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sis操作概述(钻孔层制作)
Genesis2000 菲林制作操作流程

30 mil
(2)内存条板金手指(不斜边)距成型线
6-8 mil
(3)电金导线宽度
15-20 mil
注意电金导线有无全部连通至板边,有无被钻断、铣断的可能
内存条板导线宽6 mil
7.削铜皮——(1)铜皮距成型线
≥12 mil
直接copy rout层的数据到线路层做负性并且加大线宽到40 mil以上
(2) ring宽度
≥6 mil
(3)开窗后是否掏断路(通电位)
≥6 mil
(4)隔离区钻孔是否有开/短路
不可有开/短路
需要仔细检查(主要是BGA位)
(5)散热焊盘是否足够大
ring≥6 mil;开口≥8 mil
修改使用Edit〉Reshape〉change symbol
(6)铜皮距成型线
≥20 mil
★加泪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连接好焊盘和线路、增大ring;以防止钻孔偏差、线路蚀刻后焊盘和线的连接部位断裂.
一定要线路优化完成,检查没有问题后再加泪滴,切记!
五、外层线路
1.Line转换成Pad
DFM〉cleanup〉Construct Pads
首先转换防焊层的pad,然后以防焊层为参考转换线路层的pad
用Edit〉move命令将所有层移至零点,或用层列表m3〉register对齐所有层
5.创建rout层并且定义profile
Rout层的线宽为10mil
从任意层copy板的外形作为rout层
6.根据打孔图定义钻空属性以及初步检查
Edit〉Attribute〉change — Replace — drill(Via、PTH、NPTH)
四、内层菲林
1.内层开窗(power/ground ~ negative层)
Genesis制作资料步骤

Genesis MI及cam制作资料步骤一Matrix制作以标准4层板为例,定义各层属性,按制板顺序用<Ctrl>X命令对各层进行排序。
(表1)钻孔board drill positive外形board rout positive元件面字符board silk_screen positive元件面阻焊board solder_mask positive元件面线路board signal positive地层board power_ground negative电层board power_ground negative焊接面线路board signal positive焊接面阻焊board solder_mask positive焊接面字符board silk_screen positive1 正确排列层次的依据有以下几种:a 客户提供层次排列顺序;b 板外有层次标识;c 板内有数字符号标识,如“1、2、3、4……”。
2 判断每层为正、负性的一般性依据为:焊盘中心为实体是正性,焊盘中心为空心是负性。
二orig制作orig制作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 层对位制作步骤:a 选中所有层,以钻孔为参考层,用register功能使线路、地电、阻焊与钻孔实现自动对位;b 其它层(包括字符层)需手工移动整层,使外边框与元件面线路层的外边框重合,必要时需镜像。
检查方法:a 各层焊盘中心应与钻孔中心对齐;b 各层外边框应相互重合;c 元件面字符为正字,焊接面字符为反字。
2 line转pad制作步骤:a 打开阻焊层的Features Histogram,在Lines List中选中所有,按Highlight,对照线路、字符判断是否需要转焊盘;b 同时选中并打开元件面线路和元件面阻焊,按<Ctrl>W命令至骨架显示方式,用面板中↖选定需转换的line(一般在线的末端),然后用DFM→Cleanup→Construct pads(Ref.)功能逐类进行转换。
genesis全套最快速制作操作步骤

