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发生与发育的调控
绵羊卵泡的发育及其调控研究

Ab s t r a c t :F o l l i c u l a r i s a b a s i c d e v e l o p me n t a l u n i t i n s h e e p o v a r y, o o g e n e s i s i s p r o c e e d i n O V a l " 一
泡 发育 的机制能够深入 了解 ,就可以提高绵羊 的排
卵率 ,就有可能从绵羊 的一个繁殖 周期中得到更多 的后代 , 进而提高繁殖效率。
1 绵 羊 卵泡 发 育 的 阶段 及 其 结构 特 点
繁殖性 能。尽管促性腺激素 已在绵羊繁殖 中广泛应
用, 但一直不能获得十分满意的结果。如果对绵羊卵
关键词 : 卵 泡发 育 ; 调 控 机理 ; 绵 羊
Re s e a r c h o n t he Fol l i c ul a r De v e l o pm e nt a nd I t s Re g u l at i o n i n She e p
W ANG Ch u n —h o n g 一, L I We n — h u a , NA Ri — n a 4 ,e t a 1 .
s u mma r i z e d .
Ke y wo r d s: F o l l i c u l a r d e v e l o p me n t ; Re ul g a t i o n me c h a n i s m;S h e e p
绵 羊的卵巢大 多数 情况下每 次只排一个 卵 , 因 而只可 能有一个胚胎产生 ,这极大地影Ⅱ 向 了绵羊 的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To n g l i a o 0 2 8 0 0 0;
绵羊的卵泡发育及其调控

绵羊的卵泡发育及其调控作者:王春红李文华高树新等来源:《江西饲料》 2014年第2期王春红1,2 李文华1,3 高树新1*娜日娜4(1.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通辽 028000;2.内蒙古赤峰市饲料质量监督检验站赤峰 024000;3. 内蒙古赤峰市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赤峰 024000;4.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赤峰 024031)摘要:卵泡是绵羊卵巢上的基本发育单位,卵子发生是在卵泡内进行的;即卵泡为卵子发生提供一个最佳的微环境。
卵泡的发生受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调控。
本文对绵羊卵泡发育及其调控机理作一概述。
关键词:卵泡发育;调控机理;绵羊中图分类号:S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137(2014)02-0026-030引言绵羊的卵巢大多数情况下每次只排一个卵,因而只可能有一个胚胎产生,这极大影响了绵羊的繁殖性能。
尽管促性腺激素已在绵羊繁殖中广泛应用,但一直不能获得十分满意的结果。
主要表现在对绵羊的超数排卵结果,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处理批次间的效果不稳定;不能准确地预知每一次处理的效果。
如果对绵羊卵泡发育的机制能够深入了解,就可以提高绵羊的排卵率,就有可能从绵羊的一个繁殖周期中得到更多的后代,进而提高繁殖效率。
1绵羊卵泡发育各阶段的结构特点绵羊卵泡的发育是一个连续复杂的变化过程。
根据形态结构的变化,一般将绵羊卵泡发育分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三级卵泡和成熟卵泡五个阶段。
原始卵泡为卵泡发育的起始阶段,由一层扁平或多角形的体细胞(前颗粒细胞)包围着停留在核网期的卵母细胞组成。
在前颗粒细胞外围有一层薄的基底膜。
原始卵泡又可分为静止的原始卵泡和启动生长的原始卵泡。
启动发育的原始卵泡卵母细胞开始增长,前颗粒细胞由扁平变为立方型(柱状)颗粒细胞,形成初级卵泡。
初级卵泡继续发育,卵母细胞继续增长,颗粒细胞增生变成2层继而变成多层,此阶段为次级卵泡。
在颗粒细胞增长的同时。
冲卵的生理学基础

冲卵的生理学基础
冲卵(也称为排卵)是雌性动物在生殖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指的是卵子从卵巢中释放到输卵管中的过程。
冲卵通常与动物的性周期和生殖能力相关。
以下是冲卵的生理学基础:
1. 垂体激素控制:冲卵受到垂体激素的调控,主要是促性腺激素和卵泡刺激素的分泌。
在雌性动物的生殖周期中,促性腺激素和卵泡刺激素的水平会在一定时期内上升,刺激卵泡发育和冲卵的发生。
2. 卵泡发育:在生理周期的早期,卵泡开始发育和成熟。
卵泡是含有卵细胞的小囊泡,位于卵巢中。
