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MW凝汽式汽轮机设计
超超临界1000MW凝汽式汽轮机总体介绍

•调门与汽缸之间无蒸汽管道,直接 与汽缸相连。切向进汽。
•阀门与汽缸安装,采用大型螺纹连 接有利于大修拆装。
•阀门直接支撑在基础上、对汽缸附 加作用力小
•阀门布置在汽缸两侧,切向进汽, 损失小;起吊高度低。
•阀门采取小网眼、大面积的不锈钢 加强永久性滤网。其特点是过滤网 直径小,滤网刚性好,不易损坏。
采用SIEMENS成熟的单轴、HMN组合机型
H- 高压单流缸 K-高中压合缸 M- 中压双流缸 E- 中低压合缸 N- 低压双流缸 压力等级: 25~30MPa,温度 :600°C/610 °C
超超临界1000MW凝汽式汽轮机
机组纵剖面图
长 宽 高 转子带叶片 整体重量 (mm) (mm) (mm) 重量(T) (T)
6.40X4.20X4.89
主门调门
5.9X5.2X2.23
再热门调门
7.33X5.47X2.26
中压转子带叶片
6.23X1.72X1.72
中低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通管
5.98X2.28X2.35
低压内缸上半
4.12X6.59X3.80
低压内缸下半
6.49X6.89X3.30
低压转子带叶片
8.05X4.19X4.19
超超临界1000MW凝汽式汽轮机 独特的高压第一级设计
• 第一级低反动度20%, 降低转子温度。
• 切向进汽、斜置静叶、 效率高。
• 全周进汽、无附加汽 隙激振。
• 大动静距离有利防冲 蚀。
• 滑压运行低负荷效率 高。同时大幅降低第一 级载荷,解决大功率机 组高压第一级的强度问 题。
超超临界1000MW凝汽式汽轮机
超超临界1000MW凝汽式汽轮机
9MW电站基本设计及技术方案0929_

中材萍乡水泥有限公司4500t/d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工程代号:2011T007)基本设计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7月中材萍乡水泥有限公司4500t/d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工程代号:2011T007)基本设计(文字说明)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7月总裁胡也明技术总监董兰起设计经理李随基本设计编、审人员专 业设计审 核审 定热机汪佳杰邹军辉罗志兰水工化学许琴桂小宣李勇总图与交通李晶高连海孙树华结构李玉玲刘军高连海建筑刘明辉孙树华孙树华电气张晶莹田雷祝强热工仪表杨晶婧侯英祝强目录1.概述2.热力系统及装机方案3.冷却水系统4.化学水处理系统5.给排水系统6.电气7.热工自动化8.电气设施防火要求9.建筑及结构10.管道及保温材料11.电站设计技术指标12.设备表13.附图1.概述1.1项目概况中材萍乡水泥有限公司位于萍乡市上栗县福田镇,南临沪瑞高速和320国道,东临319国道,离浙赣线萍乡火车站5km,离长沙市100km,离南昌市260km,交通便利。
公司专业从事水泥、熟料的生产和销售,是萍乡地区最大的水泥、熟料生产基地之一。
公司目前主要生产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年产100万t水泥,年产值2.6亿人民币。
中材萍乡水泥有限公司已经投产一套4.5MW纯低温余热发电电站,目前公司正在建设一条4500t/d水泥生产线,公司拟利用该生产线所排出废气余热建设一套纯低温9MW余热电站,以达到降低成本、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
工程名称:中材萍乡水泥有限公司4500t/d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1.2项目建设范围1.2.1设计界限为窑尾:C1出口管道与锅炉的进风管道交接点(取风开口、电动烟风阀门安装、检修平台由发包人委托水泥线总包单位负责,承包人负责开口设计、电动烟风阀门购置、承担由发包人此所发生的现场制安费用)为分界线,窑尾余热锅炉灰输送设备与水泥生产线输灰交接点为分界线。
