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耳带线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一次性口罩包装出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次性口罩包装出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AC RE
口罩尺寸5包尺寸卡尺/直尺01口罩包装5包外观目视01外包装5箱外观目视01
日 期:__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__题目:分类/次序抽样计划项目方法包装图解检验频率1次/2h 1、口罩装袋摆放,口罩、耳线统一朝向;
2、合格证方向统一字面朝上;
3、工业包装(50只):胶袋封口平整,封口前(轻
压)不得有鼓气现象,不折邹,不破裂。

4、真空包装:胶袋封口平整、居中,不折邹,不破
裂,不漏气,不得有鼓气现象;
1次/班1、洁净:包装箱无污染、无开裂破损等现象;
2、外箱包装严实,无爆箱、无裂箱、无裂隙等现象;
3、每箱成品实测为基准,每箱重量公差约为50g
4、箱外贴标:标签纸对版,位置符合指定的贴位。

制作人:_____________
核准人:_____________1、目的:规范包装过程的质量控制检验方法及标准
2、范围:适用于成品口罩在包装过程的质量控制检验及QC 检验员
3、定义:质量允收标准 AC :接收 RE :拒收
4、内容:
允收标准1次/2h 1,口罩规格尺寸:17.5cm*9.5cm;2,鼻梁条长度:100-105mm ;
3,耳带线长度:160-180mm 。

检验标准
XXXXX有限公司
包装过程检验
文件编号:Q D-QW-07版次: A 作业指导书生效日期:2020-4-18第 1/1 页。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步骤,用于确保原材料和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

良好的来料检验程序能够减少不合格品的进入生产流程,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检验员了解和执行正确的来料检验程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检验员的职责1. 熟悉相关的产品质量要求和标准,了解每个材料的特点和要求。

2. 了解公司的来料检验程序和规定,确保按照规定执行。

3. 负责检验进货物料的样品并记录检验结果。

4. 及时报告不合格品或发现的质量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5. 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解决质量问题并确保改进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三、来料检验流程1. 来料检验的计划在每次进货之前,检验员应根据产品要求和供应商的质量历史记录制定来料检验计划。

计划应包括样本的数量、抽样方法和检验项目。

2. 样品的采集与检验根据来料检验计划,检验员应在进货时采集样品,并进行相关的检验。

样品应代表整个批次,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检验的项目可以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等,具体根据产品要求确定。

3. 记录和报告检验员应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来料检验报告中,并将报告归档。

报告应包括样品的标识信息、检验结果及合格/不合格的判定依据。

如果有不合格品,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退货、重新测试等。

同时,还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供不合格品的报告,以确保及时处理。

4. 质量问题的处理和改进如果发现质量问题,检验员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参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根据问题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更换供应商、改进采购程序等。

同时,还应进行持续改进,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和技术支持,提高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四、注意事项1. 检验员应确保检验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检验员应保持客观和公正,遵循内部和外部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3. 在与供应商的沟通中,检验员应保持礼貌和耐心,积极解决问题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口罩生产工序作业指导书

口罩生产工序作业指导书

口罩生产工序作业指导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经确认,公司目前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产品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是备料、压合成型、耳带焊接、内包装封口等四个工序。

为确保工序质量持续稳定,需要对关键工序质量监控项目、监控方法、监控频次、责任人等进行规定。

具体情况见下表:
同时应确定关键岗位人员上岗要求:
1、关键岗位人员上岗前需要经过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操作技能、质量监控知识、人员卫生管理要求等内容的培训。

2、关键岗位人员应相对固定,避免频繁更换。

特殊情况需要更换时,需要经过培训和确认。

口罩检验指导书

口罩检验指导书

口罩检验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口罩检验步骤和手法,确保检验员高效有序地进行检验作业。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口罩全检检验作业。

3 检验条件与环境
3.1 照明:使用日光灯进行检验;
3.2 距离:人眼与被测口罩表面的距离为30±5cm;
3.3 视力:检验员视力要求不低于1.0(含矫正视力);
3.4 检视角度:初始时,产品与桌面成45度,检视角度垂直于产品被检视面,固定检视方向,随后产品上下左右各转动45度;
3.5 检验10±5s。

4 检验标准
4.1 抽样水准: 采用全检方式。

4.2检验步骤:
1.检验员需经过培训方可上岗作业;检验前需提前了解产品型号,结构;。

医用口罩检验作业指导书

医用口罩检验作业指导书

医用口罩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本指导书规定了医用口罩检验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及检验规则。

2、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一次性医用口罩、防尘口罩等。

3、引用标准3.1 GB19083-2010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3.2 YY0469-2004 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3.3 YY/T0969-2013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技术要求4、检验依据如有客户要求或产品标志中规定的要求,按客户要求或产品标志中规定的要求,若没有规定按本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

