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世界人工耳蜗大会学术报道

合集下载

人工耳蜗,让耳聋患者重回有声世界

人工耳蜗,让耳聋患者重回有声世界

南京鼓楼医院柳辉艳 42岁的蒋先生,因患免疫疾病影响了听力,双耳完全失聪,佩戴助听器也没效果,病休在家。

3年前,经多方打听,在我院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术。

术后两周开机后,他就能听到声音,经过几次调试,他已完全像正常人一样能听会说了。

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人工耳蜗是一种替代人耳功能的电子装置,它可以帮助患有重度、极重度耳聋的成人和儿童恢复或提供听的感觉。

据统计,全球现在约有5万多耳聋患者使用了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由耳内和耳外两部分组成,耳内部分需要通过手术植入到耳蜗及头部的肌肉和颅骨之间。

手术时间通常需要2~3小时。

术后伤口愈合的时间需要7~10天。

术后伤口愈合一个月后,到医院接受外部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专业医师及听力学专家们会启动语言处理器内的电脑程序,根据病人对声音的适应程度进行言语处理器中的程序调试,使病人听到的声音更舒适。

由于病人对植入后听到的声音需要有一段适应的过程,所以需要定期到医院来进行言语处理器的调试。

人工耳蜗植入后,可以终身不更换,除了睡觉和洗澡可将外装置摘下外,平时都不用摘下。

不过,戴上人工耳蜗,也只是听到声音的第一步,要想让患者与正常人一样,还需要作言语康复训练等后期关怀,使患者尽早获得听力并开口说话。

人工耳蜗,植入越早越好根据是否会说话,可将耳聋分为语前聋和语后聋。

语前聋是指会说话前已发生的耳聋,语后聋是指在耳聋之前,曾经有正常的听力,并且获得了正常的语言,其听觉语言中枢得到了充分的发育,但是可能因突发性耳聋、药物性耳聋或先天性内耳畸形造成了后天性耳聋。

对于语后聋的病人,在植入耳蜗后通常只需要训练几个月的时间,而对于语前聋的病人,由于失去了学习说话的机会,一般需要2~3年的康复训练,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从理论上讲,植人人工耳蜗越早越好,尤其是幼儿。

幼儿听觉皮层语言中枢的发育一般到3~6岁就停止了,耳聋患儿听不见声音,就没有神经冲动去刺激大脑,其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细胞就会萎缩。

第二届全国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研讨会在三亚召开

第二届全国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研讨会在三亚召开

第二届全国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研讨会在三亚召开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耳科学杂志》
【年(卷),期】2013(11)4
【摘要】2013年12月14日,由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人工耳蜗植人技术研讨会”在三亚召开。

会议邀请国内众多知名人工耳蜗专家,就人工耳蜗新产品、以及微创植人、保留残余听力及双侧耳蜗植入等新技术进行了专题报告。

在韩东一、戴朴及陈兵教授主持的圆桌会议上,与会者进行了平等热烈的学术讨论,并提出了本领域发展方向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会上,奥地利MED—EL公司举行了首次国内人工耳蜗新品(Coneeao)发布会。

【总页数】1页(P581-58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第三届中药现代化发展论坛暨第二届中药现代化提取纯化关键技术及新工艺交流大会、第二届全国中医药行业膜技术研讨会在贵阳市召开 [J], 震寅
2.第二届石化装置基于风险的检验(RBI)经验交流及技术研讨会在三亚召开 [J], 周亮
3.2014(第二届)全国煤焦化产业大会在海南三亚召开 [J], 小雨
4.2008全国热喷涂技术研讨会在海南三亚圆满召开 [J], 于淑香
5.智能制造与技术创新鼎力国家“三品”战略——“佰源杯”第二届(2016年)全国针织纬编技术研讨会在泉州圆满召开 [J], 孟振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耳蜗经济”如何有机生长等

