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结构件用钛合金棒材规范-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质量信息网
(完整版)钛标准大全-国标-美标-日标-德标-俄标

(完整版)钛标准大全-国标-美标-日标-德标-俄标部分国家钛工业标准钛及钛合金标准一、中国标准1、中国国家标准GB/T2524-2007 海绵钛GB/T3620-2007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15073-1994 铸造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3621-2007 钛及钛合金板材GB/T14845-1993 板式换热器用钛板GB/T3622-1999 钛及钛合金带、箔材GB/T3623-2007 钛及钛合金丝材GB/T3624-2007 钛及钛合金管材GB/T3625-2007 换热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GB/T2965-2007 钛及钛合金棒材GB/T16598-1996 钛及钛合金饼和环GB/T8546-1987 钛-不锈钢复合板GB/T8547-1987 钛-钢复合板GB/T6614-1994 钛及钛合金铸件GB/T5168-1985 两相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6611-2008 钛及钛合金术语GB/T8755-2008 钛及钛合金术语金相图谱GB/T12769-2003 钛-铜复合棒GB/T13810-2007 外科植入物用钛及钛合金加工材GB/T12417-1990 外科金属植入物通用技术条件GB/T4698.1-4698.25-1996 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5193-2007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超声波探伤方法GB/T12969.1-1991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检验方法GB/T12969.2-1991 钛及钛合金管材涡流检验方法GB/T13149-1991 钛及钛合金符合钢板焊接技术条件GB/T6887-1986 烧结钛金属过滤元件和材料GB/T8180-2007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GB/T6612-1986 重要用途的TA7钛合金板材GB/T6613-1986 重要用途的TC4钛合金板材GB/T1216-1992 TA5钛合金焊接技术条件2、中国国家军用标准GJB2218-1994 航空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和锻坯规范GJB2219-1994 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棒(线)规范GJB2220-1994 航空发动机用钛合金饼、环坯规范GJB2505-1995 航空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规范GJB2744-1996 航空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和自由锻件和模锻件规范GJB2896-1996 钛及钛合金熔模精密铸件规范GJB2921-1997 超塑成形用TC4钛合金板材规范GJB3763A-2004 钛及钛合金热处理GJB391-1987 航天工业用TC4钛合金锻制饼材GJB493-1988 航空发动机叶片用TC4钛合金棒材GJB494-1988 航空发动机叶片用TC11钛合金棒材GJB495-1988 超低温用TA7-D钛合金棒材GJB943-1900 潜艇用TA5-A钛合金锻件GJB944-1900 TA5-A钛合金板材GJB1169-1991 航天用钛合金环材规范GJB1205-1991 TB2-1钛合金铆钉技术条件GJB1538-1992 飞机结构件用TC4钛合金棒材规范二、美国标准1、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 B229-2001 海绵钛ASTM B265-2005 钛及钛合金带、薄板及板ASTM B337-1995 钛及钛合金无缝管和焊接管(已被B861-2002 钛及钛合金无缝管、B862-2002钛及钛合金焊接管代替)ASTM B338-2005a 钛及钛合金冷凝器和热交换器用无缝管和焊接管ASTM B348-2005 钛及钛合金棒和坯料ASTM B363-2004 非合金钛及钛合金无缝和焊接管件ASTM B367-2004 钛及钛合金铸件ASTM B861-2002 钛及钛合金无缝管ASTM B862-2002 钛及钛合金焊接管ASTM B381-2005 钛及钛合金锻件ASTM F67-2000 外科植入物用纯钛材ASTM F136-2002a 外科植入物用Ti-6Al-4V ELI加工材ASTM F620-2002 外科植入物用α+β相钛合金锻件ASTM F1108-2002 外科植入物用Ti-6Al-4V铸件ASTM F1295-2001 外科植入物用Ti-6Al-7Nb加工材ASTM F1341-1999 纯钛丝材ASTM F1472-2002a 外科植入物用Ti-6Al-4V加工材ASTM