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中药处方(范文)精选
各种鼻炎中药方剂

各种鼻炎中药方剂慢性鼻窦炎中药方剂中药处方(一)〖辨证〗风寒伏郁化热,肺热不宣,重蒸清窍。
〖治法〗发表散风,清热解毒,宣肺通窍。
〖方名〗鼻炎丸。
〖组成〗柴胡10克,薄荷10克,菊花10克,蔓荆子10克,防风10克,芥穗10克,黄芩10克,桔梗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枳壳10克,牛角100克,细辛5克,龙胆草5克,辛荑15克。
〖用法〗共为细末为密丸,每丸熏3.5克,日服2-3次,每次1-2丸,孕妇慎服。
〖出处〗《中医杂志》。
化脓性鼻窦炎中药方剂中药处方(一)〖辨证〗肺胃蕴热。
〖治法〗排脓解毒。
〖方名〗排脓清窦汤。
〖组成〗桔梗10克,黄芩10克,浙贝10克,天花粉10克,七叶一枝花10克,金银花12克,苍耳子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萎缩性鼻炎中药方剂中药处方(一)〖辨证〗肺阴虚不荣于鼻。
〖治法〗养肺润燥。
〖方名〗黑参丸。
〖组成〗玄参,生地,寸冬各等份。
〖用法〗共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1丸,鼻内点麻油加蜜清汁,每日3次。
〖出处〗齐强方。
鼻息肉偏方药方1[药物] 苍术、白芷、乌梅、五味子各适量。
[制法] 将上药置壶内煎煮即成。
[用达] 将鼻孔凑近壶嘴,以雾气熏吸.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用于鼻息肉。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1984;(7):25。
药方2[药物] 米醋适量。
[用法] 将醋烧滚熏洗,1日1次。
治疗鼻息肉。
[出处] 河南省《中医秘方验方汇编》。
药方3[药物] 枫树根120克。
[制法] 上药煎水备用。
[用法] 取药液趁热熏鼻。
此方主治鼻生息肉,连及口唇皆肿患者。
[出处] 《赣南中医秘方验方汇编》。
鼻疳偏方1方[药物] 明矾3克,生甘草10克。
[制法] 上药煎汤备用。
[用法] 取药液洗涤患处。
1日2-3次。
主治鼻疳多黄脂溢。
[出处] 《奇法妙术》。
2方[药物] 漆大姑30克、苦楝树叶30克、桉树叶30克。
[制法] 上药煎汤备用。
治鼻炎祖传方

治鼻炎祖传方
献方人:祥师傅
材料:皂角、瓜蒂、白芷、川芎、细辛、金银花、麻黄、辛夷、苍耳子、石菖蒲
用法:皂角15克、瓜蒂30克、白芷10克、川芎5克、细辛5克、金银花10克、麻黄10克、辛夷10克、苍耳子10克、石菖蒲5克,上药共研细粉过百目筛,备用。
取药粉适量(大约0.3克至0.5克)用棉球蘸上药粉,然后用纱布包起来系好,塞鼻子里一两分钟鼻子就通气了。
偏方故事:
我们家到我这已经是三代中医了,家里有一些东西是不外传的。
但是,我想好的东西就应该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以福泽众生。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治疗鼻炎偏方。
此方是针对鼻炎、鼻窦炎而制的,对过敏性鼻炎无效。
方子为:皂角15克、瓜蒂30克、白芷10克、川
芎5克、细辛5克、金银花10克、麻黄10克、辛夷10克、苍耳子10克、石菖蒲5克,上药共研细粉过百目筛,备用。
取药粉适量(大约0.3克至0.5克)吸入鼻中,顷刻间会连续打喷嚏,过一会有大量黄色液体流出,每周做一次或两次。
这个药的安全而且迅速起效的使用方法是用棉球蘸上药粉,然后用纱布包起来系好,塞鼻子里。
这样用没有刺激,大多数患者塞进去一两分钟鼻子就通气了。
方中以瓜蒂(即甜瓜蒂,甜瓜把)为君药,此药可以排出鼻窍内久郁之湿浊之毒,皂角微臣药加强瓜蒂排毒作用,除金银花外,其余诸药开窍止疼消肿排脓皆为佐药,金银花为使药,因为以上诸药排毒力量强大,用了以后会排出大量的或黄或绿或脓液等液体,排完以后鼻子会发热甚至红肿干涩,金银花专为此而设。
故以金银花为使,以调诸药燥烈之性。
希望有缘人看了以后能够运用到临床,造福更多的鼻炎患者。
中药治疗鼻炎 中药治疗鼻炎配方

中药治疗鼻炎中药治疗鼻炎配方中药治疗鼻炎
引言
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炎症,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