毕业设计(论文)_某1000MW凝汽式汽轮机机组热力系统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1章绪论 (1)1.1 热力系统简介 (1)1.2 本设计热力系统简介 (3)第2章基本热力系统确定 (5)2.1 锅炉选型 (6)2.2 汽轮机型号确定 (7)2.3 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原始资料以及数据选取 (8)2.4 全面性热力系统计算 (8)第3章主蒸汽系统确定 (18)3.1 主蒸汽系统的选择 (18)3.2 主蒸汽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20)3.3 本设计主蒸汽系统选择 (20)第4章给水系统确定 (22)4.1 给水系统概述 (22)4.2 给水泵的选型 (22)4.3 本设计选型 (25)第5章凝结系统确定 (27)5.1 凝结系统概述 (27)5.2 凝结水系统组成 (27)5.3 凝汽器结构与系统 (30)5.4 抽汽设备确定 (30)5.5 凝结水泵确定 (30)第6章.回热加热系统确定 (32)6.1 回热加热器型式 (32)6.2 本设计回热加热系统确定 (37)第7章.旁路系统的确定 (39)7.1 旁路系统的型式及作用 (39)7.2 本设计采用的旁路系统 (42)第8章.辅助热力系统确定 (43)8.1 工质损失简介 (43)8.2 补充水引入系统 (43)8.3 本设计补充水系统确定 (44)8.4 轴封系统 (44)第9章.疏放水系统确定 (45)9.1 疏放水系统简介 (45)9.2 本设计疏放水系统的确定 (45)参考文献 (47)致谢 (48)第1章绪论1.1热力系统简介发电厂的原则性热力系统就是以规定的符号表明工质在完成某种热力循环时所必须流经的各种热力设备之间的系统图。
原则性热力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只表示工质流过时状态参数发生变化的各种必须的热力设备,同类型同参数的设备再图上只表示1个;(2)仅表明设备之间的主要联系,备用设备、管路和附属机构都不画出;(3)除额定工况时所必须的附件(如定压运行除氧器进气管上的调节阀)外,一般附件均不表示。
25MW汽轮机课程设计计算书

汽轮机课程设计汽轮机参数:容量:25MW蒸汽初参数:压力:3.43Mpa 温度:435℃排汽参数:冷却水温20℃背压:0.005~0.006Mpa (取0.005 Mpa)前轴封漏汽与轴封加热器耗汽量为0.007D○,轴封加热器焓升 21KJ/Kg加热器效率ηjr=0.98设计功率:Pr=25MW最大功率P=25*(0.2~0.3)1.近拟热力过程图在焓熵图上选取进口参数P0=3.43MP a,t0=435℃,可得h0=3304kJ/Kg.设进汽机构的节流损失△P0=0.04P0,可得调节级压力=3.3MP a,并确定调节级前蒸汽状态点1(3.3 MP a, 435℃)过1点作等比熵线向下交P Z线于2点,查得h2t=2128KJ/Kg,整机理想比焓降(△h t mac)’=h0-h2t=3304-2128=1176KJ/Kg.选取汽轮机的内效率η=0.85,有效比焓降△h i mac=(△h t mac)’*ηri=999.6 KJ/Kg,排气比焓和h z=2304kj/kg.在焓熵图上得排汽点Z,用直线连接1,Z,去两点的中点沿等压线下移21-25Kj/Kg,用光滑曲线连接1,3两点,得热力过程曲线的近似曲线见图1,P cS图1选取给水温度T=160℃ 回热级数:5内效率η=0.85主汽门和调节阀中节流损失△P0=(0.03~0.05)PO 排汽管中压力损失 △P C =(0.02~0.06)P C 回热抽汽管中的压力损失 △P E =(0.04~0.08)P E2.汽轮机进汽量D ○ηm =0.99 ηg =0.97 m=1.15 △D=0.03D O D 0=/ h i mac ηm ηg *m+△D=3.6*20000*1.15/(93*0.99*0.97)+0.03△D =107.19 t/h 2. 抽汽压力确定采用大气式除氧器 压力为0.118 MP A 饱和温度为104.3℃2#3. 回热抽汽流量的计算(1) H1高加给水量 △D e =0.5 △D L1=0.77 △D C =1 Dfw=D 0-△D C +△D L1+△D ej=107.19-1+0.77+0.5=107.46 t/h抽汽量△D e1(h e1-h e1’) ηjr = D fw (h W2-h w1)21'11()107.46(697.4592.04)5.01()0.98(3024730.17)fw w w el jr e e D h h D h h η--∆===--(t/h )(2)H2高加 抽汽量 21'2'22()107.46*105.2855.07()0.98(2888619.27)fw w w e e e jrD h h D h h η-∆===-- (t/h )H1疏水流入H2放热 ''1211'22760.17619.275.01*0.2452888619.27e e e ee e e h h D D h h --∆=∆==-- (t/h) 考虑前轴封漏汽'211'223098619.270.77*0.842888619.2l e l e l e e h h D D h h --∆=∆==-- (t/h) '221 5.070.2450.84 3.985e e ele l e D D D D ∆=∆-∆-∆=--= (t/h) (3) H d 除氧器(4)H3低加213'33105.4695.65* 4.54(/)()(2644402.2)*0.98w w e cw e e jr h h D D t h h h η-∆===--(5)H4低加'214'44''3433'44'443105.4695.65* 4.64(/)()(2492300.9)0.98402.2300.94.59*0.22(/)2492300.94.640.22 4.42(/)w w e cw e e jr e e e ee e e e e e e h h D D t h h h h h D D t h h h D D D t h η-∆===----∆=∆==--∆=∆-∆=-=回热系统的校验4. 