“耳蜗经济”如何有机生长等

2019.5综艺节目出“爆款”还要靠原创%作为第一批尝试新模式的真人秀,《奔跑吧兄弟》在2013年开播后一度霸占国内综艺节目的头把交椅,开启了明星综艺时代。

如今有业内人士认为,“引进节目知名艺人爆款综艺”模式已经结束了。

翻翻近年来的当红综艺节目,总是少不了“引进节目知名艺人”的套路。

这一套路之所以屡试不爽,自然有其优势。

比如,节目制作可以照搬其他国家原版综艺经验,连脚本都可以不换;而知名艺人的加入,也为增加节目流量打下了基时事鲜评事件回放<<<<%在全球范围内,“声音市场”正在崛起。

各类有声读物成为音频平台快速成长的业务板块;从《中国好声音》《声临其境》到《声入人心》,主打声音的娱乐节目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耳机销售额也强劲增长,有估算显示:2018年全球耳机销售额接近210亿美元。

一个“听时代”正在到来。

走在路上和朋友打招呼,如果对方没反应,那他十有八九戴着耳机。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习惯行走在“声音的世界”,因此有网友调侃:“摘下耳机成了新时代的脱帽礼。

”人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听觉动物。

刚出生的婴儿或许还睁不开眼,但已有听觉反应,能区别不同的音高。

教育心理学则认为:不同于视觉型学习者,听觉型学习者更擅长用聆听的方式接收信息。

一方面,不爱“看”而爱“听”的群体本身不小;而另一方面,喜欢利用碎片时间的现代人越来越多,“听”提供了“多线程”工作的可能。

开车时听广播、工作时听音乐、走路时听英语,都成了生活中的“两步并作一步走”。

…………当然,这样一个日渐繁荣的声音市场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12岁至35岁人群中的近半数,即11亿人因经常戴耳机收听音乐而面临听力损伤的风险。

所以,今天我们不仅要关注因为视频、游戏突飞猛进导致的近视高发问题,也需要重视因为手机、音乐播放器普及带来的听力损伤问题。

专家也建议儿童减少耳机使用频率,并选用音量控制在85分贝以下的儿童耳机。

声音的奇迹:聋人重获听觉的医疗技术

声音的奇迹:聋人重获听觉的医疗技术

在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的推动下,我们见证了一项令人惊叹的医疗技术的诞生,它使得聋人可以重获听觉。

这项技术被称为声音的奇迹,它以其独特的方式改变了无数聋人的生活。

很多人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听觉带来的恩赐,而对于那些由于先天缺陷、意外事故或自然老化导致听力丧失的人们来说,失去听觉是一种极其沉重的负担。

长期以来,治疗聋哑的方法主要依赖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等辅助工具。

然而,这些方法只能提供有限的帮助,并不能真正重建聋人的听觉。

声音的奇迹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

在这项技术中,医学工作者将电子设备植入聋人的耳朵中,通过刺激听觉神经,使其能够感受到声音的存在。

这种技术基于对人类听觉系统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电子工程和神经学的巧妙结合。

这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植入的电子设备模拟正常听觉系统中的耳蜗。

它由多个电极组成,这些电极直接与听觉神经相连。

当声音进入聋人的耳朵时,电子设备会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脉冲,并通过电极传输到听觉神经中。

听觉神经再将电脉冲传递至大脑皮层,这样聋人就能感受到声音,并解析其含义。

声音的奇迹技术的治疗过程并不复杂,但需要经过医生的精确操作和聋人的耐心配合。

首先,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评估和检查,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这种治疗。

如果患者符合条件,手术将在无菌环境下进行,通过小切口将电子设备植入耳朵中。

术后,患者需要接受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以逐渐适应新的听觉感受。

声音的奇迹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许多曾经完全失去听力的聋人通过这项技术重获了听觉,并能够参与到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和交流中。

他们终于能够听到亲人的声音、音乐的美妙旋律和自然界的声音,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幸福。