g e n e s i s全套最快速制作操作步骤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Designer By:AnjieDate:2015-09-09资料整理1.检查整理资料(解压缩.zip,打印客户PDF等资料).2.INPUT资料(注意钻孔D-CODE属性设置)3.更改层命名,定义层属性及排序.4.层对齐及归原点(最左下角).5.存ORG.整理原始网络6.钻孔核对分孔图(MAP)7.挑选成型线至outline层8.工作层outline层移到0层.9.整理钻孔(例如:将大于钻孔移动到outline层, 其它层NPTH,SLOT移动到DRL层)10.整理成型线(断线、缺口、R8)11.整理outline(将outline层需要钻孔的移动到drl层)12.创建Profile.13.板外物移动到0层.14.核对0层成型线及板外物是否移除正确.15.内层网络检查(如负性假性隔离)16.防焊转PAD17.线路转PAD18.分析钻孔(检查线路PAD是否有漏孔、重孔修正,内层short)19.定义SMD属性20.存NET21.打印原稿图纸.编辑钻孔22.补偿钻孔(1)检查原始孔径是否正确(不能有“”号)(2)合刀排序(3)输入板厚与补偿值(PTH+4 /PTH+6)(4)定义钻孔属性(VIA,PTH,NPTH)主要定义VIA属性NPTH在整理原始网络前定义.(5)输入公差(注意单位).(6)检查最大与最小孔是否符合规范(7)短SLOT孔分刀,8字孔分刀。
(尾数+1 或-1)23.校对钻孔中心(参照TOP防焊及TOP线路)24.分析钻孔25.短SLOT孔加预钻孔26.挑选NPTH属性的孔移动到新建NPTH层.内层负片编辑1.检查有无负性物件(负性物件需要合并)2.层属性是否为NEG3.对齐钻孔(内层负片为影响层,参考钻孔层对齐)4.隔离线宽检查修正。
5.检查隔离PAD检查修正。
genesis资料制作详解

钻孔制作方法:一.读入Gerber file:Windows→input→Identify Open wheeltemplate→All→????→???Illegal???→sym修改完毕→File→Close→修改ncdrill格式,将光标移到此处,按右键→Parameters…→修改格式后→OK→Translate→Path:genesis/input/691040a21Job:691040a21 step:oriExclude:*.zip;*.gap….注:1.识别:绿色表示识别成功;蓝色表示无法识别;粉红色表示部分有问题。
2.转换:红色表示失败。
二.建立PCB文件:点击job matrix…→ori→edit→copy→出现ori+1,在ori+1处按左键,修改step:ori+1为pcb→file→save→close→file→close一.更改层名:job matrix….→在Layer处修改层名二.排序:将光标移到需移动的层→左键→Ctrl+x→光标移至目的层。
反复上述动作,直到与实物板迭构相同为止。
三.定义属性:1.除map层外,其余均定义为Board。
2.将skc、sks定义为silk-screen;smc、s ms定义为solder-mask;vc2、gn3定义为power-ground,若内层为负片,则需定义为negative,否则定义为positive。
3.File→save→close。
四.归零点:1.打开map层→选中PCB外围框→Edit→Copy→other layer→Layer name:outline→ok,将框线改为10mil。
2.用单项选择钮点取outline层左下角二条线→Rout→connections…→选择直角钮→Corner→best→close。
3.将所有层设为影响层→将网格设为交点→点击outline层左下角交点处→Ctrl+x→在X,Y处键入0 0后回车→关闭影响层。
GENESIS操作流程

GENESIS操作流程GENESIS 基本操作步骤及要点一、查看客户的所有文件,提取相关信息,有矛盾的地方要确认。
注意以下要点:特殊顾客,板材,板厚,外形尺寸,提供报告,内外层基铜厚度,镀层工艺,过孔工艺(塞油,开窗,盖油),标记及位置要求,阻焊颜色,字符颜色,叠层要求,验收标准。
