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运行噪声的分析

合集下载

电梯运行噪声的解析

电梯运行噪声的解析

电梯运行噪声的解析发布时间:2023-06-30T03:11:02.029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13期作者:袁志彬[导读] 电梯是以电动机为驱动力的垂直升降机,内设箱状吊舱,常用作多层建筑人员及货物的运输。

电梯运行噪声是电梯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具体为低中频振动。

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目前,电梯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载人工具,随着高层建设的普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电梯的使用已经产生依赖。

但在电梯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如果产生噪声,从某种程度上看会给人们生活和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电梯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是一种高分贝低频率的噪声,而且噪声的振动波长,会间接地影响到人们的休息。

基于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电梯运行噪声控制。

关键词:电梯;运行;噪声引言电梯是以电动机为驱动力的垂直升降机,内设箱状吊舱,常用作多层建筑人员及货物的运输。

电梯运行噪声是电梯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具体为低中频振动。

调查发现,建筑设计、电梯自身质量、电梯安装技术均与电梯运行噪声的产生具有直接联系。

1、解决电梯运行中噪声问题的意义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电梯主要负责人和小件物品的垂直搬运。

随着电梯的广泛应用,其噪声问题时有发生,用户的相关投诉不断增多。

在电梯维护和管理工作中,电梯运行噪声和振动是两大最为常见、最为棘手的问题,且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电梯运行噪声属于一种低频噪声(<500Hzll]),很容易引起使用者的共鸣,导致心慌及烦躁等一系列不适症状[1]。

所以,针对电梯运行中噪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便显得尤为重要。

2、电梯噪声的形成2.1电梯机房噪声的形成(1)制动器闸瓦产生的噪声。

制动器作为电梯正常运行的重要部件之一,需要其闸瓦的正常开合。

然而其闸瓦开合依靠压缩弹簧、制动臂、顶杆和电磁铁动作,必然会产生动作噪声。

(2)控制柜产生的噪声。

电梯控制柜噪声主要由接触器的吸合、释放产生,部分变频器会因使用时长的增加与控制柜内其他部件产生共振噪声。

关于电梯噪声及控制方法探究

关于电梯噪声及控制方法探究

关于电梯噪声及控制方法探究摘要:基于结构噪声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与电梯运行相关的结构噪声频率特性,以及结构噪声在电梯设备和建筑结构之间的传递路径。

电梯噪音是评价电梯舒适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其产生原因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文章从法规标准、产生原因、解决办法等几个方面对电梯噪音进行分析,对安装和维保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此降低电梯噪音,提高电梯的乘运质量。

关键词:电梯噪声;减振降噪引言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的必要配置之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舒适和便利。

但是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干扰。

随着此类问题日渐增多,相关的建筑法规被不断修订和完善。

1.电梯噪音来源1.1机房噪音1)控制柜噪音。

电梯使用的接触器一般为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在吸合或释放的瞬间,产生较大的噪音。

对于无机房电梯而言,控制柜安装在井道顶层内部,电梯在顶层启动或停止时,容易听到控制柜中接触器的声音,降低了乘坐的舒适感。

因此,将电梯控制柜中的接触器更换为静音接触器,是非常有必要的。

2)变频器风扇噪声。

变频器风扇起到对变频器内部电子元件散热的作用,需要定期清理灰尘。

一些老旧电梯,风扇长期不清洁,造成转动时噪音增大。

3)制动器噪音。

电梯制动器常用鼓式制动器或碟式制动器。

制动器间隙调整不正确,电梯运行或停止瞬间将产生较大的噪音。

我们可以在电梯检修运行时,利用塞尺检查制动器闸皮与曳引轮之间的间隙。

制动器的间隙应符合制动器维护手册上的要求。

当制动器间隙过小时,电梯运行时制动器闸皮会与旋转的曳引轮摩擦,发出响声,还会造成电梯运行抖动、制动器过热等问题;制动器间隙过大时,电梯停梯瞬间,制动器在失电状态下迅速合闸,导致合闸声音过大。

