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QC出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OQC出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10PCS 、 301~500 抽 检 20PCS 、 501~1000 抽检 30PCS、1000PCS 以 上抽检 50PCS。 31054 794E 祎 37305 91B9 醹 21315 5343 千 29268 7254 牔 27035 699B 榛 22293 5715 圕 3。3 如产品需从货仓拿到测量室检测,需在 测量室放置 30 分钟以上才可进行测量. 3。4 按《丝印、性能测试标准》做相关测试 或客户指定要求; 3.5 核对每箱标签纸内容之正确性,清点尾 数箱数量。 3.6 根据客户对《禁用物质限制标准》和《GP 物料管制等级》对 GP 的符合性进行确认;如 合格则在检验记录表中记录“OK”,如不合 格 在 检 验 记 录 表 中 记 录 “ NG ”。 4.5 所有检验过程均需对相关检验数据、 情况予以真实、详细记录,以便于质量问题追 溯。
4、按检验与试验之结果综合判定。
5。1 合格填写出货报告; 5。2 不合格则填写《不合格评审报告》交上
级主管评审。
编 制:
审 核:
6、评审结果 6。1 合格则填写出货报告; 6。2 不合格则通知相关加工组返工; 6。3 报废则盖上报废章通知仓库。 7、出货时需附一份出货报告,当客户
有需要时,可将相关的检验记录复制一份
XXXXXX 有限公司 OQC 出货检验作业
文件编号 版本 页码 生效日期
A版 第1页共1页
年月 日
流程图 出货通知单
流程说明
1、业务部提前半天或一天通知仓库及 OQC, 并发放《出货通知单》。
确认出货对象
检验与试验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
标题:OQC-检验作业指导书
引言概述:
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是指出货质量控制,是在产品出货前对产品进行全面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检验作业指导书是指对OQC检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流程进行详细说明的文件,旨在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OQC-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
一、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目的
1.1 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2 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1.3 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导和培训材料
二、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点
2.1 检验标准和要求
2.2 检验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3 检验流程和记录要求
三、检验标准和要求
3.1 确定产品的检验标准和合格标准
3.2 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等内容
3.3 根据产品特性和客户需求确定检验项目和标准
四、检验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4.1 确保检验工具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培训员工正确使用检验工具和设备
4.3 定期维护和校准检验工具和设备
五、检验流程和记录要求
5.1 制定详细的检验流程和操作规范
5.2 记录检验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结果
5.3 审核和归档检验记录,以备日后查证和追溯
结论: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工具,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化的检验要求,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质量问题和客户投诉。
编写和执行检验作业指导书需要严格遵循标准和规范,同时不断优化和改进,以确保检验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OQC-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是产品出厂前的最后一道质量控制环节,其目的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检验作业指导书是OQC过程中的重要文件,指导着检验员进行检验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一、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1.1 确定检验项目:根据产品特性和客户需求,确定需要检验的项目,包括外观、功能、包装等。
1.2 制定检验标准:根据产品规格和标准,制定每一个检验项目的合格标准,确保检验的客观性和一致性。
1.3 设计检验流程:根据检验项目的顺序和要求,设计检验流程,确保每一个项目都得到充分的检验。
二、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执行2.1 培训检验员:在执行检验作业指导书之前,对检验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每一个检验项目和标准。
2.2 严格执行流程:检验员按照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流程进行检验,确保每一个项目都得到正确的检验。
2.3 记录检验结果:检验员对每一个项目的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合格、不合格、待处理等,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三、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管理3.1 定期更新:随着产品和客户需求的变化,检验作业指导书需要定期更新,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2 存档管理:对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存档管理,确保历史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3 审核验证:定期对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核验证,确保其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四、检验作业指导书的优化4.1 反馈改进:根据实际检验情况和客户反馈,及时对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优化和改进。
4.2 利用技术手段: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智能检测设备和软件系统,优化检验作业指导书,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4.3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检验作业指导书,不断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满足客户需求。
五、检验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5.1 保证产品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工具,通过严格的检验流程和标准,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5.2 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执行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客户满意度。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OQC-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一份用于指导检验工作的重要文件。
它提供了详细的检验流程和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OQC-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
一、检验前准备1.1 确定检验项目: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确定需要进行的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性能评估等。
1.2 制定检验计划:根据产品的生产批次和数量,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包括抽样方案、检验时间安排等。
1.3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如显微镜、测试仪器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二、检验流程2.1 样品接收与登记:接收待检样品,并进行登记,记录样品信息和相关标识,以便后续的追溯和管理。
2.2 外观检查: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缺陷、颜色、尺寸等方面的评估,确保产品的外观符合要求。
2.3 功能测试: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测试,如电路板的电气测试、机械部件的运行测试等,确保产品的功能正常。
2.4 性能评估:根据产品的性能指标,进行相应的性能评估,如耐压测试、温度测试等,确保产品的性能符合要求。
2.5 结果记录与处理:记录检验结果,并根据标准和要求进行结果的判定和处理,如合格、不合格等,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三、检验标准3.1 外观标准:根据产品的外观要求,制定相应的外观标准,包括缺陷的允许范围、颜色的一致性要求等。
3.2 功能标准: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制定相应的功能标准,包括电气参数、机械性能等方面的指标要求。
3.3 性能标准: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制定相应的性能标准,包括耐压、温度、湿度等方面的测试要求。
四、检验记录与报告4.1 检验记录:对每一次检验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以便后续的追溯和分析。
4.2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的样品,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返工、报废等,并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
4.3 检验报告:根据需要,编制检验报告,包括检验的总结、统计数据等,以便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OQC出货检验作业指导书,参考!