二、原始文件的导入,创建orig,1.根据叠层要求进行排序,注意客户文件中有多处叠层说明,要求是否一致;2.命名修改为genesis认可的名字;3.执行actions→re-arrange rows,定义各层属性,系统误定义的属性要更正;4.各层对齐且把所有层移到原始零点。
三、复制orig为net ,在net中操作1.相关层的比较,线路参照阻焊,阻焊参照字符对照等等,察看底层文字是否有反字,将贴片与阻焊层比较,保证贴片都有阻焊开窗,保证文件整体上无大错;2.选择合适的外框,判断尺寸后copy到pho层并定义profile;3.剪切profile以外的物件,此步骤一定要慎重,确保线路层的导线没有被剪切掉,字符层剩下字符和字符框的完整性;4.执行线转PAD,察看各层线盘属性是否正确,多转的要变回去(阻焊及线路)四、复制net为edit,在edit 中的操作1.钻孔的处理(1)钻孔与孔位图对照,看是否有少孔,多孔,是否有开孔。
钻孔与孔位图不符时要确认;(2)孔径补偿,注意孔径公差要求,孤立的钻孔考虑多补偿(3)定义钻孔属性,(4)制作孔位图及字符层客户的开孔,并copy到钻孔层。
(5)设置smt属性;(6)钻孔与焊盘对位,(7)钻孔检查;2.线路的处理(1)删除内层非功能盘;(2)执行线转surface(3)线路补偿,孤立线路多补偿;(4) 涨大钻孔pad;(5)线路去掏surface,注意要用0.15mm的线去填充;(6)削pad ,保证线路间距(7)sliver的处理,保证小于0.1mm的小间隙填实;(8)线路检查,系统优化不到或误处理的请更正;(内层有负片的注意负片的处理方式及规范)(9)对原装(10)执行网络比较。
GENESIS2000制作资料步骤

GENESIS2000制作資料步驟清單一.鑽孔的制作:1.去重復孔2.校正鑽孔3.定義VIA孔屬性4.孔徑補償5.短槽孔制作6.BGA分刀7.CPU跳鑽制作(當此板無插件式CPU時可省略此步驟)8.對雙面開窗的VIA孔進行處理9.鑽孔總測10.COPY AOI-NPTH層(特別注意孔數是否同DD中相符)11.機器比對原稿(公差設5mil)二.內層負片的制作1.去除成型線以外的物件2.優化正負片資料(若客戶設計隔離線非正負片疊加而成,可省略此步驟)3.去除比鑽孔小的蜘蛛PAD4.將指示分層的字母加大1MIL制作5.放大隔離PAD6.檢測隔離PAD放大的結果7.補細絲8.看導通寬度9.成型削銅10.總測11.比對原稿12.測網絡13.機器比對原稿三. 內層正片無線路的制作1.去除成型線以外的物件2.去重復PAD3.去獨立PAD4.換銅面5.套隔離6.檢測銅皮的寬度7.放大PAD的Ring邊,補償線寬,將指示分層字母加大1mil制作8.將銅面分別移回相應內層中(移回時不改極性)9.成型削銅10.總測11.比對原稿12.測網絡13.機器比對原稿四. 內層正片有線路的制作1.去除成型線以外的物件2.去重復PAD3.去獨立PAD4.換銅面5.套隔離6.放大PAD的Ring邊,補償線寬,加淚滴7.套銅面8.檢測銅皮的寬度9.將銅面分別移回相應內層中(移回時不改極性)10.削PAD11.成型削銅12.總測13.比對原稿14.測網絡15.機器比對原稿五. 外層制作1.去除成型線以外的物件2.分析資料3.去NPTH孔上的PAD4.換PAD5.換銅面6.定義SMD屬性7.PAD的補償8. 放大PAD的Ring邊9. 檢測PAD的Ring邊放大的結果10. 線寬的補償(當資料間距較小需用蝕刻補償制作時,此時可補最小線寬)11. 套銅面(注意處理銅皮寬度是否有做到5mil以上)12. 將銅面COPY至相應的線路層13. 削間距,看IC縮線14.加淚滴,補針孔15.蝕刻補線(若前面補線已符合要求達到最佳值時可省略此步驟)16.獨立線的加補17.成型削銅的處理18.檢測PTH孔上的PAD間距是否有6MIL以上19.加UL MARK(若UL MARK需以文字方式添加可省略此步驟)20.總測21.比對原稿22.測網絡23.機器比對原稿六. 防焊制作1. 刪除工作稿M1及M4層中的資料2.手動制作M1及M43.挑pad的狀態4.挑ON PAD的狀態5.削防焊PAD間的間距6.削BGA pad的間距7.防焊爆油的檢測8.防焊VIA孔單面開窗的處理9.比對原稿10.總測11.機器比對原稿七. 擋點的制作1.按要求挑擋點的狀態2.削擋點的間距3.擋點的檢測4.檢查八.文字制作1.去除成型線以外的物件2.查看文字的線寬是否在5mil以上,不足的要加寬至5MIL.3.加大文字框4.移文字,看是否有鏡象字體5.用防焊反套文字6.加廠內料號及UL MARK7.比對原稿8.總測9.加模序號。