对于鼓式制动器的间隙,可依据产品手册,调整抱闸顶杆螺丝或者抱闸弹簧。

对于碟式制动器,可通过增减制动器垫片来调节制动器间隙。

4)曳引机噪音。

电梯曳引机在正常情况下的运转声音是均匀且平稳的,如果出现主机运转嗡嗡响或者轴承位置有规律的响声时,应立刻停梯检查。

电梯噪音解决办法

电梯噪音解决办法

电梯噪音解决办法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但是很多人都遇到过电梯噪音问题。

电梯噪音主要来自电机、轮轴、导轨等部分的运转,给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干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了管理者和业主们的头疼之处。

一、电梯噪音产生的原因1.电梯机房和轿厢没有隔音处理。

2.电磁波干扰引起电器发生电磁辐射。

3.运行中的电机和轮轴发出机械振动声。

4.导轨和滑轮间摩擦发出噪音。

二、电梯噪音解决方案1.优化电机和轮轴电梯是由电机驱动的,若发生异响与噪声,就需检查电机,如轴承有问题,需要更换。

车轮是电梯能否平稳运转重要因素,若车轮质量达不到标准,容易导致噪声问题产生,这时需更换车轮。

2.电梯机房和轿厢隔音处理隔音处理是消除噪声最直接和有效的办法,对于电梯要对电梯运作的机器和隔音材料进行调整和安装。

机房需要隔音板和隔音材料维护,保障静音效果。

轿内音乐模糊噪音大,用户无法愉悦享受用电梯的乐趣,对于长时间停留或者等待电梯可以加入缓冲挂纱、静音无毒地毯等装修材料,这些材料具有吸声、隔声等功能,可以减少电梯的噪声。

3.维护导轨和滑轮导轨和滑轮的问题可能会发出持续的嘈杂声,并且会在电梯运动过程中产生尖锐的噪音。

导轨部分可以采取隔音垫和上油处理,以减少轿厢和导轨之间的摩擦和碰撞声。

对于滑轮也可以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避免出现噪音影响。

4.适时维护电梯适时维护电梯可以避免电梯发生较多的故障,从而减少电梯的噪声。

维护人员可以一段时间对电梯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维修,确保电梯的运行状态达到最优化。

5.加装隔音门和隔音窗为了减少电梯产生的噪音,可以在电梯运行的路线上安装隔音门和隔音窗,隔音门和隔音窗可以有效地减少电梯产生的噪音,不会对周围居民产生太大的干扰。

总之,电梯噪音问题不仅只是业主们的头疼之处,对于管理者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或者进行人工检修,使电梯噪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住宅电梯噪音标准

住宅电梯噪音标准

住宅电梯噪音标准
住宅电梯的噪音标准可以参考以下方面:
1. 地面振动:住宅电梯在运行时会产生地面振动,标准可以规定电梯在正常运行时地面振动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制。

2. 机房噪音:电梯机房通常会安装机房降噪装置,标准可以规定机房噪音不得超过一定的分贝数。

3. 轿厢噪音:电梯在运行时会产生各种噪音,如电机噪音、轿厢运行时的摩擦噪音等。

标准可以规定电梯的轿厢噪音不得超过一定的分贝数。

4. 门扇噪音:电梯的门扇在开关过程中会产生噪音,标准可以规定门扇噪音不得超过一定的分贝数。

5. 噪音传输:电梯的噪音会传输到周围的空间中,标准可以规定电梯噪音在周围空间中的传输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住宅电梯的噪音标准可能会因地区、用途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可以参考当地的法律法规或相关标准进行具体规定。

曳引式电梯主机噪声成因分析与改进措施分析

曳引式电梯主机噪声成因分析与改进措施分析

曳引式电梯主机噪声成因分析与改进措施分析电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运行良好的电梯给生活带来方便舒适,而状态不好的电梯除了存在安全隐患外,也会让人乘坐过程胆战心惊。

电梯运行过程会产生各种噪声,其产生机理是复杂的。

本文作者着重分析曳引式电梯主机噪声的产生原因,并针对其提出改进措施。

标签:曳引式电梯;主机噪声;成因分析1 曳引式电梯主机噪声的影响及相关标准电梯主机是曳引式电梯运行的动力源,一般由电动机、制动器、联轴器、减速箱、曳引轮、机架和导向轮及附属盘车手轮等组成。