除了改善聋人的生活质量,声音的奇迹技术还对医学研究和未来的治疗手段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聋人听觉系统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听觉神经的工作原理,为治疗其他听力相关疾病提供宝贵的启示。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声音的奇迹技术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第29届Barany协会会议热点简介论文

第29届Barany协会会议热点简介论文
(收稿日期:2016-07—12)
(本文编辑:金昕)
万方数据
geotropic direction-changing positional nystagmus。
建议需要与前庭性偏头痛鉴别。关于前庭性偏头痛的治疗,
来自韩国的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预防性应用钙离子拮抗 剂、13受体阻滞剂、三环类抗抑郁药以及抗癫痫药有助于控 制前庭性偏头痛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梅尼埃病诊疗进展:本次大会对于梅尼埃病的研究多 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可靠明确的诊断方法,二是当前治疗 手段的效果及比较。诊断方面,新西兰的Jeremy等比较了 MRI与耳蜗电图(EcochG)在30例梅尼埃病患者中的应用, 发现短纯音耳蜗电图(tone
1.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VEMP目前已被确认是临床耳石器功能 的检测方法,也是这次大会的热点之一。颈肌前庭诱发肌源 性电位(cVEMP)用于评估前庭下神经,主要反映球囊功能, 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用于评估前庭上神
DOI:10.3760/cma.J.issn.1673-0860.2016.09.018
A summary report from 29“Barany Society Xinming,Zhu Dongdong
Meeting
2016
Zhu Xuewei,Wang
Qin,Wu W4iing,拖喈
of Otorhinolaryngology,China—Japan Union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3, XW,Zhu DD);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the Second Hospital of Xiangya,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1,China(Wang Q,Wu W,ya增XM) co删印。以i昭author:Zhu Dongdong,Email:如udd@flu.edu.cn Zhu Xuewei and Wang Oin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article

人工听觉技术跨界研讨会--人工耳蜗助听器双模式干预圆桌会议纪要

人工听觉技术跨界研讨会--人工耳蜗助听器双模式干预圆桌会议纪要

238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总第106期黄炎1 刘玉和2HUANG Yan , LIU Yu-he人工听觉技术跨界研讨会—人工耳蜗/助听器双模式干预圆桌会议纪要2021年4月9日~10日人工听觉技术跨界研讨会在深圳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聚集了来自高校、医院、企业、社会团体百余名专家学者。

会议聚焦人工听觉领域发展,多学科跨界交流,共同探讨国内外人工听觉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借此契机,举行了关于人工耳蜗/助听器双模式干预的圆桌会议。

出席嘉宾有陈婧、陈雪清、冀飞、刘海红、刘莎、邬子犁、郑奕等专家教授,对人工耳蜗/助听器双模式干预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

双模式干预(bimodal)是指听力损失患者一耳植入人工耳蜗,另一耳使用助听器的双耳聆听解决方案。

2019年召开的人工耳蜗/助听器双模式干预研讨会,专家们对双模式干预的定义、适应证(绝对适应证和相对适应证)等整体框架内容达成了初步共识。

本场圆桌会议聚焦双模式干预言语感知机制、双模式干预后的效果评估工具、双模式干预后调试和康复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1 双模式干预言语感知机制研究现状助听器通过声学放大,刺激人耳残余的听觉毛细胞。

在双模式干预患者中,大多数患者助听器侧低频残余听力较好,干预后能得到较好的低频听觉信息补偿。

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听觉神经纤维获得听力重建。

由于声音编码策略主要依赖时域信息,因此双模式干预患者人工耳蜗侧高频听力损失部分能得到较好的补偿,但基频信息补偿不足。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其声调具有辨意的作用。

