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苏科版
初中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五、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4

6.5、物质的物理属性
一、活动
二、物质的物理属性:硬度、状态、颜色、气味、导热性、导电性、磁性、范性、透光性等
三、应用:
1、对物质进行分类
2、生产、生活中应用
教学环节
学生自学共研的内容方法
(按环节设计自学、讨论、训练、探索、创新等内容)
教师组织引导激励等内容(启发、精讲、联系评价等)
一激趣导入
铁钉能在木块上刻画是因为铁的硬度比木头大,
板书:物质的软硬程度叫硬度
请大家根据前面的活动总结出比较物质硬度的方法
活动2:比较物质的硬度
请你设计一种方法,比较各种物质的硬度
巡回指导
活动3:比较物质的导热性
在烧杯中加入开水,然后将相同的铁棒和木棒同时放入烧杯中,过1分钟,请大家比较铁棒和木棒在水外面那一头的温度.进一步引导,家里的厨具多半是前面为金属的,手拿的部分为木头或者塑料的,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比较各物质的导电性
活动5:比较物质的透明度
让台灯亮,分别通过玻璃、纸板、塑料观察灯亮度
引导学生:通过物质后灯亮, 说明物质透光性好
活动6:比较物质的弹性
利用橡皮筋采取不同的方法比较物质的弹性
生活物理社会
创新活动
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共同来设计一架飞机,为飞机的各个部分选取材料.并且说明你选材的依据.第一组负责飞机外壳,第二组负责照明设备,第3组负责所有窗户,第4组负责乘客坐椅.
学生第一感觉是铁的比较热,联系到生活中,了解到铁的导热性能比木头好.
认真听讲
观察灯泡亮度
比较各物质的导电性
分别通过玻璃、纸板、塑料观察灯亮度
同组活动比较
学生阅读了解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小组讨论,根据物质的物理属性选取最适合的材料.
初二下物理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苏科版

物质的物理属性课题 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学目标(1)知道密度、硬度、弹性、导电性、磁性等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会描述物质的这些属性;(2)会根据物质的物理属性对物质进行分类,尝试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与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重点知道密度、硬度、弹性、导电性、磁性等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难点会根据物质的物理属性对物质进行分类教学流程二次备课【课前准备】1物质的物理属性、、、、、、等。
2、木筷、不锈钢筷、塑料筷中,导热性能最强的是。
【学习过程】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过了物质具有哪些物理属性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里有6件物品:铁块、水银、橡皮、牛奶、巧克力、酒精,你会把它们分成二类吗?一类:;另一类:。
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我们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分类标准,那么为什么物体的分类标准有这么多?因为物质有2.活动探究:物质的硬度。
(1)大胆猜想:铁钉、玻璃板、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铜钥匙、铅笔芯这七种物质的硬度大小。
(2)设计“比较这七种物质硬度”的实验方案。
比较技巧:用硬度小的材料在硬度大的材料上刻画时一般不会留下痕迹,根据这一规律可判别硬度相近的材料的硬度大小。
3.讨论课本17页物质的其它物理属性,完成表格。
力的属性热的属性光的属性电磁的属性4.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栏目中的“航天飞行器的特殊外衣”。
5.同学们,你们知道“金刚之王”的称号属于哪种物质吗?例1 铅笔芯是用石墨和黏土混合烧制而成的。
为适应绘画,写字、作图等需要,它有17种硬度,其从软到硬的排列顺序是6B—B、HB、F、H—9H,你经常使用的铅笔有哪些类型?请比较一下,他们的硬度是否相同?例2从物质的物理属性角度加以分析为什么教室窗户要用玻璃?例3小明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明说:“我的弹性比你的好”。
小华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
苏科版八年级下《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6.5 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二)整体教学思路、方法
探究是科学的灵魂,而猜想与假设是探究的核心,探究教学通过猜想、设计实验等完成教学过程,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和思考深度。
教案从学生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出发,引出问题,应用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建立物理概念,让学生通过协作交流,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
(三)教学重点:除状态、比热、密度外,物质的物理属性:硬度、透明度、导电状性、导热状性等。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物质物理属性,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自然物质的多样化,体验科学探究所带来的乐趣,真正掌握物理知识。
(四)教学难点:比较物质的硬度。
突破:比较多种物质的硬度,并按硬度大小排序,学生的猜想各不相同,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必须事先建立一个比较的基准点,然后再比较有关物质硬度。
基准点的选择决定了探究方法的繁简,一般以你认为硬度居中的物质作第一基准点,这样可将物质分成了两类:一类硬度较大的,一类硬度较小的。
然后在硬度较大的部分按上述方法分类排序,最后在硬度较小的部分按同样的方法分类排序。
(五)教学器材:
文件大小: 34K文件格式: rar 下载地址:击本地免费下载地址。
苏科版八下物理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下物理 6.5 物质的物理属性一、教学内容1. 定义和区分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热值和硬度。
2. 理解物理属性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掌握物理属性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区分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热值和硬度。
2.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属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掌握物理属性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物理属性的概念和运用。
难点:物理属性的测量方法和单位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测量工具。
学具:课本、笔记本、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实物的物理属性是什么。