有机房电梯主机安装在机房中,电梯一旦运行,主机噪声就可能从机房传播出去。

由于建筑设计及材料隔音问题,加上电梯安装过程与建筑的连接,电梯主机噪声会传入用户家中,靠近机房的住户极有可能受到噪声的影响。

电梯的噪声主要以低频振动为主。

科学研究表明电梯产生的频率低于200Hz的低频噪声会严重损害人们的内脏,其中对人体影响较为明显的是3~50Hz的频率范围。

2 常见曳引式电梯主机噪声成因分析曳引式电梯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梯型,其主机可分为有齿轮和无齿轮两种。

有齿轮主机主要是蜗轮蜗杆主机,电动机的动力通过减速箱传递到曳引轮上,速度一般不快,多用于货梯;而无齿轮主机的动力则不通过减速箱直接传递到曳引轮上,重量轻,结构紧凑,效率高,多用于客梯。

随着科技进步,电梯拖动方式已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以往的技术例如PLC控制、交流双速电梯等如今已所剩不多,只有少量的老电梯仍在使用。

如今曳引式电梯主机常用的拖动方式是变频调压调速(简称VVVF),已经能满足大部分日常使用场所,如办公楼、厂房等。

变频电梯应用变频控制原理,由旋转编码器脉冲计算、负载检测等实现无级变速控制。

这类电梯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使用率较高。

近些年常见的永磁电机则是新材料使用方面的突破,通过无齿轮永磁恒定力矩特性可以实现直接使电梯运行或停止。

以这两类主机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其产生噪声的原因。

电梯噪音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

电梯噪音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

电梯噪音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摘要文章介绍了电梯噪音的分类与影响,通过分析电梯噪音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实例,提出了解决电梯噪音的办法。

关键词电梯;噪音;原因;治理1 电梯噪音的分类与影响生理学角度来讲,干扰人类正常休息、学习及工作的声音(即不合时宜的声音)就是噪声。

而电梯噪声是指电梯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去年三月初,国家标准委及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制定的推荐性标准《电梯技术条件》正式执行,文件中不仅对电梯的舒适度做出规定,也对电梯噪声的检测标准提供依据。

参照最新规定,客用中分自动门开关门时间不应大于3.2 s;客用旁开门,开关门的时间须小于3.7 s。

电梯噪音可以分为厅门和轿门开关门噪声、轿厢内噪声、电梯机房的噪声等。

研究表明噪声会给轿厢内司、乘人员造成负面影响,长期在机房或者轿厢周围工作、生活,会引起神经、心血管及其他系统的功能性异常和不良反应,极易诱发头昏、耳鸣、心慌、脑胀、失眠。

2 噪音产生原因分析电梯机房内部的曳引驱动电动机的旋转过程中的声音,配重和轿厢顺导轨运行过程中导轨及导靴间的摩擦声音,曳引绳与旋转部件间摩擦的声音、轿厢高速运行造成的空气流动带来的声音是电梯噪声的主要来源。

2.1 轿厢内部的噪声轿厢内的噪音主要源自反绳轮高速转动中摩擦的声音;轿厢随导轨运行中由于振动所引起的噪音;导轨和导靴之间的摩擦声音;平衡链的撞击声音;轿厢运行中的气流声音等。

另外,轿厢的外形和尺寸、轿壁的刚性、轿壁隔声系数等对电梯噪声等因素也是造成电梯噪声的诱因。

2.2 机房内部的噪声1)曳引电机的噪声。

定子及定子间的影响以及沟槽的谐振、轮机转子旋转不均衡、轴承的旋转、空气的流动、电机结构引起的频率激振、空气谐振腔等因素都能够引发噪声。

2)曳引绳索与曳引轮旋转的摩擦噪声。

曳引绳同曳引轮槽间的静摩擦是轿厢运行的直接动力,曳引绳同曳引轮在运行中产生的摩擦声音会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快而增大。

如果轿厢绳轮、轿厢壁的规划不合理,会对声音有扩大作用。

电梯运行噪声测量记录

电梯运行噪声测量记录

电梯运行噪声测量记录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它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上下楼的方式。

