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传递 知识讲解
202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21章信息的传递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上课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A.①②④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越
微波通信
来越 宽卫星通信源自的信 息光纤通信
之
路
网络通信
1.下列技术应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B ) A.利用微波雷达跟踪飞行目标 B.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深度 C.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 D.利用移动通信屏蔽器屏蔽手机信号
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探测海底深度的。
乎能覆盖全球
3颗
3.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载有信息的激光在光缆的内壁上不断地发生光的 折射,把信息从一端传到了光缆的另一端 反射 B.用于通信的激光是在空中传播的 光导纤维中 C.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是直线传播 多次反射 D.光纤通信要比短波、微波通信容量更大
4.下列各种活动中,能通过互联网做到的是 (B ) A. 传送网购的运动鞋 交通工具 B. 远程学习物理课程 C. 输送发电厂的电能 电网 D. 传输纸质信件 交通工具
关于微波通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微波属于电磁波 B.微波的性质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 C.利用微波进行长距离通信时,应利用中继站 D.微波中继站间距离约50km,且只能建立在地面上
还可以建立在同步卫星上
想一想,在遇到雪山、大洋,根本无法建设中继站时, 能否用月球做中继站,实现微波通信? 不能
光纤通信的原理 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
携带信息的激光射入
光导纤维
多次反射 携带的信息随激光射出
光纤通信的优点 (1)传输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很大;
(2)光纤衰减小,无中继设备,传输距离远;
(3)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
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生物中信息传递知识点总结

生物中信息传递知识点总结1. DNA复制DNA复制是生物体中DNA分子自身复制的过程。
DNA复制是生物体生长和分裂的基础,也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和保存的关键环节。
DNA复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解旋和分离。
在DNA复制开始时,双螺旋结构被解开,并且两条DNA链被分离开。
这一步骤由解旋酶和单链结合蛋白等酶类蛋白质参与。
(2) 合成RNA引物。
DNA复制需要引物,即短的RNA或DNA片段,这些引物可以识别DNA链上的起始位置。
引物由RNA引物酶合成,将在DNA链上启动复制。
(3) 合成DNA链。
在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将新的DNA添加到已有的DNA链上。
这一步骤主要包括DNA聚合酶和连接酶等酶类蛋白质的作用。
(4) 连接。
最后,DNA连接酶将新合成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DNA链。
DNA复制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各种酶类蛋白质的协同作用才能完成。
另外,DNA复制还需要一系列辅助因子和能量输入,如ATP。
DNA复制的准确性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物体的遗传稳定性至关重要。
2. 转录转录是生物体中DNA分子转录成RNA的过程。
转录是DNA和蛋白质之间信息传递的关键过程,也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
转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RNA聚合酶结合。
RNA聚合酶是参与转录的关键酶类蛋白质,它能够识别DNA上的启动子序列,并结合在该位置。
(2) DNA模板解链。
RNA聚合酶将DNA模板上的部分双链结构解开,使得RNA合成可以顺利进行。
(3) RNA合成。
RNA聚合酶根据DNA模板合成RNA链。
RNA链的合成是依据DNA模板进行的,与DNA复制不同,合成的RNA链是单链的。
(4) 终止。
RNA合成到达终止序列后,RNA链和DNA模板分离,RNA聚合酶解离,转录过程终止。
转录是生物体中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环节。
在细胞中,转录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启动子序列的结构和启动子结合转录因子的活性。
此外,转录后的RNA分子还需要剪切和修饰等过程,才能成熟为功能性的mRNA。
《信息的传递》 知识清单

《信息的传递》知识清单在我们的生活中,信息的传递无处不在。
从远古时代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书,到现代的互联网、卫星通信,信息传递的方式不断演进,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一、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信息传递,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消息、想法、知识或数据从一个地方或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地方或另一个人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信息的发出者被称为信源,接收信息的一方则是信宿。
而信息传递所依靠的载体和手段,被称为信道。
信息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等。
而且,信息的传递并非总是准确无误的,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导致信息失真或丢失。
二、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1、口头交流这是最古老、最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
人们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演讲、讨论等形式,用语言来表达和传递信息。
优点是即时性强,能够快速得到反馈;缺点是范围有限,而且容易受到记忆和表达能力的影响。
2、书面交流包括书信、书籍、报纸、杂志等。
书面交流可以更准确、更详细地记录信息,并且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传递。
但它的缺点是相对较慢,不够及时。
3、电信通信这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之一。
电话、手机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交流;短信、电子邮件则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快速传递。
4、广播电视通过无线电波或电缆,将声音、图像和视频等信息传递给广大观众和听众。
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
5、互联网无疑是当今信息传递的最强大工具。
它集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通过网站、社交媒体、即时通讯软件等平台,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快速传播和共享。
三、信息传递的要素1、信源信源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对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信源不可靠,那么传递的信息可能存在错误或误导。
2、编码将信息转换为适合传递的形式,比如把想法转化为语言或文字。