传统中药在治疗鼻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缓解症状并改善鼻部的功能。
本文介绍几种中药治疗鼻炎的常用配方。
中药配方
1. 桑叶20克,薄荷10克,连翘10克,荆芥15克,紫苏叶15克。
将以上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20分钟后,滤出药液。
每日早晚各饮用一次。
2. 菊花1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白芷10克,苍耳子10克,中药香囊适量。
将以上药材加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15分钟后,加入香囊熏吸。
每日使用2次。
3. 白术10克,茯苓10克,黄芩10克,连翘10克,苍耳子10克,天麻10克,川贝母5克。
将以上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30分钟后,滤出药液。
每日早晚各饮用一次。
注意事项
- 使用中药治疗鼻炎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 对于个别人来说,中药可能会引发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应
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 在使用中药配方时,应注意药材的质量和用量,严格按照配
方的要求操作。
结论
中药治疗鼻炎的配方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效果可能因人而异。
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以获得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国医大师治疗鼻病常用方文章

国医大师治疗鼻病常用方文章
鼻炎为临床常见病,现收集整理名老中医常用治疗方分享如下:干祖望∣脱敏汤:
脱敏汤:组成:紫草10g,茜草10g,墨旱莲10g,蝉衣3g,干地龙10g
功效:凉血疏风,脱敏止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一般过敏性鼻炎常用方。
徐绍勤∣鼻敏汤:
鼻敏汤:组成:黄芪20g,白术10g,防风10g,巴戟天10g,淫羊藿10g,诃子10g,白芍10g,麻黄5g,附子6g,苦参6g,细辛3g,甘草3g。
功效:温阳补气,疗嚏止痒。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变态反应性鼻炎,肺脾肾虚,早晚易发,或伴哮喘,舌质淡,苔薄,脉沉缓弱。
谭敬书∣温阳祛风汤:
温阳祛风汤:组成:淫羊藿10g,锁阳10g,蛇床子10g,白蒺藜10g,白芷10g,乌梅10g,枸杞子12g,桑椹子12g,白芍药12g,细辛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补肺’肾,祛风散寒。
主治:过敏性鼻炎,证属肺肾虚寒者。
郭兆刚∣固表止鼽汤:
固表止鼽汤:组成:生黄芪20 g,白术15g,防风15g,柴胡10g,苍耳子10g,五味子10g,防已10g,黄芩10g,乌梅10g,生甘草6g、炙麻绒6 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补气,固表止鼽。
主治:变态反应性鼻炎肺气亏虚,兼夹郁热。
中医专家治疗鼻炎秘方精选10则

中医专家治疗鼻炎秘方精选10则【辨证】卫阳不固,肺气不宣。
【治法】扶正祛邪,宣肺通窍。
【方名】辛黄汤。
【组成】薄荷(后下)3克,防风4.5克,桔梗4.5克,辛荑黄芪9克,白术9克,牛蒡子9克,百合9克,南沙参9克,北沙皮根9克,前胡6克,石菖蒲2.5克,甘草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二)干祖望方【辨证】气虚。
【治法】益气解表,抗过敏止涕。
【方名】劫敏汤。
【组成】黄芪10克,诃子肉10克,干地黄10克,乌梅10 10克,柴胡3克,防风6克,蜂蜜(兑服)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三)《浙江中医杂志》载方【辨证】脾肺气虚。
【治法】温肺宣窍。
【方名】劫敏汤。
