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技巧(课堂PPT)
合集下载
语言表达技巧概述(PPT 53张)

一只大嘴巴的黄色小狗 一只短尾巴大嘴巴的黄色小狗帮助一只小猫 一只短尾巴大嘴巴的黄色小狗帮助一只花色小猫 一只短尾巴大嘴巴的黄色小狗帮助一只小嘴巴的花色小猫 一只短尾巴大嘴巴的黄色小狗帮助一只小嘴巴大尾巴的花色小猫 一只短尾巴大嘴巴的黄色小狗帮助一只小嘴巴大尾巴的花色小猫 抓一只老鼠 • 一只短尾巴大嘴巴的黄色小狗帮助一只小嘴巴大尾巴的花色小猫 抓一只黑色老鼠 • 一只短尾巴大嘴巴的黄色小狗帮助一只小嘴巴大尾巴的花色小猫 抓一只大嘴巴的黑色老鼠 • 一只短尾巴大嘴巴的黄色小狗帮助一只小嘴巴大尾巴的花色小猫 抓一只大嘴巴长尾巴的黑色老鼠
2019/2/20
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技工学校*
• 2、轻音: • 由于表情达意和创造特殊表达效果 的需要,把话讲得轻一些,音量小一些, 就是轻音。
• 例: • 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第一句: •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2019/2/20
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技工学校*
•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 (划线的字应该读得轻一些,轻轻, 悄悄的意思)
2019/2/20 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技工学校*
• 语速要与文章的内容相吻合,做到语速服 从内容: 说明性文字用正常语速; 叙述性、描写性文字用较慢语速; 议论、抒情性文字要或快或慢。 • 其次,语速的快慢要考虑到语言自身的形 式特点。
2019/2/20 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技工学校*
• 相对来说,说话速度的快慢有些难以掌握, 这是因为说话的速度来自于习惯,甚至和 天生的发音器官有关。 • 速度的练习包括两个方面: • 第一是快。首先要保证快,才能慢下来。 • 第二是慢。
2019/2/20
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技工学校*
句中停顿 1.按照句子的语法结构来停顿。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一)鉴赏修辞手法ppt-新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A.识记
B.理解 C.分析综合 D.鉴赏评价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 基本特 征 和主要 表现手法 。
E.表达应用
F.探究
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 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 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 品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 学习任务群5 文学阅读与写作
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
语言鉴赏
炼字/炼句 语言风格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构思立意
主题评价
思想情感 观点态度
2021年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一)
高考要求 导.温故知新
➢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表现为六个层级:
【名校课堂】获奖PPT-诗歌鉴赏—— 表达技 巧(一 )推荐 鉴赏修 辞手法 课件— 年新高 考语文 专项复 习(最 新版本 )推荐
表达技巧
【名校课堂】获奖PPT-诗歌鉴赏—— 表达技 巧(一 )推荐 鉴赏修 辞手法 课件— 年新高 考语文 专项复 习(最 新版本 )推荐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结构技巧
【名校课堂】获奖PPT-诗歌鉴赏—— 表达技 巧(一 )推荐 鉴赏修 辞手法 课件— 年新高 考语文 专项复 习(最 新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诗歌鉴赏—— 表达技 巧(一 )推荐 鉴赏修 辞手法 课件— 年新高 考语文 专项复 习(最 新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诗歌鉴赏—— 表达技 巧(一 )推荐 鉴赏修 辞手法 课件— 年新高 考语文 专项复 习(最 新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诗歌鉴赏—— 表达技 巧(一 )推荐 鉴赏修 辞手法 课件— 年新高 考语文 专项复 习(最 新版本 )推荐
B.理解 C.分析综合 D.鉴赏评价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 基本特 征 和主要 表现手法 。
E.表达应用
F.探究
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 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 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 品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 学习任务群5 文学阅读与写作
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
语言鉴赏
炼字/炼句 语言风格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构思立意
主题评价
思想情感 观点态度
2021年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一)
高考要求 导.温故知新
➢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表现为六个层级:
【名校课堂】获奖PPT-诗歌鉴赏—— 表达技 巧(一 )推荐 鉴赏修 辞手法 课件— 年新高 考语文 专项复 习(最 新版本 )推荐
表达技巧
【名校课堂】获奖PPT-诗歌鉴赏—— 表达技 巧(一 )推荐 鉴赏修 辞手法 课件— 年新高 考语文 专项复 习(最 新版本 )推荐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结构技巧
【名校课堂】获奖PPT-诗歌鉴赏—— 表达技 巧(一 )推荐 鉴赏修 辞手法 课件— 年新高 考语文 专项复 习(最 新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诗歌鉴赏—— 表达技 巧(一 )推荐 鉴赏修 辞手法 课件— 年新高 考语文 专项复 习(最 新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诗歌鉴赏—— 表达技 巧(一 )推荐 鉴赏修 辞手法 课件— 年新高 考语文 专项复 习(最 新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诗歌鉴赏—— 表达技 巧(一 )推荐 鉴赏修 辞手法 课件— 年新高 考语文 专项复 习(最 新版本 )推荐
高考语文课堂新坐标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编专题二考向五 表达技巧

我默默地注视着它们,我想像它们或许也有一个痛苦的过程, 但它们终究明白命运是无法逆转的。尽管早晨的太阳再照耀不到它们, 但夕阳的余晖仍能让它们感到几分暖意;尽管高飞的大鸟不再歇在它 们的肩头,但枯黄的芨芨草仍会爬上它们的胸间。而更重要的是,它 们虽然从山顶滑落,却并没有因此消亡,而是以另一种形式继续生命 的旅程。更何况还不断有新的伙伴加入它们的行列。它们便这样静静 地躺在荒滩上,无怨无艾。
4.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组织答案。 有时在原文摘取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的内容,但不能从命题者 所“问”的角度作答,如果直接使用会使答案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 因此一定要紧扣题目的要求,将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排列组合,使之 成为与命题提问角度相契合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身入贺兰山 黄文山
1.文章第二段运用了什么方法写贺兰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爸爸!”勉儿大声叫。他的喊声落在花园里,惊醒了众多的 草木。小棒槌般的玉簪棒吃惊地绽开了好几朵。紫薇怀疑地摇着一簇 簇有皱折的小花帽。马缨花到早上才有反应。在初秋的清冷中,它们 只剩了寥寥几朵,粉红的面颊边缘处已发黄,时间确实不多了。
“你在这里!铁铃铛!”勉儿上学时照例招呼老朋友。他轻轻 抚摸铃身,想着它可能累了。
勉儿累极了,想带着爸爸坐在铃上回去。他记得那很简单。但 是风铃只悬在空中,小锤子不垂下来。他站在爸爸的书桌上,踮着脚 用力拉,连链子都纹丝不动。铃顶绿森森的,露出一丝白光。那是裂 开的缝隙。链子和铃顶粘在一起,锈住了。
如果把它挂在廊檐下不让雨淋,如果常常给它擦油,是不是不 至于?
古诗的写作技巧(课堂PPT)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1、在托物我言国志古常代常诗借歌助于中某,物松的、一竹些、特性梅,、此兰“、物”非 “景”,山咏石物、不溪是写流景、。沙借漠景、抒古情的道“、景边”关是、指落自然日风、景,
而不是某夜种月物、品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 2、人托物借言以志抒的情“的志对”可象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
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
快乐、悲伤等感情。
2021/3/29
5
二.修辞手法角度
比喻 拟人 夸张 借代 通感 对比 用典 互文 双关 对偶……
⑴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 《望洞庭》
⑵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宋·刘攽《新晴》
⑶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表达技巧
新余六中 宋红英
2021/3/29
1
考查范围 1、抒情方式:
2、修辞手法:
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对偶、双关、设问、反问、 互文、通感、对比、用典等
3、表现手法:
赋、比、兴,以动写静,景与情, 虚实结合,对比,点面结合,想 象联想,象征,衬托等
4,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
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 十日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2021理/3/29解: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11
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的先 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 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 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 偷20开21/3/门29 户又翻书。
分析:诗中将南风人格化,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之“列锦”(公开课)(课堂PPT)

答:作者这是回顾当年的戎马生涯,只抓住其中 几个基本的要素:主体——楼船、铁马;时间— —夜雪、秋风;地点——瓜州渡、大散关。勾勒 出一幅辽阔宏伟的图画:在大雪飘飞的夜里,乘 船抢渡瓜洲;在秋风瑟瑟的大散关,骑马挥刀与 敌军厮杀。(或:雪夜渡江、战船森列;金戈铁 马、秋日杀敌的激烈战斗场面。)
34
你还知道有哪些用了“列锦”手法的名句吗?