GENESIS2000操作指引

a 在钻孔层将所需钻槽形状用Edit→Reshape→Change Symbol命令改为oval,例钻槽3.00X1.00,形状为oval3X1;
b 将oval用Edit→Reshape→Break命令打断成line;
c 若所需钻槽长宽比<2,需在槽两端增加两个预钻孔,方法同交叉孔。
注:所有外层使用相同的优化参数,所有内层也使用相同的优化参数,外层与内层参数可以不同。
6 无功能焊盘去除
a 用DFM→NFP Removal功能自动去除内层未连线焊盘;将参数Drill中PTH和Via选项关闭,参数Remove undrilled Pads改为No,自动去除外层NPTH焊盘;
焊盘中心为实体是正性,焊盘中心为空心是负性。
二 orig制作
orig制作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 层对位
制作步骤:
a 选中所有层,以钻孔为参考层,用register功能使线路、地电、阻焊与钻孔实现自动对位;
b 其它层(包括字符层)需手工移动整层,使外边框与元件面线路层的外边框重合,必要时需镜像。
c 将gtl层所有图形移回元件面线路层,如需补偿SMD,可在移动同时按要求加大;
d 选中元件面线路层所有表面贴加大11mil复制到新一层D10,参见《字符制作规范》;
e 在D10层r形D码中找出识别点,确定识别点位置,将元件面线路层板边识别点加铜环,铜环外径比内径大1mm,内径比识别点阻焊开窗大1mm,不可碰到周围图形;
f 焊接面D11按相同做法制作,层名为jobs-a.d11。
九 阻焊层制作
a 选中元件面线路层,用DFM→Solder Mask Opt功能进行阻焊优化,ERF参数选SHENNAN-E80,Clearance Opt参数设定见b;
GENESIS2000 钻孔制作

钻孔作业标准书 制作目的:使CAM钻孔资料制作标准化,规范化。
制作要求:1、2、3、4、制作步骤:实用料号:实用所有料号。
制作方法:打开电脑,进入如下图的UNIX系统的界面。
用鼠标点击上图上方的小三角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界面。
用鼠标点击选择上图命令,打开如下图界面命令窗口。
在上图窗口中输入“get”命令字符并回车,出现如下图的进入Genesis2000的登录界面。
在上图后面输入事先设定好的用户名称,如“tiger”。
在后面输入用户密码,数字,字符均可,如“tiger123”,按回车键即可进入下图界面。
在上图后面输入所需制作料号的1UP 名称,如“07071403”。
1UP输入1UP 料号后回车,下面就会出现刚刚输入的料号,1UP 料号是最原始的客户资料,不要直接进入进行编辑,用鼠标左键点击该1UP 料号图标,再按住中键并拖动鼠标再放开鼠标将1UP 料号复制一个料号出来,如下图弹出的对话框,点击按钮即可复制一个新料号出来,系统自动命名为1UP 料号+1,如下下图:将+1料号名改成厂内正常料号名,如wm01m8300-500-00,厂内料号名是从资料夹中的“1 UP注意所改名的1UP料号和厂内料号是一一对应的,不可输错,还有在新料号制作时应在厂内料号后面加上厂内版本变更号-00,改名方法如下:将鼠标放在+1的料号图标上,单击右键选择命令菜单,如下图所示:在弹出的改名窗口中的栏中输入要改成的厂内正常料号名,点击或按钮即可,按按钮改名并直接退出改名窗口。
如下图所示:然后再在栏后输入刚才我们改名的厂内料号名,最好输入全名,以免和其他料号混淆,导致资料制作错误。
