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离婚背景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合集下载

婚姻家庭关系调适研究

婚姻家庭关系调适研究

婚姻家庭关系调适研究婚姻家庭关系调适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生活中通过互相协调和适应来达到和谐相处的过程。

婚姻作为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对于个人的幸福和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婚姻中也会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

因此,研究婚姻家庭关系的调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婚姻家庭关系调适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性别角色的问题。

在传统的家庭中,男人通常被期望承担经济支持和家庭保护的角色,而女人则被期望承担家庭照顾和家务劳动的角色。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升,这种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正在发生变化。

因此,夫妻双方需要通过相互理解和支持来适应这种变化,建立新的平衡和和谐。

其次,婚姻家庭关系调适也需要关注夫妻之间的沟通和冲突解决能力。

沟通是婚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夫妻双方建立良好的理解和信任关系。

然而,沟通也可能面临一些困难,比如不同的沟通风格、沟通技巧的不足以及语言障碍等。

夫妻双方需要通过学习和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来改善沟通,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共识。

此外,夫妻间的冲突解决能力也对婚姻家庭关系的调适起着重要作用。

婚姻中难免会出现意见不合和冲突,这是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差异造成的。

夫妻双方需要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冲突,并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妥协来解决问题。

同时,婚姻中也需要充分体现尊重和理解的精神,尊重对方的意见和需求,争取达成共识和妥协。

当然,婚姻家庭关系调适研究还需要考虑到个体之间的心理因素。

比如,夫妻双方的性格特点、心理健康状况、亲子经验等。

这些因素会对夫妻关系的和谐和稳定产生影响。

因此,夫妻双方需要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特点,并注意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同时,夫妻双方之间也需要相互支持和关爱,共同面对各种心理困难,以建立健康的夫妻关系。

综上所述,婚姻家庭关系调适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

它需要从性别角色、沟通和冲突解决能力以及个体心理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2024年离婚婚姻辅导案例范文

2024年离婚婚姻辅导案例范文

2024年离婚婚姻辅导案例范文The year 2024 saw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divorce rates, leading to a surge in demand for marriage counseling services. Couples who had been married for decades were seeking assistance in resolving conflicts and finding a way to salvage their relationships. Meanwhile, younger couples were also reaching out for guidance on how to navigate the challenges of married life.2024年离婚率显著上升,导致婚姻辅导服务需求激增。

已经结婚数十年的夫妻纷纷寻求帮助来解决冲突,寻找挽救婚姻关系的方式。

与此同时,年轻夫妻也在寻求指导,希望能够应对婚姻生活中的挑战。

From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increase in divorce cases can be attributed to a variety of factors. Stress from work, financial strain, and a lack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were among the common issues that contributed to marital discord. Over time, these underlying problems can lead to resentment and an irreparable breakdown in the relationship.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离婚案例的增加可以归因于各种因素。

当代高离婚背景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以杭州为例

当代高离婚背景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以杭州为例

产能经济当代高离婚背景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以杭州为例李 君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摘要:高离婚率背景下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工作对减少离婚现象,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婚姻登记机关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婚姻家庭辅导内容和形式单一、婚姻家庭辅导协作服务开展不够、婚姻家庭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且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需合理构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

关键词:离婚;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343-02本文研究的婚姻家庭辅导指民政部门为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在婚姻登记机关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为有需求的当事人免费提供一对一的法律咨询、情感辅导、心理疏导、纠纷处理、婚前教育、离婚劝导等服务。

当今社会高离婚背景下婚姻登记机关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工作有什么意义?目前婚姻登记机关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现状如何?婚姻登记机关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如何构建?本文以杭州为例进行了研究。

一、高离婚率背景下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工作的意义近年来,中国的离婚率逐渐攀升。

2004年,我国的粗离婚率(离婚宗数与总人口数之比)仅为1.28‰,2010年达到2‰,2013年攀升到2.6‰,2015年,离婚总数达384.1万,粗离婚率高达2.79‰,比上年增加0.1个千分点。