流经各级组蒸汽量及其内功率调节级 0109.19(/)D t h =第一级组 10107.191106.19(/)l D D D t h =-∆=-=第二级组 211106.19 5.01101.18(/)e D D D t h =-∆=-= 第三级组 32297.175(/)e D D D t h =-∆=第四级组 4397.195 2.3594.85(/)ed D D D t h =-∆=-= 第五级组 54394.875 4.4090.335(/)e D D D t h =-∆=-= 第六级组 65490.335 4.4285.95(/)e D D D t h =-∆=-= 整机内功率5. 计算汽机装置的热经济性机械损失: (1)22189.1(10.99)269m i m P P kw η=-=-= 汽机轴端功率: 22189.122226671n i m P P P kw =-=-= 发电机功率: 26671*0.9725870e n g P P kw η=== 内功率大于25000KW,合格 汽耗率: 0(.)10001071904.13()2130825870.78kg kw h e D d P === 不抽汽估计汽耗率: 汽轮机装置的热耗率 绝对电效率 3600360033.44%10765.67el q η===25MW 凝汽式汽轮机热平衡计算数据6. 双列速度级的热力计算(1) 速度级的选择选择双列速度级(195-250KJ/Kg )选择焓降为250kj/kg.故速度级的参数为:0107.19(/)D t h = 0 3.43()P MPa = 0435t =℃1. 喷嘴热力计算 (1) 喷嘴理想焓降 (2) 喷嘴进口状态参数 (3) 喷嘴出口状态参数 由△h n 可以从H-S 图上查得: (4) 喷嘴形状的确定 前后压比: 10 1.40.420.5463..3n cr p p εε===<= 选用渐缩型喷嘴.(5) 喷嘴出口速度理想速度: 1651.9(/)t c m s === 速度系数0.97ϕ=实际速度: 110.97*627.69632.36(/)t c c m s ϕ=== 喷嘴出口汽流偏转角1δ 喷嘴出口汽流方向角115o α= (6) 轮周速度u(7) 速度级的平均直径d m (8) 喷嘴出口面积A n (9) 喷嘴出口高度l n选取部分进汽度e=0.6则叶高l n =16mm>15mm(10)喷嘴损失n h ζ∆2. 第一列动叶热力计算 (1) 动叶进口汽流的相对速度(2) 根据C 1,U 1作速度三角形,由余弦定理可得: (3) 动叶出口汽流相对速度 因为0b Ω= 则21482.03(/)t w w m s == 查图, 0.878b ϕ=复速级动叶出口汽流角21(35)o oββ=--取0220.87317.87o o β=-= (4) 动叶绝对速度 (5) 动叶进口状态参数 喷嘴出口实际状态点参数动叶比焓 113091.512.563104/t n h h h kj kg ζ=+∆=+=由H-S 图查得动叶进口密度31 6.25/kg m ρ= (5)动叶进口高度 (△r △t 由表1-1查得) (6)动叶出口面积(b μ 由图1-11查得)(7)动叶出口高度 (8)动叶损失(9)动叶出口汽流状态参数动叶出口比焓 21310426.63130.6(/)b h h h kj kg ϕ=+∆=+=查H-S 图得:出口密度32 6.28/kg m ρ=因为0bΩ=则12p p =3. 导叶热力计算(1) 导叶中汽流的理想比焓降 (2)导叶出口汽流理想状态参数由导叶进口状态( 第一列动叶出口状态)参数和△h gb 从H-S 图查得导叶出口压力 '1 1.6p MPa =导叶出口比焓 '123118/t gb h h h kj kg =-∆=导叶出口密度 '316.18/kg m ρ=(3)导叶出口汽流理想速度 导叶出口实际速度 (gb ϕ由图1-18查取) 导叶出口汽流角 (4)导叶进口高度 (6) 导叶顶部漏汽量 (7) 导叶出口面积(8) 导叶出口高度 (9) 导叶损失(10) 导叶出口汽流实际状态参数导叶出口焓 ''1131187.933125.93/t gb h h h kj kg =+∆=+= 由H-S 图查得导叶出口密度 '31 6.26/kg m ρ= 4. 第二列动叶热力计算 (1) 动叶中汽流的理想比焓降 (2) 动叶出口汽流理想状态参数由H-S 图查得动叶出口压力 '2 1.5p MPa =动叶出口密度 '32 5.56/tkg m ρ=(3) 动叶进口相对速度 (4) 动叶出口汽流相对速度 相对理想速度: 相对实际速度: ('b ϕ由图1-18查得) 动叶出口汽流相对速度角 (5) 动叶出口汽流绝对速度 (6) 动叶损失 (7) 余速损失(8) 动叶出口汽流实际状态参数动叶出口实际比焓 '''223100.93 5.13/t b h h h kj kg ζ=+=+(9) 动叶进口高度 (10) 动叶顶部漏汽量由于'b m d d =,'22b b l l =根部反动度顶部反动度(11)动叶出口面积('bμ由图1-11查得) (12)动叶出口高度5.