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剂的质量检测任务(doc 10页)

片剂的质量检测任务(doc 10页)
片剂的质量检测任务(doc 10页)

片剂的质量检测任务(doc 10页)

学习情境三片剂的质量检测

任务一阿司匹林片的质量检测

一、片剂的质量检测

制剂和原料药不同,除含主药外,往往还含有附加剂,附加剂有时会影响主药的测定。当附加剂对主药的测定有干扰时,对样品需进行一些预处理,如过滤、萃取、色谱分离等,以消除其影响;或者选择一些专属性更强的方法进行测定。

1.片剂的检测步骤

片剂系药物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片剂的分析步骤包括:外观及性状(如色泽、臭味等)检查,鉴别,常规检查及杂质检查,含量测定。片剂中附加剂对测定产生干扰,需选择适当方法排除。

2.片剂的常规检查

片剂的常规检查包括:重量差异,崩解时限,溶出度检查,含量均匀度及微生物限

度检查。

(1)重量差异检查

重量差异是指按规定称量方法测得片

剂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间的差异程度。片剂片重的差异可引起各片间主药含量的差异,重量差异可反映片剂均匀性。 检查法 取供试品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

别精密称定每片的重

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

重相比较 (凡无含量测

定的片剂,每片重量应与标示片重比较),按表6-1中的规定,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

糖衣片的片心应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

规定,包糖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薄膜衣片应在包薄膜衣后检查重量差

异并符合规定。

(2)崩解时限检查 表6-1 片剂重量差异限度要求 平均片重或标示片重 重量差异限度/%

0.30g 以下 ±7.5 0.30g 及0.30g 以上 ±5

查,各片均应在15min内全部崩解。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薄膜衣片,按上述装置与方法检查,并要改在盐酸溶液(9→1000)中进行检查,应在30 min内全部崩解。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糖衣片,按上述装置与方法检查,应在1h内全部崩解。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肠溶衣片,按上述装置与方法检查,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h,每片均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现象;继将吊管取出,用少量水洗涤后,每管各加入挡板一块,按上述方法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进行检查,1h内应全部崩解。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含片各片均应在30min内全部崩解或溶化。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

房屋质量检测任务书

上海xxx改建工程 房屋检测任务书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上海xxx改建工程。 2.地理位置:上海市xxx。 3.规模:改建建筑面积:约19000平方米。 二.检测目的: 拟对上述房屋进行改建,改变房屋使用功能,因原设计图纸缺失,需对该房屋进行测绘,并对房屋现状进行完损检测,提供房屋质量检测报告并对改建后结构进行结构抗震鉴定。 三.检测的内容: (一),检测概况 本工程拟改造的建筑有3幢,祥见附图(原有建筑总平面),建筑编号分别是:1号楼、2号楼、4号楼; 其中,2号楼的建筑面积约为6000平米,图纸资料不完整,缺基础图;1号楼、4号楼的建筑面积约为13000平米,无任何图纸资料; 2号楼检测工作主要是核对原有建筑与图纸尺寸、地基基础结构情况、现有结构构件材料强度及碳化深度等;1号楼、4号楼为全面的房屋质量检测; (二),检测具体内容 1.检测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几何量:建筑定位尺寸、构件的几何尺寸、结构变形裂缝宽度等。 性能:结构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强度、耐久性、韧性、可焊性及结构的整体力学性能等。 2.具体内容: 2.1建筑方面(以测绘任务为主): 检测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2.1.1,总图测量: 1),园区的道路布置:位置、宽度、转弯半径、标高。

2),绿化带的布置:范围、标高、树木的位置、树种。 3),建筑物、构筑物的外轮廓线和层数,建筑物地面层的绝对标高。 4),停车场的布置:位置、停车数量。 5),地面大型设备的位置(包括设备的名称)。 6),围墙的布置:位置。 注:总图上的标高及坐标应为绝对标高及绝对坐标、长度及标高单位为米。2.1.2,建筑测量: 1),各层平面图: a,墙柱的布置、材质(包括隔墙); b,门窗、洞口的位置; c,楼梯、电梯、台阶、坡道、车道、室内停车场、大型机电设备的布置; d,变形缝的位置及构造; e,标明各层楼面的标高,各房间的功能(用途); f,栏杆、女儿墙、水池、水箱、消防栓的布置; g,雨蓬、阳台以及其他的突出物的布置及标高; h,厕所、茶水间、屋面等有排水功能的地方的地漏、排水立管位置; g,给水立管(包括消防水)的位置; h,管井、烟囱的位置; 2),立面图: a,各个立面的外轮廓及各层标高、地面层室内外高差; b,门、窗、玻璃幕墙、洞口的位置及高度; c,窗台、阳台、雨蓬、檐口、空调支架及其他突出物的位置及标高; d,平台、栏杆、台阶、变形缝的位置及标高; e,外墙装饰的主要材料及分布; f,排水管的位置; h,烟囱的位置及高度; 3),剖面图: a,每个单体建筑至少要有2个剖面; b,各层的标高、门窗的竖线尺寸; c,电梯井、楼梯的剖面; d,外墙、隔墙、女儿墙、吊顶、天窗、台阶、坡道等;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监测管理制度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监测管理制度 2007-6-16 0:00:00 中国兽药114网信风浏览:2001 公司GMP管理文件 题目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监测管理制度 编码: SMP-SC-0160-00 共7页 制定 审核 批准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 办公室 颁发数量 生效日期 分发单位 办公室、生产技术部、质量部、物资供应部、工程部 一、目的:制定生产过程重要质量控制点监测管理制度,确保产品在各个生产环节质量得到严格控制。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技术部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 三、责任者:生产技术部经理、QA检查员。

