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模板及要求

合集下载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姓名:班级:学号:所属学校:指导老师:时间:目录一、设计任务书2二、板的设计4三、次梁设计6四、主梁设计9五、结论16六、参考文献161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某三层工业仓库,层高由自己确定,标准层建筑平面如图所示,墙厚240mm,混凝土柱400×400mm。

房屋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该工程位于6度区,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整浇楼盖(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之。

一、设计资料1.板底做15mm 厚石灰砂浆粉刷,板面为水磨石子楼面。

2.柱网尺寸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表1.1题号L1(mm)L2(mm)活载(kN/m2)56 7200 6900 8.0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梁内受力主筋采用HRB335钢(f y=300 N/m2),其余均采用HPB300钢(f y=270 N/m2).钢筋混凝土:25kN/m3 石灰砂浆:17kN/m3 水磨石子楼面:0.65kN/m24.该厂房无特殊要求,设计时为一类环境,楼梯位于楼盖外部的相邻部分。

二、设计成果设计成果为计算书和结构施工图两部分。

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如下内容:2.1 计算书(计算内容)1.混凝土楼面板(梁)设计:包括板的布置、混凝土强度等级、板厚、板面标高、内力计算等。

可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板的内力。

计算板的正截面承载力。

2.次梁设计(按塑性理论)3.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4.格式及内容要求封面及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工程概况以及结构设计方案的选择;主体工程的详细结构计算书;对所完成设计的小结;参考文献。

计算正确,书写工整,字体端正,简图及表格应按先后顺序统一编号。

计算书由封面、目录、正文及参考文献组成,正文应编页码。

一律用A4 纸书写或打印,并装订整齐。

2.2 施工图(图纸内容)1.结构施工图:结构设计说明;2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板的配筋图,比例1:100; 次梁、主梁配筋图(或剖面图),比例1:20 或1:40; 2. 图纸要求1)图纸上应有必要的结构设计说明,其内容一般为:钢筋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项目背景•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设计目标•详细说明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确定设计所需考虑的因素和限制条件结构设计综合布置方案•描述整体结构布置的设计思路•列举各楼层的主要布置要点和特点结构计算与分析•介绍结构计算的目的和方法•列出设计所需的荷载和相关参数•展示结构的静力分析结果和安全性评估数据设计细节•分模块介绍各个部分的设计细节•包括梁、柱、楼板等的详细设计要点和尺寸计算结果与讨论结构性能评估•根据设计结果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讨论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施工过程分析•分析结构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探讨施工过程对结构性能的影响设计改进思考•提出对设计方案的改进和优化意见•探讨可能的改进方向和效果结论•总结设计报告的目标、内容和结果•概括本次课程设计的收获和经验以上是本次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大纲。

详细内容请参考正式报告文档。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项目背景•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优秀的强度、韧性和耐久性,能够满足多种工程要求。

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套符合规范要求且经济合理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案。

•要求考虑结构的稳定性、承载能力、抗震能力和施工可行性等因素。

结构设计综合布置方案•通过对场地和材料条件的分析,确定最佳的结构布置方案。

•提出各楼层的主要布置要点,包括梁柱布置、楼板形式等。

结构计算与分析•根据规范和荷载要求,进行结构的荷载计算和静力分析。

•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设计细节•分别对梁、柱、楼板等进行详细的设计。

•根据静力分析结果,计算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要求。

结果与讨论结构性能评估•根据设计结果,评估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分析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2. 使学生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设计原理及构造要求;3. 引导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设计软件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3. 培养学生查阅相关规范、标准图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树立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钢筋混凝土结构概述- 结构类型及特点-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2.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受力分析及内力计算- 承载力计算与验算- 构造要求及抗震设计3. 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 混凝土梁、板的设计- 柱、墙的设计- 基础设计4.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施工准备及工艺流程- 钢筋制作与安装- 模板工程与混凝土浇筑-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5.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简支梁设计实例- 框架结构设计实例-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实例6.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软件应用- 软件操作方法与技巧- 工程案例分析与操作实践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涵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及软件应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doc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doc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doc【 1】一:引言本文档是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完整版。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承载能力强、抗震性好等优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是学习该结构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的学习,将培养出学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深入了解和设计能力。