离婚率的不断增长,对离婚者身心健康、离婚家庭儿童健康成长及社会和谐稳定都造成了不利影响。

在此背景下,民政部于2016年2月1日实施的《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婚姻登记处可以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公开招募志愿者等方法聘用婚姻家庭辅导员,并在坚持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1]高离婚背景下婚姻登记机关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有如下意义:为适婚、已婚及离婚夫妇提供婚前、婚后辅导,帮助他们以成熟的方式去发展恋情和经营婚姻;为处于冲突或危机状态的夫妻和家庭提供情感危机应对或家庭冲突处理等咨询与辅导,帮助当事人解决各种婚姻家庭冲突,减少盲目冲动离婚现象,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为发生冲突或办理离婚的夫妻提供心理疏导,减少当事人心理不适状况,帮助当事人自我调适、重建信心;为父母提供自我教育及亲子教育咨询与辅导服务,促进父母成长及家庭中孩子的健康成长。

离婚对家庭结构与社会支持的影响研究

离婚对家庭结构与社会支持的影响研究

离婚对家庭结构与社会支持的影响研究离婚是当代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它对家庭结构和社会支持体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离婚对家庭结构和社会支持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与后果。

首先,离婚对家庭结构带来了重大的改变。

离婚后,原本完整的核心家庭变得破碎不堪,夫妻关系的破裂带来了子女的分离。

孩子通常会在离婚后和一个父亲或母亲生活,或是轮流居住在不同的家庭中。

这种家庭结构的改变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一方面,孩子可能因为缺乏一个完整家庭的支持和照顾而感到失落和不安。

另一方面,离婚后的家庭可能面临经济压力和情感障碍,这都会对子女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离婚还对社会支持体系造成了挑战。

在传统的家庭结构中,夫妻相互扶持、共同肩负起家庭责任。

然而,离婚后的家庭往往需要从外部寻求支持,例如朋友、亲人或社区资源。

社会支持的不足可能导致离婚家庭在情感上和经济上面临更大的困境。

一些离婚的父母可能会因为缺乏子女照顾和支持而感到疲惫和绝望。

同时,也有一些离婚的家庭在亲友的帮助下得以渡过困境,这体现了社会支持对离婚家庭的重要性。

那么,为什么离婚如此普遍,其对家庭结构和社会支持的影响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进程使得人们对婚姻和家庭的观念发生了转变。

个人自由和独立的重要性日益强调,这使得不幸的婚姻关系更容易被终止。

其次,离婚的法律程序和社会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使得离婚变得更加容易和可接受。

同时,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也成为离婚的因素之一。

贫困和失业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增加离婚的风险。

在离婚对家庭结构和社会支持产生负面影响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些积极的变化。

对于不幸的婚姻,离婚提供了一种解脱的机会。

对于那些遭受家庭暴力或虐待的人来说,离婚是一种保护和自我救赎的方式。

同时,离婚也有助于改善夫妻关系不和谐对子女的负面影响。

在一些离婚后重新建立幸福家庭的案例中,子女得以在积极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获得健康的心理与情感支持。

婚姻家庭心理辅导技术

婚姻家庭心理辅导技术

婚姻家庭心理辅导技术现代社会中,婚姻与家庭问题成为许多人面临的挑战。

因此,婚姻家庭心理辅导技术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婚姻家庭心理辅导技术的重要性、应用以及有效的方法,帮助解决婚姻和家庭中出现的困扰。

一、婚姻家庭心理辅导技术的重要性近年来,离婚率不断攀升成为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

而对于正在经历困境或遇到难题的夫妻和家庭来说,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婚姻家庭心理辅导能够通过有效沟通促进亲密关系的建立和加强。

其次,它可以帮助夫妇解决冲突,并学习更好地处理矛盾和压力。

最后,这项技术还能提供情感支持和转变思维模式,增强个人和夫妻之间的幸福感。

二、应用领域与场景2.1 儿童家庭心理辅导儿童在家庭中也经常面临各种心理问题,例如焦虑、行为问题和学业压力等。

婚姻家庭心理辅导可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并应对孩子的困扰,提供指导和支持。

2.2 夫妻关系矛盾处理夫妻之间的矛盾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通过婚姻家庭心理辅导技术,夫妻可以学习良好的沟通技巧、进一步了解彼此需求,并寻找解决方案来改善关系。

