新闻领导特写与《内蒙古新闻 联播》中省级领导特写画面大小的统一。(实现与 内蒙台统一后,由于上传的新闻在我台都是以头条 播发,所以也要实现我台新闻内部主要领导和其他 盟级领导新闻特写大小和时长的统一)。
二、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1、采访前的准备。拿到调研行程安排后,要
围绕此次调研中心,认真研究调研行程,找到重点 调研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重点调研地点的外景、 空画面要成组的多拍,以备后期剪辑时使用。
2、努力提高摄像技术水平,提高画面有效率。 内蒙古电视台要求的反应镜头(空画面)和领
导画面的比例为1:1。一些盟市上传的新闻素材 95%都是领导的画面,没有空画面,且有效画面不 多。领导要么没讲话、要么讲话状态不好。有些时 候到了必须配领导讲话画面的解说时,想找个状态 好的画面特别难。
金花主任说,电视新闻的拍摄应少用推拉摇移,多 用固定镜头。原因是: (1)每条电视新闻长度有限; (2)为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含量; (3)使新闻节奏明快。
金花主任强调,摄像记者要有编辑意识。有时 不良的拍摄习惯和错误的拍摄顺序导致拍摄时无用 功太多,一些摄像记者一天下来拖着疲惫的身体拍 摄了大量的画面,回来编辑画面时却发现自己满意 的、画面语言表达完整的好画面少之又少。
6、除现场环境极其特殊,一般不拍摄领导侧面镜 头。
7、拍摄空镜头时的注意事项。交代领导考察环境、 领导关注事物的有价值空镜头要成组(远、全、中、 近、特)的多拍。
8、座谈时,拍摄画面要以自治区领导为中心。参 会地方领导听会的画面拍摄要参照第5条要求。
9、重要节庆期间慰问活动拍摄注意事项。重要节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介绍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介绍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介绍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介绍新闻摄影的拍摄方法一、重大事件的拍摄技巧1.充分的准备和安排很多重大的事件都不是突然发生,而是经过了周密的安排才开始的,而且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比如越南战争、人大会议、奥林匹克运动会、英国王室婚礼等等,这些世界瞩目的事件吸引着全球公众的目光,也吸引着摄影师的镜头,很多新闻照片不仅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事件的发生,甚至改变了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

由于摄影师在出发拍摄重大事件之前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准备,挑选合适的器材、了解事件的背景,甚至可以熟悉整个事件预计的程序安排,这些都为摄影师提供很好的条件。

当摄影师明确了事件的发生地点之后,就应当在事件开始之前到现场进行勘查,挑选最有利的位置。

2.预测事件的发生仅仅等待好镜头的出现还远远不够,因为很多事件并不都像婚礼或是会议这样被安排得井井有条。

面对战争、骚乱这样的事件,摄影师既身处其中,又要置身其外,没有人会告诉你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在这样冲突激化的地域和时间的区域里,任何突发的事件都是在情理之中的,所以这就要求摄影师能够预测到事件的发展,“嗅”出新闻的线索。

3.保留最后一张胶片为了不错过有价值的镜头,有经验的摄影师总是让相机内保留着一张没有拍摄的胶片,也不会让数码相机的存储卡空间全部用完。

4.儿童的力量儿童作为最弱势的群体,在各种灾难中成为最先受到伤害的群体。

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摄影师不仅仅要拍摄令人震惊的画面以吸引读者的眼球,更重要的是要用照片让人们了解事件的真相,并用自己的良知做出正确的判断。

5.独特的视角每一次重大的事件发生时,都会吸引数百名摄影师来到现场,要想让自己的照片在众多雷同的画面中脱颖而出,摄影师就需要在拍摄的视角上下点功夫。

新闻摄影的拍摄方法二、新闻人物肖像拍摄技巧1.让拍摄对象忘记照相机的存在拍摄时机是最重要的,即便是在拍摄事先经过预约的肖像时,摄影师也可以寻找真实的抓拍时机。

对于很多摄影师来说,摆布被拍摄对象并不比观察拍摄对象自身的姿态更容易,优秀的摄影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发现拍摄对象的真实一面,并通过适当的引导拍摄到满意的作品。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资料

