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幼波治肝病的几个经验方
关幼波用它救了一位肝癌晚期患者「仅供参考」北京国宝级中医专家关幼

关幼波用它救了一位肝癌晚期患者「仅供参考」北京国宝级中
医专家关幼
关幼波用它救了一位肝癌晚期患者『仅供参考』
北京国宝级中医专家关幼波在90年代救治了一位70岁,无法进行化疗的肝癌晚期患者,这位患者带癌生存了14年之久!
在使用的方子中,就用到了黄芪,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黄芪这味药的益气补虚,固表扶正的功效。
关老认为调补气血是治疗一切疾病的根本方法,而在调补气血的用药中,有一味药材是关老用药的代表,这是一味熟悉的普通药材,它出现在关老几乎所有的药方中,在一般医生那里,这味药材的用量通常不超过三十,而关老在治疗肝腹水、肝病晚期的时候,这味药材的用量高到一百六。
有癌症的人,在医生的叮嘱下长期服用黄芪,能起到较好的扶助正气的效果。
青碧散(关幼波)

青碧散(关幼波)青碧散(关幼波)[组成] 青黛10克(包) 明矾3克草决明15克生山楂15克醋柴胡10克郁金10克丹参12克泽兰12克六一散15克(包)[功能] 祛湿化痰、舒肝利胆、活血化瘀。
[主治] 肝炎后肝脂肪性变。
临床以肝炎恢复期由于过度强调营养所致短期内体重迅速增加,食欲亢进,仍极度疲乏,不耐劳作,大便不调(次数多、不成形、不畅通),舌质暗,苔白,脉沉滑为特征。
[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或共研细末,装一号胶囊,每次饭后服一粒,每日2—3次。
[方解] 方中青黛、明矾除湿、清肝、退黄;青黛配六一散专治暑热痰湿;明矾配郁金即“白金丸”擅祛风痰。
又明矾味酸入肝,燥湿祛痰,早在汉代仲景就创“硝石矾石散”方治黑疸,取其消瘀痰除湿浊的作用。
.青黛入肝清热凉血,配合郁金、柴胡疏肝,更能加强利胆之功。
草决明清肝热,生山楂祛瘀消积化脂。
丹参与泽兰相配调肝脾化瘀血,寓养血于活血之中。
诸药合用,共收化痰、活血、清利肝胆之效。
[加减] 若见有肝热,头晕目眩(血压常波动或一直偏高者),属于实证者加苦丁茶、生槐米;血压显著升高并伴有头痛者,加生石膏;若属大肠湿热,大便粘滞不畅者,加川军、瓜蒌、白头翁、秦皮、焦四仙;若见明显乏力,动则气短汗出,面肢浮肿,证属脾虚气弱者,加葛根、党参、苍术、玉米须、泽泻;若见失眠,腰膝酸软,劳累后肝区疼痛加重,证属阴虚血亏者,加何首乌、黄精、枸杞子等。
[按语] 肝炎后肝脂肪性变,系肝炎后脂肪代谢紊乱、中性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而成。
检查:肝脏可增大。
血清胆固醇多数偏高,谷丙转氨酶和麝浊均呈轻度或中度增高。
关老在中医所谓:“肥人多湿”,“体胖多痰”的启发下,结合患者苔白腻,舌质暗,脉弦滑等痰湿阻络之征,认为本病证属湿热凝痰、痰阻血络,从“痰湿”论治。
立论新颖,用药准确,故收效满意。
.附关幼波简介:1913年生于北京,16岁随父学医,29岁独立行医,迄今50余年。
现任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学会理事长。
关幼波治肝病的几个经验方

关幼波治肝病的几个经验方1关幼波温肝汤(组成)黄芪30克附片、白术、香附、杏仁、橘红各10克党参、紫河车各12克白芍、当归、茵陈各15克(功效)温补肝肾,健脾益气,养血柔肝。
(主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症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口淡不渴,小便清白,大便稀溏,腹胀阴肿,腰酸背寒,胁下痞块,手脚发凉,舌淡苔水滑,脉沉弦弱。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方解)方中附片,紫河车温补肾气:黄芪、党参、白术甘温益气、健脾燥湿:香附、茵陈清疏肝胆:白芍、当归养血柔肝:杏仁、橘红开肺气,化痰水、通三焦,诸药合用,温而不燥,补而不腻,使肾气旺、睥气健、肝气舒、邪毒解,则肝炎可消、硬化可软。