四、正文: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必须对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监控,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及其监督管理制度如下: 1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 2.1纯化水、注射用水:澄明度必须符合标准 2.2 安瓿的洗涤及干燥灭菌:在准备室脱去外包装送入粗洗室粗洗,后送入精洗室洗涤,外壁应冲洗,内壁至少用纯化水洗两次,最后经过0.45μm滤膜滤过的澄明度合格的注射用水洗净,干燥、灭菌、冷却,灭菌后的安瓿应立即使用或清洁存放贮存不得超过2天,洗涤后的瓶子应进行清洁度及澄明度检查。 1.3称量:称量前应核对原辅料品名、批号、生产厂家、规格,应与检验报告单相符。调换原辅料供应商时应有小样试验合格单或已经过验证的报告;称量时必须有复核人,操作人和复核人均应在原始记录上签名。 1.4 配制:配制罐必须标明配制液的品名、规格、批号和配制量,投料时必须有人复核及做记录。 1.5 粗滤及精滤:药液经含量、PH值检验合格后方可精滤,盛装容器应封闭,标明药液的品种、规格、批号。药液配制至灭菌一般应在24小时内完成。 1.6 灌封:灌装管道、针头使用前用注射用水洗净并煮沸灭菌,直接与药液接 触的惰性气体、压缩空气,使用前净化处理,其纯度及所含微粒量应符合规定,灌装量按有关规定灌装。及时抽取少量半成品检查澄明度、装量、封口等质量状况,半成品盛器内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批号、日期、灌封机号及顺序号,操作者姓名。 1.7灭菌:双扉式灭菌柜,产品灭菌前,要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按规定的灭菌标准操作程序操作,灭菌时应及时做好记录,并密切注意温度、压力、时间,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灭菌后进行检漏,检漏的真空度在-8kpa。 1.8 灯检:检查员视力在0.9以上,视力每年检查一次,检查后的半成品要注明检查者的姓名,由专人抽查。不合格品及时分类记录,标明品名、规格、代号、批号,置于盛器内移交专人处理。 1.9印字包装:操作前应校对半成品的名称、规格、批号及数量是否与领用的包装材料一致。印字、包装、装箱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品名、规格、批号,包装结束后统计好包装材料的实用数、损坏及剩余数与领用数做物料平衡检查,结束后送待检区待检,检验合格后入库。 2 口服液

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药剂学实验指导老师:__韩旻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实验名称:片剂的制备实验类型:____时间: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片剂的不同制备工艺(湿法制粒压片法) 2.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 3.熟悉片剂的处方,工艺及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对片剂质量的影响 4.熟悉单冲压片机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片剂试纸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的片状制剂。他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具有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服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片剂的制备方法主要由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和直接压片法。 制备片剂用的主药及辅料一般要经粉碎,过筛,混合操作。当主药为难容性药物时,必须有足够的细度以保证混合均匀及溶出度符合要求。若药物量少,与辅料量相差悬殊时,可用等体积递增配研发混合,一般可混合均匀,若其含量波动仍然较大,可采溶剂分散法,即将量小的药物先溶于适宜的溶剂中再与其他成分混合,通常可以混合均匀。 湿颗粒的制造是制片的关键。首先必须根据主要的性质选好湿润剂或粘合剂。制软材时要控制好湿润剂或粘合剂的用量,使软材达到“握之成团,触之即散”。颗粒大小一般根据片剂大小由筛网孔径来控制,一般大片选用14-16,小片18-20目筛制粒。治好的湿颗粒应根据主要和辅料的性质于适宜的温度(50-60)尽快通风干燥。干燥完毕整粒。整粒后加入润滑剂,崩解剂等辅料,混匀,计算片重后即可压片。该实验计算出的片重为。 三、实验步骤 1.实验材料与设备 材料:对乙酰氨基酚,淀粉,微晶纤维素,淀粉浆糊(8%),硬脂酸镁 器材:普通天平,分析天平,量筒,研钵,药筛,鼓风干燥箱,硬度计,单冲压片机,脆碎度检测仪,崩解检测仪。 2.【处方】 对乙酰氨基酚 淀粉 微晶纤维素 淀粉浆糊(8%)适量 硬脂酸镁 【操作】取对乙酰氨基酚过80目筛,淀粉过120目筛,按处方量称取后,家微晶纤维素混匀,混合物过80目筛。滴加适量的8%淀粉浆糊与药物混合制成软材,过16目筛制粒,55℃干燥。干颗粒加硬脂酸镁混匀过16目筛。用单冲压片机压片,每篇,测硬度。 3.质量检测 片中差异:取20片精密称总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隔片的重量,每片的重量与平均重量相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一片超出限度一倍。 脆碎度:片重小于650

实验八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

实验八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片剂制备,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过程。 2.掌握单冲压片机的使用方法及片剂质量的检查方法。 3.考察压片力及崩解剂等对片剂的硬度及崩解度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片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剂型之一。片剂的制备方法有制颗粒压片(分为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粉末直接压片和结晶直接压片。其中,湿法制粒压片最为常见,现将传统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过程介绍如下: 和过筛等处理,方可投料生产。为了保证药物和辅料的混合均匀性以及适宜的溶出速度,药物的结晶须粉碎成细粉,一般要求粉末细度在100目以上。向已混匀的粉料中加入适量的粘合剂或润湿剂、崩解剂,用手工或混合机混合均匀制软材,软材的干湿程度应适宜,除用微机自动控制外,也可凭经验掌握,即以“握之成团,轻压即散”为度。软材可通过适宜的筛网制成均匀的颗粒。过筛制得的颗粒一般要求较完整,如果颗粒中含细粉过多,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少,若呈线条状,则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多。这两种情况制成的颗粒烘干后,往往出现太松或太硬的现象,都不符合压片对颗粒的要求。制好的湿颗粒应尽快干燥,干燥的温度由物料的性质而定,一般为50~60℃,对湿热稳定者,干燥温度可适当提高。湿颗粒干燥后,需过筛整粒以便将粘结成块的颗粒散开,同时加入润滑剂和需外加法加入的崩解剂并与颗粒混匀。整粒用筛的孔径与制粒时所用筛孔相同或略小。压片前必须对干颗粒及粉末的混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然后根据颗粒所含主药的量计算片重。 根据片重选择筛目与冲膜直径,其之间的常用关系可参考下表。根据药物密度不同,可进行适当调整。 表1 片重、筛目与冲模直径 筛号(目) 片重冲模直径 (mg)湿粒干粒(mm) 50 18 16-20 5-5.5 100 16 14-20 6-6.5 150 16 14-20 7-8 200 14 12-16 8-8.5 300 12 10-16 9-10.5

