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材质检验作业指导书

铸件材质检验作业指导书

XXXX——2011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有限公司技术部

XXXX年XX月XX日发布

化学成分检验指导书

1.目的

为本公司化学成分检验提供依据,使其检验工作规范化。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种材质、牌号铸件的化学成分检验。3.判定标准

化学成分判定标准为用户提供的数据参考国家标准。4.检验规范

4.1检验原铁水成分

4.1.1由熔炼人员取样,利用“碳硅分析仪”检验有关元素含

量。

4.1.2熔炼班利用检验出的原铁水成分,对照配料单上的原铁

水成分,如某元素含量偏差较大时,应进行炉内成分调。

4.2检验球(蠕)化处理后的化学成分

4.2.1质检员每天对每种材质取理化分析试块(不许淬水)且

填写“检验通知单”(单上应显示:日期、炉次、图号、材质、牌号和检验内容等)连同有标识的对应试块一并送理化室,理化人员见到检验通知单和试样后,在检验纪录上登记。

4.2.2钻屑应在空气不对流处进行,钻屑作业中防止说话气流

吹跑C,钻屑结束后,用毛刷扫净钻头上粘附的碳灰,以求结果准确。

4.2.3在化学分析中,发现元素含量异常,应取铸件本体检验,

如还不理想,及时通知车间工艺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

施。

4.2.4用户反映某产品成分或金相有问题时,应进行梨花复核

检验。

4.2.5对工艺稳定、质量正常的产品,偶尔出现缩松、裂纹或

硬度偏高、偏低时,应进行理化分析,查找原因。

4.2.6性能试棒的抗拉强度、延伸率等达不到标准要求时,应

对某试棒本体进行分析,查找原因。

5.不合格品的控制

化学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金相质量,影响着机械性能。因此,如出现成分不合格时,应及时通知质检员,对成分不合格品进行标示,再抽析金相和性能,如果合格,一般为此炉铸件合格,如果用户要求成分不合格不接受,只好当废品处理。

6.检验频次

序号名称

检验

手段

检验项目频次备注

1 各材质牌号

原铁水

碳硅分

析仪

化学成分1次/炉

如有异常,

调整后再一

次检验

2 各材质牌号

处理后试块

理化分

化学成分

各1次/

每种材质一

3 铸件本体理化分

化学成分抽检按需抽检

金相检验指导书

1.目的

为本公司铸件的金相组织和基体组织检验提供依据,使其检验工作规范化。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种铸件的金相组织和基体组织检验。

3.判定标准

金相判定标准为用户要求和参照国家金相图谱而定。

4.检验规程

4.1 首末箱金相试块检验:对每包浇注的铁水,在首浇前、

末浇后取样,浇注试棒。

4.2 试棒砸断后,在砂轮机上磨平,然后按砂纸粗细顺序磨

平,抛光成镜子面。

4.3 检验时,如果模糊不清,应调节焦点或擦镜镜片,还不

清时,应重新抛光。

4.4 检验金相组织应首先通观整个受析面,然后按大多数视

场所示图像观察石墨形态、尺寸大小、分布状况,对照金相图谱准确判定金相质量。

4.5 对每包浇注的铁水,金相判定后,不管合格与否,均应

记录:显示出时间、产品名称、图号、材质牌号、金相质量、浇注数量,且签名负责。

4.6 腐蚀后试块做基体检验,正确判断视场上的铁素体、珠

光体和碳化物等含量的百分比。

4.7 基体组织检验,在金相组织质量稳定的情况下,每班对

每种材质最少抽查一次,如发现金相组织质量有波动或硬度值高、低偏差较大时,应及时检验基体组织。

4.8 每班从不同材质铸件中抽查一支有缺陷铸件,检验其金

相组织和基体组织。

5.不合格品的控制

5.1 当首或末浇注的金相试块检验不合格时,质检员必须将

该包铁水浇注的铸型上做标示,且标明浇筑的顺序号,并跟踪扒活落砂,将毛活上标示出与铸型对应的号,分离摆放在适当场地,然后按照“二分中点法”把不合格品找出来。

5.2 当首、末浇注的金相试块检验均不合格时,该包铁水浇

注的铸件全部报废(在毛活上打红漆)。

5.3质检员对不合格品的名称、数量等统计后,填入检验记

录中上报质控部。

6.金相检验频次

序号名称检验项目频次备注

1 首、末箱金

相试块

金相组织各1次/包

各种材质牌

2 首、末箱金

相试块

基体组织各1次/天

不同材质牌

号各1次

3 铸件本体金相组织、基

体组织

1次/班

各种材质牌

4 出口产品

铸件本体

金相组织、基

体组织

1次/包

各种材质牌

机械性能检验指导书

1.目的

为本公司铸件机械性能检验提供依据,使其检验工作规范化。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种材质铸件的机械性能检验。

3.判定标准

机械性能判定标准为用户提供和GB/T1384—1988标准。

4.机械性能检验规程

4.1 批量的划分:浇注同一牌号铸件2000kg为一个批量,如

超过2000kg不足4000kg时,按4舍5入定批量。

4.2 当浇注同一牌号铁水不足2000kg时,视为一个批量(如新产品试制和小批量供货的铸件)。

4.3 浇注同一牌号铁水,每2000kg的末箱,由质检员放一个

性能试棒砂模型,浇注末箱后浇注性能试棒毛坯。

4.4 填写“检验通知单”,单上应显示日期、炉次、包次、产

品名称和材质等,连同性能试棒毛坯一并送去加工成性能试棒。

4.5 如性能检验不合格,应在铸件本体上取样检验,如还不

合格,则该包铁水浇注的铸件报废,同时再抽查前边所

浇注铸件,一定把性能不合格的铸件分离出来。

4.6 对随货发行性能试棒的制作,每次至少浇注3根,检验

两根,如两根性能合格,不仅铸件合格,而且在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可做随货发行的备用性能试棒,但每次浇注的试棒必须抽检合格。

