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积性肺炎42307

合集下载

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ppt课件

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ppt课件

感谢聆听
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
学习目标
一、掌握坠积性肺炎的定义 二、了解坠积性肺炎的发病原因 三、了解坠积性肺炎的临床表现 四、掌握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一坠积性肺炎的定义:
坠积性肺炎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患 者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难于咯出淤积 于中小气管,成为细菌良好的培养基,从 而诱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呼吸系统
呼吸道
肺 • 肺泡 • 肺泡上皮细胞 • 肺间质 • 肺泡巨噬细胞
• 上呼吸道 • 下呼吸道
呼吸系统解刨图
二病因
1 年龄因素 2※长期卧床 3 呼吸肌麻痹 4 呼吸道清除功能减弱或消失 5 侵入性操作 6 全身性因素
三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 2发热 3咳嗽咳痰 4胸痛
四、预防护理措施 1、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通风, 维持合适的室温(18-20℃), 湿度(50%-60%)。 2、体位:保持舒适体位,采取坐位或半 坐位有助于改善呼吸。
病人侧卧位或在他人的协助下取坐位,叩击者 两手手指弯曲并拢,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的 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 节律地叩击胸壁。每一肺叶叩击1-3分钟,每分 钟叩击120-180次,叩击时发出空而深的叩击音 则表明叩击手法正确。
5用药护理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止咳及祛痰药物,观 察用药不良反应。
3、饮食: 适当增加维生素及蛋白质的摄入;无心、 肾功能障碍,,应给予充足 水分, 每天饮 水量达到1.5L-2L,有助于 呼吸道黏膜的湿润,促进排痰。
4、促进有效排痰 (1)有效咳嗽 (2)气道湿化 (3)胸部叩击 (4)体位引流的腹式 呼吸5-6次,然后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 屏气呼吸3-5秒,身体前倾,从胸膛进行2-3 次短促有力的咳嗽。

临床坠积性肺炎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预防措施及护理要点

临床坠积性肺炎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预防措施及护理要点

临床坠积性肺炎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预防措施及护理要点肺炎是老年患者患病率第一位的疾病,病死率高,资料显示,80 岁以上老年人的第一死因为肺炎。

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功能减弱、活动能力衰退以及基础疾病的存在等因素,卧床甚至长期卧床现象常见,随之而来的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而坠积性肺炎易反复出现,且病程迁延,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但是坠积性肺炎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其发生,而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病情转归及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坠积性肺炎坠积性肺炎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患者长期卧床后而形成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并发症,多见于老年患者。

患者因如失能、骨折、手术等各种原因引起长期卧床,日常活动受到限制,胸廓活动度降低且血流速度减慢,由于重力及体位因素,双肺野后部长期处于充血、瘀血、水肿,而引发炎性反应,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生理性退化,机体抵抗力差,肺纤毛运动功能逐渐衰退,使呼吸道中分泌物难以咳出,痰液同样受重力及体位作用流向肺底部,淤积在肺底从而产生坠积性肺炎。

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

常见的CT 表现:双肺下叶或者单侧,主要靠近背侧以及脊柱旁的斑片影或实变影,后者密度比较高,在其内常存在充气支气管征,部分由于支气管腔存在阻塞性疾病进而使产生的肺内气体减少,或者是完全无气而导致下肺体积变小现象,且内缘边界模糊,患侧绝大部分会伴有轻度胸膜反应或少量至中量胸水(如图1)。

图1. 王某,44 岁女性,因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切除术后12 年,发现复发 1 月余,行左侧卧位电生理监测经乙状窦后入路脑干复发血管母细胞瘤切除术,术后发生坠积性肺炎。

(来源:作者提供)坠积性肺炎治疗及时治疗对坠积性肺炎的病情转归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祛痰治疗以及吸氧、营养支持等其他治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抗生素的治疗,是否需要用,何时开始用,用什么抗生素。

抗菌治疗:一旦确诊坠积性肺炎需早期积极使用抗生素治疗。

坠积性肺炎的治疗方法

坠积性肺炎的治疗方法

坠积性肺炎的治疗方法坠积性肺炎这种疾病我们在生活中治疗它应该要根据发病的症状去选择治疗的药物,并且你们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问题以及做到不吸烟不喝酒等。

如果你们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坠积性肺炎,我们建议大家可以采用抗生素以及抗菌素等药物去治疗它,这样才能够抑制肺部的细菌滋生。

