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射式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D206红外、对射报警方案(2)精品文档

无线报警系统方案一、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电子技术的进步,“安全防范”电子保安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及闭路监控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工矿企业、酒店、银行、交通、电力、油田、超市等公共场合,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防入侵、防被盗、防破坏、防火、防暴和安全检查等,而为了达到防入侵、防被盗、防破坏等目的,我们采用了以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为基础的安全防范技术的器材设备,并将其构成一个系统。
由此应运而生的安全防范技术正逐步发展成为一项专门的公安技术学科,尤其是在现代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犯罪更趋智能化,手段更隐蔽,加强现代化的安全防范技术,满足人们对保安系统日益提高的要求和期望,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上海优周电子公司配备现代化的研发、生产制造设备,集科研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已成为国外、国内知名的安全防范产品设计、制造企业,研制开发的系列无线防盗报警监控系统是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
D206型电脑监控无线防盗报警器的主机、智能红外数码探头、无线发射器均采用微电脑控制。
多CPU 处理红外信号,稳定性高,误报低。
获得CCC(S)认证。
二、概述:本次方案:系统采用 D 206 型无线报警主集中监 控,各监控点的警情采集可以是红外、门磁或室外用的红外 对射探头等。
本系统采用了微电、数和 无线收 D 206系列防盗报警系统是距离 无线报警系统,由报控制器和探测器发 一套完整的区域警服务系统, 该系统是探测、 通讯、 微电脑控制于一体的智能化、全数码多功能的 产品,该系统广泛用于企事业单位、金融系 别墅等场所。
既可独立使用也可与接警中心联网使用。
室内防盗:它是利用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检测人的 红外线而产生报警。
当有偷盗者闯入它所覆盖的范围内时, 红外探测器将编过的数据通过无主机。
D206所 覆盖的范围:水平 ≤ 114℃、垂直≤ 84℃,红外≥8M. 室外防盗:前端采用红外对射配无线发射器的方式,它 是利用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相互之间构成一全性及高,当有偷窃者入侵时,前端报警以后通过无线发射器将编码过的数字信号以无线的方式把信号传给接警主机。
对射式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第一章绪论在一些电影、电视剧中我们常可以看到,有些博物馆等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场所,在安防电脑系统的屏幕上面,显示着一根根红线,如果有人进入不小心“触”到了这根红线,那么报警器就会发响。
这就是红外线报警器。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红外线报警器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1]。
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是报警器主动发出红外线,红外线碰到障碍物,就会反弹回来,被报警器的探头接收。
如果探头监测到,红外线是静止不动的,也就是不断发出红线线又不断反弹的,那么报警器就不会报警。
当有会动的物体触犯了这根看不见的红线的时候,探头就会检测到有异常,就会报警。
被动式报警器少了一项功能,就是发射红外线。
物理学上告诉我们,当物体的温度高于0K的时候,就会发出红外线,换句话说任何物体都能发出红外线[2]。
而其后的原理,被动式报警器和主动式是一样的。
红外线报警器对温度敏感,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当感应到环境中存在高出背景强度的辐射时,就触发报警。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是由收、发装置两部分组成[3]。
发射装置向装在几米甚至于几百米远的接收装置辐射一束红外线,当被遮断时,接收装置即发出报警信号,因此,它也是阻挡式报警器,或称对射式探测器。
通常,发射装置由多谐振荡器、波形变换电路、红外发光管及光学透镜等组成。
振荡器产生脉冲信号,经波形变换及放大后控制红外发光管产生红外脉冲光线,通过聚焦透镜将红外光变为较细的红外光束,射向接收端。
接收装置由光学透镜、红外光电管、放大整形电路、功率驱动器及执行机构等组成[4]。
光电管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整形放大后推动执行机构启动报警设备。
主动式红外报警器有较远的传输距离,因红外线属于非可见光源,入侵者难以发觉与躲避,防御界线非常明确。
主动式红外报警器是点型、线型探测装置,除了用作单机的点警戒和线警戒外,为了在更大范围有效地防范,也可以利用多机采取光墙或光网安装方式组成警戒封锁区或警戒封锁网,乃至组成立体警戒区。
018红外对射防盗报警方案