(按语)古谓:肝无虚证”,阳虚更为少见。
故临床治疗肝病,多宗泻法,少用补益,温补阳气更为罕见。
有云:有是证用是药”,但医者在肝病过程中见到阳虚之病,也不敢贸然运用附子之属。
关老积数十年临床经验,有是证即用是药,往往收效颇著,值得玩味深究。
考本方配伍讲究、严谨,如附子与紫河车、归芍相伍,温阳之效不减,辛燥伤阴之弊则无:黄芪、党参与香附、橘红相伍,甘温益气而无滞中之弊,疏肝化痰解郁而无耗气伤中之害:茵陈与白芍相伍,清利肝胆湿热而不伤阴血,养血柔肝而不碍湿除。
关老组方之精、用药之巧、配伍之妙,由此可见一斑。
2关幼波滋补肝肾丸(组成)北沙参12克麦冬12克当归12克五味子10克何首乌15克熟地10克女贞子15克川断15克陈皮10克旱莲草15克浮小麦15克(功效)养血柔肝,滋阴补肾。
(主治)肝病后,腰酸腿软,头晕失眠,倦怠纳呆者。
临床多用于肝炎恢复期,肝功能已恢复正常,见有体虚、消瘦,神经衰弱者。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或倍其量,共研细末炼蛮为九,每丸10克,每服I〜2丸,日服2次。
或作蜜膏,每眼一匙(10克),日服三次。
(方解)方中女贞子、旱莲草、沙参、麦冬、川断滋补肝肾:当归、首乌、熟地补肾养血安神;五味子、,麦补五脏,敛心气:陈皮和胃理睥。
“肝病克星”关幼波,治肝病的经验

“肝病克星”关幼波,治肝病的经验无论黄疸型或无黄疸型,其辨证都属湿热弥漫三焦,结于肝胆,蕴于血分,阻滞肠胃,以邪气实为主。
常用基本方:茵陈30克,酒胆草10克,草河车15克,泽兰12克,鲜茅根30克,车前草15克。
热重于湿加栀子10克、苡仁12克、草蔻10克;湿重于热加藿香12克、苡仁12克、草蔻16克;黄疸重者,茵陈量加大,最大可用至120克。
为加速退黄,加用活血药赤芍、红花、丹参等。
血清谷丙转氨酶高或经治疗不见好转,可重用清热解毒药,如败酱草、板蓝根等。
善后调理:急性传染性肝炎,经临床治疗后,坚持一定时期的善后调理,对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有重要意义。
一般应多用丸药,如消化系统症状明显者用健脾舒肝丸(党参、山药、苡仁、陈皮、草蔻、柴胡、郁金、白芍、丹参等药),神经系统症状明显者用滋补肝肾丸(沙参、麦冬、女贞子、熟地、首乌、当归、川芎、陈皮、五味子、浮小麦等药)调理。
乙型肝炎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广为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在慢性肝炎患者中,大多数为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程长、变化大、治疗难、预后差,尤为慢性活动性肝炎容易转为肝硬化,有的转为肝癌,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
为此,如何有效地治疗乙型肝炎,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迫切任务。
目前,西医对乙型肝炎的病因、病理、检测手段以及预防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然而在治疗方面没有突破性成果。
虽然应用干扰素、阿糖腺昔、胸腺肤等药物治疗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停药后复发率很高,基本上是束手无策。