声调对于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和分析处理有重要意义。

在声调识别中,基频信息(F 0)尤为关键。

由于基频信息多来源于低频频谱,因此声调识别过程中低频声学信息起关键作用。

在双模式干预患者中,助听器侧能对低频损失进行较好的补偿,从而让患者更好地捕捉言语中的基频信息,有助于患者的声调感知和识别。

对于语言信息,一方面对于基频的感知依赖于低频听力,但另一方面基频信息也决定了高频信号。

《2024年3~6岁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能力发育规律探讨》范文

《2024年3~6岁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能力发育规律探讨》范文

《3~6岁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能力发育规律探讨》篇一一、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人工耳蜗植入已成为治疗儿童先天性或后天性听力障碍的有效手段。

对于3~6岁这一重要成长阶段的儿童而言,人工耳蜗植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其听觉言语能力的发育水平。

本文旨在探讨该年龄段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听觉言语能力发育规律,以期为临床实践和康复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背景近年来,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对于3~6岁儿童而言,这一时期是语言习得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因此,探讨该年龄段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听觉言语能力发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了某医院近五年内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3~6岁儿童的病例资料。

通过对患儿的术前、术后听力、言语能力等指标进行跟踪观察和评估,分析其听觉言语能力发育规律。

四、研究结果(一)术前术后听力状况对比在接受人工耳蜗植入后,大多数患儿的听力得到了显著改善。

术后一段时间内,随着患儿对耳蜗植入器的适应和调试,其听力状况逐渐趋于稳定。

(二)听觉言语能力发育阶段1. 初级阶段(3~4岁):患儿开始感知声音并逐渐建立对语言的理解。

此阶段,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有所提高。

2. 中级阶段(4~5岁):患儿开始模仿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来源和性质做出相应的反应。

此外,患儿开始学习语言和词汇,表达意愿的能力增强。

3. 高级阶段(5~6岁):患儿的听觉言语能力进一步发展,能够理解和运用复杂的语言结构,语言表达流畅,能够与他人进行基本的交流。

(三)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发现,术后康复训练、家庭环境和家长的参与度等因素对患儿的听觉言语能力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早期接受康复训练、家庭积极参与、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等均有助于促进患儿的听觉言语能力发育。

五、讨论与建议本研究表明,人工耳蜗植入后,3~6岁儿童的听觉言语能力会经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的发育过程。

为促进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早期干预:对于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应尽早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以便尽早恢复其听力功能。

人工光学耳蜗

人工光学耳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J O .6, N . 4, 200 8
� 学 术 前 沿�
人工光学耳蜗
张开 银
1 �2
王 秋玲
3
1 德国汉诺威激光中心 ( 德国 2 德国汉诺威医学院 (德国
3 04 19 ) D 3 0 625 ) 919 04 )
极输出 相应的电流 脉冲 � 从 每个电极输 出的电 流脉冲 通过 扩散分 别触发其周 围的听觉 神经而产生 神经冲 动 � 这 些神 经冲动 被传输到大 脑的听觉 神经中枢 � 从而帮 助患者 产生 听觉 � 多道 电极电子耳 蜗的主要特 点就是 能最大 程度的模 拟 正常情 况下声音对 耳蜗内神 经的触发 � 从而能 帮助携 带者 恢复 9 0% 以上的语言理 解能力 � 虽然人工 耳蜗的携带 者能
够很好 地进行语言 交流 � 但 是他们中的 大多数 却无法 欣赏 人工 电子耳蜗由 麦克风 � 语言处理器 和多通道 电极三 个部 � � 音乐 � 普通的会 话频率 在 70 H 到 1 00 0 H 之 间 � 而 音乐 分组成 �6, 7 �� 麦克风把语音转换成电流信号 � 并送到语言处 � � 的频率却宽得多� 从 20 H 到 5 0 00 H � 而且成分复杂 � 正 理 器进行 信号 处理 � 例如 对信 号分频 � 功 放和取 样等 等 � � � 常情况下人能够感知从 20 H 到 20 0 00 H 的音频信 号 � 而 根据 具体的语音 特征 � 语 言处理器给 植入耳蜗 内的多 道电 作者简介 � 张开银 �男 �1 99 3 年- 2000 年在吉林大学物理系学习 �先后获得理学学士和 硕士学 位 � 硕士学习期间 � 主要从事激光光谱在原子分子物理方面的应用研究 � 与同事合作测量了几种 稀土原子不同高激发态的辐射寿命 � � � � � � � � � 在 200 2 年- 200 7 年期间 � 在以色列 研究所化学物 理系攻读博士学位 � 从事飞秒激光的显微刻蚀技术的研究 � 利用飞秒激光对不同材料的表面改性 和微纳米加工做了较深入的探索 � 从 20 07 年 1 0 月起 � 在德国汉诺威激光中心和汉诺威医学院工 作 �主要进行人工光学耳蜗的应用研究 � 项目的目的是使用纳秒或微秒激光脉冲代替电流触发耳 蜗内的神经组织来帮助患者恢复听觉 �希望通过激光的使用能显著地提高频率的分辨本领 � 在动 物实验上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预期目前是可以实现的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英荟萃比利时,小耳蜗里论乾坤——第十五届世界人工耳蜗大会参会感闻北京同仁医院 崔丹默6月27日-29日,人工耳蜗行业最大的学术盛会-世界人工耳蜗大会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召开。