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电梯的噪声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电梯运行噪声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测量噪声的标准和方法。

噪声是一种由机械振动或空气振动引起的声音,其单位通常以分贝(dB)表示。

我们可以使用专业的噪声仪器进行测量,这些仪器能够准确地计量各种频率范围内的声音水平。

其次,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地点进行测量以获取全面的数据。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噪声主要产生于电梯机房、电梯井道和乘客搭乘过程中。

我们可以在这些地点分别设置测量点,以获得不同情况下的噪声水平。

在测量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参数需要记录。

首先是声级,即噪声的总体强度。

其次是频率分布,即不同频率范围内的声音水平。

此外,还需要记录电梯运行时的速度、荷载和运行模式等参数,以确定这些因素与噪声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测量时,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环境噪声的影响。

电梯通常在繁忙的城市中运行,周围环境噪声可能会干扰测量结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测量前对环境噪声进行监测,并在测量结果中进行相应的修正。

其次是测量点的选择。

电梯井道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噪声会通过墙壁、地板和天花板等传播。

为了准确测量电梯井道中的噪声,我们需要选择一个代表性的测量点,并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最后,我们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我们发现,电梯机房的噪声水平最高,主要是由电梯机器设备和传动装置引起的。

电梯井道和乘客搭乘过程中的噪声水平相对较低,但仍然超过了国家标准。

这可能是由于电梯设备的老化和维护不当导致的。

为了降低电梯运行噪声,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定期对电梯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持其正常运转。

其次,可以对电梯机房进行隔音处理,减少噪声的传播。

此外,我们还可以安装噪声隔离设备,如减振器和隔音板,来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电梯顶楼噪音治理方案

电梯顶楼噪音治理方案

电梯顶楼噪音治理方案电梯顶楼噪音治理,针对解决电梯运行中顶楼业主房内的嗡鸣声。

该噪音主要受电梯主机震动影响,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电梯噪音问题越加突出,由此电梯降噪日益普遍,下文是电梯降噪办法总结。

一、电梯顶楼噪音分析顶楼业主房内感受到的噪音主要由曳引机震动通过固体结构传播形成。

震动声波在此过程中能量衰减微弱,透射能力较强,影响范围较广,业主室内噪声值一般在40dB以上。

相比高频噪音的自然衰减低频噪音能轻易穿透障碍物,因此单纯的隔音板效果并不明显。

二、电梯顶楼噪音治理办法汉克斯隔音坚持源头降噪理念,对电梯主机进行隔音减震设计。

在电梯主机底部安装分体式金属减震平台,将电梯主机与四周墙体与地面隔离。

如此99.8%的声波便不能通过底座、地面传播到达业主房内。

其他细节降噪设计,需客户提供现场图片或现场情况简述,方可确定。

三、电梯顶楼噪音治理效果业主卧室夜间声级测量值,达到国家规定1类区域噪声排放标准30dB以下。

主观体现为人耳几乎听不见电梯噪音。

(可参照图书馆40分贝噪声标准)常见电梯噪音问题有涉及电梯机房、主机、井道等相关内容,如遇到电梯噪音问题可及时与物业管理部门联系解决。

篇2:电梯噪音维权?顶楼电梯噪音治理办法电梯噪音维权?顶楼电梯噪音治理办法本文关键词:噪音,电梯,顶楼,维权,治理电梯噪音维权?顶楼电梯噪音治理办法本文简介:高层建筑林立,电梯噪音问题逐渐凸显。

其中,住宅小区内电梯机房下层及电梯轨道周边房屋噪音污染比较明显,市民更加关注顶楼电梯噪音治理问题。

以下从电梯噪音形成、电梯噪音危害、电梯噪音维权、电梯噪音治理措施四个方面做出介绍。

顶楼电梯噪音形成电梯轿厢主要靠曳引机驱动运转,曳引机工作时不可避免产生振动,这部分振电梯噪音维权?顶楼电梯噪音治理办法本文内容:高层建筑林立,电梯噪音问题逐渐凸显。

其中,住宅小区内电梯机房下层及电梯轨道周边房屋噪音污染比较明显,市民更加关注顶楼电梯噪音治理问题。

以下从电梯噪音形成、电梯噪音危害、电梯噪音维权、电梯噪音治理措施四个方面做出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运行噪声的分析
摘要:针对电梯运行引起的振动及噪声,对其噪声源进行分析。