如涉及到安全项目检验的按进口国标准检验。

5、检验设备略6、作业内容:6.1 检验前准备在产品检验前,需获取产品的相关详细资料或由客户提供的确认样品。

同时根据客户的要求确定检验流程和重点检验的项目。

当检验人员到达现场、发现存在与实际提供资料不符合时,需及时通知客户,以确定检验流程是否正常进行。

6.2抽样检验6.2.1 根据相关资料,对已经完完包装的产品进行清点,以确定产品已经完成包装或产品包装已达到客户认可的完成比例。

6.2.2 在已完成包装的产品中,按照常规检验抽样水平AQL,如客户有特殊要求则按客户要求,随机抽取检验样品,按《产品抽样作业指导书》实施。

6.3 产品包装及产品信息收集6.3.1 产品包装信息收集收集产品的包装信息,(包括:外箱箱唛、彩盒、条码、合格标签、说明书等),对产品包装进行测量或称重(根据客户要求),并将产品包装信息(包括包装尺寸、包装重量、包装方法等)记录在检验报告中。

6.4 产品资料检验根据收取的资料、对产品的包装资料(包括:外箱箱唛、彩盒、条码、合格标签、说明书等),产品描述(产品形状、结构、尺寸等)进行核查,确定是否符合要求,不符点记录在检验报告中。

6.5 产品的检验6.5.1 包装的检验6.5.2 产品外观检验:依据客户的要求外观检查光照度,产品距光源1~1.2m 40W日光灯下,用目视检查,检查视距:300~450mm。

6.5.3 生物指标6.5.3.1 包装上标识有“灭菌”或“无菌”字样或图示的口罩应为无菌。

口罩压耳线检验指导书

口罩压耳线检验指导书

口罩压耳线检验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口罩检验步骤和手法,确保检验员高效有序地进行检验作业。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口罩压耳线检验作业。

3 检验条件与环境
3.1 照明:使用日光灯进行检验;
3.2 距离:人眼与被测口罩表面的距离为30±5cm;
3.3 视力:检验员视力要求不低于1.0(含矫正视力);
3.4 检视角度:初始时,产品与桌面成45度,检视角度垂直于产品被检视面,固定检视方向,随后产品上下左右各转动45度;
3.5 检验10±5s。

4 检验标准
4.1 抽样水准: 采用GB/T-2828.1-2003计数抽样验证程序: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正常检验水准Ⅱ级进行抽样验证,按AQL2.5抽检,AQL值为:Critical:0 Major:0.65 Minor:2.5。

4.2检验步骤:
1.检验员需经过培训方可上岗作业;检验前需提前了解产品型号,结构;。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来料检验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原材料的检验,可以确保生产出的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来料检验的作业指导书,匡助企业建立科学的来料检验流程,提高产品质量。

一、检验前准备1.1 确定检验标准:根据产品要求确定来料检验的标准,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份、力学性能等。

1.2 确定检验设备:准备好必要的检验设备,如显微镜、千分尺、硬度计等,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1.3 制定检验流程:建立明确的来料检验流程,包括检验人员的责任分工、检验样品的采集方法等。

二、检验方法2.1 外观检验:首先进行外观检验,检查原材料的表面是否有瑕疵、裂纹或者变形等情况。

2.2 尺寸检验: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原材料的尺寸进行检验,确保符合产品要求。

2.3 化学成份检验:根据产品要求对原材料的化学成份进行检验,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三、检验记录3.1 记录检验结果:对每一批原材料的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合格、不合格等情况。

3.2 留样管理:对合格的原材料进行留样管理,以备日后的追溯和核查。

3.3 不合格处理:对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及时处理,如退货、报废等,确保不合格品不会进入生产环节。

四、检验报告4.1 编制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来料检验报告,包括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人员等信息。

4.2 报告审核:对检验报告进行审核,确保准确无误。

4.3 报告归档:将检验报告进行归档管理,以备日后的查阅和追溯。

五、持续改进5.1 定期评估:定期对来料检验流程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5.2 培训人员: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检验技能和水平。

5.3 反馈机制:建立反馈机制,接受来料检验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检验流程。

结语:通过建立科学的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风险,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希翼本文对您有所匡助,谢谢阅读!。

PPE防护口罩检验指导书

PPE防护口罩检验指导书

目录文件编号文件名称版本有效期CE-PPE-01 熔喷布来料检验规范V1.0 长期CE-PPE-02 无纺布来料检验规范V1.0 长期CE-PPE-03 热风棉来料检验规范V1.0 长期CE-PPE-04 鼻夹鼻梁条来料检验规范V1.0 长期CE-PPE-05 口罩头带、耳带来料检验规范V1.0 长期CE-PPE-06 一次性塑料包装袋来料检验规范V1.0 长期CE-PPE-07 包装纸盒来料检验规范V1.0 长期CE-PPE-08 包装纸箱来料检验规范V1.0 长期CE-PPE-09 口罩生产过程检验指导书V1.0 长期CE-PPE-10 口罩成品检验指导书V1.0 长期熔喷布来料检验规范1.目的制定防颗粒物口罩材料熔喷布来料检验操作规程,以适应我公司生产要求。