世界耳人工耳蜗大会是讨论人工耳蜗及相关科技最新动态的高水准、全面的大会。

自1987年在德国迪伦首次召开以来,今年已是第15次会议,2000余人参会。

30年来,在推动人工耳蜗科技进步、行业发展、全球学术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自20年前工作开展以来,我国的人工耳蜗植入数量快速增长,目前每年植入例数占全球10%,拥有近100家人工耳蜗植入中心,近200名手术医生。

中国人工耳蜗手术专家约38人参加本次会议。

随着我国人工耳蜗临床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大量病例和经验的积累传承,中国专家的临床和科研水平越来越得到国际同仁的广泛认可赞誉。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高志强教授受邀就双侧植入相关研究作学术报告。

除此之外还有十余名中国专家受邀作学术报告,进行交流。

从以前单纯带耳朵去听去学,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参与学术报告,谈我们的研究,分享我们的经验,参与疑难病例手术演示,这是我们中国人工耳蜗工作走向国际化的表现,是巨大的进步。

除以下图片外,还有来自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多名专家受邀发言。

取得进步固然可喜,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全球同仁的智慧,最新研究动态,更值得我们广泛关注借鉴。

为了更加全面地将本次大会上新动态分享给大家,特对会议热点进行整理如下。

本次会议聚焦人工耳蜗相关基础科学、听力学和客观测试相关研究、儿童人工耳蜗手术和效果、成人人工耳蜗手术和效果术、有源中耳植入和骨导听力植入、儿童和成人康复、医学经济相关问题、伦理及临床管理等。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主委、北京协和医院高志强主任做双侧植入学术报告北京协和医院陈晓巍主任做听力植入学术报告 北京同仁医院李永新主任及团队受邀发言并做疑难病例手术演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徐新博医生做学术报告北同仁医院刘博主任做学术报告一、基础科学相关亮点报道1、单侧传导性耳聋大鼠和人类大脑的白色组织明显比听力正常人更薄,提示即便是单侧的传导性耳聋也会导致皮层改变。

(Hultcrantz M. et al)2、骨导听力和气导听力相比,动态范围更窄,响度曲线更陡(Eng M.et al)2、植入前导管内耳给药(激素)降低阻抗(Salcher R.et al)3、一种全新的电极设计(来自MED-EL),电极表层覆盖生物兼容蛋白,减少电极周围纤维化,可减少蜗内免疫反应降低阻抗(Stark T.et al)5、自体脂肪干细胞植入内耳可产生更多外周神经树突,修复更好的神经界面(RadeloffA.et al)自体单核细胞植入内耳发挥神经保护,免疫调节,神经修复等功能(WarneckeA.et al)6、最近定义的耳蜗发育不全4型CH-IV的解剖特点:底转正常,中转和顶转严重发育不全且更靠前居中,而不是正常的位置;面神经迷路段常更靠前上而非正常位置。