房屋质量检测明细表

第一部分:房屋质量检测明细表 一.相关文件: 1、《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竣工验收备案表》是否有;未见原件; 2、各种相关验收表格:是否有《住户验房交接表》《楼宇验收记录表》《房屋面积分层分户测量报告》《管线分布竣工图(包括水、强电、弱电、结构)》等文件。 二.门(入户门、居室门)(GB50210-2001) 1. 门框:是否稳固、周正,门边是否有缝隙;正常 2.门框的正、侧面垂直度是否在正常误差范围内;正常 3. 门扇:是否外观平整,漆面完好无流坠、漏刷和磕碰,色泽一致,划痕、破损; 小扇底部门栓损坏,门扇外面局部磕碰,门锁周围有轻微划伤。 4. 门锁:是否牢固,操作轻便,均匀锁紧;正常 5. 门把:是否牢固,操作灵活;正常 6. 门轴:是否平整牢固,转动平稳;正常 7. 猫眼:是否完好,视野清晰;未安装 8. 门铃:是否按钮完好,加电有声;未安装 9.品牌:是否与合同约定一致。 合同约定为 2.3米高豪华实木复合子母门,但现场产品无品牌合格等标识,此门不是三防门,但作为入户门必须提供品牌合格等国家认可的标识。 三.窗户、飘窗(GB50210-2001) 10. 窗框:是否稳固、周正,窗边是否有缝隙; 餐厅飘窗西侧窗框严重变形。(进行处理)。 11. 窗扇:是否安装牢固、推拉开闭灵活、严密;正常 12. 玻璃:是否完好、无破损; 中空玻璃,部分无“3C”标志,国家强制标准必须具备3C认证标识。发改运行【2003】2116号(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 13. 把手:是否完好、牢固、灵活;正常 14. 密封:是否窗缝严密、窗框严密、密封条、防水胶完好; 餐厅飘窗东侧上沿未打防水胶,底部防水胶开裂。(进行处理)。 15. 窗台:是否完好、无裂缝、有无渗水,外高内低; 正常 16.泄水孔:是否通畅;正常 17.防撞块:是否安装到位;正常 18.纱窗:是否安装完好,无破损;无纱窗 19. 轨道槽:是否平滑,无变形;正常 20.飘窗:是否有护栏;所有飘窗无安全防护栏 21.窗前护栏:高度是否符合规范、安全、稳固。 其它: ①客厅窗户东侧纱窗缺一开关,窗扇下角螺丝滑丝。(进行修理更换); ②客厅玻璃有划伤.(进行更换); ③主卧窗户安装不周正,倾斜2.50cm,安装质量问题。(进行处理); ④客卧飘窗窗扇底部螺丝已坏。(进行修理更换)。 四房屋主体 (一)墙(GB50210-2001)

片剂质量监控标准操作规程

片剂质量监控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 建立片剂质量监控规程,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 适用于片剂生产的监控。 3.责任: 车间QA监控员,岗位操作人员对此规程的实施负责 4.内容: 4.1监控依据: 产品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 4.2环境监控: 421沉降菌: 4.2.1.1每月监控一次。 4.2.1.2监控标准: 4.2.2悬浮粒子 4.2.2.1悬浮粒子每三个月监控一次 4.2.2.2监控标准:

423 温湿度: 4.2.3.1QA监控员每天随机监控二次。 423.2监控标准: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湿度应与其生产及工艺要求相适应(温度控制在 18C?26C,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4.2.4压差: 4.2.4.1QA监控员每天随机监控二次。 4.2.4.2监控标准: 空气洁净度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的压差应》10P空气洁净度要求高的洁净室(区)对相邻的空气洁净度级别低的洁净室(区)一般要求呈相对正压,产尘间保持相对负压。 4.2.5纯化水: 4.2. 5.1QA监控员随时对纯化水进水口、出水口、总回水口进行酸碱度、电导率、 氨、 氯化物项目的检查,应符合标准要求。 4.2. 5.2监控标准 4.2. 5.2.1酸碱度: 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 4.2. 5.2.2氯化物: 取本品50ml,加硝酸5滴与硝酸银试液1ml,不得发生混浊。 4.2. 5.2.3氨: 取本品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放置15分钟;女显色,与氯化铵溶液 1.5ml, 加无氨水48ml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含量w 0.00003%。4.2.5.2.4 电导率: 取本品适量,照电导率检查标准操作规程”测定,应总』m/So 4.3生产前监控: 4.3.1.1上批次或品种结束,是否进行清洁、清场。是否有清场合格证” 4.3.1.2生产区设备是否有完好的状态标志及已清洁状态标志。

4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任务书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任务书xxxxxxxxxxxxx: 由你公司承建的 xxxxxxxxx 工程应将以下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列入专项治理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 (二)内墙裂缝; (三)外墙(含外窗)裂缝、渗漏; (四)厨卫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地面渗漏; (五)屋面渗漏; (六)地下室裂缝、渗漏; (七)栏杆、扶手、安全玻璃施工不符合要求; (八)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超差; (九)地漏安装不规范,水封深度不足; (十)通风、空调风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十一)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做法不规范; (十二)金属配管及桥架电气接地(含跨接)不可靠; (十三)新型电气金属导管机械联结不良;