2.3 创伤后心理恢复家暴、失去亲人或其他创伤事件可能会给个体和整个家庭带来长期的心理影响。

借助专业心理辅导,受创伤影响的人们可以获得救助与治疗,重塑正向且健康的生活轨迹。

三、有效方法3.1 系统性评估在开始婚姻家庭心理辅导过程前,进行系统性评估非常重要。

这包括了解夫妻或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问题性质和需求等,以便制定针对性的辅导方案。

3.2 情感倾听婚姻家庭心理辅导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倾听能力。

通过倾听夫妻或家庭成员的内心痛苦、困惑与期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沟通,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欲望,增进相互了解。

3.3 解决冲突解决夫妻关系中的重要问题需要掌握有效的技巧。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教授夫妻学会平等协商、互相尊重和寻找共同利益,以及处理不同意见和冲突时保持冷静和理智。

3.4 家庭凝聚力增强通过加强与孩子间的交流、培养支持性环境、设立合适奖惩机制等方式,可以增强家人之间的凝聚力。

婚姻家庭咨询服务的实践与创新研究

婚姻家庭咨询服务的实践与创新研究

婚姻家庭咨询服务的实践与创新研究第一章介绍婚姻家庭咨询服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服务领域,它的发展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建立健康稳定的家庭。

咨询师在这个领域担任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提供专业咨询帮助客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改善婚姻关系,提高家庭质量。

本文将介绍婚姻家庭咨询服务的实践与创新研究,包括服务的模式、方法、流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婚姻家庭咨询服务的模式婚姻家庭咨询服务的模式包括面对面、在线、电话和信函四种方式,其中面对面模式是最常用的方式。

面对面咨询是指咨询师和客户面对面进行交流,这种方式可以让咨询师了解客户的真实情况,建立亲密的关系,帮助客户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线咨询是指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咨询,包括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

在线咨询的优点是方便快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咨询,但是也存在缺点,比如无法提供身体接触等。

电话咨询是指通过电话进行咨询,这种方式可以保持客户的隐私,也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咨询,但是存在语音表达不清晰等问题。

信函咨询是指通过书面形式进行咨询,这种方式可以保密性较好,但是缺点在于不容易及时解决问题。

第三章婚姻家庭咨询服务的方法婚姻家庭咨询服务的方法包括个别咨询、夫妻咨询、家庭咨询等。

个别咨询是指咨询师和个人进行一对一的咨询,帮助客户解决个人问题,如抑郁、焦虑等问题。

夫妻咨询是指咨询师和夫妻进行咨询,帮助他们改善婚姻关系,提高夫妻关系质量。

家庭咨询是指包括父母和子女的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家庭关系问题。

婚姻家庭咨询服务的方法一般采用认知行为咨询、婚姻家庭系统治疗、情感焦点治疗、儒家婚姻家庭伦理治疗等多种方法。

认知行为咨询是指帮助客户认识到负面思想和情绪,采取积极行动,改变消极思维和行为。

婚姻家庭系统治疗是一种关注人际关系系统的治疗方法,通过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来改善夫妻和家庭关系。

情感焦点治疗是一种注重情感表达的治疗方法,帮助客户找到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增强两人之间的联系。

儒家婚姻家庭伦理治疗是指采用儒家的价值观和伦理规范进行治疗,培养与家庭伦理相一致的性格和行为。

妇联关于婚姻家庭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调查与思考

妇联关于婚姻家庭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调查与思考

妇联关于婚姻家庭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调查与思考加快推进婚姻家庭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是构建和谐婚姻家庭关系、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的迫切需要,意义重大。

20xx年以来,xx县妇联在省、市妇联的指导和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协同推进各类婚姻家庭纠纷的有效解决,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一)离婚率不断上升。

近年来,每年到民政局登记结婚的夫妻稳定在2000对左右,离婚率却不断上升,xx年有700多对夫妻离婚。

离婚对象越来越年轻化,夫妻双方对待婚姻的态度轻率,闪婚闪离、冲动离婚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家庭纠纷种类多。

家庭成员经营婚姻家庭的能力缺乏,家庭成员间缺少交流沟通,感情淡化,家庭成员特别是80后、xx后,家庭责任感缺乏,沉迷赌博或网络游戏、婚外恋、家庭暴力等情况时有发生。