.CH-IV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程度,约46.2%为重度极重度以上,需要人工耳蜗植入。

(Tahir E.et al)7、小胶质细胞与术后内耳免疫反应相关,药物(激素)可以抑制其活性(Liu W.et al)8、单侧成人患者术后6-12月皮层电位T-complex显著增加,提示皮层在重塑(LegrisE.et al)9、耳蜗测量,A值与蜗管长度之间有明确相关性;(Nateghifard K.et al)基于A值和其他参数的Otoplan耳蜗测量软件用于电极选择,可靠准确。

(Van de Heyning P.et al)二、儿童及成人人工耳蜗术后效果相关亮点报道1、关于双侧植入:1)、双侧植入和单侧植入术后空间听觉能力差异在术后6个月即开始显现显著差异(Gao Z.Q .et al)——北京协和医院;2)、关于分期双侧植入,通常认为对侧人工耳蜗植入如果要达到最佳效果,建议在3.5岁之前完成。

然而12-13岁前植入,也可获得较好效果。

(Park H.J et al);3)、双侧耳蜗植入对于位置和平衡功能障碍的耳聋患者,能改善其听力和位置及平衡功能(Cushing S.L.et al);2、关于特殊病例: 1)、大多数耳蜗硬化的人工耳蜗植入病例术后效果理想。

(俄罗斯联邦耳鼻喉科学和临床中心)。

2)、特殊病例术前MRI判断CND分类可预判术后效果(Li Y.et al)——上海九院。

3)、共同腔畸形采用定制电极特殊植入路径,绝大多数病例听觉和言语发育均获得显著进步(Li Y.X .et al)——北京同仁医院。

3、关于儿童术后效果:1)、耳蜗术后儿童的学业水平,整体在健听儿童的正常范围内(Krijger S et al);4)、单侧耳蜗植入儿童的生活质量调查显示孩子存在的聆听疲劳程度高于父母的预估的程度。

(Park L.R.et al)4、关于电极植入情况与术后效果:电极植入深度对术后效果的影响显著,更深的植入带来更好的言语识别。

(O'Connell B.P et al);外侧壁电极,电极长度与识别率显著相关(31.5mm和24mm电极术后半年分别识别率75%vs42%)(Lenarz T.et al) ;CI422电极较CI512电极植入深度更深,言语识别也有显著差异(55.4%vs36.5%)(Muller J.et al);音调位置不匹配度言语识别的影响显著,依赖长期适应改善。

(Weller T.et al)(Almuways H.et al);5、关于残余听力保护及EAS效果:179例双侧部分性耳聋植入EAS,效果良好,尤其是FLEX28组效果更理想(Skarzynski P.H et al);6、关于成人和老年耳聋患者术后效果:老年耳聋伴中等认知障碍植入耳蜗后认知能力未再继续下降(Mosnier I.et al),另一个研究则表明即便时间间隔长,人工耳蜗植入也可改善老年耳聋患者认知。

(Jayakody D.M.P.et al);成人耳蜗植入术后约在1年达到稳定效果,SSQ各项得分较术前显著改善(Muller L et al);人工耳蜗植入显著改善成人耳聋患者生活质量。

(HRQoL得分 0.59-0.73)(Obrycka A.et al);人工耳蜗植入对孤独症的改善。

(Jayakody D.M.P.et al);近年文献回顾综合显示,70%耳鸣耳聋患者术后耳鸣改善(Ahmad N.et a)。

三、人工耳蜗听力学相关亮点报道1、 ESRT和M值相关性,92.7%,(88.2-95.1%)(波兰国际听力中心)2、对侧佩戴助听器)音乐感知能力优于单纯耳蜗77.9vs87.7(Liu B.et al)——北京同仁医院3、人工耳蜗术后早开机(术后第二天),低频四个通道阻抗更低,原因是更早接受电刺激可减少蜗内纤维化形成(Saleh S.et al)4、耳蜗微音电位监测术中残余听力变化可靠(Murri A. et al) ;CM 可长期残余听力监测,耳蜗微音电位。