5
tínɡ tάi liù qī zuò 亭 台 六七 座
6
bā jiǔ shí zhī huā 八九 十枝花
7
一去二三里 yíqù èr sān lǐ 一 去 二 三 里, yān cūn sì wǔ jiā 烟 村 四 五 家。 tínɡ tάi liù qī zuò 亭 台 六 七 座, bā jiǔ shízhī huā 八 九 十 枝 花。
42
43
44
绿草白鹅村
45
水满船头滑
46
风轻袖影翻
47
几家蚕事动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唐·马戴《灞上秋居》)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唐 崔涂《除夜有怀》)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对联佳作,作者不详,凸显出塞北的阳刚和
江南的柔美
35
•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 —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叠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 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个幽远凄清的意境。
【析】“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 ,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 。
• 例2:《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34
你还知道有哪些用了“列锦”手法的名句吗?
5
tínɡ tάi liù qī zuò 亭 台 六七 座
6
bā jiǔ shí zhī huā 八九 十枝花
7
一去二三里 yíqù èr sān lǐ 一 去 二 三 里, yān cūn sì wǔ jiā 烟 村 四 五 家。 tínɡ tάi liù qī zuò 亭 台 六 七 座, bā jiǔ shízhī huā 八 九 十 枝 花。
42
43
44
绿草白鹅村
45
水满船头滑
46
风轻袖影翻
47
几家蚕事动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唐·马戴《灞上秋居》)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唐 崔涂《除夜有怀》)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对联佳作,作者不详,凸显出塞北的阳刚和
江南的柔美
35
•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 —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叠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 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个幽远凄清的意境。
【析】“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 ,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 。
• 例2:《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教师课堂语言艺术PPT

借鉴与吸收
借鉴他人经验
教师可以通过观摩其他优秀教师的授课、听 取同行的教学经验分享等方式,借鉴他人的 成功经验,从中汲取营养并应用到自己的教 学中。
吸收多元文化元素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 达方式,吸收多元文化元素,丰富自己的语 言表达风格,使自己的教学更具国际化视野
。
创新与发展
要点一
特点
生动、准确、精炼、条理清晰、 有感染力,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 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表达。
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师生沟通
恰当的语言表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知识,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让教师更好 地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 题,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通过不断的实践锻炼来提升自己的语 言表达能力。可以在课堂上多进行尝 试,不断优化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
反思与总结
反思教学过程
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分析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之处,并思考如何改进。
总结经验教训
在反思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总结自己 的经验教训,提炼出适合自己的语言 表达技巧和方法,以便在今后的教学 中更好地运用。
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尝试运用新的教学语言和表 达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以通过引入 互动游戏、故事讲述等方式,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要点二
关注语言发展趋势
教师需要关注语言发展趋势,了解新的词汇、表达方式和 语言风格,及时更新自己的语言表达体系,以适应时代发 展的需要。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的语言习惯和喜好,以 便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交流。
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题1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课件(共41张PPT)

答:以乐景衬哀情,用宏大广阔之景来反衬内心的孤寂。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 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 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 怀。 【思考】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第六课 诗歌鉴赏——表达技能题
课堂目标
1.了解诗歌常考题型 2.掌握表达技能题的答题方法 3.实战演练
一、诗歌常考题型
诗 画面描画题
歌 常
情感体会题
考 题
表达技能题
型 品味炼字题
二、表达技能 题
(一)提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能。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这首诗(XX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上有何特点? 5.这首诗(XX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虚实结合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双关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动静结合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虚实结合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借代
答题思路 第一步:判断诗歌所用表达技能;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表达技能及作用; 第三步:组织语言,整合答案。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表达技能及作用(①翻译②特点③情感)
三、实战演练
新柳 〔宋〕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思考】“柳条百尺拂银塘”中的“拂”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写出了柳条什么特点?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柳条轻柔、优美、有动 感的特点。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 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 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 怀。 【思考】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第六课 诗歌鉴赏——表达技能题
课堂目标
1.了解诗歌常考题型 2.掌握表达技能题的答题方法 3.实战演练
一、诗歌常考题型
诗 画面描画题
歌 常
情感体会题
考 题
表达技能题
型 品味炼字题
二、表达技能 题
(一)提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能。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这首诗(XX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上有何特点? 5.这首诗(XX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虚实结合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双关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动静结合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虚实结合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借代