2.职责技术部负责制定、修改、品管部审核;品管部、生产部负责执行。

3.范围适用于我公司防颗粒物口罩材料熔喷布的检验、判定和使用。

4.程序4.1熔喷布来料检验内容抽检标准GB2828-2012:AQL=2.54.2其它说明4.2.1供方每批来料必须提供出厂检验报告。

5.相关记录《来料检验报告》无纺布来料检验规范1.目的制定防颗粒物口罩配件无纺布来料检验操作规程,以适应我公司生产要求。

2.职责技术部负责制定、修改、品管部审核;品管部、生产部负责执行。

3.范围适用于我公司防颗粒物口罩配件无纺布的检验、判定和使用。

4.程序4.1无纺布来料检验内容抽检标准GB2828-2012:AQL=2.54.2其它说明4.2.1供方每批来料必须提供出厂检验报告。

5.相关记录《来料检验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箭头下面的第一个抽样方案,如果样本量等于或超过批量,则执行100%检验。
—使用箭头上面的第一个抽样方案。
Ac—接收数,Re—拒收数。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制定部门
品质部
客 户
文件编号
标 题
耳带线
版本/版次
A/0
制定日期
2020年6月5日
目的:为规范XXX有限公司所有耳带线材料进料检验而制定本规范。
2 3
3 4
5 6
7 8
10 11
J
80
0 1
1 2
2 3
3 4
5 6
7 8
10 11
14 15
K
125
0 1
1 2
2 3
3 4
5 6
7 8
10 11
14 15
21 22
L
200
0 1
1 2
2 3
3 4
5 6
7 8
10 11
14 15
21 22
M
315
0 1
1 2
2 3
3 4
5 6
7 8
10 11
14 15
Ac Re
Ac Re
Ac Re
Ac Re
Ac Re
Ac Re
Ac Re
Ac Re
Ac Re
Ac Re
Ac Re
Ac Re
A
2
0 1
B
3
0 1
C
5
0 1
1 2
D
8
0 1
1 2
2 3
E
13
0 1
1 2
2 3
3 4
F
20
0 1
1 2
2 3
3 4
5 6
G
32
0 1
1 2
2 3
3 4
5 6
7 8
H
50
0 1
1 2
砝码

备注:
1.所有供货商必须通过新石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质部评审和原物料确认(或者客户确认)。
2.所有物料必须符合ROHS指令,并且在承认书上附加ROHS测试报告及符合宣言书。
1.颜色:根据客户要求,在D65标准光源下与样品对比;色差等级应满足:≥4级
分光仪.标准灯箱.灰卡

2.外观无明显疵点.脏污.杂质或薄厚不均匀等影响外观之现象;100米内超过15分属不合格品(依照四分制评分标准)
目 测

3.风格应与样品一致
目 测

特性(S-2)
拉力测试用2KG砝码垂直吊10秒钟,伸缩正常不变形
D
E
G
J
M
P
Q
500001及其以上
D
E
H
K
N
Q
R
GB/T2828.1-2003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主表)
样本量字码



接收质量限(AQL)
0.010
0.015
0.025
0.040
0.065
0.10
0.15
0.25
0.40
0.65
1.0
1.5
2.5
4.0
6.5
10
Ac Re
Ac Re
Ac Re
Ac Re
范围:适用于XXX有限公司所有耳带线。
抽样:按GB/T2828-2003,CR=0,MA=0.65,MI=2.5
项目
检验要求内容
检验方法
CR
MA
MI
包装(Ⅱ级)
1.物料必须定量包装,包装无破损。供货商必须提供有效之出货检验报告。
目 测

2.每一外包装需张贴《物料标识卡》,且内容与实物相符。
目 测

外观(Ⅱ级)
21 22
N
500
0 1
1 2
2 3
3 4
5 6
7 8
10 11
14 15
21 22
P
800
0 1
1 2
2 3
3 4
5 6
7 8
10 11
14 15
21 22
Q
1250
0 1
1 2
2 3
3 4
5 6
7 8
10 11
14 15
21 22
R
2000
1 2
2 3
3 4
5 6
7 8
10 11
14 15
21 22
A
B
B
C
C
D
E
51~90
B
B
C
C
C
E
F
91~150
B
B
C
D
D
F
G
151~280
B
C
D
E
E
G
H
281~500
B
C
D
E
F
H
J
501~1200
C
C
E
F
G
J
K
1201~3200
C
D
E
G
H
K
L
3201~10000
C
D
F
G
J
L
M
10001~35000
C
D
F
H
K
M
N
35001~150000
D
E
G
J
L
N
P
150001~500000
XXX股份有限公司
耳带线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名称: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
版本号:A/0
编制:
审核:
核准:
发布日期:
生效日期:
GB/T2828.1-2003样本量字码
批量
特殊检验水平
一般检验水平
S—1
S—2
S—2
S—4



2~8
A
A
A
A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B
9~15
A
A
A
A
A
B
C
16~25
A
A
B
B
B
C
D
26~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