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神经系统第一章概述一、神经系统的区分脑人脑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概述
熟的内分泌腺,与机体的生物钟有关
下丘脑: 神经内分泌的中心,与垂体联系,
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融为一体,广泛 调节体温、生殖、食物摄取等
32
3、小脑
位于脑干的背侧,扁圆形,中间缩细称 小脑蚓,两侧膨大的称小脑半球。
33
小脑功能
①维持躯体平衡,协调眼球运动(绒球小结叶) ②维持肌张力(半球内侧部) ③协调肌运动(半球外侧部)
5
脊髓 前

6
形态: 前后稍扁的 圆柱状
✓前正中线有前(后)正中裂; ✓两侧各有前(后)外侧沟,沟内有成排的 脊神经根附着, —前根(运动根), —后根(感觉根),有膨大的脊神经节。
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出椎管。
7
脊神经节
后正中裂 后根(感觉根)
脊髓 节段
前根(运动根)
前正中裂
8
脊髓节段:
第一节 神经系统概述
1
2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解剖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感觉神经 躯体感觉神经
统 功能
(传入)
内脏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骨骼肌) (传出)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心肌、平滑肌、腺体)副交感神经
3
第二节 脊髓和脊髓神经
4
一、脊髓解剖学 ▲位置和形态(重点) 位置:位于椎管内,扁圆柱状,上 端通过枕骨大孔和延髓相连。下端 终止于第一腰椎下缘。 全长45cm,占椎管的2/3。
组成:31对
颈神经8 对 胸神经12对 腰神经5对 骶神经5对 尾神经1对
混合神经 前根—运动神经 后根—感觉神经
16
脊神经丛分布
1、颈丛 C1-4前支 2、臂丛 C5-8前支、大部分T1前支 3、腰丛 L1-4前支 4、骶丛 部分L4前支、L5前支、全部

神经系统总论、脊髓AnniePPT幻灯片

神经系统总论、脊髓AnniePPT幻灯片
对第1腰椎
马尾: 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 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 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马尾的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 马
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
后角(后柱)
(一)灰质 中间带
颈1~4节(C1~4)
平对同序数椎骨
颈5~8节(C5~8) 胸1~4节(T1~4)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1节(-1)
胸5~8节(T5~8)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2节(-2)
胸9~12节(T9~12) 腰1~5节(L1~5) 骶1~5节(S1~5)
尾节(Co1)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3节(-3) 对第11、12胸椎
侧角(侧柱)
前角(前柱)
后角 posterior horn
中央管
中间带 intermediate zone
前角anterior horn
侧角 lateral horn
1、后角
1)后角边缘核 2)胶状质
3)后角固有核:
传导痛温觉的重要核团, 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 至丘脑——脊髓丘脑束。
后角边缘核posteromarginal nucleus 胶状质
Ⅱ层
胶状质
Ⅲ、Ⅳ层
后角固有核
Ⅴ层
中间神经元, 位于后角颈部
Ⅵ层
后角基底部,仅 见于颈腰膨大
Ⅶ层
中间带
Ⅷ、Ⅸ层 前角
Ⅹ层
中央管周围
(二)白质 包括前、后、外侧索和白质前连合
后索posterior funiculus
外侧索lateral funiculus

《神经系统》PPT课件

《神经系统》PPT课件
• (2)、听觉性言语中枢:位于顶叶、枕叶、颞叶交汇处的颞上回, 此部位主管言语听觉。若此部位受到损伤,患者听觉器官正常,能听 到声音,但不能分辨声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这种言语缺 陷叫接受性失语症。
• (3)、视觉性言语中枢:位于顶叶、枕叶交汇处的角回,主管阅读。 若此处受到损伤,则患者能看到字词,却不能理解字词的含义。这种 言语缺陷叫失读症。
为五叶,分别是:
中央沟
• 额叶:位于半球背外侧面的
额叶
前部(运动区)
外侧沟
• 枕叶:位于后部(视觉区)
• 颞叶:位于外侧部(听觉区)
• 顶叶:位于背侧部(一般感 觉区)
• 边缘叶
顶叶 颞叶
a
顶枕沟
枕叶
11
边缘叶和边缘系统
海马
边缘叶:在半球内侧面下 部。由隔区、扣带回、海 马旁回、海马和齿状回共 同构成。围绕在胼胝体背 侧,叫扣带回。边缘叶是 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
5、爱因斯坦的右侧运动皮层里有一个特殊球状的 结构,这在其他音乐家的大脑中也有发 现,很可能与爱因斯坦从小接受的小 提琴训练有关。
a
24
a
25
感谢下 载
a
26
a
23
1、他的大脑比正常人要宽15%。而他的两个大脑半球远比普 通人要发达得多。
2、他的大脑结构中含有许多不对称的成分 。
3、爱因斯坦的大脑的细胞比正常人的要多73%。
4、爱因斯坦的大脑外侧裂在进入顶叶下部区域之前就与另一 条脑沟合并,缘上回也显得更为完整。而一般人的大脑里有 一条叫做“外侧裂”的脑沟穿过这里,沟的尾稍劈入一块名 为“缘上回”区域 。
神经系统—脑
制作人:
2011-12-1
a