答题思路 第一步:判断诗歌所用表达技能;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表达技能及作用; 第三步:组织语言,整合答案。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表达技能及作用(①翻译②特点③情感)
三、实战演练
新柳 〔宋〕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思考】“柳条百尺拂银塘”中的“拂”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写出了柳条什么特点?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柳条轻柔、优美、有动 感的特点。
演讲技巧讲义(PPT47张)

•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
•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实都是祝愿。
“如果让我重进大学,我将学好两门课:演讲和说服。”
学习目标
训练介绍自己和战胜怯场 学习如何准备演讲和组织演讲 了解和练习基本的演讲技巧
大纲
一、演讲技巧基础知识 二、演讲入门的首要任务 三、如何准备演讲 四、如何组织演讲
一、“演讲技巧”基础知识
“演讲”
是指在公众场所, 以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 针对某个具体问题, 完整鲜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阐明事理、抒发情感或进行 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
10、生活中,有人给予帮助,那是幸运,没人给予帮助,那是命运。我们要学会在幸运青睐自己的时候学会感恩,在命运磨练自己的时候学会坚韧。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战胜怯场
第二法:呼吸松弛法
深吸 慢呼 稳呼 匀呼
战胜怯场
第三法:知音寻求法 ——寻找向你微笑面孔
每一场演讲都是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对话 只要你关心听众,他们也会关心你 枯燥的说教听众会睡觉
阶段性回顾
一个定义,两个任务,三个方面
练习一:
三分钟准备:假设在一个公开演讲会上,请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 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道理浅显化,易于 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 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表达委婉含蓄,增 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诗 1.表现手法 描写类 动静结合,虚实结
词
合,多角度描写
表
达 技
赋比兴,抑扬,对比,联 想,衬托(正、 反衬)
巧
2.修辞方法比 夸喻 张
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借代 设问 用典 顶真等
3.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6
表达技巧鉴赏之
表现手法鉴赏
7
一、习题示例: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3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 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 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 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 知何处? 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
14
如何看待以下五个答案以?译代析,
•
①小花小草南愁辕得北哭泣辙生,烟;天冷了,燕子没成有双成鉴对赏飞去,
20
表达技巧鉴赏之
表达方式鉴赏
21
一、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 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 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 “去!”
人却不能。月亮不答解非我的所心问;天亮了,我也不曾安睡。
•
②表现了诗人伤心、惜笼别、而孤统苦的之离,恨愁。
• 抒发自③己作的者幽用幽凄离凉愁的,景寓色情描于写以景出,一空情幅对景独交空自融一抓。人住、一寂寞点无聊的画面,
•
④作者通过对燕子等景物的描写,写出不自及己其的离余恨苦,衬托
出自己的苦闷心情。
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阐运用)
(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
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指出诗中所蕴 含的诗人情感。(析效果)
(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 (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
9
三、常用表现手法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衬托 (烘托)、对比、(表达情感、塑造形象) 蜡烛——奉献——教师 盾牌——保护弱者——警察 玫瑰—— 菊花—— 月亮—— 杨柳—— 鸿雁——
3
看意象
• 2、判断意象的象征义。
• 套用法 • 联想法 • 谐音法
4
诗歌鉴赏专题 --表达技巧
5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类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古
借物、事
16
表达技巧鉴赏之
修辞手法鉴赏
17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借代,对比 借代,设问
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
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
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⑺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
设问 拟人
18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复活诗中境 妙悟文后情
——从境与情两角度谈如何读懂诗歌
1
看作者 特定内容
• 陶渊明——归园之乐
• 李白——怀才不遇
——愤世嫉俗、清新飘逸
• 杜甫——忧国忧民
——沉郁顿挫
• 王维——含蓄生动,雄浑奇拔(边塞诗) 固定风格
• 白居易——雅俗共赏
• 李贺——奇诡变幻
• 李商隐——含蓄绰约
• 杜牧——清丽俊逸
11
3、托物言志(象征)
“牡丹”象征富丽; “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 “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不与世同流合 污的高尚节操。
…… 4、衬托或烘托
5、对比对照
5、动静结合
12
7、虚实结合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梦游天姥吟留别》 b、已逝之景之境。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c、设想的未来之境。 《雨霖铃》 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 景。
19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步骤一)。写开门见“山”, “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 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 的盎然生机(步骤二)。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 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步骤三)。
1.直接抒情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乐景 乐情
哀景 哀情
10
小结: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往具有 一定的固定性,如: 以“故乡明月”传达“思乡情”; 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 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 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 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 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 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 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 “悲欢 离合情”; 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 叹”; 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 情”等等。