【组成】黄芪10克,乌梅10克,诃子肉10克,干地龙10克,防风6克,豨莶草6克,蜂蜜(和服)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四)谭敬书载方【辨证】肺肾虚寒。
【治法】温补肺肾,祛风散寒。
【方名】温阳散风汤。
【组成】白蒺藜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细辛3克,乌梅10克,枸杞子12克,桑椹12克,白芍12克,蛇床子10克克,淫羊藿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五)《安徽中医学院学报》载方【辨证】肺脾肾气虚。
【治法】温肺补肾,散寒通窍。
【方名】升陷塞流汤。
【组成】党参10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克,山萸肉15克,生苡仁12克,辛荑花6克,炙甘草4.5【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六)陈培方一【辨证】肺脾气虚。
【治法】补肺健脾利湿。
【方名】参苓白术散加减。
【组成】党参6克,白术6克,茯苓10克,淮山10克,泽仁15克,苍耳子10克,黄芪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七)陈培方二【辨证】肾阳虚损。
【治法】祛风,补肾。
【方名】附苍汤。
【组成】耳子10克,辛荑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克,杞子10克,酸枣仁10克,熟地10克,附子6克,防风6克克。
鼻炎的中药方子

鼻炎的中药方子鼻炎是鼻黏膜或黏膜下组织因为病毒感染、病菌感染、刺激物刺激等,导致鼻黏膜或黏膜下组织受损,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鼻炎导致产生过多黏液,通常引起流涕、鼻塞等症状。
因此,小编为你整理了鼻炎的中药方子,希望鼻炎的中药方子对你有帮助!鼻炎的中药方子桔梗元参汤(治鼻塞涕多者)桔梗、玄参、杏仁、橘皮、半夏、茯苓、生姜各9克,甘草6克。
煎半杯,热服。
五味石膏汤(治浊涕黏黄者)石膏、杏仁、半夏、玄参、茯苓、桔梗、生姜各9克,五味3克,煎半杯,热服。
黄芩贝母汤(治鼻孔发热生疮者)黄芩9克,柴胡9克,芍药9克,玄参9克,桔梗9克,杏仁9克,五味3克,贝母9克。
煎半杯,热服。
芩泽姜苏汤(治鼻塞声重,语言不清者)茯苓、泽泻、生姜、杏仁、橘皮、紫苏叶各9克,甘草6克,煎半杯,热服。
注意:方子中的生姜,就用咱们自己家做饭用的生姜。
药大火煮开,小火再煎20分钟就可以了。
然后在关火前5分钟,放入生姜。
煎半杯的意思是,不用服用太多。
不同类型的鼻炎危害如下:一、过敏性鼻炎的危害:鼻腔做为人体呼吸的第一道屏障,可以有效地抵御过滤外界病毒,过敏性性鼻炎的发作,使其功能减弱,进而病菌进入体内各器官,引起病变。
会造成鼻窦炎、支气管哮喘、分泌性中耳炎、过敏性咽喉炎、鼻息肉、鼻出血、憋气窒息等并发症。
二、慢性鼻炎的危害:患者经常易感冒、打喷嚏、流清鼻涕、发痒、通气不畅、鼻出血、干燥、结痂、发嗅、神经衰弱、头痛、头昏等,引起咽喉肿痛,心律不齐等。
给慢性鼻炎患者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慢性鼻炎如果治疗不及时,甚至可转化鼻咽癌。
三、肥厚性鼻炎的危害:鼻塞导致张口呼吸和倒流鼻涕的刺激,导致咽喉发炎,咽干、咽痛,咽内有异物感或发痒,引起阵阵干咳和声音嘶哑。
鼻粘膜肿胀必然使鼻窦开口引流不畅所以常常并发鼻窦炎症,常有头胀、头痛、精神委靡、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四、萎缩性鼻炎的危害:萎缩性鼻炎是慢性鼻炎的一种,发病比较缓慢,患者往往表现为鼻塞、脓痂、出血臭气、嗅觉障碍、头痛头昏、听力障碍。
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偏方

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偏方中药及偏方(1)黄连、辛夷花各3克,冰片0.6克共研细末,取适量药末吹入鼻腔,每日2-4次,适于急性鼻窦炎者。
(2)鱼腥草、东风桔根各30克,野菊花24克,豆豉姜、丝草各15克。
入地金牛根6克,每日2次水煎服。
适于急性鼻窦炎者。
(3)葱白榨汁后过滤,用生理盐水配成40%溶液,每日3-4次点鼻。
适于急性鼻窦炎者。
(4)麻黄、辛夷、甘草、茶叶各等量,水煎后过滤,每日3次点鼻。
适于慢性鼻窦炎者。