《神经系统介绍》PPT课件

《神经系统介绍》PPT课件

精品医学
27
二、臂丛
(一)组成和位置 组成:
C5根 C6根
上干
前股
外侧束
C7根
中干 后股 后束
C8根 T1根
下干
位置:
斜角肌间隙
前股 内侧束 锁骨后方
中干 前股 上干
腋腔
后股 下干
精品医学
28
(二)分支
1、腋神经
臂丛后束
腋神经
三角肌
肌支: 三角肌、小圆肌
皮支: 肩和臂外侧皮肤
四边孔
损伤: 肩不能外展(肩部骨突起,三 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精品医学
14
(二)白质
包括前、后、外侧索和白质前连合
后索
外侧索
白质前连合 前索
精品医学
15
1、上行纤维束:感觉传导束
1)薄束和楔束 位于后索,传导同侧 躯干核四肢的意识性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或辨别性触觉。
楔束
后索病变,深感觉的信息不能上传到 大脑皮质,闭目时不能确定患侧肢体 的位置,姿势和运动方向,出现站立 不稳,走路如踩棉花状。精细触觉也 丧失。
对第1腰椎
精品医学
9
马尾: 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 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 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马尾的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 尾 马 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
精品医学
10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


延髓上部的顶为第四脑 室脉络丛和脉络组织
延髓下部的顶为后 索及薄、楔束核

神经系统总论

神经系统总论

神经系统总论General Introduction Nerve system第一节神经系统概述人类的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和椎管内的脑和脊髓,以及与脑和脊髓相连并分布于全身各处的脑神经和脊神经。

人体的各种活动都要有神经系统参与,各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下进行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这一活动过程中,神经系统首先借助感受器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剌激(信息),通过脑和脊髓各级中枢的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身体各系统的活动,使机体能够适应多变的外界环境,并保持内环境的相对平衡。

所以,神经系统是机体内的主导系统。

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除神经调节外,还有体液调节,这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形成的内分泌激素,可作用于不同的靶细胞,从而发挥其功效。

(自身调节)一. 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内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以及与脑和脊髓相连分布到周身各处的神经,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神经系统可作如下区分:⒈按存在部位区分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和周围神经系。

中枢神经系(central nervous system):包括位于颅腔内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

周围神经系(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

⒉按支配结构区分:周围神经可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somatic nerves):管理骨骼肌的运动和躯体的感觉。

内脏神经(visceral nerves):管理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运动以及内脏的感觉。

⒊按神经性质区分:周围神经可分为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motor nerve:管理躯体和内脏的运动(传出神经efferent nerve)感觉神经sensory nerve:管理躯体和内脏的感觉(传入神经afferent nerve)二.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⒈协调人体内部各系统器官功能活动,保证人体内部完整统一。

⒉调整人体的功能活动,使之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神经系统总论

神经系统总论
按分布对象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按传导功能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躯体感觉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神经系统区分
交 感
副 交 感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胞体
树突 突起 神经组织 轴突 神经胶质
1. 神经元 (neuron)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 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 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 奋的功能。


白质和髓质
中枢神经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 因多数纤维具有髓鞘而成白色, 称白质( white matter )。 分布在大、小脑深面的白质又称 髓质(medulla)。