卵泡的成熟过程受到卵泡刺激素的调控,在成熟阶段,卵泡内的卵细胞会发生增生和细胞分裂。
3. 黄体形成:当卵泡成熟并释放出卵子后,原来的卵泡会形成黄体。
黄体是一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结构,主要产生黄体酮等激素。
黄体酮维持子宫内膜的发育和稳定,为着床和妊娠提供良好的环境。
如果没有受精,黄体会逐渐退化。
4. 输卵:卵子释放出来后,会通过输卵管向子宫运动,这个过程称为输卵。
输卵过程中,输卵管会通过蠕动运动将卵子从卵巢边缘吸入输卵管,然后通过蠕动和纤毛的推动将卵子运输到子宫。
以上是冲卵的一般生理学基础。
不同动物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冲卵的基本过程
与原理相似。
冲卵是动物繁殖的关键过程之一,对于生殖周期正常和生殖能力的维持非常重要。
兽医产科学-母畜生殖功能的发生发展与调节-卵子发生与卵泡发育

三、卵泡发育阶段
三、卵泡发育阶段
原始卵泡
初级卵母细胞(中)+单层扁平的卵泡细胞(周)-20um
初级卵泡
初级卵母细胞(中)+单层立方的卵泡细胞(周)-40um
次级卵泡
次级卵母细胞(中)+透明带+多层不规则的卵泡细胞(周)-100um
三、卵泡发育阶段
三级卵泡
次级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卵泡腔+卵泡细胞-200um
成熟卵泡
次级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卵泡腔+卵泡细胞(卵泡细胞呈 颗粒状,卵泡壁越来越薄)-牛1-1.5cm
三、卵泡发育阶段
排卵
卵子-次级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排出卵巢过 程
卵巢 卵细胞
卵巢排卵实物图
三、卵泡发育阶段
黄体
排卵后,颗粒状的卵泡细胞逐渐增大,填充卵泡留下 的空腔,形成黄体。(周期黄体/妊娠黄体)
本节重点
❖ 一个卵原细胞在未发生闭锁的条件下最后形成一个 卵细胞;
❖ 一个精原细胞最后形成4个精子细胞,而且还不发 生闭锁;
❖ 生长卵泡有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
❖ 有腔卵泡包括三级卵泡和成熟卵泡;
❖ 黄体的概念及类型;
本节重点
❖ 母畜排卵类型有哪两类?试列举2-3种代表动物; ❖ 周期黄体/妊娠黄体的概念; ❖ 牛、羊、猪的黄体在排卵后7-10天发育至最大; ❖ 马属动物在排卵后14天发育至最大; ❖ 黄体溶解的机理是;
临床特征:
在每个发情周期中,卵子发育成熟后,即可自动排出并形成黄体; 如果动物受孕-进入妊娠期;动物未受孕-进入下一个发情周期;
牛、羊、马、猪、犬等
原始卵泡形成与早期卵泡发育的遗传调控

综
述
原 始 卵泡 形成 与早 期 卵泡 发 育 的遗 传 调控
孙 理 兰 , 谷朝 勇 潘庆 杰 , , 沈伟
1 .青 岛农 业 大 学 动 物 科 技 学 院 动 物 生 殖发 育与 基 因 工程 研 究所 , 东 青 岛 2 6 0 ;2 山 6 19 .菏 泽 学 院 , 东 菏泽 2 4 0 山 700
,
o l o a p c s o o l l e eo me t h v e n t d e e a s f t e i t d a al b l y o u tb e mae a r e — n y s me s e t f fl ce d v lp n a e b e s i d b c u e o h l e v i i t f s i l t r l f x i u mi a i a i o p rme tt n n t i r ve e i n ai .I h s e iw,rc n e e r h a h e e n n t e r g ltr c a im n t t n f h r r i o l o e e t r s a c c iv me t o h e a o me h n s o ii a i o te p mo a fl . u y f i o i d l i ce d v l p n n ma l e e o me t i mma s a rv e e , a d t e r g lt n o e a tr n rmo d a o l l e eo me t wa x l w s e iw d n h e ai u o f k y f co o p s i r i l fli e d v lp n s e — c p u d d n t d r g e s i u e a d o h r ma o n e ,a d su y p o r s n mo s n t e mma s / i o u t r s i t d c d l n v t c l e wa n r u e . 2