F1713-1996 外科植入物用Ti-13Nb-13Zr加工材ASTM F1813-2001 外科植入物用Ti-12Mo-6Zr-2Fe加工材ASTM F2063-2000 医疗器械和外科植入物用形状记忆合金加工材2、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标准ASME 第八部分:第一章压力容器(基本规则)美国宇航材料技术标准AMS 4900-2001 钛薄板、带和板材(退火状态)(380Mpa)AMS4901-2002 钛薄板、带和板材(退火状态)(485Mpa)AMS4902-2001 钛薄板、带和板材(退火状态)(275Mpa)AMS4907-2001 超低间隙元素级Ti-6Al-4V合金薄板、带和板材(退火状态)AMS4910-2003 Ti-5Al-2.5Sn合金薄板、带和中厚板(退火状态)AMS4911-2003 Ti-6Al-4V薄板、带和中厚板(退火状态)AMS4921-2004 钛的棒材、锻件和环件(退火状态)(485Mpa)AMS4924-2002 超低间隙元素级Ti-5Al-2.5Sn合金棒、锻件和环件(退火状态)AMS4926-2001 Ti-5Al-2.5Sn棒和环形件(退火状态)(760Mpa)AMS4928-2001 Ti-6Al-4V合金棒、锻件和环件(退火状态)(825Mpa)AMS4941-2003 钛焊管AMS4942-2001 无缝钛管(退火状态)(275Mpa)AMS4930-2001 超低间隙元素级Ti-6Al-4V合金棒材、锻件和环件(退火状态)AMS4951-2003 工业纯钛焊丝AMS4954-2003 Ti-6Al-4V合金焊丝AMS4965-2002 Ti-6Al-4V合金棒、锻件和环件(固溶和稳定化处理)AMS4966-2003 Ti-5Al-2.5Sn锻件AMS4967-2001 可热处理的Ti-6Al-4V合金棒、锻件和环件(退火状态)ASM4972-2003 Ti-8Al-1Mo-1V合金棒和环件(固溶和稳定化处理)ASM4973-2002 Ti-8Al-1Mo-1V钛合金锻件(固溶和稳定化处理)ASM4975-2003 Ti-6Al-2Sn-4Zr-2Mo合金棒和环件(固溶和稳定化处理)ASM4983-2002 Ti-10V-2F-3Al锻件(固溶处理和时效)ASM4985-2003 石蜡或石墨捣实法铸造的Ti-6Al-4V合金锻件ASM4991-2002 Ti-6Al-4V合金精锻件(退火状态)ASM2380-2003 优质钛合金认可和控制3、美国军用标准MIL-T-9046-1999 钛及钛合金薄板、带材和板材MIL-T-9047-2005 钛及钛合金棒材和锻坯MIL-R-81588-1986 钛及钛合金圆棒和丝MIL-F-83142-2000 钛及钛合金锻件(优质级)MIL-T-46077 钛合金可焊的装甲厚板MIL-T-13405 钛粉末MIL-T-46035-1989 高强度钛合金、变形材料MIL-T-81556-1996 钛及钛合金的圆棒、棒材、特殊形状面的挤压件MIL-T-81200 钛及钛合金的热处理三、英国标准BS2TA1:1974 工业纯钛的薄板和带(抗拉强度290-420Mpa)BS2TA2:1973 工业纯钛的薄板和带(抗拉强度390-540Mpa)BS2TA3:1973 机加工用的工业纯钛棒材和型材(抗拉强度390-540Mpa)BS2TA4:1973 工业纯钛的锻坯(抗拉强度390-540Mpa)BS2TA5:1973 工业纯钛的锻坯(抗拉强度390-540Mpa)BS2TA6:1973 工业纯钛的薄板和带(抗拉强度570-730Mpa)BS2TA7:1973 机加工用的工业纯钛棒材和型材(抗拉强度540-740Mpa)BS2TA8:1973 工业纯钛的锻坯(抗拉强度540-740Mpa)BS2TA9:1973 工业纯钛的锻件(抗拉强度540-740Mpa)BS2TA10:1974 钛-铝-钒合金的薄板和带材(抗拉强度960-1270Mpa)BS2TA11:1974 机加工用钛-铝-钒合金棒材和型材(抗拉强度900-1160Mpa)BS2TA12:1974 钛-铝-钒合金锻坯(抗拉强度900-1160Mpa)BS2TA13:1974 钛-铝-钒合金锻件(抗拉强度900-1160Mpa)BS2TA21:1973 钛-铜合金的薄板和带材(抗拉强度540-770Mpa)BS2TA22:1973 机加工用的钛-铜合金棒材和型材(抗拉强度540-770Mpa)BS2TA23:1973 钛-铜合金的锻坯(抗拉强度540-770Mpa)BS2TA24:1973 钛-铜合金的锻件(抗拉强度540-770Mpa)BS2TA28:1974 钛-铝-钒合金锻坯和丝材(抗拉强度1100-1300Mpa)BSTA38:1993 机加工用的钛-铝-钼-锡-硅-碳合金的棒材(抗拉强度1250-1420Mpa)BSTA39:1993 钛-铝-钼-锡-硅-碳合金的锻坯(抗拉强度1250-1420Mpa)BSTA40:1993 机加工用的钛-铝-钼-锡-硅-碳合金的棒材(抗拉强度1250-1375Mpa)BSTA41:1993 钛-铝-钼-锡-硅-碳合金的锻坯(抗拉强度1250-1375Mpa)BSTA42:1993 钛-铝-钼-锡-硅-碳合金的锻件(抗拉强度1250-1375Mpa)BSTA45:1993 机加工用的钛-铝-钼-锡-硅合金的棒材和型材(抗拉强度1100-1280Mpa)BSTA46:1993 机加工用的钛-铝-钼-锡-硅合金的棒材和型材(抗拉强度1050-1220Mpa)BSTA47:1993 钛-铝-钼-锡-硅合金的锻坯(抗拉强度1050-1220Mpa)BSTA48:1993 钛-铝-钼-锡-硅合金的锻坯(抗拉强度1050-1220Mpa)BSTA49:1993 