4.7 在检验的两根试棒中,如一根合格,一根不合格,则需

检验第三根,如第三根合格,则该批铸件仍为合格;如第三根不合格,则该批铸件为不合格,必须分离。

4.8 性能合格的试棒,三根一组,涂防锈油,包扎好,且上

面标示出日期、材质牌号、规格等保存起来以备发货之用。

4.9 检验的有效性

4.9.1铸件材质合格,由于下列原因之一造成检验结果不合格

时,则检验无效。即:

①、试棒在试样机上装卡不当或对试样机操作不当。

②、试棒的切削加工尺寸精度和光洁度不好。

③、试棒在标距处断裂。

④、试棒有砂眼、气孔和夹渣等铸造缺陷。

4.9.2出现性能不合格试棒,不应轻易判定铸件不合格,应对

试棒进行检查,发现有上述四条之一问题,检验无效,应检验另一根。

5.硬度检验

5.1 使用硬度机前,必须效验其准确度,发现异常时查找原

因,排除后方可作业。

5.2 根据产品要求的硬度值,确定钢球直径和加压重量,一

般Φ5㎜钢球加压重量为750kg,Φ10㎜钢球加压重量

为3000kg,具体检验作业按GB/T231要求进行。

5.3 利用“读数显微镜”观察压痕直径,查出对应的硬度值。

5.4 观察压痕直径时,目视线应垂直于刻度线,确保读数准

确。

5.5 对出口产品每包抽查一件有缺陷的铸件检验其硬度值,

对其它产品每班对每种材质抽查一次铸件本体厚处和

薄处的硬度值,且记录。

5.6 不合格品的控制

硬度如不合格,应加倍抽查,对同材质铁水浇注的一包铸件,如三次抽检,两次硬度合格,则该包铁水浇注的铸件合格,否则应判不合格。

6、检验频次

序号名称检验项目频次备注

1 各种材质

产品

抗拉强度,屈服

强度,延伸率

1次/批量同材质铁水

浇注2000kg

2 出口产品硬度1次/包抽有缺陷的

铸件

3 国内产品硬度各1次/班铸件本体厚、

薄处各1次

4 随货发出

性能试棒

机械性能根据需要每种材质各

储备3组以上

注:机械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硬度。

铸造作业指导书

文件名称定位座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JGYZ01-04A-011Z 页数 4 编制部门技术中心编制日期2013-03-25 版本 A 序号工序特 性等级 作业 名称 作业要求图示检验要求 安全防 控要求 备注 1 蜡 型 1、压蜡温度48-53℃,压蜡压力0.25-0.4MPa, 保压时间10S,起模时间5min。 2、合模前必须将上下模清理干净后合模。 3、蜡模表面不得有缺陷。 1、非加工面必须光滑、平 整、无缺陷。 2、蜡模完全冷却后按左图 示意摆放。 3、模样修整后,不得有飞 边、缺角、气孔、皱纹。 4、蜡屑清理干净。 填写记录 表(蜡模 制造,编 号 JZQ/ZZ-Q R-02-01) 2 浇 口 道 蜡 模 1、使用05号浇口棒。 2、清理模具,涂分型剂,合模后注入蜡液。 3、将木棒插入半凝固蜡液中,插入深度距 离底部5-20mm。 4、冷却取出,轻擦和模。 5、修刮飞边毛刺,修补少量缺陷的蜡模。 1、浇棒使用是否正确。 2、检查木棒是否放正。 3、检查木棒插入深度是否 符合要求。 3 蜡 模 组 焊 1、焊接蜡件必须放正,焊接牢固。 2、焊接后必须清理蜡屑。 3、模组焊接摆放整齐。 4、蜡型与浇口间距应大于80mm。 1、焊接前检查模样是否合 格、浇口棒是否合格。 2、焊接后检查是否有缝隙 和流蜡。 3、浇口冒口是否焊正。 4、焊接后是否将蜡屑吹干 净。 填写记录 表(蜡模 组焊,编 号: JZQ/ZZ-Q R-02-02)

文件名称定位座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JGYZ01-04A-011Z 页数 4 编制部门技术中心编制日期2013-03-25 版本 A 序号工序特 性等级 作业 名称 作业要求图示检验要求 安全防 控要求 备注 4 ▲ 关键 工序 制壳 1、表面层砂粒40-70目,涂料粘度24-35S (夏季走下限、冬季走上限),用氯化铵硬化 液比重1.05-1.12,硬化时间10-15min,空干 15-20 min。 2、过渡层砂粒7-10目,涂料粘度45-65s(夏 季走下限、冬季走上限),用氯化铵硬化液 比重1.05-1.12,硬化时间20-30min,空干时 间空干15-20 min。加固层用氯化铝硬化液 比重1.20-1.25,硬化时间30-40mim。 3、面层撒砂硬化干燥2层,过渡层撒砂硬 化干燥1层,加固层撒砂硬化干燥3层半。 4、面层涂料配置合理,清理涂料表面蜡屑。 5、注意槽孔内的涂料和砂粒到位,每层干 透后才能制备后一层。 1、注意面层和过渡层涂料 粘度,每天至少用粘度计检 测一次,粘度计规格: 100ml,¢6mm。 2、注意氯化铵、氯化铝硬 化液比重,每天至少用比重 计检查一次,比重计规格: 1.0-1.1、1.1-1.2、1.2-1.3。 / 填写记录 表(涂料 制备,编 号: JZQ/ZZ-Q R-02-03) 5 脱蜡 及蜡 回收 1、加水调节脱蜡槽水位到适当高度。 2、铲除浇口杯上杂物,并用空压气吹净, 浇口杯上不能重叠模壳,水温大于90℃后, 放入吊篮脱蜡。 3、当浇口棒松动时及时拿出,接着少量放 热水,催赶蜡液溢出回收,回收蜡送至蜡处 理缸。 4、蜡脱净后,立即将吊篮调离脱蜡槽。 5、接着适量放水保持水位。 6、脱蜡后及时将型腔内水倒干净,倒水时 要左右摇晃将内浇口沙粒倒干净,每串模壳 重新用热水清洗1-2次。 1、水温大于90℃,热水脱 蜡时间40-50分钟。 2、制好的型壳自然干燥6 小时以上后方能脱蜡。 3、脱蜡后模壳摆放时将浇 口朝下,堆放整齐。 4、蜡处理时:将回收蜡送 至处理缸内加入3-5%的盐 酸反应1-2小时,使蜡还原 后,沉淀2-3小时后放蜡。 / 填写记录 表(脱蜡、 蜡回收处 理,编号: JZQ/ZZ-Q R-02-04, JZQ/ZZ-Q R-02-05)