轮周功校核1KG蒸汽所做的轮周功计算符合要求6.轮周效率7.级内损失的计算(1)叶轮摩擦损失(2)叶高损失(3)部分进汽损失鼓风损失斥汽损失(4)导叶及动叶顶部漏汽损失8.级的内功率9.级的内效率7.压力级的确定及焓降的分配1.第一压力级的平均直径1d==m=1.11m2.凝汽式汽轮机末级直径的估算3.平均理想焓降的计算各级组的直径及反动度各级的理想焓降估算级的平均理想焓降级数目的确定比焓降分配辅助表格8. 回热系统抽汽压力的重新确定(1) H1高加 给水量Dfw=D 0-△D C +△D L1+△D ej=107.19-0.75+0.58+0.5 =107.52 t/h抽汽量△D e1(h e1-h e1’) ηjr = Dfw(h W2-h w1)21'11()107.52(723622.83)4.7()0.98(3074740)fw w w el jr e e D h h D h h η--∆===--(t/h )(2) H2高加''1211'22749649.64.73*0.212904649.6e e e ee e e h h D D h h --∆=∆==--(t/h)'211'223098.1649.40.580*0.632094649.6l e l e l e e h h D D h h --∆=∆==-- (t/h) (3) H d 除氧器(4) H3低加 (5) H4低加 回热系统的校验流经各级组流量及其内功率 调节级 0107.19(/)D t h =第一级组 10107.190.75106.44(/)l D D D t h =-∆=-= 第二级组 211106.44 4.73101.73(/)e D D D t h =-∆=-= 第三级组 32298.11(/)e D D D t h =-∆=第四级组 4398.11296.11(/)ed D D D t h =-∆=-= 第五级组 54396.11 5.1390.98(/)e D D D t h =-∆=-= 第六级组 65490.98 3.0287.96(/)e D D D t h =-∆=-= 整机内功率 装置热经济性机械损失 (1)28334(10.99)283m i m P P kw η∆=-=-= 汽机轴端损失 2833428328051n i m P P P kw =-∆=-= 发电机功率 28051*0.9727209.79e n g P P kw η=== 汽耗率不抽汽估计汽耗率 汽机装置热耗率 绝对电效率9.压力级第九级第十级的详细热力计算演示 1.级内的比焓降分配 (1)焓降t h ∆= 104kj/kg初焓 0h =2500 初压 0p =0.037MP初速 092.45/c m s = 反动度 0.2m Ω=等熵滞止焓降 2*108.432000tt c h h ∆=∆+=(2) 蒸汽在动叶的理想比焓降: 2.喷管的热力计算 ⑴ 喷管前后的蒸汽参数根据o p ,o x 2c h ∆以*n h ∆由h-s 图得喷管滞止压力*o p =0.037 滞止比焓*o h ∆=2540.3 滞止密度*0ρ=0.223/kg m 喷管前比焓0h =2500喷管后压力1p =0.017MP 理想密度 1t ρ=0.1253/kg m理想比焓 1t h =2418⑵ 喷管截面积形状的确定 等熵指数 k=1.035+0.1o x =1.129 临界压比 cr ε=k 121k k ⎛⎫ ⎪-⎝⎭⎛⎫⎪+⎝⎭=0.566喷管前后压力比 n ε=0.016/0.035=0.457因为n ε≤0.457,所以汽流在喷管出口为超声速流动但是n ε>0.3~0.4 故喷管应该是渐缩型超音速斜切部分达到超音速。
热力发电厂设计计算

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计算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热力系统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计算原始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汽轮机型式及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回热加热器系统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锅炉型式及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其他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计算. (5)3.1各加热器进、出水参数计算 (5)3.2绘制汽轮机蒸汽膨胀过程线 (8)3.3锅炉连续排污利用系数及其有关流量的计算 (9)3.4回热抽汽系数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凝汽式汽轮机