此外,因经济利益矛盾产生的家产纠纷和因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家庭纠纷也不断增多。

(三)家庭暴力问题突出。

近几年,从县妇联接访情况来看,家庭暴力纠纷在婚姻家庭纠纷中的比例居高不下,占60%左右。

家庭暴力的发生范围不断扩大,不同年龄阶段的家庭都有发生。

家庭暴力的形式也不仅局限于身体暴力,还包括冷暴力、语言暴力。

(一)健全机构,积极构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格局。

成立了xx 县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法委书记担任,成员由政法委、司法局、民政局、妇联、法院、公安等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

20xx年6月,由县妇联和县民政局牵头,成立了xx 县婚姻家庭人民调解委员(以下简称婚调委),指导和参与全县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有效地预防和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睦平安、社会和谐稳定。

婚调委成立以来,共接待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236起,调解成功189起,成功率达80%。

没有一起因调解不当而导致矛盾激化,社会反响良好。

(二)调防结合,全面营造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气氛。

离异家庭中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教育的干预研究

离异家庭中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教育的干预研究

离异家庭中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教育的干预研究离异家庭是指夫妻双方解除婚姻关系,导致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的家庭形式。

在当今社会,离异家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给家庭成员带来了诸多心理健康问题。

离异家庭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着成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会对子女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离异家庭中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并探讨家庭教育的干预方式,对于帮助离异家庭成员重建健康的家庭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离异家庭中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离婚后,家庭成员往往会面临诸多心理压力,如孤独、焦虑、抑郁等问题。

成年人可能会因为失去家庭的支持和依靠感而感到孤独和无助,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而对于子女来说,他们可能会因为家庭的破裂而产生自责、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和社交发展。

因此,研究离异家庭中心理健康问题,探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干预,对于帮助离异家庭成员重建健康的家庭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离异家庭中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需要了解离异家庭成员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扰。

其次,需要探讨离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最后,需要研究家庭教育在干预离异家庭中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为帮助离异家庭成员重建健康的家庭关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离异家庭中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探讨。

首先,需要了解离异家庭成员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扰。

离异家庭成员往往会面临着诸多心理压力,如孤独、焦虑、抑郁等问题。

成年人可能会因为失去家庭的支持和依靠感而感到孤独和无助,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而对于子女来说,他们可能会因为家庭的破裂而产生自责、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和社交发展。

因此,了解离异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研究的首要任务。

其次,需要探讨离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离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因为离婚而发生变化,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高离婚背景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作者:李君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07期摘要:高离婚率背景下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工作对减少离婚现象,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婚姻登记机关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婚姻家庭辅导内容和形式单一、婚姻家庭辅导协作服务开展不够、婚姻家庭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且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需合理构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

关键词:离婚;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2本文研究的婚姻家庭辅导指民政部门为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在婚姻登记机关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为有需求的当事人免费提供一对一的法律咨询、情感辅导、心理疏导、纠纷处理、婚前教育、离婚劝导等服务。

当今社会高离婚背景下婚姻登记机关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工作有什么意义?目前婚姻登记机关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现状如何?婚姻登记机关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如何构建?本文以杭州为例进行了研究。

一、高离婚率背景下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工作的意义近年来,中国的离婚率逐渐攀升。

2004年,我国的粗离婚率(离婚宗数与总人口数之比)仅为1.28‰,2010年达到2‰,2013年攀升到2.6‰,2015年,离婚总数达384.1万,粗离婚率高达2.79‰,比上年增加0.1个千分点。

离婚率的不断增长,对离婚者身心健康、离婚家庭儿童健康成长及社会和谐稳定都造成了不利影响。

在此背景下,民政部于2016年2月1日实施的《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婚姻登记处可以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公开招募志愿者等方法聘用婚姻家庭辅导员,并在坚持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1]高离婚背景下婚姻登记机关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有如下意义:为适婚、已婚及离婚夫妇提供婚前、婚后辅导,帮助他们以成熟的方式去发展恋情和经营婚姻;为处于冲突或危机状态的夫妻和家庭提供情感危机应对或家庭冲突处理等咨询与辅导,帮助当事人解决各种婚姻家庭冲突,减少盲目冲动离婚现象,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为发生冲突或办理离婚的夫妻提供心理疏导,减少当事人心理不适状况,帮助当事人自我调适、重建信心;为父母提供自我教育及亲子教育咨询与辅导服务,促进父母成长及家庭中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目前婚姻登记机关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现状及问题分析婚姻家庭辅导发达地区率先得到实施。