编码的质量会影响信息的清晰度和可理解性。
3、信道信道的质量和稳定性决定了信息传递的效果。
例如,网络信号不好可能导致信息延迟或丢失。
生物信息传递知识点总结

生物信息传递知识点总结生物信息传递是指在生物体内,通过一系列的信号传递机制,完成了从DNA到蛋白质的自由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从细胞到组织、器官、整个生物体的信息传递过程。
生物信息传递包括了基因表达、信号转导、细胞通讯等多个层面的内容,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围绕基因表达、信号转导和细胞通讯三个方面,对生物信息传递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基因表达基因表达是指基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
转录是指DNA序列转化为mRNA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
翻译是指mRNA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第二步。
以下是基因表达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 转录的机制:在真核生物中,转录是由RNA聚合酶进行的。
RNA聚合酶能够识别DNA中的启动子区域,并在该区域上开始合成RNA。
转录包括了启动、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
在启动阶段,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
在延伸阶段,RNA聚合酶沿着DNA模板链合成RNA链。
在终止阶段,RNA聚合酶识别终止密码子,并停止合成RNA链。
2. 翻译的机制:翻译是在核糖体内进行的。
核糖体能够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并同相应的tRNA上的氨基酸配对。
这样,核糖体就能够按照mRNA上的密码子顺序合成蛋白质。
翻译的过程包括了启动、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
在启动阶段,核糖体与mRNA的起始密码子结合,并启动蛋白质的合成。
延伸阶段是指核糖体沿着mRNA上的密码子顺序合成蛋白质。
终止阶段是指核糖体识别终止密码子,并停止合成蛋白质。
3. 基因调控:基因表达是受到多种调控机制的影响的。
包括转录因子的结合、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多种调控机制。
转录因子是能够与启动子区域结合的蛋白质,可以促进或抑制转录的发生。
DNA甲基化是指在DNA分子上添加甲基基团的过程,可以影响DNA的可读性。
组蛋白修饰是指在组蛋白分子上添加化学修饰基团的过程,可以影响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知识清单)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学生版)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知识清单)第1节现代顺风耳——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1. 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最简单的由和组成。
为了完成通话,话筒和听筒之间要连上一对线。
话筒把声音转换成变化的,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
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携带信息的电流又转换成了。
话筒听筒(1)话筒①主要组成:和等。
②作用:把信号变成信号(即变化的电流)。
③工作原理:当人对着话筒讲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地挤压碳粒,电阻随之发生变化,在电路中产生随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话筒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器。
(2)听筒①主要组成:、。
②作用:把信号还原成信号。
③工作原理:当从话筒中传来随说话声音的振动而产生强弱变化的电流时,电磁铁对膜片的吸引力大小也发生变化,使膜片振动起来,产生和对方说话声音相同的声音,把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
2. 机工作电路图同一部中,话筒和听筒是的;两部中(对方的),话筒与对方的听筒是的,对方的话筒与自己的听筒是的(均选填“串联”或“并联”)。
二、交换机1. 交换机的作用交换机的作用:减少线的,提高线路的。
便于通话时接通,通话完毕断开。
交换机交换机的连接2. 交换机的连接(1)一个地区的都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每部都编上号码。
使用时,交换机把需要通话的两部接通,通话完毕再将线路断开。
(2)如果在一台交换机与另一台交换机之间连上若干线,这样两个不同的交换机的用户就能互相通了。
例如:北京地区交换机的编号(即区号)010,上海地区交换机的编号(即区号)021。
使用时,交换机把需要通话的两部接通,通话完毕再将线路断开。
3. 交换机的发展(1)早期的交换机是依靠话务员操作来接线和断线的,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2)1891年出现了交换机,它通过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
(3)现代的程控交换机利用了技术,只要事先给交换机中的电脑输入所需的程序,电脑就能“见机行事”,能按用户所拨的号码自动接通话机。
4. “占线”的原因打时,有时出现“占线”现象。
细胞间信息传递知识点总结

细胞间信息传递知识点总结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信息传递来实现协调和调控。
尽管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过程非常复杂,但可以通过几个关键的步骤来概括。
本文将逐步介绍细胞间信息传递的过程。
1.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部边界,起到隔离和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
它由脂质双层组成,其中嵌入了多种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在细胞膜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接受外部信号和传递内部信号。
2.受体蛋白: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是细胞接受外部信号的关键。
当外部信号(例如激素或神经递质)与受体蛋白结合时,会触发一系列的反应。
3.信号传导通路:一旦受体蛋白被激活,它会通过信号传导通路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
信号传导通路包括多个步骤,通常涉及多个蛋白质和分子的相互作用。
常见的信号传导通路包括MAPK通路和PI3K通路等。
4.二级信使:在信号传导通路中,一些小分子物质被称为二级信使。
二级信使的主要作用是在细胞内部传递信号。
常见的二级信使包括环磷酸腺苷(cAMP)和钙离子等。
5.转录因子:转录因子是细胞内部信号传导的关键调节因子。
一旦信号到达细胞核,转录因子将与DNA结合并调控基因的表达。
这种调控可以通过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转录来实现。
6.基因表达:基因表达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最终结果。
通过信号传导通路和转录因子的调控,特定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被启动,从而产生特定的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将进一步参与细胞的功能和调控。
7.反馈调节:细胞间信息传递还涉及反馈调节机制。
这意味着一些信号可以通过调节信号传导通路中的组分来调节其自身的产生。
这种反馈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部的平衡和稳态。
8.细胞间相互作用:最后,细胞间信息传递也可以通过细胞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来实现。
例如,细胞表面上的黏附蛋白可以与周围细胞的黏附蛋白结合,通过细胞间连接通道传递信号。