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资料

10、要坚持每天收看上级台时政新闻和本台新闻, 学习上级台记者的拍摄技巧,对比自己新闻的不足。
11、关于盟市台时政新闻领导特写与《内蒙古新闻 联播》中省级领导特写画面大小的统一。(实现与 内蒙台统一后,由于上传的新闻在我台都是以头条 播发,所以也要实现我台新闻内部主要领导和其他 盟级领导新闻特写大小和时长的统一)。
内蒙台新闻中心摄像部主任金花讲义整理稿
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要求,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 要领导外,其他常委等省级领导外出调研一般不派 随行记者,要求盟市电视台承担新闻摄像任务。
2016年4月14至15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在呼和 浩特市举行全区电视新闻业务研讨班。
研讨班上,金花主任首先以典型新闻案例的形式, 分析了当前全区各盟市时政新闻拍摄时以及所上传 的新闻素材在剪辑时存在的问题。并围绕时政新闻 的拍摄技巧、注意事项,自治区党委常委以上领导 深入盟市调研时的新闻拍摄经验等内容进行了生动 的讲解。
庆期间自治区领导会深入典型干部群众家中慰问, 由于行程安排紧张,慰问时间较短,容易出现画面 单调、生硬等问题。这时要提前行动,拍外景、拍 进门握手(切忌拍摄领导握手背影)。领导与慰问 对象坐下交谈时,为保证平视,要适当跪下拍摄。 多拍家里环境,如陈设、照片等来营造氛围,丰富 新闻画面内容。同时,要确保本机话筒打开,记录 现场声,并在新闻编辑是适当使用,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
一方面,摄像记者的基本功不到位,拍摄时抓
拍机会把握的不准,拍摄的画面质量不高。另一方
面,摄像记者自信心不足,总觉得领导画面拍摄没
有到位,反复的拍摄,浪费了拍空画面的时间,总
觉得时间不够用。
3、把握时机抢拍领导状态好的特写画面,表现亲 民爱民情怀,如与农牧民、基层干部亲切促膝交谈、 握手等,表现细节的好画面。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拍摄技巧与要点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拍摄技巧与要点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拍摄技巧与要点作为一名记者,拍摄是我们报道新闻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摄影,我们可以用画面传递信息,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事件的发生和现场的情况。

然而,在新闻拍摄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要点,以确保所拍摄的照片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构图在新闻拍摄中,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构图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站在最佳位置,以获取最佳视角。

有时候,我们需要从高处俯瞰,以展示整个场景的概貌;而有时候,我们需要从低处拍摄,以突出人物的个性和情感。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构图的规律和美感,遵循“三分法则”或“黄金分割法则”,将画面分割成三个部分,使主体更突出。

二、抓住关键时刻和表情在新闻报道中,抓住关键时刻和表情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觉,捕捉到那些能够体现事件发展的关键瞬间。

这些瞬间往往会出现在人物表情、动作或场景变化等方面。

通过捕捉到这些关键时刻和表情,我们能够更好地展示事件的发展过程,让读者更加贴近现场。

三、注重光线和色彩的运用光线和色彩是照片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和主题,选择合适的光线和色彩来拍摄。

在室内拍摄时,我们可以利用自然光或灯光来烘托氛围;在室外拍摄时,我们需要注意阳光的方向和强度,避免出现过曝或欠曝的情况。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合理运用色彩来增强照片的表现力,例如利用对比色或冷暖色调来突出主题。

四、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道德伦理作为记者,我们需要时刻牢记保护个人隐私和道德伦理的原则。

在拍摄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拍摄涉及个人隐私的画面,尊重他人的权益。

同时,我们也需要在拍摄过程中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避免对事件进行歪曲或误导。

五、后期处理和编辑在拍摄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后期处理和编辑,以确保照片的质量和效果。

这包括对照片进行裁剪、调整亮度和对比度、去除噪点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标题和说明文字的添加,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照片所传递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领导调研走路的画面用的太多,缺少转场镜头、 反应(环境)镜头。(要注意拍摄领导调研地点外 景及转场镜头的拍摄,以便交代调研地点,用画面 语言充实“地点”这一新闻要素,同时室外到室内 良好的过度,把不同场景的调研隔开,条理更清晰、 画面更规整;反应镜头是指领导路过的室外建筑、 景物,用这样的画面隔开领导走路的画面,这样的 新闻画面更丰富,但要注意所拍空画面和领导走路 画面的轴线关系。)切忌剪辑是内外乱跳!一个场 景尽量给一组镜头!


