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老师,您好》共38页文档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课老师,您好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课老师,您好

1老师,您好!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教具准备:1.录音机,录音带,生字卡。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

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

(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引导出诗朗诵,板书课题。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老师把这篇课文朗读一遍,要求:听清读音,将生字、词语划出来。

(配乐范读)2. 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词,读通句子,读不准、读不通的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多媒体出示词语铺设架起崇高浸透蕴含辛劳涌起波涛真理智慧塑造春晖朝霞编织丝线笑语盈盈甘露茁壮情不自禁祝愿(1)开火车朗读生字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3)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4.齐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赞扬了老师哪些?从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再交流。

学生自读,再交流,学生齐读。

四、指导写字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注意书写。

2.哪些笔画同学样应该注意的?3.齐读生字,进行五笔拆分。

4.指导书写。

5.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抄写词语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教学过程:一、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哪个词语最能概括老师的职业?(崇高)二、指导细读课文1.思考:崇高是什么意思。

(是指最高尚的,最受崇敬的)2.从哪儿看出教师的事业是至高无上的呢?3.指导理解诗句的意思。

4.比较句子(多媒体出示)比较句子:①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古今中外,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②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地北天南,每一项创造都蕴含着教师的辛劳)a指名读;b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苏教版《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苏教版《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苏教版《老师您好》教学设计《老师,您好!》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一课。

这首抒情诗,赞美了老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妙,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感谢、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中我以感悟老师的崇高和美妙为核心问题,展开了一次次对话。

1、揭题存疑。

提醒课题时,我成心将课题写成“老师,你好”,细心的同学马上发现了问题,我随即用红色的粉笔加上了“心”字底和“!”,并在这里打下了一个问号:两种不同的写法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吗?2、检查预习,扫除学习障碍,反复练读喜欢读的句子。

3、默读两节诗歌,读后说说老师的事业是什么样的事业。

4、总结,指向课堂一问:崇高和美妙。

1、品味语言(1)读第一节:举例说说古今中外那些人的成长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地北天南的那一项创造蕴含着老师的辛劳呢?学生在交流这个问题时很踊跃,调动了他们的积累。

从《放飞蜻蜓》中的陶行知到《大作家的小老师》中的萧伯纳,从劈山救母的沉香到《亡羊补牢》中的牧羊人,从圣人孔子到诗仙李白,从古代帝王到平民百姓,再到姚明、刘翔、桑兰,还有教室的孩子和老师,最后得出结论:所有人的成长都浸透着老师的心血;鸟巢、东方明珠、的海洋公园、迪斯尼、神舟号宇宙飞船、嫦娥二号等等,都蕴含着老师的辛劳。

(2)读第二节: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指的是什么?联络上下文的讨论让这个问题理解起来并不难。

将诗的内容改本钱来的意思,学生在比拟中发现还是书中写得精彩。

反复地练读,有些学生已经把这两句话记住了。

2、诵读积累在老师引读后,再示范背诵的情况下,学生背诵的激情很高,效果也很明显。

3、总结释疑老师的事业多么崇高,多么美妙,即使用再美的语言也难以表达。

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读课题,比拟课题,联络全诗,你认为哪个课题好呢?你从课题中读出了什么?无需过多的引导,感谢、祝福、尊重、赞美这样的词语蹦跳而出。

老师的事业是崇高的,美妙的,你能不能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例呢?短暂的考虑后,学生的交流开场了:生1:上幼儿园时,我的家长忘记接我,老师抚慰我不要着急。

苏教版四年级上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优秀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1、老师,您好主备人:毕静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

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3、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4、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及体会教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哪……不……”,“那是……”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小黑板、字词卡片、搜集赞美教师的名言。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

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在教师节之际,您想对培养、教育过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板书课题:1、老师,您好!2、是啊,老师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她的谆谆教诲唤起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憧憬;孩子们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正健康成长,他们对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

师生情,这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

二、初读全诗1、教师范读: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同学们仔细听,想想应该怎样读。

