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课件(第37讲_统计的应用复习课件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课件:统计

根据统计图,下面对两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作
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B )
A.甲户比乙户大
B.乙户比甲户大
C.甲、乙两户一样大
D.无法确定哪一户大
2. 有十五位同学参加智力竞赛,且他们的分 数互不相同,取八位同学进入决赛,某人知道了 自己的分数后,还需知道这十五位同学的分数的 什么量,就能判断他能不能进入决赛( D )
A.平均数 B.众数 C.最高分数 D.中位数
3.下列统计量中,能反映一名同学在7~9年级 学段的学习成绩稳定程度的是( C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4.某市市区一周空气质量报告中某项污染指 数的数据是:31 35 31 34 30 32 31,这组 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C )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
统计与概率( 一)
中考统计试题特点分析 :
一、在现实问题中考查收集、整理和描述数 据的知识和方法.
二、在具体问题中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 数据的集中程度、离散程度.
三、考查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考查运 用统计知识作出合理决策.
随堂练习:
1.下图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
A.32,31 B.31,32 C.31,31 D.32,35
5.小明五次测试成绩如下:91、89、88、90、92, 则这五次测试成绩的平均数是 90 ,方差 是2 .
2020/1/18ຫໍສະໝຸດ 2020/1/182020/1/18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之 统计(课件)

知识点1:调查方式及相关概念
典型例题
【例3】(4分)(2021•福建13/25)某校共有1000名学生.为了解学生的中长跑成
绩分布情况,随机抽取100名学生的中长跑成绩,画出条形统计图,如图.根据所
学的统计知识可估计该校中长跑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是
.
【分析】用总人数乘以长跑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所 占的百分比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①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
平均数、
总体、个体、样本、平均数、中
众数、加权平均数,了解它们是数据集
2 众数、
位数、众数的概念和计位数
答题的形式考查相关的计算和统
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计的基本思想.
中考命题说明
考点
课标要求
考查角度
①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会 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
计算极差和方差,并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 查方差、极差的概念和计算,
极差、
3
离散程度;
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极差、方
方差
②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差的计算和用样本方差估计总
能用样本的方差来估计总体的方差.
体方差的统计思想.
中考命题说明
考点
课标要求
考查角度
①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 多以选择题、填空题
③若从该校初一学生中抽取120人作为样本,调查初一学生父母的文
化程度,则从农村、牧区、城镇学生中分别随机抽取30、20、70人,
样本更具有代表性.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知识点1:调查方式及相关概念
典型例题
【解答】解:该校来自城镇的初一学生的扇形的圆心角为:360°-90°-60°=210°,
2015年广西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37课时 规律探索题(共39张PPT)

第37课时
规律探索题
[解析]
观察已知一组数发现:分子为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
分母为从2开始的连续正整数的平方,根据题意,得这一组数的第 2n-1 n个数是 . 2 n+1
第37课时
规律探索题
变式题1
[2014•湘潭] 如图Z-37-1,按此规律,第6行最
后一个数字是________ 16 ,第________ 672 行最后一个数是2014.
5 A ,0 , 3
10070 . B(0,4),则点 B2014 的横坐标为________
第37课时
规律探索题
图Z-37-3
第37课时
规律探索题
5 13 [解析] 由题意可得AO= ,BO=4,∴AB= ,∴OA+AB1+ 3 3 5 13 B1C2= + +4=6+4=10,∴B2的横坐标为10,B4的横坐标为 3 3 2014 2×10=20,∴点B2014的横坐标为 ×10=10070. 2
第37课时
规律探索题
► 类型之三 等式规律
例3 [2014·安徽] 观察下列关于自然数的等式: 52-4×22=9,② 72-4×32=13,③
32-4×12=5,①
„
根据上述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4 2=______ 17 ; (1)完成第四个等式:92-4×______ (2) 写出你猜想的第 n个等式(用含n的式子表示) ,并验证其 正确性. 第37课时 规律探索题
图Z-37-1
第37课时
规律探索题
[解析] 每一行的最后一个数字构成等差数列1,4,7,10,
„,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字为1+3(n-1)=3n-2,第6行最后一
个数字是3×6-2=16;由3n-2=2014,解得n=672.因此第6行 最后一个数字是16,第672行最后一个数是2014.