以浙江杭州为例,杭州2003年起到2007年,离婚人数急剧增长,从8859对上升到15206对。

面对不断增长的高离婚现象,杭州从2008年起在部分城区婚姻登记机关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试点婚姻家庭辅导工作。

2011年,婚姻家庭辅导工作在杭州13个区、县(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全部展开,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共开展辅导工作1310次,劝导婚姻当事人共计1768对,劝导后暂缓离婚夫妻840对,劝导成功率达47.5%。

目前,杭州15个城区婚姻家庭辅导工作蓬勃开展,取得较好成效。

仅以杭州上城区为例,2016年1-11月,共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410人次,其中离婚调解及劝导366人,新婚辅导42人,婚姻家庭咨询、心理咨询、法律咨询2人。

经过劝导,表示和好或暂缓离婚夫妻98对,劝导成功率54%,被辅导对象对该区辅导员服务满意度100%。

虽然婚姻登记机关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工作取得了不错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结合笔者对杭州滨江、上城、拱墅婚姻辅导工作调研情况总结如下:(一)群众对婚姻关系需要经营认识不够从对杭州的调研来看,杭州目前各个区虽然设立了婚姻辅导工作室,但是很少有夫妻平时主动到婚姻登记处主动咨询,寻求专业辅导,改善调整婚姻关系,而是直到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离婚。

就其原因,除了不知道婚姻登记处有专门的婚姻辅导服务之外,群众对婚姻关系需要经营认识、处理婚姻关系需要学习提升甚至专业辅导认识也不够,以至婚姻关系出现裂痕,加之“家丑不可外扬”心理作祟,不想寻求外人帮助,而自行处理方式方法又不恰当,最终导致婚姻破裂。

(二)婚姻家庭辅导内容和形式单一目前,婚姻登记处婚姻家庭辅导工作绝主要还是离婚劝导和调解,婚姻家庭咨询和婚前辅导开展较少。

以杭州拱墅区、上城区、滨江区2016年1-8月的辅导工作为例,通过辅导记录统计发现:三个区共辅导377对夫妻中,离婚劝导和调解占265对,婚姻家庭咨询只有5对,其他7对,而婚前辅导几乎没有。

同时,各区婚姻家庭辅导方式主要是当事人上门的一对一服务,婚姻登记机关主动走出开展活动或讲座较少。

(三)婚姻家庭辅导协作服务开展不够目前,婚姻登记处婚姻家庭辅导工作主要是对离婚夫妇对离婚劝导及相关咨询,少数婚姻登记处已经开展新婚辅导,比如杭州余杭区婚姻登记处于2016年7月试点开设新婚辅导项目,且将继续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新婚课程,帮助刚进入婚姻的新人们更好的转变自身角色,共同经营幸福家庭。

但总体来讲,目前婚姻登记处的婚姻辅导工作离婚劝导为主。

主动走进社区,做好婚后家庭的跟进服务及对“劝和”成功的当事人回访服务少;积极与法院、妇联、司法等部门联合共同开展婚姻家庭纠纷协调工作也相对偏少。

(四)婚姻家庭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且水平有待提升2016年2月1日起实施的《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第二十一条规定:“婚姻登记处可以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公开招募志愿者等方式聘用婚姻家庭辅导员,并在坚持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婚姻家庭辅导员应当具备以下资格之一: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律师;其他相应专业资格。

”[2]目前,婚姻登记处购买服务和招募志愿者两种形式都有,杭州主要采用向专业社工服务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为辅导对象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从对杭州各区的调研来看,虽然政府购买的是专业社工服务机构的服务,但由于专业社会工服务机构的婚姻家庭辅导队伍不少是志愿者,虽然具有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律师及其他相应专业资格,但存在流动性大且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的问题。

三、当代高离婚背景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的构建措施(一)完善婚姻家庭辅导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的构建需完善婚姻家庭辅导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