(5)鱼脑石粉9克,辛夷6克,细辛3克,冰片O.9克,共研细末,每日3次吹鼻。
适于慢性鼻窦炎者。
(6)麦门冬、石豪各5克,知母、黄芩、栀子、百合各2克,辛夷、枇杷叶各2克,升麻l克。
每日2次水煎服。
适于慢性鼻窦炎者,疗效理想,============================================== =========================小方治愈二十多年的鼻窦炎〔善摄〕我本人是中医师,但对自己患了二十多年的鼻窦炎却是一点方法也没有。
去年,经朋友介绍,从河北名医郭志辰老师那里开得一小方,服用两个多月,几十年的鼻窦炎,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特把些方献给“爱医〞的同道中人。
小方组成:蒲公英2克、独活5克、桂枝1克、石菖蒲7克。
服用方法:加适量冷水煎,烧开后二分钟内即可,不可煮煎时间太长。
一日一剂煎服三次。
============================================== ============================================== =鼻窦炎验方方一加味苍玉散药物组成炙黄芪6份,自芷6份,苍耳子6份,炒白术3份,防风3份,辛夷3份,菖蒲1份,细辛1份,冰片l份。
制剂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备用。
每次以0.5g药末分别吹入鼻腔。
每日用药3次,5日为1疗程。
适应病症小儿鼻窦炎。
表现为鼻流浊涕,鼻塞,或见头昏头痛。
资料来源?广西中医药?1990年第5期,作者周炜。
治鼻炎妙方(方5首)

治鼻炎妙方(方5首)治鼻炎妙方1辛夷散【来源】宋·严用和《济生方》【歌诀】辛夷散内用细辛,藁本升麻和川芎,防风木通炙甘草,再加白芷羌活襄。
【组成】辛夷、细辛、藁本、升麻、川芎、木通、防风、羌活、白芷、炙甘草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每服6克,日服2次。
食后用茶水调下。
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药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疏散风寒,通利鼻窍。
【方解】方用防风、藁本、羌活辛散在表之风寒;升麻升清降浊,解毒疗疮,并载药上行,直达病所;川芎活血祛风;木通清热利水;辛夷、白芷、细辛芳香以宣窍闭;炙甘草温中和药。
合而用之,共奏疏散风寒,通利鼻窍之功。
【主治】头痛、鼻塞、涕出不畅、不闻香臭。
可用于急慢性鼻炎以及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病症。
【加减】若见鼻流黄浊涕,加黄芩、连翘、银花;咽痒轻咳,加桔梗、牛蒡子;顽固性头痛,酌加当归、赤芍、丹参等和血之药。
2玉屏苍耳汤【来源】李宝顺《名医名方录·第三辑》(王德鉴方)【歌诀】玉屏苍耳用黄芪,防风木通和白术,辛夷白芷五味子,再加菊花桑螵蛸。
【组成】黄芪25克,防风10克,木通10克,白术15克,苍耳子15克,辛夷15克,白芷15克,菊花15克,五味子15克,桑螵蛸15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每日早、晚饭后各服1次。
【功效】益气祛风,清收敛疮,通利鼻窍。
【方解】方用黄芪、五味子益气固表;防风疏散风寒;白术健脾渗湿;苍耳子、辛夷、白芷通利鼻窍,疏风散邪;菊花清利头目;桑螵蛸、五味子收湿敛疮。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祛风,清收敛疮,通利鼻窍之功。
【主治】慢性鼻炎。
【加减】临床应用,可随症灵活加减。
【附记】临床屡用效佳。
3鼻炎汤【来源】《治验百病良方》【歌诀】鼻炎汤内用柴胡,胆草薄荷与防风,荆芥川芎鱼腥草,枳桔细夷蔓荆子。
【组成】龙胆草15克,鱼腥草15克,柴胡10克,薄荷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川芎10克,蔓荆子10克,桔梗10克,辛夷12克,细辛5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治疗鼻炎的中药处方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如果您的鼻炎在治疗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反复发作,试过很多治疗方法都不奏效,那么您可以尝试使用以下治疗鼻炎的中药处方。