钣金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钣金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编制:刘桂强 审核: 批准: 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发放范围:车间、生产部、技术部、档案室各一份

一、目的 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保证本公司的产品质量,从而使我公司的产品让顾客满意。。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当有冲突时,以技术规范和客户要求为准。 三、引用标准 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IT13级执行 GB/T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800.4 -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四、原材料检验标准 1.金属材料 1.1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明。 1.2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1.3 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2.塑粉

2.1塑粉整批来料一致性良好,有出厂证明与检验报告,包含粉号、色号以及各项检验参数。 2.2试用后符合产品要求(包括颜色、光泽、流平性、附着力等)。3通用五金件、紧固件 3.1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3.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重要尺寸零缺陷。 3.3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五、工序质量检验标准 1.冲裁检验标准 1.1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棱边、粗糙要做去除毛刺处理。 1.2图纸中未明确标明之尖角(除特别注明外)均为R1.5。 1.3冲压加工所产生的毛刺,对于门板、面板等外露可见面应无明显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1.4毛刺:冲裁后毛刺高L≤5%t(t为板厚)。 1.5划伤、刀痕:以用手触摸不刮手为合格,应≤0.1。 1.6平面公差度要求见表一。 附表一、平面度公差要求 表面尺寸(mm) 变形尺寸(mm) 3以下±0.2以下 大于3小于30 ±0.3以下 大于30小于315 ±0.5以下

铸件检查验收标准

铸件检查验收标准 文件编号:07-NB-JS-03-2011版本:A 生效日期:2011-4-28 受控印章: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冲模实型铸造铸件检查验收技术要求及检查程序,本标准适用于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实型铸造铸件的检查验收。 2. 外观质量要求 2.1 铸件形状位置准确,棱线清楚。 2.2 铸件表面光洁、无粘砂、无冷隔、无气孔、无针眼、无皱皮、无裂纹。2.3 非加工面无明显坑痕、无鼓包。坑深大于1mm小于5mm、面积大于10 mm2的用树脂修补,坑深大于5mm、面积大于20 mm2的应焊补。 2.4 加工面上的坑痕大于加工余量的1/2的、面积大于10 mm2的应焊补。 2.5 起重臂、起重耳和接触钢丝绳部位,全部做出光滑圆角。 3. 铸件材料成分及性能指标验收:参见铸件标准。 4.不良品类型 4.1 废品:铸造厂家重新铸造。 有下列问题之一的为废品: 形、台、肩等漏铸且无法修补的。 在铸件外表面或加工表面严重粘砂、夹砂、包砂、无法清理,影响加工的。 窥视孔,装配安装部位严重包砂、无法清理的。 铸件出现严重冷隔、裂纹、浇注不足、缩松、严重影响强度的。 铸件材料牌号不对或成分不合格,降低性能的。 有硬质点,无法进行机械加工的。 其它无法挽救的铸造缺陷。 4.2返修品:由铸造厂家派人对铸件进行修补。 没经抛丸处理和退火处理的。

2)涨箱等增加机加工工作量的。 3)起重臂孔径小或不同心、起吊、翻转螺纹孔不能正常使用的。 4.3 回用品:模具制造厂家对铸件进行修补后使用,并向铸造厂家提出索赔要求。 1)形、台、肩等漏铸但可修补的。 有粘砂、夹砂、包砂,但能清除的。 出现轻度冷隔、裂纹、浇注不足、缩松,经修补后不影响强度的。 形状尺寸错误,经修补后不影响强度的。 浇冒口处不光顺,有凸凹痕的。 起重臂、起重耳和接触钢丝绳部位不光滑,无圆角过渡的。 没做出内外倒角的。 加工余量超出最大极限(铸件变形、涨箱等),增加机加工工作量的。 非加工部位尺寸超过允差,但不影响强度和使用性能的。 标记不全的。 铸件表面不光洁、铸件棱线不清,影响冲模美观的。 5.检查验收程序 5.1按标准逐项检查,填入检查验收单。 5.2质检员检查铸件外观质量。 5.3铸件材料成分验收(每批) 5.4铸件尺寸偏差: 1)测量底面筋板厚度,检测上下底板底面余量。 2)底面龙门铣加工后ATOS检测上下底板、压料板、顶出器等大型铸件的余量。3)斜楔、滑块、镶块等尺寸、余量问题由机加工人员确认并通知质检员。 5.5 ATOS进行铸件检测流程简述:

五金件表面氧化检验作业指导书

五金件表面氧化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在对五金件表面氧化进行检查时提供客观依据,使全公司的外观判定标准得到统一,同时缩小与物料供应商之间的判定误差。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表面氧化处理的五金结构件的外观判断。 3.参考资料 标准参照GB/T6739-1966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4.外观面的定义 A面:处于成品的前面和上面;LOGO位置 B面:处于成品的侧面和背面 C面:处于成品的底部 D面:处于成品的内部,不拆机的情况下无法看到。 5.涉及到的缺陷定义 4.1 点(含杂质):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 4.2 披锋:在五金件冲压的背面边缘的线性凸起 (模具磨损越严重则披锋越大) 4.3 压伤:冲压模具有伤痕或模具内有金属碎屑在冲压时在工件上留下的痕迹。 4.4气泡:表面进行喷油或喷粉时隔离区的气体使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