【最新整理版】中考数学《统计》复习.ppt

制 作 统 计
条扇折 形形线 图图图
直 方 图
表
众中平 数位均
数数 极方 差差
2.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是 我们学习统计的方法;
3.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
某公司欲聘请一位员工,三位应聘者A、 B、 C的原始评分如下表:
仪表
工作经验
电脑操作
社交 能力
工作效率
A4
5
5
3
3
B4
3
3
4
70
60
50
45
成
班请级结合参统加计人知数 识对平这均个分班级中的位成数绩做方出差评述? 绩
一(1个)班同学为4805分,他说:我84们.5班上分数85比我高的80人.5不超
过(2)班34 .”他4说0 的对吗?84.5
84
10.5
1.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收集 整理 描述
分析
抽全 样面 调调 查查
优秀的人数(跳绳次数≥150为优秀);
则正确的命题是( D )
A、(1) B、(2) C、(3) D、(2)(3)
班级 甲班 乙班
参加人数 55 55
平均次数 135 135
中位数 149 151
方差 190 110
怎样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下面是双休日一天时间安排的统计图:
10 9 8 7 6 5 4 3 2 1 0 睡觉1 学2习 活3动 吃4饭 其5他
5
C
0
能够1 显2 示3数据4 的5 变6化奶趋牛势品种
0 1 2 3 4 5 6奶牛品种
平30均产奶量(升)
25 25
20
20
17
18 16
初三上数学课件(湘教版)-统计的简单应用(二)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推荐课后完成相关作业。
教学目标 1.借助统计图表、统计量作出正确决策. 2.能够利用统计的有关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统计图表、统计量作出正确决策. 难点:能够利用统计的有关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一、课前预习 阅读课本P149-150页内容,了解本节主要内容.
二、情景引入 利用样本来推断总体的过程是怎样的?
(1)计算各品种牛奶的日平均销售量,并说明哪种 牛奶销量最高;
解:(1)X学生奶=3,X酸牛奶=80,X原味奶=40,酸 牛奶销量高.
(2)计算各品种牛奶的方差(保留两位小数),并比较 哪种牛奶销量最稳定;
(2)12.57,91.71,96.86,学生奶销量最稳定. (3)假如你是小红,你会对奶奶有哪些好的建议. (3)建议学生奶平常尽量少进或不进,周末可进几瓶
例2: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会)已于2013 年5月18日在北京开幕,以下是根据近几届园博会的 相关数据绘制的统计图的一部分:
(1)第九届园博会的植物花 园区由五个花园组成,其中 月 季 园 面 积 为 0.04 平 方 千 米 ,牡丹园面积为_____平方千 米;
(2) 第 九 届 园 博 会 园 区 陆 地 面积是植物花园区总面积的 18倍,水面面积是第七、八 两届园博会的水面面积之和 ,请根据上述信息补全条形 统解析计:图(1,)0.0并3 标明相应数据;
三、探究新知 通过科学调查,在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后
,可以应用正确的统计方法来推断总体,除此之 外,还可以用有的统计数据来对事物在未来一段 利用时间内的的发展做出判断和预测,为后续的 正确决策提供服务
四、点点对接 例1:小红的奶奶开了一个牛奶销售店,主要经营 “学生奶”“酸牛奶”“原味奶”,可奶奶经营不 善,经常有品种的牛奶滞销(没卖完)或脱销(量不够) ,造成了浪费或亏损,细心的并绘 制了下表:
2015年人教版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聚焦+归类探究+回归教材):第37课时 函数实际应用型问题(共13张PPT)

图 37-1
第37课时┃ 函数实际应用型问题
【例题分层分析】 (1)观察表格,你能获得哪些信息?3月份的用气量为60 m3, 该如何缴费? (2)从折线统计图你能得到什么?折线分为哪几段?表中 a对 应图中的什么?结合图象与表格能求出a. (3)当0≤x≤75,75<x≤125和x>125时,运用待定系数法分别 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4)设乙用户2月份用气x m3,则3月份用气(175-x) m3,分3 种情况:①x>125 , 175-x≤75时;② 75< x≤125, 175- x≤75 时;③75 <x≤125, 75<175- x≤125时.分别建立方程求出其 解.
第37课时┃ 函数实际应用型问题
【例题分层分析】 (1)从表格中你能观察出P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吗?是什么函 数? (2)销售单价q与销售天数x之间是分段函数吗?它的实际意 义是什么?它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3)销售利润=销售量×每一件的利润,结合函数解析式, 分两种情况讨论:①1≤x<25;②25≤x≤50. (4)根据不同的函数在各自的取值范围内求最大值. 【解题方法点析】 解多个分段函数问题时,要注意找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然 后在每一段取值范围内求函数解析式.