二:设计要求1. 结构功能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包括承载力、刚度、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2. 构造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要采用适当的构造形式,确保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三:设计步骤及细化1. 结构荷载的计算和分析根据建筑物用途、规模和设计要求,计算和分析各种荷载情况,包括常规荷载、零陷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2. 结构设计参数的确定根据结构的地理条件、建筑使用要求和构造要求,确定设计参数,包括截面形状、钢筋配筋等。

3. 结构荷载传递路径设计设计结构的荷载传递路径,确保荷载从上部传递到基础,包括楼板、墙体和柱子的设计。

4. 结构构造形式的确定根据结构的要求和具体情况,确定结构的构造形式,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5. 结构分析和验算对设计参数和结构构造进行分析和验算,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如下:1.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2. 结构设计图纸3. 相关参考文献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指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是我国建筑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主要涉及建筑工程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相关责任及法律责任等内容。

2. 结构设计规范:指我国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注释:《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是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规范,包括了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计算方法和验算要求等。

【 2】一:绪论本文档是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完整版。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等特点。

2024版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最新版

2024版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最新版

11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01
02
03
04
确定计算截面
根据荷载情况和结构布置,选 定需要计算的受弯构件截面。
2024/1/27
计算截面内力
根据荷载情况,计算选定截面 的弯矩、剪力等内力。
确定材料强度
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确定混 凝土和钢筋的强度等级。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根据截面内力和材料强度,采 用规范公式计算受弯构件正截
3
钢筋混凝土结构概述
钢筋混凝土的基本组成
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钢筋 提供拉力,混凝土提供压力。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隧道、水利 等工程领域。
结构特点
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且 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抗震性能。
2024/1/27
4
课程设计目的与意义
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 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06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
2024/1/27
23
剪力墙类型及特点
2024/1/27
类型
分为整体墙、小开口整体墙、联肢 墙和壁式框架等类型。
特点
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刚度,能够有 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不 同类型的剪力墙具有不同的受力特 点和适用范围。
24
剪力墙布置原则和要求
布置原则
遵循均匀、对称、周边、分散等原则, 确保结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
确定计算截面
选定需要计算受压或受拉承载力的构件截面。
确定材料强度
确定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等级。
2024/1/27
计算截面内力
计算选定截面的轴力、弯矩等内力。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数学教材第四章《几何图形》中的第三节《三角形》。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了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分类。

具体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定义及三个角的特性;三角形的三条边的特性;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及三个角的特性,能够识别和判断各种类型的三角形。

2.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三条边的特性,能够运用这些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3. 让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能够判断和应用。

4. 让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理解勾股定理,并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三角形三条边的特性和勾股定理的应用。

2.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三角板、直尺、圆规。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一把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三角形,如窗户、桌子、书本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三角形。

2. 讲解三角形定义: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向学生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及三个角的特性。

3. 探究三角形边长特性:让学生用尺子测量手中的三角形,记录下三边的长度,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边长的特性。

4.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5. 直角三角形性质及勾股定理:讲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勾股定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关于三角形的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三角形的定义及三个角的特性。

2. 三角形的三条边的特性。

3.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4.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三角形,若是,指出其类型。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引言本文档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详细文档模板,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二、背景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因此,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方法对于工程师和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三、设计要求1. 结构荷载分析:对待设计的建筑进行荷载分析,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2. 结构方案设计:根据结构荷载分析结果,确定合适的结构方案,包括结构的布局和梁柱的尺寸等。

3. 结构计算:对结构的各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计算,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