如下图所示:输入后按回车键,双击该料号图标,打开该料号,如下图弹出的开启料号的对话框,如果需要对该料号进行编辑,选择按钮打开料号,如果只是打开资料查看,并不会做保存动作的,选择按钮开启料号即可。
不需要打开时,点按钮。
我们现在选择按钮打开料号,如下图所示:再双击按钮,出现下图所示窗口:再双击上图中的按钮打开如下图的资料编辑窗口,双击返回上一窗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enesis操作概述__鑽孔層製作1、建立相關層及outline層製作1)建立相關層:shfit+F4→第2個→next(此部份在原稿製作時已完成)2)outline層製作a.找出有成型框的層,并選取其成型線b.利用Edit→ Copy → Other layer(圖1) →在layer name后的方框內輸入outline(做好后與機構圖再比對下,防止客戶製作資料的成型線不完整)c.放大新建outline層之成型線線寬至10mil,操作如下:Edit→Reshape→ change symbol(圖2)把outline的成型線改成10mil(輸入r10,右下角單位選inch),原來各層的成型線都不需變動,之後若需要放大成型線或套成型線負片都只使用outline層的即可。
(圖1) Edit > Copy > Other layer copy(圖2) Edit > Reshape > change symbol注:若以單pcs出貨時,則成型線製作成方形方法:用+shift單選4個邊最外圍的線,并執行edit→create→profile2、定profile及datum(確認原點座標)1)將成型線Profile化(輪廓化)用連線功能選擇成型線,并執行Edit→Create→Profile自動產生出圍繞成型框的Profile 。
若是遇到成型框較複雜時可能無法自動產生,可利用Step → Profile → Rectangle指令,在座標區輸入成型框左下角與右上角兩點的座標(或者直接於圖面中點還),即可產生矩形的profile。
2)、定datum(確認原點座標)利用ctrl+x功能將角度歸零3、刪除工作稿板外物(清除pcb 成型線外不需要的物件),outline 層不選將鑽孔、內層、外層、防焊、文字、錫漿層的板外物刪除(成型線外的)1)在影響層區按右鍵,選擇Affected layer (若有機構圖層,該層可不勾選予以保留)。
2)在層列處按滑鼠右鍵,選擇Clip area (圖10)→ Method :profileClip area :outsidemargin :20mil (指成型線外20mil 的物件刪除)→在matrix 確認內層的層屬性是否有負片屬性,若有則所有的均設為20mil ;若內層所有層均為正片的話則設-1mil3)可先按preview 查看一下所反白的是否正確,再按ok 。
4)在影響層按右鍵,選擇Affected None ,清除影響層。
(圖10) 層列處按右鍵 > Chip area4、核對map 圖中的slot 孔(將1st 內沒有的孔copy 過來,如:np 層或map 層的npth 孔、slot 孔)1)solt 為橢圓形,如:→此類型的則需,將slot 孔屬性改為oval ,并copy 至鑽孔層1st注:橢圓形孔改成oval 屬性后copy 至1st ,方形孔copy 至outline 層并將其outline 化A :slot 孔屬性為linea.直接利用Edit → Copy → Other layer(圖1)新建一個臨時層,命名為testb.將slot 孔屬性改為oval 或其他map 圖所示屬性框選slot 孔→ Edit →Reshape →Substitute(圖4)輸入slot 孔大小(橢圓oval)→單擊center(注:x 方向在前,y2.5x1.0mm →oval1000x2500 my)c.選定修改后的slot 孔→edit →copy —>層名輸入:1stB :slot 孔屬性為pad框選slot 孔→ Edit →Reshape →change symbol→注意確認區分:map 圖上的solt (圖4) Edit >Reshape > Substitute2)slot孔為方形,如:a.參見第13點B-2項方形slot孔添加排屑孔(此部份可將其先copy至outline層,并用change symbol改成rect格式→接著將其outline化)b.將其copy至臨時層,并用change symbol改成oval格式。