考向互动探究
探究一 分段函数的实际应用
例 1 [2013· 徐州] 为增强公民的节约意识,合理利用天然 气资源,某市自 1 月 1 日起对市区民用管道天然气价格进行调 整,实行阶梯式气价,调整后的收费价格如下表所示: 每月用气量 单价(元/m3) 不超出 75 m3 的部分 2.5 超出 75 m3 不超出 125 m3 的部分 a 超出 125 m3 的部分 a+0.25
第37课时 函数实际应用型问题
第37课时┃ 函数实际应用型问题
九年级数学中考统计专题复习课件

4、达标检测。要求独立完成,像考试一样。通过检测,进一步 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课标分解:
1、通过调查的方式来收集数据 2、会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最常用的统计图 3、能绘制频数散布直方图
二、中考内容及能力要求
知识技能要求
具体内容
了理掌 运 解解握 用
数据的收集
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
指出总体、个体、样本,
统计
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 到不同的结果.
√
会用扇形统计图、条形
(1)这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是;
(2)这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中位数是;
(3)若该校共有学生1000人,根据样本数据,
估计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花费50元的学生有
人.
人数
12
10
8
6
4
2
0
20
30
50
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表
√
示数据
过程性要求 经 体探 历 验索
√
《数学课程标准》对本专题的 教学要求
1 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
能用计算器处理 比价复杂的结果。 2.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体会不同的
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3. 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三)本专题教学设计分析
1、出示复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2、出示知识结构图,让学生对照课本对本节课的基础知识进行 回顾,如有记不住的知识再去看课本。 3、经典例题分析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37 数据的分析(解析版)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专题37 数据的分析【知识要点】考点知识一 数据的集中趋势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作“x̅”,读作“x 拔”。
公式:平均数= n 个数的和 个数 =nx x x n +⋅⋅⋅++21 【注意】分析平均数时,容易被数据的极值影响,导致错误的判断。
加权平均数概念:若n 个数1x ,2x ,…,n x 的权分别是1w ,2w ,…,n w ,则nn n w w w w x w x w x +⋅⋅⋅+++⋅⋅⋅++212211,叫做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注意】若各数据权重相同,则算术平均数等于加权平均数。
中位数的概念:将一组数据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个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确定中位数的一般步骤:第1步:排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
第2步:确定是奇个数据(n+12)或偶个数据(n 2个数和它后一个数(n 2+1)个数的平均数)。
第3步:如果是奇个数据,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
如果是偶数,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注意】如果一组数据中有两个数据的频数一样且都是最大,那么这两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所以一组数据中众数的个数可能不唯一。
众数的意义:当一组数据有较多的重复数据时,众数往往能更好地反映其集中的趋势。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1、平均数的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它能够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2、 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
但当各个数据的重复次数大致相等时,众数往往没有意义。
3.中位数只需很少的计算,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在有些情况下是一个优点。
考点知识二 数据的波动方差的概念:在一组数据1x ,2x ,…,n x 中,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记作.计算公式是:求一组数据方差的步骤:先平均、再做差、然后平方、最后再求平均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 一 反 三
【解析】因为 32%>28%>22%>18%,所以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故选择 C. 【答案】C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2.(2011 中考预测题)数据 3、1、x、-1、-3 的平均数是 0,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A.1 B.2 C.3 D.4
【解析】把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在中间的一个数(或中间的两个数的 中 考 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所以这组 典 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分别为 7,6,故选 B. 例 精 析 【答案】B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
1.如图是我国 2003-2007 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的统计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举 一 反 三
【答案】C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6.(2011 中考预测题)观察如图的统计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举 一 反 三
A.甲校女生比乙校女生少 B.乙校男生比甲校男生少 C.乙校女生比甲校男生多 D.甲、乙两校女生人数无法比较
举 一 反 三
答案:(1)48 (2)90° (3)300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3.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为了倡导“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小刚在他所在 班的 50 名同学中,随机调查了 10 名同学家庭中一年的月均用水量(单位:t),并将调查结果 绘成了如下的条形统计图.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1)(2010· 十堰)下图是根据某中学为地震灾区玉树捐款的情况而制作的统计图,已 知该校在校学生 3 000 人,请根据两统计图计算,该校共捐款________元.