通过在主机、返绳轮、轿厢、导轨等方面采取的减振减噪措施以及建筑上对机房、井道、结构设计等方面的隔声措施,实现减少振动及噪声,使人们享受电梯的舒适便捷,远离噪声困扰。

关键词:振动噪声电梯
电梯是高层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垂直交通工具,是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和自动化、减轻繁重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设备,其应用十分广泛。

随着电梯投入使用的数量急剧增高,用户对电梯噪声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在实际工作中,碰到最头痛的问题就是电梯的运行噪声和振动现象,而这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的,这种现象用户意见大,但是问题又一时难以解决。

电梯噪声与日常生活接触的音乐噪声、交通噪声不相同,它属于低频噪声(频率在500Hz以下的声音)。

低频噪声的特点就是衰减缓慢、声波较长、其衍射波能轻易绕过障碍物,所以低频噪声不易处理。

由于低频噪声主要是通过结构传声的,所以很容易引起人的感觉共鸣。

一般而言,人对低频噪声的忍耐程度相对也较低。

正常情况下,30~35dB一般人还能接受,35dB以上就会有人明显感觉到心慌、烦躁等不舒服情况。

引起电梯噪声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建筑设计;二是电梯本身发
出的噪声;三是电梯安装节点的降噪处理工艺及后期养护。

因此,降低电梯噪声需要建筑设计、电梯制造、投资主体多方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与电梯噪音相关的标准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电梯本身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GB/T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和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二类是建筑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和GBJ118-198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第三类是环保方面的标准,包括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等。

这三类标准对于电梯运行分贝的限值也有不同的规定:产品标准规定主机房的声音不得高于80dB、轿厢的声音不得高于55dB;建筑设计标准规定白天不得高于50dB,晚上不得高于40dB;环保标准则规定白天不得高于40dB、晚上不得高于30dB。

2010年3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制定的国家推荐性标准GB/T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开始正式执行,其中对电梯的舒适性能做了明确规定,也为电梯噪声的检测提供了专门针对电梯的国家标准依据。

新标准对电梯噪音进行了严格区分。

如表1所示。

一般的电梯噪声检测有以下4个指标:电梯运行时的机房噪声、电梯轿厢噪声、电梯开关门噪声和房屋室内关键点噪声。

作为噪声源的电梯的主要噪声来源有以下几点。

(1)电动机的电磁噪声。

电磁噪声是由在电机各部分之间的、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断变化的电磁力引起的。

在排除机械问题的条件下可以通过①提高开关频率;②使用效率优化功能,减小励磁电流;③使用切换的开关频率,在轻载时,用高频率,在重载时,用低频率;④正确完成电机识别和控制器优化来改善情况。

(电气系统的电磁噪声及电器元件的动作噪声)
(2)由于电气系统中线路之间的电磁干扰、外部电压波动,一些电气元件如接触器、继电器等在工作吸合时会产生噪声。

可以通过相应措施减少线路间的干扰和外部电压的波动;选用低噪声的继电器或固态继电器以改善情况。

(3)绳轮和钢丝绳、钢带之间的摩擦噪声。

具体的噪声源有①绳轮轴承转动中的噪声;②钢丝绳与绳轮槽咬合时的接触噪声;③绳轮转动时由于受力不均所产生的周期性振动。

对此采用高质量的轴承可以减少噪声的产生,但在实际中,有相当部分轴承是由于安装方式不正确或维护不当造成的。

所以提高安装质量,保证轴承的工况良好,使用合适的润滑脂可以减少振动,从而降低噪声。

采用合适的绳槽开口和绳槽深度,保证钢丝绳与绳槽的直线度,有利于减少接触噪声,如果钢丝绳以一个角度进入绳轮,即所谓形成“绳偏角”会非常明显地促使钢丝绳和绳轮不正常地过早磨损和振动。

研究证明:一个只有4°那么小的角度会减少钢丝绳33%的使用寿命。

为了减少噪声的传播,我们可以通过在井道尺寸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上梁返绳轮(如果有)与轿厢之间的距离以增大噪声源到轿厢内的距离。