(十四)电气暗配管不通,管内穿线“死线”,金属线管有毛刺; (十五)户内配电箱安装及配线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十六)其他。 请根据本地区建筑主管部门要求和相关行业规定做好以下工作:1、认真编制本项目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施工方案》,经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通过后报我单位批准; 2、在各分项工程开工前,应按设计文件、相关规范标准和经批准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施工方案》组织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样板施工,经我方、监理方、设计方共同验收、签字确认后组织施工人员及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样板观摩、培训合格后组织实施; 3、地基基础、主体和竣工验收前应向我方和监理方申请对常见问题专项治理阶段性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申请下阶段验收。竣工验收前的常见问题专项治理验收要进行屋面、外墙(含外窗)的淋水试验和有防水要求房间的储水试验,如有渗漏问题,专项治理验收不合格。

6.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

实验目的: 1.通过片剂制备,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过程。 2.掌握单冲压片机的基本构造、使用方法。 3.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实验原理: 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通过制剂技术压制而成片状的固体制剂。片剂是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它具有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服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片剂由药物和辅料二部分组成。辅料是指片剂中除主药外一切物质的总称,亦称赋形剂,为非治疗性物质。加入辅料的目的是使药物在制备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有一定的黏结性;遇体液能迅速崩解、溶解、吸收而产生疗效。辅料应为“惰性物质”,性质稳定,不与主药发生反应,无生理活性,不影响主药的含量测定,对药物的溶出和吸收无不良影响。但是,实际上 完全惰性的辅料很少,辅料对片剂的性质甚至药效有时可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重视辅料的选择。片剂中常用的辅料包括填充剂、润湿剂、黏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等。 通常片剂的制备包括制粒压片法和直接压片法二种,前者根据制颗粒方法不同,又可分为湿法制粒压片和干法制粒压片,其中湿法制粒压片较为常用。湿法制粒压片适用于对湿热稳定的药物。其一般工艺流程如下: 整个流程中各工序都直接影响片剂的质量。主药和辅料首先必须符合规定要 主药 辅药(填充剂或吸收剂、崩解剂) 混合粉料 加润湿剂 软材 过筛 湿颗粒 干燥 干颗粒 (测定含量、水分) 整粒 加润滑剂 (外加崩解剂) 压片

求,特别是主药为难溶性药物时,必须有足够的细度,以保证与辅料混匀及溶出度符合要求。主药与辅料是否充分混合均匀与操作方法也有关。若药物量小,与辅料量相差悬特时,用递加稀释法(配研法)混合,一般可混合得较均匀,但其含量波动仍然较大;而用溶剂分散法,即将量小的药物先溶于适宜的溶剂中,再与其它成分混合,往往可以混合得很均匀,含量波动很小。 颗粒的制造是制片的关键。湿法制粒,欲制好颗粒,首先必须根据主药的性质选好粘合剂或润湿剂,制软材时要控制粘给剂或润湿的用量,使之“握之成团,轻压即散”,并握后掌上不沾粉为度。过筛制得的颗粒一般要求较完整,可有一部分小颗粒,如果颗粒中含细粉过多,说明粘合剂量太少;若呈现条状,则说明粘合剂用量太多,这两种情况制出的颗粒烘干后,往往出现太松各太硬,都不能符合压片的颗粒要求,从而不得制好片剂。 颗粒大小根据片剂大小由筛网孔径来控制,一般大片(0.3~0.5g)选用14~16目。小片(0.3g以下)选用18~20目筛制粒。颗粒一般宜细而圆整。 干燥、整粒过程,将已制备好的湿粒应尽快通风干燥,温度控制在40~60℃。注意颗粒不要铺得太厚,以免干燥时间过长,药物易被破坏。干燥后的颗粒常粘连结团,南非再进行过筛整粒。整粒后加入润滑剂混合均匀,计算片重后压片。 片重的计算,主要以测定颗粒的药物含量计算片重。 每片应含主药量 片量= 干颗粒中主药百分含量 测得值 冲模直径的选择:一般片重为0.5g左右的片剂,选用φ12mm冲模;0.4g 左右,选用φ10mm冲模,0.3g左右,选用φ8mm冲模;0.1~0.2g,选用φ6mm 冲模;0.1g以下,选用φ5~5.5mm冲模。根据药物密度不同,再进行适当调整。 制成的片剂需要按照药典规定的片剂质量标准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除片剂外观应完整光洁、光泽均交,且有适当的硬计划外,必须检查重量差异和崩解的时限。有的片剂药典还规定检查溶出度和含量均匀度,并明确凡检查溶出度的片剂,不再检查崩解时限;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不再检查重量差异。片剂重量差异、崩解时限和含量均匀度检查见2005版药典二部附录。 实验药品与器材: 药品:阿司匹林、淀粉、枸橼酸、滑石粉 器材:天平、酒精灯、药筛、烘箱、单冲压片机、崩解仪、片剂四用测定仪、片

房屋质量鉴定证明

房屋质量鉴定证明 篇一:房屋鉴定质量控制措施 现场检查与检测质量控制措施 1、现场检查检测应当有两名以上鉴定人员参加。 2、应根据与委托人(单位)共同确认的检测鉴定方案进行现场检查检测,做到应查尽查,不缺项漏项。 3、检测时应确保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仪器设备的精度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 4、应及时、准确记录检查检测的原始数据,不得随意涂改、杜撰,原始记录必须由检测及记录人员签字。不得向无关人员传播资料和数据。 5、当发现检测数量不足或检测数据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进行补充检测。 6、现场检测工 作结束后,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修补因检测造成的结构或构件的局部损

伤。修补后的结构或构件,应满足原结构或构件承载力的要求。 鉴定报告的质量控制措施 1、应依据相应的鉴定标准编写鉴定报告,包括(不限于)以下内容:?.从设计文件、质量证明文件等图纸资料中采集的内容;?.无法检测但对鉴定结论有影响的内容(如根据建设期标准图、标准做法或经验予以确认,宜在报告中说明);?.房屋建筑概况——按照房屋建筑实际情况及设计图纸分别编写; 4.鉴定的范围和内容——现场实际检查检测的项目;○ 5.检测鉴定的依据和设备——鉴定工作所依据的标准、○ 规范、规程和使用的仪器设备(应注明仪器编号); 6.现场检查检测结果——应如实反映房屋建筑的检查检○ 测结果; 7.验算分析——应如实客观的反映