卵泡的发育和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d o mi n a n c e . T h e ma t u r e d f o l l i c l e w i l l b e o v u l a t e d a t l a s t . T h i s p r o c e s s i S S O c o mp l i c a t e d. w h i c h i S c o n t r o l l e d b y a n u mb e r o f d i f e r e n t s o u r c e s o f c y t o k i n e s a n d e n d o c r i n e h o r mo n e s , a t d i f f e r e n t t i me a n d s p a c e .W 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mo l e c u l a r b i o l o g y t e c h n i q u e s , ma n y me c h a n i s ms o f f o l l i c u l o g e n e s i s w e r e u n c o v e r e d d e e p l y . Ho w e v e r , t h e c o n t r o l l e d ol f l i c u l o g e n e s i s i S c o mp l i c a t e d, e s p e c i a l l y t h e i n i t i a t i o n a n d a c t i v a t i o n o f p imo r r d i a l f o l l i c l e s .I t i S v e r y i mp o r t a n t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o r o u g h l y mo l e c u l a r a s p e c t s o f ol f l i c u l o g e n e s i s or f t h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l
精子和卵子的发育调控机制及其质量控制

精子和卵子的发育调控机制及其质量控制当我们谈论生殖系统时,精子和卵子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精子和卵子的发育和成熟是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在许多生物中,两种细胞的生产和发育需要严格的调控机制,并且质量控制技术也需要保证每个精子和卵子都有良好的质量,以确保健康后代的产生。
在哺乳动物中,包括人类,精子和卵子的形成称为生殖细胞发育。
这个过程包括几个步骤,其中包括减数分裂(在其中染色体数量减半),以及生殖细胞的进一步分化为功能成熟的细胞。
这个完整的发育过程需要从胎儿期起,通过细胞和分子信号的复杂网络进行调控。
在精子发育中,下丘脑和垂体起到重要作用。
这些器官产生睾酮和其他激素,这些激素通过睾丸和附睾等组织使精子发育成熟。
在精子被生产的时期,它的染色体中发生大量重组和突变,这需要严格的DNA维修机制来保证基因的稳定性和健康的后代的继承。
另一方面,在卵子发育中,卵巢内的卵泡起到关键的作用。
卵泡周围的细胞,包括颗粒细胞和卵丘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激素,与卵泡和卵子直接进行交流以进行调控。
为了保证卵子健康,与精子不同的是,卵子的发育过程中没有染色体重组。
然而,卵子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突变,这可能会导致某些后代疾病的遗传。
正是由于生殖细胞发育和功能成熟是如此复杂和率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机制来确保每个精子和卵子都具备高质量的特征。
精子和卵子质量的调控包括许多因素。
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精子的形态。
形态不良的精子很难穿透卵子的屏障,从而影响精子的受精能力。
另一个因素是精子的运动特性。
没有充足的能量来支持有效的精子运动将降低精子的活力。
在卵子发育过程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卵子的健康状态。
卵子健康的因素包括卵子的细胞结构,卵子中蛋白质、核酸和其他分子的稳定性。
保护精子和卵子必须允许,但是确保它们具有高质量特征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一些技术已经被开发出来,用于评估精子和卵子的质量。
现代技术被用于筛选出高质量的精子和卵子,这些技术包括精子和卵子染色体分析、精液分析和卵泡刺激等技术。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卵母细胞,又称为卵子,是哺乳动物中的重要细胞类型之一。