机加工用的钛-铝-钼-锡-硅合金的棒材和型材(抗拉强度1000-1200Mpa)BSTA50:1993 钛-铝-钼-锡-硅合金的锻坯(抗拉强度1000-1200Mpa)BSTA51:1993 钛-铝-钼-锡-硅合金的锻件(抗拉强度1000-1200Mpa)BSTA52:1993 钛-铜合金的薄板和带材(抗拉强度690-920Mpa)BSTA56:1993 钛-铝-钒合金的厚板(抗拉强度895-1150Mpa)BSTA57:1993 钛-铝-钼-锡-硅的厚板(抗拉强度1030-1220Mpa)BSTA58:1993 钛-铜合金的厚板(抗拉强度520-640Mpa)BSTA100:1973 变形钛及钛合金的检验和实验方法BS5500:1997 无焰熔化焊压力容器CP3003 压力容器的衬里和化工用设备四、俄罗斯标准ΓOCT17746-79 海绵钛ΓOCT19807-91 变形钛及钛合金牌号ΓOCT22178-90 钛及钛合金薄板ΓOCT23755-87 钛及钛合金厚板ΓOCT21945-82 热轧无缝钛管ΓOCT22897-86 冷轧无缝钛管ΓOCT24890-81 焊接钛管ΓOCT26492-85 钛及钛合金轧棒ΓOCT27265-87 钛及钛合金填充丝说明书五、日本标准JISH2151-1983 海绵钛JISH4600-1993 钛及钛合金板和带JISH4630-1994 钛及钛合金无缝管JISH4631-1994 钛及钛合金热交换器用管JISH4635-1994 钛及钛合金焊接管JISH4650-2000 钛及钛合金棒JISH4657-1998 钛及钛合金锻件JISH4670-1993 钛及钛合金丝JIS7505 钛铸件六、德国标准DIN17850-1990 工业纯钛压力加工材的化学成分DIN17851-1990 钛合金压力加工材的化学成分DIN17860-1990 钛及钛合金板和带DIN17861-1990 钛及钛合金无缝管DIN17862-1990 钛及钛合金棒DIN17863-1973 钛及钛合金丝材DIN17864-1993 钛及钛合金锻件DIN17865-1990 铸钛DIN17866-1990 钛及钛合金焊接管DIN1737T1-1984 钛及钛钯合金填充材料的化学成分、技术条件DIN1737T2-1988 钛及钛钯合金填充材料全焊金属的试块、试样、力学与工艺性能DIN931 外六角螺栓半螺纹DIN933 外六角螺栓全螺纹DIN931 外六角螺母DIN125 普通垫片DIN127 弹簧垫片七、法国标准NFL21-110 1975 纯钛T40锻造用棒坯NFL21-270 1981 TA6V铆钉丝用杆材NFL14-601 1984 TA6V锻造用棒材NFL14-602 1984 TA6V锻件NFL14-603 1984 TA6V锻造用棒坯NFL14-604 1984 TA6V锻件NFL14-611 1984 TA6VZr5D棒坯NFL14-612 1984 TA6VZr5D锻件八、ISO国际标准(外科植入物用钛的标准)ISO5832-2-1999 纯钛ISO5832-3-1996 Ti-6Al-4V加工材ISO5832-11-1994 Ti-6Al-7Nb加工材。
航空航天材料标准

航空航天材料标准规范AMS 4911L 退火钛合金6Al-4V 薄板、带材和中厚板原理AMS 4911L产生于节的SI转换值。
AMS 4911K产生于包括报告要求修订和表2 标题修正的考查和更新。
1. 范围规格本规范涵盖了各种规格的薄板、带材和中厚板钛合金。
应用此类产品主要应用于750。
F (399E)温度下需要较大强度的零件,但是其应用不仅仅限于此类应用。
1.2.1一些加工方法和服役条件可能造成此类产品对应力一腐蚀裂纹;ARP82推荐了减小这些条件的习惯做法。
2. 参考资料下述文件在购买订单签订之日起生效,这里列出了部分标准的指定要求。
供货商需按照标准规范的最新修订版加工,除非指定专门标准要求。
当参考标准取消且替换标准没有指定,最新修订版的标准需要提供。
2.1 SAE 规范SAEt、会授权,协会地址:400 Com mon wealth Drive, Warre ndale, PA 15096-0001, Tel: 877-606-7323 (inside USAand Canada) or 724-776-4970 (outside USA), or 2242 高强,耐蚀和耐热钢,铁合金,钛,钛合金薄板、带材和中厚板AMS 2249 钛和钛合金化学成分分析AMS 2631 钛和钛合金棒材和坯段超声波探伤AMS 2750 高温测定法AMS 2809 钛和钛合金锻件成品标识ARP982 减小钛合金锻件成品的应力—腐蚀裂纹的方法2.2 ASTM规范AST协会授权,协会地址:100 Barr Harbor Drive, P.O. Box C700, West Con shohocke n,PA 19428-2959,Tel: 6, or E8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ASTM E290 材料韧性弯曲试验方法ASTM E384 材料微米探测压痕硬度方法ASTM E539 6Al-4V钛合金的x射线发射光谱测定法ASTM E1409 惰性气体中熔化方法测定钛和钛合金中氧与氮含量ASTM E1447 惰性气体中熔化导热率/红外线探测方法测定钛和钛合金中氢含量ASTM E1941 难熔活性金属及其合金的碳测定方法ASTM E2371基于原子发射等离子体光谱法的钛和钛合金分析3. 技术要求成分成分需要符合表1中所示的质量分数要求;碳含量按照ASTM E194测定,氢含量按照ASTM E44确定,氧、氮含量按照ASTM E140测定,其它元素测定方法符合ASTM E53或者ASTM E2371如购买方同意,可以使用其它分析方法。