住宅小区防盗报警设计方案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7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及要求》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774-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770-9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方法》5、JGJ/TI-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二、防盗报警技术发展(一)防盗报警系统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逐步向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其中包括防盗、防火、电视监控、出入口控制、巡更、周界报警、安全管理(水、风、电、气)、通讯指挥、广播音响系统等。
这类大系统是根据各单位的风险等级及保安程度的不同要求单独进行设计、配套和加工的。
用于居民户、居民区、商业网点,金融及城市联网的小、中、大系统:以防盗门窗为防护基础的家用小型报警系统;居民区或社会公共安全中型防范系统;有条件的大中城市逐步地开发生产多级城市联网的大型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防盗报警控制系统及报警信号传输技术方面发展。
将极大地增强社会性的安全防范能力,提高保安服务业实力和公安干警指挥处置重大盗窃、治安、消防、急救及各类突发事件的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防盗报警系统技术1、信号传输技术报警信号的传输有有线、电话线、总线、电源线、无线等各类传输方式,不管是何种传输方式都必须保证传输信号的安全。
(1)有线传输系统,是常见的较为可靠的报警传输方式,但其传输线断路、短路或并接其它负载应能产生报警或故障显示,识别判断故障原因及大致地点。
(2)电话线传输:在大中城市电话线越来越普及,利用电话线传输报警信号,相对其它传输更容易更廉价,对大中城市报警联网更具有现实意义。
但是电话线传输一般还没有解决剪断线立即报警,在不能实现巡检的情况下,如何发现和判断电话线路的问题,这是电话线传输中急需解决的重要技术课题。
红外线防盗报警系统设计.

红外线防盗报警系统设计规範红外线防盗报警系统设计规範针对目前工厂状况,为防範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在工厂周围安装周界报警系统,配合工厂保安人员,形成一套技术防範与人力防範的安全网。
利用保安人员的可移动性弥补周界系统的技术不足,利用技术防範的固定、全天候特性补强人力的不足。
综合技防、人防力量,将工厂置身于安全防护之下。
一、应执行的标準国家《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範》( 该规範用于线路敷设),《安全防範程式与要求》GA/T 75-94及民用安全警示标準等。
二、系统说明利用现有成熟的红外对射探测技术、综合通信技术、电子报警技术及声光显示技术,在厂区周围搭建一套红外线安全防护网。
当有不明物体或犯罪分子对工厂週边造成危害或有一定危害性存在时,系统根据前端设备反馈回来的信号进行高速处理,经系统分析处理后,得出危害性的等级及处理结果,按不同等级发出声音警报,同时向光电显示器发出警报灯。
保安人员接到系统提示后,立刻分辨报警位置,打开照明设备,录影系统启动录影,值班员立即通知附近巡逻保安,及时处理应急事务。
如果系统跟警局报警系统联网,则系统会自动向警局发出报警通知,并记录曾报警过的準确位置,以供事后查询。
叁、系统组成本系统由前端探测器,信号处理器,报警拔号器,声光报警模组,电子显示图板及警号,信号传输及电源组成。
红外探测器:本设备选择四光束红色外对射。
(1)採用数位式信号过滤系统对各种杂音、乱光、散光等有强大抑制力,稳定性高。
对因雨、雾、雪的影响,可经内部微电脑处理保持高感应度,是对光线衰减的影响减至极限。
(2)通过数位式信号过滤系统,其感应余度大幅增加(较以前增大约400倍)。
(3) S.O.AGC (自动增益回路),将电器噪音、外乱光等的影响减至极限。
(4)高精度大口径光学系统,脉卫式光束,半导体振盪器不受环境温度影响。
(5)光轴调整特别容易,上下共四段光束同时调整,大幅省时。
(6)附有微调机构和瞄準器,瞄準后的确认快捷、便利。
红外线对射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红外线对射报警器的制作方法一、电路工作原理介绍红外线供应网讲述一款红外线对射报警器的设计具体步骤方法。
原理图如图1所示:接通电源后,发射器的多谐振荡器起振,振荡所产生的方波信号经VT6进行放大后,驱动红外发射管D6向布防区域发送红外线信号。
在布防区域若没有物体挡住红外线,这时发射的信号被红外接收管接收,经VT1、VT2两级放大、D8、D9倍压整流后形成一个直流控制电压,驱动VT5饱和导通,这时输入4011与非门8、9脚的为低电平信号。
当红外线被物体挡住时,VT5截止,这时输入与非门的信号变为高电平,经逻辑电路处理后,从3脚输出低电平,这个信号一方面使VT3导通,报警电路工作,另一方面经R8,使4011与非门电路的13脚输入一个低电平信号,锁存了报警信号,这样,就算重新接收到了红外线信号,报警信号也不会停止。
只有当重新接收到信号,同时按下复位键,将4011的13脚变为高电平时,报警信号才被停止。
二、硬件电路的制作与调试在对电路的制作时,只要按线路板上的标识,正确安装元件,一般都能一次成功,从实际制作者反应给我们的信息中了解到有些地方可能会在安装时遇到困难,这里介绍一下几个元件安装时的注意点,请网友在制作时注意。
1、音乐集成电路IC4的安装音乐集成电路内部采用CMOS,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因此很容易接收到静电感应信号而损坏,在制作时焊的时间不能太长,电烙铁外壳最好地接。
其中这个电路必须接上振荡电阻后方能产生报警信号,由于电路没有引脚引出,要装于线路板上,我们必须焊上三根引脚,引脚可以采用剪下来的电阻引脚,具体焊接位置见图2。