坠积性肺炎多见于严重消耗性疾病,尤其是临终前由于心功能减弱,长期卧床,引起肺底部长期处于充血、瘀血、水肿而发炎。

坠积性肺炎属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多为混合感染,以革兰染色阴性菌为主。

治疗原则主要是原发病的治疗,抗菌素、强心针及利尿剂的使用。

因此对长期卧床的患儿要定时翻身、拍背,保持肺功能,避免血流停滞于肺底。

坠积性肺炎一旦确诊,要积极治疗,选择有效抗菌素以控制病情,鼓励患者咳嗽,咯出痰液并给予祛痰药,特别注意局部引流。

如体位排痰,翻身拍背,病情严重要吸氧、吸痰,对活动不便的老年人要定期翻身,多饮水,进食高热量、低流质饮食,并保持大便通畅,防止食道、胃返流。

如饭后保持2小时的坐势,还应充分保持口腔清洁。

对食道、胃返流严重者应对其有效治疗。

另外尚要加强对原有基础疾病的治疗。

长时间卧床使得呼吸道分泌物难于咳出,淤积于中小气管,成为细菌的良好培养基,极易诱发肺部感染,即坠积性肺炎。

肺部感染对老年人来说是极其危险的,控制不好除了可引起败血症、毒血症、呼吸窘迫外,还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引起肺源性心脏病,这是相当危险的。

有相当一部分老年患者因此而不幸永久闭上眼睛。

多帮助病人翻身,扣击后背有助于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扣击的手法是轻握拳(注意手掌中空),有节奏地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轻轻扣打,边扣边鼓励病人咳嗽。

室内通风可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一般每次通风30分钟即可,一日2~3次。

加强口腔清洁也是不可忽略的一关,每日(尤其是进食后)用淡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以减少食物残留在口腔内,防止细菌繁殖。

尤其要注意的是,患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亲人,暂时不要与病人密切接触,以免传染。

坠积性肺炎是什么

坠积性肺炎是什么

坠积性肺炎是什么引言坠积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是一种由误吸引起的肺部感染疾病,常发生于口腔、喉咙或食道内物质误入下呼吸道时。

该病病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通常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免严重后果。

坠积性肺炎的成因坠积性肺炎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1.误吸:当患者在进食、饮水或呕吐时,口腔和咽部内的食物、液体或呕吐物可能会误吸到下呼吸道,导致肺部感染。

2.肺部吞咽反射功能受损:某些疾病或情况可以导致肺部吞咽反射功能受损,例如中风、神经系统疾病和麻醉等。

这会增加误吸的风险。

3.胃内容物反流:胃酸和胆汁等胃内容物的反流也是导致坠积性肺炎的原因之一。

坠积性肺炎的症状坠积性肺炎的症状因患者年龄和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1.咳嗽: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伴有咳痰。

2.发热:感染引起的发热是坠积性肺炎的典型表现,体温可以升高到38度或以上。

3.呼吸困难:患者可能感到气短或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或躺下时更加明显。

4.胸痛:坠积性肺炎可引起胸痛,疼痛可能会加重深呼吸或咳嗽时。

5.呕吐:某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特别是在误吸之后。

坠积性肺炎的诊断诊断坠积性肺炎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以下是常见的诊断手段:1.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肺部是否有感染迹象,如肺实变或肺炎。

2.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检测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等。

3.痰液培养和敏感性测试:痰液培养可以确定病原体,并进行敏感性测试以指导抗生素治疗。

4.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下呼吸道,帮助鉴别坠积性肺炎与其他呼吸道疾病。

坠积性肺炎的治疗治疗坠积性肺炎的目标是及时有效地清除感染,缓解症状,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通常采取以下治疗措施:1.抗生素治疗: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是必要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和病原菌的敏感性进行药物选择。

2.吸氧治疗: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吸氧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缺氧症状。

坠积性肺炎病理、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坠积性肺炎病理、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坠积性肺炎病理、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坠积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好发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因高龄、长期卧床、人工气道、手术切口疼痛、原发疾病等因素,导致胸部难以扩张,导致进入肺部的有效通气减少,心肺功能进一步退化。

再加上部分患者病情较重或者年龄较大,可能无力进行深呼吸,将呼吸道内堆积的大量分泌物排出体外,于是,异常分泌物便会留在中、小气管中,为细菌的生殖繁衍创造条件。

这种情况下,就极有可能造成肺内感染,导致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发病原因1.年龄因素。

2.长期卧床:脑卒中、脑损伤等原因需要长期卧床,引起肺底部长期处于充血、淤血、水肿而发炎。

3.呼吸肌麻痹:高位脊髓损伤而造成肋间瘫痪、呼吸肌麻痹,可造成呼吸困难,肺不张、肺萎缩等情况,肺底分泌物蓄积增加。

4.呼吸道清除功能减弱或消失:肺纤毛的运动能力下降,保护性反射功能变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在重力作用下进入肺底。