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技术要求

供应状态
退火(M) 热加工(R)、固溶(ST) 热加工(R)、退火(M)
直径
2.0~10.0 6.0~20.0 3.0~20.0
长度 ≥1000
4.2 化学成分
4.2.1 棒材和丝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 GB/T 3620.1 的规定。 4.2.2 需方从棒材和丝材上取样进行化学成分复验时,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 GB/T 3620.2 的规定。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随行文件
7.1 产品标志
在检验合格的每根或每捆产品上应打钢印(或贴标签、挂标牌等)标记至少如下内容: a) 供方质量检验部门的检印; b) 生产厂名称、商标; c) 牌号; d) 规格; e) 状态; f) 熔炼炉号、批号。
—
每炉取 1 份
4.6
5.6
无损检验
—
逐根
4.7
5.7、5.8
低倍组织
横向
每批 2 根,各取 1 个
4.8
5.9
显微组织
横向
每批 2 根,各取 1 个
4.9
5.9、5.10
表面状况
—
逐根(盘)检查
4.10
5.11
表面污染层
—
每批取 1 个
4.11
5.12
外观质量
—
逐根(盘)检查
4.12
5.13
a 氢含量在成品上取样分析,其他成分承制方以铸锭分析结果报出;订购方复验均在产品上取样。
6.5 检验结果的判定
6.5.1 化学成分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5
6.5.2 在力学性能、冷顶锻性能检验中,如果有一个试样的试验结果不合格,则从该批产品(包括原 受检产品)中取双倍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重复试验,若重复试验结果仍有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 合格。但经订购方同意,允许供方对其余产品逐根(盘)对不合格项目进行检验,合格者重新组批交货。 6.5.3 在低倍组织检验中,如发现并判为有脆性偏析(其硬度明显高于基体的偏析,常见的如富氧、 富氮等偏析),判该批产品不合格;如判为有非脆性偏析,经供需双方协商,可剔除不合格品后重新组 批交货。 6.5.4 显微组织检验不合格时,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6.5.5 无损检验、尺寸和外形、表面状况、表面污染层及外观质量检验不合格时,判该根(盘)产品 不合格。但允许承制方切除不合格部分后重新检验。
BTi-6554钛合金丝材-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质量信息网

石油天然气用钛及钛合金管材编制说明(送审稿)(2015-6)石油天然气用钛及钛合金管材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根据工信厅科[2014]628号《关于印发2014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和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制定《石油天然气用钛及钛合金管材》有色行业标准。
项目计划编号:2014-1490T-YS,计划完成年限为2015年。
2、主要工作过程2.1编制原则本标准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在不断发展中研究并成功应用钛及钛合金管材的成果上开展项目研究的。
本项目将以目前在石油天然气行业成熟应用并实现批量订货的钛及钛合金管材为依据,充分并全面汇总作为导管、防喷管、下井仪器用侧管等方面对管材的要求,汇总全部批量订货的钛及钛合金管材牌号。
2.2工作分工本标准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宁夏东方钽业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2.3各阶段的工作过程编制组广泛调研了目前国内、外石油天然气用钛及钛合金管材的相关标准,充分研究了其内容及技术指标;并调查、了解了国内主要生产企业的产品及其质量状况,确定了本标准的技术内容及指标。
各阶段的工作如下:2015年2月进行调研工作,提出标准草案稿;2015年3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2015年5月完成意见汇总处理,并形成预审稿;2015年7月完成送审稿编制,并完成审定;2015年8月完成所有报批资料的编制,并完成报批。
3、调研和分析工作情况由于钛及钛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腐、轻质、高强等特点,目前在国内外石油、天然气行业正逐步采用与钢材力学性能相当的高性能钛合金材替代钢材,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国外主要石油公司已大批量将钛及钛合金材料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冶炼、运输和销售等环节,钛材优良的性能给这些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在国内,石油天然气行业由于对钛材的认识较晚,也就是近十年来一些大公司逐步关注到了钛材在该行业的应用。