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需要通过不同的阶段来逐步完成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发育。
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分子调控机制,如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RNA调控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
卵母细胞发育的三个阶段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发育的主要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卵泡发育期,即从卵母细胞形成至排卵前的所有发育阶段。
第二阶段是排卵和受精期,包括了排卵和与精子结合的过程。
第三个阶段是早期胚胎发育期,指受精卵形成后开始出现胚胎结构的过程。
细胞周期调控Sox2是哺乳动物内皮细胞中的一个转录因子,对于维持干细胞状态和分化过程中的祖细胞发挥着关键作用。
众多研究表明,Sox2也参与了卵母细胞的发育过程。
在发育早期,Sox2被认为通过抑制M-期促进因子及其拆分者CDC25C的表达,发挥了负调控作用。
研究表明,一旦表达水平发生改变,就会导致细胞周期的序列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卵母细胞发育。
信号转导在卵母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很多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可以通过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Raf是一种重要的信号转导蛋白,在细胞内有着广泛的作用。
在卵母细胞发育的过程中,Raf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过程。
一些研究还显示,当Raf的功能异常激活时,会导致免疫功能的异常发生,从而影响到卵母细胞的发育。
RNA调控miRNA是一类小分子RNA,它们可以通过与靶基因的mRNA结合来调控基因表达。
miRNA在卵母细胞的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过去的研究表明,miRNA在卵母细胞的发育过程中负调控了多个重要因子,如由Nodal基因编码的蛋白,这种蛋白负责调控卵母细胞的发育过程中的信号传导。
同时,miRNA还可以调控卵母细胞中其他一些与发育相关的基因,例如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Bcl-2。
总结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RNA调控等多个层面上的调节作用相互交错,并产生一系列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9年5月第35卷第5期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9May Vol.35,Ao.5・321・控制性卵巢刺激的相关问题专题讨论卵泡发生与发育的调控................................................乔竞谊,徐轲,孙青原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估与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的选择............................廖旖欣,全松如何做到个体化控制性卵巢刺激.............................................张少娣,张翠莲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中扳机与取卵时机.......................................黄孙兴,徐艳文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中卵子与胚胎质量的评估................................韩树标,黄国宁控制性卵巢刺激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马俊颖,官文征,王秀霞控制性卵巢刺激与凝血功能..................................................郭艺红,孙莹璞控制性卵巢刺激与妇科肿瘤发生.............................................