4.5变形:制造或运输等过程中有外力强加于工件引起的形状改变 4.6生锈:五金件表面未经防锈处理,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致使金属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4.7起泡:五金件表面除锈处理不彻底就进行喷油或喷粉等的后处理,时间稍长后表面产生的泡装缺陷 4.8断印:印刷中由于杂质或其它原因造成印刷字体中的白点等情况。 4.9漏印:印刷内容缺划或缺角或字体断印缺陷大于2mm,也被认为有漏印。 4.10色差:指实际部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 4.11同色点: 指颜色与部品颜色相接近的点;反之为异色点。 4.12缝隙: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造成的缝隙 4.13段差:装配后两个面之间高低的相差尺寸 4.14磨花:无深度的表面擦伤或痕迹 (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 4.15划伤:硬物或锐器造成零件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 (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 4.16不可见:指瑕疵直径<0.03mm为不可见 4.17碰伤:产品表面或边缘遭硬物撞击而产生的痕迹 4.18油斑:附着在对象表面的油性液体 4.19漏喷:应喷漆之产品表面部份因异常原因而导致油漆没有喷到露出底材之现象 4.20毛屑:分布在喷漆件表面的线型杂质 4.21开裂:由于受到较强的外力致使产品裂开

铸件验收标准

本技术标准根据国标GB/T 1173,作为验收砂型铝合金铸件之用。 一.铸件分类: 1、铸件按照工作条件和用途分为三类: 第Ⅰ类:承受大载荷,工作条件复杂,用于关键部位、铸件损坏将危及整机安全运行的重要铸件。 第Ⅱ类:承受中等载荷,用于重要部位,铸件损坏将影响部件的正常工作,造成事故的铸件。 第Ⅲ类:承受低载荷,用于一般部位的铸件。 二.技术要求和检验: 1.化学成分 1)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1173的规定。 2)对于铸件的化学成分,供应商必须进行检测并出具相关报告。 2.力学性能 1)单铸件或附铸试样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1173的要求。 2)从铸件上切取试样检验力学性能,三根试样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平均值,分别不低于GB/T 1173规定值的70%和50%。 3)铸件硬度检验按GB/T 231.1进行,硬度不合格的铸件允许进行重复热处理,随后再检验硬度,第三次热处理后仍不合格时铸件予以报废。 4)铸件尺寸和几何形状应符合图纸规定,铸件尺寸公差及加工余量应符合GB/T6414。 三.表面质量: 1.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6060.1铸造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规定。 2.铸件需抛光加工的表面按GB6060.4的规定执行。 3.铸件需喷丸,喷砂加工的表面按GB6060.5的规定执行。 4.铸件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5.铸件不允许有擦伤,凹陷,缺肉和网状毛刺等腰三角形缺陷。 6.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等应清理干净,但允许留有痕迹。 7.螺纹孔内起始旋入四个牙距之内不允许有缺陷。 8.在不影响铸件使用的条件下,当征得需方同意,供方可以对铸件进行浸渗和修补(如焊补,变形校整等)处理,经修补处理后的压铸件应做相应的质量检验。 9.铸件内表面表面粗糙度为:25um。 10.铸件非加工表面及加工后表面,允许有: 1)在非加工表面上,单个孔洞的最大直径不大于3mm,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3。在安装边上不超过壁厚的1/4,且不大于1.5mm。在上述缺陷的同一截面的反面不得有类似缺陷。成组孔洞,最大直径不大于2mm,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3,且不大于1.5mm。 2)在加工表面上,不得有任何铸造缺陷。

AS五金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明确塑胶原材料的检验与试验标准,明确检验方法,确保来料质量符合要求 2 适用范围 桑格尔所使用的各种塑胶原材料 3 检验仪器和设备 游标卡尺.塞规.针规.恒温恒湿箱.3M600#胶纸.75%酒精.RCA 测试仪.耐醇测试仪.硬度测试 仪.盐雾试验仪 4 定义 4.1 检验区域定义(如下图) 4.1.1 A 级测量面:机器的正面区域,如:面壳的正面 4.1.2 B 级测量面:机器的四个侧面区域,如:底面壳侧面 4.1.3 C 级测量面:机器的底面,如:底壳区域 4.2 4.2.1 异色点:与底色差异明显的不可擦除的明显不同于要求色的点状混色、污点 4.2.2 非异色点:与底色差异明显的不可擦除的明显不同于要求色的点状混 色、污点 4.2.3 浅划痕:指未喷油件没有明显刮手指甲感觉,喷油件不见底色,但35cm 视距可见的线状凹痕 4.2.4 深划痕:指未喷油件有明显刮手指甲感觉的线状凹痕,喷油见底色 4.2.5 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 所产生的金属毛刺 4.2.6 裁切不齐: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 4.2.7 变形: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內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 4.2.8 氧化生锈:因产品加工后未进行相应防锈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导 致产品表面出现锈斑 4.2.9 尺寸偏差:因加工设备的精度不够,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超过设计允许 水平 4.2.10 “R 角”过大/小:产品因折弯或冲压设备精度不够,导致折弯处弧度过大/小 4.2.11 表面凹痕:由于材料热处理不好或材料生锈,其内部杂质导致金属表面形成的凹痕 4.2.12 倒圆角不够:产品裁切边缘因切割或冲压原因产生的锐边未处理成圆弧状,易导致割手