除认真执行民政部已经实施的《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标准》、《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等标准规范外,各地民政部门需将婚姻家庭辅导工作纳入“十三五”部门规划,围绕婚姻家庭辅导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政策措施,比如《婚姻家庭辅导工作方案》《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工作标准》《婚姻家庭辅导员职业守则》《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协议书》等,有效解决婚姻家庭辅导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推动婚姻家庭辅导工作科学规范发展。

作为购买婚姻家庭辅导工作的社会组织,为了确保婚姻家庭辅导工作规范开展,也需健全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组《行政管理制度》、《服务记录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志愿者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实现了服务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3](二)加大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宣传力度针对广大群里对婚姻关系需要经营及婚姻登记处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认识不到位的情况,需加大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宣传力度。

宣传内容方面,大力宣传正确婚恋观,婚姻经营技巧和方法,夫妻冲突处理技巧,亲子教育,婚姻家庭相关法律法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等知识和服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道德观念,学习婚姻家庭经营技巧,经营和谐的婚姻家庭。

宣传形式方面,除在婚姻登记处的等候区滚动播放相关婚姻家庭辅导知识、印刷和发放婚姻家庭服务小册子、走进社区开展相关活动等方式外,还可大力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宣传优势,拓展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宣传渠道,积极开发各类数字化的婚姻家庭教育服务产品,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互动的婚姻家庭公益文化活动。

总之,应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多途径宣传婚姻家庭相关知识与此公益项目的具体内容,扩大人们对婚姻家庭辅导公益项目的了解与支持。

(三)拓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领域目前婚姻家庭服务主要局限在离婚劝导,属于补救性的服务,预防性与发展性的服务工作相对偏少。

构建婚姻家庭服务体系,需拓展现有服务领域,将补救性、预防性、发展性婚姻家庭工作相结合。

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对登记的新婚夫妇,开展婚前辅导,辅导内容可包括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婚前心理评估,婚前心理调适建议,婚姻发展规律指导等[4];组建由心理咨询师及婚姻家庭辅导师的专家队伍,定期开展婚姻家庭经营的公益沙龙和讲座;对那些婚姻经营意识、经营方式上有问题且婚姻可以挽救的家庭,可由社工机构委托社工人员深入进行持续地跟进和辅导。

总之,未来的婚姻家庭辅导工作,尽量将补救性、预防性、发展性服务工作三者相结合,拓展服务领域和内容,以不断满足广大婚姻家庭多样化的需求。

(四)搭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多方协作平台为更好开展婚姻家庭工作,搭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工作多方协作平台很有必要。

可从以下方面进行:(1)主动走进社区。

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主阵地,是婚姻家庭辅导工作最容易入手的主平台。

一方面,民政联合其他部门在社区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新房婚姻”等主题活动,做好婚俗新风、幸福婚姻教育引导;另一方面,对实施离婚干预后的案例,积极引导社区力量介入,提升干预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上下联动、互补相衬的干预机制。

(2)积极与妇联、法院等合作,成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实行资源互补、信息互通、业务互联、人员互助、工作互促、纠纷联调,形成各司其职、对接有序、协作联动的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格局,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使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理念、方式和效能得到充分显现。

(3)利用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资源,为需要法律服务的贫困夫妻或家庭提供法律帮助。

(五)提升辅导人员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构建婚姻家庭服务提升还需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目前婚姻家庭辅导主要是离婚劝导,当事人都是前来离婚的夫妻,每对夫妻后面都有一堆负面的故事,带来一堆负面的情绪。

这就需要婚姻家庭辅导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才能既帮到来访者,既避免自己卷入到负面情绪中去。

同时,由于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人员大多是拥有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律师及其他相应专业资格的志愿者,婚姻家庭辅导工作属公益工作,投入很多,回报很少,导致有些志愿者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积极性下降,或者离开志愿者队伍。

因此,需大力加强对婚姻家庭辅导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实施专业辅导督导制度,提升婚姻家庭辅导人员服务水平,提升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工作的价值感。

而在职业化这一方面,则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工作法律法规,完善婚姻家庭社会工作职业化的配套制度等,以实现这一领域人才的职业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