周建军,孙海翔文章编号:1003-6946(2019)05-0321-03卵泡发生与发育的调控乔竞谊,徐轲.孙青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图分类号:R714.12文献标志码:B雌性生殖细胞(卵母细胞)中所含有的遗传信息在受精时全部转移给后代个体,而卵巢是所有卵母细胞的“储存库”卵泡特殊的微环境,可保护卵母细胞,一直到它们被选择而开始生长和发生排卵,这一过程在女性中可长达50年出生时卵巢中所含的卵母细胞数量是一生之中最多的,人们把由原始卵泡所构成的卵泡池称作卵巢储备原始的卵泡池或卵巢储备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小,其原因有二:大部分的原始卵泡,一则通过闭锁而亡;二则被选择继续生长并进入生长卵泡池,但随后大部分闭锁仅有少部分卵泡被选择发生排卵,出生阶段卵巢中所含的卵母细胞数量及其减少的快慢决定了其育龄期的长短。
初始的卵泡池一旦形成后,目前尚无有力的证据支持在生理环境下,新生个体或成年个体还会再生成新的卵母细胞1卵泡的发育卵泡是卵巢的基本功能单位。
成体卵巢中有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大多数是体积非常小的原始卵泡,直径只有50叩左右:原始卵泡是由卵母细胞和包围在其周围的一层扁平状的颗粒细胞构成的,约15个颗粒细胞环绕在卵母细胞周围,其外侧以基膜为界:原始卵泡位于卵巢皮质的边缘。
每日均有少数通讯作者:孙青原,E-rriail:sunqy@ 卵泡起始生长,但对导致卵泡初始募集而进入生长期的机制了解很少。
这些原始卵泡发育形成直径约100p.m的初级卵泡,这是卵母细胞体积略微增加以及颗粒层生长的结果。
虽然初级卵泡的颗粒层仍是单细胞层,但颗粒细胞形状变为立方形。
在该阶段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之间开始形成透明带:随着卵泡继续生长,颗粒细胞经历有丝分裂,在卵母细胞周围形成多层颗粒细胞.转化为次级卵泡,次级卵泡的颗粒层变为2-6层细胞:在该阶段来自周围基质的成纤维细胞样前体细胞被募集到外围层,即卵泡膜屮血管侵入卵泡膜层,将血液中的营养成分和其他物质输送到卵泡,而颗粒层是完全无血管分布的。
卵泡在这个阶段的生长相对缓慢,将持续约四个月。
一些次级卵泡没有发生闭锁而继续发育2~3月到达更高级阶段,成为三级卵泡(直径约200pn):首先,颗粒细胞分泌的液体在细胞间积聚,然后这些充满液体的腔隙合并.形成卵泡腔,其中的液体称为卵泡液卵泡壁具有一定可渗透性,卵泡膜血管血浆中约80%的蛋白质能从血管通过卵泡壁扩散到卵泡腔中卵泡液含有类固醇和蛋白质类激素、抗凝血剂、酶和电解质(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离子)。
三级卵泡具有多层颗粒细胞,卵泡膜分化岀卵泡膜内膜和外膜:内膜有参与激素生成的膜细胞和许多小血管,外膜含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较大的血管。
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的颗粒细胞.形成卵丘.向卵泡腔隆起突入:在排卵时.由靠近卵母细胞的卵丘细胞组成的放射冠会留在卵母细胞周围,并将伴随卵母细胞一起进入输卵管:在大约三个月经周期(约三个月)中,三级卵泡持实用妇产科杂志2019年5月第35卷第5期Journal of'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9May Vol.35,Vo.5・322・续生长,并可根据卵泡大小和发育阶段进一步细分早期三级卵泡已开始积聚卵泡液.但多个腔隙尚未合并成单个卵泡腔。
在此阶段,卵泡的直径从小于1mm增长到5mm。
晚期三级卵泡具有单个卵泡腔,并继续扩大至直径10~14mm。
而体积较大的三级卵泡也被称为格拉夫卵泡.直径15~25mm,卵泡膜血管密集。
在每个月经周期中,这种大卵泡中仅有一个将被优势化“选择”发育为成熟卵泡这种排卵前卵泡体积很大,以致于其排卵前在卵巢表面形成泡状突出。
当一个卵泡以竞争方式成为优势卵泡,大卵泡会抑制卵泡群中其余卵泡的生长发育,而使之“从属化”,从属三级卵泡的生长速度将会变慢,随后发生闭锁而凋亡退化:在卵泡发育早期,颗粒细胞将细胞质桥延伸至卵母细胞,这两种细胞之间形成间隙连接.能够使细胞间化学分子进行双向信号传递。
一方面卵母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相应的卵丘细胞和壁层颗粒细胞增殖;另一方面颗粒细胞也向卵母细胞输送其生长所需的信息和营养物质相邻的颗粒细胞之间也存在类似的连接。
在促性腺激素峰的作用下.排卵前成熟卵泡中卵母细胞与周围的卵丘细胞之间联系终止,卵母细胞恢复并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后排卵2卵泡闭锁每个卵巢都含有很多卵泡,但卵泡的数量在女性不同生命阶段会发生变化在妊娠中期的胎儿卵泡数量达到顶峰,约有700万个,然后随胎儿发育,数量开始下降.卵泡的减少持续到围绝经期出生时女婴的两个卵巢中都含有约100万个卵泡,因为出生后没有新的卵泡形成(尽管最近有证据质疑这一观点),这也是一生拥有的所有卵泡。