•
⑤作者借物抒情,用了菊、兰、燕子、明月等意象表达景物
无情人有浮情的在情表感面,抒发了自己的离恨苦。
缺乏分析
15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首句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表面写菊愁兰泣,实 则是人内心悲伤;然后用燕子双飞来反衬人的孑然一身, 凸显出主人公的孤独和对离人的思念期盼;最后两句再 次使用拟人的写法,埋怨月光无情,以明月“不谙”来 称“人谙”。反复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巧妙地表现离 恨愁。
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步骤一)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 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 (步骤二),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步骤三) 。 8
二、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三步走
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明手法)
(如借景抒情,白描,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 )
诗 1.表现手法 描写类 动静结合,虚实结
词
合,多角度描写
表
达 技
赋比兴,抑扬,对比,联 想,衬托(正、 反衬)
巧
2.修辞方法比 夸喻 张
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借代 设问 用典 顶真等
3.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6
表达技巧鉴赏之
表现手法鉴赏
7
一、习题示例: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3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 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 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 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 知何处? 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
14
如何看待以下五个答案以?译代析,
•
①小花小草南愁辕得北哭泣辙生,烟;天冷了,燕子没成有双成鉴对赏飞去,
20
表达技巧鉴赏之
表达方式鉴赏
21
一、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 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 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 “去!”
人却不能。月亮不答解非我的所心问;天亮了,我也不曾安睡。
•
②表现了诗人伤心、惜笼别、而孤统苦的之离,恨愁。
• 抒发自③己作的者幽用幽凄离凉愁的,景寓色情描于写以景出,一空情幅对景独交空自融一抓。人住、一寂寞点无聊的画面,
•
④作者通过对燕子等景物的描写,写出不自及己其的离余恨苦,衬托
出自己的苦闷心情。
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阐运用)
(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
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指出诗中所蕴 含的诗人情感。(析效果)
(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 (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
9
三、常用表现手法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衬托 (烘托)、对比、(表达情感、塑造形象) 蜡烛——奉献——教师 盾牌——保护弱者——警察 玫瑰—— 菊花—— 月亮—— 杨柳—— 鸿雁——
3
看意象
• 2、判断意象的象征义。
• 套用法 • 联想法 • 谐音法
4
诗歌鉴赏专题 --表达技巧
5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类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古
借物、事
16
表达技巧鉴赏之
修辞手法鉴赏
17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借代,对比 借代,设问
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
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
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⑺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
设问 拟人
18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复活诗中境 妙悟文后情
——从境与情两角度谈如何读懂诗歌
1
看作者 特定内容
• 陶渊明——归园之乐
• 李白——怀才不遇
——愤世嫉俗、清新飘逸
• 杜甫——忧国忧民
——沉郁顿挫
• 王维——含蓄生动,雄浑奇拔(边塞诗) 固定风格
• 白居易——雅俗共赏
• 李贺——奇诡变幻
• 李商隐——含蓄绰约
• 杜牧——清丽俊逸
11
3、托物言志(象征)
“牡丹”象征富丽; “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 “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不与世同流合 污的高尚节操。
…… 4、衬托或烘托
5、对比对照
5、动静结合
12
7、虚实结合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梦游天姥吟留别》 b、已逝之景之境。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c、设想的未来之境。 《雨霖铃》 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 景。
19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步骤一)。写开门见“山”, “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 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 的盎然生机(步骤二)。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 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步骤三)。
1.直接抒情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乐景 乐情
哀景 哀情
10
小结: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往具有 一定的固定性,如: 以“故乡明月”传达“思乡情”; 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 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 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 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 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 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 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 “悲欢 离合情”; 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 叹”; 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 情”等等。
•
⑤作者借物抒情,用了菊、兰、燕子、明月等意象表达景物
无情人有浮情的在情表感面,抒发了自己的离恨苦。
缺乏分析
15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首句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表面写菊愁兰泣,实 则是人内心悲伤;然后用燕子双飞来反衬人的孑然一身, 凸显出主人公的孤独和对离人的思念期盼;最后两句再 次使用拟人的写法,埋怨月光无情,以明月“不谙”来 称“人谙”。反复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巧妙地表现离 恨愁。
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步骤一)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 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 (步骤二),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步骤三) 。 8
二、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三步走
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明手法)
(如借景抒情,白描,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