台数 省份
1 四川 1 四川 1 湖北 1 湖北 1 宁夏 1 宁夏 1 宁夏 1 山西 1 山西 1 出口 1 江苏 1 山西 1 内蒙古 1 河北 1 河北 1 山东
交替察看 返回上层 退 出
3-6MW凝汽式汽轮机部分业绩
客户名称
机型
机组编号
信阳新港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N6-3.43 D21-175#
78.45% (非全三维设计)
3.87
77.33% (其他厂家)
**从上表数据分析可见:通流部分经过全三维设计的汽轮机 汽耗明显降低,内效率比原来提高3-5%。
产品专利 获奖情况 产品规格
交替察看 返回上层 退 出
12-18MW凝汽式汽轮机部分业绩
客户名称
机型
淮北矿集团杨庄煤矸石电厂
N12-3.43
补水方式
集中油站.ppt
钢圈自密 封高加
汽封冷却系统 抽真空系统
热井水位调节
产品专利 获奖情况 产品规格
交替察看 返回上层 退 出
12-18MW凝汽式汽轮机DEH系统
优化的错 油门设计
DEH系统特点
产品专利 获奖情况 产品规格
交替察看 返回上层 退 出
12-18MW凝汽式汽轮机振动值
在额定转速、满负荷工况下: ❖ 轴承座振动≤20um ❖ 轴振动 ≤75um
厦门市环卫综合处理厂
N6-3.55 KDF21-001#
泰国生物
N7.078-3.43 KD24-001#
台数 省份 1 河南 1 河南 1 河北 1 湖北 1 安徽 1 河北 1 河南 1 新疆 1 河南 1 云南 1 河北 1 出口 1 福建 1 出口
产品专利 获奖情况 产品规格
汽轮机课程设计-多级凝汽式汽轮机组热力设计

Jilin Jian zhu University课程设计计算书目录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近似热力过程曲线的拟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估算汽轮机进汽量D0....................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确定抽汽压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各级加热器抽汽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H1高压加热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H2高压加热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H d--除氧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H3低压加热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H4低压加热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流经汽轮机各级组的蒸汽流量及其内功率计算调节级错误!未定义书签。
6.计算汽轮机装置的经济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7.通流部分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配气方式和调节型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调节级几何参数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各级平均直径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1 第一压力级平均直径的估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2本机末级直径的估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3确定压力级平均直径的变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级数的确定及比焓的分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谈330MW双抽供热凝汽式汽轮机设计

浅谈330MW双抽供热凝汽式汽轮机设计摘要:双抽供热凝汽式汽轮机在供电过程中,以更加经济方便的方式向城市提供两种压力的抽汽,其最大的优势是污染小,工作效率高。