6、对领导状态、衣着、头发注意不够。(天气环 境恶劣时,如大风、大雨、大雪等天气要观察领导 状态,适时提醒领导。) 7、推拉摇移用的太多。(通联部明确要求:除及 其特殊情况下必须要用外,一般都用固定镜头,所 以要多拍固定镜头。例:有的记者传了20分钟的精 编画面,通联部1分半的有效画面都不好挑,就是 因为移动画面或无效画面太多!)
多。领导要么没讲话、要么讲话状态不好。有些时
候到了必须配领导讲话画面的解说时,想找个状态
好的画面特别难。

一方面,摄像记者的基本功不到位,拍摄时抓 拍机会把握的不准,拍摄的画面质量不高。另一方 面,摄像记者自信心不足,总觉得领导画面拍摄没 有到位,反复的拍摄,浪费了拍空画面的时间,总 觉得时间不够用。

金花主任说,电视新闻的拍摄应少用推拉摇移,多 用固定镜头。原因是: (1)每条电视新闻长度有限; (2)为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含量; (3)使新闻节奏明快。
金花主任强调,摄像记者要有编辑意识。有时 不良的拍摄习惯和错误的拍摄顺序导致拍摄时无用 功太多,一些摄像记者一天下来拖着疲惫的身体拍 摄了大量的画面,回来编辑画面时却发现自己满意 的、画面语言表达完整的好画面少之又少。

10、要坚持每天收看上级台时政新闻和本台新闻, 学习上级台记者的拍摄技巧,对比自己新闻的不足。 11、关于盟市台时政新闻领导特写与《内蒙古新闻

联播》中省级领导特写画面大小的统一。(实现与
内蒙台统一后,由于上传的新闻在我台都是以头条
播发,所以也要实现我台新闻内部主要领导和其他
盟级领导新闻特写大小和时长的统一)领导室外调研 时,要注意等拍,等拍领导说话和听话的好画面, 切记要围绕主要领导将这个景别的画面成组拍摄, 即交代领导所处环境的远景、主要领导居中的全景、 领导居中的中景、领导和基层干部群众交谈的两人 近景、领导说话的特写。) 5、领导深入一线与百姓接触的细节抓拍不够。 (表现领导亲民、爱民的画面要随时注意及时抢拍, 即便正在拍摄空画面,也要随时注意领导状态。)

3、把握时机抢拍领导状态好的特写画面,表现亲 民爱民情怀,如与农牧民、基层干部亲切促膝交谈、 握手等,表现细节的好画面。

4、注意领导周围环境。切忌背景里其他人交头接 耳、抽烟、嬉闹。


5、盟市领导也非常重视自治区领导到地方调研, 拍摄时要注意播发平台,既要拍摄我台新闻中要用 的盟级领导特写画面,也要为内蒙台拍摄地方领导 两人(含两人)以上的画面(副部级以下领导特写 一律不用),确保新闻播发时有我们领导陪同的画 面。 6、除现场环境极其特殊,一般不拍摄领导侧面镜 头。
二、时政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1、采访前的准备。拿到调研行程安排后,要 围绕此次调研中心,认真研究调研行程,找到重点 调研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重点调研地点的外景、
空画面要成组的多拍,以备后期剪辑时使用。

2、努力提高摄像技术水平,提高画面有效率。 内蒙古电视台要求的反应镜头(空画面)和领 导画面的比例为1:1。一些盟市上传的新闻素材 95%都是领导的画面,没有空画面,且有效画面不

7、拍摄空镜头时的注意事项。交代领导考察环境、 领导关注事物的有价值空镜头要成组(远、全、中、 近、特)的多拍。

8、座谈时,拍摄画面要以自治区领导为中心。参 会地方领导听会的画面拍摄要参照第5条要求。

9、重要节庆期间慰问活动拍摄注意事项。重要节 庆期间自治区领导会深入典型干部群众家中慰问, 由于行程安排紧张,慰问时间较短,容易出现画面 单调、生硬等问题。这时要提前行动,拍外景、拍 进门握手(切忌拍摄领导握手背影)。领导与慰问 对象坐下交谈时,为保证平视,要适当跪下拍摄。 多拍家里环境,如陈设、照片等来营造氛围,丰富 新闻画面内容。同时,要确保本机话筒打开,记录 现场声,并在新闻编辑是适当使用,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
内蒙台新闻中心摄像部主任金花讲义整理稿

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要求,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 要领导外,其他常委等省级领导外出调研一般不派
随行记者,要求盟市电视台承担新闻摄像任务。

2016年4月14至15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在呼和
浩特市举行全区电视新闻业务研讨班。

研讨班上,金花主任首先以典型新闻案例的形式, 分析了当前全区各盟市时政新闻拍摄时以及所上传 的新闻素材在剪辑时存在的问题。并围绕时政新闻 的拍摄技巧、注意事项,自治区党委常委以上领导 深入盟市调研时的新闻拍摄经验等内容进行了生动 的讲解。
一、以往拍摄和剪辑时存在的问题 1、拍摄领导调研时边走边看的画面不规范。 (建议前景45°角,突出自治区领导主体地位进行 拍摄。) 2、陪同人员太多。(随行领导太多,限制4-5人, 请台领导与宣传部领导沟通传达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关于领导调研新闻的拍摄要求,请部领导与两办沟 通尽量限制随行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