铸 件 检 验 规 范。

采购物品检验规范(铸件) 目的:为了加强本公司对铸件质量控制,保证本公司的产品质量,特制订潍坊中云机器有限公司铸件进厂检验办法。 适用范围:进入本公司的所有铸件。 内容:铸件的检验主要包括铸件表面质量的检验和铸件内在质量以及铸件质量的综合评定。本公司主要进行铸件表面质量的检验,其他均不做检验。 铸件表面质量的检验: 1、铸件表面不得有明显孔眼(气孔、缩孔、渣眼、砂眼、铁豆),裂纹(热裂、冷裂、温裂),表面缺陷(粘砂、结疤、夹砂、冷隔),形状缺陷(多肉、浇不足、变形、料口毛刺)等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强度缺陷。 2、进厂的铸件表面必须清砂干净,铸件缺陷修补部位应打磨平整,无凹凸、裂纹等缺陷。 3、铸造的毛坯材质符合图纸资料要求,检测铸铁、铸钢铸铝等毛坯件具体的化学成分不作分析。 4、定期对零件的硬度进行抽检,抽检率10%。 5、模具毛坯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符合图纸资料要求,要求加工处要留有足够的加工量,错型公差符合要求(检测以单边最小数为准),具体尺寸见下表(单位:mm): 6、铸件表面不能有裂纹,毛坯的浇口、顶杆痕迹允许留有痕迹,但必须留有加工量,可以通过加工去除表面痕迹。 9、铸件加工后的表面不允许有铸态表皮存在。 10、铸件螺纹孔内螺丝旋入四个螺距之内不允许有缺陷,四个螺距之外缺陷直径不大于1.5mm,且整个螺纹孔内不多于2个。 11铸件的尺寸检验公差值按照下表执行,一般取其最低的一级执行: 铸件尺寸公差值(GB6414—1999)

12、为避免成批铸件因尺寸不合格报废、保证铸件满足机械加工和使用性能要求,在检验铸件尺寸时应遵循以下规定: 12.1铸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应符合零件图与铸件图要求。 12.2外购铸件首次必须将模样或首件送检,并认真填写检验记录。 12.3铸件进厂应按10%进行抽检,若铸件尺寸不合格时,应逐件进行检验,不合格的铸件予以报废。

钢铸件外观检验的表面验收标准的标准操作规程

Designation:A802/A802M–95(Reapproved2001) Standard Practice for Steel Castings,Surface Acceptance Standards,Visual Examination1 This standard is issued under the?xed designation A802/A802M;the number immediately following the designation indicates the year of original adoption or,in the case of revision,the year of last revision.A number in parentheses indicates the year of last reapproval. A superscript epsilon(e)indicates an editorial change since the last revision or reapproval. This standard has been approved for use by agencies of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1.Scope 1.1This practice covers the acceptance criteria for the surface inspection of steel castings by visual examination.Four levels of acceptance standards are provided. 1.2Acceptance levels utilize Steel Castings Research and Trade Association(SCRATA)2graded reference comparators for the visual determination of surface texture,surface rough-ness,and surface discontinuities described as follows: Acceptance levels A—Surface Texture B—Nonmetallic Inclusions C—Gas Porosity D—Solidi?cation Discontinuities E—Sand Expansion Discontinuities F—Metal Inserts G—Thermally Cut Surfaces H—Mechanically Prepared Surfaces J—Welded Surfaces 1.3Descriptions of terms related to casting discontinuities are in Section 2. 1.4This standard does not purport to address all of the safety concerns,if any,associated with its use.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user of this standard to establish appro-priate safety and health practices and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regulatory limitations prior to use. 2.Terminology 2.1De?nitions of Terms Speci?c to This Standard: 2.1.1expansion discontinuities: 2.1.1.1veins,n—raised,narrow,linear ridges that form upon cracking of the sand mold or core due to expansion of sand and the resulting mold or core stresses during?lling of the mold with liquid steel. 2.1.1.2rat tails,n—long,narrow,linear depressions or small steps occurring on a casting surface.Rat tails form as a result of sand expansion and minor buckling of the mold surface during?lling of the mold with liquid metal. 2.1.1.3scab,n—a raised,rough area on a casting that usually consists of a crust of metal covering a layer of sand. Sometimes,a scab consists of a raised,rough area of essen-tially solid metal on the surface of a casting. 2.1.2external chills: 2.1.2.1external chills,n—usually metal blocks,or graphite and carbon blocks,that a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mold to locally increase the rate of heat removal during solidi?cation. Brackets have the same purpose but represent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asting.Brackets are produced by providing suitable cavities in the mold or core.External chills may produce?at spots and edges(raised areas or depressions)on the casting surface.Brackets merely change the casting appearance due to their presence.Brackets may be removed or allowed to remain on the casting. 2.1.2.2parting line and core print?ns,n—thin projections of excess metal at the parting plane between mold halves or core and mold.Causes are improper closing of the mold, insufficient weighting or clamping of the mold for pouring,or uneven pattern surfaces at the matching locations.Core print ?ns are usually caused by improper dimensions of core prints of the pattern or core box,by rough placement of cores in a soft mold,or by inadequately secured cores. 2.1.3fusion discontinuities: 2.1. 3.1wrinkles,n—elongated,smooth depressions of the casting surface,frequently appearing in closely spaced groups. Wrinkles result from irregularities of the liquid metal?ow in the mold cavity,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low temperature, and are distinguished from the more severe phenomenon of laps,folds,or cold shuts where the casting surface is actually folded over. 2.1. 3.2laps,folds,and cold shuts,n—interchangeable terms to describe the appearance of the casting surface that is actually folded over.They develop due to low temperature, unfavorable?ow conditions caused by oxide?lms,or combi-nations thereof. 1This practice i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ASTM Committee A01on Steel, Stainless Steel,and Related Alloysand is the direct responsibility of Subcommittee A01.18on Castings. Current edition approved Sept.10,1995.Published November1995.Originally published as A802–https://www.360docs.net/doc/6613441923.html,st previous edition A802/A802M–89. 2Available from The Castings Development Centre,7East Bank Road, Sheffield,UK S23PT. 1 Copyright?ASTM International,100Barr Harbor Drive,PO Box C700,West Conshohocken,PA19428-2959,United States.