验算分析结果,并说○ 明所采用计算软件的名称、版本号、编制单位等; 8.鉴定评级——按所依据标准、规范、规程和验算分析○ 结果,分步逐级对照各项指标进行鉴定评级; 9.鉴定结论及处理意见——按鉴定评级结果和相关法律○ 法规做出鉴定结论并提出处理意见。 2、出具的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应当使用广州市房屋安全鉴定管理所统一制发的文本,在封面、鉴定结论、骑缝三处加 盖房屋安全鉴定专用章,并有现场鉴定人员、编写人、审核人、签发人签字方为有效。3、鉴定报告应有发放记录。 归档管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1、每项鉴定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将下列资料按项目装订成册,一并归档。

片剂质量检查

片剂质量检查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实验二片剂的质量检查 I.实验目的 掌握片剂的外观形状描述、硬度、脆碎度、崩解与溶出度的测定方法和测定原理。 II.实验原理 1.外观: 应当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无异物,无杂斑 2.崩解时限: 是指片剂在规定的液体介质和条件下破碎成小粒子并通过规定筛网所需的时间。崩解度是片剂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制剂崩解的快慢及崩解后颗粒的大小,均有可能影响药物疗效。 影响片剂崩解的因素:如主药的理化性质、崩解剂及其用量、粘合剂的粘性和用量、润滑剂的疏水性、颗粒大小等等。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辅料制备阿司匹林片,比较它们的崩解时限,可以了解这些辅料的性质。 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口含片、咀嚼片、溶液片、缓控释片,不需要作崩解时限检查。 (1)压制片应在15min内全部崩解。 (2)浸膏片、薄膜衣片应在1h内全部崩解。 (3)肠衣片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h,每片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现象,于ph为的磷酸盐缓冲液中1h内应全部崩解。

3.硬度和脆碎度 它们是反映药物的压缩成形性,对片剂的生产、运输和贮存带来直接影响,对片剂的崩解,溶出度都有直接影响。用于测定片剂硬度和脆碎度的仪器有:孟山都硬度计、Roche脆碎仪等。 4.溶出度 指在规定条件下,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固体制剂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III.实验步骤 1、检查外观 2、崩解时限的测定: 崩解仪的调试: 将吊篮通过上端的不锈钠轴悬挂于金属支架上,浸入盛有37℃的水的1000ml烧杯中,打开开关,吊篮做升降运动,每分钟约30-32次。调节吊篮的位置,使其下降时筛网距离烧杯底部约25mm,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水面下25mm处。支架上下运动的距离约55mm; 测定崩解时限: 取普通片剂药片(如阿司匹林片)6片,分别置上述吊篮的6个玻璃管中(如药片漂浮可投入塑料挡板),立即启动崩解仪进行检查,记录崩解完全的时间,各片均应在15min内全部崩解,如有1片不能崩解,应另取6片按上述方法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不同种类的片剂崩解时限:

片剂的制备及质量的考察

实验四片剂的制备及影响片剂质量因素的考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片剂制备,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过程。 2.掌握单冲压片机的使用方法及片剂质量的检查方法。 3.考察压片力及崩解剂等对片剂的硬度或崩解的影响。 二、实验指导 片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剂型之一。片剂的制备方法有制颗粒压片(分为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粉末直接压片和结晶直接压片。其中,湿法制粒压片最为常见,现将传统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过程介绍如下: 整个流程中各工序都直接影响片剂的质量。制备片剂的药物和辅料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干燥,粉碎和过筛等处理,方可投料生产。为了保证药物和辅料的混合均匀性以及适宜的溶出速度,药物的结晶须粉碎成细粉,一般要求粉末细度在100目以上。向已混匀的粉料中加入适量的粘合剂或润湿剂,用手工或混合机混合均匀制软材,软材的干湿程度应适宜,除用微机自动控制外,也可凭经验掌握,即以“握之成团,轻压即散”为度。软材可通过适宜的筛网制成均匀的颗粒。过筛制得的颗粒一般要求较完整,如果颗粒中含细粉过多,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少,若呈线条状,则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太多。这两种情况制成的颗粒烘干后,往往出现太松或太硬的现象,都不符合压片对颗粒的要求。制好的湿颗粒应尽快干燥,干燥的温度由物料的性质而定,一般为50~60℃,对湿热稳定者,干燥温度可适当提高。湿颗粒干燥后, 16

17 需过筛整粒以便将粘结成块的颗粒散开,同时加入润滑剂和需外加法加入的崩解剂 并与颗粒混匀。整粒用筛的孔径与制粒时所用筛孔相同或略小。压片前必须对干颗 粒及粉末的混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然后根据颗粒所含主药的量计算片重。 () 测得值干颗粒中主药百分含量标示量每片应含主药量片重= 根据片重选择筛目与冲膜直径,其之间的常用关系可参考表1。根据药物密度不 同,可进行适当调整。 表1 根据片重可选的筛目与冲膜的尺寸 筛目数 片重 冲膜直径 (mg) 湿粒 干粒 (mm) 50 18 16-20 5-5.5 100 16 14-20 6-6.5 150 16 14-20 7-8 200 14 12-16 8-8.5 300 12 10-16 9-10.5 500 10 10-12 12 制成的片剂需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片剂质量标准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除片剂 的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硬度适当、含量准确外,必须检查重量差异和崩解 时限。对有些片剂产品药典还规定检查溶出度和含量均匀度,并规定凡检查溶出度的 片剂,不再检查崩解时限,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另外,在片剂的制备过程中,所施加的压片力不同,所用的润滑剂、崩解剂等的 种类不同,都会对片剂的硬度或崩解时限产生影响。 三 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压片力对乙酰水杨酸片片剂硬度和崩解性能的影响 1.处方: 乙酰水杨酸 20g