本文将结合330MW 双抽供热凝汽式汽轮机的运行程序,对汽轮机的设计特点和应用技术进行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330MW汽轮机双抽供热设计特点应用技术双抽供热凝汽式汽轮机作为新型的汽轮机,可同时进行供热和发电任务。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工况,可将汽轮机分为背压式和调整抽汽式两种。
同时双抽供热凝汽式汽轮机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分为采暖抽汽和工业抽汽两种。
一、330MW双抽供热凝汽式汽轮机概述330MW双抽供热凝汽式汽轮机采用的是新型“以热供电”的运行模式和“热电分调”的管理技术,在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案上均采用当前最为先进的设计模式,将成熟的通流技术运用其中,在设计中本着优化结构的设计理念,提高了设计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1.330MW双抽供热凝汽式汽轮机的优点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带动下,供热凝汽式汽轮机的设计结构逐渐优化。
在使用中不会造成能源流失,同时有助于提高汽轮机的工作效率[2]。
一般正常功率的供热汽轮机的效率在35%左右,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燃料利用率逐渐提升。
2.330MW双抽供热凝汽式汽轮机的意义当前在供热系统使用频繁的城市,为了提升效率,已逐渐使用参数较大,效率高的汽轮机。
热电厂为了减少成本投入,对汽轮机的选择尤为慎重。
在采暖供热组中,由于供暖系统利用率高,汽轮机工况的经济性对发电厂的影响影响较大。
参数高、功率高的机组已经成为当前发电厂的首要选择【2】。
目前供热机组品种高达100多种,功率在300MW—500MW。
双抽供热凝汽式汽轮机以满足当前市场要求,对提升发电厂的经济效益有重要的作用。
二、双抽供热凝汽式汽轮机的设计原则在双抽供热凝汽式汽轮机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原则,以汽轮机的基本参数为准,对工业最大抽汽量、供暖最大供暖抽汽量、以及汽轮机的最大流通量等进行合理分析研究,在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确定高、中、低通留部分的流量,保证提升汽轮机的工作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17M W凝汽式汽轮机设计任务书 (2)第二章多级汽轮机热力计算 (3)第三章通流部分选型及热力计算 (12)第四章压力级的计算 (19)第五章整机校核 (27)参考文献 (28)第一章 17MW凝汽式汽轮机设计任务书1.1 设计题目: 17MW凝汽式汽轮机热力设计1.2 设计任务及内容根据给定条件完成汽轮机各级尺寸的确定及级效率和内功率的计算。
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基础上,力求达到结构紧凑、系统简单、布置合理、使用经济性高。
汽轮机设计的主要内容:1.确定汽轮机型式及配汽方式;2.拟定热力过程及原则性热力系统,进行汽耗量于热经济性的初步计算;3.确定调节级型式、比焓降、叶型及尺寸等;4.确定压力级级数,进行比焓降分配;5.各级详细热力计算,确定各级通流部分的几何尺寸、相对内效率、内功率与整机实际热力过程曲线;6.整机校核,汇总计算表格。
1.3 设计原始资料额定功率:13MW设计功率:10.4MW新汽压力:3.43MPa新汽温度:435℃排汽压力:0.0055MPa冷却水温:22℃机组转速:3000r/min回热抽汽级数:3给水温度:160℃1.4 设计要求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在规定地点认真完成设计,设计共计两周;2.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过程完整,数据准确;3.完成通流部分纵剖面图一张(A0图)4.计算结果以表格汇总。
第二章 多极汽轮机热力计算2.1 近似热力过程曲线的拟定一、进排汽机构及连接管道的各项损失蒸汽流过个阀门及连接管道时,会产生节流损失和压力损失。
表2-1列出了这些损失通常选取范围。
表2-1 汽轮机各阀门及连接管道中节流损失和压力估取范围损 失 名 称符 号估 算 范 围主汽管和调节阀节流损失0p ∆ △P=(0.03~0.05)0p排汽管中压力损失c p ∆ △P=(0.02~0.06)c p回热抽汽管中压力损失e p ∆ △P=(0.04~0.08)e p图2-1 进排汽机构损失的热力过程曲线(Δh t m a c) 't 0 P 0'Δh t m a cΔP 0Δh i m a cΔP c0'sh P 0P cP c'二、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曲线的拟定根据经验,对一般非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可近似地按图2-2所示方法拟定近似热力过程曲线。