而中医对乙型肝炎的治疗,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实践证明,如能正确辨证、妥当组方、合理用药,将会取得满意的效果,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体会: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肝脏损害,乙型肝炎病毒是外因,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依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为什么感染乙肝病毒后,有的人发病,有的人不发病?盖邪为外因,正气为内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不发病,有的人感染后不仅肝功能正常,表面抗原(HBsAg)转阴,而且出现了表面抗体(HsBAb)就是最好的说明。
关幼波治疗脂肪肝的经验方,抓住了两个关键点

关幼波治疗脂肪肝的经验方,抓住了两个关键点小编导读随着饮食不节和不健康生活方式越来越普遍,脂肪肝已经成为伴随现代人的常见症状。
传统观念认为,“胖子才得脂肪肝”,然而现在发现,脂肪肝在体重正常甚至偏瘦人群中的发病率也呈现增长趋势。
已故著名肝病专家关幼波认为,脂肪肝的病因,其实在痰湿。
一起通过本文来学习关老的诊疗经验吧——(本文所提专家关幼波,师从其父、著名中医关月波,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在中医内科、妇科、儿科以及外科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
多年从事肝病的临床及理论研究,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中医治疗肝病的临床经验。
首先把中医学术与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编制成'关幼波肝病诊疗程序',为中医现代化做了大胆的尝试)关幼波治疗脂肪肝遵循湿痰是基础、气血为枢机、病理特点是痰瘀、病位特点是络病、虚证辨证以治本、先期预防最重要的原则。
早在20世纪70年代,他就提出脂肪肝的形成属于湿浊凝痰,痰阻血络,治疗应从痰湿论治,并确立了祛湿化痰、疏肝利胆、活血化瘀、以化痰为重点的基本法则,制定经验方:青黛10g,明矾3g,决明子15g,生山楂15g,醋柴胡10g,郁金10g,丹参12g,泽兰12g,六一散15g。
随着疾病谱的不断变化,饮食劳逸、精神情志作为脂肪肝的发病因素逐渐取代了感染性疾病而占据优势。
关幼波不断总结治疗经验,后期临床常使用橘红、杏仁、旋覆花、生赭石、白术、茵陈、黄芩、白梅花、藿香、党参、白蔻仁等药物。
关幼波治疗脂肪肝强调辨证施治,其中特别重视气血辨证。
脂肪肝的形成多因饮食不节,日久过食膏粱厚味,饮酒过度;或久病体虚,脾气虚而失运;或久坐少动,情志内伤,疏泄失司,日久脾气滞而少健运;或感受湿浊毒邪,脾气困而难运;或气虚、气郁,使气机运行滞涩,水谷精微运化输布不利,停而生湿,聚而成痰,湿痰日久,深入血分,积于肝脏,壅滞肝胆,血行不畅,痰瘀互结,阻于肝络而成。
该病发病于气,气滞而湿聚;受病于血,湿痰入血,阻滞脉络,病机转化由气入血。
健脾舒肝丸(关幼波)

1.6 健脾舒肝丸(关幼波)(样稿)[组成] 党参12g 炒白术10g 炒苍术10g 木香10g 泽兰15g 生牡蛎15g 茵陈15g 当归12g 白芍12g 香附10g佛手10g 山楂15g 王不留行12g[功效] 健脾疏肝、活血化瘀、清热利湿。
[主治] 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症属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湿热未清者。
[用法] 水煎服,1日一剂。
[方解] 党参、白术健脾益气,配土荣木;苍术、木香醒脾化湿;茵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香附、佛手舒肝理气;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山楂、泽兰、王不留行活血化瘀;牡蛎软坚散结。
诸药合用,脾土得健,湿浊得化,热毒得清,淤血得解,而收本固标去,正复邪解之效。