OQC出货检验作业指导书,参考!OQC即英文OutgoingQuality Control,中文意思为成品出厂检验/出货品质稽核/出货品质检验/ 出货品质管制。
成品出厂前必须进行出厂检验,才能达到产品出厂零缺陷、客户满意零投诉的目标。
其检验项目包括:成品包装检验:包装是否牢固、是否符合运输要求等。
成品标识检验:商标批号是否正确。
成品外观检验:外观是否破顺、开裂、划伤等。
成品功能性能检验。
批量合格则放行,不合格应及时返工或返修,直至检验合格。
OQC主要针对出货品的包装状态、防撞材料、产品识别/安全标示、配件(Accessory Kits)、使用手册/ 保证书、附加软体光碟、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外箱标签等,做一全面性的查核确认,以确保客户收货时和约定内容符合一致,以完全达标的方式出货。
OQC阶段的品检着重是「抽样检查」,当然,对高单价或高品级的产品,在OQC阶段对产品的整体状况(主体产品本身、配件、使用手册& 保证书、标示标签、包装等)再次进行全检(100% 全数检验)亦有其必要性。
OQC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出货检验作业,确保产品正常出货,满足客户要求。
2.范围:出货产品的检验。
3.工作职责PMC:依据客户需求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出货准备和派车;OQC:依据PMC的出货排程和产品标准进行检验;我们延伸一下,对职责进行了展开,供大家参考。
OQC岗位职责一:1、根据检验标准、样品、图纸或客户要求之标准进行成品及出货检验,对产成品进仓品质及出货的产品品质负责;2、根据客户要求或产品需要而需性能测试的产品,抽样交理性测试员,并跟进检验结果;3、负责将外观、尺寸、实配检验结果与性能测试结果结合填写在《成品检验报告单》与《OQC出货检验报告单》上;4、产成品进仓后,需监督仓库对仓存条件、化学反应及有效库存期限的控制,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对库存产品的质量鉴定负责;5、负责周、月统计报告与分析,并确保其准确性与上交及时性;6、保持各部门的良好沟通;7、负责监督及维护现场7S执行情况;8、承接上级交给临时任务。
OQC出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OQC出货检验作业指导书1.0 目的为出货检验人员明确成品检验的产品质量要求,确保交付的产品满足客户的质量要求,防止未检验或未经验证合格的产品流入顾客手中。
2.0 适用范围适用于安徽朗越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所有需要出货的成品检验。
3.0 权责3.1品质部OQC: 负责产品执行出货检验并判断产品检验后的状态。
3.2营销部:负责发出出货指令。
3.3仓库:负责出货时产品的备料、清点、送检等。
4.0作业内容4.1成品抽检4.1.1抽样标准:成品出货检验抽样计划依据《抽样计划》控制程序进行。
4.1.2制造部将完成的产成品按工艺流程要求检测相关参数,将符合出货要求的产成品装箱,标识清楚,外箱唛头贴产品所对应的标识并放置检验区域,通知制程QC进行成品抽查检验。
4.1.3 制程QC根据成品检验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检验数据记录在《出货检验报告》上,并填写《成品抽检记录表》。
制程QC对检验结果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在外箱标示卡上加盖“QC PASS”印章。
不合格产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整批产品检验完成后,制程QC须发出《出货检验报告》放置于订单尾箱中(且每箱配使用说明书合格证一份),特殊要求的按评审单执行,制程QC抽检过的所有成品必须作上相应的标记。
4.1.4成品抽检中发现产品性能不良的,IPQC须开出《纠正预防措施单》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并跟踪改善效果,必要时组织召开专题分析会议。
4.1.5重工或返修过的成品,IPQC需重新抽查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4.1.6制造部凭品质部IPQC出具的《出货检验报告》或入库单办理入库手续,检验结果为不合格及无“QC PASS”印章之成品,仓库拒绝接收入库。
4.2成品出货抽检4.2.1营销发出出货指令,通知仓库备货。
4.2.2仓库将备好的产品放置待检区域,通知OQC进行出货抽查检验。
4.2.3 OQC接到出货通知后,对仓库提供提供的货物依据仓库签字后的送货单执行抽查检验工作。