外观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Rev.B

外观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1. 目的和范围 为来料、半成品及成品外观检验标准检查提供工作指引。 2. 定义: 2.1 AQL: 可接收的质量水平 2.2 Plan C=0: 零缺陷(样本经检验后是零缺陷方可接收) 2.3 异常通知单: 用于记录和判定、处理不合格品的单据 2.4 特采通知单: 此表格用于裁定那些不符合特定规范的产品 2.5 MRB: 物料评审委员会 2.6 SCAR: 外部供应商纠正措施要求 2.7 ICAR: 内纠正措施要求 3. 职责 3.1 检验员: 负责抽样和检验,标识和记录。 3.2 质量工程师: 负责确定外观检验标准,并对不合格品进行判断及提供处理结论。 4. 授权 4.1 质量工程师 4.2 质保经理 5.程序 5.1 检验员在接到检验通知后,确认产品名、数量、及材质正确后执行抽样检验。 5.2 外观检查首先参照相应部件的图纸或签样检查产品结构与要求是否一致,然后按 以下5.3外观要求允收标准进行检验。

外观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外观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Array 6. 参考程序 6.1 进料检验指导书WI-5001 6.2 巡检作业指导书WI-5003 6.3 终检作业指导书WI-5002 6.4 驻供应商检查员出货检验及品质稽查指导书WI-5004 7. 表格/记录 7.1 来料检验记录FM-0013-XXXX 7.2 巡检记录FM-0012-XXXX 7.3 成品检验记录FM-0014-XXXX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8. 记录保存 所有记录保存期参考《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中规定

最新铸件表面质量验收规范

青岛222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编号:YQB/0004-2016-A 铸件表面质量验收规范 发布时间:2016年 7 月 13 日实施时间:2016年 7 月 13 日青岛222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发布

1、目的 为加强本公司对铸件的质量控制,保证本公司产品的外观质量及加工性能,特制订铸件表面质量验收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外来铸铁(钢)件的外观质量验收,包括表面缺陷、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的验收; 3、引用标准 (1)JB/T 5000.4-2007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4部分铸铁件; (2)JB/T 5000.6-2007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6部分铸钢件; (3)GB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4)GB/T6060.1-1997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5)GB/T15056-1994 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 (6)Q/XC5101-2001 铸铁件通用技术条件; (7GB/T11351-1989 铸件重量公差 4、名词解释 (1)全数选别:检验项目100%检测; 5、验收项目及标准 铸件的表面质量主要包括铸件的表面缺陷、尺寸精度、形状偏差、表面粗糙度、表面清理质量等; 5.1铸件表面缺陷的检验 5.1.1表面缺陷检验的一般要求 (1)铸件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必须清理得与铸件表面同样平整,加工面上的浇冒口残留量应符合技术要求,若无要求,则按表8执行; (2)在铸件上不允许有裂纹、通孔、穿透性的冷隔和穿透性的缩松、夹渣等机械加工不能去除的缺陷; (3)铸件非加工表面的毛刺、披缝、型砂、砂芯等应清理干净; (4)铸件一般待加工表面,允许有不超过加工余量范围内的任何缺陷存在;重要加工面允许有不超过加工余量2/3的缺陷存在,但裂纹缺陷应予清除;加工后的表面允许存在直径*长度*深度小于等于2*2*2的非连片孔洞的铸造缺陷;

铸件涂漆作业指导书

铸件涂漆作业指导书 1.0涂漆前要求: 1.1操作者要对产品进行检查确认是否达到喷漆要求各个表面是否有毛刺、铁包、粘砂或其他的缺陷,如有必须进行必要的打磨。 1.2待涂漆铸件经抛丸后,表面清理干净,符合涂漆要求。 1.3铸件抛丸到涂漆的时间间隔不超过8小时(有特殊要求的按其要求执行)。 2.0涂料准备: 2.1操作者根据铸件种类按技术要求调配、使用涂料。检查涂料、稀释剂和防锈油以及其他材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准备齐全。 2.2检查压缩空气装置、喷漆设备等是否能正常运转。 2.3各种工装辅具、辅助材料是否准备齐全。 2.4喷涂前的涂料要搅拌均匀,双组份漆须先单独搅拌均匀后,再按比例定量配置、均匀调配。调配好的双组份漆放置超过6小时者不可使用。 2.5严格禁止不同漆种(包括不同颜色)交替使用相同容器。 3.0涂漆操作: 3.1涂漆时先喷(涂刷)内腔后刷涂外表,先涂加工部位的一面(上表面),然后再翻转喷另一面,达到覆盖整个铸件表面。 3.2底漆需涂覆两遍,应在漆膜表干后再进行第二遍的喷(刷)漆操作,铸件表面不准有起皱、堆积、流挂,死角不得漏漆和露底。 3.3每层漆膜厚度为3050微米,最终厚度应确保在60100微米内,如顾客有 特殊要求按顾客要求控制。 3.4双组份漆硬化时间在5小时以上方可转运铸件。铸件喷刷底漆后要防止表面被污染。 3.5涂漆中翻转、装车、转运应有防护措施,防止损坏漆膜,因翻转、装车、转运损伤的漆膜必须及时补涂。 4.0检查员负责对每日漆膜质量进行抽查,采用划痕法、比较法或用涂层测厚仪检查漆膜厚度,并记录,不合格的涂漆需返工,无法弥补时将重新抛丸去掉不合 格漆膜后重新涂漆。