[加减] (有,则用此项)[按语] 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机复杂,易于反复,难于根治,其根源即在于既有肝损伤——正虚的一面,又有乙肝病毒潜伏——邪实的一面,并贯彻整个病程之中,又因祛邪解毒、祛湿、活血易伤正气,扶正又易恋邪,故临床治疗颇为棘手。
由此认为治疗本病应两手抓;既要祛邪务尽,又要处处顾护正气。
祛邪扶正并施,方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荣肝汤即为扶正祛邪的代表方剂。
若能坚持治疗,注意调养,多能治愈。
附关幼波简介:1913年生于北京,16岁随父学医,29岁独立行医,迄今50余年。
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学会理事长。
对内科杂病、儿、妇、皮肤、五官等科疾患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之处。
对于危难重症,常有药到病除之效。
对肝病的治疗见解独特,疗效卓著,堪称大家。
通讯地址:北京东城东直门外38楼2门204号邮编:100027。
1.8滋补肝肾丸(关幼波)

1.8滋补肝肾丸(关幼波)
1.8滋补肝肾丸(关幼波)
(组成] 北沙参12克麦冬12克当归12克五味子10
克何首乌15克熟地10克女贞子15克川断15克陈皮
lo克旱莲草15克浮小麦15克
(功能] 养血柔肝,滋阴补肾。
(主治) 肝病后,腰酸腿软,头晕失眠,一倦怠纳呆者。
临床
多用于肝炎恢复期,肝功能已恢复正常,见有体虚、消瘦,神经
衰弱者。
[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或倍其量,共研细末炼蜜为丸,
每丸10克,每服1~2丸,日服2次。
或作蜜膏,每服一匙(10
克),日服三次。
[方解] 方中女贞子、旱莲草、沙参、麦冬、JII断滋补肝肾;
当归、首乌、熟地补肾养血安神;五味子、浮小麦补五脏,敛心
气;陈皮和胃理脾。
诸药合用,重在滋补阴血、强壮肝肾以扶正
固本,使余邪无法残留。
[按语] 乙癸同源,肝肾相关。
肝木得肾水之涵养则荣,失
之则萎。
病理上,子病及母,肝病累肾,则肝肾同病,阴血耗伤。
所以,肝病日久,不能一味治肝,还应补肾;肝肾同治,水旺木
荣,方有利于肝病的恢复,防止迁延性、慢性肝炎的发生。
“治病
必求其本”,此之谓也。
关幼波治肝病的几个经验方

关幼波治肝病的几个经验方1关幼波温肝汤(组成)黄芪30 克附片、白术、香附、杏仁、橘红各10 克党参、紫河车各12 克白芍、当归、茵陈各15克(功效)温补肝肾,健脾益气,养血柔肝。
(主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症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口淡不渴,小便清白,大便稀溏,腹胀阴肿,腰酸背寒,胁下痞块,手脚发凉,舌淡苔水滑,脉沉弦弱。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方解)方中附片,紫河车温补肾气:黄芪、党参、白术甘温益气、健脾燥湿:香附、茵陈清疏肝胆:白芍、当归养血柔肝:杏仁、橘红开肺气,化痰水、通三焦,诸药合用,温而不燥,补而不腻,使肾气旺、睥气健、肝气舒、邪毒解,则肝炎可消、硬化可软。
(按语)古谓:“ 肝无虚证” ,阳虚更为少见。
故临床治疗肝病,多宗泻法,少用补益,温补阳气更为罕见。
有云:“有是证用是药”,但医者在肝病过程中见到阳虚之病,也不敢贸然运用附子之属。
关老积数十年临床经验,有是证即用是药,往往收效颇著,值得玩味深究。
考本方配伍讲究、严谨,如附子与紫河车、归芍相伍,温阳之效不减,辛燥伤阴之弊则无:黄芪、党参与香附、橘红相伍,甘温益气而无滞中之弊,疏肝化痰解郁而无耗气伤中之害:茵陈与白芍相伍,清利肝胆湿热而不伤阴血,养血柔肝而不碍湿除。
关老组方之精、用药之巧、配伍之妙,由此可见一斑。
2关幼波滋补肝肾丸(组成)北沙参12克麦冬12克当归12克五味子10克何首乌15克熟地10克女贞子15克川断15克陈皮10克旱莲草15克浮小麦15克(功效)养血柔肝,滋阴补肾。