4. 钢筋设计:根据结构计算的结果,进行钢筋设计,确定合适的钢筋数量和布置方式。

5. 结构施工图设计:根据结构计算和钢筋设计结果,进行结构施工图的设计,包括梁柱的标高尺寸、断面尺寸和钢筋标注等。

四、设计步骤1. 结构荷载分析1.1 确定建筑的使用类别和荷载标准1.2 计算永久荷载1.3 计算可变荷载1.4 计算地震荷载2. 结构方案设计2.1 确定结构的布局2.2 设计梁柱尺寸2.3 设计板梁尺寸2.4 设计楼层板厚度3. 结构计算3.1 计算梁的弯矩和剪力3.2 计算柱的轴力和剪力3.3 计算板的弯矩和剪力4. 钢筋设计4.1 确定钢筋的规格和数量4.2 设计钢筋的布置方式4.3 校核钢筋的受拉承载力和受压承载力5. 结构施工图设计5.1 设计梁柱的标高尺寸5.2 设计断面尺寸5.3 设计钢筋标注五、结论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课程设计,我深入了解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掌握了相关的计算和施工图设计技巧。

【扩展内容】1、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 结构荷载分析表格- 结构方案设计图纸- 结构计算结果表格- 钢筋设计计算表格- 结构施工图纸2、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永久荷载:指建筑物固定不变的自重和地基的荷载。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网络教育学院《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学习中心:专业:年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一、项目概况合福客专板厂厂房的四周外墙均为350mm 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赤300mm ×300mm,柱高为4.5米.楼盖面层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梁侧抹灰做法:15mm 厚混合砂浆抹灰荷载参数楼面活荷载: γ=6.0KN/m 3;水泥砂浆容重: γ=20KN/m 3;钢筋混凝土容重: γ=25KN/m 3;混合砂浆容重: γ=17KN/m 3;恒载分项系数: γG =1.2活载分项系数: γQ =1.3(因工业厂房楼盖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 2)建筑材料混凝土:C25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板及梁内的其他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建筑尺寸LB=33m ×18m二、单向板结构设计1 、 板的设计 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板的mm mm l l 2000660022=≈3.3>3,宜按单向板设计,本设计按单向板设计,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h=80mm >40200041=l =50mm, 次梁截面高度取h=500mm >150066152=l =440mm, 截面宽度b=200mm.2、 次梁的设计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取主梁的梁高=650mm >120060123=l =500mm,梁宽b=250mm. 荷载恒荷载设计值 由板传来 3.29KN/m 2×2.0m=6.68KN/m次梁自重 1.2×25KN/m 3×0.2m ×(0.5m-0.08m)=2.52KN/m梁侧抹灰 mKN g m KN m m m KN /36.9/26.02)08.05.0(015.0/171.23==⨯-⨯⨯⨯ 活载设计值由板传来合计 mKN q g m KN m m KN q /96.24/6.152/8.72=+=⨯= 3、主梁的设计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柱高H=4.5m ,设柱截面尺寸为300mm ×300mm荷载恒荷载设计值由次梁传来 9.36KN/m ×6.6m=61.78KN主梁自重(折算为集中荷载)1.2×25KN/m 3×0.25m ×(0.65m-0.08m)×2.0m=8.55KN侧梁抹灰(折算为集中荷载)KNG KN m m m m KN 717.02.02)08.056.0(015.0/171.23==⨯⨯-⨯⨯⨯ 活载设计值由次梁传来合计 KNQ G KN m m KN Q 1741036.6/6.152=+=⨯= 三、心得体会经过学习和查找资料完成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通过学习,对所学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使我对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更深的见解;对以后的业务水平更加熟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教育学院《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厂房单向板设计学习中心:1 基本情况本设计XXXXXXXXX进行设计计算。

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承重,外墙为370mm专砌承重。

采用单向板肋梁楼盖。

楼面做法:20mn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5mm B石灰砂浆抹灰。

荷载:永久荷载,包过梁、柱、板及构造层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m 3, 水泥砂浆容重20kN/m 3,石灰砂浆容重17kN/m3,分项系数G 1.2。

可变荷载, 楼面均分布荷载为kN/m 3,分项系数K 1.3。

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 ( f c = N/mm 2,f t = N/mm 2);钢筋主梁、次梁采用HRB33^( f y=300kN/m2)钢筋,其它均用HPB30(M( f y=270kN/m3)钢筋。