许多患者认为鼻炎是小毛病,对鼻炎不够重视。
实际上鼻炎的危害是很大的,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很容易引起鼻窦炎、鼻息肉、嗅觉障碍、听力障碍等问题,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还非常容易并发哮喘。
如何治鼻炎?治疗鼻炎的中药处方有哪些是广大患者关心的问题,提醒各位患者的是治鼻炎不可乱用药物否则会引起药物性鼻炎。
还有不少病人认为鼻窦炎、鼻炎既然是一种感染,可以随便服用抗生素类药物。
鼻炎有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是最常见的鼻部疾病。
选用非处方中成药治疗,应分清实证和虚证,然后辨证选药。
治疗鼻炎的中药处方如下:虚证:特点为鼻涕白黏或黄稠,鼻塞,嗅觉减退,鼻腔黏膜淡红,头昏头胀,形寒肢冷,自汗乏力,食少腹胀,舌淡苔白等,可选用下列非处方中成药服用。
通窍鼻炎片由苍耳子、防风、黄芪、白芷、辛夷、白术、薄荷组成。
功能益气、祛风通窍,用于反复感冒,体虚自汗,鼻塞,流涕。
口服每次5~7片(每片含生药1.1克),每日3次。
补中益气丸合玉屏风散口服液两药分别由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防风、炙甘草等组成。
具有补中益气、祛风之功效,适用于体虚自汗、易于外感、鼻塞流涕及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口服补中益气丸每次6克,玉屏风散口服液1支(10毫升),均每日3次。
我大家都知道鼻炎有很多种类型,鼻炎怎么治要根据病情进行,切不可自行用药加重病情。
以上治疗鼻炎的中药处方可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能给您一些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的问题,可咨询我们的专业医师。
慢性鼻炎中药治疗表现:鼻甲肿胀色暗,鼻塞涕多,或黄稠或粘白,嗅觉迟顿,咳嗽多痰,耳鸣不聪。
舌质红或有瘀点,脉弦细。
中成药:①可参考上证。
②鼻窒严重,下鼻甲肥大者,可行手术治疗。
食疗:桑叶9克,菊花6克,甜杏仁9克,粳米60克。
前2味药煎水去渣,加甜杏仁、粳米煮粥食。
每日1剂。
连服8~10剂。
慢性鼻炎中药治疗方法∙ 1.肺脾气虚表现:鼻粘膜及鼻甲肿胀,色淡或淡红,交替性鼻塞,时轻时重,流稀涕,遇寒加重,头部微胀不适。
偏于肺气虚者,兼见咳嗽痰稀,气短,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偏于脾气虚者,兼见食欲欠佳,大便时稀,体倦乏力,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
中成药:①碧云散或鱼脑石散吹鼻,每天3~4次。
②鹅不食草(95%)、樟脑(5%),研末和匀,瓶装蜜封。
用时以薄绢包裹,温熨囟前。
③用鼻通软膏或滴鼻净滴鼻,每日2~3次。
食疗:辛荑花6克,苏叶9克,姜、葱适量。
煎水服,每天1剂,连服3~5剂。
2.邪毒滞留表现:鼻甲肿胀色暗,鼻塞涕多,或黄稠或粘白,嗅觉迟顿,咳嗽多痰,耳鸣不聪。
舌质红或有瘀点,脉弦细。
中成药:①可参考上证。
②鼻窒严重,下鼻甲肥大者,可行手术治疗。
食疗:桑叶9克,菊花6克,甜杏仁9克,粳米60克。
前2味药煎水去渣,加甜杏仁、粳米煮粥食。
每日1剂。
连服8~10剂。
∙过敏性鼻炎中药治疗处方∙很多朋友因过敏性鼻炎反复复发苦恼,通常西医治疗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精神压力。
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相对西医更为有效,本文对过敏性鼻炎中药治疗解析,帮助大家详细了解。
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医基础以温补肺气,祛散风寒,补肾健脾,升清化湿,以增强抵抗力,阻止变应原使本固标兴为准则。
历代医家认为本病内因以肺、脾、肾虚损为主,外因多以风寒侵袭或异气、异味刺激而诱发。
现代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则灵活地以内治法治其本,恢复脏腑功能,以外治法调理气血或直达病所,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处方最为有效的有以下三种。