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在国内石油天然气行业逐步开展了钛材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表面纯钛TA2、TA3,钛合金TC4、TC10、TC11、TC18、TC19可在不同应用环境表现各自不同的优良特性,满足石油天然气行业特定环境的需求。
国家标准《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讨论稿)编制说明

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GB/T XXXXX -XXXX)编制说明(讨论稿)2021-06《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编制说明(讨论稿)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0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0〕37号)要求,国家标准《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制定项目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项目计划编号:20202822-T-610,项目周期为24个月,计划完成年限为2022年7月,标准项目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负责起草。
(二)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作的工作2.1 主要参加单位情况标准主编单位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在标准的编制过程中,能积极主动收集国内外相关标准,负责项目的总体实施和策划,能够带领编制组成员单位认真细致修改标准文本,征求多家企业的修改意见,编制实测数据统计表,公司能够带领编制组成员单位认真细致修改标准文本,征求多家企业的修改意见,最终带领编制组完成标准的编制工作。
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积极参加标准调研工作,针对标准的讨论稿和征求意见稿提出修改意见,主要负责标准中术语的编写和把关。
2.2 主要工作成员所负责的工作情况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工作职责见表1。
(三)工作过程1. 预研阶段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及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对国内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现状调研,同时收集相关国内外实物并做对比,在实物对比和标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起草《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标准项目建议书、标准草案及标准立项说明等材料。
2. 立项阶段2020年4月,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向全体委员提交了《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标准项目建议书、标准草案及标准立项说明等材料,全体委员会议论证结论为同意行业标准立项。
国内及国外钛及钛合金标准

7
无缝和焊接钛及钛合金管
ASTM B337:1995a
8
钛及钛合金线材
ASTMB863:1999
9
钛及钛合金标准焊接管
ASTMB862:2009
ASTMB862:1999
10
钛及钛合金标准无缝管
ASTMB861:2010
ASTMB861:1999
11
钛及钛合金锻件
ASTMB381:2010
国内及国外钛及钛合金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号
代替标号
1
海绵钛
ASTM B299-2008
2
外科植入物用钛及钛合金加工材
ASTM F67:2006
3
钛及钛合金网篮
YS/T 577-2006
4
工业流体用钛及钛合金管
YS/T 576-2006
5
冷凝器和热交换器用无缝和焊接钛及钛合金管
ASTM B338:2010
1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 3620.1-2007
GB/T 3620.1-1994
2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3620.2-2007
GB/T 3620.2-1994
3
钛及钛合金饼和环
GB/T 16598-1996
4
外科植入物用钛及钛合金加工材
GB/T 13810-2007
GB/T 13810-1997
钛-不锈钢复合板
GB/T 8546-2007
20
航天用钛合金环材规范