在返绳轮固定座增加减振胶以隔绝返绳轮运转时的振动通过轿架向轿厢扩散。

可以在主机架与机房搁机钢梁之间采用减振胶,减少主机运转所产生的振动向搁机梁的扩散。

(4)轿厢振动的辐射噪声。

主要噪声源有:由于轿壁薄板刚性不足产生的振动噪声、轿壁与轿架间连接强度不够产生的振动噪声、轿厢运行中井道内气流产生的风噪以及由于钢丝绳张力不均传到轿厢使之产生振动噪声。

通过改进轿厢壁板的设计,适当增加壁板的结构强度,增强轿壁与
轿架间的连接强度,提高安装质量,以减少轿厢壁在电梯运行中的振动。

为了减低轿厢在井道中运行风噪,应尽量减少轿厢突出部分及凹陷空间,以减少气体流动时的阻力,特别是高速电梯,轿厢应尽量设计成流线型。

安装维保单位要认真调整曳引钢丝绳的松紧程度,安装时应使曳引钢丝绳完全自然地垂顺、松开,使曳引绳的应力完全释放,然后再进行调整。

投入使用后,维保单位应定期对曳引钢丝绳张力进行检查调整,确保各根钢丝绳的承载力一致,张紧度合适,不超过平均值的5%,以减少由于张力不均引起的电梯振动噪声。

(5)撞击噪声
主要的噪声源有:①由于导轨安装偏差及导轨接头未处理好,当导靴运行至导轨端面不平处及接口处时产生振动和噪声。

②导靴与导轨间隙过大或两主导轨向层门方向凸突,引起轿厢护脚板碰擦地坎。

③主机抱闸时产生振动噪声。

④电梯开关门时,由于门到位减速未调整到位产生的门撞击振动噪声。

为了保证导轨安装质量,应用相应的工具来检查导轨的垂直度、导轨接头、导轨距偏差等指标,要符合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的要求。

此外还可采用滚动导靴来有效改善导靴在导轨上运行的振动和噪声。

调整制动器,使制动器两侧闸瓦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的工作面上,松闸时间隙均匀且尽可能小,同时也要注意调整制动器与电梯起制动的同步性,以减少抱闸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很多人往往都是简单的把电梯噪声治理理解成为常见的室内吸声治理或墙体隔声治理。

因此更是常常出现电梯噪声虽然多次治理了,但是效果却不理想的局面,久而久之便使形成了人们“误认为电梯噪声没有办法治理的误觉”,而且电梯厂家在目前价格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也不太可能投入较大的精力和成本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便成了目前国内技术难题。

在建筑上噪声的治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机房噪声的隔声。

包括机房的修建、机房的减震隔声措施、机房的吸声处理等,从机房处减少振动、降低噪声。

(2)电梯井的隔声。

包括电梯井内壁的吸声处理、电梯通风设计、电梯轨道的降噪处理等。

通过电梯的运行途径来减少噪声的发生。

电梯层门口装修施工时,应注意避免对层门、层门地坎产生挤压产生变形。

注意电梯门的安装与轨道润滑,保持地坎滑槽内无异物。

(3)建筑隔声设计。

开发商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就应考虑到噪声的问题,从设计上让用户的常用空间远离电梯井,在用户房间与电梯井间采取减震降噪措施。

根据实际用途选用电梯类型。

(4)房屋卧室的布局。

如果房间与电梯已经处于相邻的状态,那就更应注意室内房间的布局,尽量避免卧室与电梯井一墙之隔的情况。

随着社会城市化、科技化、现代化的加剧,房地产市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许多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随之而来的电梯噪声问题也突显出来。

除去因电梯本身质量而引起的噪声问题,还是有许多开发商在建筑设计时忽略了电梯噪声的影响而为楼盘的噪声隐患埋下了伏笔。

通过对电梯噪声源及减少电梯噪声措施的分析,希望对受电梯噪声困扰的人们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 刘爱国,朱红民,郭宏毅.电梯故障排除实例[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
[2] 谢雄.浅议高速电梯中的减振减噪设计[J].中国电梯,2009,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