片剂胶囊的质量检查(很全)

片剂的质量检查 片剂的主要检测项目有外观形状,重量差异,硬度,脆碎度,溶出度,崩解时限,释放度,含量均匀度,发泡量,分散均匀度,微生物限度等。(Ps: 释放度,含量均匀度,发泡量,分散均匀度,微生物限度这里未作整理) 1 外观形状 片剂表面应色泽均匀、光洁,无杂斑,无异物,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保持不变,良好的外观可增强病人对药物的信任,故应严格控制。 检查方法 抽取样品100片,平铺于白纸上,置于75W光源下60cm处,在距离片剂30cm 处用肉眼观察30秒。片面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杂色点(0.15~0.18mm)<5%;麻面<5%;中药粉末片(除个别外)<10%,并不得有严重花斑及特殊异物;包衣片有畸形者≤0.3%。 2 重量差异 定义 按照规定的称量方法测得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间的关系。 设备 天平,感量不低于0.001g 检查方法 首先称取20片得到总重量,并记录结果,计算平均片重。并将结果和中间控制的限度进行比较。称取20片药品重量,然后将每片称重,按照限度进行片重差异检查。

检查标准 其中,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一片超出限度的1倍。备注:糖衣片,肠溶衣片应该检查包衣前的片芯,符合上表规定后方可包衣;薄膜衣片包衣后检查。 3 崩解时限 定义 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以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并通过筛网所需要的时间的限度。 设备 崩解仪 电子温度传感器可显示和监控水浴箱的温度。仪器自动设定吊篮升降时间为15分钟,也可任意重新设定。智能化控制水浴温度、工作时间、升降频率三个性能参数。 检查方法 取片剂6片,分别置于吊篮的玻璃管中启动崩解仪,在规定的时间里全过筛网,则合格,有一片不放过筛网,则复试。再取片剂12片,若16~18片全部溶解,则合格,否则视为不合格。 检查标准 检测温度37℃(EUROPEAN PHARMACOPOEIA 8.037 ± 2 °C,)

片剂生产线质量风险评估

编号:FXPG-FA-001-00 片剂生产线质量风险评估方案 ————制药有限公司

目录 1、片剂制剂质量风险评估方案批准 2、片剂制剂质量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名单 3、片剂产品概述: 4、质量风险评估的目的: 5、质量风险评估的范围: 6、质量风险评估小组职责: 7、质量风险评估内容: 7.1质量风险识别: 1)工艺流程图2)风险因素识别 7.2质量风险分析: 8.质量风险控制: 8.1质量风险降低: 8.2质量风险接受: 9.风险评估结论: 10.质量风险沟通: 11.质量风险回顾: 12.质量风险评估周期

1、片剂生产线质量风险评估方案批准

2、片剂制剂质量风险评估工作小组人员名单

3、片剂产品概述 片剂系由中药材经提取浓缩后所得的一定密度的流浸膏加适量辅料或加饮片细粉,或饮片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合,制粒,整粒总混,在经过压片,包衣,铝塑包装而成的制剂,我公司产品有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按包衣类型可分为素片、糖衣片和薄膜衣片。 片剂具有携带和使用方便、稳定性好等特点。我公司现有片剂产品10个,常年生产有健宝灵片、前列舒乐片、百癣夏塔热片、痔速宁片和喘嗽宁片。 4、质量风险评估的目的 按照风险评估流程,对片剂产品生产、储存、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确定,对确定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级并采取验证或有效的控制和降低手段,使其产生风险的概率和严重程度降到最低,保证产品质量和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5质量风险评估的范围和依据 5.1范围:片剂制剂风险评估是对颗粒剂制剂生产全过程的所有质量风险影响因素进行确认,在汇总2012年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对各个风险点进行分析,确定风险级别,制定风险控制的措施,对严重的风险点进行验证,已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的严重性,提高质量风险的可控性。 5.2依据: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报告2: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 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二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与干法制粒压片法的制备工艺 2. 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硬度、崩解时限、脆碎度、片重差异等) 3. 熟悉单冲压片机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 实验内容 (1)单冲压片机的使用 实验1:单冲压片机的安装与拆卸 了解单冲压片机的原理,结构,装、卸方法及使用中注意事项。(2)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片剂 实验2:维生素C片剂的制备 以维生素C、淀粉、糊精、柠檬酸、硬脂酸镁等为原料,通过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维生素C片剂。(3)片剂的质量检查 实验3:检查自制维生素C片剂质量 使用硬度计、脆碎度测定仪、崩解时限测定仪等对自制维生素的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片重差异等进行检查。 2. 实验原理 (请根据实验教材自己补充,包括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工