GJB 1169-1991
21
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棒(线)材规范
GJB 2219-1994
航天用钛合金饼材规范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外形尺寸检测措施(GB/T ××××-××××)编制阐明(征求意见稿)2023-5《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外形尺寸检测措施》编制阐明(征求意见稿)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根据国标委《国标委有关下达2023年第四批国标制修订计划旳告知》(国标委综合[2023]128号)旳规定, 由宝钛集团有限企业和宝鸡钛业股份有限企业负责起草《航空航天用高温钛合金棒材》国标。
项目计划编号: 20233768-T-610, 计划完毕年限为2023年。
2. 起草单位简况宝钛集团有限企业(简称宝钛集团)始建于1965年, 是国家“三五”期间为满足国防军工、尖端科技发展旳需要, 以“九0二”为工程代号而投资兴建旳国家重点企业, 原名902厂, 1972年更名为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 从属于国家冶金工业部;1983年划归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企业主管;1999年划归中国稀有稀土集团企业管理;2023年划归到陕西省, 从属于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企业;2023年, 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国有资产管理关系, 工厂整体改制为宝钛集团有限企业。
历经近50年旳艰苦磨砺, 宝钛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实力最雄厚、体系最完整旳以钛及钛合金为主旳稀有金属材料专业化科研生产基地, 是我国钛工业旳摇篮和旗帜。
是中国钛、锆国标、军标、行规旳制定者, 代表着我国钛、锆材加工技术旳最高水平, 是“中国钛谷”和“国家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基地”旳龙头企业。
目前, 企业主导产品钛材年产量已位居世界同类企业第二。
我国第一颗氢弹旳爆炸成功、第一艘核潜艇旳胜利下水、第一颗软着陆卫星顺利返回地面、初次向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运载火箭、“嫦娥”奔月成功均有宝钛集团旳功绩。
系列歼击机、直升机、各型运载火箭、卫星、系列导弹和神舟飞船, 以及核动力船舶等都使用了宝钛集团研制生产旳钛及钛合金稀有金属材料。
国内及国外钛及钛合金标准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 3620.1-2007
GB/T 3620.1-1994
2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3620.2-2007
GB/T 3620.2-1994
3
钛及钛合金饼和环
GB/T 16598-1996
4
外科植入物用钛及钛合金加工材
GB/T 13810-2007
GB/T 13810-1997
10
钛及钛合金挤压管
GB/T 26058-2010
11
钛及钛合金丝
GB/T 3623-2007
GB/T 3623-1998
12
钛及钛合金带、箔材
GB/T 3622-1999
GB 3622-1983
13
钛及钛合金板材
GB/T 3621-2007
GB/T 3621-1994
14
板式换热器用钛板
GB/T 14845-2007
5
钛及钛合金铸锭
GB/T 26060-2010
6
钛及钛合金铸件
GB/T 6614-1994
GB/T 6614-1986
7
换热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
GB/T 3625-2007
GB/T 3625-1995
8
钛及钛合金无缝管
GB/T 3624-2010
GB 3624-1995
9
பைடு நூலகம்钛及钛合金焊接管
GB/T 26057-2010
国内及国外钛及钛合金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号
代替标号
1
海绵钛
ASTM B299-2008
2
外科植入物用钛及钛合金加工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钛及钛合金棒材》编制说明
(送审稿)
(2006年12月)
钛及钛合金棒材
一、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
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下达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有色标委[2006]第13号)的要求,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修订GB/T 2965-1996《钛及钛合金棒材》。
按要求于2006年完成修订任务。
二、编制过程(包括编制原则、工作分工、征求意见单位、各阶段工作过程等)