2、其他器件的安装发射器与接收器各元件的安装方式见图3和图4。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红外线发射与接收管的安装,必须是折弯对齐,焊接时不要直接在线路板上插到底,不然的话就无法折弯对齐了。
3、电路的调试1)首先对电源部分进行调试。
先将整流、滤波部分元件焊上,然后接上电源变压器,用交流档测变压器输出电压为12.7V,再用直流档测整流滤波后的电压为直流12V左右,正常,接上三端稳压后再测其输出电压,为稳定的5.04V,这些数据说明电源部全全部工作正常;2)发射部分的调试。
简易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电路的设计

简易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电路的设计学校: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学号:09811237班级:09级应用电子(2)班姓名:毛帅指导老师:劳胜领简易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电路的设计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红外线光电防盗报警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该电路主要包括报警信号的产生、处理以及输出等三个方面的具体实现电路,通过分析得出这个报警电路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另外,因该电路有较强的实用性,适用于较多的场合,实际运用方便,故设计意义很重要。
关键词:红外线;报警;继电器KA;防盗引言当今21世纪,防盗,安全等话题已成为我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话题。
在家安装普通防盗报警器的最大障碍,就是要将安装在门窗上的传感器用导线接到报警装置上,这会给家人的日常生活带来各种不变。
另外,常见防盗报警器总是在盗窃闯入后才发出报警声,而此时门、窗以及许多室内设施均已遭受严重破坏。
可见,在家庭安装防盗器的最佳方案,当然是阻止盗窃闯入房间,而不是等窃贼闯入后才探测报警并将其吓跑。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不妨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防盗方案——安装红外线光电报警器,它是一种重要的监视系统,可应用于机场、库房、军事重地以及高温、高寒、高危等恶劣环境下,同时也适用于农村场院、畜禽棚舍的警戒,以及其它需要设防的场合。
红外光电报警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其中,主动式红外光电报警器采用了红外调制,所以不受白天黑夜及气候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其特有的使用价值,并且因具有造价低廉、性能稳定可靠及可携带等特点,颇受人们喜爱。
该方式报警器组合了红外发射器、接收器和放大电路三大主要部分。
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相互对射,即在两者之间,利用光电原理形成一束红外线“路障”,当人体或移动目标通过时,红外线被遮挡,引起光电探测器件信号的突然变化,产生一个不同的电信号,系统将这个电信号经过放大电路部分除去燥声并放大处理后开启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该装置通常安装在大门的两侧,或者安装于一座大楼的防盗系统中,其作用距离较大,通用性强。
红外对射系统设计方案

红外对射防盗报警系统方案一. 方案概述防盗报警系统方案的提出主要针对赤壁生产基地围墙入侵带给工厂的经济损失及财产安全,同时也为了提高公司保安部门的整体协作能力和发生入侵现象的综合调度反应能力,整个方案采用多门卫点监控及模拟电子地图显示报警区域,对产品的选择我们结合一期防盗报警系统中安装和布线方式中存在的缺陷及防盗设备产品的不稳定性,此次防盗报警系统方案中的产品经过市场调查和对比,采用总线制红外对射系统设备,其特点如下:专为周界系统量身定做的双485总线方式。
利用双485总线进行布线,每一个功能模块都可以直接并联于总线之上,亦通过总线收发资料,安装简单。
每条485总线长度可达 1.2KM,全中文的显示和操作界面。
所有操作都在全中文的环境下实现,非常方便。
即使第一次使用的用户也能灵活使用。
减少总线负载。
每一个防区模块都通过独立的电源供电,大大减少了总线的压力,使得整个系统更稳定可靠。
键盘远程控制操作:键盘的最长安装距离为 1.2KM。
一台主机最多可连接4个中文键盘,并实现多路分控。
电子地图显示:管理中心报警软件实时、集中监控所有住户的布、撤防状态。
电子地图能清晰地反应报警区域位置等信息。
管理中心报警软件可自动、实时记录报警信息,无限量存储;并可查询、打印报警信息。
强大的前端联动功能:通过单防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方便的联动前端设备(警号警灯,并可通过中文键盘统一控制),并支持定时启动和关闭。
二.系统设计1.系统原理每个周界点装置一个报警地址模块,采用利用总线进行区域联防,节省了系统的投资成本。
当有警情发生时,报警信号便通过报警模块将报警信息传输至报警主机,除了在LCD显示屏上显示具体地点以外,通过接警中心软件更可准确显示警情发生的地址、告警类型等,并且通过声光提示职守人员迅速确认警情,及时赶赴现场,以确保工厂财产的安全。
2.安装方式根据工厂围墙特点,选择支架安装,第一期围墙部分线管采用明装方式,部分重要检测段采用开槽埋管方式,第二期围墙部分线管预埋采用暗装方式,每4米安装一个86型底盒(见附图一),围墙阴角顶部分用于安装红外对射接受器和发射器(见附图一),线管预埋(见附图一),采用6芯φ1平方线缆用于信号线和电源线接入。
红外对射报警系统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红外对射报警系统方案# 红外对射报警系统方案## 1. 引言红外对射报警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安全防护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商业场所等地方。