铸件验收标准

铸件验收标准 版本号: 编制审核批准2010-03-18日发布2010-4-1日实施

1 目的 为了规范铸件的验收,确保产品质量,特制订本标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铸件的几何尺寸和外观质量的验收,以及标识、包装、运输、储存等。如果需方有特殊要求,以需方的要求为准。 3 引用标准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GB/T1031—200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GB/T 3821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粗糙表面GB/T6060.1—1997 铸件尺寸公差GB/T6414—1999 铸件重量公差GB/T 11351 4 职责 4.1 技术中心负责本标准的制定和解释。 4.2 生产制造部和各铸造分厂负责按本标准的要求执行。 4.3 质保部负责按本标准的要求验收铸件。 5 铸件尺寸公差 5.1 图纸或技术文件规定的公差优先执行。 5.2 铸件毛坯图是验收铸件的依据。 5.3 铸件尺寸公差符合GB/T6414—1999的要求,代号为CT,公差等级分为16级。适用于本公司的公差数值见表1~3。 5.4 公差带对称分布。 5.5 错型值位于表3的公差值之内,从表3或表4中选取。 6 公差等级选用原则 6.1 批量生产铸件的公差见表1。(适用于潮膜砂) 6.2 小批和单件生产铸件的公差表2 6.3铸件错型值见表3。

错型值表3 公差等级CT 错型值mm 3~4 表4的公差以内 5 0.3 6 0.5 7~8 0.7 9~10 1.0 11~13 1.5 14~16 2.5 6.4铸件公差数值见表4。 铸件公差数值表4 铸件基本尺寸公差等级 大于至7 8 9 10 11 12 10 0.74 1.0 1.5 2.0 2.8 4.2 10 16 0.78 1.1 1.6 2.2 3.0 4.4 16 25 0.82 1.2 1.7 2.4 3.2 4.6 25 40 0.90 1.3 1.8 2.6 3.6 5.0 40 63 1.0 1.4 2.0 2.8 4.0 5.6 63 100 1.1 1.6 2.2 3.2 4.4 6 6.5 对于采用DIN公差数值,其铸件未注公差(DIN1685)为一般GTB16级。见表5。 铸件未注公差表5 尺寸18以 下18~ 30 30~ 50 50~ 80 80~ 120 120~ 180 180~ 250 250~ 315 315~ 400 400~ 500 500~ 630 GTB16 ±1.1 ±1.2 ±1.3 ±1.4 ±1.5 ±1.6 ±1.8 ±1.9 ±2 ±2.1 ±2.3 7 表面质量(如图1) a)表面粗糙度符合GB/T1031—2006的规定。 b)铸件应清理干净,修整多余部分。 c)外表面的粗糙度按Ra50,内表面的粗糙度按Ra25。 d)清除铸件的浇冒口、结疤、飞边、毛刺等,残根应符合图样的要求。 e) 铸件应符合需方的防锈要求。 f) 顾客对外观有要求的按要求办理。 图1 合格铸铁件表面质量

铸造造型工序作业指导书

铸造车间造型工序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加强造型工序质量的检测与控制,提高造型工序的作业质量,提高铸件的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 二、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铸造车间树脂砂生产的各工序造型、制芯的准备。 生产的质量控制。 三、生产的准备 1、操作者应熟悉所生产铸件的铸造工艺,并按照工艺要求准备冷铁、冒口及特种型砂等。此项工作有带班长和包组技术员负责。 2、生产用树脂、固化剂必须经进厂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如有失效、变质等现象应停止使用。 3、树脂砂再生砂应检查砂温、微粉含量,每天检查1-2次,酌减量每周检查1次。检查合格后才能使用。此项工作由型砂实验员负责,并把检测结果填入相应的质量记录中;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技术组和配砂组。 4、连续式混砂机应专人操作,开机前应检查所需砂量、树脂量和固化剂量应充足,气压正常。 5.机手检查连续式混砂机是否运转正常。 ①接通电源、先用手动按钮使树脂、固化剂管路回流一遍。将管内空气驱净。 ②自动加料时,按工艺要求调整树脂泵和固化剂泵的转数:一般中小件树脂砂抗拉强度控制在0.5MPa以上,大型铸件树脂砂抗拉强度控制在0.7MPa,以上。此项工作由机手负责调整加入量,型砂实验员负责性能检测。 6、检测模样、芯盒是否齐全完好,铸字是否齐全,清楚。 7、砂箱箱口应清理干净,不得有粘接剂、粘砂、铁片等。 四、造型制芯 1、填砂前底板、模板及芯盒应放稳垫平,模样表面及芯盒内腔擦拭干净,并按照要求涂刷脱模剂。 2、非模板造型的模样较重时,则应用铁丝或铁钩等,将模样紧固于箱带上,避免翻箱时的模样脱落。 3、填砂时应先把模样或芯盒的深沟,凸台下以及强度薄弱部位压实。必要时埋入铁钉或铁丝加固,但钉子和铁丝不应露出砂型表面:紧砂时,不应使浇冒口、冷铁及活块移位。填砂完毕将填砂面刮平。 4、砂芯和吊砂需放置铁芯时,芯铁吃砂量应均匀合适,一般不小于20mm,特殊情况按专用工艺文件执行。 5、需扎出气眼的砂芯应在可使用时间内按要求扎出气眼。复杂的砂芯可在芯铁上缠绕尼龙气眼绳。冷铁位置应放在正确,冷铁表面应光洁,无锈、无水、无油。 6、在保证吃啥厚度的前提下造型、制芯是在型芯的厚大部分可填入废砂块或其它填充物,以减少树脂砂消耗量和提高透气性。 7、起模出芯应在脱模时间内完成,不应过早或过晚。 8、起模(非模板造型)出芯时应轻度均匀地松动模样和芯盒,松动时不准用铁器、砖块等硬物直接敲打模样和芯盒,应垫上木块或胶皮,或用木锤敲打。 9、小芯盒反转时应使用垫板,大芯盒翻转时应用铁丝把芯骨固定于芯盒背面。 10、模样和砂芯起出后,型和芯损坏和酥脆处可用新混制的砂修补;如果成块断裂且断裂部