由已知的新汽参数p 0、t 0,可得汽轮机进汽状态点0,并查得初比焓h 0=3304.2kg/kg 。
由前所得,设进汽机构的节流损失ΔP 0=0.04 P 0=0.1372 MPa 得到调节级前压力P 0'= P 0 - ΔP 0=3.3MPa ,并确定调节级前蒸汽状态点1。
过1点作等比熵线向下交于P x 线于2点,查得h 2t =2128kj/kg ,整机的理想比焓降()'023304.221201184.2mac t t h h h ∆=-=-=3304.2-2130=1176 kj/kg 。
由上估计进汽量后得到的相对内效率ηri =82.4%,有效比焓降Δhtmac=(Δhtmac )'ηri =1174.2×0.824=969kj/kg ,排汽比焓03304.2986.3282317.872mac z t h h h =-∆=-=3304.2-967.5=2335.2 kj/kg ,在h-s 图上得排汽点Z 。
用直线连接1、Z 两点,在中间'3点处沿等压线下移12~15 kj/kg 得3点,用光滑连接1、3、Z 点,得该机设计工况下的近似热力过程曲线,如图2-2所示。
图2-2 12MW 凝汽式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曲线h 2t =2128kj/kg33'2tz435℃1176k j /k g969.0 k j /k gh 0=3304.2 kJ/kg21~25k j /k g3.43Mpa3.3Mpa 0.0055Mph z =2335.2j/kg2.2 汽轮机总进汽量的初步估算一般凝汽式汽轮机的总蒸汽流量0D 可由下式估算:()D m h P D mgrimac te∆+∆=ηηη'06.3式中 e P ———汽轮机的设计功率, KW ; ()'mac t h ∆——通流部分的理想比焓降,Kj/kg ;ri η ———汽轮机通流部分相对内效率的初步估算值 ;g η ———机组的发电机效率 ;m η ———机组的机械效率 ;∆D ———考虑阀杆漏气和前轴封漏汽及保证在处参数下降或背压升高时仍能发出设计功率的蒸汽余量,通常取=3%左右,t/hm ————考虑回热抽汽引起进汽量增大的系数,它与回热级数、给水温度、汽轮机容量及参数有关,通常取m=1.08~1.25,设m=1.15 ΔD =1.5 t/h m η=0.99 g η=0.97则0D =3600*10.4*1.15/(1176*0.824*0.99*0.97) +1.5=47.7蒸汽量∆D 包括前轴封漏汽量∆D l =1.00t/h ∆D ej =0.5t/h ∆D/D 0=3%。
调节抽汽式汽轮机通流部分设计式,要考虑到调节抽汽工况及纯凝汽工况。
般高压部分的进汽量及几何尺寸以调节抽汽工况作为设计工况进行计算,低压部分的进汽量及几何下以纯凝汽工况作为设计工况进行计算。
2.3 回热系统的热平衡初步计算汽轮机进汽量估算及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曲线拟定以后,就可进行回热系统的热平衡计算。
一、回热抽汽压力的确定 1. 除氧器的工作压力给水温度fw t 和回热级数fw z 确定之后,应根据机组的初参数和容量确定除氧器的工作压力。
除氧器的工作压力与除氧效果关系不大,一般根据技术经济比较和实用条件来确定。
通常在中低参数机组中采用大气式除氧器。
大气式除氧器的工作压力一般选择略高于大气压力即0.118MP ,对应的饱和水温度 =104.25℃。
考虑到非调节抽汽随负荷变化的特点,为了维持所有工况下除氧器定压运行,供给除氧器的回热抽汽压力一般比除氧器工作压力高0.2~0.3MPa ,本机采用70%负荷以下时除氧器与H 2高压加热器共汽源的运行方式,故除氧器工作压力高出0.024 MPa 。
同样方法可选取各低压加热器的出口水温(见表2-2)2. 抽汽管中压力损失e p ∆在进行热力设计时,要求e p ∆不超过抽汽压力的10%,通常取e p ∆=(0.04~0.08)e p ,级间抽汽时取较大值,高中压排汽时取较小值。
3. 表面式加热器出口传热端差δt由于金属表面的传热阻力,表面式加热器的给水出口水温2w t 与回热抽汽在加热器中凝结的饱和水温'e t 间存在温差δt='e t -2w t 称为加热器的出口端差,又称上端差,经济上合理的端差需通过综合的技术比较确定。
一般无蒸汽冷却段的加热器取δt=3~6℃4. 回热抽汽压力的确定在确定了给水温度fw t 、回热抽汽级数fw z 、上端差δt 和抽汽管道压损e p ∆等参数后,可以根据除氧器的工作压力,确定除氧器前的低压加热器数和除氧器后的高压加热器数,同时确定各级加热器的比焓升w h ∆或温升w t ∆。
这样,各级加热器的给水出口水温2w t 也就确定了。
根据上端差δt 可确定各级加热器内的疏水温度'e t ,即'e t =2w t +δt 。