过敏性鼻炎中药治疗处方一:药材:白芍、15克,生黄茋20克,白术、防风、当归、辛夷子、五味子、石菖蒲各10克。
蝉蜕、甘草各6克,细辛3克。
服法:水煎,日1剂,服2次,1个月为1疗程。
疗效:服药1-2疗程,有效率达94%过敏性鼻炎中药治疗处方二:药材:乌梅20克,苍耳子15克,黄茋30克,辛夷12克,白芷、防风、荆芥各10克,白术、诃子各9克,柴胡、薄荷各6克,麻黄3克,细辛2克。
用法:日1剂,水煎2次,取液混合,分两次服,10天为1疗程。
疗效:用药1-3疗程,治愈率达97%过敏性鼻炎中药治疗偏方:药材:辛荑、苍耳子、白芷、丝瓜藤各100克,绿矾50克,薄荷80克。
用法:将上药研细粉,过120目筛,装入瓷瓶备用,每日吸鼻3次,每次0.1克,10天为一疗程.间隔3天后开始第二疗程。
疗效:用药1-3疗程,治愈率达95%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是目前治疗效果最好的一种医治方法,很多使用中药治疗方法的朋友在一开始会觉得见效不如西药快,但这里我得提醒大家,中医治疗做为一种辨证施治、标本兼治的治疗手段,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与其西医疗法的反复发作,这一点能算得了什么呢?只要你树立起信心,完全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我相信过敏性鼻炎很快就会被您踩在脚下!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比较早期的慢性鼻炎常表现为鼻粘膜的慢性充血肿胀。
慢性鼻炎的病因主要包括:1、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而演变成慢性鼻炎。
2、由于邻近的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或畸形,致鼻发生通气不畅或引流阻塞,如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慢性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等。
3、鼻腔用药不当或过量过久形成药物性鼻炎,常见于久用滴鼻净之后。
4、全身的病因如:慢性疾病,如内分泌失调、长期便秘、肾脏病和心血管疾病;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A或C。
烟酒过度可影响鼻粘膜血管舒缩而发生障碍。
长期服用利血平等降压药物,可引起鼻腔血管扩张而产生似鼻炎的症状。
另外环境因素:如有水泥、烟草、煤尘、面粉或化学物质等环境中的工作者,鼻粘膜受到物理和化学因子的刺激与损害,可造成慢性鼻炎。
温湿度急剧变化的环境,如炼钢、冷冻、烘熔等车间工人,也较易发生此病。
慢性鼻炎的治疗应该注意:远离导致疾病的因素并预防和治疗引起慢性鼻炎的相关疾病。
并对鼻炎的主要症状如鼻塞,流涕,等进行相应的处理,缓解慢性鼻炎造成的不适。
按不同证型应给予不同饮食调理,如实热证不宜吃辣椒、羊肉及饮酒等。
虚证者不宜吃萝卜,宜食山药等。
慢性鼻炎可多吃些山渣,乌梅等活血去瘀之品,不宜食辛辣、燥热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蜂蜜等。
慢性鼻窦炎什么是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中药治疗,慢性鼻窦炎民间药方【辨证】风寒伏郁化热,肺热不宣,重蒸清窍。
【治法】发表散风,清热解毒,宣肺通窍。
【方名】鼻炎丸。
【组成】柴胡10克,薄荷10克,菊花10克,蔓荆子10克,防风10克,芥穗10克,黄芩10克,桔梗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枳壳10克,牛角100克,细辛5克,龙胆草5克,辛荑15克。
【用法】共为细末为密丸,每丸熏3.5克,日服2-3次,每次1-2丸,孕妇慎服。
【出处】《中医杂志》。
怎样应用非处方中成药治疗鼻炎、鼻窦炎?鼻炎、鼻窦炎是常见鼻疾,常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患鼻窦炎时还常出现头痛等。
中医称鼻窦炎为"鼻渊",认为是外感风热,或因风寒侵袭,郁见化热,熏蒸清窍所致;鼻炎多因外感风寒、风热邪滞鼻窍,或因肺气不足,气滞血瘀所致。
治疗时,可按以下辨证的方法酌情选用相应的非处方中成药治疗。