2. 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热值和硬度的定义和区分。
3. 实践:学生使用测量工具,对一些物质进行实际测量,并记录数据。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物理属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5.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6.5 物质的物理属性密度比热容热值硬度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什么是物质的物理属性,并给出密度、比热容、热值和硬度的定义。
答案:物质的物理属性是指物质固有的、不随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改变的性质。
密度是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热值是单位质量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硬度是物质抵抗划痕的能力。
2. 请列举三个实际问题,并运用物理属性的概念解决这些问题。
答案:问题1:为什么冰块在室温下会融化?答案:因为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当冰块放入水中时,冰块会浮起来,从而吸收热量融化。
问题2: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喝一杯冰镇饮料会感到凉爽?答案:因为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当冰镇饮料放入口中时,冰会迅速融化吸收热量,从而感到凉爽。
问题3:为什么煤炭是一种常用的燃料?答案:因为煤炭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时可以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提供能源。
苏科版八下物理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下物理6.5物质的物理属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第6.5节“物质的物理属性”。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理解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概念。
2. 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3. 了解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差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物理属性差异,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难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不同物质物理属性的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密度计、温度计、烧杯、铁块、铜块等)。
学具:学生实验报告册、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段关于密度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密度的兴趣。
例如,报道关于油轮泄漏事件,油品流入江河,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油品泄漏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与物质的密度有何关系?2. 知识讲解:(1)讲解密度的概念: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公式表示为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2)讲解密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密度。
(3)讲解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实验与观察:(1)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2)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不同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差异。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密度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
例如,一个体积为200cm³的铜块,质量为150g,求铜的密度。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素材大全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素材大全——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的概念,理解不同物质的物理属性差异。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物质物理属性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物质的物理属性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物质的物理属性的概念及其差异。
2. 实验方法在研究物质物理属性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物质的物理属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各种物质样品、测量工具等。
2.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实验报告模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物质样品,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质的特性,引出物质的物理属性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物质的物理属性的定义、分类及相互关系,举例说明各种物理属性的特点。
3.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测量不同物质的物理属性,如密度、比热容、硬度等。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方法。
4. 分析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物质的物理属性差异,探讨物质物理属性与实际应用的关系。
5. 解决问题: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日用品等。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新材料研发、节能减排等。
2. 介绍一些与物质物理属性相关的科学家和重大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强调物质的物理属性及其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物质的物理属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作业布置:2. 选择一种物质,分析其物理属性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写一篇短文。