(主治)肝病后,腰酸腿软,头晕失眠,倦怠纳呆者。
临床多用于肝炎恢复期,肝功能已恢复正常,见有体虚、消瘦,神经衰弱者。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或倍其量,共研细末炼蛮为九,每丸10 克,每服l ~2 丸,日服 2 次。
或作蜜膏,每眼—匙(10 克),日服三次。
(方解)方中女贞子、旱莲草、沙参、麦冬、川断滋补肝肾:当归、首乌、熟地补肾养血安神;五味子、,麦补五脏,敛心气:陈皮和胃理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幼波治肝病的几个经验方
1关幼波温肝汤
(组成) 黄芪30克附片、白术、香附、杏仁、橘红各10克党参、紫河车各12克白芍、当归、茵陈各15克
(功效) 温补肝肾,健脾益气,养血柔肝。
(主治) 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症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口淡不渴,小便清白,大便稀溏,腹胀阴肿,腰酸背寒,胁下痞块,手脚发凉,舌淡苔水滑,脉沉弦弱。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方解)方中附片,紫河车温补肾气:黄芪、党参、白术甘温益气、健脾燥湿:香附、茵陈清疏肝胆:白芍、当归养血柔肝:杏仁、橘红开肺气,化痰水、通三焦,诸药合用,温而不燥,补而不腻,使肾气旺、睥气健、肝气舒、邪毒解,则肝炎可消、硬化可软。
(按语)古谓:“肝无虚证”,阳虚更为少见。
故临床治疗肝病,多宗泻法,少用补益,温补阳气更为罕见。
有云:“有是证用是药”,但医者在肝病过程中见到阳虚之病,也不敢贸然运用附子之属。
关老积数十年临床经验,有是证即用是药,往往收效颇著,值得玩味深究。
考本方配伍讲究、严谨,如附子与紫河车、归芍相伍,温阳之效不减,辛燥伤阴之弊则无:黄芪、党参与香附、橘红相伍,甘温益气而无滞中之弊,疏肝化痰解郁而无耗气伤中之害:茵陈与白芍相伍,清利肝胆湿热而不伤阴血,养血柔肝而不碍湿除。
关老组方之精、用药之巧、配伍之妙,由此可见一斑。
2关幼波滋补肝肾丸
(组成) 北沙参12克麦冬12克当归12克五味子10克何首乌15克熟地10克女贞子15克川断15克陈皮10克旱莲草15克浮小麦15克
(功效) 养血柔肝,滋阴补肾。
(主治) 肝病后,腰酸腿软,头晕失眠,倦怠纳呆者。
临床多用于肝炎恢复期,肝功能已恢复正常,见有体虚、消瘦,神经衰弱者。
(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或倍其量,共研细末炼蛮为九,每丸10克,每服l~2丸,日服2次。
或作蜜膏,每眼—匙(10克),日服三次。
(方解) 方中女贞子、旱莲草、沙参、麦冬、川断滋补肝肾:当归、首乌、熟地补肾养血安神;五味子、,麦补五脏,敛心气:陈皮和胃理睥。
诸药合用,重在滋补阴血、强壮肝肾以扶正固本,使余邪无法残留。
(按语) 乙癸同源,肝肾相关。
肝木得肾水之涵养则荣,失之则萎。
病理上,子病及母,肝病累肾,则肝肾同病,阴血耗伤。
所以,肝病日久,不能一味治肝,还应补肾:肝肾同治,水旺木荣,方有利于肝病的恢复,防止迁延性、慢性肝炎的发生。
“治病必求其本”,此之谓也。
3.关幼波荣肝汤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组成)党参12克炒白术10克炒苍术10克木香10克茵陈15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香附10克佛手10克山楂15克泽兰15克生牡蛎15克王不留行12克(功效) 健睥疏肝,活血化淤,清热利湿。