1.外感风寒证:特点是风寒初起鼻塞较重,流清水鼻涕,量多,打喷嚏,鼻黏膜色淡水肿,常伴有恶寒、低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此证相当于风寒感冒,治疗时,可用鼻眼净滴鼻,并选用具有辛温解表,祛风散寒功效的非处方中成药。
(1)荆防冲剂,本品是由荆芥、独活、川芎、桔梗、防风、柴胡、枳壳、甘草、羌活、前胡、茯苓所组成。
每袋重12克,每次1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服用本品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品和性凉的药品;凡属实热,外感风热证忌用。
(2)通宣理肺丸,本品是由紫苏叶、黄芩、枳壳、桔皮、甘草、桔梗、炒杏仁、茯苓、前胡、法半夏、麻黄所组成,具有解表散寒宣肺的功效。
每丸重9克,每次口服l~2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应用本品时,忌食生冷油腻食品;实热或风热证忌用本品。
2.外感风热证:特点是鼻塞重,可双侧同时出现,流黄浊鼻涕,质稠量多,鼻黏膜红肿,可伴有发热、恶风、头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疗时,可酌情选用以下具有祛风清热,消炎解毒功效的非处方中成药。
"辛夷鼻炎丸",本品是由辛夷、薄荷、紫苏叶、甘草、广藿香、苍耳子、鹅不食草、板蓝根、山白芷、防风、鱼腥草、菊花、三叉苦所组成,具有清热祛风,消炎解毒的功效。
每丸重3克,每次口服1丸,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本品内含苍耳子,不宜超量久服,以免发生中毒和不良反应,应用本品期间忌食辛辣和鱼腥食品。
3.肺脾气虚证:特点是鼻塞日久,时轻时重,鼻涕清稀或稍粘,日久可为白粘涕,鼻痒阵发,喷嚏频作,可伴有气短,倦怠乏力,鼻黏膜色淡或萎缩,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
治疗时,可选用"通窍鼻炎片"。
本品是由炒苍耳子、防风、黄芪、白芷、辛夷、白术、薄荷所组成,具有散风消炎,宣通鼻窍的功效。
每片重0.3克,每次口服5~7片,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凡外感风寒的鼻病忌用;本品内因含苍耳子,不可超量久服,以防发生中毒反应;用药后如出现口唇麻木者应停药。
4.肺经郁热证:特点是鼻塞日久,时轻时重,流黄涕,鼻黏膜色红暗,嗅觉差,伴有头胀闷,记忆力减退,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
治疗时,可选用"鼻炎片",本品是由炒苍耳子、辛夷、防风、连翘、野菊花、五味子、桔梗、白芷、知母、荆芥、甘草所组成,具有祛风宣肺,清热解毒的功效。
每片重0.3克,每次口服3~4片,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本品内含苍耳子不宜超量久服,以防发生毒性反应;本品只适用于鼻炎、鼻窦炎的治疗,对于鼻息肉所造成的鼻塞,应就医诊治;在应用本品期间忌食辛辣食品。
5.肝胆蕴热证:特点是鼻塞涕多,黄浊而臭,缠绵日久,嗅觉减退,记忆力差,伴咽于口苦,目昏耳鸣,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
治疗时,可选用"鼻窦炎口服液",本品是由辛夷、荆芥、薄荷、桔梗、柴胡、苍耳子、白芷、川芎、黄芩、栀子、茯苓、川木通、黄芪、龙胆草所组成,具有通利鼻窍的功效。
每支10毫升,每次口服1支,日服3次,20日为1疗程。
应用本品期间忌食辛辣鱼腥食品;本品忌用于虚证鼻渊者。
6.气滞血瘀证:特点是一侧或双侧鼻塞日久,鼻黏膜增厚,鼻甲肿大,色暗红,脉涩。
治疗时,可选用"鼻通宁滴剂",本品是由鹅不食草、辛夷所组成,具有通窍开塞,消炎解毒的功效。
每次用1~2滴滴鼻,每日3次。
本品只供外用滴鼻,不可滴眼和内服;用药期忌食鱼腥生冷油腻食品。
注意事项:在应用非处方中成药治疗鼻炎、鼻窦炎时,应注意按文中所述的辨证方法进行选药治疗,这样才能提高疗效,否则常会加重病情;在应用以上内服药物治疗时,如病人鼻塞明显,为尽快缓解鼻塞症状,可选用鼻通软膏、滴鼻净或麻黄素滴鼻液滴鼻以配合治疗;以上药品只供鼻炎、鼻窦炎时选用,对于鼻息肉、鼻腔肿物等,应就医诊治,不在非处方中成药治疗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