九、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和思考,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课后评价:1.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五节、物质的物理属性课程教学设计

八下物理教学设计共几课时教课内容五.物质的物理属性第几课时11 课型新讲课1. 认识一些物质的物理属性,试试将这些属性与平时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教来。
学 2. 指导各样物质的硬度不一样,并经过实验研究用刻画法比较不一样物质的硬度大目小。
标 3. 经过用物质的物理属性对物质进行分类,感觉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激发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
教学要点:除颜色、状态、密度以外,物质的物理属性:硬度、弹性、导电性、导热重性、磁性、透光性、比热容等。
难难点:比较物质的硬度实验研究。
点教学弹簧磁体铁钉玻璃板手电筒白腊钢锯条铜钥匙塑料尺铅笔资芯粉笔等源预习阅念书籍16 页到 18 页的内容,初步认识物质的相关物理属性。
设计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省一.创建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问题引入:怎样差别以下物质 : ( 1)铜块和铁块;( 2)水和酒精;( 3)玻璃和酒精。
生:用颜色和密度划分铜块和铁块;用气味划分水和酒精;用状态随和味划分玻璃和酒精。
师:我们能够用物质的颜色,密度,气味,状态等来鉴识物质,我们把这些就称之为物质的物理属性。
从鉴识物质这一角度来引出物质的物理属性这一观点,便于上学生理解。
二.讲解新知,实验研究师:除了这些物理属性以外,物质还有哪些物理属性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物理属性。
展现拉力器上的弹簧图片演示弹簧的拉伸和压缩,说明弹簧拥有弹性。
师:我手里有一根碳棒,我此刻将它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同学们看到什么现象?生:小灯泡亮了。
师:这又说了然什么呢?生:电路中有电流,碳棒简单导经过小灯泡亮了这一现象引出导体的观点。
电,拥有导电性,是导体。
师:此刻,我将这根塑料尺接入电路,相同闭合开关,你们又看/生:小灯泡不亮。
师:这又说了然什么呢?生:这个电路中没有电流,塑料不是导体。
经过小灯泡不发光这一现象引出绝缘体的观点。
师:很好,那我们把像塑料这样的不简单导电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师:你们说纯净的水是导体仍是绝缘体?依据学生的猜想,演示实验。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苏科版八年级)

课题 6.5 物质的物理属性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知道质量、密度、比热容、硬度、弹性、导电性、磁性等都是物质的属性。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铁钉、玻璃板、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铜钥匙、铅笔芯、金属勺子、塑料勺子、热水能力会根据属性对物质进行分类情感感受自然界中物质的多样性,激发探究自然界奥秘的兴趣;学会交流与讨论,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重点了解物质的各种属性,并且知识各种不同的物质,它们的物理属性各不相同。
难点同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活动知道物质的状态、密度、比热都是物质的属性。
探究物质的硬度一、引入新课介绍以学过的物质的状态、密度、比热都是物质的属性。
二、讲授新课1.播放铁钉在石蜡上刻画的图片。
2.提出问题:这张图片说明了什么?3.组织学生探究物质的硬度。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铁钉、玻璃板、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铜钥匙、铅笔芯这七种物质的硬度,并将它们按顺序摆放好。
2)组织学生设计“比较七种物质硬度”的实验方案。
3)组织学生分析并讨论、收集合理的实验方案。
补充说明:用硬度小的物质在硬度大的物质上刻画时一般不会留下痕迹,根据这一规律可以辨别硬度相近的物质的硬体验物质的软硬程度。
猜想和交流集体讨论、交流并汇报。
分析讨论得到合理方案是:用钢钉在其他六中物质上用相同的力刻画一条度大小。
直线痕迹,通过观察痕迹的深浅判断硬度的大小。
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指导讨论物质的其他属性:弹性、导电性、导热性、磁性、熔点、沸点、频率、波长、周期等。
4)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提醒学生:实验时不要被物体的边角划伤)5)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6)介绍硬度这种物质的属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播放光盘)4、组织学生讨论物质的其他属性。
1)组织学生观察课本图6-18,讨论物质还有哪些属性。
2)播放光盘中有关物理属性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图片。
5、组织学生探究“金属、塑料谁的导热性能好?”1)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物理属性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用探究的方法了解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2.学会对物质分类,通过填写物质分类表将物质常见的属性表现出来,感受自然界物质的
多样性,激发探究自然界奥秘的浓厚兴趣。
3.在探究活动中了解探究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学习交流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比较物质的物理属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过:一杯水和一杯酒精,我们如何来辨别?(闻气味)
一杯盐水和一杯糖水,我们如何来辨别?(尝味道)
一杯水和一块冰,我们如何来辨别?(看状态)
形状、体积都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我们如何来辨别?(比密度)
师总结:状态、颜色、气味、密度都是每种物质所特有的,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了解这些属性,对于生产、生活及认识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这些物理属性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物理属性,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来认识。
(板书)五物质的物理性质
二、新课教学
1、师:同学们有没有玩过飞镖?当飞镖射中飞镖盘时,我们可以看到飞镖头部进入盘中。
师:(出示)蜡烛铁钉
用铁钉在蜡烛上刻画,可以看到什么?(铁钉在蜡烛上留下了刻痕。
)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不同物质的软硬程度是不同的。
钉子比较硬,蜡烛比较软。
)师:我们把物质软硬程度的特性称为硬度,它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板书:一、物质的软硬程度的特性称为硬度。
)
师:(过渡)不同物质的硬度不同,那么下列物质的硬度谁大谁小呢?你能从大到小排列正确吗?