综上所述,细胞间信息传递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分子的相互作用。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内部的调控机制,以及细胞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信息传递知识点总结

信息传递知识点总结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也是人们获取知识、交流思想、开展合作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传递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口头传递、书面传递、电子传递等,而信息传递的效率、准确性和可靠性则取决于信息传递的方式、工具以及信息传递者本身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信息传递的要素、信息传递的方式以及信息传递的技巧等内容,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关信息传递的知识点总结。
一、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信息传递是指信息通过某种方式和手段,在信息传递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流和传递的过程。
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信息传递者需要将自己的观点、思想、知识以及感受等内容通过适当的方式传达给接受者,接受者则需要理解和接受这些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反馈和回应。
二、信息传递的要素信息传递的要素包括信息源、编码、传输途径、解码和接收者等。
1. 信息源:信息传递的起始点,是信息传递的来源,通常是信息传递者。
2. 编码:将信息源中的内容进行加工和整理,然后转化成可传递的形式。
编码通常包括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
3. 传输途径:信息传递的路径和方式,可以是口头传递、书面传递、电子传递等多种形式。
4. 解码:将传输途径中的信息进行解读和理解,转化成接收者可以理解的形式。
5. 接收者:信息传递的目标和接受者,通常是信息传递的终点。
三、信息传递的方式信息传递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口头传递、书面传递和电子传递等。
1. 口头传递:口头传递是人们通过语言和声音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
口头传递的优点是传递速度快、交流直接,传递者和接收者可以通过语言和声音进行交流和互动。
但同时口头传递也存在传递不准确、传递受限、容易忘记等问题。
2. 书面传递:书面传递是人们通过文字和图像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
书面传递的优点是传递准确、传递稳定、传递容易保存。
但同时书面传递也存在传递速度慢、无法即时交流、需要阅读能力等问题。
3. 电子传递:电子传递是人们通过电子设备和网络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
网络信息传递知识点总结

网络信息传递知识点总结一、网络信息传递的特点1. 全球性和即时性网络信息传递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传递信息,且能够实时进行,在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上有着极大的优势。
2. 多样化网络信息传递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信息传递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 互动性网络信息传递能够实现用户和信息的双向互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观点和意见,从而形成信息传递的双向交流。
4. 开放性网络信息传递可以实现信息的自由流通,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实现信息的开放共享,促进信息的流通和传播。
二、网络信息传递的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信息传递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网站网站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平台之一,通过网站可以发布各种信息,包括新闻、资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站获取信息。
2. 博客博客是个人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通过博客可以实现个人观点的表达和分享,吸引粉丝关注和交流。
3. 微博微博是一种以短文本为主要形式的信息传递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微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
4. 社交平台社交平台如微信、QQ、Facebook等,是人们日常交流和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建立关系、分享信息、交流观点。
5. 视频平台视频平台如YouTube、抖音等,以视频为主要形式进行信息传递,用户可以通过视频分享生活、教学、娱乐等各种内容。
6. 新闻客户端新闻客户端是新闻信息传递的重要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获取各类新闻资讯,了解时事动态。
7.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是一种个人之间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私密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三、网络信息传递的影响1. 社会影响网络信息传递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和习惯,让信息传递更加快捷、方便,加快了社会的信息流动和传播,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的传递
撰稿:史会娜审稿:雒文丽
【学习目标】
1.知道无线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它的速度等于光速。
知道无线电波的波长、频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定性关系。
2.知道无线电波的几个主要波段,它们的传播特点和主要用途。
3.知道什么是模拟信号、调频、调幅和调谐。
【要点梳理】
要点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电话:
(1)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2)听筒:把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
2.电话交换机:
一个地区的电话都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每部电话都编上号码。
使用时,交换机把需要通话的两部电话接通,通话完毕再将线路断开。
如果在一台交换机与另一台交换机之间连接上若干对电话线,这样,两个不同交换机的用户就能互相通话了。
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1)模拟通信:在话筒将声音转化成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这声音信号的“一举一动”。
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模拟信号。
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模拟通信。
(2)数字通信: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这种通信方式叫数字通信。
要点诠释:
(1)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些信息,表现为声音。
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
(2)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
现代电话已经全部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了,用数字信号传输的电视节目也已经进入家庭。
要点二、电磁波