主梁沿房屋的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是5.7m,次梁的跨度是4.8m。

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

其间距是1.9m。

楼盖的布置如图1-1。

根据构造要求,板厚取h 80mm —190047.5mm40 40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丄:丄4800 : 4800 266: 400mm18 12 18 12取h=400mm截面宽度取为b=200mm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丄:丄5700: 5700380 ~ 570mm15 10 15 10取截面高度h=500mm截面宽度取为b=250mm图1-1 楼盖布置图2单向板结构设计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2-1所示板的设计 2.1.1板的计算按塑性分析法计算内力 2.1.2荷载恒荷载标准值: 20mn 水泥砂浆面层 80mn 钢冈筋混凝土板 15mn 厚石灰砂浆抹灰活荷载标准值 横荷载设计值 活荷载设计值 合计2.1.3内力计算320.02m 20kN/m 0.4kN/m 3 20.08m 25kN / m2.0kN /m0.015m 17kN /m 3 0.255kN / m 22g k 2.655kN / m2q k 7.5kN / m2g 1.2 2.655 3.186kN /m q 1.3 7.59.75kN / m 2g q 12.936kN/m 2次梁的截面 200mm 400mm ,板在墙上的支撑长度为120mm ,则板的计算跨度 为:边跨I 。

I n0.12 耳 008 1.72m2 2I n1.9 0.12I 。

1.72m 中间跨 10 1.9 0.2 1.7m跨度差 (1.72 1.7) /1.71.2 00 10 00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取1m 宽板作为图2-1计算简图连续板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2-1。

2.1.4截面承载力计算b 1000mm, h 80mm, % 80 20 60mm。

C30 混凝土,f c= N/mm2。

HPB300 钢筋,f y=270kN/m2,连续板各截面的配筋计算见表2-2。

2.1.5板的裂缝验算面弯矩,考虑可变荷载的最不利布置,Mkg g k l 0 q q k l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f tk 2.01N / mm 2;保护层厚度c=15mm<20m 取c=20mm 计算 过程见表2-3,裂缝宽度均小于一类环境规范规定值。

(0.2%, 45 f t / f y )max45 f t / f y 45 1.43/270 100% 0.238%所以,A,minminbh 0.238% 1000280 190.4mm裂缝宽度验算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采用荷载的标准组合。

按弹性方法计算截式中g k —折算永久荷载标准值,g kg k q k /2 2.655 7.5/2 6.405kN / mq k —折算可变荷载标准值,q kq k /27.5/23.75kN / mg—五跨连续板满布荷载下相应截面的弯矩系数,按有关表格查的; q—五跨连续板最不利荷载布置下相应的弯矩系数,按有关表格查的。

由荷载标准组合产生的跨中和支座弯矩:M k2(0.078 6.405 0.1 3) 1.7202kN/m 2.32kN /m M Bk2(0.105 6.405 0.119 3) 1.720 kN /m 3.05kN / m M 2k (0.033 6.405 0.079 3) 1.72kN /m 1.30kN /m M Ck 2(0.079 6.405 0.111 3) 1.7 kN/m 2.42kN /m M 3k(0.046 6.405 0.085 3) 1.72kN /m 1.59kN /m受弯构件的受力特征系数 cr 1.9,光面钢筋的相对粘结特征系数0.7,C30混 min注:te 0.01 ,取 te =0.01。

2.1.6板的挠度验算截面的短期刚度由下式确定:2E s A s h 。

1.150.2由上表可见,B B 与已很接近,满足B 1<B B <2B 1,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可取整 跨刚度B 1为计算挠度,这样的简化使挠度计算大为方便。

长期刚度按下式确定2 32 1.882 1011 8.64 1010Ngmm 2.725 2 1 2.32B s 1 3.5 f3式中,E E s /E c 210 10 /34'107,矩形截面f 0,各截面的短周期刚度如下表BMjkB s M q (1) M k0.644 10 2 2.655 172048.64 10100.973 10 2 7.5 172048.64 1010=8.45mm<l8.6mm其中,M1q(0.078g k0.1q k)l2 (0.078 7.965 0.1 3) 1.7222.725kNgm1 1g k g k -( q q k) 2.655 -(0.8 7.5) 7.965kN/m2 21 1 q k q q k0.8 7.5 3kN /m2 q2第一跨挠度最大,对于等跨连续板可只验算该跨挠度。