它通过设置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实现对特定区域的监测和报警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红外对射原理的报警系统方案。
## 2. 系统组成红外对射报警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件组成:- 红外线发射器:负责发射红外线信号。
- 红外线接收器:负责接收红外线信号。
- 控制器:负责对红外线信号进行处理和判断是否触发报警。
- 报警器:当系统判断有异常情况时,会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
## 3. 工作原理### 3.1 红外对射原理红外对射原理是基于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阻断和检测。
当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被遮挡时,接收器接收不到信号,通过检测信号的中断就可以判断是否有人或物体经过。
### 3.2 系统工作流程1. 系统启动时,红外线发射器开始发射红外线信号。
2. 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红外线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3. 控制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判断是否触发报警条件。
4. 如果触发报警条件,控制器将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信号。
5. 控制器可以同时将报警信息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发送给用户。
## 4. 系统特点- 灵敏度高:红外线对射原理可以快速感知到遮挡和中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 可靠性高:系统采用了有源红外线对射原理,能够工作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不易受到其他光源的干扰。
- 扩展性强:系统支持多个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组合和灵活布局,可以实现对多个区域的监测。
- 报警方式多样:系统支持多种报警方式,可以通过声音、光线和电子信息发送等多种方式提供报警提示。
## 5. 应用场景红外对射报警系统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 家庭安防:可以用于家庭的入侵检测和防盗报警。
- 商业场所:可以用于商店、银行、宾馆等场所的安全监控和报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在一些电影、电视剧中我们常可以看到,有些博物馆等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场所,在安防电脑系统的屏幕上面,显示着一根根红线,如果有人进入不小心“触”到了这根红线,那么报警器就会发响。
这就是红外线报警器。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红外线报警器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1]。
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是报警器主动发出红外线,红外线碰到障碍物,就会反弹回来,被报警器的探头接收。
如果探头监测到,红外线是静止不动的,也就是不断发出红线线又不断反弹的,那么报警器就不会报警。
当有会动的物体触犯了这根看不见的红线的时候,探头就会检测到有异常,就会报警。
被动式报警器少了一项功能,就是发射红外线。
物理学上告诉我们,当物体的温度高于0K的时候,就会发出红外线,换句话说任何物体都能发出红外线[2]。
而其后的原理,被动式报警器和主动式是一样的。
红外线报警器对温度敏感,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当感应到环境中存在高出背景强度的辐射时,就触发报警。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是由收、发装置两部分组成[3]。
发射装置向装在几米甚至于几百米远的接收装置辐射一束红外线,当被遮断时,接收装置即发出报警信号,因此,它也是阻挡式报警器,或称对射式探测器。
通常,发射装置由多谐振荡器、波形变换电路、红外发光管及光学透镜等组成。
振荡器产生脉冲信号,经波形变换及放大后控制红外发光管产生红外脉冲光线,通过聚焦透镜将红外光变为较细的红外光束,射向接收端。
接收装置由光学透镜、红外光电管、放大整形电路、功率驱动器及执行机构等组成[4]。
光电管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整形放大后推动执行机构启动报警设备。
主动式红外报警器有较远的传输距离,因红外线属于非可见光源,入侵者难以发觉与躲避,防御界线非常明确。
主动式红外报警器是点型、线型探测装置,除了用作单机的点警戒和线警戒外,为了在更大范围有效地防范,也可以利用多机采取光墙或光网安装方式组成警戒封锁区或警戒封锁网,乃至组成立体警戒区。
单光路由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组成。
双光路由两对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5]。
两对收、发装置分别相对,是为了消除交叉误射;多光路构成警戒面;反射单光路构成警戒区。