最後在做read-hole時將其copy過去5、Pad Snapping(抓對位)自動快捷鍵:F6→第1個、第4個各運行一次手動選擇方式:DFM→repair→pad snapping→單擊運行(圖5)第1個為鑽孔層(1st)與C面外層比(抓對位)第2個為刪除重複孔第3個為孔-孔距離檢查(確認有無孔重疊)第4個為鑽孔與所有層比(勾選內層、防焊層即可)(圖5) DFM > Repair > Pad Snapping6、刪除重複孔并記錄在map圖上1)報警重複孔的處理方式:duplicate holea.DFM→redundancy cleanup→NFP renoval(只刪除中心點一樣的小孔)或F6第2個b.選定鑽孔層c.勾選所有孔并執行2)touch hole 接觸孔3)missing hole 少(丟)孔4)close hole 進孔7、Drill-check分析鑽孔F6第3個8、建立讀孔層(read-hole)1)將1st層copy至read-hole(Edit→ Copy → Other layer)2)將圓弧copy至read-hole并將其轉為線(arc→line)→含input時自動生成的cutout層、out層等3)將方框copy至read-hole→把方框內的pad刪除→量測方框的x方向中心距離(SC量測) →按SM對齊,并用剛量測的值建立直線(長度大於方框Y方向即可)→選并單擊新建直線的上(或下)半部分,在左下角輸入-量測值/2,按兩次回車10、修改鉆徑及屬性(分BGA 內外等)1)a.選定鑽孔層1st 并按一下M3(鼠標右擊)→drill tool manager →單擊user parameters 選擇immersion_os (圖3)注:非噴錫板選擇immersion_os ;噴錫板選擇standb.對孔數(打開map 圖,并與其比對各孔徑之鑽孔數是否吻合)注:若發現工單有少針時,則確認是否有中心點一樣的重複孔待刪除c.與工單比對鑽孔屬性,并按廠內製作要求并參考備針表設各孔徑的鉆針大小注:橢圓形slot 孔屬性為pad 時,則先按F6抓對位(第1、第4個)→再打散→設置鉆針屬性(這樣可以直接看到槽長,以判定哪些solt 孔需要加排屑孔等)(圖3) 鑽孔層層列處按右鍵2)正常孔9.8mil 的孔儘量選13.8mil 的針,不能選小於11.8mil 的針(≦11.8mil 的鉆針2片一鉆,≧13.8mil 的鉆針3片一鉆)PTH 孔+4milNPTH 孔不變(選最接近的針)Tooling 孔(即折斷邊的孔)+2mil ;via 孔+2mil (待廠內確認)注:1)鉆針要保留小數點后一位2)手機板via 孔:外層pad 大小+2mil-10mil ,即為鑽孔能做到的孔徑(外層ring 環單邊加大5mil)3)區分BGA 內外鉆針要分BGA 內/外;BGA 內減小0.01mil (edit →resize →global →輸入-0.01)4)slot孔a.全選slot孔(oval)→edit→reshape→break(將孔的屬性改成線)(圖7)b.dill tool manager→對PTH孔+4milc.slot孔槽長+1mil(所有slot孔延長1mil,有旋轉角度的除外。
參考下面第10點)用“”+關閉pad進行選擇,并執行edit→resize→extend slots或直接打開drill tool manager,并在slot len內加大1mild.選擇所有slot孔,并將其設為drill_flag=1edit→attributes→change→drill_flag→在value后輸入1,并單擊add(圖7) Edit > Reshape > break4)完成上述動作后,再跑次F6→第3個10、增加導引孔(預鉆孔)&& <1mm槽孔特殊製作→加完后,修改新增孔的屬性(根據原孔的屬性)1)導引孔增加條件:slot孔槽寬≧1mm &&slot孔槽長<2倍槽寬的slot孔槽寬≧1mm,槽長<2倍槽寬,則均需增加導引孔(孔徑:(槽長-4mil)/2),槽長延長1mil slot孔槽寬<1mm,槽長<2倍槽寬,則不加導引孔。