消失模铸件质量评定标准附检验方法

GB/T xxxx-200x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300kg以下消失模铸造的铸铁件、铸钢件的质量分级、评定方法、检验方法,以及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本标准适用于消失模铸造生产企业、铸件用户对消失模铸件生产、使用的质量分级、评定和检验。 2. 引用标准 GB5612 铸铁牌号表示方法 GB5613-85 铸钢牌号表示方法 GB6414-86 铸件尺寸公差 GB/T1135-89铸件质(重)量公差 GB6060.1-85铸件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3. 技术要求 3.1 消失模铸件外观质量评定 3.1.1 铸件形状外观 铸件外形轮廓、圆角等按其正确、美观程度分为5级。 1级:外观轮廓清晰,圆角尺寸正确且过渡平滑美观; 2级:外观轮廓30%以下欠清晰,圆角过渡不够平滑; 3级:外观轮廓50%以下欠清晰,圆角50%以下未制作出; 4级:外观轮廓70%以下欠清晰,圆角未制作出; 5级:外观轮廓不清晰,铸造圆角未制作出,粘结线(面)凹凸不平。 3.1.2 铸件表面缺陷 3.1.2.1 表面夹杂物(夹砂、夹渣等) 由于脱落型砂、涂料、金属渣及模型分解产生的固液相产物等,进入铸件,残存于铸件表面,形成了铸件表面夹杂物缺陷。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根据铸件最坏部位100mm×60mm的面积内存在大的夹杂物的大小、数量,将其分为无级(参见图1)。 1级:缺陷3点以下,直径2mm深度≤1mm(图1a); 2级:缺陷5点以下,直径3mm深度≤1.5mm(图1b);

3级:缺陷5点以下,直径5mm深度≤2mm(图1c); 4级:缺陷8点以下,直径7mm深度≤3mm(图1d); 5级:缺陷严重(图1e)。 (a) (b) (e) 图1表面夹杂物(夹砂、夹渣等) 一般情况下,消失模铸件表面夹杂物缺陷应控制在二级以内,有特殊要求情况下要达到一级和特级(无任何夹杂物)。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1.2.2 表面气孔 由于泡沫塑料模型分解产生气体及浇注时裹入气体或涂层未干水气化形成的气体等残留在铸件表面形成表面气孔(或气坑)缺陷。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五金件检验规范

第1页 共 7 页 作 业 指 导 书 五金件检验规范 编 号 第 1 版 第 0 次修改 生效日期 2008-02-01 1.目的及适及范围: 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五金制品的质量,在产品生产及出厂时能严格把关,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五金件检验标准,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金属五金件制成的餐厨具产品及其相关加工组成品的检验与验收。 2. 参照文件 本检验规范参照《检验和试验工作手册》 3. 内容: 3.1 术语: 刮伤---手指感觉不出之线凹痕或痕迹。 裂缝---材料部份断裂,典型的例子是以生在折弯引伸加工之外侧。 披锋---剪切或冲压导致残留不平整边缘,模具设计需使客人接触到的披锋减至最少。 梗屎---通常此种痕迹产生与压印及冲压成型有关。 氧化---材料与空气中的氧起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特性:如生锈。 凹凸痕---表面异常凸起或凹陷。 擦伤---指材料表面因互相接触摩擦所导致的损伤。 污渍---一般为加工过程中,不明油渍或污物附着造成。 拉模---一般为加工过程中,因冲制拉伸或卸料不良导致。 变形---指不明造成的外观形状变异。 材质不符---使用非指定的材质。 焊痕---焊接所留下的痕迹。 喷溅---点焊时,从焊件贴合面或电极与焊件接触面间飞出熔化金属颗粒的现象。 脱焊---焊点分离。 错位---指焊件未正确定位。 错件---未依规定零件。 3.2 检验方法 3.2.1 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 将待验品置于以下条件,作检验判定: A 、目测距离: 距离产品30CM 。 B 、检验角度: 成45度目视检试之。 C 、检验光源: 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 日光灯或60W 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D 、观察时间:<10秒 (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 E 、检查半成品、成品之前应核对相关检验资料。 批准人签名 审核人签名 制定人签名 批准日期 审核日期 制定日期 第2页 共 7 页 受控状态 分发号 受控状态 分发号

五金冲压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五金冲压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在对五金冲压件进行外观检查时提供客观依据,使全公司的外观判定标准得到统一,同时缩小与物料供应商之间的判定误差。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五金冲压件的外观判断。 3.参考资料 标准参照GB/T6739-1966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4.外观面的定义 A面:处于成品的前面和上面;LOGO位置 B面:处于成品的侧面和背面 C面:处于成品的底部 D面:处于成品的内部,不拆机的情况下无法看到。 5.涉及到的缺陷定义 4.1 点(含杂质):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 4.2 披锋:在五金件冲压的背面边缘的线性凸起 (模具磨损越严重则披锋越大) 4.3 压伤:冲压模具有伤痕或模具内有金属碎屑在冲压时在工件上留下的痕迹。 4.4气泡:表面进行喷油或喷粉时隔离区的气体使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

4.5变形:制造或运输等过程中有外力强加于工件引起的形状改变 4.6生锈:五金件表面未经防锈处理,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致使金属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4.7起泡:五金件表面除锈处理不彻底就进行喷油或喷粉等的后处理,时间稍长后表面产生的泡装缺陷 4.8断印:印刷中由于杂质或其它原因造成印刷字体中的白点等情况。 4.9漏印:印刷内容缺划或缺角或字体断印缺陷大于2mm,也被认为有漏印。 4.10色差:指实际部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 4.11同色点: 指颜色与部品颜色相接近的点;反之为异色点。 4.12缝隙: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造成的缝隙 4.13段差:装配后两个面之间高低的相差尺寸 4.14磨花:无深度的表面擦伤或痕迹 (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 4.15划伤:硬物或锐器造成零件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 (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 4.16不可见:指瑕疵直径<0.03mm为不可见 4.17碰伤:产品表面或边缘遭硬物撞击而产生的痕迹 4.18油斑:附着在对象表面的油性液体 4.19漏喷:应喷漆之产品表面部份因异常原因而导致油漆没有喷到露出底材之现象 4.20毛屑:分布在喷漆件表面的线型杂质 4.21开裂:由于受到较强的外力致使产品裂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