2、学生自读:同学们亲自去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3、指名分节朗读全诗,学生点评,展开赛读,适时正音:4、认读生词,认准字形:读准字词是读好课文的基础(1)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读一下今天的新词?(出示小黑板)指名读,正音,齐读(2)老师要强调字形了,会最先强调哪个呢,聪明的猜猜看?好的,让我们用放大镜把它放大一下: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说笔顺5、齐读全诗:字词读准了,诗肯定会读得更好了,让老师来听一下!老师在倾听你们每一个人的声音!6、再读全诗,想想这首诗共有几句,写些什么?并作初步交流。

三、细读第一小节(1-5句)1、指名读:下面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谁来表现?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2、出示: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追问:“崇高”是什么意思?(最高尚,最受崇敬)3、过渡:你是从那里体会出教师事业的崇高呢?找一找4、交流:(1)出示: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a.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古今中外,每个有成就的人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培养,所有人的成长都包含了教师的辛劳)b.比较句子:读一读,体会哪种说法更好?古今中外,哪个…不…古今中外,每个…都…(前一语气强烈,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2)出示: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涵着教师的辛劳!说说意思。

老师,您好!_苏教版四年级PPT课件

老师,您好!_苏教版四年级PPT课件

听老师读课文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老师,您好!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

每当看到鲜花在幸福地开放,我就情不自禁地衷心祝愿:老师,您好!1、老师,您好!要求:(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读准下面的词语:崇高浸透一项辛劳涌起塑造朝霞编织创造智慧闪耀祝愿波涛古今中外地北天南笔尖飞舞笑语盈盈来比比朗读吧!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老师,您好!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

每当看到鲜花在幸福地开放,我就情不自禁地衷心祝愿:老师,您好!1、老师,您好!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

配乐诗朗诵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老师,您好!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补充习题参考答案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补充题参考答案1老师,您好!一、茁壮衷心理想幸福崇高茁壮二、1.浸透心血地北天南飞速涌起感情的波涛2.智慧塑造春晖闪耀美好三、1.(1)“铺设大道”和“架起金桥”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意在说明教师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诗句表达出作者对教师所付出的劳动的深深敬意。

2)我认为教师的事业崇高,因为老师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

2.(1)老师教学成果教师的心血学生2)示例: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3)示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但愿人长久一、HhàoXXX洁白洁白的月亮挂在高高的天上二、1.次八月十五吃月饼、赏月春节、元宵节、端午节 2.安静弟弟你也在赏月吧,我好思念你3.兄弟XXXXXX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

三、1.登高处少一人2.一杯酒无故人3.存知己若比邻4.江南岸照我还四、例:题西林壁宋)XXX横算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古诗两首一、1.hémó2.hè3.mò4.fā5.fà二、1.(1)互相和谐铜镜洞庭湖湖面2)宁静协调2.(1)半边月影2)峨眉山上挂着半边月亮,XXX倒映在平羌江里,小船也在平羌江里一起流动3.(1)出发驶向思念友人前往2)思念友人4秋天一、井井有条成熟发亮沉甸甸明丽弯弯曲曲红红幽香二、1.打滚奔跑香气脚印儿2.熟消低头弯腰香了牛儿羊儿3.明艳照耀悄悄收藏永远微笑三、1.秋天到了,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儿的高粱……它们都成熟了桂花、菊花都盛开了,空气中弥漫着花香2.示例:这边是红色的苹果,那边是黄灿灿稻子,远处是紫红的葡萄挂在树上农民伯伯在田野上忙碌的身影3.苹果、葡萄人苹果、葡萄成熟了四、1.稻穗玉米高粱谷子、小麦、大豆等农作物。

《老师,您好!》课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老师,您好!》课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老师,您好!》课文第一课时授课方案《老师,您好 !》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一课。

这首抒情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拜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感谢、热爱的思想感情。

下面是课文授课方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授课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悟本课有关句子的含义。

理解教师工作的崇拜,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授课任务: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