从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图表中可查得'e t 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个加热器的工作压力'e p 。
考虑回热抽汽管中的压力损失,可求出汽轮机得抽汽压力e p ,即e p ='e p +e p ∆。
在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曲线中分别找出个抽汽点得比焓值e h ,并将上述参数列成表格如下:表2-2 25MW 凝汽式汽轮机即热汽水参数加 热 器 号抽 汽 压 力e p (MPa ) 抽 汽 比 焓e h(Kj/kg)抽 汽 管 压 损eep p ∆ (%) 加 热 器 工 作 压 力'ep (MPa) 饱 和 水 温 度'et ℃饱 和 水 比 焓 'e h(Kj/kg )出 口 端 差δt ℃给水 出 口 水 温 2w t℃给 水 出 口 比 焓2w h(Kj/kg )1H 0.7611 2985 80.70029165 697.39 5 160 675.62 d H0.142 2709.5 17 0.118 104.25 437 0 104.254372H0.0322253080.0296968.875284.64371.375 297.20二、各级加热器回热抽汽量计算 1. 1H 高压加热器 其给水量为D fw =D 0-ΔD l +ΔD ej =47.7-1.0+0.5=48.27t/h式中 ΔD l ———高压端轴封漏汽量, t/h ;ΔD l1 ———漏人H 2高压加热器的轴封漏汽量, t/h ;ΔD ej ———射汽漏汽器耗汽量, t/h 。
该级回热抽汽量为:21'11()()fw w w el e e hD h h D h h η-∆=-= 48.27(675.62437)6.24(2985697.39)82.4%-=-t/h2. d H (除氧器) 除氧器为混合式加热器,其平衡图见图2-3。
图2-3 加热器热平衡图(a ) H1加热器 (b ) 除氧器分别列出除氧器的热平衡方程是与质量平衡式:''11()ed ed el l e cw w fw edD h D D h D h D h ∆+∆+∆+= 1cw l ed el fw D D D D D +∆+∆+∆=解得: ed D ∆=1.63 t/h cw D =39.63t/hΔD elh elΔD dh edh ed 'h w1h w2D fwh el 'D cwh w1h el '(a) (b )3. 2H 低压加热器其凝结水进口水温t w1 与凝汽器压力及流经抽汽冷却器的温升有关。
当凝汽器压力Pc=0.005MPa 时,对应的凝结水饱和温度t c =32.879℃,凝结水流经抽汽冷却器的温升可根据冷却器的热平衡式求得。
2H 低压加热器凝结水进口水温t w1=32.879+3=35.879℃,对应的比焓升值h w1=150.671kj/kg 。
2H 低压加热器的计算抽汽量为: 21'22()37.12(437150.67)4 5.095()(2709.5437)0.98cw w w e e h D h h De h h η-⨯-∆===--⨯t/h2.4 流经汽轮机各级机组的蒸汽两级及其内功率计算调节级:D 0=47.7 t/hP i0=D 0(h 0-h 2)/3.6=47.7×(3304.2-3089.2)/3.6=2848.75kw(调节级后压力为1.226Mpa ,h 2=3089.2.1kj/kg )第一级组:D 1=D 0-ΔD l =47.7-1.0=46.7 t/hP i1=D 1(h l -h e1)/3.6=46.7×(3089.2-2985)/3.6=1351 kw第二级组:D 2=D 1-ΔD el =46.7-6.24=40.46 t/hP i2=D 2(h e1-h ed )/3.6=40.46×(2985-2709.5)/3.6=3086 kw第三级组:D 3=D 2-ΔD ed =40.46-1.63=38.83 t/hP i3=D 3(h ed -h 2)/3.6=38.83×(2709.5-2530)/3.6 =1936.1kw第四级组:D 4=D 3-ΔD e3=38.83-4.77=33.73t/hP i4=D 4(h 2-h z )/3.6=33.73×(2530-2335.2)/3.6=1825.2 kw整机内功率:Pi=ΣPi=2848.75+1351+3086+1936.1+1825.2=11046 kw2.5 计算汽轮机装置的热经济性机械损失ΔP m =P i (1-ηm )=11046×(1-0.99)=110.5 kw轴端功率P a =P i -ΔP m =11046-110.5=10936 kw发电机功率P e =P a ηg =10936×0.97=10608 kw校核(10608-10400)/10400×100%=2.0%符合设计工况P e =13600kw 的要求,原估计的蒸汽量D 0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