5.气管侵入性操作:气管切开或全麻气管插管等操作,使呼吸道原本的屏障功能破坏,细菌入侵肺部,造成感染,并发坠积性肺炎。

6.血液循环功能减弱:长期卧床血液循环功能下降,肺部易出现淤血或微血栓,导致并发坠积性肺炎。

7.全身性因素:如昏迷时患者误吸口咽、消化道分泌物。

诊断1.症状:患者住院期间,可频繁出现气促、咳嗽、咳痰等症状,伴或不伴胸痛,部分患者如果有呼吸道疾病史,可有原有呼吸困难加重,肺部出现啰音,听诊呼吸音降低,胸部叩诊实音,体温超过38°C等。

2.痰液培养:坠积性肺炎属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多为混合感染,且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大部分深部痰细菌培养为阳性。

3.实验室检查:坠积性肺炎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4.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及CT检测是坠积性肺炎的有效检查方式。

X线检查多为双侧或单侧下肺片状、点状模糊阴影,或出现双侧或单侧下肺大面积模糊阴影,偶尔能够看出一侧的肺野透亮程度低于正常,胸壁内缘可见致密影和肋角变钝。

坠积性肺炎预防及护理

坠积性肺炎预防及护理

04
坠积性肺炎的预防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为患者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分泌物堆积引发感染。
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鼓励患者咳嗽
指导患者正确咳嗽,有助于排出呼吸 道深部的分泌物,减少肺部感染的机 会。
加强口腔护理
01
02
03
每日口腔清洁
06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压疮的预防与处理
01
小时翻身一次,避免长时 间压迫同一部位。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和床单, 保持皮肤干爽。
使用减压垫
在骨突处放置减压垫,减少局 部受压。
观察皮肤状况
定期检查受压部位皮肤状况, 发现红肿、破损及时处理。
尿路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症状
发热
坠积性肺炎患者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可能 是低热或高热。
咳嗽
患者常常伴有咳嗽,初期可能是干咳,随着病情发 展可能出现咳痰。
呼吸困难
由于肺部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尤其是在 活动或躺下时。
体征
80%
肺部湿啰音
医生在听诊时,可能会在患者肺 部听到湿啰音,这是肺部炎症的 常见体征。
100%
坠积性肺炎预防及护理
汇报人:
2024-01-04

CONTENCT

• 引言 • 坠积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 坠积性肺炎的临床表现 • 坠积性肺炎的预防 • 坠积性肺炎的护理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预防坠积性肺炎的重要性
坠积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常见于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 患者。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的风 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坠积性肺炎课件ppt

坠积性肺炎课件ppt

03
病史
患者通常有长期卧床、意 识障碍、吞咽困难等病史 。
症状
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发热等。
体征
肺部可闻及湿啰音,部分 患者可有低血压、心率加 快等表现。
鉴别诊断
其他肺炎
如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 需要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
等进行鉴别。
心力衰竭
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 难等症状,但通常有心脏病史,心 脏听诊可闻及心杂音,影像学检查 可见心影增大。
非药物治疗
吸氧治疗
对于缺氧严重的患者,给予吸氧 治疗,以提高血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痰液淤积。
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呼吸 功能康复训练,提高肺活量。
预防措施
加强营养支持
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
定期翻身拍背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保持呼吸道通畅
积性肺炎的风险。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咳 嗽、咳痰、气短等, 容易被忽视。
听诊可能闻及肺部湿 啰音,胸部X线或CT 检查可见肺部炎症表 现。
随着病情加重,可能 出现高热、呼吸困难 、紫绀等症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01
02
预防措施
定期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 畅、加强营养等。
病例二:特殊病例分析
患者基本信息
症状表现
患者李某,女性,78岁,因脑梗塞导致长 期卧床,进而引发坠积性肺炎。
持续高热、呼吸急促、肺部啰音等。
诊断与治疗
预防措施
通过CT和痰培养检查确诊为坠积性肺炎, 采用抗感染治疗和机械通气治疗,病情逐 渐好转。

坠积性肺炎护理预防

坠积性肺炎护理预防

坠积性肺炎护理预防坠积性肺炎多见于严重消耗性疾病,尤其是临终前由于心功能减弱,长期卧床,引起肺底部长期处于充血、瘀血、水肿而发炎。

此病在临床上多没有和其他肺炎所特有的发烧、呼吸困难及---的体征。

而是靠X线片才能帮助诊断。

一般中老年,尤以老年居多坠积性肺炎的原因1、长期卧床,人体血液循环功能减退,血液流速变慢,易淤血或微血栓形成,尤以老人肺部。

2、、因为长期卧床,各器官,组织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下降,尤以老人。

3、、长期卧床会使呼吸功能降低,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不易排出或咳出,相反容易坠入气管、支气管而致以引起老人长期卧床而产生肺炎,谓坠积性肺炎。