直接旋轉5°槽長延長3milslot孔槽寬<1mm,槽長≧2倍槽寬,則不加導引孔。
不旋轉槽長延長1milslot孔槽寬<19.7mil,槽長<2倍槽寬,則不加導引孔。
直接旋轉8°槽長延長3mil注:a. 確認方式:drill tool manager→slots(yes:顯示slot;by length:顯示slot)b. 槽長=slot len(右圖紅色虛線部份)+drll size()c. 槽長延長1mil部份在第9點已延長過,勿重複d. 旋轉角度注意事項以下面的那個點為起點旋轉。
2)將需要修改的slot孔複製到臨時層,并用替換功能:edit→reshape→substitute (槽長不變,槽寬=:(原槽寬-4mil)/2)→選前一個鉆針3)將新增的slot 孔打散(edit →reshape →break)4)按SC ,并加圓pad ,slot 孔兩端各加一個(直徑:(槽寬-4mil )/2)5)將新增之圓pad 複製至原圖層的slot 孔上,并將其屬性做修改(根據原孔的屬性)11、vent-dril 透氣板層製作將所有via 孔(即20mil 以內的孔)copy 至vent-dril ,并加大至100.4mil12 、區分長短槽(區分特殊針與普通針)按ctrl+W 查看slot 孔內的兩個圓或直接右擊選擇slot Histogram Popup1)slot 孔內的兩圓不相交(即槽長>2倍槽寬)的為長槽,槽長、槽寬加大0.1miledit →resize →global2)slot 孔內的兩圓相交(即槽長≤2倍槽寬)的為短槽,槽長、槽寬加大0.2mil(右擊選擇slot Histogram popup )13、添加排屑孔(成型槽及成型直角處)→加完后,修改新增孔的屬性(根據原孔的屬性)將成型有要撈空的slot 孔outline 化,并增加排屑孔→與外層相比,大小與外層一致的則需要撈空A :slot 孔outline 化1)選擇成型有要撈空的slot 孔→edit →copy →otherfile —>層名輸入:outline2)將其先轉換成surface(edit →reshape →contourize)3)edit →reshape →surface to outline(圖8)(圖8) Edit > Reshape > Surface to OutlineB-1:橢圓形slot 孔→排屑孔增加方式1)排屑孔增加條件:slot 孔有需要撈空的,則均需增加排屑孔(孔徑:槽寬-4mil )2)outline 化后按SM (抓弧中心點),再增加圓pad ,slot 孔兩端各加一個(直徑:槽寬-4mil )B-2:方形slot 孔→排屑孔增加方式,孔徑:39.4mil1)排屑孔增加條件:方形slot 孔有需要撈空的(常見的有map 圖、out 層及outline 線構成的方形slot )2)outline 化后,在4個角增加4個圓(直徑依廠內規格,如509的為21.7mil )a.將格線改為預計添加之圓的半徑,如509料號則為10.85mil (0.01085”)先打開鎖點及格線功能: (圖9)再分別勾選grid(SG)和marks,并在x size 、y size 內分別輸入0.01085” (圖10)b.單擊origin (定格線原點)→按SC 并單擊方框線→按SG 并以21.7mil 直徑增加圓pad→位移:按ctrl+x 并單擊方框線→單擊左下角incremental coordinates(使其反黑,選擇成相對座標模式) →輸入超出部份的距離并按回車,如509的為3.5mil (x y:-0.0035 0.0035)注:若方框內無字母的,則用SI 對策建pad(與成型線相切,以孔徑的一半移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