1.电磁波的产生: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2.电磁波的传播:
(1)波峰、波谷:在一列水波的传播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2)波长:邻近的两个波峰(波谷)的距离,叫做波长。
(3)波速:用来描述波传播速度的物理量。
(4)电磁波的传播速度:c=2.99792458×108m/s
(5)电磁波的单位:赫兹(Hz)
要点诠释:
(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光也属于电磁波。
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是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要点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受
(1)无线广播信号的发射由电台完成。
话筒把播音员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用调制器把音频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再通过天线产生电磁波发射到空中。
(2)信号的接受由收音机完成。
收音机的天线接受各种各样的电磁波。
转动收音机的旋钮,可以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
由调谐器选出的信号含有高频电流成分,需要通过解调将其滤去,将音频信号留下。
2.电视的发射和接受
(1)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
声音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受跟无线电广播工作过程相似。
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是: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流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
(2)电视机的接受天线把这样的高频信号接受下来,通过电视机把图像信号取出并放大,由显示器把它还原成图像。
3.移动电话:
(1)声音信息不是由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而是由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
(2)移动电话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它用电磁波把讲话的信息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在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
要点四、越来越宽广的信息之路
1.微波通信:微波的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在30MHz~3×105MHz之间,微波的频率高,其性质更接近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所以需要在高处架设微波中继站来接转电磁波信号。
2.卫星通信:用通信卫星做微波中继站来进行通信。
3.光纤通信:激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这样就把它携带的信息传递到了远方。
4.网络通信:把计算机联在一起可以进行网络通信。
网络通信的形式是电子邮件,如图所示。
当甲给乙发送一封电子邮件时,他的服务器A把邮件送到乙的服务器B,存储起来。
要点诠释:
(1)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地配置3颗同步通信卫星,就覆盖了几乎全部地球表面,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2)由于光的频率很高,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传输大量的信息。
光纤通信已经成为我国长途通信的骨干力量。
(3)计算机间的连接,除了使用金属导线外,还使用光缆、通信卫星等各种通信手段。
【典型例题】
类型一、基础知识
1.下列关于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频率越高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越快;
B.频率越低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越快;
C.频率不同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相同;
D.频率不同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也不同。
【答案】C
【解析】与光的传播相同,无线电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3×108m/s,与无线电波的频率无关。
【总结升华】本题考察了无线电波的传播。
举一反三:
【变式】长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这个速度与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同。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千米/秒。
【答案】3×108,光,3×105
2. 当我们打开或关闭电灯时,旁边正在收听节目的收音机中会传出“喀喀”的杂音,说明导体中迅速变化的能够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思路点拨】电磁波是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的,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电流;能
【解析】打开或关闭电灯时,电路中电流时有时无,电流迅速变化,同时发现收音机中会传出“喀喀”的杂音,说明收音机收到了电磁波,表明电磁波是由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的,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所以可在真空中传播。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3. 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的图象频率为77.25MHz,波长为λ1,伴音的频率为83.75MHz,波长为λ2,那么λ1λ2(填>、<、=)。
【答案】>
【解析】不同的频率对应不同的波长,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反之,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因为77.25MHz<83.75MHz,所以λ1>λ2。
【总结升华】本题考察了频率和波长之间定性的关系。
举一反三:
【变式】无线电广播是通过传播信息的.收音机上标有中波和短波波段,中波与短波相比的频率较高。
【答案】无线电波;短波
【解析】无线电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信息的;中波与短波相比,短波的波长更短,短波的频率较高。
类型二、综合应用
4.贾波特同学对如图所示的三水荷花世界电视录制和播放过程解释正确的是()
A.摄像机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
B.话筒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
C.扬声器是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D.发射机发射电磁波把信号传给接收机
【思路点拨】电视信号的发射过程中,话筒把声信号转化成电信号,摄像机把图象变成电信号。
这种电信号由于频率低,不会在空中激起强烈的电磁波,所以要通过调制器的调制,把这种记载着声音和图象信息的电流加载到高频电流上。
【答案】D
【解析】摄像机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声音号;发射机发射电磁波把信号传给接收机。
故选D。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电视信号的发射与接收过程,属于基础知识,是一道基础题
举一反三:
【变式】电视的工作过程和广播相似,声音或图象信号首先通过话筒或摄像机转换成,再通过加载到高频电流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
【答案】电信号;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