(主治) 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症属肝郁脾虚、气滞血淤,湿热未清者。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方解) 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培土荣木;苍术、木香醒睥化湿;茵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香附、佛手舒肝理气;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山楂、泽兰、王不留行活血化淤;牡蛎
软坚散结。
诸药合用,脾土得健,湿浊得化,热毒得清,淤血得解,而收本固标去、正复邪除之效。
(按语) 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机复杂,易于反复,难于根除。
其根源即在于既有肝损伤——正虚的一面,又有乙肝病毒潜伏——邪实的一面,并贯彻整个病程之中,又因祛邪解毒、祛湿、活血易伤正气,扶正又易恋邪,故临床治疗颇为棘手。
由此认为治疗本病应两手抓:既要祛邪务尽,又要处处顾护正气。
祛邪扶正并施,方能达到预期目的。
荣肝汤即为扶正祛邪的代表方剂。
若能坚持治疗,注意调养,多能根治。
关幼波黄疸治疗经验
关幼波教授系全国著名中老医,擅长肝病和各科杂症的治疗,被誉为“肝病大师”和“疑难重症的克星”。
在学术上重视气血辨证,力倡八纲气血辨证,丰富发展了痰瘀学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病。
笔者有幸得关老口传身授心得,现将笔者结合关老治疗乙肝阳黄的经验介绍如下。
黄疸为湿热疫毒所致,临床上分为阴黄、阳黄两种,阳黄系湿热疫毒深入血分,较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病位要深,病情更重,关老治疗阳黄,首辨其湿热或疫毒;再辨轻重,阳黄或急黄;再诊病位,以肝脾为中心;卫气营血辨证贯串其中,再据证立法遣药组方。
概括为如下四点。
1 治黄求本,对因解毒,毒解黄易去
关老据毒选用相应的解毒中药:
(1)热毒者,宜清热解毒,常用银花、连翘、蒲公英、栀子、野菊花、蓝根、大青叶、白花蛇草、叶下珠等。
(2)湿毒者,宜化湿解毒或燥湿解毒或利湿解毒,常用藿香、佩兰、菖蒲、砂仁、厚朴等,或黄连、黄柏、黄芩、苦参等,或生苡仁、土茯苓、赤小豆、猪苓、金钱草等。
(3)血热者,宜凉血解毒,常用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玄参、茅根等。
(4)诸毒宜泻腑通下,为邪另辟捷径,常用大黄、冬瓜仁等。
2 治黄宜治血,血调黄易退
湿热疫毒蕴于血分,肝为藏血之脏,故治黄宜治血,关老常用凉血活血和养血活血两法。
(1)凉血活血:凉血能清热,活血能散结祛瘀,黄疸自易去,常用生地、丹皮、赤芍、茅根等。
(2)养血活血:湿热蕴血分,易伤阴耗血,临床上血热兼血虚者多,常用养血不助热,活血不伤正的药当归、白芍、丹参、泽兰、刘寄奴等。
3 治黄宜化痰,痰消黄易除
化痰多与理气、活血配用,常用半夏、瓜蒌、白矾、陈皮等。
关老用化痰之法,实为治脾之道,脾为生痰之源,治脾为治肝,肝之病传之脾。
4 治黄常用茵陈、大黄
关老治黄,常用茵陈大黄结合辨证,贯串治黄始终。
实验表明茵陈能利胆利尿保肝去黄、抑菌抗病毒、抗内毒素等作用,大黄能利胆利尿保肝退黄、泻下健胃、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大黄能通肠泻热,又能活血化瘀,能抑制肠道多种细菌生长,减少内毒素的吸收,如此,大黄是深度黄疸不可缺少的药物。
生黄芪100 g ,茵陈10 g ,藿香10 g ,杏仁10 g ,橘红10 g ,柴胡10 g ,赤白芍各15 g ,当归10 g ,香附10 g ,泽兰10 g ,金钱草10 g ,车前草10 g ,白茅根30 g ,藕节10 g ,蒲公英10 g ,猪苓10 g
生黄芪益气运化水湿、通行血脉;茵陈、车前草、蒲公英清热解毒,祛湿退黄;杏仁、橘
红化痰和胃;白芍、当归养血行血;柴胡、香附、泽兰、白茅根、藕节理气活血兼利血分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