1.2 两种红外线探测器工作原理的比较1.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世界上任何物体都存在红外线,只不过红外线的频段是用人眼看不到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就是通过采用对人体体温辐射的红外线频段敏感的元件为核心,在感应到立体空间内的热源时产生报警,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在技术层面上相对而言存在以下弱点:1).容易受到动物体温辐射、阳光照射、热气流温度辐射等多种因素干扰而引发误报警;2).当气温与人体温度接近或高于人体温度时,这一类探测器将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因以上技术层面上的原因,所以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相对于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网较容易产生误报与漏报。
不过随着现在生产工艺和技术的进步,只要您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环境选择使用适合的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这种情况会大大降低。
2.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以数字通讯方式通过CPU的程序控制,使主动红外线对射探测器具有智能性,可精确区分每条射束,以便采用多束红外线射束构成多线束的密集防卫;同时还可通过调整CPU的程序,设定在规定的若干束红外线射束被阻断时产生报警输出。
由于其工作特点,可以构成对窗、阳台等建筑物的出入口形成封闭式的防范,为现代化建筑防盗方案提供“御贼于户外” 、住户自由活动于户内的高度人性化的安全防护。
所以,本课题打算设计一个主动式红外报警器。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电子电器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各种高档家电产品和贵重物品为许多家庭所拥有。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是越来越多。
这点就是看到了大部分人防盗意识还不够强.造成偷盗现象屡见不鲜。
因此,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对财产安全问题十分担忧。
现在很多小区都安装了智能报警系统,因而大大提高了小区的安全程度,有效保证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由于红外线是不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红外报警器大多数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其功能也非常先进。
其中包括被动式热释电型红外报警器。
还有红外监控无线报警器,超声波防盗报警器,红外线防盗报警器,高灵敏红外报警器,触摸式延时防盗报警器, 触摸式防盗报警器,红外报警器, 红外线声先报警器 (6)防盗报警系统是在探测到防范现场有入侵者时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的专用电子系统,一般由探测器(报警器)、传输系统和报警控制器组成。
探测器检测到意外情况就产生报警信号,通过传输系统送入报警控制器发出声、光或其他报警信号[7]。
探测器(报警器)的种类很多,按所探测的物理量的不同,可分为微波、红外、激光、超声波和振动等方式;按电信号传输方式不同,又可分为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两种方式[8]。
由于红外线是不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时红外线报警器的简易、灵敏度高为人们解决了不少问题。
但是市场上的报警器大部分都是用于一些大公司财政机构,价格高昂,一般人们难以接受,如果再设计和生产一种价廉、性能灵敏可靠的防盗报警器,必将为大多数需求者所利用,在人们的防盗和保证财产安全方面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本课题尝试用价格低廉、应用普遍的AT89S52单片机控制的电路来设计一个主动式对射式的红外线防盗报警器,期望达到方便、实用的效果。
第二章总体设计的方案该系统以单片机AT89S52系列为核心,采用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为发射和接收装置,由反相器芯片反相间接控制CPU工作。
在CPU程序运行以后控制输出口电平使得蜂鸣器与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声光报警电路同时进行声光报警。
系统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系统方框图采用AT89S52单片机,直流可调开关MC34063,反相器74LS14D等芯片[9]。
其中,AT89S52的P1.2~P1.7为输出口,而P3.0~3.5为输入口。
P1口连接红外线发射电路,P1口为低电平时,红外线发射电路导通,正常发射红外线[10]。
P3口输入经接收红外线电路接收并由反相器反相的电平,当电平到达单片机CPU后,若各口均为低电平,则CPU不做任何反应,此时不报警;而当红外线被认为挡住而使接收电路无法接受到时P3输入口就会输入高电平,此时当在一定的时间内检测到位于不同位置的光束被遮挡时,由P3.7口输出报警信号,驱动声光报警电路进行报警。
第三章硬件电路各部分电路设计AT89S52单片机式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