CM蜗内和蜗外记录电位幅值有很大差别,蜗外5μv蜗内30μv(Haumann S.et al)5、 CAEP听觉皮层评估用于评估听神经病患者效果,与CAP,SIR主观量表相关性良好(De Vlieger K.); CAEP测试显示单侧耳聋时间长不是禁忌症(Wedekind A.et al)6、FS4编码策略利用低频相位线索,在噪音下句子识别优于FSP(Riss D.et al)7、对侧有较好残余听力的儿童在双模式佩戴时较单侧耳蜗音乐感知效果更好(Liu.B.et al)8、MED-EL 发布3D 调机技术,主观反应、客观测试结合术后OTOPLAN评估电极位置进行个性化频谱匹配的调试,以期进一步提高人工耳蜗使用者聆听自然程度。

在下一版调机软件实现。

四、人工耳蜗手术相关亮点报道1、局麻人工耳蜗手术安全可行,手术时间27+-5.2min(圣彼得堡耳鼻喉和言语研究中心)。

2、听神经瘤切除同期植入CI可行,CI植入前行EABR测试蜗后反应决定是否植入,MED-EL 术前试探电极测EABR最可靠(Eisenberg R.L et al)3、 CT显示脑脊液漏与镫骨周围囊泡存在相关性(Xu X.B.et al)——山东大学齐鲁医院4、残余听力保护手术的激素应用:口服加静脉给药是更理想的模式(Skarzynski P.H et al)5、 Skarzynski回顾部分性耳聋患者残余听力保护,通过Skarzynski 6步植入法,实现了很好的残余听力保护和EAS效果(Skarzynski P.H et al);外侧壁电极对部分性耳聋患者更能实现听力保护。

(Shin Y.R et al);短电极和长电极残余听力保留率相当(Bruce I.et al);五、术后康复相关亮点报道1、音乐对康复的重要影响:更好的注意力、表达能力、音调感知、认知、心理(Hughes J et al)(Kaczynska B et al)(Looi V.et al)...2、音乐训练能提高人工耳蜗儿童音调、强度、句子、重音、韵律、命名能力(Berezniuk V.et al)3、唱歌对于大脑认知功能有重要意义。

提高患者注意力、情绪、信心、认知、生活质量(Rocca C.et al)4、一款用于单侧聋康复的APP,可由患者自行在家进行康复训练(Magits S.et al)5、研究者发明一种视觉追踪工具,可评估成人患者康复效果。

发现术前和效果不理想的更关注口型,而效果好的更专注眼睛和脸部...(Ernst E.et al六、中耳植入和骨导植入亮点报道1、新型粘贴式的骨传导装置ADHEAR三大优势:隐蔽(利于患者维持自信自尊)、舒适、听觉效果好(与骨桥相当)、尤其适合乳突空间不足以接受BB手术的患者(Skarzynski P.H et al)2、 ADHEAR效果评估:言语、生活质量显著改善(Dahm V.et al)(Wimmer W.et al)(Neumann K.et al)3、小耳畸形患者植入骨桥在整形手术前后均可开展,术后听力康复效果良好(Chen X.W et al)-------北京协和医院4、振动声桥的新Coupler提高FMT耦合可靠性、降低难度。

(Lenarz T.et al)(Dazert S.et al)5、单侧耳聋植入耳蜗和骨传导装置的效果区别:短期骨传导效果更明显,但长期来说耳蜗噪音下言语识别和声源定位更加显著。

(Sucher C.et al)6、先天性单侧聋,在没有条件植入耳蜗时,骨桥也可一定程度改善噪音下识别和声源定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