1、编制原则
在现行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近些年来钛及钛合金棒材的研制成果及生产、使用的实际情况,参考宝钛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内使用单位签订的相关的产品协议标准,并充分考虑现行标准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修订。
1)根据国家标准GB/T 3620.1《钛及钛合金牌号与化学成分》的修订情况,将工业纯钛棒材的牌号相应修订为TA1、TA2、TA3和TA4(分别对应ASTM标准的Gr.1、Gr.2、Gr.3和Gr.4);并新增TC4 ELI、TA13、TA15和TA19等钛合金牌号。
2)扩大了棒材的尺寸范围:最小直径或截面厚度从8mm降为>7mm;棒材的最大规格由200mm增大到230mm;退火态棒材的长度范围扩大为300mm~3000mm。
3)依据ASTM B348-06ε1标准,补充了TA1、TA2、TA3、TA4和TC4 ELI 的力学性能指标;根据相关协议标准,确定TA13、TA15和TA19钛合金棒材的力学性能指标。
4)增加了所有牌号钛棒材的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 p0.2指标。
5)提高了棒材的直径或截面厚度的尺寸允许偏差要求。
6)增加了机加工棒材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2、分工
本标准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和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起草。
3、征求意见单位
本标准在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网站公开征求意见。
4、各阶段工作计划
2005年6月~2006年4月调研;
2006年5月~2006年7月提出标准草案;
~2006年11月标准征求意见,形成讨论稿并完成标准的预审;
~2006年12月完成标准送审稿。
三、调研和分析工作的情况
GB/T2965-1996自发布实施以来,在钛及钛合金棒材产品的订货、生产和检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钛及钛合金棒材的工业应用,并加速了其贸易的发展。
但近些年来,钛及钛合金在各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新型钛合金的研究、试制及工业化生产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TA13、TA15和TA19合金均已通过鉴定,由科研试制生产转为工业批量生产,应用于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目前需求量逐年增加。
近些年来的生产与使用情况表明,其生产工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所以拟将该三种牌号纳入国家标准。
TC4 ELI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损伤容限,使用量也越来越大,拟参照ASTM B348 中Gr.23牌号的指标,将该牌号也纳入国家标准中。
随着某些重点型号的启动,由一航材料院牵头,对TC6钛合金的热处理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了普通退火、等温退火等热处理对相应产品性能的影响,得到的性能数据表明,普通退火棒材的性能良好,完全可以满足相关产品的要求,现已修订了型号技术条件,纳入了普通退火处理。
本次修订参照了相关技术协议,增加TC6合金的普通退火热处理及其对应的性能指标。
四、主要技术内容的说明
1、化学成分
本标准中的化学成分仍引用GB/T3620《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及成分允许偏差》。
由于GB/T3620修订时对纯钛的4个牌号是参照美国ASTM材料标准中纯钛成分和ISO外科植入物钛材标准进行改进和调整的,所以本标准中纯钛从表示方式和成分上都与ISO和ASTM标准保持一致。
保证了我国钛材更利于推向国际市场。
纯钛四个牌号与ISO和ASTM标准中纯钛牌号一一对应关系为:TA1对应Gr.1, TA2对应Gr.2, TA3对应Gr.3, TA4对应Gr.4。
本标准新增的TA13、TA15 、TA19和TC4 ELI四种钛合金,原GB/T3620.1未涉及到,但在修订GB/T3620.1已将该牌号加入。
其化学成分的范围具体见下表规定。
表1 新增四种钛合金的化学成分%
2、力学性能
标准修订后的室温力学性能指标见如下表2,高温拉伸和持久性能见表3。
表2 钛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
表3 钛合金棒材的高温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指标修订及其理由如下:
1)大量生产和检验中的数据表明,原标准中的R p0.2指标完全可满足使用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也可达到,指标较为合理,故本次修订时把原标准中规定的力学性能选作指标R p0.2,规定为一项考核指标。