永久荷载g k满布,可变荷载q k在1,3,5跨布置,又相应表格查的相应的挠度系数分别是0.644 10 2和0.973 10 2,于是挠度:2 4 2 40.644 10 2g k l40.973 10 2q k l4B B200连续次梁各截面弯矩及剪力计算分别见表 2-4、表2-5次梁的设计2.2. 1次梁计算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2.2.2荷载恒荷载设计值由板传来 1.9m 3.186kN/m 3 6.05kN / m 2 次梁自重 1.2 0.2m (0.4m 0.08m) 25kN/m 3 1.92kN/m 2梁侧抹灰 1.2 0.015m (0.4m 0.08m) 17kN /m 3 20.20kN / m 28.17kN/m活荷载设计值 3 2q 1.9m 9.75kN/m18.5kN /m2.2.3内力计算计算跨度边跨l n -4.555m^m 4.675m2 21.025l n 4.669m4.675m 取 l °中间跨 I 0 I n 4.8m 0.25m4.55m跨度差(4.6754.55)/4.552.7 °。

10°o,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

计算简图如图2-2所示。

图2-2 计算简图由板传来 合计g q 26.67kN/m 24.8m 0.12m0.25m 4.555m2.2.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卄’ 1 1 '取b f —丨二—4800=1600mm,又 b s n 200 1700 1900mm,故取b f1600mm3 3一类环境,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求为25mm单排钢筋截面有效高度取h°=365mm判别T型截面类型:I'' h f 801f c b f h f (h0-) 1.0 14.3 1517 80 (365 ) 564.02 kN gm 53.00kNgm2 2各跨跨中均属于第一类T型截面。

次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过程见表2-6。

表2-6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均小于,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

A s/(bh) 339/(200 400) 0.42% min(0.2%,45f t / f y)max 45f t/f y 45 1.43/300 0.22% ,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2.2.5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计算内容包括:截面尺寸复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筋率验算。

(1)验算截面尺寸h w h0h f 365 80 265mm,九/b 265/ 200 1.2 4,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0.25 c f c bh0 0.25 1.0 14.3 250 365 362.20kN V max 74.81kN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2)计算所需腹筋采用6双箍,计算支座B左侧截面,V BI 72.89kN。

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确定箍筋间距s:1.0f yvAv h0 1.0 270 100.48 365s 一—5725.70mmV cs0.7f t bh074810 0.7 1.43 200 365调幅后受剪承载力应加强,梁局部范围内将计算的箍筋面积增加20%先调幅整箍筋间距,s 0.8 5725.7 4580.56mm,大于箍筋最大间距200mm最后取s=200mm(3 )验算最小配箍率弯矩调幅时要求的配箍率下限为0.3 f t/f y v0.3 1.43/270 1.58 10 3,实际配箍率3sv A sv/(bs) 100.48/(200 250) 2.50 10 3,满足最小配箍率的要求。

2.2.6次梁的裂缝宽度验算次梁的折算永久荷载g k 6.808 14.23/4 10.37kN /m ;折算可变荷载q k 14.23 3 10.67kN / m。

变形钢筋的相对粘度特征系数 1.0,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4c=25mm荷载标准值下弹性分析的荷载弯矩系数cr 1.9,裂缝宽度的计算过程见表2-7,各截面的裂缝宽度均满足要求。

2M k (0.078 10.37 0.1 10.67) 4.6752kN/m 41.00kN /mM B k(0.105 10.37 0.119 10.67) 4.6752kN/m 51.55kN /m2M2k (0.033 10.37 0.079 10.67) 4.550 kN / m 24.54kN / mM Ck (0.079 10.37 0.111 10.67) 4.5502kN /m 41.48kN /m2M3k (0.046 10.37 0.085 10.67) 4.550 kN / m 28.65kN / m2.2.7次梁的挠度验算0.644 10 2 6.808 46754 9.267 10 0.973 10 2 14.23 46754l石=9.737mm< -----9.267 10 20023.375mm按等刚度跨度连续梁计算边跨跨中挠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