艺流程,常用辅料及其特性,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药典规定的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等。) 三、主要仪器设备 1. 实验材料:维生素C、淀粉、糊精、柠檬酸、乙醇、硬脂酸镁等。 2. 设备与仪器:单冲压片机、硬度计、脆碎度测定仪、崩解时限测定仪、天平、尼龙筛(20目、100目),吹风机、搪瓷托盘、烘箱等。 四、实验步骤、操作过程 (根据实验过程填写,必须列出处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简述维生素C片剂制备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分析产生原因,说明解决方法。 2.将所制维生素C片剂的质量考察结果填写于以下表格中,对其质量进行评估,对所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说明解决方法。 表1 外观、硬度、抗张强度 表2 崩解时间 崩解时间 (min) 表3 片重差异 表4 片剂脆碎度的测定结果试验前重量(g) 试验后重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任务书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任务书 *****(设计单位): 由你公司设计的****工程应将以下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列入专项治理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 (二)内墙裂缝; (四)外墙(含外窗)裂缝、渗漏; (五)厨卫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地面渗漏; (六)屋面渗漏; (七)地下室裂缝、渗漏; (八)栏杆、扶手、安全玻璃施工不符合要求; (九)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超差; (十)地漏安装不规范,水封深度不足; (十一)通风、空调风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十二)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做法不规范; (十三)金属配管及桥架电气接地(含跨接)不可靠; (十四)新型电气金属导管机械联结不良; (十五)电气暗配管不通,管内穿线“死线”,金属线管有毛刺; (十六)户内配电箱安装及配线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十七)其他。 请按照湘建建函【2014】73号《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编制本项目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施工(监理、设计)方案》,经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于2017年8月前报我单位批准; 2、在各分项工程开工前,应按设计文件、相关规范标准和经批准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施工(监理、设计)方案》组织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样板施工,经我方、监理方、设计方共同验收、签字确认后组织施工人员及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样板观摩、培训合格后组织实施; 3、地基基础、主体和竣工验收前应向我方和监理方申请对常见问题专项治理阶段性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申请下阶段验收。竣工验收前的常见问题专项治理验收要进行屋面、外墙(含外窗)的淋水试验和有防水要求房间的储水试验,如有渗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验收不合格。 *******

医药片剂生产过程工艺

医药片剂生产过程工艺 湿法制粒片剂生产工艺是将原料和辅助物料成比例加工成粉末之后,通过添加适量的粘合剂,将药物粉末表面润湿,使药物粉末通过勃合剂的桥架以及粘结作用聚合在一起,然后在外加机械力以及液体桥架的作用下形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颗粒,经干燥处理后最终以固体桥的形式固结而制成片剂。由于该片剂生产工艺具有高效、无污染等优点,因此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但实际生产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因此熟悉其工艺流程对研究片剂生产湿法制粒过程的综合控制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图1即为湿法制粒片剂生产的工艺流程。 图1湿法制粒片剂生产工艺流程 1湿法制粒工段 在片剂生产行业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制粒是龙头,压片是核心,包衣是凤尾。药物片剂的湿法制粒工段在湿法制粒片剂生产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湿法制粒工段生产出来的药物湿颗粒能否达到要求,决定压片、包衣工段能否顺利进行。如湿法制粒机生产出来的药物湿

颗粒的粒度分布决定着压片机生产出来的药物片剂的硬度以及片重差异大小。与此同时,湿法制粒工段所得颗粒的平均粒径大小也与片剂的硬度有十分重要的关系,粒径相对小时片剂具有较高的硬度。 1.1湿法制粒工艺原理 高效湿法制粒是在同一台设备容器中能同时进行混合、加温、搅拌、高速切削等制粒工序的制粒方法。其设备的主要组成结构包括:搅拌电机、搅拌刀、切碎电机、切向刀、减速机、出料口、出料活塞、控制箱、盖。其结构图如图2所示。 图2湿法制粒机结构示意图 高效湿法制粒机的主要功能包括原料与辅料的混合以及药物颗粒的制成。其工作过程如下:将原料粉末以及辅助物料粉末成比例加入到料斗里,然后开启搅拌桨,对进入料仓的原料、辅料进行充分搅拌,在搅拌桨作用下,物料粉末相互碰撞并最终达到充分混合状态。待物料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粘合剂,进入湿混合阶段。由于粘合剂的加

实验1-片剂与包衣片的制备实验说明

片剂与包衣片的制备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一般工艺。 2. 掌握片剂质量的检查方法。 3. 通过薄膜包衣片的制备,熟悉薄膜包衣的工艺和肠溶薄膜衣的质量要求。【实验原理】 片剂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它具有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服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片剂制备的方法有制颗粒压片、结晶直接压片和粉末直接压片等。制颗粒的方法又分为干法和湿法。其中,湿法制粒压片最为常见,传统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整个流程中各工序都直接影响片剂的质量。制备片剂的药物和辅料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干燥、粉碎和过筛等处理;难溶性药物,必须足够的细;主药与辅料应充分混合均匀,若药物用量小,与辅料量相差悬殊时,一般采用递加稀释法(配研法)混合,或用溶剂分散法,即将量小的药物先溶于适宜的溶剂中,再与其它成分混合。 颗粒的制造是制片的关键。根据主药的性质选好黏合剂或润湿剂,控制黏合剂或润湿剂的用量,采用微机自动控制、或凭经验掌握控制软材的质量,过筛后颗粒应完整(如果颗粒中含细粉过多,说明黏合剂用量过少;若呈线条状,则说明黏合剂用量过多,都不能符合压片的颗粒要求)。

颗粒大小根据片剂大小由筛网孔径来控制,一般大片(~)选用14~16目,小片(以下)选用18~20目筛制粒。颗粒一般细而圆整。 制备好的湿粒应尽快通风干燥,温度控制在40~60℃。注意颗粒不要铺得太厚,以免干燥时间过长,药物易被破坏。干燥后的颗粒常粘连结块,需再进行过筛整粒。整粒筛目孔径与制粒时相同或略小。整粒后加入润湿剂混合均匀,计算片质量后压片。 片质量的计算,主要以测定颗粒的药物含量计算片质量。 根据片质量选择筛目与冲模直径,其之间的常用关系可参考下表。根据药物密度不同,可进行适当调整。 根据片质量可选的筛目和冲模的尺寸 片质量/ mg 筛目数 冲模直径/ mm 湿粒干粒 1001614~206~ 1501614~207~8 2001412~168~ 3001210~169~ 5001010~1212 制成的片剂按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除片剂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且有适当的硬度外,必须检查质量差异和崩解时限。有的片剂药典还规定检查溶出度和含量均匀度,凡检查溶出度的片剂,不再检查崩解时限;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为了掩盖不良气味、使片剂中药物稳定、定位释放、控制药物释放速度和改善外观等原因,在片剂表面包上适当材料的衣层,即为包衣片。片剂包衣的种类有糖衣、薄膜衣、压制包衣等。糖衣片现已逐步被薄膜衣取代。肠溶衣可视作特

片剂胶囊的质量检查很全

片剂胶囊的质量检查(很全)

————————————————————————————————作者: ————————————————————————————————日期: ?