2、神经核、神经节: 在中枢部皮
质以外,有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 体称神经核。在周围神经内,神经元胞 体集聚形成的膨大称神经节
反射弧—为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其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效应器
传出神经
神经系统以反射做为其调节 活动的方式。反射弧任何一部 分损伤,反射即出现障碍,如 肌肉瘫痪、皮肤感觉丧失等。 因此,临床上常用检查反射的 方法来诊断神经系统的疾病。
三、神经系统中的常用术语
(一)、白质、灰质
(二)、神经核、神经节 (三)、纤维束、神经
腺体)等五个部分。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
下,反射才能完成。
感受器

(Receptors)
传入神经
Afferent neurons
反射弧
(Reflex arc)
中枢
Central nervous system
传出神经
Efferent neurons
效应器
Effecter
For example, if one’s fingers are burned by a candle, the hand that receives the painful stimulus is rapidly removed from the flame with a jerking motion.

神经系统概述 ppt课件

神经系统概述  ppt课件
面肌、咽喉肌 7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ppt课件
45
脑神经中的感觉纤维,其神经元胞体位 于脑外感觉性脑神经节,其中枢突入脑, 周围突组成脑神经中的感觉成分。
ppt课件
46
ppt课件
47
脑神经中的副交感纤维(Ⅲ、Ⅶ、Ⅸ、 Ⅹ),在到达所支配的器官前,需在 脑外的副交感神经节中交换神经元, 节后纤维支配效应器。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中枢部

brain
脊 髓 spinal cord
按连接部位
周围部 按支配部位
脑神经 cranial n. 脊神经 spinal n.
躯体神经
somatic n.
躯体感觉sensory神经 躯体运动motor神经
内脏神经
cisceral n.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 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
ppt课件
5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是神经组织 神经元
神经组织 神经胶质
• 少突胶质细胞
• 室管膜细胞
ppt课件
星形胶质细胞13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 gray matter 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元胞体及其 树突的集聚部位 称灰质,如脊髓 灰质。
白质
脊髓横断面
ppt课件
14
2、皮质 cortex
大脑和小脑表面 的灰质成层配布 又称皮质。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第一节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由位于颅腔内的脑和椎管中的脊髓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神经系统的总称。

脑由4个主要部分组成: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小脑、间脑和大脑。

周围神经系统由脊髓发出的31对脊神经和脑发出的12对脑神经组成,其中包括支配内脏器官活动的自主神经神经系统(又称内脏神经系统或植物性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又根据其功能不同,将其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两部分。

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是将外周感受器发生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的神经纤维;传出神经(又称运动神经)是将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传至外周效应器的神经纤维。

实际上,周围神经系统中的大多数神经为混合神经,它们中既含有感觉神经纤维有含有运动神经纤维。

传出神经又可进一步分为支配骨骼肌的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自主神经。

自主神经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

部分脑神经和脊神经中含有自主神经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1
二、脑的被膜 (一)硬脑膜 1、大脑镰 2、小脑幕:小脑幕切迹——
小脑幕切迹疝。 3、硬脑膜(静脉)窦: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窦汇、 横窦、乙状窦、海绵窦。 (二)脑蛛网膜: 脑蛛网膜 脑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称蛛网膜下隙,内充 满脑脊液,蛛网膜下池(如小脑延髓池—抽取脑脊液)、蛛网膜粒。
(三)软脑
膜 软脑
膜——紧贴
脑表面,并
在脑室(软
脑膜)与cap
和室管膜上
皮共同构成
脉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2
第五节 脑脊液及其循环 1、产生:由1—4脑室的脉络丛产生; 2、脉络丛:由软脑膜和其膜上的毛细血管突入脑室而成; 3、性质:无色透明,成人约100—160ml(平均125ml); 4、作用:①维持脑组织的渗透压、颅内压;
②相当于淋巴的作用,(因为中枢N组织内无毛 细淋巴管); ③运走代谢产物,供应营养物质; ④缓冲外力,减少震动。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3
第四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 脑和脊髓的被膜有硬膜、蛛网膜、软膜。
一、脊髓的被膜 (一)硬脊膜 硬脊膜: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有一腔,称硬膜外隙,内有脊神经根、 静脉丛、淋巴管、脂肪组织,腔内为负压。硬膜外麻醉在此腔隙。 (二)脊髓蛛网膜: 脊髓蛛网膜 脊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称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终池——抽取脑脊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