细读课文第一部分。

授课过程:一、揭穿课题,激发感情同学们,每当听到你们深情地叫我一声“老师,您好”时,我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是啊,是老师指导我们握笔写字,是老师教会我们读书、写作,是老师教育我们怎样做人,是老师把我们从一个步履蹒跚的孩童教育成一个懂礼貌有知识的现代人。

我,和你们相同深深地感谢自己的老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自己的老师说一声 (齐读课题) “老师,您好 ! ”二、初读课文,感知马虎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首诗歌,这首诗歌的作者对自己的老师也充满了深情。

听,她对自己的老师说了些什么?1、提出自学要求。

让我们来自由轻声读读这首诗。

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检查生字字音。

事业崇拜浸透涌起塑造晨晖春晖衷心3、检查读书情况。

课文读得怎么样 ?谁愿意显现一下。

诗歌分两部分,分别指名读,并正音。

4、认识诗意,整体感知这是一首现代诗,每句话都是顶格写的,阅读全诗,诗歌围绕教师的事业,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讲解“崇拜”:崇拜本义是指山大而高,而在这里是说人的精神与思想特别了不起。

三、细读课文,体悟感情1、现在我们读读课文第一小节,看看哪几句写出教师事业的崇高?(学生交流 )(1)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拜!a、说说“昨天”、“今天”、“理想”的意思。

b、为什么说教师是铺路架桥的人?说说对诗句的理解。

师小节:是老师,引领着学生健康成长,引领学生从过去走向现在,从现在走向未来。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问题导学”教案 第一课老师,您好!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问题导学”教案  第一课老师,您好!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问题导学”教案 第一课老师,您好!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问题导学”教案 老师,您好!
课 题
1、老师,您好!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教材解读
《老师,您好》,这篇课文主题非常清楚——赞美老师的事业。题目“老师,您好!”,是作者对老师发出由衷的问候和赞美。这首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教师事业的崇高,第二部分写教师事业的美好。崇高和美好,是作者表现主题的两个不同角度。这是这首诗的内在结构联系。这样,崇高和美好就成为了这首诗的关键词。它勾稽了这首诗的内在联系。
B、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C、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
(2)学生小结方法
(3)A、读“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这句话,并与同桌讨论对这句话的理解。
B、比较句子,哪句更好?
C、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4)找出还有哪些句子也是赞美教师事业的崇高?
A、轻声读“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这句话,体会一下它的含义,学生自读并互相讨论及交流。
2、再读:找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习第三句
(1)读句子,理解词语:“笔尖飞舞”指老师在干什么?“春蚕”指谁?“笑语盈盈”指什么?“甘露”指什么?“茁壮的新苗”指谁?
理解整句诗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
4、学习第一句
(1)齐读
(2)讨论句意,联系实际交流体会。
(3)有感情的朗读
5、同学们想对老师说什么呢?
2、记忆字形宗—崇 侵—浸 望—塑 假—霞 甘:
3、指导书写
①“塑、霞”笔画较多,注意写匀称。
②“崇、甘”居中写
③指导钢笔描红
四、精读第一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老师,您好!《老师,您好!》这是一首现代抒情诗,通过描绘教师在社会发展及人类进步中作出的巨大贡献,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感激、热爱的思想感情。

2、但愿人长久本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表达了苏轼思念亲人、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并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诚挚的祝愿。

3、古诗两首1.《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诗的前两句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后两句是: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中描写了白、银、青三种颜色,将洞庭湖的秀丽娴静刻画得恰到好处。

这首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洞庭湖水面比作未磨的铜镜;后两句把洞庭湖比作了白银盘,把君山比作了青螺。

2.《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初离四川时写的。

诗人在(秋天的晚上)乘船远行,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最后到达(渝州)。

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前两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后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秋天《秋天》课文主要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5、我给江主席献花本文生动地记叙了“我”随着欢迎队伍在启德机场等待江主席的到来,并给江主席献花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国家领袖的爱戴,以及在回归祖国的大喜日子里香港同胞的无比激动和欣喜之情。

6、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

本文通过对天安门周边建筑和节日里的天安门广场景象及人们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天安门广场的壮观、辉煌。

7、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励志学画》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