这也是老人长期卧床的应引起注意和警惕的并发症。

由于创伤或大手术等原因所致全身衰弱,人体抵抗能力下降,呼吸活动功能减弱,一些致病能力弱的细菌(如肺炎双球菌) 发挥其强大的致病作用,特别是一些条件致病菌(如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 ,发挥其致病作用;加之长期卧床,肺瘀血水肿均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而人体防御能力的下降有利于细菌和毒素的传播和扩散,并进一步并发多器官功能的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坠积性肺炎发病特点普遍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且临床症状易被原发病掩盖,因而易导致漏诊及延误诊断。

有些患者仅表现为原有病情加重或原有病恢复缓慢,精神萎糜,全身乏力;食欲减退,中低热或体温不升;胸闷气促、偶咳等不典型的表现。

但这些症状不能完全以原发病来解释,故对长期卧床而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高度怀疑坠积性肺炎,并及时拍胸片,做有关检查,以便明确诊断。

另外,一些病例即使肺部有严重感染,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白细胞可无明显升高或仅处于正常范围。

坠积性肺炎的预防预防是重要的一个环节,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尽量协助翻身活动,鼓励深大呼吸,严禁吸烟,尽量取坐位,拍胸后背亦有利于痰液咳出,能下床活动尽量协助下床活动。

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抑制呼吸的镇痛镇静药物(如吗啡) ;当然患者原发病疼痛也影响呼吸功能及咳嗽功能,镇痛剂的使用以小剂量且对呼吸抑制作用最小为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患者男性,64岁,因“右额颞顶硬膜下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外院急诊术后收住我院ICU
下肺多发小片状、条 索状、沿肺纹理分布 的高密影,边缘模糊, 伴少量胸水
7
编辑ppt
案例2
患者男性,74岁,因“右侧小脑半球静脉血管 畸形”急诊收治入院
两下肺片状高密度 影,边缘模糊
8
编辑ppt
坠积性肺炎的治疗
1.抗菌治疗 早期足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用第三代头孢类药物为首选 ,可与 其他类抗生素联合应用,时间不能少于2周。 同时可应用化痰药,可应用纤支镜进行治疗。如效果欠佳,根据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
2.综合治疗 治疗原发病及合并症,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 对症支持治疗 进食高热量、低流质饮食,并保持大便通畅,防止食道、胃返流。 如饭后保持2小时的坐势,还应充分保持口腔清洁。
老年科常见病---坠积性肺炎
2016-7-27
1
编辑ppt
坠积性肺炎的病因
多见于严重消耗性疾病,尤 其是临终前由于心功能减弱, 长期卧床,引起肺底部长期 处于充血、淤血、水肿而发 炎。
属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多为 混合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 主。
2
编辑ppt
老年人易发坠积性肺炎的病因
1. 年龄因素: 衰老使肺纤毛运动功能下降,咳嗽反 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清出呼吸道随重力流向 肺底。
坠积性肺炎的影像学特点
X线:双肺野斑片状、小点状、小片状模糊致密影, 或双侧或单侧下肺呈大片状高密模糊影
CT:下肺多发小片状、斑片状、点状沿肺纹理分布之 高密影,密度较淡;或下肺大片状实变影,密度较高。 多发生在下肺偏后,或紧邻后胸膜及脊柱旁,可伴阻 塞性肺不张,轻度胸膜反应或少量至中量胸水。
2.长期卧床:长期卧床,不能自主改变体位,胸廓活 动度小,双肺野后部易蓄积分泌物。
3.呼吸肌麻痹: T4以上脊髓损伤可造成肋间瘫痪, 呼吸肌麻痹,影响胸式呼吸
3
编辑ppt
老年人易发坠积性肺炎的病因
4.呼吸道清除功能减弱或消失: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 呼吸道清除无效,气管及双肺小气道的纤毛运动障碍, 咳嗽、喷嚏反射等保护性反射减弱,患者不能将痰液、 分泌物有效排出。
或加重
11
编辑ppt
谢谢大家!
12
编辑ppt
9
编辑ppt
坠积性肺炎的护理
翻身拍背 体位排痰 吸氧、吸痰 口腔护理 健康教育
10
编辑ppt
坠积性肺炎的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2周后复查。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血象和(或)肺CT
恢复正常; 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血象恢复正常,
肺CT示阴影减少;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血象、肺CT无变化
5.侵入性操作:部分患者需气管切开、全麻气管插管 等,破坏了呼吸道原有的屏障功能,增加细菌侵入呼 吸道几率。
6.全身性因素:如昏迷等。
4
编辑ppt
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症状
发热、咳嗽和咳痰为主,尤以咳痰不利,痰液 粘稠而致呛咳为主要特点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痰培养阳性
5
编辑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