2、探究活动一:比较物质的硬度
[器材]:玻璃、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铁钉、铅笔心、铜钥匙等。
[探究目的]:比较物质的硬度,并按硬度大小排序。
[猜想]:根据你的预测,将这些物质硬度的大小进行排序:
(1)(2)(3)(4)(5)
[设计实验]:
(1)学生思考、交流得出比较硬度大小的方法:
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刻画,若被刻画物上留下痕迹,则刻画物比被刻画的硬度大;若被刻画物上不能留下痕迹,则刻画物比被刻物的硬度小。
(2)比较的物质种类多,刻画的次数多,较为繁杂,费时较长,请同学们思考、交流得出一种较为简单的实验方案。
①选择你认为硬度居中的物质为比较基准点(如玻璃)用它在其他物质表面上进行
刻画,将其他六种物质分为两大类:硬度大的(如铁钉、钢锯条)、硬度小的(如塑料尺、铅笔心、铜钥匙、粉笔)
②在硬度大的一类,采用上述方案,进行分类,然后排序。
③在硬度小的一类,采用同样方案,进行分类,然后排序。
注意:做实验时不要损坏公物,不要被材料的边角划破手!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实验结论]:
这些物质按硬度大小的排序是:钢锯条、铁钉、玻璃、铜钥匙、塑料尺、铅笔心、粉笔。
(板书)
师:(过渡)想一想,物质还有其他属性吗?
3、探究活动二:物质的其他属性
①物质的透明度 [器材]:玻璃板、塑料板、木板
②物质的导电性 [器材]:电池(组)、灯泡(附有灯座)、导线(3根)、铜
条、铁条、木条
③物质的导热性 [器材]:烧杯、热水、金属勺、塑料勺
④物质的弹性、塑性 [器材]:弹簧、橡皮筋、橡皮泥
⑤物质的磁性 [器材]:磁体、铁钉、铜块、铝块
安排五大组分组实验,每大组进行一个实验探究,且五组同时进行实验,每组经过实验、交流得出结论后,再请每大组中的某一小组展示给全体学生,不能展示的留给同学们课后交流。
经过学生的实验、交流、讨论,老师总结得出:
二、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和比热、密度、导电性、导热性、透明度、磁性、弹性等。
(板书)
师:(过渡)物质的物理属性多种多样,我们学过有什么应用呢?
4、方法及应用:
对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无数物体,如果按照物质的物理属性加以分类、研究,是研究问题的比较简单的方法,科学家与发明家常用这种方法,并取得了丰硕的果实。
(阅读课本)
例证:1、爱迪生发明与改进白炽灯灯丝,灯丝材料特点是熔点高。
2、南京长江二桥为斜拉索桥,桥面由钢索拉紧,钢索拉紧时很坚韧。
3、许多路面铺成混凝土路面,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抗压能力强。
三、反馈练习
将玻璃、水晶、铁、牛奶、水银、白酒按不同的分类方法把它们分为两类,并按照
分类方式2(请填空)
分类方式3(请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