使用Atmel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S51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
片上的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11]。
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位CPU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AT89S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有效的解决方案。
3.1 单片机控制系统电路单片机P1口与红外线发射电路相连,P3口与红外线接收电路相连,P3.7口连接声光报警电路输出方波脉冲信号驱动声光报警。
X1、X2脚与晶振相连,用于定时计数,以形成一秒周期的方波脉冲信号[12]。
3.1.1 主控芯片的性能以及标准功能主要性能:●与MCS-51单片机产品兼容●8K 字节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1000次擦写周期●全静态操作:0Hz~33Hz●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32 个可编程I/O口线●三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八个中断源●全双工UART 串行通道●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标准功能:AT89S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32位I/O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个数据指针,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
另外,AT89S52可降至0HZ静态逻辑操作,支持两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
空闲模式下,CPU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
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15]。
3.1.2 主控芯片的主要结构及引脚功能主体单片机芯片AT89S52的引脚结构如图3-1所示:图3-1 系统方框图各主要管脚介绍如下:VCC : 电源GND: 地P0口:P0 口是一个8位漏极开路的双向I/O口。
作为输出口,每位能驱动8个TTL逻辑电平。
对P0端口写“1”时,引脚用作高阻抗输入。
当访问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时,P0口也被作为低8 位地址/数据复用。
在这种模式下,P0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在flash编程时,P0口也用来接收指令字节;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
程序校验时,需要外部上拉电阻。
P1口:P1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个TTL逻辑电平。
对P1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
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
此外,P1.0和P1.2分别作定时器/计数器 2 的外部计数输入(P1.0/T2)和时器/计数器 2 的触发输入(P1.1/T2EX)。
P2 口:P2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2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TTL 逻辑电平。
对P2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
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用16 位地址读取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MOVX @DPTR)时,P2 口送出高八位地址。
在这种应用中,P2 口使用很强的内部上拉发送1。
在使用8 位地址(如MOVX @RI)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2 口输出P2 锁存器的内容。
在flash 编程和校验时,P2 口也接收高8 位地址字节和一些控制信号。
P3 口:P3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2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 4 个TTL 逻辑电平。
对P3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
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
P3 口亦作为AT89S52 特殊功能(第二功能)使用,在flash 编程和校验时,P3 口也接收一些控制信号[13]。
如下表3-1所示。
表3-1 P3口的引脚号及其第二功能引脚号第二功能P3.0 RXD(串行输入)P3.1 TXD(串行输出)P3.2 INT0(外部中断 0)P3.3 INT0(外部中断 0)P3.4 T0(定时器0外部输入)P3.5 T1(定时器1外部输入)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RST: 复位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