4.2.4检验内容参见项目5.0出货检验标准;判断标准按研发技术要求、工艺、图纸。
出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修正一览表变更前:1. 目的规范OQC出货检验作业行为。
2. 范围适用品保部所有的出货检验作业。
3. 参考记录3.1 《周出货计划》3.2 《《出货检验异常反馈单》》3.3 《产品标签制作作业指导书》3.4 《出货检验记录表》4.维护单位品保部5. 权责仓储课:负责出货检验需求的提出品保部:负责待出货产品的检验及结果反馈6. 作业程序与说明6.1 检验时机:仓储课将已备好待出货产品置于待检区,通知OQC进行出货检验。
6.2 OQC依照业务提供的《周出货计划》对待出货产品进行出货检验。
6.3 OQC依《周出货计划》核对待出货产品的外箱、及外箱标签是否正确。
6.4 OQC进行开箱检验,如有尾数盒,则取尾数盒和随机取一整数盒进行检验。
如无尾数盒,则随机取一整数盒进行检验。
6.5 OQC需先取1PCS样品与《周出货计划》及内外箱表标签核对三者是否完全一致,避免标签与实物不符异常流出。
6.6 OQC依《产品标签制作作业指导书》核对标签是否正确。
6.7 OQC依《周出货计划》核对出货数量是否正确。
6.8 如以上检验都合格,OQC需封好内外箱后,在外箱上张贴盖有PASS章的季度标签,并通知仓储课可以出货。
6.9 如以上检验有任意一项不合格,则开立《出货检验异常反馈单》,通报QE及资材部。
QE对异常进行确认,如确认异常属实,则由QE立案处理。
6.9.1 QE立案成立后,首先需通知资材、工程部,依异常现象及出货要求制定紧急措施,并将此措施记录在《出货检验异常反馈单》上,通知责任单位依次措施进行重工处理。
6.9.2 QE需责成责任单位对此不良进行原因分析及提出整改措施。
责任单位需在3个工作日内将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回报给QE。
6.9.3 QE依责任单位提出的改善措施进行验证,如验证失败,需回6.9.2要求责任单位重新整改。
如验证结果合格,QE将验证措施记录在《出货检验异常反馈单》上,并结案处理。
6.10 以上检验结果,由OQC记录在《出货检验记录表》上,并归档留存。
出货检验(OQC) 作业指导书,流程

出货检验(OQC) 作业指导书,流程出货检验(OQC)作业指导书一、背景和目的:出货检验(Outgoing Quality Control,简称OQC)是指在产品出货前对产品进行全面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客户要求和标准。
OQC的目的是确保产品在出货前达到预期质量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售后问题和客户投诉的风险。
二、流程概述:1. 出货准备:收集出货清单、包装要求等资料,准备出货样品和检测设备。
2. 样品检验:抽取出货样品进行全面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性测试等。
3. 文件核对:核对出货文件,确保包括产品序列号、生产批次号等重要信息的准确性。
4. 包装检查:检查产品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5. 包装封箱:将通过检验的产品进行包装,并封装成箱,准备出货。
6. 出货前检查:对已封箱的产品再次进行检查,确保包装完好无损。
7. 出货确认:根据出货清单和订单,确认出货产品的数量和型号是否正确。
8. 输送装箱:将包装完好的产品装入运输车辆或运输容器。
9. 出货记录:对检验的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并留存档案。
三、具体流程:1. 出货准备:a. 收集出货清单、包装要求等资料,并确认所需检测设备的可用性。
b. 准备出货样品,根据产品类型和规模,确定样品数量。
c. 准备检测设备和工具,确保能满足全面检验的要求。
2. 样品检验:a. 根据抽样标准,从待出货产品中抽取样品。
b. 进行外观检查,包括外包装完好性、产品外观是否无破损等。
c. 进行功能性测试,根据产品特性和标准,测试产品性能和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3. 文件核对:a. 核对产品序列号、生产批次号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b. 核对出货文件,包括合格证、检验报告等,确保文件齐全。
4. 包装检查:a. 检查产品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b. 检查包装材料是否符合防潮、防震、防尘等要求。
5. 包装封箱:a. 将通过检验的产品进行包装,确保包装方式正确无误。