考 点 训 练
A.这 5 年中,我国粮食产量先增后减 B.后 4 年中,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C.这 5 年中,2004 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大 D.后 4 年中,2007 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小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2.为了解学校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情况,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参加音乐、 体育、美术、书法等活动项目(每人只限一项)的情况,并将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 ①所示. (1)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查了______名学生; (2)求出扇形统计图(图②)中参加“音乐”活动项目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3)若该校有 2 400 名学生,请估计该校参加“美术”活动项目的人数.
A.20%
B.44%
C.58%
D.72%
举 一 反 三
22 【解析】优秀率 =44%. 50
【答案】B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4.(2010· 昆明)某班六名同学在一次知识抢答赛中,他们答对的题数分别是:7、5、6、8、 知 7、9,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分别是( ) 识 A.7,7 B.6,8 C.6,7 D.7,2 精 讲
举 一 反 三
(1)参加展销的 D 型号户型有多少套? (2)请你将图②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3)通过计算说明,哪一种型号的户型销售情况最好? (4)若对已售出户型进行抽奖,现将已售出 A、B、C、D 四种型号户型的发票(一户一票) 放到一起,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求抽到 A 型号户型发票的概率.
考 点 训 练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考点训练 37
统计的应用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点训练 37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统计的应用
分值:100分
训
训练时间:60分钟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考点二 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 1.条形统计图 用长方形的高来表示数据的图形. 它的特点是:(1)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 (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2.折线统计图 用几条线段连成的折线来表示数据的图形. 它的特点是: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3.扇形统计图 (1)用一个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 分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扇形统计图. (2)百分比的意义: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扇形的圆心 角的度数与 360° 的比. (3)扇形的圆心角=360° ×百分比.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3)四种型号户型的成交率为: 168 A: ×100%=48%; 350 98 B: ×100%=49%; 200 C:50%; 130 D: ×100%=52%. 250 ∴D 型号的户型销售情况最好. 168 168 21 (4) = = . 168+98+100+130 496 62 21 ∴抽到 A 型号户型发票的概率为 . 62
举 一 反 三
(1)求这 10 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2)根据样本数据, 估计小刚所在班 50 名同学家庭中月均用水量不超过 7 t 的约有多少户.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答案:(1)平均数为 6.8,众数为 6.5,中位数为 6.5 (2)35 户
)
中 3+1+x+-1+-3 1 【解析】由题意可知 =0,故 x=0,方差 S2= [(3-0)2+(1-0)2 考 5 5 典 2 2 2 例 +(0-0) +(-1-0) +(-3-0) ]=4. 精 析
【答案】D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3.(2009 中考变式题)九年级(1)班共 50 名同学,如图是该班体育模拟测试成绩的频数分 知 布直方图(满分为 30 分,成绩均为整数),若将不低于 29 分的成绩评为优秀,则该班此次成 识 ) 精 绩优秀的同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举 一 反 三
,按这个增长率计算 2010 年的游客
280-255 )万人次,③正确.故选 C. 255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2010· 深圳)2010 年 4 月 10 日至 4 月 17 日由蛇口消息报社主办的“第六届南山二 手房展”在南山书城广场举行,各品牌中介推出 A、B、C、D 四种型号的优质房源共 1 000 套进行展销.期间,C 号户型销售的成交率为 50%,其他户型房源的销售情况绘制在图①和 图②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中.
5.(2009 中考变式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一个游戏的中奖概率是 ,则做 10 次这样的游戏一定会中奖 10 B.为了解全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应该采用普查的方式 C.一组数据 6,8,7,8,8,9,10 的众数和中位数都是 8 D.若甲组数据的方差 S2 =0.01,乙组数据的方差 S2 =0.1,则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稳定 甲 乙
举 一 反 三
(2)(2009· 新疆)要反映乌鲁木齐市一天内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频数分布直方图 D.折线统计图
)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3)(2010· 武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图分别是某景点 2007~ 2009 年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增长率统计图.已知该景点 2008 年旅游收入 4 500 万元.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1. (2010· 温州)某班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情况的统计图如图所示, 则参加人数最多的课 外兴趣小组是( ) A.书法 B.象棋 C.体育 D.美术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点拨】本组题考查各种统计图的应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明确各类统计图表示的意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