片剂的质量检查 片剂的主要检测项目有外观形状,重量差异,硬度,脆碎度,溶出度,崩解时限,释放度,含量均匀度,发泡量,分散均匀度,微生物限度等。(Ps:释放度,含量均匀度,发泡量,分散均匀度,微生物限度这里未作整理) 1外观形状 片剂表面应色泽均匀、光洁,无杂斑,无异物,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保持不变,良好的外观可增强病人对药物的信任,故应严格控制。 检查方法 抽取样品100片,平铺于白纸上,置于75W光源下60cm处,在距离片剂30cm 处用肉眼观察30秒。片面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杂色点(0.15~0.18mm)<5%;麻面<5%;中药粉末片(除个别外)<10%,并不得有严重花斑及特殊异物;包衣片有畸形者≤0.3%。 2 重量差异 定义 按照规定的称量方法测得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间的关系。 设备 天平,感量不低于0.001g 检查方法 首先称取20片得到总重量,并记录结果,计算平均片重。并将结果和中间控制的限度进行比较。称取20片药品重量,然后将每片称重,按照限度进行片重差异检查。

检查标准 其中,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一片超出限度的1倍。备注:糖衣片,肠溶衣片应该检查包衣前的片芯,符合上表规定后方可包衣;薄膜衣片包衣后检查。 3 崩解时限 定义 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以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并通过筛网所需要的时间的限度。 设备 崩解仪 电子温度传感器可显示和监控水浴箱的温度。仪器自动设定吊篮升降时间为15分钟,也可任意重新设定。智能化控制水浴温度、工作时间、升降频率三个性能参数。 检查方法 取片剂6片,分别置于吊篮的玻璃管中启动崩解仪,在规定的时间里全过筛网,则合格,有一片不放过筛网,则复试。再取片剂12片,若16~18片全部溶解,则合格,否则视为不合格。 检查标准 检测温度37℃(EUROPEAN PHARMACOPOEIA 8.037 ± 2°C,)

房屋质量验收标准

房屋质量验收标准 房屋质量验收标准 一、楼地面: 1、空鼓:现场情况:现场检测发现部分房屋非常严重 参照标准:50209—2002 5.2.5规定地面空鼓不能大于400cm2,且不多于2处。 2、踢脚线空鼓:现场情况:现场检测发现部分房屋非常严重 参照标准:GB50209—2002 5.2.8条规定空鼓长度不应大于300mm,且不多于2处。 3、地面找坡:现场情况:现场检测发现部分卫生间地漏有积水现象。 参照标准:GB50209—2002 5.2.7条规定不得有倒泛水和积水现象 4、渗水、水渍:现场情况:现场检测发现部分卫生间水管边严重渗漏。 参照标准:GB50209—2002 4.10.10条规定严禁渗漏 5、地面面层观感:现场情况:现场检测发现有裂缝、起砂。 参照标准:GB50209—2002 5.2.6条规定不应有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等 6、楼层地面高差:现场情况:现场检测发现高差为10-20mm。 参照标准:GB50209—2002 3.0.15条规定有排水要求的建筑地面面层与相连各类面层的标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30mm) 二、墙体 1、空鼓:现场情况:现场检测发现部分房屋大面积空鼓。 参照标准:GB50210-2001 4.2.5条规定抹灰层与基层之接必须粘结牢固,应无空鼓、脱层、爆灰和裂缝。 2、裂缝:现场情况:现场检测发现部分房屋墙面有裂缝。 参照标准:GB50210-2001 4.2.5条规定抹灰层与基层之接必须粘结牢固,应无空鼓、脱层、爆灰和裂缝。 3、表面平整度:现场情况:现场检测发现部分房屋偏差较大 参照标准:GB50210-2001 4.2.11条规定允许偏差为4mm(按普通抹灰计)。 4、立面垂直度:现场情况:现场检测发现部分房屋偏差较大 参照标准:GB50210-2001 4.2.11条规定允许偏差为4mm(按普通抹灰计)。 5、涂料:现场情况:现场检测发现部分房屋涂料不均匀、掉粉、、起皮。 参照标准:GB50210—2001 10.2.4条规定应涂饰均匀、粘结牢固,不得漏涂、透底、起皮和掉粉。 三、门窗 1、表面质量:现场情况:现场检测发现部分房屋所有门窗污染严重、破损。 参照标准:GB50210—2001 5.4.8 条规定塑料门窗表面应洁净、平整、光滑、大面应无划痕、碰伤。 判定:为不合格。 2、门洞最小宽度、高度:现场情况:现场检测发现阳台单扇门偏差较大 参照标准:GB50096—1999 3.9.5条规定公共外门1.2米,护(套)门、起居室、卧室门0.9米,厨房门0.8米,卫生间、阳台门(单扇)0.7米,高度统一为2米 3、玻璃品种:现场情况:现场检测发现未用安全玻璃 参照标准:GB50210—2001 5.6.2条规定品种、规格、尺寸、色彩应符合设计要求,单块玻璃大于1.5平方时应使用安全玻璃(9.2.4条规定安全玻璃指夹层玻璃和钢化玻璃) 4、门窗扇安装:现场情况:现场检测发现无防脱落措施、开关不灵活 参照标准:GB50210—2001 5.3.4(铝),5.4.5(塑)条规定必须安装牢固并应开关灵活,关闭严密,无倒翘,推拉门窗必须有防脱落措施 5、框正、侧面垂直度:现场情况:现场检测发现偏差过大 参照标准:GB50210—2001 5.3.12(铝)条规定允许偏差为2.5mm 5.4.13(塑)条规定允许偏差为3m。 6、门窗槽口对角线:现场情况:现场检测发现偏差过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