b. 封装成箱,贴上标签,做好箱子标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目的:
为检验员提供检验方法,指导其正确检验从而稳定产品质量,确认出货成品的产品质量,防止不良品流出,以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2.0 范围:
本公司所有出货的产品依此文件进行检验。
3.0 职责:
品质主管负责本作业方法有效执行,OQC执此作进指导书进行检验。
4.0 术语和定义:
4.1 镀前划痕:指电镀或氧化之前因操作不当、或对明显缺陷进行粗打磨等人为造成的基体材料
上的一般呈细线型划伤或局部磨擦的痕迹。
4.2 浅划痕:膜层或涂膜表面划伤,但未伤至底层(即底层未暴露);对其它无膜层表面则为:
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未伤及材料本体伤痕。
4.3 深划痕:表面膜层或涂膜层划伤且已伤至底层(即底层已暴露出来);对无膜层表面则为:
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4.4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
痕迹。
4.5 水印:电镀或氧化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斑纹、印迹。
4.6露白:镀锌彩色钝化膜因磨擦而被去除、露出锌层,或因缝隙截留溶液导致的无法钝化膜
现象,呈现为区别于周围彩色的白色。
4.7雾状:镀铬、镀镍表面或透明塑胶表面上的模糊、不清晰、不光亮的现象。
4.8挂具印:指电镀、氧化、或喷涂等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辅助工具的遮挡而使其与
零件相接触的部位局部无膜层的现象。
5.0 作业内容:
5.1 检验准备:检验前准备必要的检验工具(如:卡尺、卷尺、扭力计、检具等)、检验依据(如:
图纸、相关作业指导书等)、检验报告、标识、手套等。
5.2 抽样计划:整机每批抽3PCS,判定标准为0收1退,散件按MIL-STD-105E一次正常检查Ⅱ
级标准中AQL=1(重要特性)和AQL=2.5(次要特性)抽样进行。
5.3 外观检验
5.3.1所有产品应进行外观检验。
检验条件:在间接光或人工照明度为300~600LUX的近似自然
光下进行目视,目视距离为600㎜,观测时间为10秒,且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表面的正面、
视线与被检表面呈45~90°进行检验。
5.3.2电镀件不允许:镀层粗糙、麻点、黑点、起泡、水印、露白、剥落和严重条纹;钝化膜疏
松、起粉、及严重的钝化液痕迹;局部无镀层及划碰伤等表面缺陷。
镀前划痕、浅划痕
按《产品表面外观缺陷限定标准》进行检验。
5.3.3 喷涂件表面不允许有杂质、颗粒、露底、桔皮、划碰伤等表面缺陷。
5.3.4 丝印外表面不允许有异物、凹痕、划痕、线细、欠缺、油墨飞溅等表面缺陷。
5.3.5 机架不允许有偏移、变形、扭曲,前后门不允许有变形、翘曲现象。
5.4 尺寸检验
5.4.1 对零部件(散件)应按图示要求尺寸及图示公差要求进行检验。
对于图纸未注明公差要求
的按GB-1804-M级线性尺寸公差进行检验。
5.4.2 对于机柜类的整机产品应对机柜的外形尺寸、滑道间距尺寸、前方孔条的间距尺寸作为重
点检验尺寸(用相应检具进行控制)。
5.5 性能检验
出货检验时应对电镀、喷涂、丝印、压铆推扭力等性能进行验证,验证时以前工序测试报告结果为准。
5.6 机柜整机装配结构检验
5.6.1 对于装配的零部件应按客户原图(明细表、总装图、部件图)要求对装配位置、装配结构、
零部件的数量进行检验。
要求零部件无漏装、错装现象。
5.6.2 机柜类产品门锁开关应灵活,与门板配合良好无松动。
5.6.3 机柜门与机架配合时良好,门开关时无干涉。
5.6.4 对于装配的螺钉、各拉铆应牢固,不允许螺钉漏装、拉铆松动。
5.6.5 机柜类产品防鼠盖板无漏装、防静电标签无漏贴、贴反等现象。
5.7 包装检验
5.7.1 产品包装应按图纸要求进行检验,包括包装方式,包装材料,栈板要求、标识要求都要进
行确认。
5.7.2 检验完成后应贴相应的标识,并盖OQC盖。
5.7.3 每批次出货时应准备一份出货检验报告及相关性能测试报告同时附在产品上一起出货。
5.8 环保确认
5.8.1 依照BOM表对高风险物料进行环保报告验证,验证时以经审核过供应商提供的报告结果为
准。
5.8.2 高风险物料指表面处理、塑胶件等非金属材料。
6.0 相关文件:
6.1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6.2 《产品表面外观缺陷的限定标准》
6.3 相应国家标准
7.0 相关记录:
《出货检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