事实上,在接下来的50余年,卵泡数量将持续下降。
青春期时只有约20万个卵泡,35岁时有不到10万个卵泡,而围绝经期时卵泡供应将濒临耗竭,绝经期开始时仅剩余约1000个一般情况下女性每月排出1个卵母细胞,一生中共有400-500个卵泡排卵,而绝大多数卵泡(99.9%)发生闭锁而退化死亡,这种细胞死亡实际上是细胞凋亡或程序性细胞死亡。
卵泡的闭锁可能发生在卵泡生长的任何阶段,是卵泡最为常见的命运归宿"3卵泡发育的激素调控卵泡发育和类固醇激素分泌受两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控制: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I.H)。
诱导原始卵泡初始募集而启动生长发育的刺激因素尚不清楚,是目前研究的关注点。
卵巢储备中被激活的原始卵泡,是什么位置和性质决定其被选择的呢?这是目前尚不清楚的问题卵巢自身可能以局部旁分泌因子(如生长因子)的形式产生刺激信号,目前已发现原始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的某些信号分子变化可导致初始募集。
例如在小鼠的研究中显示, PI3K/PTEN-Akt-FOX()3可级联控制原始卵泡激活,但什么因素导致这些变化还了解不多。
到底是什么途径引起了部分卵泡的激活.而其他卵泡不激活呢?有人提出了“生产线”假说,以解释卵泡激活的差异性选择。
该理论认为,在卵巢储备建立之时,第一批进入减数分裂前期的那些卵母细胞,就是最先被激活并随后发生排卵的卵母细胞:有人认为,卵巢微环境中产生的生长因子是卵泡激活的关键调控因子,当某一原始卵泡附近存在其他的原始卵泡时,则该原始卵泡不大可能生长,表明了原始卵泡与生长卵泡一样,也能分泌某些可扩散的因子,从而抑制临近的原始卵泡的激活。
也有人认为,在卵巢储备建立后,可能存在两个原始卵泡池,位于卵巢髓质区屮央的卵泡将最先激活。
原始卵泡激活的数量与年龄有关,对于围绝经期平均年龄为49岁的女性来说,在她们14岁时,每月至多有900个原始卵泡发生募集.而在40岁时,每月便只募集100个原始卵泡。
通常认为在腔前卵泡的早期以及从腔前卵泡到早期有腔卵泡转变的期间.卵泡的发育可以不依赖于卵泡外部的促性腺激素。
在小鼠的研究中.当遗传性缺失促性腺激素时,卵巢中存在早期发育阶段的卵泡;若是敲除了P-FSH或FSH受体(FSHR)基因.卵泡的发育将停滞于腔前卵泡阶段;当敲除了LH受体(LHR)后,会停滞于有腔卵泡阶段、尽管卵泡向有腔阶段的发育与促性腺激素无关,但有证据表明.FSH 和LH在促性腺激素非依赖性阶段对卵泡发育也具有一定益处:在早期的腔前卵泡中,FSHR出现在颗粒细胞表面,从而推断FSH发挥了某些直接的功能,基础水平的FSH可通过刺激颗粒细胞的分裂,促进初级和次级卵泡的生长。
也有报道,LHR表达于腔前卵泡和有腔卵泡中的膜细胞表面能够在FSH存在的条件下促进卵母细胞发育。
在有腔卵泡发育阶段,随着FSH浓度升高,有一群能够应答促性腺激素的卵泡最先出现,形成促性腺激素依赖性卵泡池,三级卵泡的快速生长是FSH依赖性的直径2~5nun的一群有腔卵泡,在促性腺激素尤其是FSH作用下,卵泡体细胞增殖,卵泡继续发育。
黄体期末,FSH水平升高。
从理论上讲,每个有腔生长卵泡都可以接受FSH作用而完成成熟。
实际上, FSH水平达到阈值后,仅有那些发育晚期的有腔生长卵泡对FSH发生反应而继续生长。
这就是FSH依赖性卵泡周期募集(cyelic recruitment)o高龄妇女在黄体期晩期FSH水平提前升高,导致周期募集提前发实用妇产科朵志2019年5月第35卷第5期Journd of Pmdigl Obstetrics<md GywglogY2019May Vol.35.V».5•323•生,月经周期时间缩短。
FSH还可以通过诱导产生芳香化酶(一种能将睾酮转化为雌激素的酶)来刺激三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合成雌激素。
雌二醇促进颗粒细胞增殖,从而促进卵泡生长体循环中雌二醇和抑制素的水平持续上升,负反馈作用于垂体.降低FSH产生,从而使FSH对于生长卵泡池的作用逐渐减小;另一方面,逐渐增多的雌二醇,可作用于下丘脑,使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增多,还可作用于垂体,使得垂体对GnRH的敏感性增强,从而形成排卵所需的LH峰因此,雌二醇对于促性腺激素分泌量的直接调节具有很多关键作用,在卵泡发育后期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FSH分泌,而在卵泡发育的最后阶段,转变为正反馈机制,发挥促进作用,提高FSH水平,卵泡膜细胞有LHR,LH促进晚期二级和三级卵泡中雄烯二酮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