2)由于GB/T 3620中工业纯钛的牌号及其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因此本标准也相应采纳了新的工业纯钛牌号,并相应调整了棒材的力学性能指标。
本标准参照ASTM B348-05ε1《钛及钛合金棒材规范》的性能指标,对纯钛棒材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调整和规定。
3)新增TA13、TA15、TA19和TC4 ELI合金的力学性能。
本标准参照相关协议引用了其室温拉伸、高温拉伸和持久性能指标。
依据ASTM B348-05ε1标准中的对应牌号Gr.23,增加了TC4 ELI牌号的力学性能指标。
TA13:试样热处理制度参照GJB3763A-2004,规定为780℃~800℃,保温0.5h~2h,空冷;室温力学性能指标参照相关的产品技术条件确定。
TA15:试样热处理制度参照GJB3763A-2004,为700℃~850℃,保温1h~4h,空冷。
室温、高温力学性能指标依据相关技术协议,并与GJB 2218(修订稿)中TA15钛合金通用棒材相同。
TA19:试样热处理制度参照GJB 2218(修订稿),与GJB3763A-2004规定(Tβ-15~30℃,保温1h~2h,空冷;595℃,保温8h,空冷)基本一致。
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指标与相关协议及GJB 2218(修订稿)中的指标相同。
TC4 ELI:性能与ASTM B348-05ε1《钛及钛合金棒材规范》中Gr.23的性能指标相同。
3、规格范围及尺寸允许偏差
近几年,市场需求更宽广,原标准规定的长度已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同时各钛材加工企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和完善,根据国内现有的装备条件和实际生产情况,对棒材规格范围及尺寸允许偏差进行了修订。
a. 扩大了棒材的尺寸范围
最小直径或截面厚度从8mm降为>7mm;棒材的最大直径从200mm扩大到230mm;将退火态棒材的不定尺长度从300~2000mm扩大为300~3000mm。
b. 提高了棒材直径或截面厚度的尺寸允许偏差要求
调整简化了尺寸允许偏差中的直径或边长的组距范围,相应提高了尺寸允许偏差要求,热加工棒材尺寸允许偏差见表4,车(磨)光及冷加工棒材的尺寸允许
偏差见表5。
表4 热加工棒材尺寸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
表5 车(磨)光及冷加工棒材的尺寸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
4、表面状况
根据超声波检验对棒材表面质量的要求和实际生产水平,规定了机加工棒材的表面粗糙度要求Ra值不大于3.2μm。
5、超声波同时、组织检验及外观质量方面的规定,与原标准一致。
6、用于工业纯钛的牌号、化学成分改变,其室温力学性能指标相应进行调整,为便于进行新、旧标准的对比,满足用户使用时选材需要,并保持标准的连续性,新增了资料性附录B原标准中工业纯钛的牌号、化学成分及室温力学性能。
五、验证试验的情况和结果
原标准经10年的生产、检验和用户使用证明,其各项指标基本合理。
本次修订中,调整的工业纯钛牌号和TC4 ELI钛合金,化学成分与美国ASTM标准一致,力学性能指标参照ASTM B348-05ε1制定,经过多年来大批生产及检验情况证明,各项指标合理。
新增TA13、TA15和TA19牌号,其各项指标均是在相应的协议标
准基础上确定,也已经过大量的生产、检验及用户使用,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合理,完全可满足标准及用户使用要求。
六、与国外同类标准的对比分析
国外钛及钛合金棒材产品的标准主要有: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 B348-05ε1《钛及钛合金棒材规范》,
本标准的修订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原标准中纯钛的成分进行了改进,与国际标准和美国ASTM标准的成分一致;二是增加了4个牌号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规定。
本标准中纯钛结构丝材在成分范围上与国外牌号保持一致,性能与ASTM B348两个标准保持一致,属国际先进水平。
七、与现行法规、标准的关系
当前我国发行的国家级钛及钛合金棒材标准有两个,除本标准之外,另一个是国家军用标准GJB2218《航空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及锻坯》,两个标准使用的场所和产品形式均不同,所以两者之间并无冲突。
八、实施标准的要求和措施的建议
由于纯钛牌号与化学成分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化学成分的差异决定了性能的差别,本标准与原标准的性能相应进行了较大的修改,所以在选材时应特别注意成分与对应的性能。
九、其他要说明的事项
本标准根据新版标准要求增加了前言、订货单内容等,并对标准格式进行了编辑修改。
十、参考资料清单
略
《钛及钛合金棒材》标准编制组
2006-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